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23100000033

第33章 月成洞百米大会战(1977)(7)

下午2点多到德令哈时饭时已过,只能先到商店买几块点心打发肠胃,然后到驻扎在这里的师教导队,让叶排长找熟人了解一下去农场的情况。劳改农场是改造犯人的地方,很少与外界联系。教导队的同志对劳改农场的情况也不是太熟悉,找几个人问过以后,在几个大农场中推荐了德令哈农场。由于城区距农场还有几十公里的石子路,而且没有食宿条件,今天得住下,明天去才行。

住下就住下吧,兔子不拉屎的沙漠戈壁里,离开这里一步可能更不好办,住一晚上也好看看德令哈的模样。

德令哈其实只是乌兰县下辖的一个镇,却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所在地,地位低,架子大。“德令哈”蒙语的意思是“金色的世界”。祁连山的雪水汇成的巴音河穿城区而过,清澈的河水给城市带来了不少灵气和生机。大街两行的杨树挺拔茁壮,被称作昆仑路的街道两旁有几幢两层小楼显示着它的中心地位,显示着它的与众不同。大街上偶尔有一辆军车通过,稀疏的行人多是军人,有几个骑自行车的应该是州政府的工作人员。夕阳下,大街旁没有喧嚣,也没有嘈杂,却有着无法回避的孤寂和荒凉。几年后看到了一些有关德令哈市的美妙诗文,又让我回想起这次德令哈之行,增加了一些我对它的感悟。

人对美的欣赏、认知绝对是有条件的。在食不果腹、饥寒交迫、急于求生的时候,就不会看到美,也不会认知美;在忙于劳作、疲于应酬、难于进步、苦于无奈时人也不会去欣赏美,也不会赞赏美。当然那些以吃喝为乐、损人为己、无所事事的人也不会有羡美的意识和誉美的冲动。对美的欣赏和认同是一种境界、一种品质。那天在德令哈走了一圈后,我一直不理解这样一个在光秃秃的山峰之下,与沙尘荒漠为伴的小镇,蒙古族祖先怎么会把它昵称为“金色的世界”!想必绝对不会是四周的黄沙、常年的黄风所致吧!也就是在几年之后,当我看到著名诗人海子的诗,才知道我们这些人的愚昧、无知和无聊。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中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让胜利的胜利

今夜青稞只属于他自己,

一切都在生长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我是一个缺少诗意细胞的粗人,对现代自由诗更是一无所知,视若天书。然而一看到海子的这首诗,我想到了我没有认识、没有欣赏到的德令哈。海子的诗尽管有些伤感,但更多的是美丽,荒凉的美、空空的美,一种神秘、一种诡异、一种向往的美丽。学海无涯,认识美丽更无止境。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来到位于德令哈西南部的德令哈农场。这是青海省创办最早的大型劳改农场,有二十多万亩耕地。当年从山东和淮海战役中被俘的国民党将领都关押在这里。当时有犯人两千多人,属于省第八劳改支队。曾有人说,在青海,好人没有坏人多。其实这话是不恰当的。应该说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青海是我们国家劳改犯人、劳改农场最多的省份。在德令哈,最大的村落是劳改农场,最大的人群是犯人。劳改经济是青海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应该是事实。虽然头天晚上师教导队的老乡给我们讲了一些农场的情况,但仍然找了很长时间才找到场部生产经营处。一位像领导一样的同志听说我们是铁道兵47团的,立马来了热情。他说,劳改农场北山上的煤矿在施工中,47团的技术人员给了很多无私的支援。只是现在农场还不到蔬菜生产旺季,所有蔬菜原则上都不外销,对你们可以破例给予照顾。我看时机挺好,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管什么青菜都要,价格你们说了算,数量是多多益善,买一车最好。当他听说我还想了解一下塑料大棚的生产管理情况时,马上拿起电话,不知道通知一个什么单位的什么人:你先把人找到在那里等着,解放军同志马上过去。

在这些劳改农场里,解放军还挺有面子,我们几个也有了精神。这位负责同志用一根小木棍在地上画了线路图,让我们去生产区看大棚,他马上组织蔬菜。

青海的农场还真大,刚才处领导说“不算远”的地方,我们跑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到达。一位刑满释放的山东籍“伙计”(青海劳改农场关押的犯人,服刑期满后可以留在农场就业,享受正式职工待遇。当时不知道应该称他是“同志”还是“老乡”)给我们介绍了温室大棚的情况。我记住了关键的两条:把大棚的土层下挖二尺埋上牛粪,以提高地温;用“营养钵”进行室内催芽、集中育苗、适时移栽。尤其是提高地温的土办法,一语道破天机,不亦乐乎!

