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59200000024

第24章 开展劳动竞赛(1)

爱国丰产倡议

回到长治,李顺达听说地委决定在全地区试办十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他风尘仆仆前来领任务,令他吃惊与不解的是上级领导不让西沟办合作社。

领导让顺达坐下,十分耐心地对他说:“顺达同志,现在全国解放了,广大的新区正在搞土改、办互助组。咱们这里是老区,下一步该怎么办,还没个准,让别处先走一步,总结一点经验再说。”李顺达沉浸在自己的设想中,他没有听明白领导的意思,按照自己搞好生产的思路,把群众的要求,自己的打算,一五一十汇报了一遍,地委领导同志满意地说:“顺达,咱们想到一股道上了。”顺达高兴得呼地站起来,好像准备立即返回西沟去,他说:“我们西沟算一个试办社,行不行?”领导同志温和地笑着把一只手搭在顺达肩上,让顺达重新坐下后,又说:“地委考虑过西沟的情况,打算给你们另外一个任务,这任务也很重要。”

“什么任务?”

“你们办互助组的历史很长,有不少经验,希望你们起骨干带头作用,把全国的农业生产,向前推进一步。至于办社的事情,西沟的知名度高,影响大,还是谨慎些好。”李顺达这下明白了,领导说得很清楚,不让西沟办社。他一时还有些想不通,西沟在全国第一家办互助组,已经有九年的合作经验,为什么这次办社试点反而不要我们呢?地委领导耐心地对顺达说:

“不论什么形式的组织,提高生产是关键。西沟作为山区,有自己的特点。”顺达心里有些不安地返回西沟,他仔细琢磨了上级领导的话,觉得不必忙着挂个什么牌子,重要的是抓生产。他决定立即响应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的精神,开展全国性的爱国生产运动,他要向全国各地的互助组提出保证今年农作物丰产的挑战书,开展一场爱国丰产竞赛。

这是新中国建立以后,首次向全国农民发出的丰产劳动竞赛挑战,怎么个搞法,李顺达心里也没有底。县里、区里的领导为他出了不少主意、提了不少建议,他的眼前亮堂起来:是呀,新中国刚刚建立,作为农民,要想一切办法,多打粮食支援国家建设。

西沟是个小地方,在全国地图上还没有半个小米粒大,只顾自己订规划搞建设,搞得再热火,也就是一个互助组。全国、全省农村千千万万个互助组,虽说各在各的农村闹生产,但是应该互相促进。

组织起来的农民,不光要关心自己打多少粮,还要看到全省、全国,大家干活儿比着、赛着,就有劲头,这个道理顺达从互助组的经验中得到了很深的体会。

晚上宋金山、王周则和组员们来看李顺达,想和他坐一坐。他们进了土窑,只见李顺达一手端上小油灯,一手拿着铅笔头,正专心致志地在窑洞那张地图上,细心地看着什么。顺达见他们来了,忙招呼他们进屋,向组员们传达了上级党委关于办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计划。一听上级不让西沟搞合作社,都有些失望,他们想不通,纷纷议论说:“地委不批准咱办社,是嫌西沟山高石头多,沟深土层薄,地块小吧?”顺达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大伙,话题一转说:“上级支持咱们互助组向全省全国劳模和农民提出挑战,开展爱国生产竞赛,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都说一说。”“这也不赖,我同意!”“我支持!”宋金山挑明了自己的看法:“要说是出风头也算话,出个风头有甚不好?”“种庄稼悄悄干就行,搞什么竞赛?”“是啊,出那风头做甚哩?”有人在窃窃私语。

“这不是要赛一个谁前谁后,是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耕作技术,争取全省全国多打粮食、全面发展,对国家、对集体、对个人都有好处。”李顺达仍在说服大家。

大伙由不让办社的失望、不理解,很快转移到了丰产竞赛的话题上。经过民主讨论,当即写好了挑战书,其中包括今年全组农业和副业生产的全部计划。

他们在挑战书中提出:“每亩生产粮食三百七十八斤,比上一年增长二十一斤,超过战前每亩生产水平的一百零八点四斤。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耕作上要做到耕三、耢三、肥三、锄三,并在全组半数的耕地上使用单把犁、解放式耘犁锄、喷雾器等新式农具;完成十五亩耕地的土地改良工作,每亩地施肥一百二十六担……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发展副业生产,种党参十亩,增加羊二十三头、猪两头、耕畜两头……”这份详细、实在,透着纯朴气息山区建设的践行者开展劳动竞赛的挑战书于1951年3月6日向全国发出,《人民日报》、《山西日报》等许多报纸刊出了新华社播发的《李顺达互助组向全国发起开展爱国丰产竞赛倡议》的消息,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负责人就这一倡议发表谈话,指出“各地领导机关对于李顺达的倡议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大力动员和组织当地农业劳动模范和互助组奋起响应……”全国许许多多互助组的应战信,一封封寄到西沟村,一天收到一大堆。每天晚上,组员们围着油灯,听识字的干部们读应战信。组员们听着这些信,眼睛看到了雁门关外、松花江边、黄河两岸、长江南北,看到了四川盆地,也听到了福建前线农民的声音……

