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65200000024

第24章 创新型校长独特的学生观(1)

(第一节 )学生的地位

学校就其直接的目的而言是为着学生的,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

为什么要办学?为了培养学生。

为什么要培养学生?因为社会需要。

为什么社会需要?因为……。

可是寻根究底往下问,直接的办学目的确实是为了学生。为了学生,需要校舍,需要课桌,需要课本,……;为了学生,需要教师,需要校长,……;为了学生,需要优秀的教师,需要优秀的校长……

可不可以反过来说,为了教师,需要学生;为了校长,需要学生;……这样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合适的,校长和教师确实需要学生,但并不是为了校长、为了教师才需要学生,没有学生来上学,学校就要关门,教师要另谋出路,校长也就无存在之必要了。

教师与学生是相互需要的,相互依赖的,但学生是办学的原动力,社会要设置多少个教师岗位是取决于学生之多寡的。

校长与师生之间也是相互需要的,相互依赖的,但师生是办学的原动力,因为有学生,因为肯定有学生来上学,所以校长才聘用、聘任一批教师;有学生、有教师,所以才办起了学校,所以政府才任命(或董事会任命)校长。因此,当然又可以说,社会需要一些人能胜任校长职务,但说到底,那是因为要办学校,因为学生要上学。

学生应是校长心目中的上帝。校长把师资建设视为最重要的工作,那是因为师资条件是培养学生的最重要条件;校长要用很大的精力去改善办学条件,那是因为办学条件乃保证培养学生的质量之所需;学校要以教学为中心,那是因为教学乃培养学生之基本途径。

常有人把学校比作工厂,学生既是原料又是产品,新生是“原料”,毕业生是“产品”,主要的生产者就是教师。这样比喻也在某种程度上是说得通的。教师确实是生产劳动者,对“原料”进行“加工”、“制作”,最后,毕业生作为“产品”供应给社会,为社会所需。然而这种比喻的严重缺陷在于:一、这里的“原料”、“产品”都是人,其“生产劳动”的综合过程比起物的生产来要复杂得多,最易被忽略的是:“原料”、“产品”本身也参与“生产”过程;二、这种“产品”的生产目的不仅为社会所需,而且为“产品”自身所需,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这种“生产”的目的的一部分。因此,一般工厂的产品在厂长心目中的地位是远远不如学生这种特殊“产品”在校长心目中的地位的。

在教育目的论上有所谓“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简单地说,前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只是为着社会,后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只是为着个人的发展。我们并不赞成这两种极端的观点,个人与社会、社会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教育既是为着社会发展,也为个人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持有这种教育目的观的校长,学生在自己心目中当然有崇高而恰当的地位,校长的社会责任感与对学生的责任感高度统一。

(第二节 )对学生的态度

一、两种“中心论”

在教育史上,关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称为教师中心论,一种称为学生中心论。

教师中心论以赫尔巴特为代表,认为学生的心智成长全有赖于教师,学生对于教师来说是被动的,因此培养学生的教育活动应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中心论则以卢梭到本世纪的杜威为代表,认为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自然过程,教师不能主宰这一自然过程,而只能是这一自然过程的仆人;教师不应当充当向导和指挥者的角色,而只应是一名看守者和助理者,教师应站到学生背后去,总之,以学生为中心。

上述截然相反的两种“中心论”的实质性差别在于:对教育过程中师生各充当何种角色的看法不一样。这两种“中心论”的差别不在培养学生、教育学生、为学生心智开发服务、为学生服务上,差别在如何培养上,在各自处于何种状态上。

“学生中心论”不仅承认学生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还认为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也应处于中心地位,教师绕着学生转。“教师中心论”也并没有否定学生在学校的地位,它只是认为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是主动的,学生应保持被动。

所以,无论校长在教育观点上持何种观点,是笃信“教师中心论”还是“学生中心论”,学生的地位都应是最重要的,这是办学目的、教育目的所决定的,教育活动与教育过程之不同对此没有根本影响。

