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61900000006

第6章 意识形态魅影:从戏剧叙事到电影叙事(4)

那么,中国的戏教传统对于“影戏”观念的提出又有怎样的内在关联?这种关联又是如何在具体的表述中得以彰显?电影作为外来艺术,如何将其纳入中国文化的审美秩序,并赋予它合乎语境的文化身份?这些必然成了“影戏”论者最初的思考原点。郑正秋明确强调“影戏”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一)就是真。(二)就是善。(三)就是美。”(郑正秋:《明星公司发行月刊的必要》,《影戏杂志》1922年第1卷第3期。)周剑云与汪煦昌在《影戏概论》里也大声疾呼:“请莫忘影戏宣传之能力!请认清影戏所负之使命!”(周剑云、汪煦昌:《影戏概论》,《昌明电影函授学校讲义》,1924年版。)他们在发掘“影戏”的娱乐精神的同时,也时刻不忘强调“影戏”的教化功能:“人类每天辛辛苦苦……若没有正当的娱乐来调剂调剂……感情流动的人就会走到歧路上去,沾染烟、酒、嫖、赌种种不良的嗜好,不惜饮鸩止渴、糟蹋身体……民间有许多下等的游艺,非但不能调剂精神,而且有害身心,若任其存留于社会,传播毒菌,实非人类之福!为维持风俗,挽救社会起见,只有提倡正当的娱乐,才是正本清源之策……只有影戏担得起这个责任……可以开拓胸襟……增长见闻……益人知识……研究问题……论世知人……”(周剑云、汪煦昌:《影戏概论》,《昌明电影函授学校讲义》,1924年版。)如此种种,描画了一幅由“影戏”的推广所营造出来的乌托邦图景。虽然内容多有差异,但在强调“影戏/戏曲”的意识形态教化作用方面,与清人徐时栋的诉求并无二致。

《影戏杂志》

以郑正秋、周剑云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电影学者,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加上大多是戏剧出身,弥漫在士绅文人共同体里的意识形态规训,像幽灵一般隐藏在他们的血液里,轻易摆脱不掉。不管是作为一种策略,还是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他们始终抱着一种朦胧而美好的愿望,为电影在中国美学秩序中的合法性寻求一条捷径。而在当时的现实语境之下,“协商符码”的范式也许是他们认为的最好选择,他们试图将电影的技术现代性与戏教形式的典范性相结合。原因有三:首先,以电影的外来者身份来看,其在进入中国文化领域的早期,根本不可能直接介入壁垒森严的民族文化话语中心。回观中国文化史,任何一种外来艺术的生存、发展与定型,都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遭遇民族价值观与审美理念的择取与修饰,最终被消融为符合民族文化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其次,电影在萌芽阶段被普遍视为一种“影戏”杂耍的把式,其文化地位是相当低下的,还不足以形成对现存美学秩序的解构力量。电影在早期只是被当成一种新奇的“西洋景观”,而它的放映是夹杂在“戏法”、“焰火”等游艺杂耍节目中进行的。“多数人以“影戏”为幼稚的艺术,尚未受到社会上的崇拜和尊敬,故文艺界的文人,不愿从事于电影界的工作,恐怕一旦投身以后,要降低自己的身价及名誉”。(周剑云、程步高:《编剧学》,《昌明电影函授学校讲义》,1925年版。)其三,由戏教传统所代表的“协商符码”,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而快捷的获得准入证的方式,无论是出于自觉还是无奈,传承戏教理念都是使电影得以迅速被纳入中国文化审美秩序、获得民族文化认同的途径。因此,周剑云、汪煦昌在自己的论述中,专门提到“影戏”必须承担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影戏虽是民众的娱乐品,但这并不是它的目的。在国际观念没有消灭,世界大同没有实现之前,它实负有重要之使命,约而言之,有以下数端(1)赞美一国悠久的历史。(2)表扬一国优美的文化。(3)代表一国伟大的民性。(4)宣扬一国高尚的风俗。(5)发展一国雄厚的实业。(6)介绍一国精良的工艺。”(周剑云、程步高:《编剧学》,《昌明电影函授学校讲义》,1925年版。)应该说,这些看似“主旋律式”的“影戏”叙事策略,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下,为“影戏”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民族认同,起了推动作用。