从这些应战信里,李顺达得到了巨大的鼓舞,兄弟互助组以同样坦诚的态度,把自己的做法告诉了西沟的弟兄们。有一份应战书里提出了合理密植的问题,顺达立即说:“合理密植,这一点咱们要学习。俗话说得好,有苗苗就不愁穗穗,地里边的苗数增多了,肯定多打粮食。”牛老叔吧嗒着吸了一阵烟,提出了一个问题:“合理密植,怎个密植法?比如种谷,一尺二寸的穗腿,那是钉死的。”宋金山不等老汉把话说完,就风趣地说:“老叔,你也是种了一辈子庄稼的人,怎么能这样不开窍?活人还能让尿憋死?穗腿是钉死的,咱的手没有钉死吧?”老汉淡淡地笑着,很不以为然地说:“我知道,你会这样说,咱间苗时,就不能把苗留稠一些?那当然能,咱的手不会叫钉死。可是土地没有那么大的力气,苗稠不壮,比方说,顺达是一个硬梆庄稼汉,他能担一百八十斤的担子,你给他担上二百斤,他就上不了肩。”“老叔,你讲得也有些道理。”顺达说话了,牛老叔眼巴巴地看着他,竖起了耳朵。顺达又说:“可是也不绝对,就说我担担子吧,在旧社会,吞糠咽菜肚里饥,我只能担一百二十斤,现在吃饱喝足身体壮,就能担一百八十斤,走起路来还比过去快,上陡坡也不气喘。”牛老叔在鞋底上轻轻地叩着烟灰,捉摸着顺达的意思。他想:互助组提出“人翻身地也翻身”的口号,里切外垫,精耕细作,上足肥料,地力比过去提高了,自然会多打粮食,顺达就是个有心人,这样还怕种不好庄稼?

路文全轻轻地推了一下老牛叔,笑着说:“老叔,你怎么不说话,顺达讲的道理不对?”“对着哩。顺达说的话,一听就开窍。”“你同意密植?”“庄稼人谁不喜欢多打粮食?俺同意试一试。”组员们都开心地笑了,牛老叔也高兴得合不拢嘴。顺达说:“把苗适当留稠,是合理密植的一项措施,但是还很不够。一尺二寸宽的穗腿,能不能改成一尺宽?”王周则也在捉摸这个道理,他接着顺达的话说:

“为什么不能?

能。东北有一个互助给咱们来信说,要改革旧农具。把穗腿改窄,这就是改革。要向东北那个互助组学习。”周则这么一说,大伙又嚷开了:“咱们互助组向全国农民兄弟提出爱国丰产竞赛,就是要向全国农民兄弟学习,要学习得好,就要把每一封来信讲到的好经验全装在自己肚里,经常捉摸着点。”顺达把两架旧耧扛到自家院里,请来一个木匠,一边指点着,一边学习做木匠活,两人把宽腿耧改成窄腿耧。种谷时,顺达亲自摇耧,扛着一架耧山上山下转,给这家种完,又给那家种。

李顺达是种庄稼的好把式,方圆几十里的庄稼人,谈起他来都李顺达互助组在试用改造后的农具要跷起大拇指,他这个人有个特点,不满足老一辈庄稼人传给自己的耕作技术,也不满足于自己取得的成绩。他好用脑、肯学习,早在1946年就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母壮儿肥”的道理,在互助组里坚持年年选种。有一年天旱,有几块斜挂在山顶上的坡地土薄石多,地里的谷子几乎都旱死了,只有那么稀稀拉拉几苗还活着。

顺达把这些活着的庄稼当成宝贝,用酸枣圪针做了栅栏保护着,几天就来照看一次,总担心山害糟蹋了它们。收割时节,李顺达提了几个布袋,领上互助组的男女组员到地边观察,李顺达一边采谷子一边说:“在同一块地里,大多数谷苗旱死了,但这些谷苗长得还算不赖,你们都仔细看看,谷穗不算小,颗粒很饱满,这是什么道理?”组员们用手捏着谷穗,掂了掂分量,有的还捏下几个谷粒放在嘴里,格嘣嘣地咬着,都赞不绝口。

顺达用镰刀切了一把谷穗,高兴得举到大伙面前说:“这是老天帮咱们搞的试验田,给咱们选种哩,这说明庄稼也和人一样,有的体质就好,抵抗力强,不怕旱,咱选种,要重视选这些优良品种,咱西沟缺水,咱选出抗旱能力强的种子,这可是老天给咱送来的宝贝啊!”宋金山、王周则、路文全等人个个都点头称是,觉得这里面有道理、学问挺深。于是,都走进地里,专门挑选那经得起灾害考验的、籽粒饱满的谷穗装进布袋。

