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66400000058

第58章 学者陆游概说(1)

读书与治学

陆游是伟大的文学家,同时也是著名的学者。他一生嗜书笃学,著述颇丰,博学多识,思想深刻。长期以来,陆游作为学者的声名为其诗名所掩,不少人只知诗人陆游,而对“学者陆游”所知甚少,实际上是对陆游的“误读”。有鉴于此,研究学者陆游的读书与治学,全面了解陆游,是有学术价值的,对当代学术研究和学风建设亦有借鉴意义。前此,已有童炽昌的《读陆游的读书诗》①,陆应南的《“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治学诗札记》,②骆守中的《陆游读书治学诗话》③,莫砺锋的《陆游诗中的学者自画像》,④对本文有关内容进行了介绍和论述,为本文写作奠定了基础。但上述文章或过于简略,或论述角度与本文不同,有些问题未曾论及,且仅限于诗歌。因此,仍有必要对陆游的读书与治学做进一步的系统、全面的研究。

陆游出身于书香世家。父亲陆宰通经学,家藏书万余卷,与石公弼、诸葛行仁并称浙中三大藏书家。陆宰爱书精神对陆游影响甚大。陆游受到家庭环境熏陶,从小即养成爱书的习惯。他很为自己的书香家世感到自豪,说:“我家释耒起,远自东封前。诗书守素业,蝉联二百年。”(《岁暮感怀以余年谅无几休日怆已迫为韵》,《诗稿》卷三十一)“七世相传一束书。”(《园庐》,《诗稿》卷六十一)陆游一生嗜书若狂如命,“书生习气重,见书喜欲狂。”(《抄书》,《诗稿》卷十二)他自视为“书痴”、“书颠”并以此而自豪,“客来不怕笑书痴。”(《读书》,《诗稿》卷十四)“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颠。”(《寒夜读书》其二,《诗稿》卷十九)今生爱书来生也爱书,“寓世已为当世客,爱书更付未来生。”(《春夜读书》,《诗稿》卷二十九)“老死爱书心不厌,来生恐堕蠹鱼中。”(《寒夜读书》,《诗稿》卷十九)陆游如此嗜书,最终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成为著名的学者,是自然而然的。

陆游继承家风,热爱藏书,他为自己丰富的藏书而自豪。陆游多藏书,是为了多读书,有时忙于政事,没有时间读书,他会感叹不已,《累日多事不复能观书感叹作此诗》中即感叹“藏书三万轴,一字不到眼。”(《诗稿》卷十九)陆游从小到老,一生爱读书。他的读书生活是在双亲的督导下从幼年即开始的。“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解嘲》,《诗稿》卷六十八)“儿时爱书百事废,饭冷胾干呼不来。”(《初冬杂咏》其三,《诗稿》卷七十九)他七十七岁时作诗回忆道:“先亲爱我读书声,追慕慈颜涕每倾。”(《读书》,《诗稿》卷四十九)陆游年轻时,经常整夜苦读,“少年志力强,文史富三冬。但喜寒夜永,那知睡味浓。”(《老病追感壮岁读书之乐作短歌》,《诗稿》卷二十)中年时,仍嗜书如故,“壮岁贪求未见书,归常充栋出连车。”(《读论语》,《诗稿》卷八十)至年老衰病,仍勤读不已。五十八岁时,他自称“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书巢记》,《文集》卷十八)八十四岁时,仍读书至半夜,废寝忘食。《读书至夜分感叹有赋》云:“老人世间百念衰,惟好古书心未移。断碑残刻亦在椟,时时取玩忘朝饥。”(《诗稿》卷八十)直到去世前,仍坚持读书,“云边采药喜身轻,灯下观书觉眼明。”(《病小愈喜晴》,《诗稿》卷八十五)陆游几乎是手不释卷,他自述道:“我性苦爱书,未始去几案。”(《读书示子通》,《诗稿》卷六十三)在家里读书,外出远行也读书,他常常不择时地,抓住一切机会读书,“传舍僧窗虽异,不妨随处观书。”(《六言杂兴》,《诗稿》卷五十六)他外出时,常随身带着书箱、书袋,随时随地取读,“呼儿治书笈,吾欲剡中游。”(《立秋前九日大雨凉甚》二首其二,《诗稿》卷七十七)“解囊自取残编读,何处人间无短檠。”(《宿村舍》《诗稿》卷六十九)陆游读书非常刻苦,常常挑灯夜读。“挑灯夜读书,油涸意未已。”(《冬夜读书》,《诗稿》卷十九)“夜漏虽深书未竞,半缸谁与续残膏?”(《夜坐油尽戏作》二首其一,《诗稿》卷十五)别人早已酣睡,他仍在苦读。他常读书至半夜,有时甚至读到天明,诗中屡屡咏及,如《夜分读书有感》、《秋夜读书》、《寒夜读书》、《五更读书示子》、《冬夜读书忽闻鸡唱》等。

