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16500000009

第9章 海归女的寂寞阳台

“海归女”,指海外留学回国工作的女生,谐音为“海龟女”。

该词最早源于1999年凤凰卫视台的访谈节目。

当时主持人采访学者王辉耀博士时提出了海归这一概念,说海归就是海外归来的意思。

而海归女,除了以高学历高素质进入大众视野,也因为婚姻状况的普遍不乐观,成为此一时代的热点话题。

她的伤心事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多的是。

在一场选秀节目的报名点,一位女孩不厌其烦地介绍自己:“你好。我叫欧蓝。欧洲的欧,蓝天的蓝。”

欧蓝歌唱得不错,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位年纪轻轻的女郎,其真实身份是世界五百强企业的高管。

更早的时候,她是麻省理工大学数学系的毕业生。

年仅25岁,已然肩挑重任。回到国内,找了份合心意的工作,又在三年之内成为地区协调总监,一直负责着公司的技术和项目运作,别人看着,羡慕嫉妒恨。可谁也不知道欧蓝的真实生活。

必须面对大量国际客户,必须让自己生活作息极没规律。她经常是早上八九点钟打开电脑处理英文信件,直到凌晨四五点还要和来自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的合作伙伴视频对话——“我要配合他们的工作安排。”欧蓝说。

重压之下,欧蓝自我调节的最好方式是:戏梦人生。抽空去参加歌唱比赛,也客串个电视剧电影——就算让她演个群众演员,她也要把自己全部投入进去。如果能演个爱情戏,欧蓝就痛痛快快在别人的故事里,洒点自己的眼泪。在片场,没有人知道她是一个大企业的主管。也没人知道这个不是主角的姑娘为什么哭得如此逼真。

25岁,没谈过恋爱。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也不是不想,也不是不孤独。夜半无人私语时,她也像所有正值青春年华的姑娘一样,想着一个人能拉着她的手走进教堂。可是没有。相亲相爱这回事儿,她只能在歌里唱一唱,在电视剧里看一看。

留学美国的时候,也有留学生抛出橄榄枝,欧蓝不接,觉得那些稚嫩的男生不像自己的渴望那样:大气、帅气、有朝气、有底气。也有老外喜欢这个长着东方面孔的美女,可是欧蓝总觉得,巨大的文化差异像一座高山,横亘在两个南辕北辙的地球人之间。

欧蓝喜欢过一个男人,来自香港的年轻的访问学者,他符合自己的一切想象。可惜妾有意郎无情,或者也是没有缘分。这位学者已经结婚了,生活算得上稳定,家中还有一对子女。男人给欧蓝看全家福,欧蓝一边不失得体地表示羡慕,一边在心里默默滴血。然后,这个不大可能开始的感情也就无疾而终了。

同学看出了欧蓝的心思,问欧蓝为什么不主动点,一点都不像个女留学生。欧蓝说,如果我出招,他就接招了,那他也未必值得我欣赏。

回国,一头扎进工作。高强度、大压力,唯一空闲的时间都拿来体验另外的人生,没有时间正儿八经认识合适的男人。而所有的男人也都不敢招惹欧蓝。她才25岁就做到如此位置,让人心生敬畏又敬而远之。

原以为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多的是。可是,这些两条腿的生物总让欧蓝感觉缺了点什么。

更多的时候,她就窝在家里,一杯红酒配电影,在寂寞的晚上,感慨:没那么简单……

我的内心戏

剩男越来越多,可海归女的选择越来越少;世界上你走过的地方越来越多,能看上的人都越来越少。

这几年,留学生的概念已不像前些时候那么热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谁家要出个留学生,嘿,满大街的人都得奔走相告,直接把你家圈成重点保护对象。

如今留学生多了,大家见惯不怪,谁也没工夫高看你一眼,再把你当成一个特殊群体。尤其是,近几年国内就业形势严峻,当然国际劳工市场也不容乐观。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曾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海龟”,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变成“海带”(注:海外留学归来待业青年)了。