当然,“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都有片面性。

教育活动是多样的,教育过程是复杂的,一概而论是不容易准确地反映这种复杂多样的事物的。

现在以教学活动为例,稍作一些讨论。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未立即结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得到的知识,要进一步复习,有的要配合作进一步的训练,在复习与作业训练中进一步领会与消化。通常把课堂教学这一段称为教学的活动时期,此后的一段称为教学的后活动时期,这两段加起来才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活动期。在这两段,师生的作用是有差别的,在活动时期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在后活动时期主要靠学生自己。小学生的后活动时期较少,但也有;中学生的后活动时期迅速增加;大学生就更多,所占地位也更重要。显然不能说在后活动时期教师处于中心地位。能不能说教师在活动时期处于中心地位因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也就处于中心位置呢?这样说也是不适当的。

从教学的全过程来说,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这里实质上在一个“导”字,教导、引导、指导、督导,还包括受校长委托对班级实行领导等等。这些方面的作用当然表明“学生中心论”是站不住脚的,但也不表明“教师中心论”这种说法是恰当的。因为,教师的“导”应以让学生成才为目标,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应以学生在被“导”的过程中是否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为重要检验标记,应让学生能成为他自己的教师,今天的教是为着他明天不需要教,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围绕学生来考虑和进行的。

从教学的全过程来说,特别是把教学过程实质上理解为一个特殊认识过程时,其中有教师的认识过程,但主要是指学生的认识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应当特别受到重视。这里所说的主体作用是指认识论中人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主体能正确反映客体,主体在反映客体时有能动作用。教师对于其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活动来说,也是主体;但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完成认识的进程,因此强调的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这表明“教师中心论”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但也不表明“学生中心论”是恰当的,因为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是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关的,即使在后活动时期,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也与活动时期教师主导作用的延续力有关。甚至于到研究生阶段,教师的主导作用仍是不可忽视的,此时的教师还特称为“导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这是名义上的,实质上,这种“导”的作用虽在形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却依然存在。例如,研究生的学位课程,有些可能还采用类似于本科生那样的班级形式讲授,有些则只是由导师就有关课程提出读书计划、开出读书目录、进行少量读书指点和主持讨论;至于学位论文,从选题到最后答辩,一般都少不了导师的指导。

学生是校长心目中的上帝,这一点,无论校长是否持两种“中心论”的某一种,还是如笔者所述的对两种“中心论”均持否定态度,都是对的。在教育理论的不同流派、不同观点下,学生的至高无上地位都应当是被认可的。

二、热爱学生

前面已经提到,学校的“产品”与工厂的产品最根本的差别是学校“产品”本身的地位和价值不一样,学校“生产”的目的与工厂生产的目的最根本的差别是学校“生产”不仅为社会而且也为“产品”本身,工厂的生产则主要为社会,为产品本身这个问题并不存在。所以学校的“产品”具有特别的地位。

学生的这种地位应当是实实在在的,学校教师的最宝贵的品质就在于热爱学生,学校教师最重要的道德就是对学生负责。教师热爱学生不同于汽车工人热爱汽车,纺织工人热爱纺织品,也不同于战士热爱枪,骑士热爱马。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所编《教育学》一书(198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在讲到学生的本质属性时首先提出一个命题:学生是人。初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过于平凡的命题,就好比说“工人是人”,“农民是人”一样;仔细看来,这确是一个有特殊内涵的命题。一则,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要对象,因此学生是作为工作对象或“生产”、“加工”对象的人;二则,在教育的实践活动中,乃至教育理论中,忽视学生的人的属性的情形确实存在过;三则,即使承认学生作为人的属性,但对学生这一特殊对象的哪些属性应特别加以注意并不清楚,由此三则知此命题之重要、必要。

要求教师热爱学生,这是校长的职责,但首先是校长本人应是热爱学生的典范。要求人们在教育的实践与理论中都充分认识到学生作为人的一般与特殊属性,但首先是校长在理论上应有足够的认识。

学生作为人,其所应当格外注意的一般属性是:他是一个能动体,他不仅接受教育,而且参与教育过程;他不仅被塑造,而且他能意识到自己也在塑造自己;他不仅为教育目的所规范,而且教育目的之具体实现需要有学生的自我目标(这种目标的价值取决于其特性,尤其取决于其与社会发展进程的吻合程度)。学生是有思想感情的个体,教师劳动的性质与其他劳动性质最本质的差别是其劳动对象之特殊,这种特殊性导致教师与其劳动对象之间的双向影响和交流,这种特殊性源于学生是有心理活动的个体。从认知的角度讲,反映这种双向联系的是教学相长;从感情的角度讲,“良师”可以与“益友”并存,师生感情成为人间最美好的歌颂主题之一。

