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152500000005

第5章 桂树与诗人

因缘凑巧,月亮和桂花,在中西方的诗文中,似乎不约而同地占有一种特殊席位,尽管从植物志上说,中西诗文中所指桂树并不是同一品种,但从词义的象征内涵来说,却都有获得荣誉的含义。在中国封建时代,科举选士,有“春闱”、“秋闱”之说。“秋闱”即指乡试,中了就当举人。旧俗认为月亮里的黑影是蟾蜍、玉兔和桂树。乡试在阴历八月,正是中秋月满、桂花初放时节。人们就形象地预祝乡试考取为“蟾宫折桂”。高攀桂枝,实则是一种良好的祝愿,因为贫贱的读书人只有靠“正当”的秋闱中举,才能改变困境,获得较好的命运。

按古希腊风俗,在它的一个旧都德尔斐城(Delphi)的运动会上,群众对竞赛得胜的运动员,有用桂树枝编成的花冠赠予他们以资嘉奖的举动。在节日歌舞集会时,对于博得人们赞赏的吟唱诗人,人们也爱把桂树花冠戴在他们头上,表示崇敬。约定俗成,由来已久。字义延伸,对于深孚众望的诗人,成就某种功勋的英雄,出类拔萃的学者……都加以桂冠的称号。这就成了泛指享有某种至高荣誉之人,近似今日之荣获诺贝尔奖者。在语言上,“保住桂冠”(look to one’s laureate;rest on one’s laureate),也就与“保卫荣誉”(keep one’s honor)一样的意思了。

有趣的是,从上面的比较看来,月桂这词原是一个褒义词。平民士子,荣膺桂冠,便会身价十倍,受人尊敬。中古时期的大诗人但丁之母怀孕时,做梦梦见她是在桂树下生下男孩的。这孩子落地就吃桂子充饥,立刻长大成为牧羊人,努力去攀折桂枝。母亲惊寤而生但丁。撰写《但丁传》的薄伽丘就解释说,这梦正预兆但丁将来要成为一个大诗人,因为他一生下来就吃桂子,说明他在汲取过去许多大诗人的精髓中养育了自己;他攀折桂枝,正预言他将呕心沥血去写伟大作品。此传说虽近乎无稽,但可从另一角度说明桂树在人们心目中与诗歌的关系。

桂冠诗人的典故虽然出于古希腊运动会,源出于民间,直到但丁的时候犹且如此。时日变迁,至英国中古时代,大学里就授这种称号给学界名流。现有史料可查者,最早的英国桂冠诗人是斯宾塞(Edmund Spenser,1552—1599),他被封的时期是1591—1599年,继任者为但尼尔(Samuel Daniel,1562—1619)。一般来说,一旦得封,终身享受荣誉,并得到一部分物质奖励。这是英国授冠的滥觞。

桂冠诗人一词正式从民间走向宫廷,并定为一种国家制度,则始于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1603—1625)。受冠诗人是领取宫廷津贴的名誉官员。他的职责是在国家喜庆的官定节日,或国王诞辰,或逢盛典,给宫中奉献应景诗歌,有如中国封建时代臣子献“应制诗”的事情。由于这种宫廷献诗,少不了是些歌功颂德、玩弄辞藻的作品,自然没有什么文学价值。所以桂冠诗人一词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就成了“御用文人”的别称,这原是无足怪的。然而,万事不可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应探求事物的本质。我们从事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人,若是也人云亦云,也认为一位诗人一旦被封过桂冠,就是御用文人,进而一律谴责其为“与统治阶级一鼻孔出气”,一棍子将他们打入冷宫,好像封建时代对待失节女子一样,这就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的态度了。

本文拟列出英国受冠诗人名谱,然后择其中几位重要的,在文学史上有较高地位的诗人,对其作品的思想艺术作一简略的、客观的剖析评述,以认识其真正价值,澄清一些偏颇之见。

同类推荐
  • 她认出了风暴

    她认出了风暴

    本书讲述了萧红从儿时到死亡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着重讲述了萧红短暂一生的文学成就以及萧红和三个男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以及萧红的一些进步青年好友状况。萧红在困境之中仍坚持不懈地创作,克服经济困难和身体上的疾病,最终留下了传世名作。其对文学创作执着的精神令后人敬仰,而她的个人遭际又令人唏嘘不已。
  • 女人的食指

    女人的食指

    食物里最美的是人情,冷暖的记忆所系皆在餐桌。“我靠写字赚钱已有二十年,但比起拿笔的时间,拿筷子的时间肯定更长。”“阴错阳差之下,我现在从事电视及广播的编剧工作,但其实,我本来想当厨师。”本书为有大和民族的张爱玲之称的向田邦子于空难意外去世之前留下的最后文字。围绕美食、人情、文艺创作展开,她独特的生活态度,具影像的散文篇章,让人沉浸于向田邦子的魅力之中无法自拔。喜爱品尝美食的向田邦子与妹妹在东京开了一家名为“饭屋”的小餐馆,从开店的地点、装潢、家具选择,甚至火柴盒设计她都自身参与其中,食物与食客之间的故事,都被这位观察敏锐的编剧快乐地“复刻”下来。食物、文艺创作与生活,竟有如此美妙的关系。向田邦子,直木奖获得者。日本最高荣誉的编剧奖以她命名。大和民族的张爱玲,侯孝贤最喜欢的作家,日本电视编剧界女王,作品达1000部之多。她的作品长演不衰,风靡数十载。根据其同名作品改编的电影《宛如阿修罗》获得第二十七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数个最高奖项。著有《父亲的道歉信》《隔壁女子》等作品。
  • 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

