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7300000018

第18章 3

第二卷3

不过,尽管裘德受着各种各样的限制,他还是本能地去接近她,虽然缩手缩脚。于是在跟着来的那个星期天,他便去了红衣主教学院那兼做圣堂的大教堂参加早礼拜,想在那儿再好好地看一看她,因为他发现她常去那儿做礼拜。

她没有来,他便在下午又去那儿等她,那时天气比上午好一些。他知道,如果她真的要来,她总会沿着那宽大、青葱的方庭东边走进大教堂,因为方庭通向那儿;他就站在一个角落处,这时响起了铃声。就在礼拜开始前几分钟,她和另外几个人出现了,他们顺着学院的墙根朝前走去。一看见她,他便从对面也远远地跟着她进了大教堂,他比任何时候都高兴自己至今还未暴露。只要能看见她,而又不让自已被她看见和知道,这在目前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了。

他在门厅里徘徊了一会儿,等到被安排在一个位子上坐下时,礼拜已进行了一部分。这是一个阴沉、凄凉、静穆的下午,在这样的时候,参加某种宗教活动,对一个讲求实际的普通人来说似乎也有必要,因为它不仅仅是那些多愁善感的有闲阶层的一种奢侈。教堂里光线昏暗,天窗上又射进眩目的光,因此他只能模糊地看见对面那些做礼拜的人,不过他却看清了淑在他们中间。他刚发现她坐的那个位子不久,唱诗班就把《诗篇》(《诗篇》,基督教《圣经?旧约》中的一卷,收圣诗、圣歌、祷祠共150篇。)第一百一十九篇唱进入第二部分了——IN QUO CORRIGET (拉丁文,意为“为什么革新”。)——风琴奏出了哀婉动人的格列高利调式(格列高利调式,天主教堂圣歌的8种调式之一。)只听歌手们唱到:

青年人用什么洁净其行为?

正是这个问题此刻吸引了裘德的注意。他是一个多么邪恶的卑鄙小人,曾有那么一个时候,对一个女人发泄他的动物般的情欲,甚至造成了如此悲惨的后果;然后他又想到去自杀,接着是不顾一切地酗酒。风琴的脚键盘发出的巨大声波,在唱诗班中间回荡。像他那样从小就受上帝感化的人,几乎从不怀疑这诗篇是上帝对他的关照,是特意为他此刻而选定的,因为这是他第一次走进庄严的圣堂——他这样想并不会令人惊奇。然而事实是,这只是《诗篇》中普通的一章,每月二十四日晚都要唱一次。

此时他对那边那个姑娘开始充满着无比的温情;那和美的音乐声在她身边荡漾,同时又飘进他耳里,一想到这他便十分快乐。她大概经常来这个神圣的地方,又由于职业和习惯的原因,她一定将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了宗教事业上,对它怀着深厚的情感——她无疑与他有很多的共同之处。他是一个敏感而孤独的青年人,此刻意识到他终于为自己的思想找到了寄托,而这寄托,无论在社会方面还是在精神方面,都可能给他带来益处,因此这意识就像赫尔蒙山(赫尔蒙山,在黎马嫩——叙利亚边界上,位于大马士革以西。为地中海东岸最高点,海拔2814米。)的甘露一样滋润着他。他在整个礼拜过程中,一直处在欣喜若狂的气氛之中。

有些人或许会对他说,那种狂喜的气氛必定是从塞浦路斯(塞浦路斯,西亚岛国,在地中海东部。)和加利利(加利利,巴基斯坦北部一多山地区。)吹来的,虽然他很不情愿去怀疑那种说法。

裘德一直坐在那儿等到她离开座位,从祭坛屏饰下面走过去,然后他才起身离开。她没有往他这边看,等他走到门口时,她已走到宽阔的甬道中间了。由于他穿着自己的礼拜服,他就想去跟上她,让她认识自己。可是他仍然没作好充分准备呢;哎呀,此时他心中正产生着一种感情,带着这种感情,他应该那样去做吗?

