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59200000044

第44章 大跃进的年月(3)

各队食堂的案板架好,锅抬上炉灶,宛如七月古庙会的场面。公社书记白汝霖忙得满头大汗,他吩咐各个食堂要拿出特色饭菜,既要是代食品原料制作,又要富有营养,还要求色香味俱全。当各级评委与省城记者走到自己的摊位前参观品尝时,各家要大声报告出自己食堂饭菜的名目,不能做哑巴饭菜。

白汝霖是个好同志,热心肠,对上级领导和基层干部群众都肯负责任。当他把自己安排的情况向李顺达汇报后,李顺达不吭不哈,像没听见似的,脸色阴沉沉,像要下雨的天空。

有位厨师哭笑不得地说:“白书记,我看若不加上些米面,这饭可不好做!”白书记说:“上面要求是代食品,不许掺和好米面!”李顺达仍黑着脸,只当没听见。

锅碗瓢盆、菜刀、擀杖、案板一阵劈啪响,风箱咕嘟嘟拉得欢畅。过了些时候,白书记领着评委和省城记者来到现场,只听得各大队炊事员大声报告:

“菜疙瘩!”“葱油烙饼!”“榆钱‘不烂子’!”一行评委挨个儿品尝盛在盘里的各种吃食,炊事员双眼盯着众位食客咀嚼的表情,个个担心自己的饭食拿不上名次,对不起领导们推广代食品的一片苦心。

评委们品尝后交换意见,都说不出个长长短短。真正有点滋味的,炊事员如实招认:都掺和了米面。实打实的“淀粉”食品都拿不了名次,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白书记总结评委们的意见时,发现缺了个大人物李顺达。他到哪里去了?在这紧要三关的时刻,没有社长的意见,就没法排名次。

白书记屋里屋外找,就是不见他的影儿。

公社的小通讯说,他看到李顺达爬上地质队拉矿石的大卡车走了,朝沙底栈的方向走了。

“八成是回家了!”白书记望着那条滚滚黄尘路长叹了一声。他已意识到社长李顺达对这个食堂比赛很不热心。

李顺达确实回了家,回到了他的窑洞。吕桂兰到大队食堂去打饭,他渴得喝了一大碗水。

桂兰问:“龙镇不是在搞食堂比赛,你没去看看?”李顺达在社员大会上作总结讲话顺达没好气色地说:“看那干甚?”他想:又是自己哄自己,明明是用那些圪渣在填肚皮,还要搞什么比赛,搞出色香味!让我当评委,打分数,怎么打?打低了,伤了群众积极性,打高了,我也是在哄人哄自己。我不想做这些事,省下这时间不如到山上给松树整整枝。

这些他不会对妻子说,是他内心的活动。

他想到等深秋雨季过后,要鼓动社员上山采蘑菇。松树下的蘑菇一年比一年多,村里人唤它是松蛾,提上筐子不一会就采上满满一筐,这在城里人看来是实实在在的山珍,营养丰富,比起那树叶和“淀粉”疙瘩强一百倍!供销社没有收购蘑菇的营业项目,吃不完的蘑菇要上蒸笼蒸一下,然后晾在窑洞顶上晒干,要不然就会生虫子!

他正盘算着,桂兰拿出了食堂里领回的“淀粉”疙瘩递给他。他不由得百感交集,自从斗倒地主老财后,组织起互助组、初级合作社、又转入高级合作社,如今又改成了人民公社。生活本应是一年比一年好,不料平地一声雷,又出现大灾荒,据说是大面积的、全国性地缺粮。他真想不通,大跃进那年上面说粮食放了卫星,一天吃五顿饭也吃不完的粮食让人发愁;报上说站在人民公社的粮囤上凑近太阳吸袋烟,看来全是吹牛皮,说大话!种庄稼、种树一个样,要下苦功夫,自欺欺人要不得!

他捏起一个淀粉疙瘩对桂兰说:“桂兰,你知道什么叫淀粉吗?”桂兰说:“洗山药蛋丝丝沉在盆底的粉渣是粉面,不就是念书人唤的淀粉吗?”顺达呵呵笑了:“你知道的还不少,淀粉就是细粮、精粮,而这个‘淀粉’疙瘩里哪有什么淀粉?明明是些玉米轴屑子,跟锯木屑差不了多少,掺和点玉米面,硬是捏成一疙瘩,叫什么淀粉疙瘩,其实哪有多少‘淀粉’?哄城里人可以,哄不了庄户人啊!”桂兰说:“可不是么,如今好像很时兴说假话、耍花招,你当劳模的也没办法啊!”顺达说:“我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所以龙镇搞的食堂比赛我就不参加,我溜了!惹不起还躲不起么?!”几个“淀粉”疙瘩下肚后,顺达在炕上躺了一阵子,那些疙瘩吃在肚里火烧火燎不好受。于是他起身,把毛巾往头上一扎,扛了那枝土枪上了山。

