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83400000004

第4章 三年成为镍镉电池市场的老大

其实,很多人都会有像王传福一样的身份尴尬,比如青岛啤酒的掌门人金志国。因为青啤是国资委所有,金志国也是政府任命的,所以,他没有更多权力对青啤做一些发展上的转型决策。他戏称自己是青啤的“看门人”,而媒体则评价他是“戴着镣铐在起舞”。与金志国不同的是,王传福并没有忍受这样的身份尴尬,他不久后就要“揭竿而起”了。

就像很多中国民营企业家如俞敏洪、陈天桥、史玉柱等在创业初期所经历的草莽年代一样,王传福在创立比亚迪之初也曾有过这样的艰辛岁月。在创业初期,他们没钱、没经验,当然,也没有靠山。想当年,他们身上都有着一种“一人独闯天下”的江湖习气,他们不知道江湖的险恶。但是,他们却都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现在,俞敏洪一手缔造的新东方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语学习基地。据统计,在美国、加拿大的任何一所著名高校里,占中国留学生总数的70%是从新东方走出来的。因此俞敏洪被称为“留学教父”。俞敏洪也因此被《亚洲周刊》评选为“21世纪影响中国社会的10位人物”之一。陈天桥凭借在网游领域的成功,曾荣登中国首富。现在,他正行进在把盛大打造成一个“互动娱乐媒体”帝国的路上。尽管史玉柱曾上演过一次中国最经典的失败案例,但是,他又迅速凭借在保健品领域的成功而崛起。到2008年,他的个人财富已经达到28亿美元,位列《福布斯》富豪榜第七位。

追寻他们的成功原因,我们会发现,这在很大程度上或许源于他们的个人能力。他们本身都很强势,都懂技术。尽管他们没有受过商学院的专业训练,但是他们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商业嗅觉。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从来都不缺少实现所嗅到的商业机会的勇气。换句话说,他们身上都有着一种孤注一掷的豪赌天性。

王传福当然也是这样的人。

王传福在研究生毕业两年后,就已经晋升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301研究室主任,成为该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处长,这一年王传福刚满26岁。其实,从王传福的早年经历来看,他应该满足于研究院的安稳工作。

王传福早年丧父,后来母亲也因病撒手人寰,留下的全部家当就是那四间茅草房。哥哥王传方成为了他的全部依靠。到王传福上高中的时候,他有了一个善良的嫂子。嫂子并没有嫌弃家里穷,也没有嫌弃王传福是累赘,而是和王传方一起共同负担起他上学的费用。当时,王传福的学校离家里很远,他不得不选择住校,而住校一个星期就要10块钱的伙食费,每周王传福都会回家向嫂子取这10块钱的生活费。一次,家里实在没钱了,嫂子只能挨家挨户地去给他借钱。就是在这样贫困的情况下,王传福完成了他的学业。

按照常理来讲,有了这样经历的人一般都会希望自己过上安稳平静的生活。在需要冒险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出比常人更多的忧虑,他们会更多的思考如果冒险失败了怎么办?难道还要过以前的穷日子吗?一旦有了这样的思考,即便他们对目前的生活不满意,他们也不会再有冒险的勇气。但是,王传福的事业轨迹并没有屈从于命运的安排或者是像大多数人所希望的那样发展,从处长到企业总经理几乎是王传福一闪念之间的决定,这次决定改变了王传福的一生。

1993年,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和内蒙古相关机构合作,在深圳合资成立了比格电池有限公司,打算利用内蒙古丰富的稀土资源搞新产品开发,而他们要开发的新产品恰好与二次充电电池密切相关。王传福从大学到研究生到工作,一直都没有离开过电池领域。大学和研究生期间,王传福学习的是电池专业,而且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工作后,他搞的是电池的研发。

比格电池有限公司成立后,需要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委派一位总经理负责新产品的研发。当时,王传福在院内成绩突出,是比格急需的“科班”人才,同时又很年轻,拥有年轻人身上特有的激情与闯劲。于是,在研究生导师的引荐下,院领导把王传福列入了被选行列。当院领导找到王传福谈这件事时,几乎没有任何迟疑,王传福一口答应了下来,脸上的表情似乎在告诉所有人,这正是我苦苦等待的机会。

王传福之所以如此爽快地答应做总经理,一个原因是他身上的冒险精神在作祟,他不甘于过这样一眼可以看到未来30年的生活。更重要的是,王传福看到了未来二次充电电池的大好商机。

