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23200000001

第1章 江镇首会馆内奇逢异事(1)

江镇首会馆内奇逢异事

洋教士戏台上滥传福音

古镇赊店,自从明朝万历皇帝朱翊钧在位期间开埠,至今已经有三百多年了。老辈子人常常说,远在镇东关刘家率先在码头上开酒馆、经营车马店的时候,镇上就有了三四条街,集市渐渐成型。随着国运昌盛,各种生意行日渐兴隆。即使在战乱中,也没有停止过贸易。特别是到了大清国乾隆爷年间,镇上不知不觉地发展到七十二条街,三十六个胡同。

在这些繁华热闹的大街小巷里,几乎每天每夜、每时每刻,都会发生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这些奇闻趣事儿,在市井里,很快就会被好事人流传开来,成为本地人和外地客商、游客,在会馆、庙会、酒楼、茶社里的谈资,让人们津津乐道。

这些小道消息,往往首先在终日忙忙碌碌的生意人中传播。当掌柜和伙计将顾客打发走后,稍有闲暇,他们就开始相互交流街面上新近发生的故事。你说我讲,从相邻店传到对门店,从瓷器街传到山货街,从茶叶街传到骡马街,一传十,十传百,一直传到水旱码头上。甚至顺着水路南下到汉口,顺着马道北上到长城,爆炸性的故事好像变成传染性的疾病,流布甚广,风靡一时。这种传播消息的途径和办法,给沉醉在铜臭里,让那些为着蝇头小利喋喋不休、生活乏味的商人们,增添了不少情趣,好不令人快慰!

说话间,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已经临朝了六个年头。

这是公元1856年。到了这一年的春节,赊店镇的旺族江家,上上下下都在忙碌筹办过节的事情。德高望重的江七爷,不仅是江氏宗亲的老族长,更是管理了赊店多年商贸事务的掌门人,可他老人家早已退隐,一般不再出面料理镇上的事务,进入了赋闲状态。他那个与自己同年的老朋友,威震天下的镖头——山西祁县人戴二闾(小名二驴),也不再出山,早已回老家山西,但从来没有断了与江七爷的联系,倒是通过他的侄子戴广兴,经常和江七爷有着音信问候。戴广兴承袭了叔父戴二闾的事业,他们爷儿俩在赊店创立的广盛镖局,已经成为海内闻名的镖行。前不久,戴二闾让戴广兴捎给江七爷了一对钢球,本意并非是为了让江七爷练武,而是为了让他锻炼筋骨,疏通已经老化的经络。江七爷不习惯拿这对钢球在手里转动,却把它摆放在桌子上一个紫檀木盒子里,不时地看一看,缅怀两个人在一起共事的友谊。一天上午,他坐在堂屋里抽烟,看着钢球,忽然对大太太说:“你看,我和老驴兄弟要是像这对钢球一样,那该有多好!”大太太就说他:“少吸点你那个水烟袋吧,看你动不动就咳嗽得要死不得活的,我看别说像钢球,连泥巴蛋都不如了。”江七爷说:“唉,我这身子骨已经不中用了,成了棺材瓤子了。”正在说着,就来了一阵子猛烈的咳嗽,慌得三姨太刘玉坠赶紧为老爷子捶背,好大工夫才平息下来。

随着江七爷的退隐,这些年来,镇上公推江七爷的大儿子江海阔为镇公所的首席理事,虽然官府没有封江海阔“镇长”的官位,但实际上做的是镇长的活计。江海阔秉承了江七爷的处事办法,为人正派,颇有胸怀,不辞辛苦,深得各路客商和当地名门望族的敬重。

此时的江海阔,鬓角里悄悄地长出了白头发,他最小的女儿江英子,也刚刚将小嘴里门前的乳牙退掉。

跌进腊月以后,赊店镇又接连发生了几件不得不说的新鲜事儿。这些事儿,等年幼的江英子长大后,早已丢在了脑后,可在江海阔的脑子里,却留下了永远磨不去的印记。

头一件事儿,发生在腊月初九这天清晨。天空雾蒙蒙的有些阴沉,好像要下雪,却没有下来。江海阔早早起来,到山陕会馆的春秋楼前的空地上,跟着镖局的周九、范大头等人,打了一个时辰的心意拳。本来不算太冷,一套拳打下来,几条汉子个个头上冒烟流汗。大家正要散伙,各自回去吃饭,忽然周九一声惊呼:“嗨,你们看,天上出了四个日头!”