自从荒山秃岭变样以后,树林里草丛中出现了很多野兽和野禽,獾子呀狐狸呀,山猪、山羊、兔子和山鸡。顺达当民兵时,练就了好枪法,他用土造的猎枪打过不少野兽,给自己也给到他家参观的客人解解馋。这些野兽都是山害,作践庄稼,不属于受保护的珍奇动物。

顺达钻进了松林,心里格外舒畅。在松涛的声浪里,他像个快活的孩子。这些树木是他领着众社员一年又一年播种,才陆陆续续长出的。如今愈来愈密,在树下穿行如同和老朋友会面,好开心!

忽然,他瞅准一只灰灰的山兔在草丛里活动,于是举起土枪瞄准,只听得“砰”的一声枪响,那兔子挣扎了一会儿就不动了,他拾了起来挂在枪杆上。又往前走,他眼疾手快,一枪又打了一只正在飞翔的山鸡。

“好运气!”顺达自言自语,去拾起那只热乎乎的山鸡。

他边走边拾柴火,抚摸着他熟悉的松树,像抚摸自己的儿女,独个儿咧开大嘴嘿嘿地笑着。

他坐在松树下休息。见到山下的公路上一溜挑担的庄稼人,都担着锅碗盆笼,原来是龙镇的食堂比赛结束了。折腾了一番的庄稼人肚皮里装了些“淀粉”疙瘩和树叶野菜,按公社吩咐各回各村。

多好的庄稼人啊,把领导的话都当成了圣旨,不管想得通想不通,一律照着办。他想到这里,眼泪不由得涌了出来,挂在那黑红的脸庞上。他有些歉意,因为他没有参加这个食堂比赛,没有与他们分担忧患。

李顺达在傍晚时才回到沙底栈,他知道白书记他们一定会来西沟。他将兔子和山鸡都拾掇好,让桂兰在铁匠火上煮熟,拌了些蒜泥葱花椒盐,用一个大盆装着放在院子里苹果树下的桌上。旁边放了几双筷子,准备待客。当客人来到他那窑洞院,顺达便邀请大家尝尝这些野味。

这时秋娥放学回来,闻到了一股诱人的香味,她高兴了:“好香!是什么肉?”她问娘。

桂兰回答:“如今哪有别的肉,山兔么,山鸡么,你爹打的,我煮在一起了。”秋娥高兴了:“真好,鸡兔同笼,我会算出几只兔和鸡。”李顺达奇怪了,疼爱地搂着女儿问:“没看到怎么会算出来?”秋娥仰头看爹说:“你只要告诉我共有几个头,几条腿我就会算出来。”顺达一惊:“你有这本事?乖女。”秋娥瞧着爹说:“老师教的呗,这种鸡兔同笼的算术可好玩呢。”李顺达没上过学,如今知道女儿念了书,学了本领,自是喜之不尽。

“爹,我要吃肉,很久没吃过呢。”李顺达为难了,想了想说:“乖女,你别吃,留给客人吃。”桂兰也在一旁插话:“秋,你忘了你爹的老话,好东西自己吃了是浪费,给别人吃了大家高兴。”秋娥并没忘了爹的这番教导,只是肚子里油水太少,有点馋。当娘的心疼女儿说:“过来吧,秋,这是给你留的鸡爪子。”顺达松了手见秋娥高兴地跑去啃鸡爪子的身影,嘿嘿地笑了。

白汝霖书记领着各级评委和省城的记者来到他的院里,顺达给他们一人一双筷子。咧开大嘴说:“来,改善改善生活,这不是淀粉疙瘩啊!”于是人人兴高采烈地取过筷子吃着西沟的山珍,在那食不裹腹的年月,自然是一大享受。

食堂比赛是抵制了,但大家在食堂吃饭,饭的质量太不像样,老百姓受不了呀!上面的指示不能违抗,但怎么让大家填饱肚子,也成为李顺达这个社长不得不操心的事情。

一次顺达从县里开会回来,他一边走,一边谈食堂的事情,看到路边上有野菜,便动手挖起来,不一会,就挖下一大堆,他脱下外边的布衫子,把野菜包好了,继续往回家的路上走。

回到家里,已经快到晌午时间了。他把野菜送到食堂,特地到厨房看了看:炊事员正拿着锅铲子在锅里圪搅,走过去一看,是玉茭圪糁糊糊饭。这是食堂的家常便饭,老李接过锅铲子在锅里圪搅开来,饭很稀呵,社员们在地里动弹,又担担子,又抡镢头,老喝稀糊糊可不耐饥,想着,半天没吭声。