虽然整个礼拜过程似乎都基于教会活动,他也力图让自己相信了事实如此,但他对于此事的真正性质,即她对他所产生的魅力,总不能熟视无睹吧。在他看来,她不过是个陌生人,那亲戚关系是虚假的。他又说:“这不可能!我是一个有了老婆的男人,决不要去认识她!”而不管怎样淑(的确是)他的亲戚,加上他已有太太——即使她在遥远的天边——这件事在某种意义上倒是一种帮助。因此,尽管他对她怀着那一切柔情蜜意,但那种感情在淑是根本不存在的,她会自由自在地、无所畏惧地和他交往。当她知道了他们的亲戚关系和他的婚姻后所表现出来的自由无畏的态度,他其实并不喜欢;看到这一点,他心里又感到一阵难受。

另一个礼拜日又快到了,那时她又将来到这大教堂。那天下午,这位相貌美丽、眼睛明亮、脚步轻盈的年轻女子淑?布莱德赫,得到半天假。她离开了不仅在那儿工作而且在那儿寄寓的圣所,手里拿着一本书,到乡下散步去了。那天晴空万里,在威塞克斯和别的地方,遇到几天阴冷多雨的天气,有时便会出现这样的日子,宛如那变幻莫测的天气之神有意为之似的。她走了一两英里路程,来到一块很高的高地,俯瞰着她远离的城市,穿过一片片绿色的田野。当淑来到一个篱阶时,她便在那儿坐下来,把正在看的那页书看完,然后回过头去看着那些新旧高塔、圆屋顶和小尖塔。

在篱阶另一面的小路上,她注意到有一个外国人,黑黑的头发,灰黄的面庞,他坐在草地上,旁边是一个大方盘,上面密密麻麻地竖立着不少石膏小塑像,有的上了青铜色。他正在把它们重新摆好,以便再赶路。它们基本上是古代雕刻的缩形,里面还有一些神像,与她经常看到的那些有很大区别。神像中有标准型态的维纳斯,月亮和狩猎女神狄安娜,男性神像有太阳神阿波罗,酒神巴克斯和战神玛尔斯。虽然那些小塑像离她有好几码远,但它们被西南方的阳光照射着,加之后面衬托着一片绿色的草本植物,所以显得十分鲜明、耀眼,她完全能把它们的轮廓看得一清二楚;又由于它们几乎处在她和城市教学高塔之间同一条线上,她通过对比,心里产生出一连串希奇古怪、截然不同的想法来。这时那个外国男人站起身来,看见她后,有礼貌地脱下帽子,高声说:“请——看——看这些雕像!”那口音也和他相貌一样带着异国情调。片刻后,他便灵巧地把那一大盘著名的人和神像举到膝上,再举到头顶上,朝她走过来,并把盘子靠在篱阶上面。他先让她买一些较小的玩意儿,如国王和王后的半身像,然后又让她买一个诗人的像,然后又劝她买一个长着双翅的爱神丘比特像。她只摇了摇头。

“这两个多少钱呢?”她问,用手指碰了碰维纳斯和阿波罗像——它们是盘子中最大的两个塑像。

他说卖十先令就是了。

“那么多钱我可买不起,”淑说。她还了一个相当低的价,令她吃惊的是,那个卖塑像的外国人真的把它们从铁丝上取下来,递过篱阶给她。她把塑像像珍宝似地捧着。

她付了钱,待那个外国人走后,她又开始焦虑起来,不知道拿它们怎么办。现在这两个塑像属于她了,看起来又大,又那么裸露。她是一个有点神经质的女人,为自己的冒失不寒而栗。她用手去摆弄神像时,白色的石膏粉就沾到了她手套和裙衫上。她就那样把塑像无遮无掩地抱走了,但走了不多远,便想到了一个办法:从树篱上扯下一些颇大的牛蒡叶子、欧芹和其它茂盛植物,尽可能把两个塑像裹好,这样她手里捧着的就像一大抱绿色植物,别人看她采集那么多,准以为她是一个热爱自然的人呢。

“唉,不管咋说什么东西都比教学那些永久的装饰品强!”她说。可是她仍然哆嗦着,似乎真希望她没有买这两个神像。

她不时往那些叶子里面窥看,担心会把阿波罗的手臂弄断了;带着这两件异教之物,她走进了全英国基督教最盛行的城市,不过是从一条与大街平行的僻静小街进去的,绕着一个角落来到了她所寄寓的那个圣所侧门。她带着买来的玩意儿直接向自己楼上的房间走去,想立即把它们锁在一个箱子里——那是惟一属于她自己的财产;可是她发现神像太大了,装不下,于是就用大张牛皮纸把它们包好,放在屋角的地上。

