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62800000101

第101章 “文革”结束后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访袁宝华同志

编者按: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一部蕴含和体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活生生的教科书。”在这部教科书中,新中国五十余年的经济建设史,构成了一条基本的主线。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袁宝华同志曾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家经委主任,长期担任我国综合经济部门的领导工作,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历史,有着切身的体会。本刊特约记者不久前专门就这方面的问题采访了袁宝华同志。在以后几期,我们将陆续发表本刊的专访。

1976年:政治、经济的严峻形势

记者:粉碎“四人帮”之前,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四人帮”插手并干扰国民经济工作,使国民经济到了濒于崩溃的程度。您作为当时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对当时的形势是怎样评价的?

袁宝华:1976年这一年多灾多难。华国锋把它总结为“两个三”:三个中央主要领导人去世,发生了三次强烈地震。这些事也凑巧,老百姓把这三次地震和三个领导人去世联系在一起,有各种各样牵强附会的说法。1975年是难忘的一年,小平同志出来以后,就开始各个方面的整顿,实际上是拨乱反正。但是好景不长,1975年12月在我们国家计委召开全国计划会议期间,就开始批邓了。当时小平同志还在领导岗位上,处境十分尴尬,一方面主持中央工作,另一方面接受批评。全国计划会议受这个影响开不下去,一直到周总理逝世才草草结束。周总理逝世对干部和群众触动很大,关键的一条就是感觉到谁来支撑这个局面?毛主席年纪大了,小平同志受批评,总理逝世。当时大家忧心忡忡,不可终日。总理去世以后,毛主席感觉到“四人帮”不可靠,可是去掉了“四人帮”,就要否定“文化大革命”,我看他内心也很矛盾。

毛主席最后选定了华国锋同志,这和华国锋同志到中央工作这一段的表现有关系。华国锋同志为人很厚道,对毛主席很忠诚,参加国务院业务组工作期间,表现不错,处事慎重,对老同志尊重,不像有些人那样张牙舞爪。我看就当时来说,毛主席对华国锋的才干和能力不一定很满意,但比较起来他可以维持这个局面。第一就是不会否定“文化大革命”,第二就是不会和“四人帮”同流合污。可是,华国锋主持中央工作以后,“四人帮”看不起华国锋,不尊重他。对华国锋来说,他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是不多说话。所以在批邓的问题上,“四人帮”更加猖狂。毛主席选择他为接班人,他忠实地执行毛主席已经确定的路线。毛主席提出批邓,就他来说那是毛主席说什么就是什么,他对毛主席没有任何怀疑、任何抵触。所以这一段,大家一方面感觉到华国锋与“四人帮”有所不同,批邓以后,“四人帮”没有代替了邓小平,大家感到庆幸;另外一方面就是感到华国锋同志是个老好人,在和“四人帮”的斗争中能不能占上风,对此大家深感忧虑。

那时我们计委的工作很不好做。余秋里同志有心脏病,到广东休养去了,主持计委工作的是谷牧同志。在批邓的问题上,国家计委不能和中央唱对台戏,还得批。所以我们计委向中央汇报1976年工作安排的时候,大家翻来覆去讨论,最后还是决定加上批邓。记得当时中央政治局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开会,邓小平主持会议,谷牧代表国家计委发言,在发言中还得批邓,小平耳朵听力不大好,加上年纪大了,一会儿他就要出去小便一次,任你批评就是了。国家计委讲了批邓还不行,“四人帮”就是不让你过关。本来王洪文感到计委这个发言还可以,可是张春桥和“四人帮”其他几个人咬咬耳朵,提出来说计委这个报告还不行,缺乏政治,批邓不力。所以开完会以后,谷牧同志对我讲,对“四人帮”你怎么做也不行,他们总要找你的麻烦。

记者:在1976年7月召开的中央计划工作座谈会上,“四人帮”的活动也非常猖獗。您能否介绍一下这次会议的情况?