节日里,别人交际应酬,消遣娱乐,陆游仍在苦读。“今年上元灯满城,十里东风度丝竹。蓬窗湿薪不御寒,独取残书伴儿读。”(《上元夜作》,《诗稿》卷三十五)就是在病中,他也不废读书,“病卧极知趋死近,老勤犹欲与书鏖。”(《冬夜读书》,《诗稿》卷二十三)晚年回忆往事,陆游记忆深刻,最难忘怀的还是读书。少壮时的读书生活成了陆游晚年最美好的回忆,“白发无情欺老境,青灯有昧似儿时。”(《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诗稿》卷一)陆游晚年有一斋名叫“老学庵”,《老学庵》诗自注云:“予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名庵”。他退居乡里,以读书自娱。老而好学,表现出奋斗不息的进取心态。

他还常与儿孙一起读书,共享读书的快乐,诗中经常咏及:“自怜未废诗书业,父子蓬窗共一灯。”(《白发》,《诗稿》卷二十六)“出户风霜欺短褐,读书父子共昏灯。”(《乞奉祠未报食且不断》,《诗稿》卷三十)父子勤苦读书,甚至忘记吃饭,“父子共读忘朝饥,此生有尽志不移。”(《诵书示子聿》,《诗稿》卷四十九)他常与儿孙一起讨论学问,“儿孙未须睡,吾与汝论文。”(《夜坐示子通兼示元敏》,《诗稿》卷六十)“更喜论文有儿子,夜窗相对短灯檠。”(《书室》,《诗稿》卷二十七)他还不耻下问,向儿子讨教,“数酌浊醪留客醉,一编疑义与儿评。”(《中庭纳凉》,《诗稿》卷四十六)当看到儿子学问有长进,有独立见解,他便欣喜不已,“吾儿从旁论治乱,每使老子喜欲狂。”(《示儿》,《诗稿》卷二十二)陆游重视子女教育,经常督导子女读书。当他看到儿子读书时,内心感到由衷的欣慰,“到家夜已半,伫立叩蓬户。稚子犹读书,一笑慰迟暮。”(《夜出偏门还三山》,《诗稿》卷二十)“小儿可付巾箱业,未用逢人叹不遭。”(《冬夜读书》,《诗稿》卷二十三)他教育儿子继承他一生苦读、至老不倦、安贫乐道的精神。

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读书,切磋交流,奇文共欣赏,陆游视为人生一大快乐。《有怀》云:“何时得与平生友,作字观书共一灯?”(《诗稿》卷十三)“学问更当穷广大,友朋谁与共磨砻。”(《示友》),《诗稿》卷四)读书是陆游一生中最大乐事。诗中写到“读书乐”的比比皆是,诗题中明显写到读书乐的有如《冬夜读书乐甚偶作短歌》、《老病追感壮岁读书之乐作短歌》等。他说读书“是中有真乐。”(《二乐》,《诗稿》卷七十八)独自一人读书乐,与儿子共读亦乐。“白发萧萧年八十,依然父子短檠灯。”(《冬夜对书卷有感》,《诗稿》卷五十五)富裕时读书乐,贫穷时读书亦乐。“破屋颓垣君勿笑,更阑弦诵满吾庐。”(《冬夜读书》,《诗稿》卷十五)陆游读书读出书中的“味”,“暮年于书更多味。”(《五更读书示子》,《诗稿》卷二十四)“老来百事废,却觉书多味。”(《读书》,《诗稿》卷六十二)“读书有味身忘老。”(《不寐》,《诗稿》卷四十八)书伴随着陆游一生,夜深人静,黄卷青灯,夜读不辍,是陆游生活的常态,一日日,一卷卷,一页页,是陆游人生乐章的音符,展现出生命的意义。读书是陆游生活中的最重要内容,读书是事业所需,又使闲暇生活更有意义,读书充实了他的精神生活。读书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是一种生存方式。