大家急忙抬头望去,果然,在东边天际上,出现了一个方圆几十亩地那么大的日晕,正中间,是那个若明若暗的太阳,日晕的上边和左右两边边缘上,另有三个类似太阳的亮点,各自向外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范大头这个彪形大汉,头虽大心眼却细,只见他眯缝着双眼看了好久,对大伙说:“这真是奇怪了,天上一下子出了四个日头,也不知是不是好兆头。”

所有人都南腔北调、七嘴八舌地议论起这一奇景,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没有多久,这个大日晕渐渐散去,最终只剩下了一个昏黄的太阳。周九说:“管它是什么兆头,还是赶紧回去喂脑袋要紧,走吧,走吧。”

范大头叫着江海阔:“江家大少爷,你们家老爷子江七爷肚子里的古经多,还有私塾先生苗秀才,都是咱们镇上的大能人,你回去问问他们,这老天爷搞的是啥名堂?到底是福还是祸?再见面时告诉俺一声。”

江海阔顺着牌坊街回家的时候,这几条街尚未打烊,路人们也在纷纷议论这个奇观。麻花街上,热腾腾的各种小吃店已经热闹非凡,赶早集的人们,以及临时来的湖广等地船老大、山陕二省赶脚人,都在这里打尖。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好像都在大声小气地说这四个日头。江海阔想,在这个镇上,也许只有那些临近码头的花街柳巷里,鸣翠楼、滴香阁内,闹腾了多半夜的娘儿们,是最晚知道这个消息的,她们和老鸨婆,肯定没有起床,当然见不到这一奇异的景观。

江家大院位于火神庙街南头,清平街的中间部位,上下各五间大门面房,正中间部位,在四个方方正正的石礅上,立着四根一抱粗细的红木柱子,支撑着门厦。高挂的黄色匾额上,刻写着四个红色大字:

诗书传家

若在平时,江海阔习惯地驻足在门前,欣赏一会儿这几个苍劲雄浑的大字,这个匾额是江海阔在洛阳府做官的堂弟江海潮写的。有时,江海阔看着这几个字,觉得挺滑稽,在江氏家族中,只有这个老弟中了进士,他就以为是“诗书传家”了,其实,江家祖祖辈辈都是生意人,哪有什么诗书可以传家?在没有出五服的江家上代人中,大多数是穷人,唯独在自己的爷爷那一辈才发了家。对外豪爽、对内眷顾的江七爷,是一个很有眼光的人,他看中了这个堂弟是一块读书做官的料子,全然不顾他们弟兄二人是否能够进学,光宗耀祖,却舍得把银子花在这个书呆子身上。这个堂弟果然有造化,经历了十年寒窗苦读,乡试中秀才,省试中举,殿试中进士,蒙皇上眷宠,放任到洛阳府,一下子平步青云了。所以,当堂弟江海潮省亲的时候,父亲江七爷特地让他写下了这个匾额,并且当真经念,把自家弟兄二人的四个儿子拘禁在后院书房里,整天哼哼呀呀背那些不当饭吃的五经四书。又转念一想,管他呢,反正只要老爷子高兴,愿意怎么折腾就让他怎么折腾去。

可今天江海阔心中有事,没有正眼看一下这个匾额,就急匆匆地穿过二堂、三堂,径直走到四堂上房屋里去,向父亲、母亲请安。

二姨太在前院与弟弟江海龙打点生意,母亲已经下厨,指导用人给江七爷做可口的莲子羹,江七爷脸色忧郁地坐在太师椅上抽水烟袋,立在江七爷身后的三姨太刘玉坠,似乎从江海阔的一瞥之下,读出了什么信号,脸一红,轻盈地走开了,江海阔的心里不由得一阵震颤。

