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66300000052

第52章 部分国家、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扫描(1)

职业教育是基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更进一步讲,是基于一个国家工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要求而产生与发展的。职业教育从各国,尤其从发达国家的历史来看,显然对其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因此,从职业教育政策制定、职业教育的组织与管理、职业教育的评价与人才输送等环节都受到每一个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本章主要阐述在国际上职业教育的开展富有成就并具有特色的国家以及我国市场化、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两个地区:台湾和香港的职业教育状况。研究并借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经验无疑对我国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这些国家和地区开展职业教育的背景、条件以及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而不能照搬照抄。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一、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萌芽阶段

随着德国从18~19世纪逐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在社会、经济、文化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特别是在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和重商主义影响下,19世纪德国大工业已经开始在家庭手工业和工厂手工业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在经济活动中特别是工业和运输以及农业和商业等部门中,科技工艺惊人的进步促使参加这些部门工作的人必须事先具备充实的工艺科学知识,而当时德国传统大学以学术研究为主,所以为了满足当时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实用性的技术学校和专科学校应运而生。实用性的技术学校和专科学校的出现,是与19世纪初工业落后于英国和法国的德国迫切发展工业化的要求相适应的,被认为是德国工业化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这些实用性的技术学校和专科学校为当时的德国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推动了德国工业化的起步和独立发展。由于当时经济水平发展有限,这些学校在专业设置上比较窄,只局限于采矿业、林业和农牧业等领域中,为当地经济服务。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开设学生所要从事的职业及与实际生活有关的知识和与技能有关的内容。

(二)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德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高等专科学校,它的出现和发展是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重要标志。其特点是:以学校为主体,以职业教育为重点,以培养应用型高级职业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其产生的经济、政治因素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伴随着德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起来。由于当时西德工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及企业迫切需要大量的实践动手能力强、能将创造发明的思想转变成现实的应用型人才。在这种背景下,以高等专科学校的建立为主要标志的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和发展起来。教育机会均等,尤其是高等教育民主化、大众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德国、美国、法国等许多国家开始创办高等专科教育,使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使其从精英教育转变到大众化教育。其产生的教育背景是:德国是世界上教育发达的国家之一。早在16世纪中叶,普鲁士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义务教育法令。在20世纪60年代,德国大多数州已经普及了义务教育并延长了义务教育的年限,这促使德国中等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育高峰所造成的15~24岁的青年人口大幅度增加,因此,原有的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入学压力。在原有高等教育无法包容的情况下,另辟渠道,大力发展高等专科层次的教育势在必行。其产生的理论基础是:“现代化理论”、“人力资本论”和“人力规划说”。现代化理论盛行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这一理论提出:“发展教育是各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另外,20世纪60年代风靡世界的舒尔茨“人力资本论”,带来了人们教育观念上的剧变。“教育不是消费,而是投资”;教育不仅仅是“消费性事业”、“福利性事业”,更是“生产性事业”,是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事业。教育的发展要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创造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而展开。这种理论为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在上述背景下,20世纪60年代初期,德国学术交流协会(DAAD)曾对本国及西欧、中欧共20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调查和分析,发现当时德国17~19岁的青年中,只有5%的人进入大学学习,在所统计的20个国家中居倒数第三位。这一结果引起了德国社会和教育界的巨大震惊。专家们呼吁,如果不改变高等教育的落后状况,德国在经济上将无法和世界其他国家竞争。同时,专家们认为,发展高等教育不能单靠扩展学制长、费用高的传统大学。传统大学偏重理论,毕业生缺乏实践动手能力,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并且还存在着能否恰当使用毕业生的问题。于是,应当如何发展高等教育成为德国社会各界所普遍关注的问题。1968年,德国联邦11个州州长召开了一场关于如何改革德国高等教育的讨论会。经过反复讨论和研究,最终于1968年10月31日在各州州长之间达成《联邦共和国各州统一专科的协定》,决定创建与大学并行的一种新型高等学校——高等专科学校。“高等专科学校”由过去属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工程师学校和其他高级中学(经济学校和技术学校)演变而来。从此,高等专科学校开始了繁荣发展时期,并以其特有的实践性、较短的学制(3年)、严格的学习组织,与大学及大学类的高校一起构成了德国高等教育的新体系。高等专科学校的出现和发展,形成了一个由初等、中等到高等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丰富和完善了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它的建立为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当时德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急需的人才。

