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38800000021

第21章 佛教对应用管理的看法(1)

“管理学”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热门学问,可以说任何事都能和它沾上边,如企业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仓库管理、人事管理、情绪管理等等。其实只要生活在团体里,小至家庭、公司,大至学校、国家,都脱离不了管理。早期管理者把人(被管理者)视为生产工具,管理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生产质量;进而能了解、关心人的经济需求,以加薪、奖金作为工作动力;到后来更体认和尊重人的社会需求、心理需求,以及如何在整体发展中,又能兼顾个人的创造力和独特性。

于是,这些年来,许多领导人和管理学专家,纷纷投注员工的潜能开发,重视员工的道德观念、忠诚度、稳定性、抗压性和群我关系等等。在这方面,无疑的,宗教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佛教自释迦牟尼佛创教以来,就有一套独特的管理学,佛陀所建立的僧团,也有健全的组织和完整的制度。佛门的管理,以自我发心、自我约束、自我觉察为原则,管理的目的则是为了使僧团能和合发展,俾令正法得以久住。除了僧团的管理,佛陀也对世俗社会提供许多管理法,例如他曾指导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阿阇世王等君王治国的方法,教授善生童子、玉耶女等居家之道,也告诉世人如何管理金钱等等。可以说具“世间解”的佛陀,本身就是一个高明、一流的管理专家!

2005年10月,星云大师在美国西来大学远距教学时,学生提问了许多有关管理的问题,像如何当个让属下心悦诚服的领导人,如何管理自己的身心和情绪,如何运用管理学,让人际关系更和谐,如何有效管理时间和空间。另外,佛光山在全世界,有近200个道场和各种事业单位,他们也好奇:大师是如何领导这么庞大的团体的?其他如经典的管理理念、传统寺院的管理、因果的管理等等,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所谓“理以事显,事以理成”,大师理事圆融,无碍说法,为学员上了一堂精彩又精辟的课程。以下是当天的座谈纪实。

“管理学”是现代最时髦的一门学科,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企业管理、仓库管理、档案管理,乃至学校管理、医院管理、饭店管理等。首先可否请大师针对“管理”的定义与要领,为我们做一些说明?

星云大师:“管理学”是因应时代进步而产生的一门学问,顾名思义,指的就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目标的运作方式。国际企管学者哥夏尔曾说,优秀企业与不良企业的差别,其产业本身的因素只占6%至10%,其他差别全在于管理。

一个企业团体,有良好的管理,必然发展迅速,兴隆长久;一个国家有良好的管理,必然民富国强,安和乐利;一个家庭有良好的管理,必然父慈子孝,幸福美满。而一个人如果懂得自我管理,也必定能身心健康,生活平顺。

管理是一种艺术,有其灵活巧妙之处。一位大将军在战场上,他的一个口号、一个命令,可以让成千上万的士兵不顾生死地冲锋陷阵,但是,战场上的管理大将回到家里,可能连一个太太也管不了。

曾经有一位女士告诉我,她的小女儿因为学芭蕾舞,有机会到世界各国表演。她看到美国教练在教导时,都采取鼓励的方式,学生跳得不好,也说:“很好!我们再来一次。”没有责备,而是一次一次地赞美和鼓励。相反的,上海的教练就不一样,嘴里说的总是:“你这么丑,站到前面干什么!”“跳得不好,往后面站!”

每个人资质不一,各有妙用,只要善于带领,败卒残兵也能成为骁将勇士。最重要的是,要能看出他们的优点长处,给予适当的鼓励;看出他们犯错的症结,给予确切的辅导。尤其不能伤害他们的尊严,要让他的人生得到正面的成长。像盘珪禅师以慈悲爱心,感动恶习不改的惯窃;仙崖禅师以不说破的方式,教导顽皮捣蛋的沙弥,都可看出历代高僧大德“管理”十方丛林,接引各类僧众的善巧智慧。