我们往回走去装菜就没那么顺利了。途中遇到一阵大风,刮得天昏地暗,司机正在狠狠地大骂老天不作美,嘎吱一声,汽车熄火了。又蹬了几脚,马达发动不着,司机报告了一个早上就担心的消息——没油啦!

早上从德令哈出发时,司机就说油不多了。部队油库在河东很远的地方,为了免走回头路,打算装了菜往回走时再加油,没想到青海的语言距离与实地距离相差这么大,原来说“不太远”的地方一走却是几十公里。风停了,车却开不动了。前后没有居民点,路上活人没一个。艳阳高照,空旷无边,我们都傻了眼。叶排长指挥若定:我在这里守着车,司机你们仨提着小油桶到场部找那位领导,想法搞点油回来。

三个人迈开大步向刚才来的方向走。走了有近一个小时,看见前面有一处干打垒房子。正在兴奋时,看见一辆吉普车开过来了。相遇后车子突然停下,车上下来的正是那位负责同志,说话有点慌:生产区那边说你们早就出来了,这么长时间到哪儿去了?我还怕你们出事哩!

在这些好人少、坏人多的劳改农场里,这些劳改管理人员可能啥时候都多一根“安全”的弦。他听说我们长时间没有返回,就打电话到生产区,那里说我们早就返回了。他一听不对劲,可能是怕那些国民党老兵把我们这几个不知路径的解放军杀了,立马叫上两个狱警就赶了过来。

听说汽车没油了,嘱咐我们原地等待,他上车带着我们的油桶一溜烟地跑了。我很感激。

这次德令哈之行,不仅买了两千多斤蔬菜,关键是学到了塑料大棚的生产管理诀窍。在之后的生产过程中,我们连的两个塑料温室大棚生产的蔬菜曾上过营首长家里的饭桌,还受到师、团后勤首长的赞扬。指导员还说,事儿不大意义重大。真可谓不虚此行!

6.吃鲜肉饺子不容易

1977年8月,关角隧道通车以后,施工转入以道砟生产为主,连队的工作、生活步入正常。8月下旬,指导员钟传兴爱人第一次来到部队。我们的家属房在连队大院北侧简易会堂的后面,小院门正对着炊事班和伙房。

记得是钟指导员家属来队约半个月后的一天晚饭前,他回家属房时我们正好走了个迎面,他说:“小肖,到我家里吃饺子!”我有点不好意思。他又说:“走吧!你去还得下手包呢!”知道四川人不大善于做面食,又是指导员的热情邀请,我就跟了过去。

吃饺子对我们河南人来说就是改善生活。平时家里来了客人,最好的招待就是包饺子吃。春节过得好不好,能吃几顿麦子面肉馅饺子是最直观的评价标准。在我还是牙牙学语的幼儿时,我八十多岁的奶奶双目失明,坐在床上不能走动,每逢家里包饺子吃时,母亲总是让我把捞出锅的第一碗饺子先端给奶奶吃。奶奶接到饺子的第一句话会先问:给老祖宗们“愿仪”(河南农村敬神、敬鬼、敬上天的一种简单祭告方式)了没有?当听说“愿仪”过了才会再问:你吃了没有?当听我谎说吃过了后,她才有滋有味地吃下去。当我稍懂事时,就记住了“年三十包扁食”的谚语。每年除夕晚上的最后一顿饭必定是吃饺子。父亲端着刚煮熟的饺子在神龛前、门神灶神前要“愿仪”祭拜一遍。大年初一太阳出来之前又一遍,只是多了“刀头”(猪肉)和佛香、黄表纸(比烧纸好一些的黄色草纸,老祖宗传下来的说法:一般的草纸到阴间是钱,黄表纸在阴间为金)之类。家里平时也有改善生活的时候,最好的改善就是包饺子,但每次包饺子煮熟后第一碗一定是由父亲端到堂屋正位前“愿仪”一遍我爷爷、奶奶,让他们“先吃了”以后才由活着的人再吃。如果父亲不在家,母亲就让我端上饺子完成这个仪式。1976年我从上海出差路过河南老家,一听说在家里停两天就要走,第二天早上老母亲就让父亲到镇上买羊肉给我包饺子吃。那天去看看老师、看看朋友,没有回去吃午饭晚饭,晚上快10点到家后,母亲又把包好的饺子下锅煮熟让父亲端去“愿仪”了以后特意告诉我:“今儿的羊肉馅饺子没放多少菜。”我当时就掉了泪。这饺子不能不吃!

钟指导员让我到他家吃饺子,我有受宠若惊、不胜感激的心态。没到他家时心里想着要下手包饺子、干点活儿,好好表现一下,结果进屋后看到钟大嫂已把饺子包好了。以前总认为四川女人只会做菜,没想到这位看似笨拙的嫂子手还挺巧呢!