除了上述一般属性外,学生作为人的特殊属性尤其值得注意。

学生是社会化进程中的人。学生还处在学校这个“小社会”之中,在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尚未社会化,却又处于社会化的进程中,他们的身心在发展中,他们的潜能在挖掘中,他们的创造才智在孕育中,他们都需要教师和校长的悉心爱护。

三、尊重学生

工程师所面对的是楼房、码头、矿山……农技师所面对的是作物、种子、土壤……这一类的“师”所面对的是“自然界”;医师所面对的是病人,律师所面对的是犯人(其所为之辩护者不一定都是犯人),这一类的“师”所面对的是某一方面的人;厨师所面对的是人的物质需求,艺术大师所面对的是人的精神需求,这一类的“师”所面对的是人的某一方面的需要。

唯有教师,其所面对的不是某一部分青少年,而是全体青少年,广义的教育已不只是面对一部分人,而是面对所有的人。教师所面对的不仅是人的精神需求,也面对人的物质需求;不仅要关心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心理发展;而且要关心学生的生理发展,不仅要为他们奠定智能方面的精神基础;而且要为他们奠定身体素质方面的物质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所以教师和校长的工作对象是特别有意义的,学生不仅应受到校长爱护,而且应受到尊重。

校长要求校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对来访者要有礼貌,在语言、行为方面都尊重别人,他尤其强调对于来访的学生要有礼貌,要起立致意。上课时,学生起立向教师致意,教师要回礼请学生坐下。

不只是校长办公室,学校的其他工作部门都应当尊重学生,但校长办公室更直接地反映了校长对学生的态度。

对于公费上学的学生和自费上学的学生,可能因为后者是自己掏钱上学而更易受到尊重,而对公费者则差一点;也可能因为公费者入学考分高一点而更易受到尊重,而对自费者的态度则差一点。其实,这都是不应有的,对学生应一视同仁地予以尊重。

校长、教师,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更喜爱,这当是无可非议的,但对差生决不可有轻视甚至不尊重的言行,学生知识一时的贫乏不能丝毫影响他们在人格上应受到的尊重。

一位学数学的学生因违反校规而受到学校警告处分,对此,她口服心服。可是在第二周的一堂德育课上,老师特意点名让她回答问题,而且在回答完毕之后刻意不让她坐下。这个学生立即找到校长,号啕大哭,说:“对于学校给我的处分,我的心是平静的;可是对于在课堂上让我罚站,我想不通。”校长认为这位学生的申诉是有道理的。学生在校纪校规面前一律平等,对于学生违纪而给予处分,这不影响对学生人格的尊重;然而,在处分之外又超过校规范围给学生以体罚就带有侮辱学生人格的性质,这是不容许的。于是,校长在一次正式会议上严肃批评了那位德育教师的错误做法。

同类推荐
  • 瞿秋白精品集

    瞿秋白精品集

    瞿秋白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革命家,他的杂文锐利而有才气,俄语水平更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并翻译了许多俄语文学、政治著作,本书收录了其作品中具代表性的名篇佳作。
  • 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选编

    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选编

    德育的短效,已成为社会、家庭、学校、教师极为关注的热点。如何提高德育效能,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主体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是一个主体主动的、不断深化的建构过程。学生的道德养成同样也是由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不断建构的过程。学校德育应紧紧把握这一特点,构筑德育的网络体系,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持续教化。
  • 安徒生童话下(校园读书活动推荐阅读精品)

    安徒生童话下(校园读书活动推荐阅读精品)

    我们每个人都有值得回忆的美好童年,而童话寓言故事就是这些记忆中的一部分。它让我们拥有了一个充满幻想的天空,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善恶是非观念的种子。童话寓言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以其丰富的想象、美丽的憧憬、善良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启迪着每一个孩子的心扉。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郑振铎选集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郑振铎选集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让青少年学会勤劳俭朴的故事

    让青少年学会勤劳俭朴的故事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以及《中小学生日常规范》相关内容编写的一部用来增强学生勤劳俭朴习惯,适合在校青少年阅读的故事选集。
热门推荐
  • 神魔之体—秦帅