大约是从三十多年前开始,西方诸多管理大师的学说、理论,在全球掀起风潮,市面上出现许多管理书刊,也常有各种管理学讲座、管理人员培训班等。最近几年,管理学又有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趋势,不少东西方学者发现儒、释、道诸家学说中,蕴含微妙的管理哲学,于是,出现了如“古代帝王学”“从三国演义看管理”“企业禅”“庄子与经营管理”“心经与现代管理”等论题与书籍。不论是向西方取经,还是探索东方的智慧,这种种理论、方法,只能作为借鉴和参考,如何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运用,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人从事管理,善以谋略在人我之间制造矛盾,然而一旦被人拆穿,就不易为属下所尊重;有些人从事管理,喜用计策先试探别人的忠诚,但是一旦被人识破,就不能为对方所信服。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最好的管理方式,是以己心来测度他情,以授权来代替干涉。

我觉得管理不是命令,不是指示,不是权威;管理要懂得尊重、包容、平等、立场互换,要让人心甘情愿,给人信心,让人欢喜跟随,这才是最高明的人事管理。而且,管理者不能总是高高在上地发号施令,要常常深入群众,和大众建立“生死与共”的观念及感情,才能发挥团队的最大力量。

古今中外,善于管理的良臣名将,都是因为拥有这种体贴、担当的美德,所以能够克敌制胜。像战国时的吴起将军,不但平时嘘寒问暖,与兵士同甘共苦,同榻而眠,同桌而食,还亲自为患“疽”的士卒吸吮脓血,所以官兵们都肯为他赴汤蹈火,即使战死沙场也在所不辞。李广带兵,在饥乏之际,发现泉水,不待士卒尽饮,必不近水;不待士卒尽餐,必不尝食,所以大家都乐于为他效劳卖命,出生入死。

总之,说到“管理”,其实就是在考验自己心中有多少慈悲与智慧。管理的妙诀,首先须将自己的一颗心管理好,除了让自己的心中有时间的观念,有空间的层次,有数字的统计,有做事的原则,能合乎时代与道德,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心里有别人的存在,有大众的利益,能够将自己的心管理得慈悲柔和,将自己的心管理得人我一如,以真心诚意来待人,以谦虚平等来待人,才算修满“管理学”的学分。

针对刚才大师所说,不管任何管理,都离不开人,所以管理学最重要的是“人”的管理。请问大师,如何把人管理好?

星云大师:在世间上,物品的管理或事情的管理都比较容易,因为物品既不会表达意见,也不会和我们对立抗争,怎么安排,它就如何发挥功用。事情的处理,也有一定的原则,如果能将事情的轻重缓急拿捏妥当,把事情的好坏得失权衡清楚,管理起来也不觉为难。

管理学中最难管理的是“人”。因为人性是自私的,人有很多的烦恼、很多的意见,尤其面对不同的思想、习惯、看法、学历、资历,不同的地域、籍贯、年龄等,在这么多的差异之中,要将他们统摄管理,是非常困难的。

有一段民间的绕口令说:“有一个城隍庙,东边坐了一个管判官,西边坐了一个潘判官,西边的潘判官要管东边的管判官,东边的管判官要管西边的潘判官,究竟是要东边的管判官来管西边的潘判官,还是西边的潘判官来管东边的管判官。”你看,连判官也彼此不服气,互相看不起。可见有了管理对方的想法,就有了分别对立,反而更难管理呢!

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为“人的管理”重新定义,认为在新时代,以信息为导向的企业组织里,主管和有专业能力的员工之间,已不似传统的上下关系;主管不再是“管理”人,组织则如同交响乐团,身为指挥的,只是“带领”各有所长的团员,演奏出完美的乐曲。我觉得这样的团体颇类似我们僧团,僧团中的成员彼此之间是同参法友,有着弘法利生的共同目标,平时大家也是自治自律,有事时则团结合作,集体创作。

