登陆注册
47771800000036

第36章 北征(2)

①皇帝二载:即肃宗至德二年(757)。初吉:朔日,即阴历每月初一。一说自朔日至上弦(初八日)为初吉。②杜子:杜甫自谓。苍茫:怅惘貌。因时当世乱,家信难至,不知家中情形究竟如何,加之忧时伤乱,恋阙难舍,所以有苍茫之感。问:探望。③维时:犹是时,当时。艰虞:指紧张困难的局势。暇曰:闲暇的日子。④“顾惭”二句:是说自感惭愧,皇帝的恩泽加于我个人,诏许回家探望。其实是话中有话,为什么在“朝野少暇日”这么紧张的关头,放杜甫回家探亲呢?是因为疏救房琯惹恼了肃宗,才墨制放还,这是变相的放逐。蓬荜:用草和树枝搭成的简陋房屋,指贫苦人家。⑤拜辞:拜别。诣:到。阙下:宫阙,指朝廷。怵惕:惶恐不安貌。久未出:言依恋而不忍去。⑥谏诤:直言规劝。谏诤姿:谏官的品质和才干。杜甫为左拾遗,谏诤是他的职责。虽乏:是谦辞。君:指肃宗。⑦中兴主:复兴国家的君主,指肃宗。经纬:指治理国家。密勿:为双声,声转为黾勉。《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黾勉从事。”《汉书·刘向传》引作“密勿从事”,颜师古注:“密勿,犹黾勉从事也。”⑧“东胡”二句:安禄山本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胡人,故称“东胡”。这年正月,其子安庆绪杀父自立,据洛阳称帝,继续作乱,故云“反未已”。对此,杜甫愤恨至极,故曰“愤所切”。⑨行在:行在所的简称,天子所居之地,指肃宗临时所在地凤翔。恍惚:心神不宁貌。二句谓恋阙难舍,挥泪而别,回家途中,依然精神恍惚。⑩乾坤:天地,天下。疮痍:创伤。忧虞:忧虑,忧愁。二句是说因安史之乱的破坏,遍地疮痍,自己忧国忧民,何时能了?靡靡:行步迟缓貌。《诗经·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摇摇。”逾:跨越。阡陌:田间小路。南北曰阡,东西曰陌。眇:少。萧瑟:萧条,荒凉。二句谓因战乱破坏,沿途所见,人烟稀少,一片荒凉。“所遇”二句:谓沿途所见,多是受伤流血的人(包括兵与民)。回首:因心在朝廷,故不时回望。凤翔县:即行在所。旌旗飘动,在落日余照中,或隐或现。“前登”二句:言前行登上重重寒山,多次碰到饮马的水池。重:重叠。饮马窟:饮马用的水池,正是战争遗留的痕迹。邠(bīn):邠州,今陕西省彬县。郊:郊原。邠州郊原是个盆地,从山上往下看,如在地底,故曰“入地底”。泾水:即今泾河,为渭河支流,从邠州北境流过。荡潏(yù):水流动貌。“猛虎”二句:承前写山势险峻难攀。苍崖状如猛虎,蹲踞于前,怪石嶙峋开裂,好像猛虎张口吼叫似的。戴:印上之意。这句是说古老的山路上留有车辙的痕迹。“青云”二句:是说走在山上,头顶青天,凭高望远,激起极高的兴致,连山中幽微的景物也令人喜悦。