宋金山今天采集优种,心里感受很深。他和王周则一块装谷,对王周则说:“周则,你想过没有,顺达和咱们都是庄稼人,他也没学过文化,可是,你看他想的问题,出的这些点子,真有水平!”“可不是哩,人家顺达把种庄稼就当成干革命,他不踩着老人的脚印走,不是改革农具,就是选优种,他那心眼里多会儿也不闲。

咱们应该好好向顺达学习哩!”两个人正谈得热火,李顺达扛着布袋过来了,说:“明年春天,咱们再搞一次试验。在山顶上挑选一块向阳的高坡地,别的地小旱它大旱,别的地不旱它也旱,再把这种谷子种进去。庄稼也有一种遗传性,连续两代就会培养出耐旱力很强的好品种,你们说,行不行?”金山心服口服地说:“行!”顺达说:“试验么,有成功,也有失败。成功了咱推广;失败了咱长点知识也有好处。光靠老人传的老办法种庄稼,改变不了咱山区的面貌。”大家又想到几天前读过的一封信,周则说“那是哪一个省来?

有个互助组给咱们来信,还提到想要一些耐旱的谷种。”顺达告诉他们:“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那封信我单另保存着。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是干旱区,谷子又是一种重要农作物,咱们要能培养出耐旱性强的谷子,那意义才大着哩!挑战竞赛么,就是要相互促进,相互支持。”提到内蒙古自治区的那封信来,蹲在门口听热闹的马机灵就有些着急,他觉得西沟李顺达互助组在全国出了名,人家写信来要一些耐旱性强的谷种,总不能回信说个没有,那样好像有点不大光彩,他说:“顺达,我看这几块地里的谷子,是经过干旱考验的,耐旱性一定很强,咱们就拿一些寄给内蒙古那个互助组吧。”马机灵一下子关心起内蒙古来了,有的组员回过头来朝他说:

“机灵哥,你想得也不近哩!”有人笑着说:“我看他想得也没那么远,还不出咱西沟,对不对机灵哥?”马机灵有时倒很老实,他突然不好意思起来了:“我是怕人家对咱互助组的印象不好,在全国那么有名,连一些耐旱性强的谷子都拿不出来,或者,有的人还会误会认为咱们是保守,有好的谷种不肯给人。”听机灵这么一说,大伙都忍不住哈哈大笑,宋金山拍着马机灵的肩膀说:“机灵哥呀机灵哥,有时候你就是比别人想得怪,照你的想法,咱们李顺达互助组就应当什么都有,没有抗旱性强的优种谷子,还必须拿上一些普通谷子去哄人?”马机灵不服气了,翻起眼皮说:“谁说要哄人呀,这些谷子若不是耐旱性强,早干旱死了。”金山推开机灵,打趣地说:“你不同意我的看法,就听大家的,你问一问顺达,看他同意你的意见么?”“好,顺达你说吧!”机灵看着顺达,顺达说:“这些谷子是经过一次干旱考验,有可能耐旱性强,可是咱们还没有经过实验,没这个把握。”“在寄谷子时,咱们给人家写封信,把情况实实在在写明白,还不行?”机灵是真心真意想帮助别人。

“那倒可以。”西沟人把自己的热情和干劲、经验与做法无私地传达给了全国各地的朋友们,如同那包耐旱的种子,从这个小山庄飞了出去,在那陌生的土地生根、开花、结果。全国先后有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的一千九百三十个互助组和一千六百八十一位劳动模范应战,并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了连环竞赛活动。

在全国爱国丰产竞赛热潮推动下,西沟的广大农民群众也充分发动起来了,以李顺达互助组为中心,大家一面学习政治时事和外地先进经验,一面精耕细作,大伙的觉悟、增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一时间“西沟”两字,成为传媒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从五十年代起,报纸上隔三差五就有西沟的消息出现,《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山西日报》等报刊发表了介绍李顺达互助组的一批通讯报道。

同类推荐
  • 毛泽东生平全纪录

    毛泽东生平全纪录

    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毛泽东生平全纪录》一书(上、下)为国内权威党史专家精心编撰,全方位、多视角诠释伟人的光辉的一生。此书是国内迄今最完整、最全面的图说世纪伟人——毛泽东的图书版本,部分照片系首度于国内外公开发表。本书由“红墙摄影师”吕厚民、杜修贤鼎力加盟,千余幅珍贵历史照片真实再现领袖们影像瞬间。
  • 马云:我的世界永不言败

