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98400000013

第13章 书声里的村庄

小学校曾经的书声是村庄的精灵。正如飞翔在村庄天空里的鸟儿,轻盈灵动,婉约啼鸣,它给村庄营造的生态,美丽吉祥,生机盎然,贫穷、疾病、饥饿以及一切的不幸,都被隐匿在朗朗书声的背后。

小学校是村庄唯一能够与文化沾边的单位,传授文化的是老师,接受文化传播的是孩子,而感受文化氛围的则是村庄里的人们。老师把五线谱教给孩子,于是歌声从没有玻璃的窗户里飞出,大人们在校园外面听,似乎是要分辨自己孩子的声音。老师教孩子识字读课文,于是朗朗书声从孩童的嗓子里冲出,长着翅膀飞向村庄的天空。教室里是童稚的笑容,教室外面有父亲的寄托,有母亲的欢喜,还有老奶奶依在门框边上慈祥的等待。一张“三好学生”奖状拿回家,受鼓励的不止是孩子,更有家庭;而对于家庭,是骄傲更是未来。

有小学的村庄真好,能听着朗朗书声的村庄真好,比之只有牛哞鸡鸣犬吠的传统村庄,这样的村庄不仅更有生气,而且还在人们的心里留下一道美丽的风景。然而,不是所有的村庄都这么幸运,一般农村村委所在地才会有一所小学,路途远、交通不便的村庄也会设一个教学点,是一二年级复式班,一个老师,十多二十个学生,老师给一年级的孩子上课,二年级的孩子则自习;给二年级的孩子上课,一年级学生则自习。二年级学生学完了课程,就升入村委所在地的学校上三年级。1990年代后期,农民负担重,乡镇财政包袱也重,办学校已是不易,老师工资不能按时足额发放,老师心里有怨;校舍危房多,教室里的老师、孩子不安心,教室外面的乡村干部也担着心。于是,撤并乡村教学网点成了当时解决这些矛盾和危机的唯一办法,由此也给偏远的孩子上学造成了不便,家长们意见很大,有的还不断地上访,要求恢复教学网点。那个时候我在一个乡做乡长,为了撤并一个教学网点常常要做很多工作,耗费不少口舌。

其实,我心里特别清楚,在村庄人们的心里还有一份对于小学校的感情,就如同人们压在箱底的物件,放着并不经常翻动,却是心底里的一份念想,是灵魂深处的一种寄托。网点撤并之后,不少孩子的家长从安全考虑,把孩子留在村里不再念书。村里人没有文化,或者文化不高,但是村里人崇尚文化,对于文化人的尊重是从心底里无法掩饰的谦卑和恭敬,一如学生对于老师。谁能说村庄里没有文化呢?谦卑和恭敬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统和底蕴。与其说村里人没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还不如说村里人是在生活重压下的无可奈何,似乎生存和繁衍才是村庄不变的主题。

那个时候,人们常说一句话是,“再苦不能苦孩子”,似乎全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有了共识,但是工作生活在农村的人们普遍感到这句话带给他们的压力,不止乡村组织要向教育投钱,就连普通老百姓也要给教育集资,独独没有感受到公共财政给予乡村教育的阳光。如果村庄里哪所小学出了问题,人们首先谴责的肯定是乡镇干部,却很少有人问及基层政府到底有多大能耐。事实上,纵然执掌基层政府的干部们不吃不喝砸锅卖铁,对于问题缠身的乡村教育仍然无济于事。上级批评下级就像是大人骂小孩理所当然,然而,谁考量过这一时期基层对于教育的付出?我可以告诉人们的是,在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乡村办教育名副其实。谁能相信正是乡村这些小人物支起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半壁江山?这些小人物付出的是金钱更是心血,是辛苦更是忠诚。

塘边村是一个被教育拖苦了的自治村,1990年代村里的小学校全是危房,改造危房只能依靠村民集资做些小的修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村支部一商量决定举债兴办一家砖厂。砖厂办起来了,开始的时候红红火火,书记管方向,主任管经营,把砖厂打理得井井有条。年关到了,村干部们围坐在一起清算一张张票据,个个难以掩饰兴奋的喜悦。砖厂盈利对于干部们无疑是一个鼓舞,可是接下来的账又让他们麻头了,垫付农业税需若干,垫付水费又需若干,垫付校建更需若干,算来算去,哪里还有砖厂的盈利?望着美丽动人的数字,干部们一脸无奈。