很多人在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一个必不可少的印象是那时的有钱人都会拿着一个像砖头一样大的“大哥大”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当年,一部大哥大动辄要数万元,但是,在街上仍然可以看到很多人拿着它打电话,俨然使用大哥大已经成为一种像当年穿“喇叭裤”一样的时尚。而要使用大哥大就要使用电池,一块充电电池也要几百元。王传福正是看到了这里面的“钱景”,手机必然会成为一种潮流,而随着手机使用人数的增加,手机电池的需求也自然会与日俱增。

发现了这个商机后,年轻而雄心勃勃的王传福自信满满地来到了与他同样年轻且富有朝气的城市深圳。当时,深圳可谓是创业者的“天堂”,这里不仅有优惠的政策,同时它的快节奏与朝气也让创业者有一种冲动和无限憧憬。王传福来到深圳后,也有同样的感受,就像他那时所描述的“身上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但是,来到比格不久后,王传福发现这里或许并不是他实现梦想的地方。

在王传福担任比格总经理不久后,他就发现了一次能够使比格腾飞的机会。他在后来回忆时曾提到:“1993年我在一份国际电池行业动态中看到,世界电池制造大国日本宣布放弃镍镉电池的生产制造,而这将引发镍镉电池生产基地的国际大转移。我当时就意识到中国电池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千载难逢的机会。”

众所周知,日本是电池生产制造大国,虽然它宣布要退出镍镉电池生产制造的市场,但这并不代表镍镉电池没有市场。实际上,因为镍镉电池经济耐用的优势,它在市场上还存在着很大需求。所以,在这样的状况下,如果哪家电池企业可以承担起以前日本电池生产厂商的镍镉电池生产订单,它就可以迅速崛起。

因为王传福是电池领域的专家,所以在第一时间看到了商机。于是,他认为未来比格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生产镍镉电池。但是,他只是一个北京有色金属总院任命的总经理,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他并没有决定权。他必须要得到上层主管部门的同意才能将比格转型为生产镍镉电池的公司。但是,因为受体制局限,在经过漫长的等待后,王传福对比格未来的发展战略并没有通过。

其实,很多人都会有像王传福一样的身份尴尬,比如青岛啤酒的掌门人金志国。因为青啤是国资委所有,金志国也是政府任命的,所以,他没有更多权力对青啤做一些发展上的转型决策。他戏称自己是青啤的“看门人”,而媒体则评价他是“戴着镣铐在起舞”。与金志国不同的是,王传福并没有忍受这样的身份尴尬,他不久后就要“揭竿而起”了。

初到深圳时的梦想与激情被现实击得粉碎,眼看着发展的大好时机就要错过,王传福更多的是无奈与沮丧。在经过几夜的挣扎后,他选择了辞职单干,以此来摆脱体制对他的束缚。

从总经理到“个体户”,王传福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他的想法很坚决,就是要成立一家生产镍镉电池的企业。可是,对于王传福的此番抉择,很多人都很不理解,放着好好的国企老总不干,干嘛要自己给自己找麻烦,独闯江湖呢?对此,王传福曾经说:“我看到国有企业的弊端,缺乏那种对人才个人利益的考虑,责任大利益小,在把一项技术做到成熟后很可能凭一张纸,没有说明就把人才调走。”

从国企出走容易,可是,出走以后的王传福又该怎样实现他的创业梦想?

与一般的创业相比,在电池生产行业创业似乎更为艰难。首先,生产电池的核心技术一直被日本企业垄断,中国企业想研发出自己的技术相当困难。其次,购买一条镍镉电池的生产线至少需要几千万的投入,而如果要建一间配备全自动化设备的电池制造工厂要几十亿元。王传福又该怎样突破这样的资金瓶颈?更何况,王传福并没有更多的创业经验和管理经验,除了自己创业的决心与十几年来所积累的电池技术,他一无所有。

当面对这一切困难的时候,几乎没有人不怀疑王传福是一个疯子,他走上了一条创业的不归路。可是,当王传福在面对质疑时,却有些诗情画意地说:“最灿烂的风景总在悬崖峭壁间,富贵总在险境中凸现。”或许当王传福说出这话的时候,很多人都等着看王传福怎么在险境中“死去”的热闹呢。很可惜,王传福后来的表现让这部分人失望了。

没钱,没人才,没经验,王传福究竟凭什么可以在电池制造领域成功?