    马云:我的世界永不言败

    本书全面讲述马云从出生至今五十年间的奋斗历程,展现一个商业传奇人物的精彩故事。首批披露马云创业前默默跋涉的艰难岁月、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他的喜好、性格,甚至直面其心境。马云的一生充满曲折与励志色彩,又极富传奇,50年间,跌宕沉浮,起起落落,一直贯穿其间的是他永不言败的坚韧理念。从两次高考失利到进入大学校园,从四处求职无门到终于当上老师,从创业初始无人相助到公司逐步走上正轨,从力排众议创建中国黄页到经营阿里巴巴帝国,从淘宝危机到赴美上市……
  • 向胡雪岩借智慧

    向胡雪岩借智慧

    本书融故事和论述于一体,生动讲述了一代奇商胡雪岩的创业史,从经商智慧、处世手腕等方面,集中解读了他独特的人生阅历与高瞻远瞩的商业眼光,展示了大商人所特有的人格魅力。《向胡雪岩借智慧》内容丰富,论述细致,颇具启发意义,有助于读者对自己人生中各种人际关系、各种选择与得失作出新的审视和判断。
  • 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NightingaleF1820~1910)英国人。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家境优裕,受过高等教育,博览了许多文学名著,通晓历史、哲学、数学、信仰宗教,擅长音乐与绘画,精通英、法、德、意四门语言。年青时代由于常协助父亲的老友(一位医生)精心护理病人,逐渐对护理工作发生了兴趣。她曾到德国、法国、希腊等地考察这些国家的医院和慈善机构,充实阅力,坚定立志于护理事业的决心。她自学有关护理知识,积极参加讨论医学社团关于社会福利、儿童教育和医院设施的改善等问题。1850年在她30岁时去德国学习护理,33岁时又去巴黎学习护理组织工作。回国后任伦敦一家医院的护理主任。
  • 大清王朝第一帝:皇太极

    大清王朝第一帝:皇太极

    本书主要内容有:努尔哈赤一统女真、随父征战沙场、佐父业初露锋芒、金戈铁马踏九洲、称汗位谋略天下、征伐四方建国大清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海贼之果实供应商

    海贼之果实供应商

    我,夏铭,专卖果实。“哟,夏铭,你又没卖出去果实啊!”“你胡说什么呢!”“前几天我看见你去大妈的地盘卖果实,她不要,你将她吊起来打!”“生意人的事……”
  • 元女织天,天女归来

    元女织天,天女归来

    一魂一魄就把她引到这世界,说她才是先祖转世,自己怎么不知道,那她到底是谁。还有谁告诉你们要带家族走向世界,谁告诉你们带小国家成大国,我才不带你们玩。
  • 绝世唐门之命运之神

    绝世唐门之命运之神

    怜星因为电脑爆炸而死亡,却被命运之神选中继承神位。为了给怜星足够的历练,命运之神怜星送到了斗罗大陆上,并实现了怜星五个愿望。
  • 异界笔记之轮回世界

    异界笔记之轮回世界

    穿梭电影,完成任务。得到奖励,强化自身。突破枷锁,成就神明。同时,各种各样的人间丑恶在这里展现的淋漓尽致:奴隶,胁迫,利益,欲望等等。就因为这里没有人权,没有秩序,没有法律。想要保护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除了变强,还是变强。兰子默原本是地球上一个非常普通的上班族,但在一次事故之后失去了四肢来到这个轮回世界,缺少四肢的他先是遭到队友抛弃……
  • 不嫁豪门

    不嫁豪门

    她讨厌豪门,却生于豪门,立志不嫁豪门,可天不从人愿,她五岁那年被他遇见了,一见倾心。她挣扎过,可还是摆脱不了这豪门的宿命。他爱了她二十年,可她却浑然不知,他和她到底会发生什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成了随身老爷爷

    我成了随身老爷爷

    周文斌很郁闷,别人有个随身老爷爷,他却成了随身老爷爷,我滴个天爷啊,要不要这么坑爹啊?不干,坚决不干!咦?等等,这成为随身老爷爷貌似还挺不错的,帮助任务人物期间会被赋予特殊能力,完成任务有奖励拿……最关键的是,任务人物是美女!哇,原来有福利啊,不行,谁也别拦着我,随身老爷爷我当定了!!!
  • 我是手扶拖拉机驾驶与维修能手

    我是手扶拖拉机驾驶与维修能手

    是“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我是手扶拖拉机驾驶与维修能手》是以广大农村干部群众为主要读者对象,以让读者看得懂、用得上、买得起、买得到为基本宗旨,简明扼要地讲解了手扶拖拉机驾驶与维修技术。
  • 暗夜寻道

    暗夜寻道

    “你,杀我?!”“因为,光明不容黑暗!”......诸神陨灭的时代,一个噩梦从地狱归来。黑暗中,一个身影傲然却又...孤独,"黑暗,你们不容,那我就给你们真正的绝望!......泪水滴落,声音如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