如何把人管好?我常说:“有佛法就有办法。”什么是佛法?慈悲、智慧、权巧方便、六度、四摄等等,都是人事管理时可以运用的妙法。另外,要把管理学好,自己必须具备“以众为我”的菩萨精神。例如要能为人着想,能给人利益,肯帮助别人,让每个人“皆大欢喜”,就是管理学的最高境界。除此,在人事管理上,最好不要用否定的态度,不要一味地说“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过分讲究规矩,往往难于管理和成事。所谓“订法要严,执法要宽”,真正擅长管理的人不强迫要求,却在“无为而治”中,让属下“心甘情愿”地奉行,从宽容、尊重里,得到进步成长和发挥的空间。曾经有位泰国工厂的老板,他告诉我,他的六百名员工,每天上班前会有半小时的打坐、诵经。他的用意是希望从思维法义,从打坐沉淀中,培养他们的慈悲、热忱和因果观念。长期下来,他发现对工厂的管理和运营,帮助不少!

在台湾,也有不少企业团体成立佛学社、禅修班等,希望借由佛法的净化,让员工情绪稳定,配合度高,进而营造和谐的工作气氛,提升工作效率。如电信局很早就成立“学佛会”,台塑有“福慧社”“中道社”的佛学社团;长庚、荣总、台大等各大医院都设立佛堂,固定举行念佛共修;“中钢”“中油”“中船”等公司常举办佛学讲座;高雄炼油厂有“光照念佛会”“禅坐研究班”,常与佛光会联合举办各类讲座和活动。还有,巨东建设集团不但认同我“发扬人间佛教,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更以“六波罗蜜(六度)”作为企业经营的大目标。

佛教一向重视人的管理。《禅林宝训》言:“善住持者,以众人心为心,未尝私其心;以众人耳目为耳目,未尝私其耳目,遂能通众人之志,尽众人之情。”我认为人事管理,必须注意几点原则:要顾全大局,要明白分工,要知道协调,要用心策划,要全力推动,要向上报告,要知道承担,要追查成果。此外,主管与属下之间,必须能上下坦诚交流,彼此融和尊重,工作上主动勤奋,能自我厘订计划,平时处事多沟通协调。

再者,身为现代领导人、管理者,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笑在脸上,赞在口上,怪在心里,气在肚里。

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功归大众,过自承担。

不计得失,不可畏缩,不能颓丧,不会顽执。

顾全大局,倡导人和,上下交流,意见一致。

发心服务,遵守诺言,居安思危,知己知彼。

注意调和,照顾大众,善用机会,把握人生。

处事幽默,聆听报告,细心研究,双手合十。

做一个领导人,如何用人也是一门学问。身为主管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对属下只有批评,没有指教,所以对于人才,要能吸收、包容和培养。另一方面,身为主管或高级领导干部,要随时自我检讨,并与属下沟通,才能做到“将相和”,让团体健全巩固地发展。

在管理时,我们常会跟对方说:“你都不听我的话!”“你都不接受我的意见!”其实,想一想,我们又何尝听自己的话?往往自己承诺的事情却做不到,所以与其说管人难,有时候管自己更困难。我们在管理别人之前,先要管好自己,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口说不如身行”,不言而教,即是最好的管理。

懂得管理学,甚至善于管理别人,未必就懂得管理自己。有的人可以管理数家公司,统领数千员工,却不见得能管理好自己的“心”。请问大师,如何做好“心”的管理?

星云大师:前面说“人难管,自己更难管”。其实比人、比自己更难管的,就是我们这颗“心”!如《五苦章句经》所云:“心取地狱,心取饿鬼,心取畜牲,心取天人。”每天早上醒来,我们的心就这里、那里到处走来走去,忽而欢天喜地,忽而痛哭流涕,在十法界里流转不停。《华严经》说:“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当我们的心希圣求贤,自然浮现圣贤的面貌;心如凶神恶煞,便表现出如魔鬼罗刹一般的狰狞模样。在佛经里,有许多对心的譬喻,像心如猿猴难控制、心如电光刹那间、心如野鹿逐声色、心如盗贼劫功德等等。此外,佛陀也说我们的身体好比一个村庄,村庄里面住了六个盗贼,他们的首领就是“心”。心是身体这个村庄的主人,所以我们要想治理身体,先要治心;把心管理好,身体就能听我们的话。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心之不正,何能做眼耳鼻舌身的领导呢?何能让眼耳鼻舌身成为善良之辈呢?当一个人连自己的身心都无法管好,又怎能管理他人呢?