幽事:指山中景物。琐细:细小。罗生:丛生。橡栗:即栎树的果实,似栗而小,长圆形,义名橡子。丹砂:即朱砂。点漆:黑而发亮。二句形容山果或红或黑的色泽。“雨露”二句:言草木只要受到雨露滋润,无论其实或甘或苦,在秋天都会结果。这是大自然的恩赐。言外感叹人反不能及。濡:滋润。缅思:遥想。桃源:即陶渊明《桃花源记》所写的世外桃源。诗人见山水清幽如桃花源,令人向往,更加感叹自己身处尘世的愚拙。坡陀:山冈起伏不平貌。鄜畤(zhì):指鄜州。春秋时,秦文公在此筑坛以祭神,称为鄜畤。畤:祭祀天地及古代帝王的坛场。杜甫家在鄜,望鄜畤实即望家。岩谷:山岩和深谷。互:交互。“我行”二句:是说自己已经下山到达水滨,而仆人还走在山上,隐含急于到家与妻子相见的迫切心情。犹:尚。木末:树梢,指山上。鸱鸟:即鹞鹰。一作“鸱枭”,即猫头鹰,专吃鼠、兔一类小动物。拱:用力扒开,用力掀开。拱乱穴:谓野鼠乱扒洞。一说山陕田野中,有一种黄鼠,见人则交其前爪而立,如人拱手作揖,称为拱鼠,又名礼鼠。“寒月”句:描写夜间所见战场恐怖惨状。以下四句即因上二句所见而联想到去年的潼关之败,所以说“往者”。天宝十四年十二月,安禄山陷洛阳,玄宗命哥舒翰率兵二十万守潼关。因杨国忠促战,被迫出关迎敌。十五年六月,大败于灵宝,全军溃散,死者数万。百万师:非实指,极言其多。卒:同“猝”,仓促。“遂令”二句:接上言哥舒翰战败后,遂使众多秦地百姓,为叛军所残杀。半秦民:极言其多。为异物:化为异物,指死亡。堕胡尘:身陷贼中,指被俘至长安事。及归:指由长安逃至凤翔。尽华发:头发都花白了。经年:杜甫于去年八月离开鄜州,今年闰八月才回到家中,整整经过了一年。茅屋:指在鄜州的家。衣百结:形容衣服破烂不堪,打满补丁。“恸哭”二句:谓家人乍见恸哭之声使松涛、泉流都为之共鸣。恸哭:痛哭,大哭。幽咽:低声哽咽。所娇儿:所宠爱的孩子,指宗文、宗武等。白胜雪:回想离家那时娇儿的容颜是雪白可爱的,而如今呢,即是下二句所写之惨状。耶:同“爷”,俗称父曰爷。背面啼:因怕生而背过脸去哭。垢腻:肮脏。不袜:光着脚。形容穷苦至极。补绽:指缝补过的旧衣。才过膝:刚到膝盖,言衣裳短小。“天吴”四句:是说用绣有海景波涛的旧衣料来缝补裋褐,所以天吴、紫凤这些图案,被“曲折”、“颠倒”得东倒西歪。坼(chè):裂开。天吴:虎身人面,是八首八足八尾的水神。波涛、天吴、紫凤:都是指“旧绣”的花纹和图案。裋(shù)褐:粗布短衣。情怀恶:心情不好。呕泄:上吐下泻。卧:卧病。那:犹“奈”,那无:奈何没有。其实并不是没有,而是说稍微有一些,与下文“衾稠稍罗列”互文见义。凛傈:冻得发抖。粉黛:古代妇女用的化妆品。粉:用以搽脸。黛:用以画眉。解包:打开包袱。衾稠:被与帐。面复光:脸上又见了光泽。头自栉:自己梳头。栉(zhì):梳、篦一类梳发用具。这里名词作动词用。无不为:事事照着作。随手抹:信手胡乱涂抹。