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02900000021

第21章 关于交椅之类

清阮葵生的《茶余客话》里说:“交木两支,如交椅之称。胡床,即交椅。”从这段话,可以证明交椅原不是汉族的器物,是从北方游牧民族那里引进的。

古代中国人,席地而坐,用不着椅子。这种遗风,如今可以从日本人使用榻榻米的习惯看出来。我们常说的“举案齐眉”,主人公梁鸿和他的太太,能够很轻巧地把案子举到眉毛的高度,因为他俩举的案,是张矮几,两人盘腿坐在榻榻米上,费力不多。倘若是八仙桌,麻将桌,而且坐在高椅上,恐怕就不大容易相敬如宾了,除非这两人受过专业的举重训练,否则很难抬起这张桌子来的。

胡床,至少从汉代后期,就传入中原地区。

《三国志》裴注引《曹瞒传》:“公将过河,前队适过,超等奄至,公犹坐胡床不起。”一直到隋朝,因为杨坚在北周供职时,曾被周文帝赐胡姓“普六茹”,不再姓杨,估计此公内心里始终憋股火,等他篡周称帝后,凡是与“胡”有关的事物,十分忌恶,从此,胡床便叫作交椅了。

胡人用胡床,我想有两个原因,一是游牧部落,多逐水草而居,经常迁徙,将坐椅做成折叠式的,自是为了携带的方便。二是处在奴隶社会里的胡人,民智未开,进化较晚,而统治者要向被统治者体现他的尊严,办法不多。不如已进入封建社会里的汉族,为显示帝王的至高无上,不知订出了多少制度、规章、礼法、仪式,简直到了繁文缛节的地步。但这一套繁琐哲学,即使教给当时还在茹毛饮血的牧民,也未必学得来。所以,少数民族的头人、可汗、单于、酋长,坐在胡床上,高人一头,让牧民们匍伏在地下,便是容易实行的显示高高在上的手段。

这种简单的尊卑等级区分法,常为没什么水准而获得权位的人所仿效。如红卫兵小将,以为胳膊上绑一根红带子,便是红司令的部下,动不动踏上一只脚,让人家永世不得翻身的趾高气扬;如《红楼梦》里的焦大,当年为主子立过汗马功劳,便觉得自己也人五人六了,一张嘴“老子跷起一条腿来,也比你高”的得意心态,都属于远古的交椅统治在后来出现的返祖现象了。

自从胡人开始以交椅为身分、地位、权势、力量的象征起,交椅便成为某些人的命根子。没交椅可坐的,盼自己有把交椅;有交椅可坐者,一心盼自己的椅子位置往前移动。甚至像文坛这以清高著称的一亩三分地里,交椅,或交椅的变种,例如什么排名次啊,排座位啊,排行榜啊,纳入二十世纪经典啊,好像不这么折腾一下前后次序,很对不起自己似的。总之,别看下一世纪已经叩门,但宇宙洪荒时代的交椅情结,仍在没完没了地纠缠着文人的灵魂。

交椅这个词语,现在已不多见,但影子还在,人们口头常说谁谁谁是一把手,这一把下面,其实是有交椅二字的,不过省略掉了。大多数中国人,知道交椅,都是从《水浒传》来的,在水泊梁山里的农民革命家们,最在乎这把交椅,看作是头等大事。我不知道那些逼上梁山的好汉们,开不开会,听不听报告,传达不传达文件估计这百把十人,光是到会场里找自己的交椅,得半天功夫,何况大多数为文盲。

从《水浒传》里,懂得有交椅一说,但究竟是张什么样的椅子,为什么叫“交椅”而不叫别的,通常囫囵吞枣地一目十行带过,并不会作过多考校。其实,交椅的交,即交叉;而交叉的目的,为了折叠。用今天的话来说,交椅即折叠椅,不过如此罢了。所以,有些事情,朦胧着倒好,弄明白了,不免扫兴。一想到忠义堂上,摆了一百零八张肯定非电镀得闪闪发光,而是木匠手工打做的折叠椅,那土得掉渣的场面,就令人失望了。与《智取威虎山》里的座山雕开百鸡宴,不过蘑菇炖小鸡的小家子气,如出一辙,顿时令人生出威风扫地之感。

