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55500000034

第34章 原则与人交友要“近朱远墨”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孔子

要交真心朋友

培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在世,得不到友谊的人将会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友谊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性。友谊能够给人以归属感、安全感和认同感,并因此而产生奋发前进的动力。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朋友,朋友是你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在你悲伤时,朋友会安慰你、鼓励你;当你高兴时,朋友会替你开心、为你祝福;当你有难时,朋友会两肋插刀、为你排忧解难。朋友是你生活中的良伴,是你精神世界里的知己。鲁迅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是当以同怀视之。”

鲁迅先生之所以会这么说,正是因为知己可贵,好友难求。真正的友谊不可能会轻而易举地获得,它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育,经过彼此的相知相解,才能绽放出友谊的绚烂花朵。在我们身边,“相识满天下,知交无一人”的情况比比皆是。很多平时围绕在你身边的人,都在你陷于困境时离你而去,甚至还会踩上一脚。这不是真正的友谊,那些人也算不上可以作为朋友的人。真正的友情应该是怎样的呢?马克思和恩格斯为我们做了最好的诠释。

19世纪50年代是马克思一生最困难的时期,恩格斯为了帮助马克思及其一家,使其免于饿死,不得不回到曼彻斯特营业所,重操旧业,过他讨厌的商人生活。

在曼彻斯特最初几年,恩格斯没有固定的薪金,收入也很少,但却竭力从经济上帮助马克思。从1851年起,先是不定期,后来则是每月甚至每星期都把或多或少的钱寄到伦敦,马克思和他的家人因此得以度日。

尽管恩格斯和马克思不能天天见面,但是他们在科学研究中的合作并未停止。分居两地给他们进行思想交流带来了困难,但是频繁往来的书信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两位朋友在一个星期内不曾通信的情况是少有的,有时是一天一封或一天数封,几乎没有一个科学领域不曾在这些书信中讨论或提及过。对马克思来说,恩格斯是他的杂项问讯处又是专业顾问和批评家。在这些书信中,两位朋友互相把自己的新想法告诉对方,共同讨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革命友谊,从青年到老年,经历了整整40年。他们情同手足,亲密无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领导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他们所取得的每一项伟大成就,都是共同艰苦努力和崇高友谊的结晶。这种友谊鼓舞他们克服一切悲痛和困难去为共同的事业努力奋斗。

马克思在完成《资本论》初稿后,曾经于1867年8月16日深夜两点在校完最后一个印张时写信给恩格斯以表达感激之情,信中说:“没有你为我作的牺牲,我是绝不可能完成这三卷书的巨大工作的。”

两位革命导师用他们的自我经历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友谊的同时,也告诉了我们,选择对了朋友,对你的一生都是有利的。美国有这样一句谚语“和傻瓜生活,整天吃吃喝喝;和智者生活,时时勤于思考。”中国人也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朋友的影响力是很大的。所以,在选择朋友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这句话为我们选择朋友提供了一些准则:头脑正直和心地正直。这两点是很重要的,一个头脑和心地不正直的朋友,只会拖你的后腿,把你拉离正常的人生轨道,甚至误入歧途。

真正的朋友或许不会每天都陪在你身边,不会每次见了你都对你说些好听的话;相反,他们偶尔出现的时候,可能还会不时地指出你的错误,对你的某些行为进行批评。但正是这些批评,才最能体现朋友对你的关心,他们是真正为你着想,希望你进步的人。如果你能够交到这种朋友,那么恭喜你了,你很幸福。

真正的朋友是能经受得了考验的,而考验也正是区分“真”朋友和“假”朋友最明确的方法。“树倒猢狲散”这种事,并不少见。当你处于顺境时,有很多人围绕在你身旁,这是很正常的;只有当你陷入逆境时,如果还有人陪着你,愿意帮助你,那些人才是真正的朋友。歌德说得好:“真正的朋友在患难中对友谊绝对忠诚,真正的朋友在危险中对友谊绝对坚定。”

如果你想要展翅高飞,那么你就要与雄鹰为伍,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如果你仅仅和鸡鸭成天混在一起,那么你就不可能有高飞的那一天。保持清醒的头脑,擦亮你的眼睛,选择真正值得你交往的朋友吧,这才是你正确的选择。

