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99600000009

第9章

【译】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的样子,还能算是觚吗?还能算是觚吗?”

【解】

这一章反映了周礼在孔子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名与形相依存,实与质相表里。天下之器皆有矩,失其棱角,则失其形制,则无规矩,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依据。故孔子有此感叹。

【原文】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①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②也,不可陷③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

①仁:人。②逝:往。③陷:陷入。

【译】

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如果别人告诉他说,‘井里掉下去一个人’,他是不是会跟着跳下去?”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有仁德的人是可以前往营救的,但是不能陷自己于井中啊;有仁德的君子可以被欺骗,但绝不可被人愚弄迷惑。”

羵羊辨怪

【解】

孔子认为,一个有仁德的君子,可以拟定救人之法前往援救,可以杀身成仁,为真理而牺牲,但绝不会被迷惑,不会上当受骗,更不会被庸人的荒唐说法引诱而去跳井。一个真正的智者不仅要在为人处世上做到问心无愧,还要本着“大爱”之心对待万事万物,懂得因时因势而灵活应变。

【原文】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①之以礼,亦可以弗畔②矣夫!”

【注】

①约:约束。②畔:通“叛”。

【译】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用礼仪来约束自己,其言行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

【解】

这一章孔子提出了成就君子的两条重要措施——“博学于文”和“约之以礼”。孔子认为,只有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用礼仪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言行,才能治国、平天下。

【原文】

子见南子①,子路不说②。夫子矢③之曰:“予所否④者,天厌之!天厌之!”

【注】

①南子:卫灵公的夫人,操行失礼,行为淫乱。②说:同“悦”,高兴,愉悦。③矢:同“誓”,发誓。④否:不对,此处指做了不正当的事。

【译】

孔子拜会了南子,子路很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了不正当的事情,就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解】

据说南子是一个淫乱的妾妇、一个不道德的人,但孔子却拜而不避。所以平日很亲近孔子的学生子路都有意见了,孔子被逼得无法解释,只好对天发誓以表白自己。这里的孔子是一个活生生的生活化的孔子,没有板脸孔,更没有滥用权威,可爱而有趣。

子路

【原文】

子曰:“中庸①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注】

①中庸:适当,折中。中,谓之无过无不及。庸,平常。

【译】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标准,应该算是最高的了吧!长期以来人们已经很少能够做到了。”

【解】

庸,《说文解字》谓:“用也”。朱熹谓之“平常也”。徐复观认为,“庸”就是把“平常”和“用”连在一起,以形成新的内容。中庸,也就是万古常行的平常事物、普遍行为。因为是万古常行,所以随时随地,时时刻刻皆能被践行。其中蕴含的不仅是道德规范,更有普遍的人性关怀。

【原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

子贡说:“如果有人对百姓广泛地施予好处,又能救济贫困大众的人,怎么样?可以算是仁德之人了吗?”孔子说:“怎么能只是仁人呢?简直就是圣人了!唐尧、虞舜恐怕都难以做到。凡事有仁德的人,自己想要有所建树,必须先帮助别人成就事业,自己想要显达,必须先帮助别人通达。这样凡事推己及人,就可以说是实行仁德的方法了。”

【解】

此处孔子在“仁”之上,又提出了“圣”的概念。比起“仁”,“圣”更包含了外在的功业和所有客观的成就,并不只有一己之道德修养。同时,孔子还说尧舜也难达到“博施于民”的境界,说明孔子对人心、社会皆有充分的认识,并非一味追求“天下大同”的理想主义者,这一点和后世的儒学是有区别的。

述而第七

【原文】

子曰:“述①而不作②,信而好古。窃③比于我老彭④。”

【注】

①述:传述。②作:创造,新制。③窃:私自,私下。④老彭:彭祖,商朝贤大夫。为人自爱而谨慎。

【译】

孔子说:“阐述前人学说而没有创建新的理论,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文化,我私下认为可以和商代的彭祖相比了。”

【解】

孔子自谓“述而不作”,但是其思想其实已暗含在所“述”里了。孔子继承周礼,同时又阐发了“仁”的观点,并使“仁”成为儒家的重要观点。此外“述而不作”的特点也延续到中国古代学者的身上,所以中国传统多集解类图书,注重对前人思想的阐发,而少专著类书籍。

【原文】

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诲②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注】

①识(zhì):记住。②诲:教诲。

【译】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努力学习从不感到厌烦,教诲别人不知道疲倦,这些品德我做到了哪些呢?”