    神魔之体—秦帅

    一次的意外让秦帅得知了身世之谜,续而在力求寻找父母的过程中一个个远古传说浮现在他眼前………他在机缘巧合之下获得神器混沌鼎认主,从此逆天征途过五关斩六将,为拯救苍生重踏“万荒古域”……被迫逆改轮回··············‘烈日之下,极寒之上,天穹之巅,冥石之上,逆改轮回,解世之谜’···········
  • 陨石之约

    陨石之约

    在逆转的时空里,热情少女叶紫陌、冰山王子李寅夕、阳光少年郑俊成的青春故事,倾诉着成长的寂寞与温暖。暌违一年,《陨石之约》续写前缘;紫陌勇敢迎接比赛挑战,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赢得了友谊和尊重。可是,当时间来到两年后,陨石之力再度来袭,紫陌重回旧时空,两个时空之间似是架起了一座桥梁,回首却已物是人非。李寅夕的签名会变成了这场成长进行曲的前奏……紫陌能应付自如、实现梦想吗?
  • 勇者正传

    勇者正传

    勇者就应该手持圣剑击败魔王?应该一帆风顺天下无敌?不对,勇者不应该是一个这么片面的形象,而一个勇者的故事也绝不应该如此肤浅。故事发生在第三次人魔大战开始后第十七年,年少的勇者背井离乡来到大陆最强组织修旅者之岩修行,并踏上了联合人族数十个国度的旅程。一路上,预言中的同伴一个个的到来,勇者的团队逐渐成形的同时,魔族与人族的高层合纵连横后的计划也开始渐渐展现。不断的权衡利弊,不断地牺牲着棋子,统治者的心中,勇者不过是一个代称罢了。站立在善恶夹缝的少年们究竟该如何抉择?是妥协,还是用剑、弓、匕首法杖炼金术为心中傻傻的坚持而战?一个拥有自己的物理规则、化学体系、历法规则的世界,一个无限贴近于真实的世界。
  • 花陌无度

    花陌无度

    她说:“对不起,我是来做客的。麻烦请让一让,我要回去了。”她说:“既然重生再世,那么定不负这繁华人生。”她说:“大千世界,苍茫人世,岁月悠悠,却只有自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望着那明月,带给清风一缕思念。”她说:“假以时日,我当主人间沉浮,让世人昂首三观,唯自己君临天下,名留万古青天。”
  • 菜鸟与翠花的日常网游

    菜鸟与翠花的日常网游

    一只名为菜鸟的男性玩家碰上名似翠花的女性玩家会产生什么样的日常呢(或许是伪日常呢,谁说的准笑)ps:逻辑紊乱的作者或许能正常更新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个人的仙境

    一个人的仙境

    偶拾仙石,内藏洞天,芝麻开门,仙气盈满。仙气,这么高大上的东西能做什么?答案似乎是修仙,然而仙途漫漫,在成仙之前呢?就只能用来干架?罗霄觉得还能做得更多:扔根杂草进去,出来就是仙草;扔个小兽进去,出来就是神兽;扔块石头,出来居然是山神!这,这……这才是仙气的正确使用姿势!没法子,仙气浓郁,什么东西都能成精啊!嗯,这是一个拥有仙气的家伙,笑傲在灵气世界的故事。
  • 妖孽雇佣兵

    妖孽雇佣兵

    为了脱离孤岛,进入梦寐以求的花花世界,也为了偿还老道对自己的恩情,苏辉成为了一名刀口舔血的雇佣兵……于是,史上最妖孽的雇佣兵粗线了!本故事纯属虚构,勿与现实挂钩
  • 末世重生:只为心中所爱

    末世重生:只为心中所爱

    末世的到来——唐璃终于知道什么叫做死无全尸,什么是人性的丑恶,什么叫做悲痛欲绝亲眼目睹爸妈的惨死,姐姐为救自己而死……而造成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居然会是她男友一家她恨,好恨好恨,恨自己识人不清,恨自己,因为自己害死了家人……重生回来,唐璃发誓——这一世我只为我爱的人而善良但是对于敌人和那些不怀好意的人绝不心慈手软……
  • 沙雕的异界旅行

    沙雕的异界旅行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故号曰鲲鹏。鲲者,鱼中之霸王也,又称为鲨;鹏者,鸟中之霸王也,又称之为雕,故鲲鹏也称为鲨雕。这里讲述的就是一个沙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