圣所的女主管是丰特奥韦小姐,她是一个中年妇女,戴一副眼镜,衣着几乎像一位女修道院院长。她是宗教仪式的行家,因为这也是她做的一种工作;她还经常去那个注重仪式的圣西拉(圣西拉,早期基督教会的先知、传教士。)教堂做礼拜,那地方就在前面提到的“啤酒塞拉”郊区,裘德也已开始去那里做礼拜。她父亲是一个牧师,过着日见贫困的生活,几年前已经去世了;从那时起,她便勇敢地接管了这家专门制作教堂必需品的小铺子,终于免受贫穷,使那家铺子发展成眼前这样的规模,为人称赞。她脖子上戴着十字架和一圈念珠,那便是她身上的惟一饰物。对于“圣历颂”她是熟记在胸的。

这时她来叫淑去吃茶点,可发现姑娘一时没有回音,便走进屋子,正好看见淑在匆匆忙忙地用绳子把两个纸包捆好。

“刚买的东西吗,布莱德赫小姐?”她问,盯着那两个用牛皮纸包好的东西。

“嗯——不过是买来装饰一下屋子的玩意儿,”淑说。

“唔,我还以为这儿的陈设不少了呢,”丰特奥韦小姐说着看看四周那些用哥特式框架装的圣像、用教学经文做的卷形饰物,以及其它旧得卖不出去的物品——她把这些东西用来布置在了这间不起眼的房子里。“是啥东西?好大呀!”她在牛皮纸上撕了个圣饼般大小的孔,往里看去。“喔,是塑像?两个?哪儿买来的?”

“这——是从一个卖塑像的旅行者那儿买的——”

“两个圣人像?”

“嗯。”

“都是谁?”

“圣彼得(圣彼得,基督教《圣经》故事人物,耶稣十二使徒之一。)和圣——圣马利亚(圣马利亚,耶稣最著名的门徒之一。)。”

“好了——现在下楼去吃茶点吧,然后再去把那个风琴上的经文作完,要是那时天还不黑的话。”

淑买来那两件神像,至多不过是出于一时的爱好,她本想尽情欣赏一番,却遇到一些小小的麻烦,这倒使她产生了一种巨大的热情,急着要把它们拆开来看看。因此在就寝的时候,她肯定再不会有人来打扰了,就不慌不忙地把牛皮纸从那两个神像上拆开。她把神像放在衣柜上面,每个旁边点支蜡烛,然后退到床前,一下仰身躺在床上,开始读起她从箱子里取出的一本书来,这本书丰特奥韦小姐是一点也不知道的。那是一部吉本(吉本(1737—1794),英国历史学家,写有史学巨著《罗马帝国衰亡史》6卷。)写的书,她在看关于尤里安(尤里安(331—363),罗马皇帝(361—363),宣布与基督教决裂及宗教信仰自由。的统治那一章。 她不时抬起头来看那两个神像,它们显得有些异样,与这个地方似乎格格不入,碰巧又有一幅髑髅地(髑髅地,古耶路撒冷附近的一髑髅形小山,即耶稣被钉死于十字架之处。)画挂在它们中间;好像这场面使她想起了要做什么,她又从床上跳下来,在箱子里取出另一本书——一部诗集——翻到她熟悉的那一首——

你已得胜了,啊,苍白的耶稣:你的呼吸,已使这世界黯然无光!

