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56500000019

第19章 附录:如何培养优秀人才

大学应该培养文明的传承者——《大学周刊》采访(节选)

一、我国学术的总体水平与国际主流学术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大学周刊》:您在《论学术与学术标准》一文中提到,中国“文科学术著作数量惊人,但质量堪忧。想要进入国际学术主流很难,要成为世界一流更没有可能”,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文科,甚至也包括自然科学的研究永远只能跟在国际学术主流的后面?

李伯重:如果有一个公认的标准的话,我们就要承认,我国学术的整体水平,不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和国际主流学术的水平,和国际学术的前沿,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这一点,大家都会同意,不用多说。现在关键是,这个距离是不是永远会成为一个距离?或者说,这个距离会不会扩大?这取决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国际水平的提高,另一个是我国学术的进展。国际水平肯定是在不断地发展的,这个我们是没有办法去控制的。但我们自己的努力,则是我们可以做的。如果我们能够针对我们现在存在的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那么上述这个距离是可以逐渐缩短的,将来在某个时候能够达到国际水平甚至在某个领域超过国际水平,也是有可能的。相反,如果我们现在不正视这个问题,那么这个差距就会越来越扩大,要赶上它就会遥遥无期,甚至会离国际水平越来越远。

我国学术在国际学界中如果不处于领先的地位,那么自然要受到主流学术的严重的影响,肯定只能是跟着别人去做。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主要是取决于我们自己。

《大学周刊》:您还提到“中国学者有愧于这个时代”。造成这一现象是因为学者自身的原因,还是整个浮躁的社会环境、时代环境的原因?

李伯重:我觉得两方面的原因都有。当然如果学者要推卸责任的话,那我们可以说“形势比人强”,但是学者自身也不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学术的传统、高等教育的理念,虽然政府有很大的影响力,但也不能完全左右。这个传统和理念,实际上都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所去过的国外精英大学,没有一个提出我们要培养专家、培养工程师、培养科学家、培养高级官员,他们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有教养的公民,或者是文明的传承者、继承者”。在这样一种气氛中,学者自然也就知道,自己应该在这种传统中继承发扬这种传统。而我们国家,原有的一些传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引进的一些现代的教育的理念,在“文化大革命”中都被破除了。“文化大革命”后重建我们的高等教育,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的引导就显得格外重要。而国家在引导方面,例如在评价体系方面,我觉得似乎还没有很成熟的想法,还在“摸着石头过河”。国家现在力争使我国学术能够赶上国际的水平,但是怎么去做还是有待商讨。这恐怕还需要做更多的调研,发动更多的学者和老师进行讨论,才能够找到更加合理、更加稳妥的方式。如果是好心,但办法不得当,就会形成一种“大跃进”的气氛,“大跃进”的思维肯定是办不好事的,经济上这样,教育上也是这样。

二、学术垃圾泛滥,评估体系难辞其咎

《大学周刊》:您对现在的高等教育评估怎么看?

李伯重:评估在西方也是有的,而且有各种不同的标准。在西方的一流大学,对社会上通行的评估标准也都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比如认为过于商业化等等。但是比较起西方的评价标准,我个人觉得我国今天的评价标准更成问题。

首先,我国现在的评价,不是由一个独立的和有信誉的社会机构来进行评估的。如果一个人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肯定不会给人一个公正的印象。

其次,据我所知,不仅在我国大陆,而且在整个华人世界(包括我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及新加坡),在对学术成果的评估中都有一种“量化”的倾向。这种所谓的量化,表面上看来科学,实际上未必如此,因为有很多东西是不可以量化的。不可以量化的东西一定要用量化的标准来衡量,那就是违背了规律,这样做出来的结果肯定是不合实际的。这样的标准如果建立起来,我想是误导而不是引导。

《大学周刊》:有人说现在形形色色的评估让老师已经不能安心于教学,您怎么看现在的评估体系?