但是,“影戏”论的戏教指向与典范的戏教传统存在着两个显而易见的差异。首先,早期的电影学者,多是文明戏出身,是戏剧改良的积极倡导者。比如郑正秋,在1910年开始发表的《丽丽所剧评》中,便极力主张改革旧剧,提倡新剧,认为戏剧应是教化民众的工具。他的戏剧主张对他后来从事电影创作以及早期的电影理论思维,显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郑正秋等人一方面认为“向来中国的戏剧,是专供贵族‘极视听之娱’的东西”,(郑正秋:《明星公司发行月刊的必要》,《影戏杂志》1922年第1卷第3期。)中国旧戏“虽有雅俗不同的地方,然而他们的主义,只是一味的供人消遣,没有通俗教育的旨趣”,(顾肯夫:《影戏杂志》发刊词,《影戏杂志》1921年第1卷第1期。)一方面却又继承了旧戏戏教传统的精髓,把教化民众视为戏剧改良的一个关键方向。随后,又将戏教传统引入了“影戏”的创作之中,认为:“戏剧(影戏)之最高者必须含有创造人生之能力,其次亦须含有改正社会之意义,其最小限度亦当含有批评社会之性质。”(郑正秋:《我所希望于观众者》,《明星》1925年第3期。)与徐时栋规定戏教的价值取向一样,他也对“影戏”的叙事内容与意义呈现做出了级别上的界定。其次,如果说“影戏”的戏教指向是对戏教传统的继承,那么在具体的诉求层面,二者又有着明显的不同。戏教传统中,由官方意识形态与士绅意识形态共同维护政治秩序与道德秩序的意味,在“影戏”的戏教指向里渐渐淡化,至少在道德秩序的表达上已经模糊了维护政治秩序的内涵。这里边既有历史语境变迁的因素,又与戏曲本身的重心转移有关。戏曲在清朝中后期的程式化发展使得其教化功能大大削弱,它的日益技巧化以及曲目的单调重复,使戏曲越来越偏向于杂耍式的歌舞表演。相对于乡间,城市的观看群体更多地关注于戏曲的观赏性、名角的表演流派等物质外壳,而文学性以及潜在的意识形态教化作用,则受到了极大的排挤,官方意识形态对戏曲的控制能力也因此发生了结构性的转移。作为一种符合语境的历史趋势,早期“影戏”论的戏教指向也明显淡化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操弄,道德教化的强调虽然仍是其中心,但维护政治秩序的功能已经被悄然边缘化。戏教传统中向官方意识形态靠拢的仰视方式逐渐被“影戏”理念关注民间生态的俯视方式所代替。它更多地强调普适性的价值,而非对君王道统的效忠;更多地强调“影戏”的通俗教育功能,而非迎合贵族士绅的消遣娱乐功能。认为“我们中国的戏剧……完全是绅士派的娱乐品……都不够通俗教育的程度,唯有影戏,才能当之无愧。‘惟其真也,斯能于陶情冶性之中,收潜移默化之效’”。(周剑云、汪煦昌:《影戏概论》,《昌明电影函授学校讲义》,1924年版。)

由此,“影戏”叙述作为一种策略,通过对戏教传统的继承与改造,得以敲开民族审美秩序的篱墙,进入中国日常的文化生活结构,并在与戏剧等其他艺术的文化领域争夺中,成为一种解构性的力量,在民间意识形态场域开始取得一定的话语权。当然,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官方意识形态与反抗性意识形态的重新强势介入,也最终一起构建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之争。在中国,电影与戏曲一样,始终无法摆脱作为意识形态争夺战场的宿命,弥漫在戏教传统中的意识形态幽灵由此得以附体在中国电影的躯壳之上。

然而,“影戏”作为一种文化实践,它的他者身份与写实性,必然使其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文化思维模式之间产生错综复杂的关系。“影戏”在中国的文化身份与民族意识形态权力之间,必然需要一种艰难的调适过程。单纯倚仗对戏教传统的继承与改造,显然并不足以抵消民族意识形态的压制。这就在策略上促成了“影戏”观的另外一种努力方向,即把“影戏”的生产机制视为民族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思考如何将民族意识形态在意识与潜意识层面上移植到“影戏”的审美创作与消费中,使其符合特定社会与历史时期的审美规训,借此获得在民族语境下合法的文化身份。因此,可以这么认为,“影戏”在中国的文化身份并不是天然给定的,它也可以是一种设计。英国学者乔治.莱尔因在《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与第三世界的在场》一书中详细分析了文化身份的设计机制,认为:“文化身份散乱的构建过程中存在的局限化过程是通过某些机制实现的。因此人们可以发现一个典型的选择过程,借助这个过程,只有某些特征、符号和群体经历得到注意,其他的被排除在外。此外还存在着一个评价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某些阶段、机构或团体的价值被描绘为民族价值,其他价值被排斥在外。这样,一个被认为有着共同价值的道德群体就形成了,其他价值被忽略。对立的过程也常被采用,借助这个过程,某些团体、生活方式和观念被描绘为出于民族群体之外。文化身份被定义为与这些他者群体相对,由此形成了与‘他们’或者‘他者’对立的‘我们’的概念。”([英]乔治.莱尔因:《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与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223页。)可见,选择、评价与树立“他者”是文化身份得以构建的必要过程,甚至也是一种获得认同的策略。然而“影戏”本身的他者身份,使其在身份设计机制上必须偏向于他者的重新他者化,即通过对抗他者在叙事过程中对本民族的符号、形象、生活方式的扭曲,来树立一种能够正确反映本民族价值观念的电影的“我们”化。而这个“我们”化的过程,也必然是选择与评价的过程。