(三)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元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以职业学院为标志的多元发展阶段。发展的重点由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逐渐向由企业参与的职业培训转移。其经济因素是:1974年中东石油危机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危机,改变了德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走向。首先,由于经济危机,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人力供不应求”转为“人力供过于求”。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的合格技术人员找不到工作或纷纷“下岗”。高等专科学校发展面临严重挑战。其次,在人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各企业一方面提高了对新员工的录用要求,另一方面加强了企业员工的在职培训,希望通过提高员工的素质从而在激烈的市场中赢得不败之地。再次,由于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经济繁荣,这使人们对“人力资本论”、“现代化理论”提出了质疑,把职业教育的失利归因于学校形态的职教模式及职教课程的质量问题,揭示出实践性特征在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实施中未能充分体现出来。最后,许多职业学校开始寻求与企业合作开发或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的新路,企业在加强职工培训的同时,也开始主动地在学徒培训方面寻求与学校的合作,这种学校-企业合作的职教模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职业学院即“双元制”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尝试应运而生。其教育背景是:德国的专科学校尽管在应用性方面大大优于传统大学,然而它的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实际应用能力、企业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和企业的实践经验却不如企业培训的高层次实践型、应用型人才更符合市场人才的需要。其理论背景是:福斯特是当今国际职教理论界最有影响的一位学者。他的主要观点是认为职业教育的重点是非正规的在职培训。“职业技术培训必须主要在正规教育机构之外进行”,提倡“产学合作”的办学形式,因此,应该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基于上述理论以及在实践中高等专科学校的不足,双元制模式的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学院产生了。职业学院是德国“双元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运用,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其根本的标志就是青少年一方面在通常为私营的企业里接受职业训练,一方面在公立的部分时间制的职业学校里受职业学校义务教育。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职业学校与训练企业密切配合,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在分工合作中共同实现教育和训练任务。由于“双元制”体现了国家、私人经济、学校和企业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由于它的训练与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大生产密切结合,所以它能够适应经济部门的变动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并相应不断地以新的训练职业和训练章程替代过时的训练职业和训练章程,由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向高等职业阶段上移。职业学院是企业在“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机构。职业学院经过10年的实践检验,其毕业生以宽广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很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得到企业的欢迎和社会的认可。

德国职业学院的特点之一是“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形式。这种“双元制”特性主要表现在企业与学校、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紧密结合,每一“元”都是培养一名合格技术工人不可缺少的部分。德国职业学院的特点之二是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关键能力。这里的关键能力是指超越职业领域,对职业活动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能力,与纯粹专门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无直接联系,它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又是一种专门能力高度抽象而形成的能力,即职业教育要培养“为明天工作的人”,使准劳动者具备适应未来劳动力市场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能力。按佩特拉等人的定义,关键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组织交往与合作、学习技能、劳动者能够主动适应未来突如其来的变化。

总之,以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学习能力为核心概念的关键能力,既是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又是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最基本条件。这一时期,职业学院的出现改变了原有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以学校为本的办学模式,开创了由企业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的开放性办学模式。培养既具备扎实理论功底又掌握熟练技术的实践性人才,弥补了学生理论和实践不能紧密结合的弊端。在课程设置方面,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际有效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突出培养实践性和职业性特征及其关键能力的养成。

二、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呈现出一些显著的特点。

(一)培养目标的职业性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培养中高级职业技术人才。高等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在于使学生掌握系统、高深的理论知识,而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充分的职业训练,使其成为在某一领域具有独立从事职业活动能力的职业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在理论方面低于一般大学的毕业生,但长于实践和应用技能,是一种具备基本理论知识并有相当强的实践能力的职业技术人才。他们既不同于理论知识深厚而实际动手能力较弱的一般大学生,也不同于只熟悉操作而缺乏理论知识的一般技术人员。因此,德国经济界和工商管理界把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称为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技术的“桥梁式的职业人才”。

(二)学校类型的多样性

在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是通过多种类型的学校实施的。

1.高等专科学校

高等专科学校是在工程师学校、中等专科学校以及相应的教育机构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学制三年,招收12年级的毕业生与具有同等学力者。至1994年,高等专科学校已发展到164所,占高等学校总数的51%以上,培养了全德3/4的工程师、1/2的企业经济师和计算机工程师,是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

2.职业学院

职业学院的学制三年,招生标准与高等专科学校相同,按照“双元制”模式培养较高层次的实用技术人才。1995年,职业学院已推广到德国的9个州,规模扩大到30所,成为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高级专科学校

高级专科学校主要从事晋升性质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以在职的专门技术人员和中层管理专业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要求入学者不仅具有相当于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而且要有2年的工作经验,学习期限为5~6个学期不等。