后来,我恍然大悟,为什么玉麒麟卢俊义说啥不当第一把手,为什么豹子头林冲对把他排到什么名位上不在乎,为什么小旋风柴进推三阻四地不肯贸贸然地入伙?敢情这些人,对于交椅的感情,不如那些农民弟兄看得重。说来说去,若按毛主席的阶级分析观点,大概这帮北宋时期的有产阶级,颇不把这些出身好、成分好的工农同志放在眼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肯定不屑于跟草莽英雄为伍。另外,也应该看到,卢俊义,林冲,柴进,与这些落草为寇的土包子不同,曾做过大官,曾当过贵族,曾带过兵马,见识过帝王排场,皇家气象,觉得这种小儿过家家式的排座次,争交椅,不过是没见过大世面的自得其乐罢了,肯定背过脸去,会捂着嘴偷着笑。所以,交椅情结,具有农民意识的人更热衷些,当不会错。

这样,便能理解黑旋风先生,发现一张折叠椅上面贴着的纸条,写有“李逵”二字,那份兴高采烈了。虽然他当未脱盲,但个人的名姓总会认识,自然要在忠义堂上手舞足蹈,表现出分田分地后翻身农民的欢乐了。试想,昨天还面朝黄土背朝天,今天过上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日子,能不铁定下一颗心,跟着宋江哥哥干革命嘛!因此,那第一把交椅,是黑三郎坐,还是卢大官人坐,对他来说,便十分关心。在中国,凡处于文化弱势的统治阶层,无不对于知识分子存有先天的拒绝和排斥心理。所以,苦大仇深的他,跳出来,担纲主演了一出交椅保卫战,一点也不奇怪。

现在弄不清梁山泊为什么下决心,要把河北大名府第一等长者,人称“河北三绝”的卢俊义,弄上山来也许宋江到底是小吏出身,意识到革命成功,光靠冲锋陷阵的勇敢,靠无法无天的痞子精神,是难以维持政权的。需要文官,需要专业人士,需要知识分子,更需要一位招牌人物来撑场面,也是山寨渐成气候的必然。但真的要让卢俊义坐第一把交椅,建立正规的政权机器,马上遭到一百单八将中大多数昨天为农民的好汉们所抵制。三打祝家庄后,按晁天王弥留时的约定,应该是捉住史文恭的卢俊义为寨主才是。可是到了关键时刻,宋江自己也变卦了,看来,古往今来的交椅情结,无不与个人利害有关。

我们能够理解,黑旋风无论从阶级角度,从文化层次,从肤色认同,从感情因素出发,都只有坚决拥护黑宋江一途,绝不赞成玉麒麟。而且马上得到武松、刘唐、鲁智深一班农民弟兄的铁杆支持。最后,吴用等人,又装神弄鬼地从地下挖出一块石碑,把大家名字刻在上面,三十六天罡,每人发现自己屁股底下,都有一把交椅,于是功德圆满。众好汉酒酣耳热,称心如意之后,托塔天王的政治遗嘱,也就当它是耳旁风了。

由此可见,交椅这东西是如何深入人心,阴魂不散。几年前,一所大学中文系的一位教授,突发奇想,生出一份争交椅的好兴致,要重新给现当代中国作家排座次。这本是一件见怪不怪,其怪自灭的事。但好事之徒甚多,无聊小报不少,于是沸沸扬扬,一时间里,成为文坛的花边新闻。

其实,新文学开创者之一的茅盾先生,一巴掌被这位教授从第四位打落下来,而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先生,则被推崇到这把交椅上,纯系个人见解。他愿意这样看,有人愿意这样听,都无伤大雅。正如那位与阿Q先生谊属同乡的老通宝先生?这大概是中国新文学中刻画得最成功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农民了,不相信洋蚕种,非相信土蚕种一样;也如蔡元培当北大校长时,那位拖辫子的辜鸿铭教授,爱闻女人裹脚布的味道一样,属于嗜痂之癖,不必太当真的。

紧跟着,另一所大学的中文系连忙呼应,下聘书请金大侠任该校教授。可见中国人的交椅情结之重,名次观念之深,因为哪怕随便上个主席台,吃酒席,集体照相,也得把座位前后左右,斟酌备至,商量再三。金庸先生的行情忽然见好如此,以致堂堂学府,慌不迭地奉上教授桂冠,某学术性出版社连忙出全集凑趣,这倒变得有些可乐了。甚至还有一位先生声言,谁要不读金先生的著作,便是神经病云云。听了这种说法之后,联想李逵先生,在忠义堂上挽胳膊,捋袖子,为保卫交椅而大放厥词:“哥哥休说做梁山泊主,便做了大宋皇帝却不好”话说得如此豁边,也算是古今同音了。

