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44500000017

第17章 安住于自己的身体(4)

但现在,若要让这种信赖彻底生根,得靠她自己冒险去敞开正念,觉察体验各种感受。每当她能够从体内感受自己,并接纳种种即使是最为恐怖的感受,她都对自己安住在身体的能力更添自信。她的确可以调适当下发生的一切,只要与痛苦同在,她就能找到解药。

将彻底接纳带入我们身体感受的学习,往往是个渐进的过程。如果我们体内封存了大量的恐惧,那么,我们可以像罗莎莉一样,“先把脚趾放进河中”,稍稍体会一下种种感受,必要时就随时收手。

偶尔我们可能完全感受不到痛苦,但有时痛苦却会排山倒海而来;而回归身体的家,并不表示我们非得长时间专注在难以忍受的生理或心理痛苦不可,特别是当我们觉得精疲力竭时,让自己暂停一下、休息一会儿、转移一下注意力,都是相当明智而慈悲的措施。

假使正在禅修,我们可以把慈爱心放在痛苦或恐惧之处,或者将觉照安住在呼吸上,尽可能地放松身体。倘若剧烈感受在白天生起,我们可以听听音乐、跟朋友聊聊天,或读读小说;倘若遭遇特别巨大的痛楚,我们可能就得需要禅修老师或心理治疗师,协助我们以当下的心与关爱来怀抱自己的感受。

假以时日,就如同仙女所允诺的,安住于自己的身体就成为我们完成成年礼的仪式。若我们可以温柔地关注这感受的基础,就能将自己从习惯性的情节妄想和不安情绪中解脱出来,重新唤回自己的生命和心灵。

全然接纳生命里的一切

罹患慢性疾病几年之后,我去参加了一次为期六周的内观禅修闭关,我参加过很多次长期闭关,也很喜欢静默地度过漫漫长日。这个闭关刚好在景致壮丽的新英格兰秋季举行,我真的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在如此美景中禅修。与宿疾缠斗多年,我很期待这次把全部的时间投入静坐与行禅,我知道自己一定能从老师们的演说与指导中得到启发,这是我迫切需要的。这次闭关是个绝佳契机,一定能让我对自己的身心更具接纳性,更能安住其中。

头几天很顺心——我的心逐渐沉静,也很快融入闭关课程。第一周快结束时,我开始胃痛,疲倦至极,几乎没力气走到禅修厅;这些症状我早就习以为常了——经过多次检验,医学界把这些症状笼统地贴上慢性疲劳的标签,并告诉我,我得了肠道激躁症。

在这个节骨眼上,重要的是跟不舒服的感觉和平共处,“好吧,”我不甘不愿地想着,“我到这里来?就是要跟不愉快的感受共处的。”

接下来的二十四个小时里,我的胃部灼热痉挛,四肢沉重无力,我试着用接纳性的觉照来体验它们,效果还不错。但是接下来的几天,这些症状并未消失,我发现自己又陷入习惯性的情节妄想中,坠入惊恐、羞愧和沮丧的深渊之中。“我一定是哪里有毛病,或者我的生活方式有问题,我再也好不了了。”潜藏在这之下的是更深的恐惧:“我永远都不可能快乐了。”再熟悉不过的迷惘威胁着要掌控我的生活,我将之视为自己该加深观照的一种征兆。

闭关第二周开始的某一个晴朗冷清的下午,我散步到林子中,走到一个洒满阳光之处,用一条从房间带出来的温暖毛毯把自己全身裹住,靠着一棵树坐下来,地面上铺满了落叶,仿佛一层稳固柔软的坐垫。坐在大自然中感觉是如此美好,置身简朴纯然的大地、树木、和风、天空之中,我感到如同回到家一样自在。我决心好好观照自己的本质——那活在我体内的感受变换之流。

我先是花了一小段时间,尽量纾解明显紧绷之处,然后快速扫视全身上下,我注意到一些疼痛与酸痛,以及沉重的疲惫感。转瞬间,我就跳脱身体进入心的思考:“哇,我真的觉得不舒服。”

再一次地,我看着自己的心因为“哪里出了差错”而紧缩。恐惧,仿佛一条打了无数硬结的绳索,勒住我的喉咙和胸口,我深呼吸一口气,放下认为自己生病的念头,单纯地感受那令人窒息的恐惧。我决定要以坦然的态度来面对所有生起的感受;我准备好了接纳一切。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发现自己逐渐能坦然接纳种种感受,而不再希望它们消失,我只是单纯地感受着压迫在喉头与胸口的沉重感,还有胃里紧绷的痛楚。

不舒服的感受并未消失,但是已经产生了某种变化,我的心不再感到紧缩或昏沉,而是更加清明、专注,且完全开阔。随着观照愈来愈深,我开始觉得流窜全身的种种感受像是流动的能量——酥麻、脉动、震动着。无论愉快与否,这些全都是在我体内运行的能量。