2003年春节之后,我去这个村所在乡镇工作的时候,村办砖厂已经整整办了10年,彼时债务缠身难以为继,借乡镇企业基金的10多万余元暂时有镇里挡着,没有追上门来,可借银行的十几万块钱已经被银行起诉到了法院。这天,村主任打电话对我说,法院来了人要抓他。我不解,问他怎么回事?原来几个月前法院通知他应诉,他接过通知书像接了烫手的山芋,就是不肯签字,随手就把通知扔在了地上。这次听说法院要捉他,他慌了神,打电话向我求救,说公家借钱总不至于让我去蹲班房吧?况且钱还不是我手上借的。我说,别慌,借钱还钱天经地义,还不起钱态度要好。我跟法院交涉,把他从看守所捞了出来。但砖厂还是被法院拍卖了,拍卖的钱还不够还银行的债。好在村委不是企业,不然早就“关门大吉”了。

村委是一个筐,里面什么都能装。这些年,塘边村用于建校的资金超过了20多万元,建起来一栋两层的教学楼,围绕教学楼砌起一个很大的院,院子里栽了不少树木,先前的老校舍被空置在一旁,小学校面貌有了空前的改观。然而,小学校也像是一台抽水机,不仅抽走了砖厂的利润,而且还把村委抽成了空壳。一个基层组织把教育视为己任,想方设法把小学校维持下来,谁有权力和资格去指责他们呢?

没有了砖厂,塘边村经济更加窘迫。村委在半层房子里实施自治,干部们的工资隔年发一次,一班人人心思散,经常为一些小事情闹出一些响动。而最要命的是,村民对于村里的事情并不理解,有人怀疑砖厂赚的钱被干部们私分了,有人指责砖厂管理混乱,说什么的都有,什么动作都有,人心散乱,难以收拾,村支部、村委先前的努力似乎徒劳无功。

那些年农村问题很多,多得斩不断理还乱。基层干部在纷乱的局面中看不到希望,有些人干脆撒手不干了,回家安心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稍微有些能力的外出打工,赚些家补。这一时期乡村干部心中的迷茫就像孤岛上的人儿,不知哪儿是出路。然而,事情坏到底总还会有转机,2002年税改的脚步刚一迈出,就有了2003年农业税降点,接着2005年农业税就取消了。这个过程很短,短得让乡镇干部都不敢相信。也许“三农”问题并没有什么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于农村的偏见,对于农民的漠视。传统等级观念根深蒂固,有些人甚至认为农民就是农民,国家给了农民土地,还有什么权利享受城市市民的待遇?这正是问题的根源。我有时候想,如果在世纪之交的时候,农民面对沉重的负担还能够默默承受,那么还会催生世纪之初的税改吗?

过去看起来很难办的事情,想着就头痛的问题,上面决心一下,解决起来竟出乎意料的顺利和神速。更让乡村干部感到奇怪的是,农业税没了,学校的问题似乎也没了,原先闹腾的那些事情转瞬间好像都消失了。这里边到底蕴涵着怎样的玄机呢?逼出来的决心,逼出来的行动,这是中国摸索解决“三农”问题历次大行动的写真。经验告诉人们,在农村每一次重大政策的调整中,农民的觉悟至关重要,尽管农民扮演的始终是悲情角色,但是人们终于看到农村洞开天地的景象。这是多么巨大的进步啊。也许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缺乏的并非办法,而是主动性。

实际上,从2002年开始小学校生员就有了递减的趋势,到2004年下学期开学的时候,生员更是锐减,有些年级甚至难以开班,只有合并到乡镇所在地的中心小学去。村小的历史在合乎情理的变迁中走到了尽头,而村级组织对于村小的付出也终于游向了彼岸,对于村庄的人们不知是喜还是悲?也许在很多人心中还有一份对于朗朗书声的怀念?我现在想,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做了几十年,可农村的孩子什么时候呈现出如此锐减的势头?只有在负担不断加重的1990年代中后期。不能说这一时期计划生育力度最大,但这一时期生育确实受到了控制,不然小学校的生员何以在六七年之后奇迹般地锐减呢?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这一事实,是否可以佐证村庄里的人们在这一时期的生存景况呢?同时,是否可以证明先前人们对于农村生育观念的判断存在某些偏颇呢?“越穷越生,越生越穷。”果真是农村具有普遍意义上的生育文化吗?如果是,那么,村小何以集中消失了呢?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人信服的理由。重新审视这一时期农村的许多问题,我们可以看到生存和繁衍的某种契合和机缘。

