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12100000017

第17章 岁月流沙(8)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斑驳的木架、雪白的幕布、恍惚而温暖的灯影、慷慨激越的锣鼓、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皮影……仿佛是遗落在人间的童话,这一方小小的舞台,承载了一代代皮影艺人的理想,也曾无数次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我由衷希望:皮影艺术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发扬光大,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能亲眼看到这些东西,而不是让它成为一种传说,湮没在物质文明的世界里。

桥的变奏曲

黄河九曲汇青铜,看水先须访古峡。说起来青铜峡是个河渠纵横的风水宝地,自秦汉以来在这里开渠引水,到60年代建拦河大坝,青铜峡地区已形成九大干渠。河渠多,必然要建设许多桥梁来沟通。但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家乡那么多河渠,却只有寥寥可数的几座桥梁。早些年来往于黄河两岸的人们要从仁存、横城等渡口乘船过河,很是不便。

小时候常常喜欢到外奶奶家玩,我家在惠农渠的东岸,外奶奶家在惠农渠的西岸,走外奶奶家必经过正闸桥。这座桥没有栏杆不说,桥身还低于两侧的渠堤,水势汹涌,牲口一上桥就会害怕,常弄的人仰车翻。一天,邻村有家迎娶新娘的车子因为马惊掉到桥下去了,弄得新娘子跟落汤鸡似的。这件事让我记忆很深,以致后来每次去外奶奶家路过这座桥时都不免心中微颤!

十二岁那年的冬天,我骑自行车到黄河对岸的灵武城去,那时过黄河时须绕道二十里外的叶升黄河大桥。我贪走近路,从仁存渡附近刚刚结冰的黄河上经过,冰封的河道并非坦途,时有隆起的冰棱挡道;偶尔远处还传来一两声冰裂的“咔嚓”声,令人提心吊胆!偏偏怕什么来什么,我连人带车在一处虚结的冰面上掉入河中,幸亏自行车横担在冰茬子上,我勉强爬了起来,在几个过路人的帮助下才脱离了险境。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宁夏的公路交通事业日新月异,桥梁建设更是突飞猛进。单是青铜峡境内已经有了五座横跨黄河的大桥,而整个宁夏境内横跨黄河的大桥多达十几座之多。大桥有大桥的风姿,小桥有小桥的神韵。“朱桥直抵金门路,粉堞高连玉垒云。”正如散文家艾煊所描述的:刚性的路面,坚实的水上桥梁,弯曲的陆上桥梁。防护栏,隔离栅,信号灯,指示牌。这一切,都是世间同物种中质量最好的,效率最优秀的,一切都显示出最先进的科技……在桥上全速快跑的汽车,也富有了灵性、富有了浪漫幻想,企望插上翅膀,和天空的飞鸟、云上的飞机竞飞……大河飞彩虹。人们不再有“隔河一千里”的无奈,也不再有“行遍天下路,难过黄河渡”的感叹。而且随着大桥的建成,我们的生活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化。交通更便捷了,城市变得繁华了。一栋栋横成行、竖成排的新楼房,煞是整齐,如同军队的列阵。滨河大道,柳绿花红,像充满诗情画意的公园。每当夜幕降临,桥栏上霓虹灯一起闪烁,徜徉桥上,仿佛置身于灿烂的星空,真叫人忘了是在人间还是天上。

有人说过,一座桥就是一段历史。站在青铜峡黄河特大桥上,遥望滚滚东去的黄河水,心潮仿佛逆行于历史长河,感念塞上丝路的变迁,这些宏伟的大桥不仅是塞上交通发展的记录,是家乡历史的见证,也是公路桥梁建设者们不朽的丰碑。

千年琵琶千人弹,万年桥上万人行。桥使乡村变得喧闹,桥使城市变得繁华。随着家乡路桥建设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越来越美好。这些桥,隔断了苦涩,连起了甜美;送走了贫困,迎来了富裕;送出了家乡的滚滚乌金,迎来了各地的滔滔财富;这些桥,以自身的风采装点着家乡,亮丽着家乡,使黄土高原上的小镇成为塞上江南、人间天堂。

行走在这些宏伟壮丽的桥上,欣赏着大桥两边秀丽的风光,感受着塞上丝路天翻地覆的变化,尽情地享受人类现代文明的高品位、高节奏、高效益。我想,“神女”若“无恙”,也会惊叹“当今世界殊”!