上尊下卑,长幼有序,是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的一部分。而纲常就是对付像老通宝这种永远在压迫的最底层的老实农民的,祖先当了长毛,还得逃回来当地主的奴隶。至于流氓无产者阿Q,就洒脱多了,如果他革命成功,不但要睡赵司晨的妹子,邹七嫂的女儿,在赵庄领导人中间,说不定还会有他一把交椅呢!所以,这种排座次行为,是中国农业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农民最乐意干的事情。

由于历朝历代的农民革命,都是一呼隆地揭竿而起,谁不比谁多一块,但谁也不比谁少一块,只有经过造反,起义,失败,成功,转战,流亡,内哄,互斗以后,才逐渐形成领导集体和领袖人物。于是,权力的分配就体现在排交椅的座次上了。这种水泊梁山式的谁坐头把交椅,谁坐二把交椅,甚至火并,甚至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绿林气息,由来已久,深入人心骨髓,即使文化人,好像也难能免俗。

外国人好像不怎么讲究这方面的学问。在美国南达科他州拉什莫尔山国家公园里,刻有几个类似中国乐山大佛的总统头像。这事倘若放在我们这里来做,从立项开始,到雕刻完成,不知要开多少次会,拟出多少方案:刻谁,不刻谁;先刻谁,后刻谁;谁在谁的前头,谁在谁的后面,不知要费多少周章。在美国刻这几个总统头像,其中虽因经费和二战耽误了不少时间,但人家好几十个死去的和仍健在的总统,就选了这几个刻了,也没有因此定出这几位是一级总统,剩下的便是二级总统这一说。座位感或第几把交椅感,没有我们这里强烈,刻在那儿的是总统,没有刻在那儿的,也仍旧是美国人尊敬的总统,甚至“水门事件”被弹劾下台的尼克松,死后的哀荣,不也照样庄严肃穆世界上好像只有我们这里,将作家评为一至四级。每当外国同行拿到中国作家递过去的印有几级作家的名片时,常露出一丝惶惑的面色。于是,要费许多口舌,拐弯抹角带比划,人家才明白何以这样定级,然后点头表示理解。因为在外国同行心目中,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特别是精神产品,是无法掂斤拨两地加以计量的。所以,茅盾从第四位跌落多少位以后,金庸从多少位以后上涨到第四位,这种碧落黄泉的升降排位,说句不好听的话,也是闲得无聊,没有麻将好打时的余兴罢了。

这种在文学界,谁老大,谁老二,谁是三类苗;谁是经典,谁不是经典;谁上排行榜,谁不上排行榜;谁的作品已经不朽,谁的作品不能传世,诸如此类分等编级,上下其位的事情,便绝对是中国特色的热闹了。好像未见任何一位外国傻瓜教授出来干过。他们有排行榜,那是根据书店的销售数量作出的,绝不是几个人把门和窗户关起,挂上不透风的窗帘,在那里面窃窃私语,嘀嘀咕咕地捣鼓出来的。因为外国人信《圣经》,或许多一份敬畏之心,那书中警告过:“不要评断别人,这样,上帝才不会审判你。你怎样评判别人,上帝也会用你评判别人的标准来评判你自己。”

虽然话是这样说,但外国文学彼此之间的争长较短,互不买账,也和中国差不离。文人相轻,可谓天下通病矣!美国那位老狮子海明威,损起美国文学同行来,说他们像养在一个玻璃罐里的蚯蚓,只能互相吸收对方的排泄物,可谓用语刻薄;但他并不封自己第一或者别人第二。在俄罗斯,最有资格干这件事的别、车、杜三位,在彼得堡的《祖国纪事》写了那么多作家和作品评论,也没有把当时俄国文坛那么多作家,排出一个金曲流行榜来,但果戈里,赫尔岑,屠格涅夫,冈察洛夫,涅克拉索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倒也通过他们的慧眼,从众多灰色、平庸、普通、凡俗的作家队伍中识别出来。高尔基在他的《文学写照》一书里,回忆和评价了他同时代的许多作家,托尔斯泰,珂洛连科,契诃夫,普利什文,珂秋宾斯基,当时俄罗斯文坛也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期,高尔基以敬重的口吻谈论他们,但从未信口雌黄地把这些大师们来一个“排排坐,吃果果”的游戏。蒲宁在回忆契诃夫的一篇文章里写道,他对于当时俄国文坛从托尔斯泰起健在的文学巨匠的敬畏之心,使他有不敢轻易下笔的惶恐,契诃夫也只是开了大狗小狗的玩笑,劝他不要因为大狗在叫,小狗就失去叫的勇气而已,实际上还是一视同仁的。