她一直把这首诗读完,才吹熄了蜡烛,脱去衣服,最后熄了自己床前的灯,进入梦乡。

像她这样的年纪,一般正是睡眠好的时候,可是那晚她却不断醒来,每次睁开眼时,都有太多的光从街上漫射进屋里,让她看到那两个伫立在柜上的白石膏像,与周围的一切形成奇异的对比:经文啦,殉教者画像啦,用哥特式框架装的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画像啦,等等。那耶稣画像被阴影遮着,所以看起来只像是一个拉丁式十字架。

一次她醒来时,听见教堂敲响钟声,大概是凌晨一两点钟吧。钟声也传到了这城市另一个人的耳里,他正坐在那儿看书,离淑的地方并不很远。因为是礼拜六晚上,礼拜天用不着像平常那样早早起床,所以他就没有上闹钟,习惯地迟睡了两三个小时,而在平时任何一天他都是不可能这样的。那时候,他正在认真地读着格里斯巴赫(格里斯巴赫(1745—1812),普鲁士基督教新教理性主义神学家,曾刊印希腊语《新约全书》订正版。)版《圣经》。正当淑在床上辗转并凝视她的神像时,那个从他窗下走过的警察和一些尚未回家的市民,如果在那儿停下来,也许会听到窗子里面有说话的声音,听起来奇怪、含糊而高昂——不过对裘德来说,那些话太让他陶醉了,无法用语言表达。而在外人听来,那声音真让人摸不着头脑,它们仿佛是这样的:

“阿勒?亥民?黑司?太渥司?号?扒特尔?艾克司?胡?搭?潘?凯?亥梅司?艾以司?奥塘。(原文为拉丁文,意为“然而我们只有一位神,就是父,万物都本于他,我们也归于他。”(张谷若先生译))”

最后传来了很响亮的声音,充满了虔诚;之后便消失了,因为这时听见一本书合上的声音——

“凯?黑司?枯立奥司?耶苏司?基督?狄?胡?塔?潘塔?凯?黑梅司?狄?奥涂!”原文为拉丁文,意为“并有一位主,就是耶稣基督,万物都是借着他有的,我们也是借着他有的。”(译者同上))

同类推荐
  • 理智与情感

    理智与情感

    本书描写了农村姑娘嘉莉来到大城市芝加哥寻找幸福,为摆脱贫困,在无奈中选择了出卖自己的故事。作家以嘉莉为代表,深刻揭露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对贫苦人民压榨的残酷性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对小资产阶级分子的腐蚀性。
  • 纯真年代(译文经典)

    纯真年代(译文经典)

    《纯真年代》是美国著名作家伊迪丝·华顿的代表作,曾获得1921年普利策奖。书中主要情节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纽约上流社会。那是华顿度过童年与青春的地方,她在那儿长大成人,进入社交界,订婚又解除婚约,最后嫁给波士顿的爱德华·华顿,并度过了婚后的最初几年。时隔40年后,作为小说家的她回顾养育过她也束缚过她的那个社会,她的感情是复杂的,既有亲切的眷恋,又有清醒的针砭。作家把那个时代的纽约上流社会比作一个小小的金字塔,它又尖又滑,很难在上面取得立足之地。处在塔顶,真正有贵族血统的只有二三户人家:华盛顿广场的达戈内特祖上是正宗的郡中世家;范德卢顿先生是第1任荷兰总督的嫡孙,他家曾与法国和英国的几家贵族联姻;还有与德格拉斯伯爵联姻的拉宁一家。他们是上流社会的zui高阶层,但显然已处于日薄西山的衰败阶段。
  • 万历后宫之乱

    万历后宫之乱

    万历皇帝的一生是一个谜,有历史学家指出:“明亡,实亡于万历。”在他执政的四十八年中,竟然有三十年没有上朝,究竟他为何如此“怠政”?他在后宫又过着怎样奢靡的生活?他最爱的郑贵妃是怎样的一个女人?他为何没有立郑贵妃所生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围绕“国本之争”而发生的三个谜案的真相又是如何呢?
  • 异闻录:九重图阵

    异闻录:九重图阵

    一群看起来各不相干的人分别收到来自同一家旅行社的七周年免费邀请函。按照旅程的原计划路线,旅行团本应前往新疆克拉玛依市的艾里克湖,中途却走错了路线,并且还忽然遭遇雪崩,旅行团的行程也因此被意外阻断。眼看即将陷入绝境,女导游带着大家走过一条吊桥,意外发现远处屹立着一栋奇怪的哥特式别墅。众人不禁感到大喜,因为这栋别墅代表着绝处逢生。可就在入住别墅的当晚,旅行团成员相继遇害。一个手握银白色巨斧的神秘黑衣人在雨夜里暗自潜行,如同隐匿在暗夜中的掠杀者开始疯狂收割生命。一时间别墅内人人自危。真正的幕后凶手究竟是谁?为何要对旅行团的成员痛下杀手?在第九个人逃脱谋杀之时,一个关于所谓远古图腾的秘密逐渐暴露出来,而杀人者竟然相信,只要在九个被害者的背上刻上图腾并摆成图阵,就能启动这个图腾蕴含的巨大力量。
  • 文言小说选