在具体的叙事实践层面,单就“影戏”论者当时的拍摄实绩来看,丰泰照相馆的《定军山》之后,直到1913年,中国人才再次厕身“影戏”业,这一年,美国人依什尔来中国摄制“影戏”并在上海成立亚细亚影戏公司,张石川、郑正秋邀集新剧家16人成立新民公司,承包亚细亚公司的编剧、导演等业务,拍摄了短剧情片《难夫难妻》。此后依什尔返国,新民公司也改组为新剧社,“未立中国影戏之基,乃肇新剧中兴之运,谈者惜之”,但它却开中国电影在上海落地生根之先声。同年,香港的黎民伟以“人我镜剧社”的演员力量和布景与归国途经香港的布拉斯基进行短暂合作,拍摄《庄子试妻》。1916年,张石川与新剧家管海峰集资创办幻仙影片公司,再次尝试自办“影戏”事业,他们租用劳罗的摄影机及摄影场地,将当时流行的舞台剧《黑籍冤魂》拍成影片,但最终由于资金困难而挂牌歇业。1918年,资金实力相对雄厚的商务印书馆成立“活动影戏部”,摄制一些风景、教育和时事短片,并于1919年开始尝试滑稽短片及短故事片的摄制,自此,中国电影业才逐渐持续性地发展起来。

同类推荐
  • 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

    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

    飞乐鸟所有色铅笔中颜色最多的高级手绘,与国际通用的颜色接轨,并由飞乐鸟最顶级的画师亲手创作。初高级画手一定要看噢!这本《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比一般中国人画画只用到24种颜色色足足增加了24种,与国际顶尖的画手所用到的颜色保持一致。只要这48种颜色在手,就可以画出任何一种颜色的物体。其次,本书仍然是从最初级的画线开始,一步一步教会你画好成熟的素描画,以及从入门到成熟的上色步骤,对于初高级画手或者业余画画的同学来说,是一次难得学习的机会。掌握这本书的主要知识点,可以给你瞬间就成为用色高手和色铅笔画画高手。
  • 古典音乐一本通

    古典音乐一本通

    本书以时间为序,用最幽默、最时尚、最轻松的方式解读古典音乐。资深音乐DJ倾情演绎古典音乐家们背后的故事——“音乐之父”巴赫,“含着眼泪微笑”的莫扎特,“李尔王”贝多芬,“海顿老爹”,“疯人”舒曼,高贵的勃拉姆斯,趣闻轶事和名曲佳作尽在书中,带给读者轻松愉悦的视听体验。大量图片和音乐术语解释,令古典音乐不再高深莫测,以亲切而优美的姿态走近普通读者。
  • 紫砂器投资收藏手册

    紫砂器投资收藏手册

    什么是真正的紫砂器?怎样鉴别不同时代的紫砂器?哪些紫砂器具有收藏价值?如何发掘具有投资潜力的紫砂作品?针对目前困扰着众多紫砂器爱好者的这些问题,本书作者结合自身三十佘年的紫砂器收藏经验,并以作品实例分析的方法作了详尽的阐述;书中的“收藏提示”更是紫砂器领域的收藏秘笈,精彩的作品点评则可引领读者明晰紫砂艺术的真谛。书中还辑录了各时代的名家名作,特别是介绍了一些极具潜质的当代中青年紫砂艺术家及其佳作,便于广大紫砂器爱好者发现新的投资收藏热点。
  • 南红玛瑙投资购买指南

    南红玛瑙投资购买指南

    《南红玛瑙投资购买指南》是韩龙先生继《南红玛瑙收藏与鉴赏》之后推出的最新作品。新书以基础知识为依托,针对购买者、收藏者关注的市场热点进行解读,提出了中肯的见解和指导,并对专业术语做了详尽的定义、解析。全书更加偏重于实用性和指导性,力求能够让更多人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懂得如何分辨南红玛瑙的优劣,懂得如何鉴别南红玛瑙的真伪,懂得如何购买或是收藏南红玛瑙的原石、成品,以便于更好地享受南红玛瑙带给我们的乐趣。
  • 课外雅致生活-瓦格纳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瓦格纳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热门推荐
  • 女神归来百分甜

    女神归来百分甜

    梁昭慕遭人设计,从事业当红期坠入谷底,销声匿迹远走他乡。五年后梁昭慕高调归来,签约最好的娱乐公司,与当红的男艺人合作,代言、杂志、电影资源拿到手软。只是老板有两条要求:“不准和男艺人传绯闻,不准和男艺人谈恋爱。”梁昭慕无奈摊手表示:“老板你管的太宽啦!”老板笑眯眯表示:“嫁给我,你来管老板好不好,都听你的!”梁昭慕表示拒绝:这求婚也太没有新意了!
  • 萌妻宠入骨:墨少,战不休!

