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148300000004

第4章 王粲

王粲(公元177—公元217年),字仲宣,东汉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擅长辞赋,为建安七子之一,被誉为“七子之冠冕”。

原文

杂诗

甘暮游西园,冀写①忧思情。

曲池扬素波,列树敷丹荣②。

上有特栖③鸟,怀春④向我鸣。

褰衽⑤欲从之,路险不得征。

徘徊不能去,伫立⑥望尔形。

风飙⑦扬尘起,白日忽已冥。

回身入空房,托梦通精诚。

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并⑧?

注释

①冀:希望。写:泄,除。

②丹荣:红花。以上二句是说,池水泛着波浪,树上开着红花。

③特栖:独栖。特,孤、独。

④怀春:感春而有所思。通常用为未婚女子对男子的思慕。

⑤褰(qiān)衽:提起衣襟。

⑥伫(zhū)立:久立。以上四句是说,我本想去找你,可是路途难走;但是我又不舍得离你而去,我只能久久地望着你。

⑦飙(biāo):旋风。

⑧最后两句是说,老天爷不会违背人的愿望,我们将来会到一起的。

赏析

王粲的这首《杂诗》是写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写得深情绵邈,哀婉动人。

开头二句,直截了当地交待“游西园”的缘由:“冀写忧思情”。“西园”,指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的铜爵园。写,通假作“泻”。诗人正是想借游园来舒散内心的忧思。

接着写园中所见景物。“曲池扬素波,列树敷丹荣”,弯曲的小池,微波荡漾;成行的花木,红艳如绘,真是一片赏心悦目的美景。这里所描绘的景物似乎与诗人的心境极不和谐,其实这正是诗人匠心独运之处。王夫之云:“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可以“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而诗人这里运用的手法,正符合这个艺术规律。满园春色,并未改变诗人的心境。透过重重春景,诗人忧郁的目光,却凝视在触发他忧思的景物上:“上有特栖鸟,怀春向我鸣。”“特”是“独”的意思。看到树上孤栖的鸟儿,诗人顿时觉得它就像自己的友人,正在呼唤着自己。这里,诗人用“特栖鸟”求偶象征好友的相思,构思新颖。“褰衽欲从之,路险不得征。”诗人想提起衣襟,快步追上它,然而道路险阻,难以举步。征,即“行”。“路险”自然不是指园内,而是暗喻社会动乱,亲朋离散。这两句看似无理,却使痴情的幻想与残酷的现实发生了无法调和的矛盾,也使作品的主题得以深化。“徘徊不能去,伫立望尔形。”欲从无路,欲罢不能,只能徘徊树下,长久地注视着那孤独的身影。至此,诗人以独特的构思,新奇的想象,把刻骨的相思、现实与幻想的矛盾、内心的苦闷交织在一起,造成感情上的强烈震荡,使读者的心灵也受到这种感情浪涛的摇撼。

如果说上面是从虚处着笔,那么下面则是实写了。先从环境的变化写起:“风飙扬尘起,白日忽已冥。”诗人游园的本意是想排解心中的“忧思情”,可是触景生情,反而增添了几分忧愁。现在又风云突变,狂飙骤起,尘土飞扬,天昏地暗。这对于诗人黯然的心情来说,无异是雪上加霜。于是,只能“回身入空房,托梦通精诚”。空房,本来就给人一种空旷、冷清、寂寞之感,更何况它还象征着更深的含义——亲朋离居。这种孤寂、凄凉的情绪愈积愈浓,忧思的感情也就越发不可遏制,以至幻想终于冲破了现实的限制,通过梦境暗送去自己的一片深情。这又可以说是实写中的虚写,既符合情理,自然浑成,又不同凡响,从而深化了作品的意境。正如宋长白所说:“‘托’字虚,有‘搔首踟蹰’之态。”(《柳亭诗话》)结尾二句笔势陡缓,犹如湍急的溪流穿过狭窄的山涧而进入宽阔的大川,但尽管如此,滚滚洪流中所包藏的推动力却有增无减。看似自我宽慰的豁达之言,其实却蕴含着更深的悲苦之情。明明是天不从人愿,却偏说“人欲天不违”,明明担心难以重逢,却偏说“何惧不合并”,真可谓长歌之哀,甚于恸哭。这种“正言若反”(《老子》)的结尾,使作品更显得深沉含蓄,韵味无穷。

绝妙佳句

风飙扬尘起,白日忽已冥。

原文

七哀诗

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①?