由此看来,在这些智者的眼里,作家是无法相比较的。再说,北齐的颜之推在《家训》里有言:“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或彼以为非,此以为是,或本同末异,或两文皆欠,不可偏信一隅也。”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中国新文学开创者之一的茅盾,会因为这样的闹剧而失去什么吗老实说,茅盾的作品,浩如烟海,它记录下的是整整大半个世纪的中国,断不是一两句闲话就能否定得掉的,更不是随便翻上几页,就可匆忙结论的。

话说回来,当年这出文坛交椅重新编排的闹剧,能成轩然大波,不能不钦佩编、导、演的造势成功之术。因为中国是个不大刊登社会新闻的国家,所以,只要谁在大庭广众,光天化日之下,嗷嗷怪叫一声,那是最能获得轰动效应的行为。有一次,遇到一位教授当代文学的学者,他讲了他带过一名研究生的故事。此人十年寒窗,囊萤凿壁,写了十篇研究当代文学的学术论文,一篇篇投出去皆如石沉大海,毫无反响。后来,他急了,一反常态,怪叫一声,写了篇全面否定、骂倒一切的文章,一下子成了文坛黑马。所以,这范例对后来人大概是有些启示性的,他能做的,为什么我不可以做呢?

从这里,我渐渐理解魏晋文人的许多怪诞了。譬如那个写《登楼赋》的王粲,动不动就要学两声驴叫,弄得满座绝倒。其实在所有能叫出声的动物中,以驴叫声最不雅,既不雄壮,也不委婉,唯有突梯滑稽而已。这个王粲偏要来这一嗓子,无非也是邀人注意他罢了。他在荆州刘表处不得赏识长达十六年,说实在的,他作驴吼,以抒心中的愤闷,似乎也该同情。再譬如那个阮籍,爱作虎啸,那就更不同凡响了。不过想到他在那个高压的政治箝制的局面下,除了醉酒外,他要不啸的话,岂不憋得非自我爆炸不可。他甚至不远千里,去寻求同啸之好者,作竟日之吼。可见怪叫,对真正的文人来说,则为表现自己的手段之一,是一种登龙之术吧?

从这个意义上讲,坐交椅者,坐不上交椅想坐者,或并不想坐交椅,只是想在交椅上制造一些震动者,要是世道太冷清了,没有什么兴奋点,无法起哄架秧子,是有点不好受,偶尔叫出那么一两声,人来疯,引大家投以目光,也就情有可原了。

同类推荐
  • 沉浮录

    沉浮录

    本书为作者陈勉哉(1909.5-1999.8),几十年革命、工作、生活的回顾和总结,较为系统地叙写了一生的经历和心路历程。主要内容有回忆家乡、童年趣事、投身革命、八一风云、回忆革命前辈、投身教育事业、抗日逃亡、迎接解决、再展红旗、攀登书山等。
  • 花间呢喃

    花间呢喃

    本书主要介绍了花季时期的高三的孩子们,从各个角度来剖析这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记忆。总共分五章:平凡人生、往事悠悠、理性思考、有话要说、声音再响。
  • 放牧自由

    放牧自由

    《放牧自由》是雷抒雁近作精选。作品题材广阔,立意高远,既有宏大题材的抒写,也有针对细节生活的描摹。不论是哪种题材,作者均能给以诗意的发现。《放牧自由》的诗歌语言富有哲思,角度别致,能给人以较强的审美享受和诗意想象。作者雷抒雁为著名诗人,作家,曾任《诗刊》社副主编;1995年调鲁迅文学院任常务副院长。诗歌《小草在歌唱》获1979年至1980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作品奖。
  • 图文版中国经典神话故事