江七爷对大儿子请安的这种例行公事,没有任何表示,眼皮眨巴几下就算知道了。“呼噜呼噜”地抽几口水烟袋后,拔出磨得明晃晃的铜烟管,对着八仙桌前地下的铜痰盂,奋力吹了一下,红红的烟火炭抛在水里,“刺”的一声熄灭了。

江七爷突然爆发了一阵咳嗽,江海阔赶紧上前,给老爷子捶背。等江七爷缓过气来,一边入烟锅里按烟,一边对儿子说:“老大,你去把苗秀才请来,让他批说批说天上出四个日头是咋回事儿。”

江海阔应声正要出去,苗秀才正好走进来,差一点和江海阔撞个满怀。江海阔侧身让苗秀才进屋,苗秀才向江七爷打躬后,江七爷示意苗秀才坐在右边的太师椅上。三个人开始议论起天上出四个太阳的事情。

江七爷说:“苗秀才,你肚子里的墨水多,你倒是说说,这天上出四个日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是不是天下要大乱了?”

苗秀才不慌不忙地说:“江七爷,我看这事情有点蹊跷。国家兴亡,必有异兆。像这样天上出多个日头的事情,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只不过我记不得什么朝代了。按我的判断,日头为阳,兴旺之象,天上一起出多个太阳的事情,往往不一定是坏事,说不定国家更加兴旺了。只要国家兴旺,咱赊店镇就会更加兴旺发达,一时的天象,说不清楚预示什么,要等上一段时间,才能看出结果。不过,这不是咱们这些小小老百姓的事情,我们犯不着为此惊慌。”

江七爷说:“我也是这么想的,可道光爷那个年代,打了一场鸦片战争,国力已经空虚了。咸丰爷登基以来,天下更加不太平啊。太平天国那些长毛子,在广西一带折腾得成气候了,又到应天府(今南京市)建立了太平天国。听说皇上派他的舅舅、军机大臣赛尚阿当了钦差,调兵遣将,亲临前线,又征调曾国藩大帅的湘勇到江西、江苏打仗,也不知道能不能镇压下去。我思虑着,打仗的事情自然由朝廷安置,可这几年,朱仙镇、周口镇那边的年景不好,我估计过罢年,商丘、徐州一带逃荒的饥民就会涌过来,在咱这里过境到湖北要饭。这些人路过咱们赊店时,可要好好照顾,影响生意事小,饿死人事大啊。”

苗秀才连连称赞江七爷心善仁慈,很有独到的眼光和远见。

江七爷眼里真的放出光来,对江海阔说:“老大,眼看年下了,生意又会兴隆一阵子。依我看,我们不必等待官府下令,你到各个商会串通一下,让他们有所准备,年底往各地商号汇账时,留下点赈灾的银两。过罢年,一开春,只要饥民们来到,在咱镇东西南北四处,要搭上粥棚,施舍粮饭,可不能在咱这里出现饿死人的事情。”

苗秀才说:“是啊,七爷安排得极是。这件事情全靠大少爷运筹了。”

江海阔听不得苗秀才对江七爷的谄媚,白了一眼:“行啊,我看这事情好办。山陕会馆、福建会馆、湖南会馆、江西会馆的会首都是多年的老交道,只有湖北会馆和广东会馆的当事人换了,不知他们肯不肯参与。”

江七爷说:“没有问题,这些外路客商都是明白事理的人,你只管及早给他们打个知字就行了。”

余下的这些天里,江海阔跑遍了大小会馆、票号、钱庄和码头,借“天上出四个日头”这个题目,把江七爷的担心扯上一通。各省会首都很赞成,他们纷纷表示,只要是江七爷和你大少爷的安排,没有说的,我们照办就是了。江大少爷,你是咱们赊店镇的牵头人,到时候,你只要坐镇指挥就行了。