海归们既然都走下神坛了,他们创造出来的美好感情神话还能维持多久?那种从大洋彼岸夫妻双双把家还的场景,已经是上个世纪的美好记忆了。

如今我们面对的,是海归们荒芜的内心世界,在身为留学生的岁月里,他们面对的,是一片澎湃的情感荒漠。

在海外,一个男性留学生可能是这么想的:我拿到了一个还不错的学位,找到了一个还不错的工作,长得也还不错,新租的房子也不错,总而言之,一切都很不错。为了把这不错的一切推向更不错,自然要去找一个不错的女人。一个不错的女人,就像一杯冰淇淋上面的红樱桃,或者一杯鸡尾酒杯上的柠檬片,对他不错的生活,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个女性留学生可能是这么想的:我拿到了一个还不错的学位,找到了一个还不错的工作,长得也还不错,新租的房子也不错,总而言之,一切都很不错。可是我就是没有一个不错的男人,下雨没人为我撑伞,受委屈没人为我撑腰,情人节没人跟我撑床,圣诞节一个人站在市民广场看烟花,就算趁打折买一百个LV,就算往罗马许愿池丢一百八十个硬币也改变不了孤家寡人的惨状。

国外大学的同城BBS,往往就成了寂寞精英男女们交流的乐园。

但是,按照那个著名的说法——你没法知道计算机对面和你聊天的是不是一条狗,你就不知道这样寻找意中人的方法,其中是不是有夸大其词的水分。

比如,一个男人,身高刚过172.5米,他就奔着175米那一栏填了。又或者,年薪只有七八万,也直接四舍五入上了十万。明明肥头大耳,自我描述的形象却是“匀称”。一个姑娘也可能满脸雀斑,四环素牙,自我描述的相貌却是“清秀”。又或者,你看好她有稳定的跨国大企业职工身份,谁知那国际最大最著名的西餐厅名叫麦当劳,她不过是做了两年兼职。

身在空旷的美洲大洋洲,走路十公里也看不见一个活物,你最可能遭遇的,就是这样一线牵却不靠谱的千里姻缘。

当然,在国外那个有空气没呼吸有风光无美色有阳光没温暖的异乡之地,whocares!管你是骡子是马,能拉出来遛遛就不错了。

就算你曾经有个高中时代的青梅竹马,或是大学时代的校园恋人,一旦你变成了留学生,你还能和你的那位一路走下去海枯石烂心不变?等闲变作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呀!人人都知道异地恋不靠谱,那异国恋岂不是更不靠谱?

就算你保证再寂寞也会保持忠贞,国内的那位还等不了你呢,人家比你更没安全感。

后路既然断了,咱还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哪儿念书在哪儿找吧,可是,也不能是个异性你就蠢蠢欲动啊,这是原则。走到天涯海角也得讲原则讲底线。

于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大街上,尽是落落寡欢的华人男女,特别是女青年。男青年尚且瘦死骆驼比马大,海外不好混咱还能回国寻觅故乡的云呢。回归祖国怀抱后,八九不离十是很容易“脱光”的。

可是海归女的处境就艰难多了。一般说来,男人对于落叶归根的渴望比女人强烈得多,骨子里真正传统的永远是男人,这个你别不信。而女人一旦在海外混迹多年,喝饱了洋墨水,心里多少就沾上了点无形的骄傲,优越感也时不时要左右你的择偶标准。所以,留学生你是看不上的——国内女孩儿当个宝贝的男海归,在你看来可能也就是一个行事抠搜、空染一身洋病的土鳖。ABC香蕉人你可能也看不上,交流个中文都费死劲了,夜间做个能量交换他没准还得给你现挂一段黑人饶舌。老外自然也是一种选择,可归根到底的那种文化差异,不是你们俩共享一副刀叉切牛排就能解决的。想想《北京人在纽约》里的王启明,想想王启明他闺女,所以,涉外有风险,结婚需谨慎!