    文言小说选

    与《聊斋》立异的代表作是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他不学唐传奇而力追晋宋,“尚质黜华,叙述雍容淡雅,天趣盎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二篇)。在艺术上独具一格,又引发了一股仿作之风。清代的杂俎类小说颇多,兼具知识性、趣味性、社会性,富有时代特色。如专记妇女言行的《女世说》严蘅撰)、记有西方新科技的《壶天录》等(百一居士撰)。清末林纾以文言翻译的西方小说如《黑奴吁天录》等,当时影响很大。本书所选文言小说,上起汉魏,下讫清末,主要选优秀的传奇和志怪作品,酌收少量杂俎。
热门推荐
  • 不知情所起何以往而深

    不知情所起何以往而深

    常言说,“人定胜天”。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然而,真的是这样么?人生在世,谁人能事事如愿遂心,天意难违不可违,逆之必谴之,一世错,世世错,生生世世逃不过天意宿命。
  • 我有儿子我怕谁

    我有儿子我怕谁

    “那个晓辰啊,其实你不是我弟弟,你好像是我儿子。”“再给你一次重新组织语言的机会,谁是儿子?”黑人问号脸jpg.白晓辰限定版“真的,我真是你爸爸啊!我骗你干嘛,等。。等会,你不要过来啊!”“就你还想跟我动手,先打赢我儿子再说吧,儿。。呸不对,弟弟舔他。”
  • 王者最强师傅

    王者最强师傅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手游必不可少,其中王者荣耀独占一方,并出现了职业联赛。主角张阳就是一个极具天赋的职业选手,在一次比赛中,他的大脑好像突然被另一个人占据......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学习改变命运全集

    学习改变命运全集

    在知识如此迅速激增、变化和老化的今天,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当然是学习,爱学习了。不学习者就会停滞不前,迟早丢掉饭碗。一个懂学习、有知识的人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一群会学习、有知识的人能改变国家的命运。因为知识是获得生存能力、提升竞争力的唯一途径!李嘉诚也曾经说过:没有学习就没有未来,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是比我们更厉害的人还在学习。学习是会上瘾的,尤其是当你可以学会你想学的人和东西时!让我们把学习进行到底吧!
  • 每天认识你一次

    每天认识你一次

    这不算是一本正经的小说我也只是一个看客多年以后用笔记录下来这些年发生的事情这是一个我藏在心里想说而又不敢说的故事改编自经历如有雷同,你打我啊
  • 穿越星际之殿下想罢工

    穿越星际之殿下想罢工

    前世的弃子,今生的传奇。闻人琦上一世为工作所累,为亲情所伤。重来一世,她要随心所欲,一个人自由自在的活着。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殿下,校长找你。”“殿下,元帅找你。”“殿下.......”别喊了,本殿下要罢工!PS:本文爱情线较弱,主玄幻女强,不喜勿进。
  • 凤羽之殇

    凤羽之殇

    红衣女子回眸张狂一笑,“就凭你们,也想打我的主意!”一朝穿越,竟然穿越到和自己名字一模一样的人身上,究竟是巧合还是阴谋,千年等待又是怎么回事!乱世之争,谁主沉浮~~
  • 都市传奇——宿命

    都市传奇——宿命

    她和他的相遇,是孽缘还是宿命?当宿命,爱情与阴谋相碰撞,她和他的爱情又将如何发展?
  • 异世魔血录

    异世魔血录

    只看过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当时觉得好流弊.可是就在前段时间,我一觉醒来都特喵的睡到另一个世界去了.还差一丢丢当了太监...还好哥会扯淡逃过一劫.更特喵的倒霉的是这男人的身体里居然在同一时间又出现另一个女性灵魂,在这以修为功法为尊的时代,于是我和这小标砸共用一个身体的故事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