【解】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早已成为人们所熟知的名言,它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强调的是一种学习育人的态度和精神,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①,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注】

①徙(xǐ):迁移,奔赴。

【译】

孔子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仁义之事而不能奔赴去做,有了不好的行为却不去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解】

不讲品德修养,不讲学问,不讲仁义原则,不改正自身缺点,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孔子所忧虑的事情是他所处的时代的反映和社会现实的写照,但实际上也是每个时代、每个人都可能出现的弊病。

【原文】

子之燕居①,申申②如也;夭夭③如也。

【注】

①燕居:安居、闲居。②申申:衣冠整洁大方。③夭夭:情态舒畅自然的样子。

【译】

孔子闲居在家的时候,衣着整洁大方,仪态温和舒畅。

【解】

孔子会忧心“道”之不行,会感慨世风日下,但是在家的时候并没有一张愤世嫉俗的脸,这种平淡旷达的态度也许值得今天的专家学者学习。

【原文】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①。”

西狩获麟

【注】

①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鲁国的封始之君。

【译】

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已经很久没有梦到周公了。”

【解】

孔子一直把周公视为周代文化的代表,周公是孔子最敬服的古代圣人之一。在孔子的这段话中,反映了他对周礼的崇拜和拥护,同时也体现了孔子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

【原文】

子曰:“志①于道,据②于德,依③于仁,游于艺④。”

【注】

①志:志向,向往。②据:根据,坚守。③依:依靠,固守。④艺: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译】

孔子说:“志立于道,据守于德,依据于仁,活动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范围之中。”

【解】

从育人方面来讲,孔子始终以道、德、仁为中心,以六艺为基本点,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是孔子自我修养的基本原则,也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入平仲学

【原文】

子曰:“自行束脩①以上,吾未尝②无诲焉。”

【注】

①束脩(xiū):十条干肉。脩,干肉,又叫脯。古人相见,必须执物为礼,束脩是其中最菲薄的一种。②未尝:从来没有过。

【译】

孔子说:“自愿带着十条干肉以上的礼品来拜见我的人,我从没有不给予悉心指点教诲的。”

【解】

孔子的这段话,反映了他诲人不倦的精神,也体现了他“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表明了孔子施行教诲的思想品德的前提条件,即“自行束脩以上”。只要真心前来求学的人,无论生活贫困还是富足、身份高还是低,孔子都一一指点教诲,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

【原文】

子曰:“不愤①不启②,不悱③不发。举一隅④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

①愤:苦思冥想却未得真谛的样子。②启:开导,诱导。③悱(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④隅(yǔ):角落。

【译】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要求弄明白而不得要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侧面的知识,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几个方面,那我就不再教他了。”

【解】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启发式”的教学思想。“不愤不启”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不悱不发”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说,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旨在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立体思维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原文】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

孔子在有居丧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如果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解】

有同情心、恻隐心的成人皆会如此吧。

【原文】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①,惟我与尔有是夫②!”子路曰:“子行三军③,则谁与④?”子曰:“暴虎⑤冯河⑥,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注】

①藏:隐藏,远离。②夫:语气词,相当于“吧”。③三军:指大国的军队。古时,天子六军,大国三军,小国一军,每军约为一万二千五百人。④与:一起。⑤暴虎:空拳赤手和老虎搏斗。⑥冯河:徒步过河。

【译】

孔子对颜渊说:“国家任用我,我就推行我的政治主张;国家不任用我,我就远避世事,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与谁同行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而徒步涉水过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赞同的。我一定要找遇事小心谨慎,又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共事。”

【解】

此为门人间有趣的小对话。孔子盛赞颜回,喜欢夸耀自己勇敢的子路在一旁听了,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没想到孔子并未直接回答,而是从侧面指出“光勇敢是不行的啊”。