年关即将到来,所有生意都进入了高峰期,远远近近的百姓天天拥满了一街两行,四百多家商号,家家顾客盈门。尤其是布匹绸缎街、屠行街最为热闹,人们仿佛要将一年挣下来的银两一口气花光用净。水旱码头上,几百条商船往来穿梭,桅杆如林,南下汉水,通向长江;北上裕州(今方城),直抵县城。另有河北、山西、陕西的客商,用骡马驮运茶叶、山货,一路响铃而去。广盛镖局里的四十多个拳师,倾巢出动,押运银两和各种贵重物品,一路喊着镖号暗语,威风凛凛……

江海阔做完了联络商会、票号的事情后,回到镇公所里,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事务,可在他的心里,却另外装着一件事儿。

江海阔知道,每当到了这个时候,裕州县城的曹知县曹敬生大人,肯定会来到赊店街,名为视察商号,巡视市面,实际上是来敛财聚富。这一点不用安排,自有各大商号出面应酬,但他这个官不官、民不民的地方组织,赊店镇公所,近几年来,也颇蒙受曹县令的“关照”,这家伙雁过拔毛,不会放过他这里的,也需要及早有所准备。好在他们几个地方乡绅搭建的管理公所,在向商家提取公益款时,已经预留下了这笔开支。月例少出一点还可以,但这岁贡不能太少,没有一百两银子,肯定是拿不出手的。

果然,在腊月十五这天,裕州县里公差就来预告,县太爷这几天抽空要来。

到了腊月十八这天,曹知县如期而至。

裕州知县曹敬生是山东菏泽人,来到裕州任县令,已经有了四个年头。他略比江海阔大一些,大约有四十七八岁年纪,五短身材,白净面皮,一部胡子却修剪得恰到好处。据说,这个县官有两条不成文的规矩,一条是平时不穿朝服,只穿便服,只有在审理案情或者一年一度的谷雨节开犁庆典时,才隆重装扮。不然,即使平时到乡下或者来到赊店,也是一身便装,不带衙皂,很有点微服私访的性质。曹大人来赊店时,往往只让江海阔一人陪同,走街串巷,以示亲民。另一条是他多次来赊店,从来不坐快捷一点的客船,只乘官轿。当然,他每次到来,都不会空手而回的,自己带的轿子自然安全保险,遮人耳目。其实,即使他不到赊店来,各路商号,总会有人去县衙登门拜访,冰敬炭贡并不缺少。多少同僚都说,这曹敬生一定是根子很硬,不然,怎么会封到裕州做官?不要说管理一个方圆二三百里的县,仅仅这一个赊店,就足以抵顶一个知府的收益了。

同类推荐
  • 电视台长

    电视台长

    一年一度的选秀即将拉开大幕,各大电视台之间硝烟味渐浓,为赢得收视率各出奇招、死磕到底……选秀“一哥”南城卫视一条路走到黑,继续玩性别概念造“伪娘”;地方台“大佬”滨城卫视放眼世界,引进偶像模式成就“草根帝”;后起之秀苏城卫视剑走偏锋,大搞相亲节目火了“拜金女”,到底鹿死谁手,谁又会功败垂成?本书以小说的形式,犀利揭示了电视选秀背后的潜规则和整个操刀过程,精彩展现了中国电视产业的操盘手电视台长,带着相同的“镣铐”,秉持各异的理念,一起舞动着中国电视发展的大旗。
  • 绿洲

    绿洲

    《绿洲》讲述的是亲切感人,生动可读,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真实写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生动教材。”
  • 原乡

    原乡

    本书讲述了从两岸隔绝到台湾当局开放探亲那将近40年的特殊年代,两岸亲人之间日夜思念、隔海相望的感人故事,再现骨肉分离的撕心痛,揭秘骨肉团圆的万般难,演绎了民族史上深沉的乡愁,同时也通过展现老兵踏上漫漫归乡路的执著,以及故土亲人的企盼与守候来讲述海峡两岸割不断的亲情。重拾这段历史,使读者体会前人种树的艰辛,珍惜今天这种和平交流的局面,极具现实意义。
  • 忠诚无名