创业时,王传福甚至连注册公司的钱都没有。当时的中国资本市场,并不像美国的硅谷那样发达。据说,只要创业者有一个好点子,在硅谷的大街上大喊一声,就会有一批又一批的投资者关顾,为他们的梦想买单。比如苹果、微软、甲骨文等国际企业巨头,都是通过风险投资把一个好点子变成现实的商品,并迅速做大的。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依靠风险投资者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风险投资者依靠创业者具有足够魅力的产品,赚得了大把的钞票。所以,在很早的时候,硅谷就已经风靡“技术+资本”的创业模式。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资本市场基本上处于沉寂状态,很多人都不知道风险投资为何物。

在这样的状态下,王传福想在资本市场上融资的想法自然行不通。开始创业的时候,王传福也想过融资的方式。在经过层层关系后,王传福找到了当时主投传统产业的汇亚基金负责人王干芝。王干芝本人对王传福的创业激情与技术积累赞赏有加,他很倾向对王传福的项目投资。可是,就在谈判进入最后环节的时候,双方因为投资额度存在分歧,而没有得到汇亚投资委员会的最终通过。

此时,王传福可谓“空欢喜一场”,独自一人体味着什么叫“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但是,在遭到第一次碰壁后,他并没有消极地放弃自己的创业梦想,而是积极地寻找着一切可能的解决办法。

就在走投无路时,王传福想到了向他的表哥吕向阳借钱创业的办法。吕向阳和王传福有着相同的经历。他也曾是一名国企的员工,有着一份稳定而安逸的工作,但是,他也是那种不甘于平庸的人。于是,吕向阳下海创业。到1995年,吕向阳凭借在证券业的成功已经积累了大量财富。但是,王传福之所以没有在第一时间找到这位财神表哥借钱,是因为吕向阳从一开始就反对王传福自己创业,他当时曾劝王传福说:“你和我不一样,你是国家干部,工作稳定,也很有前途,为什么非要冒险下海呢?一个决定错了,就可能全盘皆输,到时你怎么办啊?”

更重要的是,已经有过创业经历的吕向阳更清楚凭借一个人要想闯出一番天地来有多么不容易,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浮华表面,其中创业的艰辛和委屈只能自己默默承受。他或许并不想让已经受过很多苦的王传福再经历这样自找的痛苦。

可是,吕向阳的现身说法并没有起到作用,王传福还是执意要创业。他对表哥说:“我是研究电池出身的,也有电池企业的管理经验,我相信自己,你也了解我的能力。至于市场方面,你可以不相信我的判断,但你应该相信电池行业的潜力。”

基于对王传福的信任与心疼,吕向阳最终给王传福投资了250万元。

资金问题解决后,王传福还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是迅速建立起自己的核心团队。孙一藻是最早接到王传福邀请的人才之一。1994年10月,王传福给当时在江西铜业上班的孙一藻打电话,说自己想创业,需要一个对设备和机械制造比较了解的人。孙一藻是学矿山机械出身的,毕业后一直从事机械制造相关工作,所以,在这方面,孙一藻是行家。尽管孙一藻在之前只与王传福见过一两次面,双方甚至谈不上熟络。但是,孙一藻也厌恶了在国企里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工作。于是,二话不说,他就接受了王传福的邀请。

在办理好辞职手续后,孙一藻在第一时间来到了深圳投奔王传福。当时,王传福租下了深圳布吉镇莲塘的一个旧车间,并召集了一个十几人的团队。大家吃、住、工作都挤在这个旧车间里。晚上因为没有地方睡觉,只能在地上一字排开睡觉。当孙一藻看到王传福创业的艰苦时,并没有被眼前的一切吓退,反而认为这才是他想过的生活。尽管艰苦与累,但是,却能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与希望。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培训后,创业初期的十几人团队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角色。有做产品研发的,有做设备制造的,有把质量关的。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王传福用借来的250万元启动资金,成立了日后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比亚迪。

1995年2月,深圳乍暖还寒。可是,王传福的内心却是无比热乎的。因为此时,他在深圳注册成立了比亚迪科技有限公司。三个月后,比亚迪就拿到了第一份订单。

比亚迪成立之初,王传福为了让它生存下来,并没有急着投入生产手机充电电池,因为这对刚起步,没有什么技术积累的比亚迪而言,还有很大难度。而且,因为手机使用还不普及,如果贸然进入风险会很大。

基于以上考虑,王传福选择了进入门槛较小的其他镍镉电池生产上。“我把起家产品定位于无线电钻、电锯、应急灯、遥控玩具等产品的镍镉工具电池。这些产品在欧美的需求量极大,而我们的工具电池性能稳定、价格更低,极为畅销。这些利润是初创期的基础。”

王传福连镍镉电池的生产线都没钱买,怎么可能生产出镍镉电池,而且价格更便宜?