    萌妻宠入骨:墨少,战不休!

    “说好的只婚不爱,你个不讲信用的家伙!”苏浅浅推着自己身上的妖媚男子。男人眉眼一挑,“是不谈恋爱,但没有说不能……”遭男友和闺蜜的双重背叛,苏浅浅根本没有想过以后,会有这样的一个男人,爱她的时候,眼里心里根本就再也容不下其他任何一个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宁朝奇案录

    宁朝奇案录

    一朝穿越季云舒穿越到了虚拟王朝—宁朝,莫名其妙地成了捕快。随州奇案接踵而来,季云舒和随州县尉沈煜、“女汉子”仵作叶初一起侦破奇案…
  • 联想你看不懂

    联想你看不懂

    联想的成长和发展,本身就像一个谜题一样。但在多年的业界质疑与担忧中,联想从收购蓝色巨人IBM到柳传志复出又复退,在成为行业巨头的道路上快步前行。联想无愧为国内成功企业的典范,它做大做强到底凭什么?联想曾有过的迷局,也许你也正在或即将面临。本书通过对联想发展历史的回顾和管理体系的剖析,帮你考察联想的发展历史,研究其持续发展的秘密,了解其成功之道。任何一个想要做大、做强、做久的企业领导者,都能从联想的发展之道中,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管理智慧。
  • 聚邪横行

    聚邪横行

    聚散浮生灵涂炭,邪魔外道远知骥。横发逆起伏跌宕,行万里谁伴于途?
  • 明星少爷别嚣张

    明星少爷别嚣张

    莫名其妙的脸红相遇,无知可笑的无聊计划,使他们四个人本不该交集的命运,出现了多次的转折故事。“单桐,可以请我在你家喝点东西吗?”某眼睛男无奈,帮她修理了好多的东西,他却没有看见一滴水。“水,没有。百草枯要不要?”某女顽皮。某男冷汗……“我想吃东西,你不给我,我就吃了你!”某女无赖。“没关系,我正等待您的品用。”某花美男扑了上去……“我知道你一直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这就是我给你的生日礼物。”某冷男第一次微笑的说。“谢谢。”某女激动的拥了上去。某男开心……
  • 长生不过两千年

    长生不过两千年

    晏鱼儿问道人:先生,我如何才能回到两千年之后?道人:不急、不急,先喝完茶。晏鱼儿依言喝茶,又问:我如何才能回到两千年之后?道人不言,徐徐倒茶......晏鱼儿明了,活着活着,自然就过了两千年......痴儿,哪有什么两千年之后的记忆,假的!
  • 明月照雄关

    明月照雄关

    历史向的小说,无穿越,无金手指。主要写冠军侯霍去病短暂传奇的一生,毕竟他才活到23岁,所以篇幅不会很长。希望能早点收藏和推荐。有些传奇演义性质,但是不会脱离历史的主线,没有虚构人物。尽量写出一个角度上符合逻辑还原的冠军侯。
  • 贵不可言

    贵不可言

    这个世界真是太惊悚,你见过哪个待嫁新娘有她这样倒霉的?——在出嫁前一天莫名其妙穿到别人身体里。不过,哪怕是身份置换,宿命反对,苍天不允,本郡主还是要嫁他!谁能奈我何?素手遮天,只为良人。谁与谁一路走完,这一场盛世荣华?------------------------------------------------------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锦袖已经开始两更了哟,喜欢这本书的大家准备蹲坑吧~~~我会很努力的~谢谢大家支持~另外,大家有票票收藏留言~~不要大意的砸向我吧~~~~~~~~~
  • 冰山老公,泥垢啦!

    冰山老公,泥垢啦!

    仙灵被天道法则狠狠的坑了一把。这是一个正经小仙女一不小心坠.落凡尘,再遇见了一个腹黑男主角的故事。司龙霆有钱有颜,有身材,还是A市排名第一的黄金单身汉,唯一不好的就是——“要的太多!”小仙女表示她真心hold不住!……司龙霆设下陷阱,将仙灵一点一点的拥入怀中,婚后更是宠的无法无天,为的就是让仙灵再也离开不了他!仙灵用尽办法,拼了命的想要从他身边逃离……然而计划很美好,现实却是在papapa打脸!最后仙灵终于忍无可忍了!“司龙霆,你是人我是仙女,我迟早是要回到天上的!!!”司龙霆听完邪魅勾唇一笑,“可是,我是大魔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