移时:过了一段时间。朱铅:指胭脂和铅粉。狼籍:散乱不整,言把眉毛画得不成样子。“生还”二句:是说在战乱中生还,见到孩子们,高兴得好像忘了饥渴。“问事”二句:写来家时间一长,孩子们就无拘无束地争着扯着他的胡须问这问那,可谁又忍心发怒喝止他们呢。问事:问这问那,诸如陷贼和逃归等事。嗔喝:发怒呵斥。“翻思”二句:是说孩子们虽然吵闹,但回想在长安陷贼时思归不得的愁苦,却感到是一种乐趣。翻思:回想。聒(guō):声音嘈杂,吵闹。“新归”二句:意谓历尽艰难,能活着归来就已经很欣慰了,至于一家的生计又怎么谈得到呢?慰意:心情获得慰藉。生理:生计。至尊:皇帝。蒙尘:君主流亡在外,蒙受风尘之苦。此指玄宗奔蜀,肃宗在凤翔,都未回长安。几日:犹何时。休练卒:指战乱停止。“仰观”二句:谓时局有好转的迹象。天色改:气运改变,中兴有望。坐觉:顿觉。妖氛:指叛军气焰。豁:裂开,澄清。“阴风”二句:写至德二年九月,肃宗听从郭子仪建议,借兵回纥平乱。回纥怀仁可汗派遣太子叶护及将军帝德将兵四千馀人至凤翔,表示愿意帮助唐朝收复两京。回纥:即今维吾尔族。一作“回鹘”。按回纥,其先匈奴人,元魏时亦号高车部,或曰敕勒,讹为铁勒,至隋大业中,自称回纥。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回纥第四代可汗与唐和亲,特遣使至长安,表请改“回纥”为“回鹘”,始有“回鹘”之名,杜甫当时是不称“回鹘”的。惨澹:黯淡无光貌。因杜甫反对向回纥借兵,认为后患无穷,故以阴风、惨澹来形容回纥兵的剽悍和杀气腾腾。因回纥居住我国西北,故曰“西北来”。其王:指回纥怀仁可汗。李唐是正统天子,安史叛乱为逆,助唐平叛,乃顺天之意,故曰“助顺”。善驰突:善于骑马作战。一万匹:回纥兵善骑射,一人备两马,故曰“一万匹”。此辈:指回纥兵。少为贵:人数少而战斗力强。一说杜甫认为应少借回纥兵以免难治。或谓回纥以少壮为贵。《汉书·匈奴传》云:“壮者食肥美,老者饮食其余。贵壮健,贱老弱。”均可参。服勇决:都服其骁勇果决。“所用”二句:言所来皆精兵。鹰腾:像鹰一样飞腾搏击。过箭疾:极言破敌之速,迅疾如箭。“圣心”二句:写肃宗一心想倚赖回纥平定安史之乱,当时朝中虽有不赞成借兵的,但慑于皇帝威严,也不敢坚持。史载,回纥军至凤翔后,肃宗接见叶护,“宴劳赐赉,惟其所欲”,并命广平王李俶和叶护结为兄弟。圣心:皇帝之意。虚伫:虚心期待。时议:指当时持不同意见的议论。“伊洛”二句:言收复东、西两京(洛阳和长安),易如反掌。伊、洛:二水名,均流经洛阳。指掌收:形容很快就能收复。西京:长安。不足拔:不堪一击。官军:唐朝军队。请深入:应该深入敌后。蓄锐:养精蓄锐,指精兵。可俱发:谓官军与回纥一同进击。《资治通鉴》卷二二。载,回纥军至后,“元帅广平王(李)俶,将朔方等军及回纥、西域之众十五万,号二十万,发凤翔”。