    忠诚无名

    为了利益,人类将陪伴自己千百年的动物伙伴——犬族——推上了残酷的角斗场。各阶层的犬族,包括四大王者血系——犬王,犬霸,犬灵与犬降——都将悉数登场。为了扑灭这种以动物生命为代价的地下赌博,警方也在部署着自己的围剿计划。随着斗狗赛事的逐层升级,更多的人物将会浮出水面。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故事离奇曲折。在紧张的情节推进中,犬族们将迎来终极一战。之前的对手是会继续拼死一搏,还是摒弃前嫌,并肩作战?人类与犬族的命运会被引向何处?一切精彩敬请关注长篇热血共生类小说《忠诚无名》第一部:较量。
  • 漂亮朋友

    漂亮朋友

    小说描写了有着漂亮外表的杜洛华是一个不择手段向上爬的无耻之徒,他善于抓住机会,利用女人发迹,在短时间内便飞黄腾达,获得巨额财产和令人目不暇接的社会地位。
热门推荐
  • 财妻撩人:王爷开个价

    财妻撩人:王爷开个价

    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银子!人家重生都是金尊玉贵,到她这里就是三餐不继,小命不保。苏清晏表示不服!没银子,我赚!极品亲戚,我打!但这个帅王爷是哪来的?来,来,王爷您开个价!一生一世,用银几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冷朝热冯

    冷朝热冯

    一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在冰雪中前行,其中一个看上去最朴素的马车里,此刻正坐着一堆人。
  • 云深缘浅

    云深缘浅

    纯情校园剧,谁不是一边哭着一边成长,经历风霜终成大人。少女啊,你在现实的社会中将真实的自己包裹在心底,却一直坚守自己,不忘要勇敢善良。
  • 墨上百花

    墨上百花

    一场大火将他们拆散……绝处逢生的她在四年后重回故地,却又陷入了一场阴谋中。往事层层剥开,他们……“小百里~”“小百里~”百里云汐看着这个黏人的家伙,怒道:“墨北辰!滚去救你的白月光!”“不要,我就要你。”
  • 让青少年知道勤奋好学的故事

    让青少年知道勤奋好学的故事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以及《中小学生日常规范》相关内容编写的一部用来培养学生勤奋好学习惯,适合在校青少年阅读的故事选集。
  • 锦世玲珑

    锦世玲珑

    郑晏亭手使一对量天尺打遍天下不曾遇上过对手,王尊封其为剑宗,授一等爵位,从此天下多了个剑宗,却少了个情种。
  • 安息吧穿越者

    安息吧穿越者

    某一天,陈景得知了一个极少数人才知道的秘密,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叫穿越者,而随后他发现体内突然出现了一个神蛋,神蛋能够吞噬掉穿越者而为他提供修为。这一切的发生到底是机缘巧合还是有人幕后刻意安排?喜欢的书友们可进群:807548057
  • 邪王抢亲:天命帝后

    邪王抢亲:天命帝后

    等待,是一生最初的苍老。爱情的最初,原本就是一场心甘情愿的等待,等你遇到我,等你发现我爱你,等你发现原来你也同样爱着我。等待之初,她奉师命每日守在王府门口,感动王府众人:追求王爷的女子中,她是最执着的一个!执着你妹!传说南拓瑾王宛若谪仙、温润如玉,某女45°仰望天空,骂道:弥天大谎!自己不要脸也就算了,姐很宝贝的脸也被他丢光了!甜宠爱恋,爆笑经典,腹黑情深,共谱一曲倾城之恋!敢不敢,奋不顾身的爱一场?
  • 精灵宝可梦手游杀人事件

    精灵宝可梦手游杀人事件

    与某渣男同名的主角诚在出门玩手游的过程中居然意外深陷杀人事件之中,之后遇见的形形色色的人似乎都不是一般的正常人……(PS:本书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bu)合(xing)。)
  • 夜寐啼

    夜寐啼

    大夏女儿以红为尊,以白为肃为哀。明璇,大夏国七公主,一身红衣宫服来到郢朝,一身白色孝衣离开。无人知道她缘何要替那九公主背井离乡,寄人篱下。亦无人知晓她曾经爱着一个人,那人名唤长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