    图文版中国经典神话故事

    《中国神话故事(英文版)》中那些生动离奇的故事,可以了解到我们的祖先对宇宙与自然万物形成过程的奇妙想象。天地是如何形成的?人类万物是怎样产生的?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又该如何解释?人类又是怎样一步步征服自然的……人们通过想象来解释这一切,于是使形成了早期的神话。人们将这些故事一代代传承下来,最终形成了文学宝库中一颗耀眼夺目的明珠。
  • 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这是一本当代最为传奇的诗人海子的诗传,主要讲述了诗人海子的一生,从他生命的开始讲到最后留有许多疑团的自杀。里面穿插了海子的诗,增加了此书的可看性和收藏价值。是每一个海子迷不可错过的传记。
热门推荐
  • 留住故事系列:罪与罚的故事

    留住故事系列:罪与罚的故事

    《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受欢迎的作品,似乎没有人会不知道它的大名。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聪明高傲的年轻人在犯下重罪后漫长而深刻的道德挣扎。如陀氏的其他作品一样,这个故事在令人窒息的气氛中旁骛丛杂地展开,并在绝望的最深处陡然绽放出纯洁的希望之花。如果你以为这个故事太过复杂、太过沉闷,请听听改写者亚伯拉罕·B.约书亚自己的亲身体验——当他给自己的两个不过十岁的小孙子朗读这个复杂而包罗万象的故事时,他们听得那么投入、那么聚精会神;如果故事里那个渴望赎罪并获得拯救的年轻人没有在他们心中激起同情,又怎么会发生这样的奇迹呢?
  • 麟台故事

    麟台故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陈菁玉的种田修仙生活

    陈菁玉的种田修仙生活

    一场车祸,26岁的剩女陈菁玉穿越异世成为6岁孤女,虽家徒四壁,但父母俱全,上有哥下有弟,手中还有空间,好日子很快就来!
  • 星象江湖

    星象江湖

    太元历1195年,第二世界所发布的《星象江湖》上线,无数玩家涌入其中,旗下游戏的唯一核心准则:遵循真实性。弑楼楼主亲传弟子唐与言,发现了这群莫名其妙出现的外来者,并与之接触。在那一刻,世界就此翻转。冥冥之中仿佛有一种力量引导着她追查,探寻,发现这世界的真相。你以为这是一场游戏,它却不是一个游戏。你以为它不是一场游戏,它又是为一个人所准备的游戏。【铺垫较长,后期挖坑不填较多,看请勿喷】伪网游,慢热,轻微武侠仙侠元素,涉及不科学私设,背景古代江湖。女主是本土原住民,非玩家,本文是以女主的视角展开,主要还是写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事。CP已定花无间,主剧情,逻辑死,感情线忽略不计。已有百万完本黑历史《护琴计划》保障,放心入坑。
  • 带着全息手环到古代

    带着全息手环到古代

    沐楚楚不幸被雷神劈死,带着雷神赠与的可将东西现实化的全息手环重生在己有包子的沐楚儿身上后带着家人走向强者之路。并在路上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 红颜乱之一代相后

    红颜乱之一代相后

    她本夏国公主,一朝国破,死里逃生。她誓死复国,隐姓埋名,换男装,馆青丝,参科举,历经磨难她终成一代丞相。却发现自己喜欢上了仇人之子,她该如何抉择
  • 球场败类

    球场败类

    刚进联盟时布鲁斯·杨给人的印象是温文尔雅的外线蓝领,可是很快大家发现这错的离谱。他不仅是外线的炮台,更具有极强的单兵作战能力,能突能投,哪里需要就能补到哪里。他是所有主教练梦寐以求的万金油,又是他们身为对手最厌恶痛恨的对象,他是布鲁斯杨,球场上的败类!一枚来自22世纪...
  • 龙魔记

    龙魔记

    格斗士唐龙,比赛中遭人暗算,灵魂穿越到了异界。以兽之武脉修习上古武道,却引来杀身之祸。唐龙奋起反击,从此踏上修神之路……
  • 重生之恶魔的野望

    重生之恶魔的野望

    当叶落睁开双眼的那一刹那,作为恶魔的一生便从此展开。既身为恶魔,则实力为尊,追求无上自由,谋取世界霸权!“终有一天,我将站在整个魔界的顶点,然后带领魔族使万界臣服!毕竟,我可是要成为最强魔王的男人!”据说,在任的第三十七届女魔王撒旦号称史上最强魔王。
  • 聊斋之作死证道

    聊斋之作死证道

    闹鬼的慌宅?住借宿的狐妖?留恐怖的画皮?披海外的罗刹?泡怀着一颗作死之心,闯荡在聊斋的世界,一个字,莽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