“心”是万物之本,没有把根本管理好,只管理枝末,人生当然不会圆满。能把自己的心管好,心正则一切皆正,心净则一切皆净,心善则一切皆善。这才是最重要的管理学。因此,佛陀设教,就是倡导“心”的管理。所谓:“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人都有自私心,如果没有把自私的心管理好,怎么有“天下为公”的观念呢?人都有疑嫉心,如果没有把疑嫉心管理好,怎么能以诚信待人呢?此外,诸如成见、执着、愚痴、谄曲、悭吝、我慢等,都是心中的鬼怪,如果不好好管理,让心中藏污纳垢、百病丛生,又怎能调和人际,服务大众,担负起济世的重任呢?

如此看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可怜,也很伟大。因为每个人都离不开“心”而生活,这颗心给我们制造很多的妄想、烦恼,让我们不得安宁。因此,儒家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来规范我们的心。

佛教更有许多对治法门,如“五停心观”就是五个治心的方法。贪心重的人,可以用“不净观”来对治,观想身体是个不清净的臭皮囊,贪求就会少一点;嗔心重,喜欢发脾气、骂人、怪人、冤枉人的,用“慈悲观”来对治;对世间的道理,常常颠倒妄想,不能明白来龙去脉,凡事一知半解,愚痴无明的,用“缘起观”来对治;自觉业障深重,又执着、计较,有诸多烦恼者,可用“念佛观”对治;平常容易散乱、妄想,心意不能集中,精神容易恍惚的人,可以采取“数息观”,数自己的呼吸,一进一出,从一数到十,再从十数到一。如此心意集中,就容易专注,不会散乱,烦恼妄想也会慢慢地像水一样平静下来,心一平静,自然就容易看清自己、认识自己。能如此,则任外面的世界如何纷乱,自己的心都能如如不动了。

《佛遗教经》说,只要我们“制心一处”,就能“无事不办”。修学“心的管理”这门学科,不能完全依靠别人,必得依靠自己,把自己的真心、慧心、慈心、信心、定心、忠心等,呈现出来,并且以这些善心、好心,来管理自己,管理环境,管理事物,管理团体。平日我们参禅念佛、早晚反省、喜舍行善、克己利他,都是为了把心管好,也是为了修满“心的管理”这门学科的学分呀!

管理学其实就是一门领导学。请问大师,身为一个领导者,如何才能让属下心悦诚服地接受领导?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本书讲述从所罗门王起犹太民族700余年的历史,对应《圣经·旧约》的后27卷。该卷讲述了犹太国从辉煌到亡国,犹太人被驱逐出故里四处流亡到重返家园的历史。
  • 微笑千年(禅·心灵·灵性)

    微笑千年(禅·心灵·灵性)

    本性禅师认为:至善,是一种天然的生命力,是一种天然的意志力,是一种天然的向心力、凝聚力、向上力,是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强大力量,是世界的本源以及真理自身。这至善,是世俗伦理与道德向上抵近的方向,因之,世俗的真纯美也就有了判断的基本标准。人类,毕竟是世俗的。趋向善,抵近善,需要过程、形式、方法。佛家给我们的路很多,但不外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闻思修,戒定慧;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此中,慈悲为先。而儒家,给出的道,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进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此间,以仁孝为先。而基督教给的径,则为——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么待你,你们也要怎么待人。此际,以博爱为先。本书以此种方式,探讨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事业,爱恋与婚姻。回归这一切的本源,衡量这一切的标准在于我们是否趋向善。我们从书中看到一位禅师在生活中的思考和修行。
  • 佛家珍言:从容人生的佛学智慧