陆游学富五车,博古通今,读书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涉及各个领域,经、史、子、集,佛、道之书,无所不读。他读书多多益善,几至“贪婪”的地步,“两眼欲读天下书,力虽不迨志有余。”(《读书》,《诗稿》卷三十五)作者读书,首先重视儒家经典,其家世向重经学,陆游幼承庭训,勤苦读经。他认为读经比读诗重要,践行儒家仁义学说比做诗人重要。“遗经在椟传家学,大字书墙作座铭。”(《自述》,《诗稿》卷四十七)他以儒学经典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他甚至说:“万事忘来尚忧国,百家屏尽独穷经。”(《自咏》,《诗稿》卷四十九)可见经学在他心目中的崇高地位,经书自然成为他所读诸书的首选。他读经最看重的是其中的“道”,“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示儿子》,《诗稿》卷四十一)到晚年,他仍一如既往地尊奉经学。“《六经》未与秦灰冷,尚付余年断简中。”(《冬夜读书有感》,《诗稿》卷四十九)“平生学《六经》,白首颇自信。”(《病中夜思》,《诗稿》卷七十九)《六经》中,陆游最喜读《周易》,诗中常咏及读易情形。“研朱点《周易》,饮酒读《离骚》。”(《闭门》,《诗稿》卷五十九)“问看饮酒咏《离骚》,何似焚香对《周易》?”(《书怀示子通》,《诗稿》卷五十七)他还研究《周易》,常读有关研究著作,从《跋苏氏易传》、《跋朱氏易传》、《跋兼山先生易说》等题跋中可以看出他对《周易》的研究已很深入。他将《诗经》当作儒家经典而不是视为文学作品来读。他常读《论语》、《孟子》、《孝经》。如祖辈一样,陆游以经书传家,教育儿孙,“学问参千古,工夫始一经。”(《示元敏》,《诗稿》卷五十八)陆游喜读史书,他的诗中,以“读史”为题的就有十六首,以“读史有感”为题的有四首,涉及史书、史实的更是比比皆是,如《读史》、《咏史》、《读史有感》、《读晋书》、《读后汉书》等,题跋中亦多提及史书,如《跋吴越备史》、《书通鉴后》二首、《书贾充传后》等。他常读的史书有《左传》、《史记》、《汉书》、《后汉书》、《晋书》、《唐书》、《资治通鉴》等。他读史书,主要目的在于从古代仁人志士身上汲取精神养料,学习他们的“忠义”、“奇节”和献身精神,如“志士慕古人,忠臣挺奇节。……我思杲卿发,可配嵇绍血。”(《读唐书忠义传》,《诗稿》卷六十五)或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历观忠邪见肝肺,直与治乱穷根原。”(《雨夜读书》,《诗稿》卷三十五)陆游重视史书,勤于阅读和思考,当作学术研究,并著书立说,成为著名的史学家,著有《南唐书》十八卷。《老学庵笔记》、《家世旧闻》亦可视为史书。

陆游常读《老子》、《庄子》、《韩非子》、《说苑》等子书。所读书中,集部最多,从屈原到当代作家的文集,他广泛阅读,其中又多读诗集,特别是唐人诗集,“插架半唐诗”。(《老态》,《诗稿》卷六十五)诗文中述及的有《渊明集》、《岑嘉州诗集》、《王右丞集》、《李太白诗》、《东坡集》、《半山集》、《曾文清公诗稿》等,还有《花间集》、《金奁集》等词集。