“此举”二句:谓收复两京后,要乘胜打开青、徐,然后北略恒、碣,直捣叛军老巢。此举:指上述唐军与回纥联合进攻。青、徐:青州、徐州,今山东、苏北一带。旋瞻:转眼之间。略:攻取。恒、碣:恒山和碣石山,指山西、河北一带。昊天:秋天。秋于五行属金,有肃杀之气。杜甫认为自然界时当肃杀的秋天,平叛局势的发展应是与其相一致的,国家正宜于此时一举肃清妖氛,平定叛乱。上句与下句互文见义,意谓叛军灭亡被擒,当在今年秋季。祸转:厄运已经转到叛军一边。其:义同“岂”。皇纲:皇朝的纲纪,指唐王朝的正统地位。绝:断绝。“忆昨”句:上句乃追忆去年潼关失守、玄宗逃往四川的事。狼狈初:指玄宗仓皇出走。与古先别:与古代君王遭遇到类似情况时的处置有所不同,指下文奸臣被铲除事。奸臣:指宰相杨国忠。竟:最终。菹醢(zū hǎi):剁成肉酱。同恶:指杨国忠的亲属和党羽。荡析:扫荡,消灭。二句乃指以下史实:至德元年六月,龙武大将军陈玄礼领禁兵扈从玄宗逃难入蜀,至马嵬驿,发动兵变,诛杀杨国忠,军士“争啖其肉且尽,枭首以徇”。韩国、虢国二夫人亦为乱兵所杀。国忠之妻裴柔与子暄、晞等,也都被杀。其余党羽或被杀,或坐诛。“不闻”二句:谓周幽王宠爱褒姒,殷纣王宠爱妲己,招致亡国之祸。这与玄宗之宠杨贵妃引起安史之乱情况虽相似,但玄宗能从国家大局出发,同意将杨贵妃缢死,是与历史上的亡国之君不同的。此即上文所云“事与古先别”之意。夏殷:宋人马永卿引作“商周”,胡仔认为当作“殷周”,以与下句“褒妲”对应,似通。然下文有“周汉”,似犯重复。仇兆鳌则以“夏殷”为是,为了对应,擅将“褒妲”改为“妹妲”,即妹喜(夏桀宠幸美女)、妲己。其实不必拘泥,顾炎武曰:“不言周,不言妹喜,此古人互文之妙。”(《日知录》卷二十七)言夏、殷,实亦包括周;言褒姒、妲己,实亦包括妹喜。周汉:喻唐朝。宣光:周宣王和东汉光武帝刘秀,两人都是中兴之主。这里指肃宗。期望肃宗再复兴唐室。桓桓:勇武貌。陈将军:即陈玄礼。仗钺奋忠烈:指陈玄礼率兵杀死杨国忠及其党羽事。钺:古代兵器,形似大斧。微:没有。尔:指陈玄礼。二句谓假如没有你,人们已非唐朝的臣民;由于有了你,到现在国家还存在。大同殿:在长安兴庆宫勤政楼北,玄宗常在此朝见群臣。白兽闼:即白兽门,长安宫中禁苑南门,在凌烟阁之北、太极殿西南。言旧宫殿之凄凉、寂寞,是表达人民期盼皇帝早日收复京城,即下文之“望翠华”。都人:京都长安的人民。翠华:以翠羽为饰的旗,为皇帝所用仪仗。佳气:中兴、祥瑞之气。金阙:指朝廷。二句谓人民渴盼皇帝回来。光复长安。园陵:唐历代帝王的陵墓。固有神:言有先帝的神灵护佑。扫洒:祭扫。数:礼数。以上四句即上云“皇纲未宜绝”之证。煌煌:光明宏大貌。二句谓唐太宗李世民所开创的唐朝基业宏伟昌盛,光照后世。这是诗人对唐朝开国之君的赞颂,也是对唐肃宗中兴唐室的期望。唐太宗是唐王朝的实际缔造者,又有“贞观之治”的政治典范,故称“太宗业”。宏达:宏伟昌盛。