4.成人职业培训机构

成人职业培训机构属于高等职业教育范畴的职业培训,主要开展晋升性质的职业培训。它以“顾客满意”为导向,为所有需要培训的人员提供机会。

同类推荐
  • 学校财务与财产的规范化管理

    学校财务与财产的规范化管理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追求灵动的品德课堂

    追求灵动的品德课堂

    本书所说的品德学科教学涵盖了本学科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设计(当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是把重心落在了一至六年级这个阶段),主要指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品德学科教学活动,即品德学科的教师,根据国家品德学科教学标准,通过品德学科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培养正确的思想方法,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使他们养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责任感的教学过程。然而,当我们去认真观察品德学科教学现状的时候,我们的心是痛的。但或许因为痛,我们才更希望去寻找灵动的感觉。
  • 史前生物与失落文明

    史前生物与失落文明

    《史前生物与失落文明》分上下两篇分别介绍了一些史前生物和消失的文明。主要内容包括:遥远的太古代;元古代的生命;生命蓬勃发展的古生代;承前启后的中生代等。
  • 引导青少年学习诗词古文的故事

    引导青少年学习诗词古文的故事

    本书系教学课外辅助读物,选取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启迪青少年智慧,增长知识的感恩故事,补充学生课外知识。本册选取伟人名人学习过程中具有启发意义的故事作为主题。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泰戈尔作品选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泰戈尔作品选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疏林时埋陈酒

    疏林时埋陈酒

    “压抑到最后是无声的崩溃,我曾以为你是我最后的光。”
  • 热血少年的时代

    热血少年的时代

    来自不同环境的少年们,因为缘分和命运聚到了一起,为了各自的梦想,追的是时代的最后一滴眼泪,梦的是强者加冕的君临天下!一切依旧是那么的精彩,那样的热血。——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 翻滚吧棺人

    翻滚吧棺人

    有个男人偷拍了我一张照片,却引发了两起命案,幕后主使居然是我男朋友!可我男朋友,早就在三年前死了……而且,还多了个软、萌、甜的宝宝,叫我妈妈……
  • 我是末世游戏大反派

    我是末世游戏大反派

    天可怜见,柳长生只是简单的玩了一个末世题材游戏,完结大撒花时,自己莫名奇妙的穿越了。只是,穿越的方式有些不对,他变成了游戏里的最终反派boss,成为了被屌丝主角碾压逆袭的末世版高富帅...为了自己简单、朴实、安逸的末世小日子、柳长生思考了半天做了一个决定!“要不?试着和主角做个朋友??”他抱着废柴主角的青梅竹马不禁陷入了沉思...
  • 夜之劫

    夜之劫

    一块玉牌,指引着所有人命运的走向。一段仇恨,谁能说清楚它是对是错。一只蚂蚁,竟成为他纵横四海的强力助臂。万年前的秘密,抽茧剥丝,露出它曾经的峥嵘。万年后的今天,又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 墨汐九妖

    墨汐九妖

    一个从小就被叫做笨蛋的少年,因为师父欠别人的人情,傻傻地被卖了还在帮师父数钱。和一个奸商来到了繁华的城市,人情世故?金钱权势?不懂也不会,只有手里的剑,有了剑就有了一切。这是一个发生在都市里的武侠故事,一个少年如何以传统武学如何在现代的城市存活,而他体内的另一个他又该何去何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幽之主

    九幽之主

    修仙气,炼魔躯。吾以己身破苍穹,傲八荒,战六合。要这天,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埋不了我心。要这诸天神佛。皆烟消云散,尽化九幽.............
  • 你的祖宗请签收

    你的祖宗请签收

    边灵重生回到了进陆家前,这一回她擦亮双眼,再不傻傻地被人牵着鼻子走。可她没想到自己被某个人放到了心尖上。“陆总,边小姐在学校和人打架了。”某位正在开会的总裁扔下一帮人,立马开车赶到学校,拉着边灵就去了医院,检查结果除了两道指甲印,其他毫发无损。边灵重感冒到必须要打针的时候,边灵可怜巴巴地恳求某人,“能不打针吗?”“乖,打了针病才会好。”某次采访。记者:“边灵,请问你这次和你的偶像一起合作了新歌,有什么感想吗?”边灵:“感想啊,首先能和我的偶像合作我非常激动,当然,这是我的梦想,然后也要感谢一个人,谢谢他帮我实现了我的梦想。”守在电视机前的某人看到镜头前笑得开怀的边灵,嘴角情不自禁上扬。某天有人对咱们陆总说:“你这样是不是太惯着她了?”大名鼎鼎的陆总:“这是我家祖宗,惯着点怎么了?你有意见?有意见憋着。”1V1双洁年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