陆游家世代喜爱道学及道教。受家庭影响,陆游崇奉仙道,藏书多道书,自然喜读道书,“隐书不厌千回读,大药何时九转成。”(《玉笈斋书事》其二,《诗稿》卷二)“五十余年读道书,老来所得定何如。”(《道室书事》,《诗稿》卷四十五)陆游所读道家之书,主要是道家经典著作《老子》和《庄子》,诗中多处咏及。有时“老庄”并提,如“有时闲暇时,颇复诵老庄。”(《山泽》,《诗稿》卷五十五)“手自扫除松菊径,身常枕藉老庄书。”(《自笑》,《诗稿》卷七十六)诗中《读老子》为题的就有四首。他常读《庄子》(又称《南华经》),“此老在家如出家,蒲团趺坐读《南华》。”(《明日复雨排闷》,《诗稿》卷二十六)“退居消日月,太半付庄周。”(《书室独夜》,《诗稿》卷四十五)他常读《黄庭经》,寓所“心太平庵”就是取《黄庭经》语而命名的。陆游读道家、道教典籍,是精神上的需求,多在失意郁闷时读,以平衡心理。陆游有时对道家、道教也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并没有一味迷信。诗中写道:“瞿昙起西域,老氏奋中州。谈理一家说,蠹民千载忧。”(《秋夜纪怀》其二,《诗稿》卷三十五)陆游亦喜佛教,常读佛教典籍,其诗、文中明确提到的有《楞伽经》、《五灯会元》、《维摩经》、《肇论》等。文章如序、记、跋多与佛教有关,如《普灯录序》、《圆觉阁记》、《佛照禅师真赞》、《跋肇论》、《书浮屠事》等。

陆游对儒、释、道三家思想是兼容并蓄的,随着其生活际遇的变化有所选择,顺达时则尊奉儒家思想,读儒家经典;遇到挫折,则尊奉释、道思想,读释、道之书。三家思想在陆游身上是矛盾的统一。

经、史、子、集,陆游最看重的是“经”,最看轻的是“集”。他一再声称,“少鄙章句学,所慕在经世。诸公荐文章,颇恨非素志。”(《喜谭德称归》,《诗稿》卷六)“吾曹所学非章句。”(《读豳诗》,《诗稿》卷七十三)他不满后人只将杜甫当作诗人看待,“后世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几空嗟咨。”(《读杜诗》,《诗稿》卷三十三)今人多将陆游视为“专业”诗人,是“误读”了陆游。

除读纯理论的著作,陆游还重视经世致用的实用之书,读书为现实生活服务。他满怀爱国热情,一心抗战恢复,所以一生喜读兵书,从中汲取智慧。《夜读兵书》云:“八月风雨夕,千载孙吴书。”(《诗稿》卷二十)“孙吴书”即孙武《孙子兵法》和吴起的《吴子》。他常读生活用书,如医书、养生书、农书,尤其喜读陆羽的《茶经》。他还喜读历代名人家训、家书以及图、画、碑、帖等艺术类书籍。

陆游最爱读、最常读的书有《周易》、《诗经》、《离骚》、《老子》、《论语》、《庄子》、《世说新语》,陶渊明、岑参、李白、杜甫、白居易诗,韩愈、柳宗元古文,陆羽的《茶经》等。

陆游读书最多的是古书、史书,重视历代典籍学习,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思想、道德、人格修养得到升华。创作方面,诗文富有文化意蕴,厚重深刻,有书卷气,终成为文学大家。这是厚今薄古,少读甚至不读古书的人无法比拟的。他同时又重视读当代书,厚古而不薄今。从他的诗、文中得知,他常读前辈及同时人如朱敦儒、吕本中、曾几、杨万里、范成大、尤袤、朱熹、辛弃疾等人的著作。陆游厚古不薄今的读书思想是值得肯定的。

陆游读书态度严肃、认真,特别是读经书时,更是衣冠整齐,正襟危坐,心存敬意,“晨起衣冠读典谟。”(《读经》,《诗稿》卷四十九)“危坐读《周易》,会我平生心。”(《秋夜读书》,《诗稿》卷二十)他常焚香读书,表示恭敬、严肃或悠闲轻松。“雨夜焚香诵道经。”(《雨夜》,《诗稿》卷十二)“焚香细读《斜川集》。”(《斋中弄笔偶书示子聿》,《诗稿》卷四十一)他坐着读经,表示虔诚;卧着读诗,则表示悠闲轻松。《小园》诗云:“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诗稿》卷十三)他常饮酒读书,特别是读诗书,常“饮酒读《离骚》”。(《闭门》,《诗稿》卷五十九)忧愁烦恼时,借酒浇愁,以平衡心理。饮酒读诗,亦表现诗人潇洒旷达的情怀。陆游读书态度严谨,从不马虎草率,更不自欺欺人。他提醒自己,“学自不欺始”,“兢兢死方已。”(《自儆》,《诗稿》卷六十三)“章句分无憾,声形讲不遗。”(《自勉》,《诗稿》卷四十九)他教育子孙,读经时应“惧如临战阵,敬若在朝廷。”(《读经示儿子》,《诗稿》卷四十四)态度不可轻佻。