李伯重:现在的评估体系问题很大,也很不合理。在这样的体系下,如果一个教师真的完成了所有的评估的话,那他做的结果一定不是最好的。人的能力毕竟有限,要求一个老师每年写那么多文章、写那么多书,然后又教那么多课,就如清华的一位海归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现在我们要求一个讲师、副教授做到的工作,在美国没有一个正教授能够做得到。这些要求表面上看来是非常高但实际上却做不到,因此肯定不起什么积极的作用。我们国家现在学术垃圾那么多,平庸之作那么多,在各种表格中谎话假话那么多,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现在的评估体系。如果一个学者是真正负责任的,他是不会这样做的。

我在哈佛的时候,杜维明先生对我说,哈佛哲学系最近十年内出的最好的一本书,是罗尔斯教授的《正义论》。他写这本书用了十年的时间,在这十年里,他一篇论文都没发表。当时的系主任问他,“你在做什么工作?”他就给主任看了自己的手稿,系主任一看,说“好,你就专心写这本书吧”。如果按照我国现行评估体制的话,罗尔斯早就下岗了,也就不会有《正义论》这本书了。按照我国现在评估体系和社科政策的要求,学者两三年就能出一本书,哪里可能“十年磨一剑”。匆匆做成的急就章,除了应付上面的检查之外,没有任何作用,只能造成各种社会资源极大的浪费。而且更加荒谬的是,我国许多学校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要发表文章,硕士生两篇,博士生四篇,而且还要求是发表在一流刊物上。比方说《历史研究》是我国历史学的顶级刊物,因为要求很高,全国绝大多数历史教师一辈子都没有可能在上面发表一篇文章。而现在竟然要求学生在这样的刊物上发表文章,那实在是太荒谬了。我很怀疑像这样的要求有助于我们的教育发展。现在许多老师都感觉近年来培养出来的研究生,质量呈每况愈下之势。对此,现行的评估体系应是难辞其咎。还有像现在所谓的SCI工程,那也极其荒谬。SCI就是一个索引,没有任何特殊的意义,但是现在许多学校都在积极热衷于此事,真的是非常荒谬的事情。像这些事情既不符合中国实际,也不符合国际惯例,这是中国一种独一无二的现象。

《大学周刊》:但是现在许多老师也都热衷于此,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李伯重:之所以会这样,我想第一是许多老师自己对学术和教育的真谛缺乏深入了解;第二是一种自卑的表现。一个人的工作好不好,我们完全不能判别,只好用一些别人的指标来判别。

《大学周刊》:在大学里,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应该做哪些努力呢?

李伯重:在大学这样一个机构中,我们不能脱离现实,要求每个教师都是理想的教师,但我们应该向这个理想的方向去做,尽量使我们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符合全面培养学生的一个方向。我相信随着我们的教师队伍不断地吸收新鲜的血液,随着我们现在教师队伍的不断自我提高,会逐渐地改变现在这种状况。其实最近这20年来,中国的教师队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的来说,我们今天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还是希望政府和社会方面能够多给教师一些鼓励,能够多创造一些氛围,让教师能够真正地更好地领会现代教育的要义,这样我们教师队伍的变化就能够更加快一些、更加完善一些,我们大学也就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更大的成就。

三、教师与学生应更加重视现代教学理念和人文精神在大学中的地位

《大学周刊》:您在国外许多大学都做过客座教授,也接触过我国台湾的学生,在接触这些学生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到他们之间的差距?

李伯重:感觉还是有一些的。比如说,我曾经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过一个学期,教本科生中国历史。当年该校的新生,有十分之一选修了这门课。这些学生都是来自世界各地,其中也有一个国内转学过去的。他曾经在国际奥林匹克物理大赛中得奖,按照国内的标准来说是非常出色的。但是比较这个学生和班上其他学生,就可以看出差别非常大。别的学生选这门课,是因为他们觉得应该了解有古老的文明、有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的中国和它的过去。他们是出于对中国的兴趣才选的。因此选这门课,他们都下了很大的工夫,非常认真地上课、读书和讨论,而且讨论中都争论得很热烈。而那位国内来的学生则表现很差劲,显然只是为了拿个分数。他之所以能有这样的表现,原因就是他在国内已经形成这种观念:“我是学理工科的,文史(就算是自己祖国的历史)并不重要”。从这个例子你就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教育制度下的学生,对“什么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应该使我有什么收获”的理解有非常大的差异。

对比大陆和台湾的学生,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方面,我觉得我国台湾学生更有优势。他们不仅读文言文的能力要比大陆的学生强,而且更多地保持了一些比较优秀的中国传统(比如说尊师重道)。这主要是因为台湾中小学教育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较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分量要比大陆大得多。

《大学周刊》:您觉得学生有这样的表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李伯重:这不止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原因,也是“文化大革命”破坏的一个严重的后果。“文化大革命”期间把一切都破掉了,实际上“破四旧”破的就是我们自己的民族精神。这个后果非常严重,其损害几代人都难以弥补。“文化大革命”以后,我们对于“文明”、“传统”,也大多持一种否定的态度。结果就导致学生的人文知识是一片空白。现在大学里面临着一种人文精神的缺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烈的追求实用的倾向,在有些方面非常功利。这也是中国现在整个社会的一种心态。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成长起来,在追求知识方面也就变得非常功利主义。这可能是使我们的高教成为世界一流的最大的阻碍。

《大学周刊》:现在很多学校都要力争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您对这一现象怎么看?