方舟溯②大江,日暮愁我心。

山冈有余映③,岩阿增重阴④。

狐狸驰赴穴⑤,飞鸟翔故林。

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

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

独夜不能寐,摄衣⑥起抚琴。

丝桐⑦感人情,为我发悲音。

羁旅无终极⑧,忧思壮难任⑨。

注释

①滞淫:停留、淹留。其《登楼赋》有云:“虽信美而非吾士兮,曾何足以少留!”与此开头二句意同。

②方舟:二舟相并,这里即指泛舟、行舟。溯(sù):逆流而上。

③余映:余晖。

④岩阿:山之曲隩处。重阴:深暗的样子。《文选》六臣注张铣解释这两句说:“谓日将没,山脊之上犹映余光,而岩阿本阴,今复日暮,是增为重阴。”

⑤赴穴:归老巢。暗用“狐死首丘”之义,反比漂泊在外的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屈原《哀郢》:“鸟飞还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这里是化用其句。

⑥摄衣:整衣。

⑦丝桐:指琴,因为琴是由桐木与丝弦构成的。

⑧羁旅:寄居异地为客。无终极:无尽头,无归期。

⑨壮:盛,甚。难任:难以忍受。《登楼赋》有“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与此最末二句意同。意思是说,漂泊在外的日子没有尽头,沉重的忧伤令人难以忍受。

赏析

诗人抒写自己久客荆州思乡怀归的感情。内容和诗人著名的《登楼赋》相似,大约同是公元208年在荆州时的作品。

“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荆州不是我的故乡,我为什么老留在这里呢?诗歌一开始,就表达了诗人浓郁的思乡之情,与《登楼赋》中所说的“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意思相同。王粲为什么思乡呢?这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刘表的重视。刘表才能庸劣,不能识别和重用人才,王粲有才能而不能得到施展的机会,思想上感到十分苦闷。怀才不遇使他更加思念故乡,而思乡之情却充满了怀才不遇的忧愁。

“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方舟,把两只船并起来叫“方舟”。傍晚,诗人乘船沿长江逆流而上。江上日暮,烟霭苍茫,水波浩渺,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思乡之愁,何况王粲久患怀乡之痼疾。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诗云:“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此种诗境颇为相似。

“山冈有余映”八句,写眼前景色。诗人放眼看去,只见太阳将要落山,山冈上犹有余光,群山的曲隩之处,本来背阴,现在又增加了一层日暮的阴影。狐狸奔赴自己的洞穴,飞鸟盘旋在栖息的旧林上。流逝的水波激起清脆的响声,猴猿靠近江岸发出阵阵悲吟。疾风吹拂着诗人的裳袖,夜间的露水沾湿了诗人的衣襟。“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化用《楚辞·哀郢》中“鸟飞还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二句的意思,比喻漂泊在外的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是显而易见的。至于诗中所描写的“山冈”“岩阿”“流波”“猴猿”“迅风”“白露”,似乎只是眼前即景,虽然描写生动,但别无其他含义。陈祚明说:“‘山冈’数句,极写非我乡。”(《采菽堂古诗选》卷七)这是提醒读者:诗人所极力铺写的自然景色,原来是他乡之景。面对他乡之景,触景生情,对一个羁旅在外的人来说,自然会忆及故乡,容易勾起乡愁。因此,这种写景实际上仍是抒发乡愁。元人刘履认为这首诗用的是“赋而比”的手法,他说:“其言‘日暮余映’以喻汉祚之微延。‘岩阿增阴’以比僭乱之益盛。当此之时,或奔趋以附势,或恋阙而徘徊,亦犹狐狸各驰赴穴,而飞鸟尚翔故林也。又况波响猿吟,风凄露冷,其气象萧索如此,因念久客羁栖,何有终极,则忧思至此,愈不可禁矣。”(《选诗补注》卷二)清人何焯也说:“‘山冈有余映’,余映之在山,比天子之微弱,流离播迁,光曜不能及远也。”(《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这是以自然景色比附当时的政治形势,似乎有些牵强附会,但亦可备一说。