塘边村的小学校只剩下少数几个刚发蒙的孩子和升上去读二年级的学生,一如过去一个偏远的教学网点,偌大的校园空空荡荡,清清冷冷,昔日朗朗的书声像是屏蔽在校园,不再有悦耳的书声飞向村庄的天空,而校园外同样没有了分辨孩子声音的人们。减负之后的村庄突然像卸去了包袱,见不着多少人儿。孩子的父母像候鸟一样在城市和村庄不断迁徙,命中注定这些被爷爷奶奶托管的孩子很早就要品味孤独。多年之后,在孩子顽劣的记忆里,是否还有对于村小的些许印象?

村庄里的小学校断然不会再有中兴的时候,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村庄里的小学校再也见不到老师和孩子,这个和文化沾边的单位将在村庄的土地上永远地消亡。农村教育资源集中到乡镇所在地中心小学,让农村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无可厚非,可是谁能想象没有书声的村庄从此会变成怎样的模样?在城市和村庄不断迁徙的人们怎么可能营造村庄文化的空气?而没有文化的村庄哪里还会有热力?

这些年国家倡导文化下乡,给农村送戏送书送科技,国家把钱拨到了相关部门,可村庄里的人们似乎并没有得到什么像样的东西。科技下乡,鬼才知道村庄里的人们需要什么科技,又有什么人需要掌握科技?送戏下乡更是扯淡,一个县就剩下个剧团的壳子,顶多也就半个剧团,它有什么能力给所有的村庄送戏呢?自治村一年难得派上一回,何况自然村庄?图书下乡本该最实惠,可全国这么大,农村书屋又占几何?纵然每个村庄都建有书屋,但是图书放在屋子里谁来管理?当我们走进农家书屋,抖落图书上厚厚的灰尘的时候,心中不禁暗生悲情。

在半层房子里自治的村委,看到小学校清清冷冷,干脆把小学校一分为二,中间砌了一堵墙,一边学生读书,一边村委办公,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同类推荐
  • 人类学与中国传统

    人类学与中国传统

    2008年年初,新上任的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常委、统战部长黄道伟同志提出“经济统战”、“文化统战”、“和谐统战”的工作思路,特别是提出要加强“文化统战”后,我们广西社会主义学院的领导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现在提出的“文化统战”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的局限于文化界的“文化统一战线”相比,内涵上要宽泛得多,今天的文化统战应该是大文化、大统战。应该定位在以文化的力量推动统一战线工作。因而提出要抓紧编写一部《文化统战概论》,为全区文化统战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并决定由我担任主编,组织一批科研骨干尽快完成这一《人类学与中国传统》的编写任务。
  •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下)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下)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A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A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A卷》精选了第十六届全国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优秀作品,让学生很容易就能汲取优秀作文精华,从而快速成长。通过新概念获奖者作品的学习,让学生从思想老套、素材陈旧、主题落后中成功脱颖而出。本书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迅速提高成绩的有力法宝。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更是最佳的选择。
  • 远程教育纵横谈

    远程教育纵横谈

    本书立足现代远程教育这个新的教育形式展开课题研究。从现代远程教育的宏观理论到微观理论,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的改革到各种教学方法的探讨,从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心理教育研究到各个学科的学术研究,从现代远程教育本领域的纵横比较到与教育的其他领域的比较研究,所涉及的现代远程教育的研究范围,到目前为止是较为广阔和深厚的。
  • 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

    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

    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样本,也是文化样本,其中的种种景观充满了空间的隐喻。基于对受到媒介日益深远影响的城市的关注,作者从媒介空间论的视角,对城市与媒介所组成的多样空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媒介在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表现途径。本研究并不回避媒介与观察者的主观性,相反,借助媒介的空间想象力,呈现了城市中各种地理要素及社会文化所组成的复杂面貌。《21世纪媒介理论丛书·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方式与城市景观》对城市的中心与边缘、政治图景与性别空间、城市的全球化与地方感等内容也进行了充分的阐释。
热门推荐
  • 尘天道