袁宝华:这一段工作很困难。1976年7月在京西宾馆开计划工作座谈会时,“四人帮”抓住这个机会又找计委的麻烦。当时就可以看得出来,找计委的麻烦就是给华国锋脸色看。因为毛主席指示华国锋来主持中央工作,同时也指示叶帅和李先念同志休息,毛主席他比较清楚,这两个人比华国锋的威望高、能力强,这两个人在台上,华国锋的位子可能就会架空。所以说“四人帮”找计委的麻烦是给华国锋脸色看。大闹计划工作座谈会是“四人帮”直接指挥的,王洪文几次到京西宾馆活动。“四人帮”及其党羽污蔑1975年的国务院务虚会是“经济领域里右倾翻案风的风源”,并扬言不揭开这个盖子就不能散会。在计划工作座谈会开得最紧张、斗争最激烈、已经下不来台的时候,发生了唐山地震。计划工作座谈会也就很快结束了。

唐山地震以后我就集中力量参加救灾工作,负责安排救灾物资调度、开滦煤矿恢复生产。8月底,我专门赶赴唐山救灾现场。从唐山刚回北京不久,毛主席就去世了,那时大家的心情就像天要塌下来似的。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时,我正在苏联,苏联人民就感觉到天要塌下来了,没有斯大林,日子怎么过呀!20多年以后毛主席去世,对于中国人民来说,那是在苦难之中让人民失去了希望。虽然对“文化大革命”的做法不满意,可是对于毛主席还是没有动摇过信念和信心。毛主席去世,华国锋主持中央工作失掉了靠山,行不行?对“四人帮”的斗争,能不能过得了这一关?特别是叶帅和李先念已不在台上,李德生这些同志也离开了中央,大家确实非常担心。

把“四人帮”抓起来的消息是谷牧同志给我讲的。他说:“四人帮”抓起来了,现在还不向外宣布,首先要处理上海的问题。当时中央派苏振华、倪志福、彭冲、林乎加等到上海去工作,让苏振华主持上海的工作,一方面他是政治局委员,另一方面他是海军司令,上海是东海舰队所在地。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经济地位举足轻重,为了防止“四人帮”余党的破坏,谷牧和我商量派徐良图等同志去上海,接管上海的经济领导工作。后来曹大澄同志把这一段工作记录下来,写了个《余党末日》,写得还是比较具体、比较生动。那个时候我最担心的就是上海出事,“四人帮”在上海经营了十年之久啊!除了解决上海的问题,还逐步改组各个省市和各个部门的革委会,那时华国锋在玉泉山召开了多次会议,我都去参加了。那真是百废待举,许多事情都需要一件一件去办。那时是日理万机,每天要处理许多事情。

还是先从铁路的整顿抓起

记者:粉碎“四人帮”后,您立即着手参与到领导国民经济的恢复整顿工作,当时集中做了哪些工作?

袁宝华:打倒“四人帮”以后,就中央各个部门的整顿工作来说,还是先抓铁路的整顿。因为1975年底一开始批邓,就把万里铁道部部长的职撤了。这时就从河南把段君毅同志调回来做铁道部部长,当时国务院要召开铁路会议,我就帮助段君毅同志召开这次铁路会议。实际等于我在那儿主持会议,差不多每天晚上听大家的汇报,写出《简报》来,《简报》首先由我看,我看了以后送给段君毅看,段君毅一般画个圈就是了,再送到谷牧那里去,谷牧再送给先念看。华国锋同志是急于恢复生产,段君毅同志总觉得“四人帮”对铁路破坏得比较厉害,困难比较多。有一次在玉泉山开会的时候,段君毅有一个发言,他讲了以后,华国锋就批评他说:老段,你是老同志,在这些方面总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这次铁路会议开得比较顺利,争执比较少,主要内容就是批判“四人帮”。批邓的时候,铁路系统的几个骨干分子闹得比较厉害,当时在铁路系统的造反派中就有六个中央委员。这次会议基本上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对打倒“四人帮”之后恢复国民经济打下了基础。

1979年对于“洋跃进”的批评和纠正

记者:1979年开始,中央决定贯彻“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并相应地对国家综合经济部门的领导人进行了调整,当时对有关部门领导同志进行了批评,主要背景是什么?