“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诗人夜不能寐,起而弹琴,借琴声排泄心中的愁闷。这里,我们很容易想起阮籍。阮籍五言《咏怀诗》八十二首的第一首开头就写道:“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同样是夜不能寐,起而弹琴,借琴声排泄心中的愁闷,而他们表达的感情是不同的。阮籍借琴声抒发他政治上的苦闷造成的“忧思独伤心”的感情,而王粲则借琴声表达他的乡愁,当然这种乡愁中含蕴着怀才不遇的感情。古人喜爱以琴声表心声,这是因为琴可以“抒心志之郁滞”(傅毅《琴赋》),可以“发泄幽情”(嵇康《琴赋》)。

“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客居他乡的日子,没有尽头。何日方能返回故乡呢?怀乡的忧愁实在令人难以承受。《登楼赋》云:“情眷眷而怀归兮,熟忧思之可任!”与此意思相同。从表面看来,这里所写的只是难以忍受的乡愁。其实不然。吴淇说:“凡古人作诗,诗中景事虽多,只主一意。此首章全注‘复弃中国去’一句,二章全注‘羁旅无终极’一句,总哀己之不辰也。”(《六朝选诗定论》卷六)“哀己之不辰”,可谓一语破的。

方伯海说:“按前篇是来荆州,见人骨肉相弃而哀。此篇是去荆州,因日暮景物萧条而哀,皆是乱离景象。”(于光华《重订文选集评》卷五引)道出王粲这两首《七哀诗》的不同内容和共同特点。

(《文心雕龙·才略》)对此,王粲是当之无愧的。

绝妙佳句

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

同类推荐
  • 世界经典智破奇案故事

    世界经典智破奇案故事

    侦破故事不论是民间流传还是真有其事,都代表人们不平则鸣的心声。在侦破故事中,忠诚与奸诈、勇敢与怯弱、正义与邪恶、公理与私刑、智慧与愚昧、文明与落后、真善美与假丑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激烈的矛盾经过冲突、斗争、较量,一切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我们不得不对邪恶产生深深地憎恨,对正义产生不懈地追求。
  • 寄小读者

    寄小读者

    《寄小读者》共二十九篇,是冰心女士于1923年至1926年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其中有二十一篇是作者赴美留学期间写的。通讯内容大都是报道自己赴美途中,和身居异乡时的一些生活感受,表达她出国期间对祖国的关注和深切怀念,蕴含着她思念祖国的深情厚意。另外收录的一些散文都是读者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其中包括《小桔灯》、《往事》、《山中杂记》等,这些作品语言优美,内容动人,抒发了她对自然的热爱,对母亲的依恋,对童年时代的追怀。
  • 初中化学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化学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收录了初中化学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42例,具体内容包括《〈空气〉说课稿》、《〈水的组成〉说课稿一》、《〈原子的构成〉说课稿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说课稿》等。相信通过学习感悟撰写者教学理论、钻研教材、研究家法学法,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路和做法,会拓宽您的视野,启发您的思维和创意,便您的课堂教学更轻松、更高效!
  • 带着梦想去成功

    带着梦想去成功

    本书收录了启迪中学生智慧的哲理美文,是引入深思的品格故事典范。其中每一篇故事都会贴近生活的写照,每一篇故事都会拓宽你的文化视野,每一篇故事都会激发你的心灵,每一篇故事都会是一对翅膀,使你勇敢飞翔!从这些故事中你会找到一一成长和成才的启发,也会给你最深刻的认识,慟尔终身受益!这里,有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绕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这里,有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未来的人生感悟;这里,有最具有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情感故事;这里,有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
  • 食品营养与卫生

    食品营养与卫生

    本书主要阐述了各类营养素的功能与各种食物的营养特点;合理的膳食指南与正确的食物加工;特定人群的营养膳食;食谱的编制;食源性疾病与食品卫生管理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修真金手指