    佛家珍言:从容人生的佛学智慧

    本书用佛家箴言解释人生哲学,内容包括当冲动时怎么办、当紧张不安时怎么办、当虚荣心太强时怎么办等。
  • 星云日记28:自在人生

    星云日记28:自在人生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二十八册。收录星云大师1994年3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的日记。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福报:星云大师的人生财富课

    福报:星云大师的人生财富课

    本书是一本教大家如何拥有正确财富观的心灵励志书。在书中,星云大师通过一个个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告诉大家应该怎样看待和追求财富、如何合理支配财富,以及财富的种类。关于财富,星云大师强调说财富并不只限于金钱,还包括好的人缘、生活的智慧、勤劳、慈悲等。
热门推荐
  • 粉龟小仙

    粉龟小仙

    别人穿越都很文艺,唯独她…穿越成一个很有背景的小粉乌龟。而她的悲惨‘龟’生要从成为天庭第一美男子太上老君的宠物开始算起…旁人的主子都希望自己的宠物能够位列仙班,由下级小仙晋升为上等大仙,唯独她的主子却…“龟儿,本君看你妖性不错,准许你在天界妖修。”“君主儿,妖修是什么?”“就是让你一辈子都成不了仙的修炼之法。”囧…她不就是招人疼了点,几位大仙都喜欢她么?君主儿用得着这么折腾自己么?救命啊,大仙们快将她抱回府邸好好疼爱吧!
  • 客行青山中

    客行青山中

    在乱世中,以活下去为目标。可是,要是单纯的只为活着而活着,也太枯燥了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青春不热血

    我的青春不热血

    一个不一样的青春,一群不一样的兄弟,一段不一样的感情,一个不一样的人生……永远不要服输,永远不要低头,人生苦短,不服便干!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热爱生命

    热爱生命

    《热爱生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最著名的短篇小说,这部小说以雄健、粗犷的笔触,记述了一个悲壮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人性的伟大和坚强。小说把人物置于近乎残忍的恶劣环境之中,让主人公与寒冷、饥饿、伤病和野兽的抗争中,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充分展现出人性深处的某些闪光的东西,生动逼真地描写出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奏响了一曲生命的赞歌,有着震撼人心魄的力量!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在病榻上曾特意请人朗读这篇小说,并给予了很高评价。
  • 进化游戏

    进化游戏

    随着人类科技文明的飞速发展,在人类受益的同时,有没有注意到这其中的弊端?千年前的遗迹,又隐藏了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仅仅只是当时的人对无法解释的事情产生的联想,还是真的存在于这世间?一场足以改变人类未来的阴谋,让他来到了一个陌生并且诡异的世界。行远自迩,他将如何死里逃生?而他,身处世界之外,抽丝剥茧,只为疑云后的真相!离奇的失踪事件,神奇的怪异能力,难以揣摩的复杂人性,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进化游戏!
  • 零度狙击

    零度狙击

    1952年冬,硝烟弥漫、滴水成冰的北国战场上,敌我双方的狙击手都在寻找着目标。在严寒和鲜血的磨砺下,我军狙击手单龙迅速成长起来,几乎弹无虚发,威震敌军。不甘遭受压制的敌军从国内调来一名超级狙击手,企图摧毁我军的狙击队伍。两名狙击手卧冰藏雪、斗智斗勇,展开了一场巅峰对决……
  • 红夜天

    红夜天

    这是发生在灵源大陆的一段传奇,没有绚丽的的描写,仅仅是一段似真似假的传承,潇洒人生,一壶温酒煮天下,一剑流云傲天涯!
  • 守得云开见月明

    守得云开见月明

    一日,女孩正在洗衣服,突然电话铃响了,是男孩打来的,她激动的接了起来,但是话没说了几句,女孩就哭了,电话那边传来什么声音,女孩也无心再听。嘟...嘟...嘟......电话挂断了。男孩再打过去,电话早已关机.........“这样是不是太残忍了”男孩脸上透露出一丝黯淡,转眼却又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邪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