袁宝华:1977、1978年是我国国民经济转折的时期。打倒“四人帮”以后,总想把耽误了的时间补回来,有一些想法超过了实际的可能,使得国民经济恢复受到一些影响,大家有意见,这才改变了国家计委的领导,改变了中央的领导。这两年里,思想斗争比较多一些,所以说这是关键的几年。

陈云同志在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上反复强调国民经济调整问题,他认为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也就是他常说的三大平衡,失去了平衡,三大平衡就是财政、物资和信贷,后来我们又加了个外汇,成为四大平衡。在这次会议上,国家计委对陈云同志的这个说法有不同意见,因为陈云同志主要是批评国家计委的,也就是当时所说的“洋跃进”,不顾“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实际情况,急于求成,想借这个机会大量举债,加快重大项目的建设。这一次会议是3、4月份中央工作会议的继续,会议对于调整国民经济作出了决策,虽然大家有不同意见,可总要面对这个现实。陈云同志的意见,小平同志、叶帅和先念同志都支持,所以这次会议是很关键的会议。没有1979年开始的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就没有以后的高速发展。没有这次调整,国民经济的基础就不牢固,有了这次调整,把国民经济的基础巩固了,这以后的发展才快了。

1980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国民经济调整情况,提出了进一步调整的方针。当时,中央提出来经济上进一步调整,政治上进一步稳定。国民经济调整,用陈云的话讲,最重要的就是端正大家发展国民经济的指导思想。这些思想主要包括:第一是量力而行,量力而行那就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不顾实际。第二是要考虑综合平衡,因为国民经济有一个互相之间的比例关系,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要有综合平衡。第三是要搞专业化协作,避免“小而全、大而全”,因为社会化生产要有专业化协作。第四是怎么样运用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第五是品种质量,当时没有强调效益,还是强调了品种质量。第六是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重视科技进步在发展生产力中的作用、发展经济中的作用。第七是考虑怎样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因为过去是单一的公有制,城市里的集体经济也基本上国有化了,所以在这次调整中这是很重要的一条,强调了多种经济成分,强调发展社队企业、集体经济,也放开私营经济和合资经营经济。第八是要摆正生产和生活的关系。经过这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以后,国家经委主要考虑了这些问题。那时候大家学习陈云同志的报告,主要是端正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

为什么要批评有关的领导同志,我理解这和“两个凡是”有关系。我印象很深的是1978年我到西安去开会,当时水电部副部长李伯宁也去参加,在这个会议上就有人提出来:毛主席讲15年实现农业机械化,到了1978年还剩下3年时间,要集中力量实现农业机械化。李伯宁当时讲:这不现实,现在农村里还是牛拉犁,机械很少,有些地方连牛也没有,还是人拉犁,最好不要这样提。他这个话写在记录里,让有关领导同志看到了,提出要批判李伯宁,就找了一位没有参加那次会议的同志主持会议,把李伯宁批判了好几次。这个事情反映上去,有些同志很有些意见。

大家那时对有关领导同志的意见,我看主要集中在打倒“四人帮”以后,怎么样来拨乱反正、恢复经济。当时华国锋同志总有个想法,就是把“文革”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所以,当时重复引进比较多,这就是后来大家批判有关领导同志时讲的“洋跃进”。1958年搞了个“大跃进”,受到很大的损失。打倒“四人帮”后又搞了个“洋跃进”。当时批判有关领导同志主要是这一条。这个批评从1979年就开始了,会议从3月份开到4月份。3月21日,陈云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有一个发言,他的发言主要是批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为什么比例失调,是“洋跃进”。什么是“洋跃进”?就是要靠外国的贷款来发展我们的经济,具体批评了冶金部,说冶金部借外债来发展钢铁工业,它不知道这件事情的厉害。“洋跃进”光是大的基本建设项目就搞了1700个,小项目几万个,忘掉了中国的国情,中国9亿人口,80%还在农村。新中国成立30年了,社会上还有要饭的人。所以,当时就提出来国民经济要调整。到了四中全会,就提得更尖锐。批“洋跃进”,有关领导同志是不大服气,所以国民经济也没有很好地调整。1980年底,中央再开会时,他做了检讨,以后,就离开了计委。当然1980年“渤海二号”事件,也是一个原因,计委、经委的领导都作了调整。这和批“洋跃进”有关系,和对“洋跃进”的认识有关系。当时,有关领导同志在具体的经济工作安排上反映了华国锋的想法。所以,批“洋跃进”与其说是批有关领导同志,还不如说是批华国锋。华国锋1980年就下台了。在这方面,陈云同志的意见起很重要的作用。后来先念同志讲:这位领导同志很顾全大局,在当时情况下他要不检讨就顶着了,他一检讨,大家就没有什么意见了。

配合企业整顿,国家经委开始主管职工教育工作

记者:改革开放初期,您最早提出应立即开展职工教育工作,当时提出这种建议的出发点是什么?