李伯重: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在西方并没有一个一致的看法。但是在主要的名牌大学排名榜上,在前面十位二十位的,差不多都是某些学校。所以,可以找出这些大学的共同性来。这些共同性和特点,就可以理解为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如果中国的大学真的想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却不把这些标准搞清楚,你怎么去建立呢?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有句名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现在国内对一流大学的理解,似乎与此背道而驰,因此都在拼命地合并、扩招、建大楼、养草坪。中国许多大学的环境和外观,要比现在西方许多的名牌大学更漂亮,但是却没有大师,也没有一种深厚的学术氛围。这样的学校,很难说到底是几流。这个情况是目前中国大学面临的最严重的情况。我们到底是要在房子上去建一流大学,还是在最根本的大学宗旨上去建立一流大学,这是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大学周刊》:您心目中的一流大学是怎样的?

李伯重:我们首先要弄清大学是干什么的。大学的中心工作是培养人。由于大学培养的是比较高级的人才,因此对社会的影响就很大。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20年后就是社会的中坚,是社会各方面的领导者。今天种下什么样的种子,20年后就会收到什么样的结果。

真正的大学精神就是文明的传承,一切都应该服从这个目的。在大学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好的老师,有好的学生。但是有了好的学生,怎么能够使他们成为真正的文明的传承者、成为社会的栋梁,就在于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培养他们。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提供自己的最好的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树立一种对文明的兴趣和责任感。梅贻琦校长说大学要有大师,而按照我的理解,所谓大师,不仅是某一方面的专家,而且应该对人类文明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地教育学生,才是大师。如果一个人只是非常优秀的学者,他可以不到大学,可以到专门的研究机构工作。但如果在大学里面,就需要把自己对文明的认识、理解和热爱传授给学生,而且是用最好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而对于学生来说,也不能只是把高等教育当成单纯追求知识的地方,而是当做一个自己能够得到全面发展的地方。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大学。西方的名牌大学的教育,就始终围绕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个中心。所谓全面发展的人,指的不仅是在知识上,而且是在人格上、在人的内心世界上,都力求完善的人。

如果一个大学能够做到这点,那就是好大学,反过来,如果做不到这点,即使培养出再多的专门人才,也只是专科学校,不一定是一流大学。所以我们要使我们的大学成为一个最好的老师和最好的学生相结合,同时用最好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地方,我觉得这就是一流的大学。

《大学周刊》:现在许多学校都在兴建国学院,您觉得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建国学院有没有一个比较好的影响?

李伯重:传播我国的传统文明,是我们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进行这项工作有许多方法,建立国学院是一种探索。我们要做的是使教师和学生更加重视现代教学理念和人文精神在现代大学中的地位,并且把它转化为行动。国学院是培养“国学”研究的专门人才的地方,在那里学生需要接受专门的学术训练。能够到国学院读书的学生不可能很多,但绝大多数学生也需要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方法来做推广传统文明的教育工作。

《大学周刊》:您认为在大学里面应该怎么去做人文教育?

李伯重:我觉得任何手段都是形式,最重要的是实质。当然,任何实质都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但是形式必须要服从实质。我们要做事,必须知道要达到什么目的,不能为讲座而讲座、为上课而上课,不要把上课又变成学生追求学分的一种手段。在理想的情况下,人文精神应该体现在校园文化、环境以及气氛上,大学应该既教学生求知,又教学生做人。如果中国校园氛围不是那么功利主义,不是学分挂帅、成绩挂帅,可能人文精神更容易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

同类推荐
  • 孙尚香的离骚

    孙尚香的离骚

    三国杀同人小说征文大赛参赛作品故事以《三国杀》游戏为背景,取材“赤壁大战”的桥段,孙尚香挂帅联合东吴,一同对抗曹操的风流韵事。文风诙谐,轻松幽默,张弛有度,相信一定令您忍俊不禁。
  • 东汉大才子