饺子煮好了,第一碗端到餐桌前递给钟指导员。当时想的是他是一家之主,吃饺子前他应该先“愿仪”一下,结果他接住满碗饺子之后原地不动等着我们几个。待每人一碗上齐了,他很兴奋地说:“小肖,今天是鲜肉饺子,应该很好吃,你吃吧,多吃点儿。”这时我立马想到,四川人可能没有吃饺子之前先敬先人的习惯。十里不同俗,何况千百里。更多的是为这般厚待而激动。

鲜肉饺子吃得心快意爽,当时我纳闷:在这个季节,钟指导员从哪里弄来的新鲜猪肉?只是身份悬殊没敢贸然叩问。临离开时钟指导员说:“小肖,我们也得想办法把猪养好,让大家一年能吃上几次鲜肉饺子。”我听得清清楚楚,却一时没法答言,只好随声答道:“中!中!”怀着沉重的心情出了指导员的家属房。

钟指导员家里的鲜肉饺子真的好吃。再好吃的饭食吃过也就过去了,不可能有更多的记忆,而那一段时间让我一直不能忘却的是钟指导员的那句话:“让大家一年能吃上几次鲜肉饺子。”

高原部队享受的特供政策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特殊环境的局限,肉食供应夏秋季节以罐头为主,冬天春天以冻肉为主。猪肉罐头炒菜、包肉包子可以,包饺子一定是“牛羊拉犁不配套”。而冬季冻得失去本性的猪肉,用温水解冻之后,包饺子既没鲜味,也不太香。这两种饺子我都曾经吃过,指导员可能吃过不止一次,共同印象是:吃的没有想的好,吃了一次不想第二次。指导员希望让干部战士每年吃几次鲜肉饺子,本意是要求连队每年多养几头猪,多宰几头猪,不然吃一次鲜肉饺子也困难!

青海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牛羊存栏正常年份保持在两千万头(只)左右,藏系绵羊、牦牛全国数一数二,另外还有河曲马、玉树马、骆驼、黄牛都很有名,唯有生猪不多,牧区则更少。部队进入青海前,先头设防人员发现这一情况,当即通知后续部队,移防高原时务必把老母猪一并带上。

我们3连上高原时带了三头母猪,其中一头带孕,另有五头小猪崽。到关角后,有两头小猪崽不适应高原生活相继死亡,带孕母猪产崽时也因气候原因母崽一同殒命。在青藏高原上养猪太难啦!

师后勤部发出大力开展副业生产号召以后,连队更重视了养猪、种菜,由于自然条件,一时难以改变现状。天峻县以前没有养猪这回事儿,全县没有一头公猪,各连的母猪很长时间配不上种。团后勤处从青海海东的农业区紧急出高价买了两头公猪。刚开始,可能是高原反应吧,那两头公猪见到母猪后没有任何“情绪”,全团几十头母猪养得肥胖肥胖,没有一头能“幸孕”。

我们连的母猪来到高原半年后怀孕了,大家为之高兴。1975年4月临产前,老连长给炊事班提出要求,千方百计让老母猪顺利生产,确保母猪和猪崽安全。医院的产科大夫有时还不能保证产妇顺产,高原上如何让老母猪顺利生产?鬼才知道!

命令坚决服从,任务必须完成。母猪临产的前一天,炊事班总动员,连长、副连长几次到猪圈布置、检查准备工作。晚上天气冷,猪窝门口挂上门帘;空间小不能生炉子,接上电线安装两个五百瓦的大灯泡。当时我刚刚到炊事班,看着班长、班副和几个老兵的紧张劲儿还真有些纳闷:老母猪下几个崽儿,还够得上像上战场一样?

班长和几个有养猪经验的老兵一晚上没睡觉。一大早报告喜讯:母猪下崽六头,两头死亡,四头幸存。高原上没有什么更多的好事儿、喜事儿、快活事儿。排下同志们听说连里的老母猪生了小猪娃,有不少爱操心的战士跑到猪圈看稀奇,其他同志也都高兴了一阵子。

营领导从3连母猪下崽的实践中得出经验:今后各连的母猪下崽必须拉到条件较好的天峻县城去。

连里的母猪下崽以后,领导看到后继有“猪”了,“八一”那天把从陕西带到青海的最后一头肥猪给宰吃了,把希望都寄托在那几只小猪身上。有道是“惯出来的孩子不孝”,而我们连的猪是“娇养的猪崽不长”。

同类推荐
  • 寂寞绿卡

    寂寞绿卡

    本书的作者是国内较有名气的出版界业内人士,后移民到美国。以传统的文化视角观彼岸风情,有很多切身心得,且文字优美,情感充沛,自有一种感染力沉浸其间。
  • 红墙回忆(下)

    红墙回忆(下)