避免结交不良之人

在人的一生中,朋友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曾经有过很多人歌颂友谊的伟大,很多人也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了我们,拥有朋友的可贵。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对朋友的渴望,就不加选择的结交一切靠近你的人。结交一个不良之人,不但不会给你带来益处,还可能会对你造成恶劣的影响和深深的伤害。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不良之人厮混,会让你渐渐沾染上很多不良的习性,逐渐学会做一些处于道德之外,甚至是法律禁止之内的事。那时候,等待你的就不会是美好的生活,而是旁人对你的远离、蔑视,甚至是法律的惩治。这点在年轻人的身上显露得尤其明显。很多年轻人没有形成正确坚定的为人处世原则,当他们遇到一些不良之人的教唆和诱惑时,缺乏抵抗力,很容易就成为了对方思想的俘虏,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而且,如果你不加选择的交友,很可能会给一些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不少的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了人们对友情的信任,诈骗熟人、朋友的财物,而且往往很容易得手。财物毕竟是身外之物,丢失了还可以重新获得。可是如果在人生的重要时刻,你结交了不良之人,他很可能对你造成极其巨大的损害。

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在得到了光绪帝的支持后,在中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

但光绪帝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实权控制在慈禧太后和她的心腹手中。慈禧太后等人思想保守,对维新变法不能接受,就处处干涉。而且,随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光绪帝感到自己的处境非常危险,随时会有被废的可能,为此光绪帝忧心忡忡。有一次他写信给维新派人士杨锐:“我的皇位可能保不住了,你们要赶快想办法。”维新派人士为此都很着急。

正在这时,新建陆军首领袁世凯来到北京。袁世凯曾经明确表态支持维新变法活动,并且也处处以一个新派人士的面孔出现,这获得了维新派人士的信任。所以康有为就向光绪帝推荐袁世凯,说他是个了解洋务又主张变法的新派军人,如果能把他拉过来,即使形势有变,也可用武力夺取权力。光绪帝深以为然,为了拉拢袁世凯为己效力,专门召见了袁世凯,并封给他侍郎的官衔,

后来,形势更加恶化,变法受到了保守派的全面抵制,皇帝的处境也很危急。当时康有为等人认为,只有杀掉荣禄,从慈禧手中夺取政权,让光绪帝掌权,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而能够完成此事的人只有袁世凯,所以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

谭嗣同说:“现在荣禄他们想废掉皇帝,你应该用你的兵力,杀掉荣禄,发兵包围颐和园。事成之后,皇上掌握大权,清除掉那些老朽守旧的臣子,那时你就是一等功臣。”袁世凯慷慨激昂地说:“只要皇上下命令,我一定拼命去干。”随后谭嗣同拿出了光绪帝的诏书,让他赶紧行事。袁世凯想了想说:“我指挥的军队的枪弹火药都在荣禄手里,有不少军官也是他的人。我得先回天津,更换军官,准备枪弹,才能行事。”谭嗣同虽然着急,也只好同意。

在送走了谭嗣同后,袁世凯权衡利弊,认为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和他的心腹手中,投靠他们会对自己更有利,于是,就向荣禄告了密,并交出了光绪帝的诏书。荣禄明白事情的严重性,赶紧面见慈禧,向她汇报了此事。

随后,慈禧太后幽禁了光绪帝,废除了维新变法的法令,并下令逮捕维新派人士。维新变法经过103天后,最终失败。

康梁等维新派人士,结交袁世凯,却没看出他是一个见风使舵之人,以大事相托,终使自己陷入了被动,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就这样失败了。如果,他们能够选择一个可靠之人行事,中国近代的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

可见,结交不良之人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历史上同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它们都在向我们诉说着这样一个道理:做人,要远小人;成事,更要远小人。避免结交不良之人,你才不会被坏思想所腐蚀,坏习性所影响,才不会被这些人背后捅刀,落井下石。

建议与忠告:

人的一生,选择对朋友是非常重要的。好的朋友是一笔财富,而不良之人则是让你陷入“不复之地”的“引子”。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选择朋友呢?

1.选择朋友要把好“三观”

首先,交友要观其德。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才是值得你去结交的。他们高尚的道德观只会对你有好的影响,他们不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对你下“黑手”,不会落井下石,只会雪中送炭;其次,交友观其性,看交往对象是否有淳厚善良的性格和良好的个人修养;最后,交友观其友。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看一个人经常和什么样的人交往,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

2.选择朋友要注意差距

一般来说,朋友间的地位都是相对对等的,即使外在不对等,在心理上也能维持相对的平衡。而外在和内在都无法对等的人是做不了真正的朋友的。虽然现在一切都讲求自由,但是巨大的差距会让两个人无论在兴趣、爱好以及理想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自然沟通。如果只是为了利益而结交,那只能说是利益驱动,这是成不了真正的朋友的。