    东汉大才子

    穿越千年历史,重回东汉末年。与曹孟德把酒言欢;与刘关张义结桃园;与袁本初青楼醉酒;与孙公台共问英雄……我要战,握手中长枪,率麾下铁骑;战尽群雄,横扫八荒;手掌屠刀,斩尽不平。我守护,天下纷乱,百姓疾苦;外族入侵,犯我疆土。立我万里长城,护我大汉疆土!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唯爱卿,伊人所在,情之至深。心之所念,唯思唯忆。待天荒地老,沧海桑田,愿今生相守,不负流年!
  • 汉末乱战

    汉末乱战

    将星云集九州,英雄逐鹿天下。羽扇纶巾强撸灭,沉鱼落雁柔情水。当刘备不再颠沛流离,有霸业之基。当孙策没有意外而死,欲称雄天下。当曹操无法统一北方,是四战之地。当袁绍,吕布,马腾,邓艾称雄一方,天下又是哪般模样?当现代人的思维与汉末社会碰撞,会产生怎样的火花?跟随赵云的步伐,感受更加纷乱的汉末。
  • 雄汉再起

    雄汉再起

    每个人都有个三国梦,当然我也不例外,我读史书读到光武中兴时,激动异常,读到东汉末年的时候,就叹息不已,我一直在想如果在东汉末年再出现一位扶大厦于将倾,解黎民于倒悬的汉室宗亲,使大汉得到延续,那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啊。三国是一个热血的年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是一个视人命如草芥的年代,同时也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这里良将如云谋士如雨。一首临江仙唱尽了多少英雄往事,有让人脍炙人口的也有让人厄尔惋惜的故事情节,故此我对三国情有独钟,不忍舍弃。我读了好多三国类的作品但是我发现了个问题,就是大多数人都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使一些历史上很出色的良臣猛将得不到重用,使我很惋惜,故一时手痒,挥笔写下此文,小弟是第一次写东西,希望各位路过的高人前辈多多指点一下小弟,小弟在此不胜感激。谢谢。
  • 三国冕

    三国冕

    奸佞当道,君上昏聩,天道不复,汉室将倾,烽火天下。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自汉末细数九十六载,天下纷争,民不聊生,人如刍狗,今朝生明朝死,此是谓三国。一个平常的早上,一片晴朗的天空,历史的车轮,慢慢偏离了它原来的轨迹······
热门推荐
  • 谁都不服就扶他

    谁都不服就扶他

    28篇脑洞大开的酥爽故事,带你看大千奇异世界,破人类脑洞极限。本专辑分为五个版块:悬疑脑洞系、暖萌系、无厘头爆笑系、暗黑系(黑镜)。体验全方位的阅读快感!
  • 蓦然回首前传

    蓦然回首前传

    纯洁的小百合静静地开在乡间,人们善意的让小百合移居城市的花房。城市的风气让纯洁的小百合化为张牙舞爪妖艳的曼珠沙华。晓静进入贵族学校展开美好绚丽的校园生活,就像是王子与灰姑娘一般。然而现实就是现实,始终改变不了。
  • 离殇风间琉璃

    离殇风间琉璃

    神秘、未知的未来,青春、热血的现在,弱小、无知的过去。我们如同风间的琉璃,易聚,易散,也易碎
  • 鸿天之星

    鸿天之星

    有光明的世界,就会有黑暗。韩毅重生而来,获得预知未来的能力。虽然只有区区的三秒时间,但是在高手对决之时三秒的时间足可以做很多事情。从此天下无敌就是韩毅的座右铭……
  • 英雄联盟之血色战魂

    英雄联盟之血色战魂

    暗世的争霸,暗世的冲锋!英雄,谁与争锋!图奇!杰斯!能否再创奇迹!在这腥风血雨中战出英雄的血色光芒!
  • 龙风神尊

    龙风神尊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传说。在传说的人物里,就少不了龙风神尊。看一代龙风,战各方鬼魅,成就一代神尊。
  • 朱枫林集

    朱枫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邪帝的御兽狂妃

    邪帝的御兽狂妃

    她是现代的特工御兽师,一朝穿越在了痴傻的夜府小姐身上。好吧,既然穿都穿了,那就顺手替原主收拾几个败类,什么白莲花啊,心机婊啊,渣男啊,来啊来啊,互相伤害啊!等等,她好像还顺手拜了一个极品师傅。“师尊,人家想退婚!”“那就退!”“师尊,带人家升级啦!”“那就走!”“师尊,那些宝物灵兽,人家都想要呢!”“那就全部收下。”“师尊,人家想……呃,师尊,你亲我干嘛?”某人一笑:“挺甜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创世光明神

    创世光明神

    一位从天而降的少年,伤痕累累,记忆受创,背负着一段段传奇,在这个大陆上开始了新的冒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