那怎么办?这是一个问题。剩男越来越多,可海归女的选择越来越少;世界上你走过的地方越来越多,能看得上的人却越来越少。

我有个主意,自认为不太馊。那就是,诸位海归女,莫不如像海归男一样出口转内销,拉动内需也是硬道理,说不定你作为经济增长点这么一刺激,人民币在汇率市场上还能小幅升值呢。

但海归女面对的问题,也是许许多多中国优质女人面临的共同问题,那就是:女人总不甘心找个条件比自己差的男人。

早年间大学没有“扩招”一说,能考上大学的,就有人送绰号“天之骄子”。而如今妇女翻身得解放,“天之骄女”们更是层出不穷。

这些什么都好的女人,有才有貌有身高还有大脑,往往毫不犹豫奔着西方文明世界就去了。不管镀金有用没用吧,她至少见识过最great的professor,用过最fashion的products,有过一切最extreme的experience。国际政坛风云尽收眼底,惯看股市期货秋月春风,和行业名人喝过咖啡,和恐怖分子过过招,这确实不是土生土长的Chinese大学生们轻易能有的体验。于是,不需要上帝说“有光”,她们就已经光芒万丈了,唯一不圆满的一件事,就是没有摆脱“光棍”身份。

寂寞地从海外转战本土,内心已经走过千山万水。这样的“三高”海归女,高智商、高学历、高收入,西方社会的文明生活方式已经浸透了血液,深入了骨髓。回到国内,她依然是璀璨钻石一颗恒久远,在事业的舞台上雄心越来越大。你要她去找一个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以示“爷们儿”的男人,不可能。你要她去找一个不听安德烈?波切利专唱《爱情买卖》的大俗high,不现实。你要她找一个年轻男下属屈就,如果不是一时冲动坏了脑子,她能豁出去?你要她去找一个活在套子里的小公务员,她会告诉你,没有尝试过“裸奔”人生的男人简直是无趣至极……风浪见得多了,海归女也就比一般女人更理性——那个生活中的好伴侣,最好是事业上的好partner。最好像马云和马夫人,又最好是:张瑛和张先生。

正是因为有了非同一般的成长经历,有了不俗的国际眼界垫底,海归女一旦上去了就很难下来。比起一般的女人,海归女的存在感更强烈,更理性,对感情的胃口也就更大。所谓“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只可惜,她们遇到的男人,往往只是“站得更高,尿得更远”。

就像《爱情连连看》舞台上的李文杰,25岁就成了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管,还会说好几国语言。在她面前,我总忍不住紧张,就怕哪句话露了怯。而女编导和女嘉宾都爱死她了,在她们眼里,李文杰就是一个自强自立的新时代女性标杆。我也毫不掩饰对她的欣赏,这样一个姑娘,能放下架子,投身这种有点世俗的电视交友活动,多少能给“幽人独往来”的精英姑娘们一点积极的启发吧。退一步讲,即便是没有匹配的男人前来攻擂又怎样?我看李文杰照样也能活得挺乐。

当然,这种优秀的女极品,我也不太担心她们的出路。成为“剩女”当然是一种出路,而遵照那个又荒谬又现实的婚姻公式:A男配B女,B男配C女,C男配D女,D男娶A女,好歹你还有个D男垫底儿,甭管他成色怎么样,他好歹是个男人。有人愿当备胎,咱就先收着吧。

如今的中国这么开放,外国友人大量拥入,所以,再不济可以找个老外,搞个跨国婚姻,这些老外在中国修炼多年,早就知道请女人吃饭不能AA制,也知道不能直不愣登有啥说啥,我想也就不存在那么明显的文化差异了。