袁宝华:“文革”期间职工教育谁也不抓了,“文革”以后还是我们提出来要抓职工队伍的技术水平提高,要“双补”。这样一来大家都去抓了,当时教育部提出,职工教育一向都是它抓,它还应该继续抓下去;全国总工会提出,“文革”以前职工教育是它抓的,它应该继续抓下去。事实也确实如此,它们两家都曾经抓过一段,所以各不相让,这个官司就打到中宣部和中央书记处去了。当时王任重同志担任中宣部长和书记处书记,邓力群也进了书记处,力群知道我们在这儿搞企业整顿、职工培训的情况。所以他提出来说,看起来应该由国家经委为主来抓,两家为辅。书记处讨论就这么定下来了,王任重找我们三家去怀仁堂谈话,教育部副部长张承先、全总副主席宋侃夫和我,我们三个人参加。在这次会议上,王任重宣布中央决定要成立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由国家经委负责,指定我做主任,它们两家一家出一个副主任。后来教育部是副部长臧伯平,全总是副主席宋侃夫做副主任,因为他们两个都是管职工教育的。

国家经委抓企业整顿,职工教育是题中应有之义。经委来抓这个事情也是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文化大革命”中宣传“白卷先生”,职工素质低下,年轻人没有机会去学习,那时的环境和空气也不利于他们学习,一天到晚就是喊革命口号,没有学习到真本领。我们到日本去参观以后,感觉到日本很重视职工教育,把职工教育看成终身教育,看成是整个企业素质提高的基础。国家经委非常重视职工素质的提高,在经委设这个机构,是抓全国的职工教育,不光是企业的职工教育。

当时组织全国职教委的时候,不仅国家经委、教育部、全总这三家参加,中宣部、中组部、劳动人事部等有关部门都参加这个委员会。也调了一些专职干部,像浦通修、邵子言同志,以后还有史玉清、柴文田、李亨业、周仲藩等20多个同志,他们中一些人一直到现在还在抓职工教育。我们抓职工教育和全总、教育部有点矛盾,和劳动部配合得比较好,因为劳动部也搞职工素质的提高。全总把它的培训教育部取消了,教育部保留了一个成人教育单位,它参与了职工教育工作,但不是它主管。经委有个教育局,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的办公室也设在经委,赵荫华帮助我抓这件事,还有浦通修、邵子言。

1980年4月正式成立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组建办公室。刚刚成立起来,我就到西欧去访问。成立以后,大家提出中央应发个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文件,6月初从西欧回来后就组织大家出去搞调研,我没有和他们一起去调查。经过一番调研后,起草文件并报上去,1981年2月2日书记处讨论通过,就是1981年中央2号文件。2号文件发出后,3月20日就召开全国职工教育工作会议,当时担任副总理兼计委主任的姚依林同志来作了报告。

这一段工作给职工教育打下个基础,当时正式提出来“双补”,而且“双补”的结果都要经过考试,虽然考试有点形式主义,也有弄虚作假的,可是确实对于职工教育起了推动作用。因为当时职工的素质比较低,根据调查,不要说别的地方,就是北京的首钢职工中还有文盲,首钢炼焦厂就有1%是文盲。这是在北京啊,在首钢这么个大厂子里啊,这不是个别现象。因为“文革”期间吸收了一批新职工进来,这批新职工水平低,不仅没有经过技术训练,而且文化水平也很低。

国有企业改革的艰难起步

记者:1979年,国有企业改革开始起步。当时国家经委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袁宝华:在企业改革方面,国家经委当时的主要工作:第一是抓企业自主权的落实。那时我们和财政部的争论比较激烈,财政部扣得很紧,你要进行企业改革,它就得放开,它不大愿意放开,放开了就要减少它的收入,就有一个财政平衡问题,它也是从大的方面来考虑的,这个争论比较多一些。所以,就从扩权再进一步,结合国民经济调整提出了企业经济责任制问题。因为不提经济责任制,财政部不放心,就是给了你权你怎么用?给了你钱你怎么用?所以这一段强调经济责任制。

第二是抓企业的关、停、并、转,改组联合。在改革上,一是强调经济责任制。二是强调企业的改组联合。有改组联合,就有关、停、并、转。老实说,这时候讲关、停、并、转还是个口号,实际上并没有关什么企业,并、转有一点,也不多,关、停基本上没有。可是这已经说明改革的方向,产业结构要调整,企业组织结构要调整,那就必须对整个国民经济,特别是对工业企业进行改组联合。在改组联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关、停、并、转。三是强调企业的挖潜、革新、改组和技术改造,把企业的改组联合和企业的技术进步结合起来,怎么样发挥科技进步的作用、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当时的工作重点放在纺织工业、机械工业和矿山,这都是当时的薄弱环节,现在也是薄弱环节。这一时期,贯彻执行调整方针期间,国家经委主要抓了这些工作。

记者:在企业改革初期,国家经委与财政部的争论很多。当时主要在哪些问题上引起了争论?