同类推荐
  • 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韩愈散文

    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韩愈散文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从伤感到月亮的距离

    从伤感到月亮的距离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从伤感到月亮的距离》精选了当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 从历史的暗景中走来

    从历史的暗景中走来

    《从历史的暗景中走来》主要内容分为“机略”“智慧”“恭谨”等。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千家诗)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千家诗)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贺兰踏阙

    贺兰踏阙

    本书稿以作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著名企业管理中的体会与感悟为背景,集随笔、散文、诗词为一体,紧扣时代脉搏,全面回顾了作者在企业管理中的方方面面。有作者的人生感悟及对事业的追求,有作者对企业文化理念的理解及体会。
热门推荐
  • 逍遥神皇

    逍遥神皇

    逍遥书友群:230194822我本仁慈,却屠戮苍生;我本花心,却钓美无数;我本愚蠢,却玩转天下;我本道德,却与恶起舞;我本卑微,却君临天下!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他只是亿万人中普通的修行者,但他却有有一颗强者之心,天才?!只是我的垫脚石!美女?说真的都是她们来缠着我的少年墨宇以强者之姿踏上无尽巅峰!他,势要做一代神皇!
  • 一萌天荒

    一萌天荒

    史上最囧姐弟恋来袭,你准备好了吗?身高不是距离,年龄不是问题,智商还真是捉急了!
  • 后来的后来我回到后来

    后来的后来我回到后来

    定格的画面,表情,和父母最后的争吵成为了她从一岁开始的梦魇。
  • 吕贝卡的救赎

    吕贝卡的救赎

    没有人天生就是骗子,却与生俱来皆有情感。80后纯情剩女与70后魅力熟男的爱情,婚姻到底是坟墓,还是出路?一段被庞氏骗局绑架了的啼笑姻缘。5年前,他给她设了一个庞氏局,骗光了她的所有。5年后,乾坤颠倒,他终究没能逃出她的恢恢情网。
  • 仙炁传

    仙炁传

    他被人称为废柴,一代废柴的他,误捨黑石,成为一代君王。
  • 神异天界

    神异天界

    一个天赋异禀的英俊少年,在与敌人交战中不幸被惊雷击中,他本以为自己要消逝于世间,但当他睁眼一看时,自己竟变成了一个老头,来到了一个名叫封天印地的世界……
  • 拼爹当召唤师

    拼爹当召唤师

    在这个拼爹的时代,召唤师是超一线的职业,无论是历代枭雄还是英灵,被召唤出来都是无与伦比的荣耀。楚夏误打误撞成为了一个召唤师,而他召唤的角色却不是任何英雄,而是敌人的亲爹!打架打不过?一个咒语,直接喊来敌人的亲爹,拼爹?拼的就是你的亲爹!“楼兰王,你的儿子有点嚣张啊!”“主人稍等,我这就去教训犬子!”“无量天尊,你的女儿这么暴力,小心以后嫁不出去!”“明白了主人,我这就让她禁闭十年!”游戏人间,无往不利,靠着这个前所未有的能力,楚夏展开了一段光怪陆离的人生经历……
  • 浪迹香都

    浪迹香都

    打架?咱有秘笈,这可是龙族才能修炼的绝世神功;医病?咱有妙药,不管是什么绝症之类的统统药到病除。一个本来想混吃混喝的第四十六代屠龙刀传人林北凡,收养了一条龙做小弟之后,从此便一飞冲天!
  • 1978-2018中国优秀散文(改革开放40年系列)

    1978-2018中国优秀散文(改革开放40年系列)

    1978-2018中国优秀散文的出版,旨在展示当代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有着较高艺术水准、值得珍藏与阅读鉴赏的经典读本。
  • 幻邪逆天

    幻邪逆天

    天宫杂役十三,因醉酒误闯天机阁,却意外习得阁内天书,从而引发仙佛两界的争抢,他是谁?他为何能够进入这连玉帝如来都无法进入的天机阁?诸多真相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