【评析】

至德二年(757)秋作。这年二月,唐朝政府由彭原进驻凤翔。四月,杜甫由长安逃至凤翔,五月授左拾遗。因疏救房琯,触怒肃宗,下三司推问,赖张镐等人相救获免。闰八月,放还鄜州(今陕西富县)省家,这首诗就是归家后写的。北征,即北行。因鄜州在凤翔东北,故曰“北征”。题下原注:“归至凤翔,墨制放往廊州作。”墨制,即墨敕,墨写的诏书。肃宗墨制放还,实是对杜甫的政治放逐。全诗一百四十句,七百字,是杜集中最长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以归途中和回家后的亲身见闻为题材,以陈述时事为主,表达了诗人对政局的见解。作者把国家大事与个人遭遇相结合,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胡小石《杜甫<北征>小笺》评云:“杜甫兹篇,则结合时事,加入议论,撤去旧来藩篱,通诗与散文而一之,波澜壮阔,前所未有,亦当时诸家所不及(元结同调而体制未弘),为后来古文运动家以‘笔’代‘文’者开其先声。”全诗可分为五大段:从开头到“忧虞何时毕”为第一大段,写奉诏探家,动身之前的复杂矛盾心情;从“靡靡逾阡陌”到“残害为异物”为第二大段,写归家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况我堕胡尘”到“生理焉得说”为第三大段,写归家以后的悲喜情况;从“至尊尚蒙尘”到“皇纲未宜绝”为第四大段,写对时政的意见,对借兵回纥,表示忧虑;从“忆昨狼狈初”到结束为第五大段,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对安史之乱的初步总结。激励肃宗继承太宗遗业,完成中兴大业。这是杜甫最有名的巨制之一,全篇铺陈终始,夹叙夹议,表情曲折,描写细腻,结构完整,充分体现了杜诗博大精深、沉郁顿挫的风格。《唐宋诗醇》卷十赞曰:“以排天斡地之力,行属词比事之法,具备万物,横绝太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有五言,不得不以此为大文字也。问家室者,事之主;愤艰虞者,意之主。以皇帝起,太宗结。恋行在,望匡复,言有伦脊,忠爱见矣。道途感触,抵家悲喜,琐琐细细,靡不具陈。极穷苦之情,绝不衰馁。”向被誉为“古今绝唱”。

同类推荐
  • 蒋介石宋美龄在南京的日子

    蒋介石宋美龄在南京的日子

    蒋家王朝从建立到稳定是一部血腥的征伐史。蒋介石宋美龄镇压工农运动、消除内部政敌、荡平地方军阀、“围剿”工农红军、打击进步势力,一切皆有案可稽。蒋介石宋美龄从重庆还都南京,是被拥为“民族英雄”的,殊不知三年多时阔,便江山易主,蒋宋只落得个栖身孤岛的下场。南京的辉煌是瞬间的,而心结却是永恒的。
  • 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苏辙散文

    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苏辙散文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草叶集:惠特曼诞辰200周年纪念版诗全集

    草叶集:惠特曼诞辰200周年纪念版诗全集

    完美复刻1855版草叶集原版,古朴精美、别具匠心;20幅美国插画大师罗克韦尔·肯特亲笔画作,诗画合璧,相得益彰;译者邹仲之又对之前的译稿进行了新一轮的修订与打磨,使得这个在过去几年中已经备受好评的译本更趋完美。《草叶集》是一部奇书,从内容到形式都颠覆了在它之前美国诗人们遵循的欧洲诗歌的创作模式,而且是有意识的颠覆。尽管它从问世至今饱受争议褒贬,但却被尊崇为地道的美国诗歌的诞生标志,是19世纪世界文学史中最重要的诗集之一。书的内容如此浩繁,从中史学家看到了19世纪的美国历史,思想家看到了民主自由平等观念的美国式表达,哲学家看到了万物皆有灵和灵魂不朽的信念,旅行者看到了美国野性旷莽的自然风光和壮丽沸腾的城市景象,青年人读出了对肉体和性的赞美,老年人看到了对死亡的坦然无惧……惠特曼在美国与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过分。
  • 极端之美:便携本

    极端之美:便携本

    《极端之美》主要选取了我国举世独有的三项文化:书法、昆曲、普洱茶来讲,所谓“文化美学”,就是其他文化不可取代而又达到了优秀等级,一直被公认共享的那些具体作品。而书法、昆曲、普洱茶这三项,既不怪异,也不生僻,但是却无法让一个远方的外国人全然把握。任何文化都会有大量外在的宣言、标牌,但在隐秘处,却暗藏着几个“命穴”,几处“胎记”。这三项,就是中国文化所暗藏的“命穴”和“胎记”。
  • 巴尔扎克妙语录