我注意着感觉和念头的显现与消失,愈来愈明白,它们其实全都自来自去,种种感受不知从何而来,然后又在空无之中消逝,并没有一个所谓的“自我”拥有它们,没有一个“我”在感受这些震动、脉动或酥麻感,也没有一个“我”备受不愉快的感受所压迫,没有“我”在生起什么念头或试图禅修;生命就这样持续着,随着坦然地接纳一一浮现的体验,我身心的界线及坚实感逐渐消融了,种种感受、情绪和念头,犹如天气变化般,飘过觉性广阔空寂的虚空。

睁开双眼时,我被新英格兰绝美的秋景震慑,大树参天,湛蓝的天空点缀着缤纷的鲜黄与深红,种种鲜艳的色彩就好像在我周身川流不息的旺盛生命力;风声掠过耳边又消失,树叶飘落地面,有只鸟儿从近处的树梢飞向天空。整个世界都在变动之中——正如在我体内运行的生命一样,没有任何事物是固定不变、坚实或受局限的。毋庸置疑,我明白自己是世界的一部分。

接着我又感到胃痛时,已经可以认清这只不过是自然世界的另一部分,随着不断地观照,我可以感觉到体内生起又消逝的疼痛和压力,其实无异于坚实的大地或飘落的树叶,就只是痛苦?

当我们远离种种心理概念,感官终于觉醒时,所体验的各种声音、气味、影像和震动,就会让我们跟四面八方的所有生命联结起来。这不是我的痛苦,这是大地的痛苦,这并非我活着的状态,只是生命罢了——开阔、强烈、神秘且美丽。通过彻底接纳所感受的变化之舞,我们发现,自己本来就归属于这个世界。我们是“无物”,不受制于任何流逝的经历,也是“万物”,归属于整体。

罗杰奇斯的诗作《北斋说》提到,充满智慧的日本艺术家葛饰北斋提醒我们,我们属于生命,也有能力接纳生命的全部。

北斋说,请仔细看着。他说,要观照、注意。他说,要持续看着,保持好奇。他说,探查是无止尽的?

他说,万物生机盎然——贝壳、建筑、人们、鱼、山巅、树木都活着,木头是活的。水也是。

万物都有自己的生命。万物也活在我们里面。他说,请与你内在的世界一起活着?重要的是,你关心。重要的是,你在感受。重要的是,你注意到了。重要的是,让生命全然地流贯你?

用心看、用心感觉、让生命牵着你的手同行。让生命全然地流贯你。

从抗拒生理感受,转向彻底接纳这个透过自己而活着的生命,我们就从迷惘中觉醒了,于是接纳了生命的完整与神秘。每当我们如是觉醒时,就是回到家的时刻。正如十八世纪伟大的白隐禅师所说的:“此处即莲花净土,此身即是佛陀身。”所谓的莲花净土,即是当下此处觉醒的宝地,当我们透过自己的身体,以彻底接纳的态度面对生命时,我们即是佛陀——觉悟者,怀抱着感受、感觉与念头的变化之流;此时,万物生机盎然,整个世界都活在我们的身体之内,当我们让生命透过自己而活时,就会体验到自己真实本性的广阔无垠。

白隐禅师(1685~1768),为日本江户时代中期的禅僧,是临济宗的中兴祖师。

觉知当下

以正念觉察扫视身体,是觉知当下的途径。

舒适地坐着,闭上双眼,深长地呼吸几次,然后安住在自然的呼吸之中,让你的身心安定下来。

保持放松、开放的觉性,透彻地扫视全身上下。先将觉照放在头顶,感觉一下这个部位,不必刻意寻找什么;然后将觉照往下移,感觉一下后脑、从头部左右两侧,穿过两耳内部。仔细注意额头、双眼、鼻子、脸颊、下巴和嘴巴的感觉,你想扫描得多缓慢、多彻底都行。

继续扫视,别用眼睛来主导觉照(否则会制造更多压力),而是从身体内部去感觉身体,直接与各种感受保持联系。普遍而言,身体的某些部位可能毫无感觉,或是没有什么特别的知觉,这时就将觉照轻松自在地停在这些部位一会儿,你可能会发现,随着觉照的加深,再重新观照这些部位时,你已经可以察觉各种感受。

各种念头与影像会自然而然地生起,看着它们流贯自己,然后轻轻地体验觉受。你的目的是释放一切概念,并如实经历身体存在的原来面貌。

将觉照放在颈部和喉咙,不带任何批判地注意你所感受到的一切,从体内去觉察双肩,然后让觉照缓慢地往下移到手臂,感受这些部位的知觉与活力。将觉察力带到双手,保持双手轻松自在。从内部去感觉每一根手指、手心、手背,注意是否有酥麻、脉动、压力、暖热或冰冷的感觉。体验一下你身体的活力。