袁宝华:1979年7月在成都召开全国工交会议,1980年4月在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工交会议。当时对于企业发奖金的问题,有不同的意见,在南京这个会议上定不下来,我与康世恩商量一下,就由康世恩同志出面给已经担任国务院总理的赵紫阳打电话,赵紫阳同意我们国家经委的意见。南京会议以后,为落实南京会议决议,和财政部争论了多次。南京这次会议是在五中全会以后,国务院领导班子调整以后召开的,有一种新气象。在成都会议以后,继续落实国务院关于企业改革的五个文件,也就是说,改革要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要从试点进一步展开。

财政部门对此顾虑重重啊,因为过去企业的全部收入都是直接上缴国家财政的,企业需要钱再向国家申请。1979年3、4月份中央工作会议提出企业扩权十条之后,成都会议时,国务院又对企业改革(当时叫扩权让利)发出了五个文件,企业改革就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所以,南京这一次会议已经和成都会议不一样了,成都会议争论得很厉害,财政部长亲自到会,一方面要给企业扩权,另一方面实际上就是要管住它的权,不要旁落给企业。在南京会议上,财政部也派了一个副部长去参加。当时改革的重点在农村,不是在城市和企业,企业里只是初步的改革,就是扩权让利。现在看起来,让“利”让得也有限,扩“权”扩得也有限,因为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就是政企不分。

企业有钱要发奖金,但是有钱没有权,你有钱你也不能发。现在看起来这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可是这在当时是个大问题,因为冲破原有的格局了。过去想发一点奖金没有钱,需要财政部给钱,现在你要发还没有权,还需要劳动人事部决定。这个问题能够突破,是很不容易的。

记者:承包制在80年代的企业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能不能说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互相推进、互相借鉴?

袁宝华:还不能说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互相推进、互相借鉴,应该说农村改革带了个好头,农村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农村改革所带来的成功,这才使我们下决心进行城市的改革。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农村改革已经进行了差不多5年时间,才开始进行城市改革。在这之前,城市的改革也就是企业的扩权让利,带有试点性质。这期间,企业的领导体制还是“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1984年才正式提出实行厂长负责制,虽然《企业法》还没有出台,可是在这个《决定》中专门有一段写这个问题,在企业的领导人中,第一位是厂长(经理),之后是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然后是党委书记。这是很大的一个变化,这都是基于农村改革的顺利进展和取得的成就。

农业要经过春耕、夏耘、秋收才能见效,一年可以见效,但见不了大效,经过几年大家才吃了定心丸。所以,城市里的同志就有了这样的顺口溜:“包”字进城,一“包”就灵。农村是一“包”就灵,城市里边是不是一“包”就灵,大家意见不一致。也正是这个时候,在城市企业改革试点的过程中,财政预算做得比较大,最后都是压在企业的脑袋上。当时财政体制改革最重要的就是中央和地方分权,原来是地方吃中央的“大锅饭”,财政体制改革就开始中央和地方“分灶吃饭”。可是财政部门每年做预算压到地方都是很重的任务,每一年开会总要争吵一番,讨价还价,最后各个地方还得把任务背回去。最早的是山东把任务背回去后,它采取财政部的这个办法,把任务分给各个企业。企业只要包了这个任务,超过的部分归你。后来财政部好像不赞成这个办法,说超过的部分还得四六分成,也得上缴财政多少,留企业多少,超过的部分企业还不能全留下来。这是计划经济思想指导下的做法。

这是很大的一个变化,就这样一种办法,给你的任务你包下来,多余的部分你可以留下多少,就这样一下子把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也就是说山东省采取这个办法,很快把财政任务落实下去了,这就带了个头,好多省就闻风而动,采取山东省这个办法。省里边采取这个办法,那么中央企业呢?最后,我们国家经委也采取这个办法,中央企业也采取包干的办法。

记者:您所提到的这个办法,就是80年代初的承包试点吧?