乡村童谣

挖瓷果

瓷果这个名字是我主观臆想的,我不知道别处有没有这样一种独特的东西,虽然深埋淤泥里,却洁白如瓷。家乡人叫她茨果,或者茨瓜,我以为不如叫它瓷果,或许来得更为贴切些。

我一直觉得,瓷果是埋在地下的一捧雪,晶莹,玉润。别说吃一口,单是看着也觉得眼睛舒服。瓷果挖够一小盆,拿回去,把上面的泥巴洗洗干净,什么佐料也不用放,用清水煮了,再用小盆满满的盛上,顿时清香四溢。吃进嘴里,沙沙的,甜甜的,津津的,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

瓷果的枝叶也好看,有些像南方的荷花,婷婷的,常常有五颜六色的蜻蜓停在上面,更是倍增了她的美感度。如果说瓷果的枝枝叶叶像女子的身体,那么白白嫩嫩的瓷果就像女子的肌肤和脸面,水灵灵的。

有些年头没见到,更没吃到瓷果了,不知道藏在泥土深处的她被化肥农药污浊了没有?

不过,只要乡野的上空依旧是蓝天白云,瓷果即使身陷淤泥,也还应该保持她洁白如玉的本色吧?

挑“猪耳朵”

我们这里回民多,回民是不吃猪肉的,甚至听不得人家说猪身上的东西。有时候吃饭,难免弄出一些笑话。有人到清真餐厅吃饭,一时高兴,忘记了人家的禁忌,大声说,来盘猪耳朵。往往招致人家老大的不高兴。

其实,此“猪耳朵”,不是彼猪耳朵,是一种状如猪耳朵的蕨类植物,完全清真的。这种猪耳朵,只能在鲜嫩碧绿时吃,因此必须去地头田埂去挑。

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到地里去挑猪耳朵。

春风一伸手,就把田间地头那些野花野菜都从大地里给拉了出来。阳光殷勤地照着,白色的羊弯弯花正含苞待放,柳树生了许多嫩嫩的芽儿,一片新绿一片生机,心情也豁然开朗。一只手拉着妹妹,胳膊上挂个小柳条筐,别看空空的,其实里面满满地盛的是快乐。

猪耳朵匍匐在地面上,身体的大部分都藏在泥土里,须仔细去找。这一朵那一朵才冒出头尖尖的小猪耳朵,如孩子般顽皮,往往远远地看到一星半点的绿,走过去,又怕羞似的倏忽不见了。别看它上面只顶着两小片羸弱的叶子,用铲子一挖,下面白白嫩嫩的身体饱满丰盈,就像刚出浴的贵妃。

老话说,家花不如野花香。其实,野菜也同样比家菜味道好。如今猪耳朵之类的野菜名声渐噪,跻身于城市的高档酒宴。网上流行的一句话:没钱的人在家里吃野菜,有钱的人在大酒店吃野菜。

也是,在大鱼大肉的今天,许多人的身体普遍出现“三高”,吃点野菜,天然,清肠,养胃。况且,在野菜里,能沐一份阳光的温情,嗅一缕春风的清香,心也仿佛回到了蓝天白云之下。

捋榆钱

说起来,我对榆钱感情最深,因为老宅子旁边最茂盛的植物就是两棵大树,一棵是榆树,另一棵还是榆树。

那时候,对春天的感觉就是树上结满的榆钱。只要榆树上挂满了榆钱,我们就欢呼雀跃,仿佛春天这个懒丫头这时才真正走进我们的家门。夏天的黄昏,我常常攀附在大榆树上眺望迷离在落霞里的村庄。我喜欢看烟囱蹲在人家屋顶上悠悠地吐烟圈,有风的时候,还可以看见炊烟随着风的旋律在晚霞的背景里扭秧歌。