现在将觉照放在胸口,探索整个胸腔的感觉,然后慢慢地让觉性下沉到腹部,以柔软接纳的觉知,花点儿时间感受一下腹部。

再将觉照放在上背部,感觉双肩周围的部分,往下移,觉察中背和下背部,然后扩大到整个脊柱。继续用觉察力扫描全身,感觉髋部、臀部及生殖器生起的种种感受,再慢慢往下移至双腿,从内部去感受,探索一下双脚和脚趾的感觉。感受一下身体接触椅子、坐垫或地板的部位,那些接触、压迫和温度的感觉。

现在,扩大你的觉照,把整个身体当作一个觉受不断变换的领域来觉察,你是否体验到这活化、孕育体内每个细胞与器官的微妙能量场?你是否体验到固定不动的部位?这些感受是否有中心点或边界?你找得到任何拥有这些感受的实体自我吗?究竟是谁在觉察这些经历?

安住在觉知全身之际,如果有任何特殊的感觉引起你的注意,不妨柔缓接纳地观照它们,别驾驭也别企图操控你的经历,别攀执也别排斥任何感觉。只是开心地体验觉受的变换之舞,从体内向外去感觉你的生命,若没有任何特殊的感受,就保持开放的态度,感受身体各部位的能量。

假使念头分散了你的注意力,只要轻轻对自己说“念头,念头”,然后跟生命的能量场重新联结即可,安住在觉知自己鲜活的存在之中,让生命透过你而活。

你可以在一次禅修之中,重复地从头到脚或从脚到头练习身体扫描,你也可以做一次完整的扫描,之后观照整个身体,安住几分钟,然后再做一次扫描。你也可以一开始先缓慢地扫描,然后加快速度。你可以选择只做一次扫描,然后继续观照主要的觉受,但有时要扩大到观照全身觉受的范围。试试看,找出最有助于维持身体放松且觉醒的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要尽己所能常常回头观照身体的感受,肩膀、双手和腹部稍微放松,很容易就能让你重新留意到身体。在经历每天形形色色的情境时,注意一下身体起了什么觉受,当你生气时,发生了什么变化?当你备受压力、赶时间的时候又是怎样呢?遭他人批评或侮辱时呢?觉得兴奋或快乐时又如何?特别观照一下,当你重又觉察当下的念头与觉受之时,会有何不同?

彻底接纳痛苦

假使我们对不愉快觉受的排斥能够松懈,就能培养对痛苦的彻底接纳,也不会再起惯性反应,而是能够以觉性来面对。这个方法特别适用于生理的痛苦。

以舒适的姿势坐下或躺下,花点时间让自己静下来,跟着自然的呼吸放轻松,轻柔地扫描你的全身,放松眉毛和下巴,肩膀自然下垂,继续往下放松双手,试着不要在身体中引发任何不必要的压力感。

哪个部位最难受或最痛,让你不得不多加注意?将充满接纳性的觉照放在难受的部位上,注意一下,当你与这痛苦同在时,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有没有发现一种微妙的、想要排拒它的企图?想要斩断它、抵挡它、远离它?你感到恐惧吗?你也许会发现,当你想要抗拒痛苦时,身心就像拳头一般紧缩。保持活在当下,让不愉快的觉受如实呈现。

将排拒痛苦的反应缓和下来,松开抗拒的拳头,保持开放接纳。你愈能跟开阔宽广的觉性联结,就愈能与觉受同在、愈能让它们自然呈现。试着把你的觉性当成环绕在痛苦四周的柔缓虚空,让不愉快的觉受漂浮在这觉性中。

安住在这开阔性中,接下来更精准地将觉照放在觉受不停变换的疼痛处,你感觉到什么?觉得灼热、疼痛、扭曲、悸动、撕裂或剌痛?这痛楚是否像个死结,或是成带状般紧缩着?这个部位是否有被重物压迫或碾碎的感觉?这些不愉快的觉受最强时,是扩散开或者集中在某一处?你的观察是否令它们起了什么变化?继续保持无惯性反应及柔缓的观照来进行探索,让这些你觉得坚实有形的痛楚自然开展,并容许它们自然变换。

任何排斥感生起时,就再度放松,重新建立开放的态度。觉察全身上下,包括那些不痛的部位,让身体变得像是开阔的虚空,让所有苦受都能在其中任意地生起与消融、减弱与增强、移动与改变。不执著,也别有压力。安住在觉醒的海洋之中,让所有痛苦觉受漂浮在开放接纳的状态中。