李顺达问炊事员:“你说咱们的饭能变变花样不能?”炊事员用勺子在锅里舀了两下,才说:“咱也想变个花样哩,可是咱们没有那白面大米,也没有豆腐粉条,一天就这么点粮食,做的稠了不够吃,稀了又不顶事,这个饭难做呵。”说罢,又笃笃捣起蒜疙瘩来。

两个炊事员做二百人的饭,从清早到擦黑,放下这样,就拿起那样,成天手里就没闲过,这些大家都知道。当炊事员的,谁也想把饭做好,叫大家吃得饱,吃得满意。就比方这个炊事员马俊召吧,在饭做得不够吃的时候,她宁可自己饿肚子,也要把饭让给别人吃。单是凭这些,炊事员马俊召是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可是现在,全党全民抓农业的时候,公社的公共食堂办得好不好,社员们吃得满意不满意,这就直接关系着农业增产的问题。不仅需要能吃苦的炊事员,更需要的是主意多、办法多的炊事员,在没有白面大米和豆腐粉条的条件下,也能做出各种各样的饭,要叫社员们填饱肚子。

顺达认为把食堂交给纪兰负责最好,她和俊召都是女人,性情相投肯定能好好合作,再说应该有机会让纪兰挑重担。劳模和领袖在一起顺达把自己的想法和纪兰讲了,纪兰立即到了厨房,她帮着俊召开完饭,收拾好锅盆桶碗,已经下午一点了,纪兰叮嘱俊召躺躺,休息休息,还对她说:“俊召,你不用着急,顺达哥交代了,咱们一同想办法把食堂办好。从今天起,我就在食堂和你一起做饭!”纪兰发动学生上山去挖野菜,还给孩子们记工分,挖四斤野菜顶一分,挖下的野菜真多,堆了半个院。

有了菜,纪兰和炊事员马俊召商量:“咱们明天改善生活吧!”俊召是个实心人,她没见过就靠些野菜也能改善生活,心里确实有些奇怪。见纪兰一心一意洗野菜,她也过来洗,见纪兰切菜,她也切菜。等到把菜煮好、团好,天色已经不早了。纪兰笑着问俊召:

“你说说看,社员们爱吃甚的饭?”俊召说:“那还用说?不烂子、捞饭呗!”纪兰说:“好办,咱们明天就做一顿不烂子!”第二天,纪兰进得厨房看好了火,等锅里的水滚了,下了玉茭圪糁。她知道,离平日做饭的时候还早一些,她是要让玉茭圪糁在火上滚一下再捞起来。锅里水哗哗地滚着……

一会儿,厨房里蒸气腾腾,不烂子做成、菜汤熬好。开饭的时间也到了,纪兰提着那面铜锣“当当”地敲响了。社员们成群结队,从地里回来进得食堂,大家端碗吃不烂子、又吸溜菜汤。

大家吃得很高兴,那年月能吃上干饭,便很知足了。

纪兰对大家说:“大家要求经常改善生活,也不容易。不过嘛,粮食短缺也真难……给大家提点要求,希望大家尽可能支援食堂。

支援什么哩?野菜、蘑菇。没有菜,单靠几颗粮食,没办法填饱肚皮。

今天咱们吃不烂子,过几天吃捞饭,都得要野菜。”李顺达满意地笑着说:“再给大家提点建议吧,上地捎上一担肥,回家捎上一担菜。利用歇晌的时候,到山坡上挖野菜去,菜越多越好,毛主席他老人家让我们吃代食品,党报上号召吃饭要瓜菜代粮。一边吃鲜菜,一边晒干菜过冬。”那时西沟没有种菜的条件和习惯,谈到菜都是指野菜。

办食堂和搞生产一样,李顺达和社员们也都在想方设法把食堂办得让大家能填饱肚子,不让得了浮肿病,至于说要办出点高水平是不可能的。那是三年困难时期,国家集体个人都要承受缺吃少穿的苦头。由于缺粮,毛主席他老人家发表了新指示,让农民闲时吃稀、农忙时吃干,很具体,让广大农民感动得鼻子发酸。此时各个村的食堂都相继出现了问题,县委和公社的同志到西沟来参观,管理区各生产队食堂的事务长在这里开现场会,炊事员们到这里来取经,仿佛西沟又成了办食堂的先进单位。公社办食堂问题太多,不是西沟这个先进单位能解决的,没过多长时间,一阵风刮来,食堂便纷纷关门解散。