曾经看过一幅画,画面是一只松鼠站在一蓬野果上,边款题字是:“桑植山中有野果曰舅舅粮,亦名救命粮”。这句话,用在榆钱身上极为妥帖。我听父亲说,60年代初低标准闹饥荒时,许多人都是靠了榆钱树才得以活命。

榆树浑身长满了我们的食物。树叶黏滑,口感近于苜蓿菜。榆树皮晒干后磨成粉,黏合玉米面,可以擀面条。榆钱是她的果实,因形状似制钱而得名,吃起来甜津津的,即使是粮食丰足的年头,把榆钱与白面和在一起蒸熟,便成为传说中著名的榆钱饭,属于上好的吃食,母亲常常用它来款待银川城里来的大姨妈。

现在,已经随我搬进城里的父亲,偶尔回家,就会指着院门口的两棵榆树说,再闹饥荒,这两棵树就能救一家人的性命呢。

我笑着,不说话。那样的岁月,应该一去不会再返了吧。

偷西瓜

蓝天白云下,一条大河在原野上无声地流淌,两岸绿草葳蕤。

我和三羔子把马散放在河滩上,就去偷瓜。

这是一个炎热的夏天,远处的村庄被如海的庄稼包裹起来,被绿树掩隐起来。空气清新,满眼青葱,远处的贺兰山也变得俊朗起来了……淡蓝色的天空行走着少女一样干净的白云,一只鸟叽地一声飞远了。

日头还早,我们先在瓜棚不远处的豆地里潜伏下来。阳光在不远处的河面上,一荡一漾地跳着胡旋舞。蜜蜂来了又去,蝴蝶也会来,显得有些狐媚,在我的脑袋上打个盘旋,刚一伸手,它却灵巧地飞走了。下巴偶尔会碰到毛茸茸的豆叶,虽然痒乎乎的却十分受用。信手从头顶摘下一片豆叶,放到鼻下闻,汁液淡绿,有一缕清香,滴在指间,亮晶晶的,有如薄雾散去时的露珠。

瓜地不远处,河坡上撒着几只懒洋洋的山羊,青草绿得晶莹。河水就在脚下不疾不徐地流淌,静静的,一点声音也没有。放羊的娃子也不知哪去了,或许在河湾里戏水,或许也跟我们一样,隐藏在瓜地附近的山芋地里窥探着,山芋秧子很深,人猫在里头就能藏住身子。

瓜地东南面是宽阔的大河,西北邻近黄豆地,粗壮的豆秧有半人高,繁茂的枝叶把豆地遮盖得严严实实,豆地边是一片玉米地,高高的玉米秆一株挨着一株,密不透风,别说我和三羔子两个人,就是藏个百八十人也不会被发现。在瓜地的北埂上是块平地,看瓜的窝棚就在那儿。临时搭建的瓜棚很简陋,高高的四根木桩把棚面架起,这样可以隔离潮气。两扇顶子可以活动,如果拉平挂起,就是平顶,凉风可以自由出入,视野也开阔,睡觉时放下来,就成了三角形的窝棚。窝棚里有一顶蚊帐,脏兮兮的,已经看不清楚本来的颜色了,不过挡蚊子还是很管用的。

看瓜的是包三爷,一个脾气很倔的老光棍。其实,我和小伙伴们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在瓜棚架下听看瓜的包三爷讲故事了。包三爷不但故事讲得有趣,在讲到兴头上,往往会停下来去瓜田里摘两个香瓜犒劳我们这些忠实的听众呢。但包三爷的犒赏也仅仅限于那么一两个小香瓜,大西瓜是绝对吃不到的。想吃也可以,掏钱。不花钱的办法只有偷了。俗话说,三要不如一偷,而且偷来的瓜吃起来似乎更甜,更有味道。尤其是放马的我们,闲来没事干,往往喜欢把直来直去的事情弄得弯弯曲曲的,把简单的事情弄得很复杂,似乎不这样折腾一番,一整天就过得没滋没味的。

