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22200000014

第14章 走近文坛(2)

西老师身材敦实,个头不高,但能让人感觉到他气魄非凡;语音里有一种祥和的磁性,脸上是我们永远不会忘却的孩子似的笑容。他高兴地夸赞了我的小说,明确告诉了编辑部同意借调我的意愿。

关于借调,西老师还有一点特别说明。一来,是要验证一下能力;二来,更主要的是要考察人品,看看能否和大家搞好团结。

后来多年,乃至我接任主编的时代,也尽量坚持了这一有关人事调动的做法。

当时借调时间定为半年,从1977年1月开始。好在我们机车厂尚未全面恢复生产,关于借调的手续竟然意外顺利办理妥当。

那时《汾水》正在筹备出刊期间。暂定为双月刊,编辑部工作不是太忙。我得以从容适应编辑工作,而且能够抽出相当多的业余时间来学习创作。

半年时间里,我先是写了反映铁路工厂职工生活的小说《大车王忠》,接着和李锐合作完成了姊妹篇《两闯苍鹰峰》。两篇东西都在《汾水》发了头条。特别是前者,率先出刊的《汾水》寄到上海等地,我的那篇作品得到了茹志鹃等前辈作家的大力赞扬。

亲自担任刊物主编的西戎老师大为高兴,多次在编辑部会议上给以肯定和表扬。我的借调将近期满时,西老师找我谈话,关于我的前途,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在西戎老师的力主之下,机关党组已经同意,要正式调动我来省文艺工作室《汾水》编辑部担任正式编辑。

西戎老师担任省作协主席和刊物主编多年,他曾经培养出多少优秀编辑和作者啊!能够充任刊物编辑的人才,一定大有人在。我和李锐们,还有王子硕和胡帆们,除了工人便是农民,论编辑能力,根本谈不到,多少有点写作能力,能有多么高呢?是以西戎老师为首的老作家们,不拘一格任人唯贤,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他们曾经是农村的孩子,因为抗战的历史机遇,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们不过是小学初中文化水平,后来却担任了报社编辑、成为作家。自身这样的经历使他们具备了打破常规、不拘一格选贤任能的非凡眼光。而他们已经具有的崇高地位,使他们乐于提携后进而不是扼杀人才。“文革”被打倒的受难经历,被下放劳动回到生活底层的宝贵经历,使他们有了更多的平民思维,强化了他们本来就有的民间立场。他们真正能够出于公心,要恢复遭到极大破坏的文坛旧制;他们也具备那种能力,能够在一片废墟之上重建未来的辉煌。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省级刊物担任编辑的经历,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写作能力。否则,至少我不会有那样快速的进步。

当然,放胆调入在生活中多有磨炼的文学青年,也给我们的刊物注入了新鲜血液。一批既能编辑又能创作的青年作家,充实了刊物,多少决定了作协机关刊物在全国文坛的领先地位,影响了山西文坛新时期的走向。

无怪乎西戎老师去世后,他的亲密战友马烽老师由衷评价道:西戎,是我们省文学事业的第一功臣!

4.初识韩石山

西戎老师培养一批优秀编辑的同时,也培植出了好些作家苗子。现在想起来,那真是重建山西文坛的大手笔!

而编辑部录用编辑毕竟有限,并不是每个显露出文学才华的作者都有调入省作协担任编辑的机会。当然,也有的是本来职业不错,不一定愿意来做编辑,比如曾经最早借调过的李再新。他在部队是连级干部,后来一直做到团级。自我权衡利弊,有人并不乐意调来。有的则是职业性质决定,难以调出本行。比如韩石山。

韩石山,山西文坛两座山之一的韩石山,在中国文坛赢得第一酷评家的韩石山,人们戏说他是“小说不如散文,散文不如评论,评论不如胡说八道”的韩石山,胡说八道之余写出《徐志摩传》和《李健吾传》等传记作品,在社科研究领域往来驰骋的韩石山,知天命之年奔赴耳顺之年,奋起余威余勇可贾接任《山西文学》主编,将接近死亡近乎一具尸首的刊物不惟救活而且办得有声有色、欢蹦乱跳的韩石山,我得说一说。不能不说,不得不说。