    红墙高大雄阔,红墙阻断了普通百姓的视线。红墙内是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红墙内是共和国领袖的住地。这里,有波澜起伏的政治风云,有领袖人物的真实人生,有领袖们的感情生活。
  • 迷失的雨季

    迷失的雨季

    这是一群活跃的、极具影响力的90后作者。“青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这套书精选其中的20位集中推出,全面展现他们的文学才能。同时,这套书还是90后读者文学爱好者的写作样本。《迷失的雨季》为其中一册,是90后代表作家林锋的作品集。《迷失的雨季》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绮丽唯美的场景,悬念迭出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展现给读者一个不一样的青春。
  • 我自我的田渠归来

    我自我的田渠归来

    “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张晓风精选散文作品,部分内容首次在大陆出版。本书内容由作者亲自编排,依据宋词词调分类方式,将文章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部分。短文唯美动人,长文气势雄浑,篇篇精致。张晓风将对生活的热爱赋在优美的言辞中,你能读到女子柔情、家国情怀、国学典故与普世仁爱。愿在本书中你能得到向上的力量。
  • 萧红文学精品选

    萧红文学精品选

    本书收录了民国著名才女,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众多文学作品,其中包括《生死场》在内的小说作品8篇,《失眠之夜》《夏夜》等散文作品22篇,以及部分诗歌作品。每篇作品都深受读者喜欢。
热门推荐
  • 斗元风云

    斗元风云

    异世大陆,少年背井离乡是命中注定亦或是另有安排?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脚下万丈悬崖,天空触手可及且看少年如何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 参灵语

    参灵语

    上古时期,一颗来自异界的陨石给艾德凡大陆带来了一种肉眼无法识别但可以被意念感知的浮游生物。后人将其称之为元。元在吸收了蓝湖的灵力后开始向四周散去。与北方的冰雪结合,形成蓝眼族人。与南方的阳光结合,形成白银族人。与西方的岩石结合,形成黑岩族人。与东方的野兽结合,形成青风族人。虽然四个种族对于不同灵力掌握的天赋不同,但他们将自己的身体与元产生共鸣后把元中灵力释放的这一过程被统称为灵释。而他们历经磨练,参悟灵释的行为则被称为参灵。几千年后,各族人民对于灵力的掌握渐渐淡忘。可突然有一天,一个强大到足以毁灭世界的敌人侵犯了他们的家园。陷入黑暗与绝望的他们能否重拾昔日的辉煌,重归参灵之路。
  • 灵气通天

    灵气通天

    一场车祸改变了方文的屌丝生活。从胆小,怯懦,默默无闻到叱咤风云。从只能单恋到美女萦绕。他什么都没做,他只是在灵气复苏的世界中被灵气所萦绕了而已……
  • 飞蚊症

    飞蚊症

    这可怎么介绍啊?人类挺过重重危机,依然坚强地活下去,寻找新的家园!
  • 感动心灵的精品美文:人生立志卷

    感动心灵的精品美文:人生立志卷

    《别停下生命的脚步》,讲述的是人生的梦想与追求,生命的感悟与思考,人生的启迪与智慧。本卷中所精选的一篇篇华美文章,是作者用自己敏锐的目光捕捉生命的雨丝,用丰富的内心去感悟生活的真谛,用美丽的情怀追忆岁月的风尘,用睿智的大脑思考未来的命运。
  • 如果可以永远

    如果可以永远

    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青春里找到自己的爱情,若可以永远该有多好
  • 末世之空间在手吃喝不愁

    末世之空间在手吃喝不愁

    她,燕芸居然重生了?!重生在末世降临前的一个月前,而且更重要的是,她似乎有了一个挺大的储存空间。前世被抛弃之仇,燕芸发誓要报仇。同时,暗下决心要保护亲人朋友在末世里生存下去。不过光兽?那又是什么?新书求支持~喜欢点亮小星星噢~么么踹~
  • 花都极品妖孽

    花都极品妖孽

    一次冲动,改变了石昊的命运,各种际遇接踵而来。没钱?看我拍电影,成就一代影帝。没势力?看我抢地盘,成为一方舵主。什么?想跟我争女人?石昊嘴角一翘手一翻,不知从哪里掏出一板砖。“我,是石家大少爷,想要动我的女人,先问问我手中的板砖同意不同意!”
  • 魔眼灵瞳

    魔眼灵瞳

    一起诡异的凶杀案,由此牵扯出更多诡异的事情。五十年前的悬案、不飞而翼的尸体、神秘消失的档案,越来越多怪诞恐怖的事情发生,每当带着槐香的浓雾升起,又将带走一条人命。整个古镇,都笼罩在恐怖之中……
  • 奈何菩提本无心

    奈何菩提本无心

    由于某种特殊原因,此坑以弃,蠢作者将重开新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