    巴尔扎克妙语录

    本书分品德·情操、爱情·友谊、风雅·生活、婚姻·生理、文学·艺术、政治·宗教等专题,收录了法国文学巨匠巴尔扎克的大量妙语,另外还附有巴尔扎克年谱。
热门推荐
  • 行走的影子

    行走的影子

    京郊一个姓陈的鱼塘老板请过老莫一次。陈老板虽是养鱼的,气度却不凡。穿西装、扎领带,开着私家小轿车,据说还养了一个大学生情人。那天喝的是酒鬼,老莫嘴上说喝不惯,肚里却受用。老莫喝了不少,舌头硬得轮胎一样。仗着酒壮胆,老莫问陈老板养情人的事,陈老板笑而不答。他把老莫送回宾馆,拍着老莫的肩说,该出手时就出手,你有我有大家有。老莫还没回过味来,陈老板已带门离去。
  • 若时光正好三生记

    若时光正好三生记

    女主梦樱,被两大男子追,一憨,一霸,斗法斗勇,缘起缘落,究竟花落谁家?
  • 天海传说

    天海传说

    一个体内封印恶灵的少年,混迹魔道,游走三教,步乱世之巅,横扫修仙顶峰!
  • 天际塔

    天际塔

    魔物文明的突然壮大,人类文明遭遇有史以来最大威胁。不过这一切将会被有着魔物之血的元烨,亲手终结。
  • 有点平淡有点甜

    有点平淡有点甜

    这个总裁不霸道,我也不是傻白甜。当一个平凡又倔强的女生被一个背负重大压力的总裁爱上时,两人又会发展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地穴与秘渊

    地穴与秘渊

    落后的文明,封闭的文化,可怖的怪物,落后的生产力,无常的上位者……到底如何才能驾驭那无边的伟力而不至于自我毁灭?
  • 说好的,不分离

    说好的,不分离

    世界上有一种人,明明被别人厌倦却依旧还爱。只是这一次我真的坚持下去了。或许真的不该相信爱情。从这里跳下去就解脱了,我也选择了和妈妈一样的路了,明明自己那么厌倦那样却依旧选择了。世勋,有缘再见。秀晶,下辈子再见。智恩,一定要幸福。
  • 异事怪谈

    异事怪谈

    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八卦定位,驱邪。吃阳间饭,走阴间路。睡墓地,捉僵尸,从小看林正英大叔僵尸片长大的,却没有想到我也会在某一天去捉现实中的鬼魁,僵尸。爷爷是阴阳师,我是他唯一的衣钵传人,且看我是怎么行走在阴阳两界。
  • 从此人生不相逢

    从此人生不相逢

    一母双胞,竟然是两种不同的命运。只因国师的都是金石良言——妹妹眉间痣主贵,是做皇后的命,而她掌中砂主凶,将会克尽身边所有人。于是,妹妹备受千般宠爱呵护,她则像一只青蛙,头顶只看得到这幢废园的天。直到废园闯进了一个清冷神秘的少年,她以为,她的命运将会在等待中变得美好,然而,所有的美好都在重逢后他那穿胸的一剑下灰飞烟灭……直至数年后,他们再度相遇,真相亟欲揭开。种种蛛丝马迹,种种巧合,种种蹊跷,种种离奇……这一连串“种种”灭顶而来,她把他推进了地狱。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是一个寂寞皇帝悲惨认错心上人爱错了人的残酷罗曼史。
  • 燕云潋滟

    燕云潋滟

    王喜城边古废丘,金波泉涌夹城流。时危异姓能安汉,事去诸刘独拜侯。鼙鼓几遭豺虎急,山川曾入犬羊羞。石郎可是无长虑,直割燕云十六州来到这个陌生时代,辽国,北宋,危在旦夕,抓住机会,收回燕云,我要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