韩石山,山西大学历史系毕业。“文革”前的1965年入学,没有读多少书,这也罢了。属于所谓“老五届”,停课闹革命,然后下放农场劳动之类,也罢了。终于挨到分配工作,却分配到偏远的汾西县,在偏远县份的偏远山区一所小学教书。

老韩并不自我鄙视这一经历,反认为真正为民族教育事业做过几年工作。但要说老韩那时就有献身国家山区小学教育事业,甘于牺牲更为美好前程的觉悟,那是小说,而不是报告文学,那甚至是报告文学中的文学加工,而不是真实报告。

在这儿,我们还可以反问惯于诘问他人无理搅三分的韩石山一句:插队几年的知青喊叫苦难,他们怎么不想想一辈子待在农村的农民;老韩你好赖拿到大学文凭,分配了工作,挣得了五十多块相当于四级工的工资,你怎么不想想始而失学、继而插队,前途渺茫、全无着落的知青们呢?

人们都是到哪山唱哪歌罢了。此一生命个体的经验并不能替代别一生命个体的经验。

却说韩石山堂堂山大毕业生,缘何就给发配到边远山区小学校?他的经历,决不是当年孤例,但毕竟属于大材小用。

原来其中另有隐情。

韩石山,父亲早早参加革命,在公安机关工作。但韩石山的祖父成分是地主。他弟兄六人就命定地背负了“地主出身”的家庭成分。分配到边远山区,你得表示感激不尽。本职工作,你要做得尽善尽美,还不敢居功。稍有风吹草动,你应该夹紧尾巴做人。不积极,“你在对抗、腹诽”;太积极,“你算什么东西”。那简直不是人能够忍耐的日子,度日如年,却只能过了一年又一年。

祖父为了自身解脱,更为了不再祸殃儿孙后辈,毅然自尽。死者长已矣,存者还得忍耻偷生。

正值婚娶年龄的韩石山,此时还遇到了找对象的问题。尽管是堂堂大学生,因为出身受歧视,因为工作地点偏远,最基本的人生需求难得圆满解决。大家知道,后来韩石山和温柔漂亮的表妹小卫喜结连理,婚姻堪称幸福美满。但近亲结婚,表妹当初还是农村户口,我们多少能够猜测得出:这或许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要改变处境,要证明自己,要脱离苦海,要寻求出路。不止一个失意者要到文学领域来讨取生活、淘金盗宝,这动机距离文学的本意何其遥远。但这就是我们的文学曾经的遭遇。文学爱好者们的遭遇决定了文学必得面对这样的遭遇。

千百名淘金者当中,有了一个韩石山。

在我借调《汾水》编辑部期间,有了张石山和韩石山的最初相识。

在南华门东四条的巷子里端,锅炉房的旁边,有一列平房。曾经改造成为职工洗澡的澡堂,后来又改回普通平房。早先,几间普通平房当作机关接待客人的临时招待所。借调人员,比如李锐,曾经安排在此居住安身,比如我,曾经在此加班开夜车写东西。

韩石山当初,已经在外面刊物发表东西。新时期文学复苏期间,老韩大概是最先在娘子关外发表作品的新秀。我们暗暗羡慕老韩的创作捷足先登,或许老韩也在暗暗羡慕我们的工作捷足先登。

是我年初刚刚借调到机关来的时分,韩石山应该是在寒假期间,不知他是到省外参加笔会,抑或是从外边改稿归来,他准是到南华门来拜望老西的,临时在简易招待所落脚。结果,我们就不期而遇了。

大家初见面相识,拘谨的礼貌和客套的周旋占了较大成分。但在张石山之外,竟然有人也叫什么石山,我不免要对其人刮目相看。

韩石山高高大大,个头比我还富余些儿。脸色黄里带黑,牙齿氟化,比我的吃醋而发黑的牙口洁白不到哪儿。老韩很自信的样子,不亚于我的沉着;夸夸其谈,好比我的喜好自我标榜。

我大约要急着写东西,没有与老韩多寒暄。老韩待了几天,怎样离开南华门,也没有印象。最初的相识,就是那样。简单,普通,甚至有点儿草率。如果不是后来我们一道成名,一道支撑了山西文坛,那次相识会面完全可能被忽略不计。

后来,在李国涛老师震动文坛的评论文章《且说山药蛋派》里,韩石山被率先提及列入了本派作家的后备新锐中。仿佛不甘示弱,我的《镢柄韩宝山》则在不久摘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我们再次见面的时候,老韩才说明了他的名字之由来。

韩石山,本名韩安远。石山是其笔名。所以叫作石山,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寓意。当时我俩远未成名,都在野地里自生自灭,谁承想到日后可能撞车呢?