【原文】

子曰:“富①而可求②也,虽执鞭之士③,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注】

①富:财富。②求:合乎道义可以去追求的方法。③执鞭之士:指地位低下的官吏。

【译】

孔子说:“如果财富是可以求得的,即使是给人执鞭这样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做。如果富贵是不可求得的,那我宁愿舍弃它去做我所喜欢的事情。”

【解】

孔子谈论财富的“可求”和“不可求”,指出财富并不是求而必得的。这种“尽人事、听天命”的财富观和今天的投机致富似乎大相径庭。

【原文】

子之所慎:齐①、战、疾。

【注】

①齐:通“斋”,斋戒。古人在祭祀前要净身以示虔诚。

【译】

孔子谨慎处理的三件事是:斋戒、战争、疾病。

【解】

这一章孔子明确指出国君应该谨慎对待的三件事——斋戒、战争、疾病(传染病)。

【原文】

子在齐闻《韶》①,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②为乐之至于斯也。”

画息鼓琴

【注】

①《韶》:舜时古乐曲名。②不图:不曾想到。

【译】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沉浸其中,以至于很长时间都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音乐的快乐竟能达到如此境界。”

【解】

孔子重视音乐,也重视以乐教化,因为音乐无关乎知识、技艺,而是直接作用于心灵,有感于心,陶冶性情。

【原文】

冉有曰:“夫子为①卫君②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注】

①为:赞同。②卫君:即卫出公,名辄,卫国的君主,卫灵公的孙子。

【译】

冉有(问子贡)说:“老师赞同卫君吗?”子贡说:“好吧,我去问问老师。”于是子贡进去问孔子,说:“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是古代有贤德的人啊。”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伯夷、叔齐追求‘仁’的境界结果达到了,他们又怨恨什么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是不赞成卫君的。”

【解】

卫君,即卫出公辄,是卫灵公之孙,太子蒯聩之子。太子蒯聩因得罪了卫灵公的夫人南子,逃在晋国。卫灵公死后,立辄为国君。此时晋国的赵简子又把太子蒯聩送回,借以侵占卫国。卫国抵御晋兵,自然拒绝蒯聩回国。也就是说蒯聩和辄父子俩在争夺卫君的位置,这和伯夷、叔齐两兄弟相互推让抛弃君位相比,恰恰形成鲜明对照,所以子贡借伯夷叔齐之事试探孔子对卫君的态度。

【原文】

子曰:“饭疏食①饮水,曲肱②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

①疏食:粗粮。②曲肱(gōng):弯着胳膊。肱,胳膊。

【译】

孔子说:“吃的是粗粮,喝的是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在我看来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虚渺啊。”

【解】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乐道而守义的高贵品德,“安贫乐道”是孔子一直称赞的。君子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灵上的快乐,违背道义而得的富贵和我没什么关系。

【原文】

子曰:“加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②,可以无大过③矣。”

韦编三绝

同类推荐
  • 平民之道

    平民之道

    本书讲解了《道德经》的前26章,每一章包括原文、释文两部分,讲述了做人的道理。
  • 厚黑学大全集

    厚黑学大全集

    自1912年以来,李宗吾创立的厚黑学已诞生近百年时间,当前市场上已涌现出了难以计数的有关厚黑学的各种图书,这些图书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读者往往不得要领,甚至误入门径。为了再现李宗吾先生厚黑学的原貌,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厚黑学大全集(超值白金版)》。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活学活用厚黑学”在深度挖掘李宗吾厚黑学精髓的基础上,通过精炼的要点和大量历史上正面或反面的事例,归纳、诠释了立足社会、为人处世的厚黑之道,一旦你掌握了这些智慧,并把它纯熟地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就一定能够轻松应对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难题,更顺利地实现你的人生目标。
  • 大师的哲理笔记

    大师的哲理笔记

    《大师的哲理笔记》一书通过大师们写的随笔为我们解读他们对人生的思考,读后让我们获益颇多。大师们在人生、生活、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各个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大师们洞察世事的睿智和丰富的阅历,能给予我们无尽的启示。
  • 孔子的智慧