当痛苦多到让你“受不了”时,别批判自己的惯性反应,用任何能让你舒适自在的方式照顾自己。即使每次你只练习一会儿,假以时日,这正念觉察痛苦的练习就会让你愈来愈平静,你将更容易放下对苦受的抗拒,并开放地接纳。

同类推荐
  • 星云日记31:守心转境

    星云日记31:守心转境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三十一册。收录星云大师1994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守心转境”、“用人之道”、“生命力”、“独木不成林”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淡定·从容·心安之从容

    淡定·从容·心安之从容

    《淡定·从容·心安》是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虚云大师的佛法启迪套装书,书中大师亲述人生经历,给人探索生命真谛的经验与智慧、改变人的人生方向。弘一法师、虚云大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结集出版,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一套值得细细品味、永久珍藏的经典之作。
  • 佛家、道家、儒家智慧一点通

    佛家、道家、儒家智慧一点通

    立足于百姓平民,将高深莫测的道家智慧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述出来。全书从人生、工作、社会、婚姻等方面入手,谈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讲解了儒家智慧的精华,并穿插经典的儒家故事,以修身养性、心态胸怀、谦孝美德、社交礼仪、正视财富等篇章向大家阐释了儒家的博大智慧。立足于佛教圆满无上的智慧,从人生、工作、社会、婚姻等不同的角度着手,依靠古人的智慧,去解决现代的问题,以处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以此给忙忙碌碌的人们一个智慧参考。
  • 星云日记39:忙中修福慧

    星云日记39:忙中修福慧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三十九册。收录星云大师1996年1月1日至2月29日期间的日记,分为“健全自己”、“以一当百”、“自知之明”、“忙中修福慧”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吴言生说禅壹:经典禅语

    吴言生说禅壹:经典禅语

    禅学大师吴言生的权威著作《经典禅语》精选流传禅林、脍炙人口的禅宗格言名句,结合富有启迪性的禅门智慧故事,进行生动形象的体悟与诠释,将禅语的精髓要义,呈献于读者面前。全书语言精警凝炼、形象明快、雅俗共赏,能让读者准确全面、生动亲切地领悟、欣赏经典禅语的言外之言、味外之味、韵外之韵,获得心灵的净化与提升。在浮躁烦扰的现实社会中,《经典禅语》将带领读者感悟禅门智慧,培养禅悦心态,为红尘浊世中迷失自我、喧嚣烦躁的现代人找到安稳身心的家。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境仙迹

    神境仙迹

    五千年前,人族强者大战,导致地球文明出现断层,几乎陨灭!五千年后的21世纪,他是最后醒来的人族强者,道法低阶的他如何在这个高科技的世界鼎立?
  • 第一千零一个告白

    第一千零一个告白

    当ruin[毁灭]遇上Redemption[救赎],当他们相爱,违背了规则的爱情,会发生什么……“不管过多久,不管有多少人不同意我们的爱情,我们的爱不会变”“听话,如果遇见危险你先跑,不用管我”“我说过吧,你再动她一下,我让你灰飞烟灭”“我说了,你再动他一下,我不会放过你”
  • 三让月成魄

    三让月成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假如我们曾记得

    假如我们曾记得

    如果当初的决定不是这样的,或许宋洺暖和闺蜜姚橙就不是这样的结局,和罗梓也就不会相遇,或许不再见就是对各自最好的安慰。
  • 一妩倾城

    一妩倾城

    她倾国倾城,一妩众生。却嫁了个最丑的王爷,人家还看不上她,她不卑不以,宠辱不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七译为忘

    七译为忘

    八月,微风正凉,可这本该清凉舒适得风却宛如冬季寒风冰冻了唐柒柒得心。其实唐柒柒明白让她寒心的是人,只是不明白为何老天如此不公。她说她希望女儿这一生可以无忧无虑忘记一切烦恼,而“忘”这个字的笔画为七,因此取名为“柒柒”。
  • 古穿今:娇妻影后

    古穿今:娇妻影后

    花销英气,初心难抑——花初语奉师命入世历练,做了三年的将军府小姐,只为了帮已逝的故人验证她所爱之人是否真心爱她。一道圣旨,一场婚礼,她为她验证她所爱之人并非是她的良人。一颗丹药,再睁开眼,已是换了一个世界,换了一具身体。本以为自己应了这个世界所流行的穿越。但却没想到自己居然是回归。找回父母,揭开谜团,花初语在女神之路上一去不复返。———————————————本文为架空文,若有与历史,事实不符的,请见谅。
  • 不属于未知之地的雷霆之光

    不属于未知之地的雷霆之光

    超能力者的战斗已然落幕,最后的二人,彼此激荡的感情交织,能量的宣泄。未知之地的冒险就此展开,只是这美丽的世界,改变的内心也难以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