但我们没有心思看景致,眼睛盯着地里那些大西瓜。圆滚滚的大西瓜,看起来有些像人的脑袋。乡下间或有玩杂耍的草台班子来表演,有一回耍的是“杀人栽瓜”的戏法,据说把人的脑袋砍了,然后,再种到瓜地里长出一个一模一样的人来。不巧的是,那天我跟着表哥去河对岸的外奶奶家串门子,没能亲眼看到,为此懊恼了好些天。我不知道,包三爷的瓜地有没有种着这样一个脑袋。如果有的话,可千万别让我看走眼偷了去,那该多害人啊。

同类推荐
  • 中华歇后语(第二卷)

    中华歇后语(第二卷)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种具体的描述,或为现实生活、自然界的现象,或为历史上、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纯粹是一种离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则是从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达的对事物的看法。它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等手法,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幽默俏皮,运用得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在平时的言谈或文学创作中,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歇后语,就会有助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使语言充满生活情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 饶信文化赋

    饶信文化赋

    本书用赋的形式,以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饶信大地为对象,赞扬文化遗产之珍贵,讴歌历史人文之豪迈,刻画贤达名士之神韵,抒发民风民俗之独特,见证人民的智慧和学识,记录这块土地的风雨兴衰,反映发生在这里的历史性变化和奇迹,旨在让人产生思古之幽情和对这块土地的眷恋。作者注重挖掘传统、理顺文脉,着力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使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 纳兰性德全集第一册:词集

    纳兰性德全集第一册:词集

    纳兰性德,清初著名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全集共分为四册,第一、二册为词:除包括《通志堂集》的三百阙外,另增加了四十九阙,并附《纳兰成德传》(纳兰性德,原名成德)一篇。
  • 悠悠回乡情

    悠悠回乡情

    本书是一部描述和表现回族民俗与文化的散文集,共收入116篇有关回族风情民俗的散文,把回族风情、习俗讲述出来。
  • 再见,妈妈

    再见,妈妈

    韩国著名浪漫小说作家金河仁,用其唯美清新的笔触,饱含着热泪与深情,追忆了为儿女辛劳一生的母亲。金河仁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力,将记忆中的往事一一呈现……
热门推荐
  • 美人有毒

    美人有毒

    一睁眼,她就看到一屋子的美男。一下子拥有了七位绝色师兄和一位美绝人寰的师父,自己还成了妙龄少女。人生足矣!却不想她只是他们的解药。逮着机会偷下山,独自闯荡江湖去,却不想侠女没当成却当上了邪女,天天过着被人‘追杀’的日子。天,命真苦!
  • 凤兮舞雩

    凤兮舞雩

    颜溪是逍遥阁冷面杀手,却在一次任务当中失忆了,从此以后性情大变连武功都没有了,世人却不知早已此非彼。一遭醒来,什么!只是个卑微的小妾!什么!男主是个高富帅。什么!我是逍遥阁的人。不行!我要改变命运自强不息,管他什么阴谋诡计,管他什么叛乱谋反,管他什么昏庸无能。带上人抢钱、抢人、抢地盘。。。。。皇帝荒淫无道,百姓疾苦,连续一月久旱不霖。皇帝命钦天监祭祀求雨,舞雩台上,阴年阴月阴时之女一人,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漫漫飞仙:渣男请让开

    漫漫飞仙:渣男请让开

    复仇重生女:让开,挡我者死!穿越极品男:吓唬谁?又不是没死过!无法修炼的千金大小姐被人阴谋毒害,背负着血海深仇重生归来,眼看要手刃仇人,却被无耻男处处阻拦,简直就是找死!
  • 做人要想开一点