    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

    本卷包含契诃夫经典名剧《万尼亚舅舅》、《三姊妹》和《樱桃园》,按创作时间排序,并收录焦菊隐写于1943年的《<樱桃园>译后记》。这三个剧本,虽然故事不同,所表达的都是契诃夫始终关注的主题:他憎恶十九世纪末俄国社会随处可见的、只知道用一些不连贯的空谈,对“未来”的空想,以充实当下空虚没落偷懒的生活的灰色的人群,他同情勤苦劳动却被毁灭了幸福和希望的另一群人,他用抒情诗一般的结构和台词、背景描述,创造了现代戏剧的开端。
  • 清华往事纪实:入学60年

    清华往事纪实:入学60年

    本书收集了作者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清华大学校刊上发表的文章及部分档案资料,反映了清华的历史。
  • 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朝代中国文学精神

    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朝代中国文学精神

    没有生命的感同身受,体味揣摩,又怎能准确地把握作品微妙复杂的内核?又怎能将作家传神写照,描摹出其精魂?优秀作品正是作家的生命激情和人生体验的结晶,要想真切地了解你的研究对象,必得贴近身心,贴近灵魂,屏息谛听。蜷缩在文红霞编著的《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时代中国文学精神》文字里,聆听玫瑰绽放的声音,并让内心也呈现玫瑰的光芒。
热门推荐
  • 时戟

    时戟

    寂静的夜晚,空中出现了流星划破天空降临一座平凡的村落,一名平庸的少年碰巧来到流星前看见了神秘物质?又遇见了神秘男子?这是命运所安排还是不幸的降临…
  • 无敌从女娲宫进香开始

    无敌从女娲宫进香开始

    秦越感觉自己穿越的人好像有点不对。身上是一袭黑色的大袖王服,以金线刺边刺着玄鸟的图案。头上戴着一顶冕旒,正仿佛门帘子一般,在眼前晃来晃去不停。眼前是一条长案,长案上正摆着一本简体版《封神演义》。长案下则是九间大殿,正有满朝的文武跪拜山呼。秦越下意识就是不由伸手,轻轻打开长案上的《封神演义》。……………………………………ps:本书写封神,跟洪荒无关;观看本书请书友先看作品相关章节:关于本书(封神与洪荒的区别)
  • 医神之神

    医神之神

    晨家弃女,偶得医术传承;中医西医纷争不断,神医毒仙谁主沉浮?一双眼看透世间阴阳,看不透世间善恶人心。
  • 男神太高冷:王俊凯我会追到你的

    男神太高冷:王俊凯我会追到你的

    “王俊凯,这是我给你的第97封情书。”“王俊凯,这是我给你的第98封情书。”“王俊凯,这是我给你的第99封情书。”高中时期,她明目张胆地追求她。“苏芊,你给我站住!”“苏芊,跟我回家复习。”“苏芊,跟我去民政局。”大学他反追她,可却坎坎坷坷。有人说,青春是用来学习的;有人说,青春是用来疯狂的;有人说,青春是用来珍惜的。可她却觉得,青春是用来痛苦的。逼不得已爱上他;逼不得已失去他。他和她一起的回忆是痛苦的,可她却感谢上天留给她,和他一起的回忆,尽管那段回忆对她而言,是痛彻心扉的。但是,有回忆就好了。因为,她也只剩下回忆了不是么。
  • 异界之长生诀

    异界之长生诀

    长生者,无数修炼之人的梦想。当一本名叫长生诀的功法现世之后,引起无数的腥风血雨。
  • 万古神门

    万古神门

    大道之下,众生皆为蝼蚁,再是无奈,终将面临朽灭!千古以来,过去不知多少纪元,诸天宇宙中无数天神、仙帝,威临一时的存在消亡老死,敌不过滚滚时光……而我来到人间修行一世,便是为了追求那万古不灭的永恒!
  • 难说我爱你

    难说我爱你

    三个男人的家庭,生活,事业,爱情,以及对社会的认识与看法。
  • 都市风云:重生之异女来袭

    都市风云:重生之异女来袭

    偏僻村庄里的结巴女学生,由于暗恋初恋遭到情敌陷害,不幸身亡。睁开眼,昔日结巴懦弱女不复存在;再遇见,昔日痴情女无影无踪;再遭遇,生活中的小人不再是问题。发现异能一同与自己重生时,庄青落很淡定。当一自称神算之人对她喝:“姑娘,看你面色发虚,需我道术一补!”她不淡定了:“眼珠瓦特了?没看到我桃花正旺?”简介很逗比,正文很高冷。慎入!
  • 重友传奇

    重友传奇

    面对白色恐怖,面对血腥的大屠杀,面对失败的大革命,有一位呐喊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少年,逐渐成长为工农红军的核心领袖,在巍峨起伏的井冈山上,就着昏暗的煤油灯,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著名论断。一位大别山走出的少年,从最底层的小兵,就像燎原之火,逐步成长为人人敬仰的将军!此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年华之梦为浮生

    年华之梦为浮生

    它包含了我所有的情感,生活以及一些故事,它时时刻刻都在提醒我我的生活在变化,我是一个有感情的人。它沉重地表达了我的心情,我的生活,我的灵感的无限延伸。曾经的我们是什么样的或许我们都已经记不清楚了,但现在的我们就清楚我们现在的生活吗?以后的生活是未知数,我们惧怕过的有可能就在未来发生,我们避不开也躲不过,我们不能抱着“打不起但躲得起”的心理面对未来,我们从来都没有提醒过自己应该注意什么,应该怎么面对,怎么让自己活的更好,每篇文章都是是我的反思,也是我的疑问,也是我对未来的憧憬,对未来的改造。我或许真正的长大了,又或许没有,可是思想的确是改变了,这可能就是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