袁宝华:是的。我们首先抓首钢,和北京市一起在首钢搞包干的试点。对于首钢搞包干的试点,有不同的反应。人民大学宋涛教授专门找我谈了一次,说:你在首钢搞包干究竟行不行?合不合道理呀?我说:老宋,你去看一看。宋涛同志很实际,他到那里蹲了好几天,回来后对我讲:首钢那个办法不错,我支持它。当时,国家经委专门提出来要推广企业承包责任制,并向国务院汇报了,国务院表示赞成。

应该承认,承包责任制确实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在当时情况下,不采取承包责任制,财政任务落实不下去,不能够把企业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在上缴国家任务之后,企业能够有一点钱是不容易的事。至于后来承包责任制发展中出了一些问题,主要是用承包代替了一切,特别是以“包”代管,这个影响不好。企业的领导人把全副精力都用在完成承包任务,动员职工也是为了完成承包任务,把它的基本功、把企业管理放松了。放松了企业管理,这就是短期行为,当时吃到了甜头,得到了好处,但给以后遗留下来不好解决的问题。

一开始我们是支持首钢的,那时大家有些不同意见,我们到首钢去开会。我专门讲了唐朝理财家的意见,就是不要竭泽而渔。所以,从1982年开始承包责任制试点,有的还要早一些,一直到1984年以后还在实行。这时候财政方面也在改革,提出了利改税。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情,按道理来说利改税是个进步,可是就当时来说我们反对利改税。为什么反对利改税呢?因为它把税率提得很高,使企业喘不过气来,也就使企业完不成上缴国家税的任务,或者勉强完成最后两手空空。后来,搞第一步利改税,第二步利改税,最后利改税完成。那时争论的焦点就是税率高低,这是个讨价还价的问题。利改税完成,最后代替了承包责任制。农村和城市改革问题,是农村带了个头,农村为企业改革开辟了一条路子,使企业改革也走了承包责任制的道路。

记者: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是很快的,但是经济效益却一直比较低,应该怎样看待这种情况?

袁宝华:我们国家的经济是高投入、低产出,高积累、低效益。1997年工业普查对于30万个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调查的结果统计起来,投入资本的增值率只有24%,而发达国家是50%~60%,有些发展中国家也是35%左右,有的还到了40%,我们就是24%,效益太低了。所以,还需要量力而行,力戒浮夸,力戒躁进,力戒急于求成,避免再走“两高两低”的老路子。还需要综合平衡,要有个全局观点进行综合平衡。工业内部还是要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重复建设是遗患无穷,质量品种应该摆在第一位,专业化协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商品经济一定要运用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并存,这是客观必然性。我很欣赏这句话:经济是没有奇迹的。经济工作是个扎扎实实的工作,是个脚踏实地的工作,是一滴汗一滴汗换来的,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没有什么奇迹出现。

记者:粉碎“四人帮”后的几年,是我国经济建设走向转折的关键时期。您在这几年里一直担任我国综合经济部门的主要领导职务,压力一定很大吧?

袁宝华:我们经委同志当时的感受就是担子压得更重了。“文革”期间生产规模比较小,虽说客观条件困难,可是生产规模小,建设规模也小,所以拆东墙补西墙,日子还能过得下去。打倒“四人帮”以后,一方面国民经济要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已经上马的项目还得继续干。特别是第五个五年计划,国民经济实际上在恢复的过程中,一方面把力量花在恢复国民经济上,另一方面还得用很大的力量来支持新建项目,困难比较大,压力也比较大。第六个五年计划在调整期间,一方面要压缩一些项目,另一方面要夯实这些基础,难度也是相当大的,可是大家看到了希望,这就是在调整过程中国民经济逐步走向正规,也就是经济逐步走向稳步发展。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同类推荐
  • 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史研究

    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史研究

    本书总结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术发展状况,以发展阶段、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效果等五个方面为主要专题,以群体为线、个体为点,勾画出了这一时期我国新闻传播学在各领域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走向作了初步且大胆的预测。
  •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为领导干部以及各类办公室工作人员从事文书写作与文书处理工作提供了方便,让读者能轻松应付工作中的文书写作诸多难题,为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方便。这是一部既有严格规范标准,又有较强实用价值的工具书,一本在手,书写公文无忧!
  • 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