当时,购买一条镍镉电池生产线要几千万元。别说王传福没钱买,就是有钱他也买不到,因为当时日本是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的,很难引进先进的设备。所以,没钱买镍镉电池的生产线,王传福就自己动手制造生产设备,把镍镉电池的生产线分解成一个个可以人工操作的程序,通过更改、组装设备的方式,制造出制造镍镉电池的设备。

最终,这个任务就落到了孙一藻的身上。开始的时候,孙一藻并不认为负责比亚迪的机械设备是一件多有难度的事情,毕竟他已经有这方面的从业经验。可是,正式工作后,他发现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首先,他必须要尽快成为一名电池专家,因为电池的特性决定了各种设备的功效。也就是说,如果不了解电池的特性,盲目对设备进行创新,结果即便节约了成本,但生产出来的却是废品,同样是在做无用功。而且,他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改造出能生产镍镉电池的特殊设备。

巴菲特看中王传福之半自动化降低成本

在经过一次次的尝试后,比亚迪最终用100多万元,建造了一条日产4000个镍镉电池的生产线。这些经过改装的特殊设备就是现在比亚迪车间里大批使用的非标准的、半自动化设备的雏形。对此,王传福曾经多少有些无奈地说:“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们这一波创业的人掌握的机会不是很多,所以必须创新,必须有制胜的法宝。”“我们经常算这样的账,一套进口设备20万美元。按60个月折旧,一个月2万元人民币。如果这笔钱用来雇佣工人,2万元可以请多少人,十几个人顶不上一个机械手吗?”

通过这种半自动的方式,比亚迪建成了第一条镍镉生产线。而且,通过充分利用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还使比亚迪电池的制造成本比日本竞争对手低了近40%。

当然,凭借着这条半自动半手工的生产线生产出的电池,并没有降低品质。1996年2月,比亚迪就通过了I S O9000认证。1998年通过了I S O9001认证,2000年通过了Q S9000认证。这些国际上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地保证了产品品质的不断提升,从而为赢得大客户的订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比亚迪成立的下半年,它就成为了台湾最大无绳电话制造商大霸的电池供应商。当时,王传福把比亚迪制造的电池给大霸试用,结果因为其品质过硬与价格优势,到年底,大霸就决定把给三洋的订单给了比亚迪。1996年,比亚迪正式成为大霸的电池供应商。

真正让比亚迪在电池领域名声鹊起的,还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迅速发展。1997年,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全部电池价格暴跌20%到40%,大部分日系电池厂商都陷入亏损的危机中。但是,恰恰在很多日系厂商遭受失败的时候,比亚迪却凭借低成本优势而迅速发展。在这一年,比亚迪的增长达到90%。

到1997年结束的时候,比亚迪的镍镉电池销售量已经达到1.5亿块,迅速抢占了镍镉电池全球近40%的市场份额,成为镍镉电池市场当之无愧的老大。而比亚迪也从一个小作坊迅速成长为一个年销售量近亿元的企业。有了这样的成绩,王传福当然可以骄傲地说:“这一现状(亚洲金融危机)实际上给了我们机会,我们打的就是性价比优势之战。”

这一年,是王传福创建比亚迪的第三个年头。

同类推荐
  • 我国上市公司重大问题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重大问题研究

    本书共八章,前三章主要研究上市公司业绩评估体系、新会计准则下我国上市公司主要财务问题及我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问题。第四、五、六章分别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和重组、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财务风险及控制和我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法律问题。最后两章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及股改后的大小非问题。
  • 最成功的管理模式

    最成功的管理模式

    本书的宗旨就在于通过分解世界上最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以期在此之中有助于矢志获得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经验的经理人们,学习这些经验并将这些先进经验“据为己有”,变成自己管理的模式。一套好的管理模式,是成功企业管理实践与经验的科学总结其具有参照性、借鉴性与可复制性。本书荟萃了美国管理模式、曰本管理模式和中国管理模式的精要,管理者完全可以从中汲取管理精华,并应用于企业的运营与管理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的潜力。
  • 商战奇谋三十六计

    商战奇谋三十六计

    现代商战的群雄竞争,是智慧的角逐,谋略的较量。虽然不见硝烟弥漫,战火连天,但其艰险、残酷,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胜者财源滚滚,败者血本无归。可以这样说,企业胜在智谋,败也在智谋。目前,中国企业在融入市场经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道路上,只走了一段很短的路。一些企业的组织形式、发展战略、经营理念、运作机制,以及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的素质能力,与时代发展还有许多不适应。为了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也为了企业自身发展和自我解危的需要,作者编著了这本《商战奇谋三十六计》,其目的是依靠智慧探索一条智胜之路。在商战中强者和弱者都不是绝对的,谁智高一筹,便能成为强者;否则,便难逃失败之劫。
  • 枪杆子赢销