    尘天道

    混沌初开,世界本是座须弥山。仙族在山顶洪荒,魔族居于山脚九幽,中间有日月星辰围绕的便是人间。仙魔道法不同,自混沌初开便纷争不断,为了无尽之战的胜利,两边都把人间作为战场,并且从繁茂的人界掠夺魂魄作为资源,人间界成了仙魔牧场。终于有仙魔两人,厌倦了无尽之战,化身凡人,游戏人间,结婚生子,让一个孩子拥有了双生血脉,成为了天运之子,可平定无尽之战。孩子降生的一天,大战伊始,孩子父母用混沌神器开天地送孩子穿越时空来保护他,而这个天运之子的故事才刚刚开始。看这个手握混沌神器的天运之子,到底会成魔还是升仙,如何平定这三界之乱。正所谓,尘中大道,自有洞天。
  • 求婚99天:千金萌妻太抢手

    求婚99天:千金萌妻太抢手

    他是榕城不倒的神话,十八岁接手家族企业,手持金钱地位,独步商场,风生水起。她是流落街头的孤女,母亲早亡,父亲不爱,姐姐更是步步相逼。当她遇到他……“顾先生,听说你肾不好?”“好不好试试不就知道了?”男人勾着她的下巴,虎躯压下,话音缠绵
  • 云天七神

    云天七神

    曾经显赫的家族风光不再,离奇失忆的姐弟彼此相依,远方的蓬莱学院,是否能让她找到曾经的答案?七灵神的传说即将在云天界唱响!
  • 卿本凶悍:废材狂小姐

    卿本凶悍:废材狂小姐

    当异能特工唐云卿穿越到与其同名的废材小姐身上时;从此,人们口中的废物小姐锋芒尽现,横行天下;继母几番欲取其命,她李代桃僵,让你抱着女儿的尸体痛快哭一场,继妹颠倒黑白,强加罪名,欲将她赶出玄灵院,那便让你自食其果。父亲眼红、继母算计,更有公主皇子来生事,那便别怪她不客气,看顺眼的救,不顺眼的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鸷羽书苑

    鸷羽书苑

    科举盛行时期,在全国都小有名气的鸷羽书苑新学年纳新又一次展开。作为本该继承书苑衣钵的大公子周羽无意考取功名只望能习得剑术仗走天涯;周家二小姐旼栀博学多才却不按常理出牌,暗暗喜欢上了前来书苑习书的年下书生亓安澍,一段逆行于世的情感就此在书苑展开。
  • 武破

    武破

    叶少寒本是一名特种兵,意外穿越到异世废材身上。万般受辱之后,又悲催的遭雷劈!神秘项链护主,坠入血池,炼就金身。救兄弟于水火之中,虐长老在万千子弟眼前!神兽乍现,是偶然?还是命中注定?恩人遇险,他又会陷入怎样的危难之中?刀光剑影,明争暗斗,且看小小废材如何逆袭,得万人敬仰……
  • 天价二婚:总裁,别撩我

    天价二婚:总裁,别撩我

    宋谨,陆家的禁忌,商界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心狠手辣,只手遮天。夏莳光一直警告自己不要靠近这个迷一样的危险男子,却又在他布下的温柔陷阱里步步沉沦。她失意潦倒,他寸步不离。她心有所属,他满腔柔情。她惶恐逃避,他霸道逼进,直至她避无可避。某晚,夏莳光被堵在储物间里,双手抵在他胸膛上,一脸惊慌:“你敢乱来,宋谨,我是你弟弟的老婆。”“哦?那你怎么解释昨晚的事情?我‘亲爱的’弟媳。”宋谨捏住她的下巴,笑得邪魅,眼里除了占有便是势在必得。她脸红,愤愤咬牙:“我醉了,什么都不记得。”“不记得?很好,我就帮‘弟媳’你好好回忆,回忆。”话落,宋谨俯身将她的抗议全都吞进了肚子里。
  • EXO之少女的心

    EXO之少女的心

    他们十二个是死党,可是当她出现后,十二个死党变得越来越仇视彼此,她是天使?还是恶魔?
  • 静水流风集

    静水流风集

    每个人都有探奇之心,每个人都有竟命之志。我们努力去追寻或完成的,究竟是造福还是遗祸,是弥补抑或流毒?西晋遗风,南梁碎梦,唐序华夷,宋交文质,元荡八荒……人世间的故事,总是给我们留下新的风景。所有我们邂逅过的人,也终将融入风景。人此一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