已然撞了车,老韩还曾经将韩石山改作过“韩实山”。但也仅仅有那么一次。韩石山最终就一直这么着韩石山下来。

于是,山西文坛乃至中国文坛便有了“山西两座山”的口碑。两座山,还都是石山,兀然崛立。

两座山的崛起,无疑给后学者带来了相当的压力。一时间,曾经有人戏言:不推翻“两座大山”,我们就别想出头!文坛的空间,决不是无穷尽、无边际的。大树占据了生存空间,其他幼苗欲要争夺空气养分,难度可想而知。这是实情,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而我和韩石山相识之初,我们正是文坛幼苗。我们都知道,或者直感告诉我们,文坛迎来了宝贵的春天,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稍有松懈,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文学新苗可能占据有利地位,我们可能永无出头之日。

我们都希望能够得到文坛耆宿老马老西的呵护扶助。我得以幸运地借调进来,韩石山则一直得到西戎老师的具体指点和种种关爱。

我们都以自己当时可能选择的途径,怀着几分虔敬走近了我们心目中的文坛。

同类推荐
  • 围屋乡关

    围屋乡关

    本书系赣州青年作家唐小斌先生的新作,集萃了作者近年来百篇优美的散文随笔。文本以赣南建筑围屋为题材,记录了客家围屋的故事,建筑审美以及历史掌故,用优美而矜持的笔墨书写出浓浓的乡味。本书的特点是文笔清新,文辞简约,文法精妙。
  • 在自己心中盖一座花园

    在自己心中盖一座花园

    16位超人气作者,34篇风格迥异的美文。三个篇章,分别讲述现世家常、生活态度与温情励志,给你一次温暖、清晰、沁人心脾的文学享受。它不会为你打开新的世界,也不会让你增长见识,更不可能教你花草的培育方法,它给你的只是一种短暂的享受,一种或温暖、或体贴、或柔美的感觉。这里有对爱情的剖析,对青春的反思,对世态的感叹,以及内心的挣扎,些许自嘲、自怜、自叹,以及自我鼓励,还有一些小色色、小羞羞。这就是现实,就是现在的年轻人所思、所想、所见、所经历的真实,我们柔软、犀利、纠结,但满怀希望。34篇不同感觉,不同色彩,不同香味的美文,犹如34朵鲜花,请你轻轻摘下,栽种在心里。
  • 吊脚楼上的湘西

    吊脚楼上的湘西

    小镇与乡村,民风与民俗,爱情与亲情,自然与风情构成了这本散文集最基本的元素,作者用如丝般细腻的笔触,如雾般飘逸的情怀,一点点地感触着岁月里的温馨和感动。淳朴的人物,浓郁的风情,温暖而祥和。文字表述或朴实自然,或梦幻迷离,或浓郁深刻。
  • 傅雷散文集

    傅雷散文集

    本书是傅雷的散文精选集,收录傅雷各时期散文代表作。傅雷不仅以译作闻名,更有许多散文传世。有《梦中》《回忆的一幕》《读剧随感》等沉静蕴藉的哲思评论作品,更有《离愁别梦》《怀以仁》等饱含赤子之情的佳作。通过此书可以了解作者散文风格、生平思想,乃到时代风貌。傅雷以翻译家见知于世,译文信、达、雅三美兼擅,传誉译林,卓然一家。所译皆世界名著,抉择谨严,影响巨大。傅氏学养精深,于美术及音乐理论与欣赏,尤具专长,而常为其翻译盛名所掩。特别重要的,是他的立身处世,耿介正直,劲节清操,一丝不苟,兼备中国知识分子传统品德与现代精神,堪称典范。
  • 时光印痕