    孔子的智慧

    千百年来,孔子的智慧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智者,就是在今日,也有着其无可比拟的现实价值。当今社会,人们过度追求金钱、物质及感官享受,致使身心失调、心灵孤寂、人格分裂,在这种情况下,有识之士想到了孔子的智慧。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瑞典的汉内斯·阿尔文博士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 一生成就悟《论语》

    一生成就悟《论语》

    《论语》是一部古老的哲学经典,同时也是一部现实生活的指导书,它的许多思想和原則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从古至今,很多人通过研读《论语》获得成功的智慧和方法,宋代开国宰相赵普就曾自称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本书目的正在于解析《论语》智慧对人们在当今社会成就人生的重要意义。书中以生动的事例和精到的点评,对《论语》中有关如何自我修养、为人处世、齐家立业等方面的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把《论语》的智慧导入现代社会的生活情境中,帮助读者更透彻地领悟《论语》,用《论语》的智慧成就事业和人生。
热门推荐
  • 妖形记

    妖形记

    漫无边际的虚空宇宙,一头远古虚空巨兽,驮负着一个小世界,静静漂浮在黑暗之中,它的本体已经陷入了无尽的沉眠。这是一头鲲祖,也不知它究竟流落了多久,还要继续睡多久,一千年?或许是一万年。每当它再次惊醒过来,就会立即进行时空迁跃,带着它所背负的小世界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个逃亡的鲲背世界,被称之为华夏大地。
  • 总裁大人,战斗吧

    总裁大人,战斗吧

    她,一个默默无闻的打工女,他,叱咤帝都的人物,某一天,接二连三的事发生了。“先生,有人欺负夫人。”手下说道,南宫轩咪着眼说:“以后这种事不要找我,直接废了他。”“先生,夫人肚子疼。”身为手下的麟祁,只能怎么说。南宫轩蹙眉说道:“芊芊肚子疼,你怎么不早说。”一眨眼,南宫轩已经到了夏芊的面前。他傲娇成性,却没想到,给一个呆萌女给办了。她,蠢萌蠢萌的,一代打工女,做梦多没有想到,竟然让一个帝都的掌控者,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本书纯属虚构)
  • 生与毒

    生与毒

    清末年间,左宗棠部下刘锦棠在收复西域的作战时,无意间竟得到了流传在西域百年的旷世奇书,遂将其带往中原。之后百年间,无数人围绕着这本书开始了恩怨纠葛。这本书究竟是什么?带给了人们什么?又预示着什么?却等待着你的是层层的答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盗墓实录

    我的盗墓实录

    一个学生,一个专门盗墓的学生,一个个神奇的墓,他用的是脑子在盗墓!让他一生不在平庸无奇!一个神秘墓主人的墓地中得到一个布袋,里面的东西从而牵扯出一堆又一堆的谜题,让叶逍遥一一的破解吧!
  • 冷冽的女子

    冷冽的女子

    雪凌心因为在二十一世纪被男友欺骗所以发誓再也不相信爱情,可最后冷殇晨的介入让她改变了,最后他们会怎么样呢?敬请期待
  • 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

    “国学”一说,最早见于章太炎先生的《国故论衡》以及《国学概论》演讲,又可称为国故。国学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以及历代史学等内容,形成了恢弘的经、史、子、集四大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 永夜明灯

    永夜明灯

    其实作品也叫《十方明灯》奈何当初犹豫登陆时候,在其它地方注册过这名字了,不过不影响阅读。还是欢迎喜欢本作品的读者。地宫中幽禁的老者,天生遭难的哑巴,不可一世的十方妖道。当宁静生活被破碎,命运早已注定他的结局将是流浪!浪潮!凤阳陆府的书童,长安街上的郁步独行的青年,未可知的遭遇将席卷这个曾经乐观开朗的年轻人。悲喜!相逢与分离,缘分与误会,感情犹若是一场耐心比较,在妄自出击的一刻,有的人已经注定输的一分不剩。从孩童到青年,一个哑巴孤儿的心路历程,容板栗给大家娓娓道来。欢迎收藏,欢迎订阅,更欢迎月票,献给喜欢阅读的你们。板栗至尊群:534676638欢迎加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陪你走过东暖夏凉

    陪你走过东暖夏凉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需誓言。“愿有人待你如初,疼你入骨,从此深情不被辜负。”言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