同类推荐
  • 培养青少年情商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情商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能获得更多走向成功的机会。要获得较快的成长,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排在第一位的。所以,对于青少年来说,提高情商实在是很有意义的人生必修课。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历许多痛苦、挫折,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而在这漫长的过程中,青少年朋友们需要有人来指导和激励,不断丰富人生的经验,《培养青少年情商的故事》就是这样一位良师益友。
  • 有一种花叫不谢

    有一种花叫不谢

    眼睛也许会衰老,泪水却永远年轻。走在每一份爱的情怀里,发现爱,品味爱,播撒爱,便自然会拥有永不凋谢的美丽……“目光无法抵达的远方,我们拥有心灵。”生活是一本厚厚的长卷,美丽、芬芳的花在竞相绽开,一朵又一朵,岁月一样恒久、绵长,童话一样神奇、美好。因慧心的倾听,世界会变得辽远而宽阔,生活会变得摇曳多姿,生命会变得充盈而厚重,人生会变得充实而幸福。
  • 北大教授给出的26条人缘法则

    北大教授给出的26条人缘法则

    强大的人际关系,会给你带来丰盈的人气,丰盈的人气会给你带来巨大的成就!在没有人际关系的地方开创事业时,你会感到一切都举步维艰。但是经过艰苦的努力和有意识地拓展人际关系后,你会发现工作会变得越来越容易,因为所有的工作其实都是人与人相处的结果,只要人与人关系好了,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 易经大智慧全集

    易经大智慧全集

    “易”就是变易、变革,对《易经》提倡变革,并指导人们去应对变革、引领变革。《易经》上说:“改命,吉。”这就是让人们勇于改变自己的命运。
  • 心态全集

    心态全集

    面对机会的来临。人们常有许多不同的选择方式。有的人会单纯地接受;有的人持怀疑态度,站在一旁观望:有的人则倔强得如骡子一样,固执地不肯接受任何新的改变。而不同的选择当然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许多成功的契机,起初未必能让每个人都看到深藏的潜力,而起初选择的正确与否,往往便成了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本书就以故事的形式帮你在人生的每一次关键时刻,摆正心态,审慎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做出最正确的判断,选择属于你的正确方向,一步步踏上成功的金光大道。
热门推荐
  • 爱妃

    爱妃

    弱水三千一瓢饮,万千宠爱于一身,这是无数女子的梦想。可常伴君王的顾惠懿明白,这是她一辈子都不会做的梦。阴谋算计,狠辣无情。也不过是想把这不真实的宠爱维持的长久一点。她高居贤妃,更以‘珍’字作为封号,后宫里的波谲云诡她深陷其中,无法抽身而出。一代宠妃如何步步为营捍卫自己的爱情和地位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最强剑道系统

    最强剑道系统

    一个普通的宅男,一次英雄救美却让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悲哀的穿越到了光怪陆离玄天大陆,宗门林立,强者如林,在一个强者弱食的世界,没有实力就等于任人宰割的蝼蚁,没有人不渴望力量,且看主角如何走下去~
  • 愿我们手持刀锋心如甘露

    愿我们手持刀锋心如甘露

    这本书记录了美女画家Yoli绘画授课之余,对绘画,对人生的心得以及感悟。全书半文半画,画作主要是水彩或白描的植物。作者画风清丽,文字空灵,蕴藏禅意。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来描绘世界,与其说在教人怎样绘画,不如说是教人应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偏执江少的掌中宝

    偏执江少的掌中宝

    重生在自己跟江御礼吵架闹自杀的时候,云渺渺懵了,看着那个红了眼睛的男人,为自己不断妥协的男人,云渺渺发誓,这辈子绝不负他。因为她忘不了在她死后他毅然自杀的样子。所以,江御礼,这辈子我云渺渺罩定你了靠着本来就不笨的小脑瓜她将学业放在第一位,这一世她誓定为自己多穿几件马甲,好好赚钱,包养江御礼!
  • 那年盛夏,我遇见了你

    那年盛夏,我遇见了你

    青涩的校园里,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干练的职场里又有多少的明争暗斗?柳芷白会遇见怎样的男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青春不再有你

    我的青春不再有你

    那年深秋,她将一盆冷水泼向我,我想反泼,你说:“你不配”;那年立夏,毕业季,你在回忆录上写着:祝你幸福。故事开始于那封情书,那场梦!顾彧,大概我们太相似,彼此太懂对方,所以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