    时光印痕

    盖闻文章之道虽千变万化,但究其蹊径,唯天趣与学力二端耳。以学力胜者,冶铸百家,下笔高古,然非老成宿儒不办;以天趣胜者,则自出机杼,情见乎辞,虽不能核综群籍,其自然之妙,亦别有心会,令人于霁月光风中,有蓦见惊鸿之慨。
热门推荐
  • 逆流三部曲

    逆流三部曲

    “我”竟神奇穿越网游,来到逆战,在这我会发生什么呢?
  • 暴走法师

    暴走法师

    在无尽森林一时冲动顺手捡到的孤儿,却短短几年成了史上第一个全系12阶魔法师,不忍让他步自己的后尘狠心将他推走。苏云带着神秘的诅咒魔法,独自一人踏入乱世,为追求更高的境界,开始炼体。可爱的萧家小姐,最有钱的云心,老师,公主、、、无心插柳柳成荫。恰逢大劫将至,苏云该怎么办,苏云的成神之路又在哪里。
  • 全系超能觉醒

    全系超能觉醒

    随着一尊神秘的物体坠落地球,生物变异,人类觉醒,世界不再平静。探索未知,解读神秘,打开的空间之门背后到底是灾难还是机遇。末日之战后,异兽蛰伏不出,人类百废待兴,谁也不知现在是真正的和平,还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我披着复活甲,穿着火箭靴,戴着冲锋头盔,提着无尽之刃,站在世界之巅……这是一个胆子很大、心眼很小的小人物传奇……
  • 绝风物语

    绝风物语

    外表好象什么事也不关心,但内心却很温柔,只是平时沉默寡言不爱说话,但好象什么事都发生在他身上了。有点后宫,有点无聊,有点幼稚,还很土,但是却是自己的一些胡思乱想,至少这里我来过,嘿嘿!
  • 赘婿风云

    赘婿风云

    东秦?没听说过,怎么会有这么弱小的国家,这明明就是后世的江苏安徽上海的地界,等等,工业有了雏形。那么,大展宏图的时候到了。可是,我是个没有权利的赘婿啊!
  • 仙尊大人挽手共余生

    仙尊大人挽手共余生

    父母被仇杀,她含恨而死。魂魄不散,归神本位,重生异世大陆。在这里她成了被捧着的小公主!父母惯着,三个哥哥宠着,还有仙尊护着。她是家里的萌娃,外界的煞神。她发誓好好守护这个地方,这一次一定要好好保护她爱的人。跟着仙尊打打天下,顺便收拾收拾坏人~
  • 至上无界

    至上无界

    天翻地覆不灭身,九天遨游纵死魂。魔天动地红颜泪,乾坤无极灭万生。一把青铜王座引动天下大势,一场风水大局改变气运纷争。————————————
  • 重生之逆天梦凡

    重生之逆天梦凡

    她,夏梦凡,重生前被渣男莫昊宇骗得团团转,莫昊宇和她同父异母的姐姐夏梦秋计划着一个滔天大的阴谋,母亲的影忍,究竟是什么原因,父亲的忙碌,在计划着什么,前世,傻白甜的我,今生我定一一弄清。这一世,有姥姥留下的空间项链坠子,有着我从未接触的古武,我定不负老天让我重生,创造妖孽人生。他司空彭睿,一个神一样的男子,司空家族最强者,也是现实中的商业大佬。当她遇上他,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余生,因你而美好

    余生,因你而美好

    关慕程酝酿了好久,自信满满地走到同事们面前,开口说道:“大家好,我叫关慕程,我喜欢文学,希望今后能跟大家和睦相处。”站在人群中央的陈子昂突然抬了抬眸,静静地望着关慕程,在他的记忆里,关慕程一看到文字就有点不知所错,怎么如今性情大变,难道这个世上还有他不知道的事?讲话完毕后关慕程一步一步地走到陈子昂跟前,趁大家不注意悄悄地说道:“陈总,今后请多指教。”陈子昂“嗯”了一声。其实,关慕程想说:余生你只指教我一个好吗?而陈子昂想说:“我好想照顾你的余生。”
  • 斗罗之融合系统

    斗罗之融合系统

    携带融合系统的唐宛穿越到斗罗大陆,竟然成为了唐三的亲姐姐?觉醒双生武魂蓝银草和冰霜法杖【新人勿喷,不会写简介,勿怪,有意见指出,谢谢各位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