要么,你就找个土老板嫁了。土老板亟需喝到洋墨水,他娶了你,就会把你当神仙一样供起来,就像供奉他的姑奶奶。

选择都是两难的,要么奔精神去,要么奔现实去。看你了。

当然,最可能的出路是,海归女继续在自己事业的大道上一路狂奔,迎接一波又一波高潮,看春花开秋月落,没准就在下一个事业的转角处,像蒸蒸日上的房地产行业一样,你的爱情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了。

当然,前提是海归女也得对自己进行一点“降级”改造。向前一步未必是天堂,后退一步往往海阔天空。

劝您,法国蜗牛吃多了也尝尝夜宵摊上八块钱一盘的炒螺蛳,乔布斯演讲稿看多了也?一眼《一起去看雷阵雨》,英语单词蹦完了也学学杭州话,比如“木老老好”。没准你就会发现,那穿着大裤衩子在街头吃羊肉串的男人只是发自性情,那开上手动挡桑塔纳就高兴得满街转悠的男人其实内心朴素,那在你前面冲进电梯的男人也许真是碰到了十万火急的事儿。

亲爱的海归姑娘,总有一天,你会爱上咱们神州大地这熙熙攘攘的人间烟火气。那么,融入这沸腾的生活吧!接受这随时潜伏在你四周的爱情吧!

同类推荐
  • 十万春花如梦里

    十万春花如梦里

    本书是一本饱含深情的散文集。著名作家肖复兴通过回忆自己与一代文坛大师、戏剧大家的交往,以及与父亲、生母、继母、姐弟之间的情感交织,呈现出那些经岁月沉淀而愈发厚重的真诚、美好、爱和感动。在艰苦岁月中,他们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着对作者的关爱。作者还在书中回忆了北大荒的知青岁月,记录下特殊岁月中珍贵的友谊,也记录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本书文笔细腻、贴近生活、情节丰富、感情真挚。
  • 踏上诗路去朝圣

    踏上诗路去朝圣

    《踏上诗路去朝圣》这部诗集中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她心灵之旅的回放。人们常说,在没有疵点的镜片中,物象都是清朗的。敏子眼中的世界,美好多于丑陋。她对故乡的眷念如回旋曲般萦绕于整部诗集,她好像永远也走不出生命的原点,她把对故乡的感恩和挚爱附着到一草一木、一梦一景中,再扩展到异乡一切能勾起她回忆的际遇中。《这个秋天,我想念一个苹果》:“终于在黄土高原灿烂的阳光里/眺望到了你颜色鲜亮的容颜/嗅着你迷人的果香/感受着秋风拂面的快乐/沉醉在我们相见恨晚的甘甜里/我的那些未喊出的诗句,被你一一击中。”
  • 白居易集

    白居易集

    《读张籍古乐府》约作于元和九年(814)前后。张籍(768?~830?)字文昌,祖籍吴郡(郡治江苏苏州),后徙和州(今安徽和县)。贞元十五年进士,授太常寺太祝,历官秘书郎、国子博士,后升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官终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因家境困苦、官职低微,了解下层疾苦,故其诗多写当时社会现实。长于乐府,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有《张司业诗集》传世。同“元白”、李绅、王建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反映民生疾苦,白居易对其乐府诗评价很高。多相互赠和之作。“乐府”本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职掌搜集整理民间及文人诗歌,配以乐谱,供朝廷祭祀或宴会唱奏。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本书题为《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实际上涵盖了当代湖北诗歌的全部历史。简要勾勒1949年以来湖北诗歌创作的历程,是为了更好地显现十七年———文革———新时期———后新时期(即转型期)的发展脉络,突出当下,突出转型期的新变。不敢称之为“史”,是因为自知尚未涉猎湖北诗歌全貌,肯定遗漏了某些好诗和好诗人。把最具个人化色彩的诗歌写作分成几大类论述,确有图方便之嫌。很多丰富精彩、又不宜归类的个例被淹没被忽略,儿童诗亦未涉及,在这里只有抱憾了。本书也涉猎了部分以小说和散文名世的作家的诗作,但未以小传的方式介绍,只是为了体例的统一。
  • 宋词三百首(下)