    做人要想开一点

    把自己当成别人——当我们感到痛苦忧伤时,把自己当成别人,痛苦自然减轻了:当我们欣喜若狂时,把自己当成别人,狂喜会变得平和淡然。把别人当成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真正地理解和同情别人的不幸,明白对方的处境及需求,并在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和支持。把别人当成别人——明白“存在就是合理”的真谛,每个人的个性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五颜六色的花花世界,所以我们要充分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及独立性,多欣赏对方的优点。把自己当成自己——在理解、包容及接纳万事万物的同时,保持自己的尊严及个性,好好珍爱自己,善待自己。
  • 王妃Madam

    王妃Madam

    凝雪:你是谁?知不知道绑架警察要坐多少年呀?不想活了是吗?天麒:什么是警察?凝雪:.....天麒:如果你乖乖的不反抗,我可以考虑把你留在身边做贴身丫鬟.凝雪:尼玛,你是活腻了,赶紧把我放了,小心我告你妨碍司法公正!
  • 元始天尊说得道了身经

    元始天尊说得道了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新式8090婚约

    新式8090婚约

    她以为幸福就是爱一个男人,嫁给他,生个孩子,有一个家。当婆婆把所谓的干女儿卓惠娜一次次领进家中,她才明白婆婆心目中的准儿媳并非是她。在她怀孕期间,分房而居,当另一个女人借着她有孕在身扬帆直入她的婚姻中,她将如何捍卫自己的丈夫,孩子的父亲。妹妹苏勤在大学懵懂期间上了已婚男人的车,起初是为了一个钱字,最后演变成了不可收拾的情字。爱情,房子,户口,钱,第三者,婆媳关系,充斥着8090后的眼球。苏勤最终放弃了相亲相爱的男孩子艾好,她选择了四十岁的郑海威,她懂得她更需要的,不仅仅是爱,还有房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王,快到碗里来!

    仙王,快到碗里来!

    身为顶尖杀手的天骄,因完成任务过于得瑟,被一道雷劈死,携厨神系统穿在了一个三岁小正太经脉破碎的废柴老妈身上。于是从此万界城中,有了这么一家奇怪的酒楼。“娘亲,那个穿红色衣服一脸狐媚、老是对你放电的狐妖做我爹,咋样?”小屁孩指着坐在一旁向天骄抛了媚眼的狐王,牵线搭桥。“滚!”“娘亲,要不那个笑起来酥到人骨头里的白衣和尚做我爹爹,咋样?”小男孩看了眼危险的眯起双眼的天骄,连忙否定。“不然那个酷酷的剑仙……”“儿子,给你娘牵红线这事,你是认真的么?”白衣蹁跹的美男笑得一脸柔和的走了过来,眼神中闪烁着危险。
  • 迷幻若梦

    迷幻若梦

    世事无定,生命短促,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 三国春秋伊始

    三国春秋伊始

    既没有桃园三结义,也没有三英战吕布。只有力量的碰撞与智慧的较量,名留青史之人岂有等闲之辈。著名历史学家方诗铭老爷子将东汉末年称作“群星灿烂的时代”,而他的老师顾颉刚先生曾设想从史学研究的角度写一部《三国演义》,终因工程浩大而未能实现。写这样一部作品,一是向二老致敬,二是挑战自我。看小说的人最怕太监,我也害怕因为没有读者而失去继续创作的勇气。所以在全书初稿完成后,才决定将它陆续发布出来。这本书前前后后修改了十遍左右,为了增加可读性,就变成了现在的剧场版。但这样一来,也相应降低了历史的严肃性。因此我决定在每一章的末尾加一个附录,将重要场景的历史出处,为喜欢历史的考据党们提供讨论的素材。没有驾驭史诗的文笔,却想写一部史诗。大家在喷的时候最好能注明章节以及段落,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部好书。因为是小说,有些小细节上与历史记载有冲突。这点请大家多多谅解,不符合史实的部分我也会相应做出注解。因为史料非常浩瀚,学术观点不一,小说也只能选择一种来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