    修真金手指

    叶枫他从废物如何变成世界的王。他为了自己的女人。打下了江南天下。什么天才,高手,仙人在他面前连灰尘都不是!
  • 相濡以沫:爱恋春暧

    相濡以沫:爱恋春暧

    我的爱没有多爱少爱一样爱,只有只爱一个只要一个,季念,我想我终情于你。——薄爱一段一见“终”情的爱、一段始于相亲之旅的情!
  • 望仙境

    望仙境

    剑灵派九州大陆十大修仙帝统,之一!盘踞东洲掌控“一府之地”号称“万法仙帝”之帝统仙门!拜“万法仙帝”为祖师爷!数百年前剑灵山号称;仙籍典藏居力洲第一、宝物数不胜数、门下弟子更是不知凡几、占领九州一州之地。只不过百年之后,以到了,山穷水尽,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要底蕴没底蕴要传承没传承,要地盘没地盘。简称要什么,没什么!身居东洲的,修仙之人!无不在想、这样一个“要什么没什么,地域江土也不过一府之地”天知道为什么这么一个“寒酸到连门人,日常工资!都无法开全的门派”为什么会被称为“九州大陆十大修仙帝统,之一”、、
  • 重生之外来者

    重生之外来者

    他霉运缠身一生潦倒不断地生病、接连的意外、一直不停地受伤总之就是折磨不断因为一次意终于外魂地府在阴间终于霉运脱身并被一尊神器送回到过去重生只是这重生好奇怪他没有做回自己却成了自己的孪生兄弟霉运就笼罩在孪生兄弟的头上知晓未来的他该如何是好......
  • 灭亡迅雷的综漫之旅

    灭亡迅雷的综漫之旅

    遵从亚克的意识吧!人类!你们的抵抗毫无用处!“修马基亚,终将毁灭人类!”
  • 我不是班主任

    我不是班主任

    本书是小语名师管建刚对他和学生,尤其是小灰、小白、小黑三个调皮生相处的点滴记述,其间教师的担当、责任心和育人技巧有机交融。管建刚不是班主任,但他说:我首先是老师,其次才是一名教语文的老师,作为“老师”而不是“学科老师”与学生在一起的日子,就有那么多的教育故事。这样的教育故事不是班主任专享的,而是每一个“老师”都应该共有的,每一个老师都是“人师”。因为有了这样的故事,教学就成为了教育,老师就成了导师。我不是班主任,我们都是班主任。
  • 要药分剂

    要药分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余风匆匆凡尘仆仆

    余风匆匆凡尘仆仆

    是我和谁的友情,你和谁的爱恋,羁绊了年少时光的齿轮。帆和瑜的友情本以为那么无懈可击,但面对现实的裂痕,却还是不堪一击。陪伴了近六年的枫,又怎会突然失控?突然乍现的尘,又将怎样颠覆这命运多舛的三人?我们都有过去,但不意味不堪回首,我们都有荼靡,但不意味要流芳。在我最美的年华里,有你的出现,你的驻足就够了,不需要你永久的停留。我们不会太过留恋,因为谁也不是彼此的全部。但可以说么,在你以后,就更没有人那么在意过我,不是依然爱你,只是想念而已。
  • 拣女儿

    拣女儿

    当女儿第一次喊你爸爸的时候,当女儿学会走路的时候,当女儿第一次学字的时候,当女儿第一次落牙的时候。一声爸爸的幸福,走路时摔倒的眼泪,一只小手尚且握不住笔,便写着歪歪扭扭的爸爸二字的感动,落下的牙齿,为女儿珍藏好,悄悄的包起来,放到小盒子里。她还有个不好的毛病,看到漂亮阿姨就喊妈妈。≈≈≈≈≈≈≈≈≈≈≈≈≈≈≈≈≈≈≈≈≈≈≈≈≈≈≈≈≈本书滴读者群:60926916
  • 那个扎马尾的女孩

    那个扎马尾的女孩

    这是一篇简单的日记。从十七岁开始,她在讲台上讲话,我的目光就一直追逐着她,满眼爱意。到她结婚,她在台上发言,我的目光还是追逐着她,这一刻我明白,不是所有喜欢都有结果。后来女孩放下了马尾,即使我还放不下她。我只能看着你,然后祝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