    枪杆子赢销

    指导中国企业走向胜利的,是适应中国国情、契合中国人消费心态的营销战略,而不是那些西方理论学说等舶来品。以《毛主席语录》为代表的毛泽东思想体系,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受到追捧。可以说,毛泽东思想是中国营销战争的利器,是征服中国市场的商战宝典!而如何活用毛泽东思想,向毛泽东学营销呢?本书给了我们答案。它从万里长征、农民运动讲习所、“农村包围城市”、民众大联合等方面,解读了毛泽东思想中蕴含的实用营销策略,破解了营销密码,演绎了以小搏大的营销新思维,指出了当今中国中小企业实现突破式增长的崛起之道。
  • EMBA前沿管理方法:整合管理

    EMBA前沿管理方法:整合管理

    这是一个经济骤变的时代,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充满微生机、活力的同时,也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迎接挑战,便需要学习。EMBA便是高等学院校为广大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的学习企业管理前沿知识的课堂。与MBA相比,EMBA理强调实战性和前沿性,将世界上最前沿、最新潮的管理方法介绍给中国广大的企业经营管理者,这便是本书的宗旨。本书包括《整合管理》、《逆向管理》、《权变管理》和《长效管理》四个分册,它将最新的企业管理观念、最有效的企业管理方法展示在讲者面前。
热门推荐
  • 恶魔王子们的天使love

    恶魔王子们的天使love

    七大家族一直都很平静,而七大家族在互相定儿女们的婚约时,却没有欧阳家的名号,欧阳家很不甘心,就挑起了矛盾,使得楚家,沈家,上官家把项家,嚜家,南宫家一齐吞并。而项沐羽,嚜尒,南宫心瑶的双亲被欧阳家谋杀,而她们也被欧阳家的人封锁了记忆。当楚家,沈家,上官家的现任继承人,楚云洛,沈淼凌,上官佳辰查清真像后,发誓要把未婚妻找到。上了高中,他们遇见了酷似她们的三个女孩,可她们究竟是不是她们呢?
  • 虎牙少年王俊凯

    虎牙少年王俊凯

    有任何问题,可以加作者qq和群qq作者qq:2968673118小说讨论群号码:581545619
  • 倚天之翻龙劫

    倚天之翻龙劫

    洪武元年,朱元璋于建康登基。与此同时西北又出现了一股以元末王保保为首的反明势力,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前明教教主张无忌出现在这支队伍中,随即天下又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血雨腥风……
  • 我靠和坤成鉴宝大师

    我靠和坤成鉴宝大师

    古玩骨灰级发烧友,可惜眼力不济屡屡上当,加之出手大方,为购置古玩一度变卖祖产散尽家财,成为臭名远扬的败家子。现职业是快递小哥。某个冬至的晚上,意外打碎一个神秘的青花缠枝花卉纹梅瓶,放出被拘禁了二百多年的和珅,发现这传说中的大贪官对古玩有着神奇的鉴赏力。自此二人组成最佳搭档,在当世开启了一段飞黄腾达之旅。
  • 时空与锁

    时空与锁

    牙辰,这个没有姓的孩子是孟常夫妇二人收养的,奇怪的脑回路让牙辰与他的哥哥相处得不算融洽。终于到“开魂”的日子了,牙辰满怀期待地出发了……(原名:凝魂炼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逆世归途:至尊少女很强势

    逆世归途:至尊少女很强势

    古人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那,五个少女并肩而行呢?一起走向归途,站在王者之巅,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保卫宇宙安宁。可是,并不是什么,都是很顺利的……成长过程中,波折不断,小小年纪担当重任,她们是否能找回初心,回归本性?是否能坚持正道,维护和平与正义?是否能收获爱情友情亲情?敬请期待!
  • 生活的科学(阿德勒心理学经典)

    生活的科学(阿德勒心理学经典)

    人生来就渴望幸福、追求成功,然而这条道路上困难重重。如何生活的科学,个体如何寻找生活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阿德勒以咨询师的口吻,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个体心理学的相关问题和基本观点。作者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临床经验,按照个体发展的时间顺序,引导读者认识生命不同阶段的问题及其根源。借此让我们了解自己的家庭、恋爱、婚姻、工作等各方面,同时也更了解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