    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

    当今时代,主持人节目正从文本话语操作向即兴话语操作转型。本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训练体系和训练方法。全书分为即兴语流、即兴成篇、即兴修辞、即兴描述、即兴解说、即兴评述、即兴听悟、即兴语智、即兴播讲、即兴访谈、即兴主持、即兴幽默等12个单元,将即兴口语的技能要素科学分解,遵循分进合击、循序渐进的技能习得规律,精心设计了48个训练课目,训练目标明确,语用理念新颖,以例引路,以趣激练,配有训练提示和解题参考,与主持人的口语实践紧密联系,适宜在职主持人的业务培训,也适用于大专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
  • 性别问题

    性别问题

    本书准备在借鉴西方性别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和论述了性别问题在中国的表现以及引起最多争论的焦点问题,尝试阐明本人对性别问题的一些看法。本书的主要资料来自一个小样本(共162人)的口述史。这一样本以都市女性为主,也有少量的男性和农村女性。由于样本规模较小,这一研究只具有探索性研究的意义,并无推论确定目标总体的价值。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仁爱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仁爱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热门推荐
  • 易烊千玺:就此分离

    易烊千玺:就此分离

    在重新遇见后,他们结婚了。可后来发因为一系列原因他们又分开了。想知道他们为什么放开吗?那就请看此书吧!
  • 二师兄的懒散西游

    二师兄的懒散西游

    卞庄,懒散的宅男,重生在了同名的人,不,同名的神仙身上,只不过,这同名的神仙,干的是天蓬元帅这么有前途的职业,这就有点尴尬了~这取经之路,辣么长,怎么走!!!
  • 皇宫女尊之莫回头

    皇宫女尊之莫回头

    办了离婚手续的她,在倾盆大雨的黑夜,挨了一道闪电,就昏了过去。等再次醒来,竟然发现自己穿越了!而且还穿越到战乱时期,每天都要经历战争。那个倒霉的男人,竟然跟她一起穿越过来。两个人在现代纠缠不清,来到古代,依旧纠缠。最开始的互相嫌弃,到后来的深爱可是却突然杀出来个陈咬金。杨璐玟被关在皇宫,为了生存下去,不惜双手沾满鲜血!在德妃去世后,她的心已经麻木,变成一冷血无情的怪物。善心未泯的她,能否走到最后?那个现代的男人,又该何去何从?
  • 七香

    七香

    叶青葙遵从父母之命嫁给门当户对的陈桤(qī),却没想到这是自己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决定。
  • 家的原形

    家的原形

    我是一名普通的90后,在这个经济时代里有幸存活着,本文主要讲述我的真实经历,以我的原生家庭围绕开展的小说。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戏剧,没有谁一出生就是朝着不幸福的生活走去的,而走向不幸福的生活有很多因素,这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家”,一个不好的“家”会让这个家庭里的成员,一不小心便会走向极端的大门。
  • 恶魔酷少的冷妻

    恶魔酷少的冷妻

    童年父母婚变,她从公主变成灰姑娘,此后恶运连连……上位小三欺凌侮辱,母亲去世,兄长失踪……看尽人间世态炎凉,只想平平淡淡过一生,谁料,昔日禽兽不如的老子,要拿她联姻,对象还是能当她爷爷的,远近闻名的老色鬼。靠之,这次叔可忍,婶也不忍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裁决之主

    裁决之主

    穿越携带系统,强大无需理由。江立重生在这个武道至上,强者无数,种族争霸的世界。拥有系统,就拥有一切。“超级布欧血脉、直死之魔眼、先天灵宝---未来之翼、主神神格、黑洞陨灭炮、大陆震荡架、无上神通---苍穹之手.....”一切你想到的,你想不到的,统统存在。“没错,我就是最终的裁决之主。”---江立======新书,裁决之主,求收藏,求推荐。
  • 宇宙卡徒

    宇宙卡徒

    可以居住的灵房卡,可以代步的飞机卡,可以战斗的勇士卡,拥有无限分裂血肉,无限分裂灵魂的少年,他的卡片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最好的卡片都是需要制卡师灵魂的)
  • 重生一次我会保护好你

    重生一次我会保护好你

    前一世你保护我,重生之后我保护你…………
  • 穿越之残王独宠替嫁王妃

    穿越之残王独宠替嫁王妃

    残月是二十一世纪的特工杀手,却在一次任务中穿越到了古代,替嫁给了一个残疾王爷,她本以为可以平平淡淡的%过完一生,可事事不如人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