    宋词三百首(下)

    词是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词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热门推荐
  • 戮世勋爵

    戮世勋爵

    天道崩裂,衍化万界,吾为道而争,血染四方,故世人皆称我为魔。魔又何妨?吾心无悔,天弃我,吾为命而战,只求心安。书友群:【161191232】,欢迎大家入驻。【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听历史学家讲故事:人生路上舍与得

    听历史学家讲故事:人生路上舍与得

    历史故事,蕴涵了我国古代人们为人处世的精华,读者这一幕幕历史话剧,听着他们一席席精彩台词,我们逐渐学会更明智地处理人际关系,更轻松地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难题,更勇敢地选择拿起和放下,更豁达地看待得到和失去。本书通过通俗简短的历史故事,生动真实的历史人物,深刻明了的感悟,以及相关的名言俗语,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以启示。让人们在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悟中领悟人生的真谛,从而使人生更加精彩纷呈。
  • 中国史之隋唐至明清篇

    中国史之隋唐至明清篇

    主要讲了唐宋至明清时期的个人概括,可以说是一本对于我来说的历史书
  • 造乾坤

    造乾坤

    天下四分,万宗林立,他为了村人从苍茫山脉里走来,带着未涉世事的天真在世俗中穿梭,谁知人心险恶,让他受骗连连,无奈,他路见不平一声吼,结果美女银子全都有……
  • 深宫浅惜

    深宫浅惜

    茫茫人烟中,耐我独倾心久矣!罢!闭眼侧畔,又如何?茫茫红尘都是自己选的路......
  • 误入敌营:腹黑王爷极品妃

    误入敌营:腹黑王爷极品妃

    美女细作迷糊入错敌营,想脱身?难!腹黑皇子牵着你的鼻子走。小娘子,入了我的怀,还想去哪儿呢?
  • 混沌吞噬决

    混沌吞噬决

    天界的无天日,出现了一个玉佩,这个玉佩让圣人都为之眼热,一个少年得到了母亲给他的这个玉佩,致使母亲被杀,让他陷入仇恨中,且看这个少年如何在异世成就巅峰,回来复仇!
  • 病逸漫记

    病逸漫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居然成了兽人领袖

    我居然成了兽人领袖

    一杯奶茶的功夫,卢平居然被召唤到了异世界,刚好一屁股坐死了刚上位的兽人领袖。于是,新的领袖诞生了!“报告酋长!我们的漂亮姑娘被那群人类抓走了!”“嗯。”“报告酋长!我们的领地被那群人类占领了!”“嗯。”“报告酋长!您的..您的小金库被那群人类端了。”“嗯,嗯?你再说一遍?我什么被人端了?走!抄家伙!把领地和那群母兽人都抢回来!反了不成!”主角能力:霸气外漏,战斗力为0机智搞笑日常争霸
  • 暖婚盛宠:萌妻乖乖就寝

    暖婚盛宠:萌妻乖乖就寝

    叶倾苑一直以为富家公子哥都是高冷款or花心萝卜款。但是在遇见陆南徵以后,她的世界观、价值观、爱情观全部崩塌。陆南徵,A市首席CEO。有人说他杀伐果断;有人说他冷酷无情;有人说他性取向有问题……“NoNoNo!”婚后某夜,叶倾苑像一只小绵羊乖乖地躺在床上,鄙视着不明真相的众人:“什么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简直是瞎扯淡!”在她看来,陆南徵像葫芦小金刚一样,拥有综合的能力和……分裂的人格!“老婆......”男人的音线低沉有磁性,带着几分诱惑,朝叶倾苑渐渐逼近。“停!”她眉眼弯弯,眨了眨眼:“你是同性恋你父母知道咩?”话音未落,男人便一下扑倒了她:“老婆你忘得真快,看来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