西沟的四十四个山庄窝铺家家户户的烟囱里又冒出袅袅炊烟。

可是有许多人家把铁锅卖掉或捐献出来炼钢铁去了。这怎么办?顺达正为这事发愁。谁知妻子桂兰从炕洞里摸出一只铁锅,她说:

“你放心吧,各家都担心食堂长不了,每家都悄悄藏了一只呢。”李顺达咧嘴笑了,他有几分不好意思,这算不算对党和毛主席不忠呢?他实在不明白。

为了弄清楚先进单位的粮食产量,遏制浮夸风,上级派来人核实产量。正逢李顺达外出开会,队干部让会计保管将粮食亩产量向来人汇报,可能是为了便于统计,四舍五入,多报了五斤。李顺达开会回来,听说这事,顿时黑青着脸、皱着眉头对俊虎说:“上边来的人呢?”“走了。”李顺达不含糊地说:“去追回来!”社员们田间表决心“怕是去了长治吧!”“去了北京也得追回来。”“追回来做甚?”“让虚报的人去改正,把多报的五斤减下来。”有人认为这是小事,才五斤嘛,四舍五入嘛!

李顺达粗声大气地说:“别说是五斤,五两也不行!”李顺达的二女儿秋娥在旁边插话:“五两小米能焖一小锅稠饭呢!”李顺达支走不懂事的女儿,让俊虎立马爬上过路车去了长治,为的是纠正虚报的数字。

同类推荐
  • 一笑亡国——褒姒

    一笑亡国——褒姒

    《一笑亡国——褒姒》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7位教育家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7位教育家

    本书主要写了世界著名的二十位歌唱家的出生背景,教育背景,求学历程,以及成名作品,还有对世界的贡献。
  •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名人传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名人传

    传记里的三人,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画家、诗人米开朗琪罗,另一个是俄国作家、思想家、文学家托尔斯泰,虽然各自的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 为什么是毛泽东

    为什么是毛泽东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毛泽东的开蒙、求学过程,以及他经历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直至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共和国。作者没有将更多的笔墨着眼于对诸多历史事件的细致描述或是揭示秘闻上,而是将重点放在分析毛泽东为什么能够获得成功上,试图探讨他诸多重大决策背后的深意。弄清了这些问题,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最终中国的领袖会是他,而不是有钱有枪的蒋介石,也不是那些拥有更高学历、更大声望的人,比如周恩来,比如陈独秀。历史无法重演,伟人更加无法复制,但我们仍不会放弃学习他,研究他,因为哪怕我们从他身上只学到了一点皮毛,就足以让我们游刃于战场、商场、名利场。毕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也许能让我们离成功更近一点。
  • 三作家

    三作家

    本书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代表作之一。茨威格分别为世界文坛上三位卓越的作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法国作家司汤达和意大利作家卡萨诺瓦立传,展现了他们非凡的人生际遇和创作生涯。在记叙三位传主生平的同时,茨威格极其善于心路历程的刻画和性格特征的描写,语言酣畅淋漓,富有气势,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热门推荐
  • 玄羽仙

    玄羽仙

    太史令蔡衡曰:凡像凤者有五色,多赤者凤,多青者鸾,多黄者鹓鶵,多紫者鸑鷟,多白者鸿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至纯之金

    至纯之金

    当一个人获得了能够改变世界的炼金术师的遗产时,会发生很么事情呢?当一群人同时获得了能够改变世界的炼金术师的遗产时,又会造成怎样的混乱呢?中世纪幻想群像剧就此开演!人心究竟能污秽到何种程度,在这污秽之中闪耀的美德究竟会有多么耀眼,敬请拭目以待!
  • 穿越:拐个夫君回现代

    穿越:拐个夫君回现代

    90后创业美女白如冰在一次西安旅行,无意中误入百年一遇的时空黑洞,穿越到一个历史没有的皇朝,女主凭借在现代的经商经验在古代混的风生水起,事业有成的她究竟情归何处?暗楼的清冷公子(也就是前朝五皇子)or商界首富玩世不恭的公子又或者是同为穿越人的他?分分合合,谁究竟是她的真名天子,和她一同回到现代又会是谁?(本故事纯属虚构,切勿模仿)作者微信z274388742,喜欢的粉丝加
  • 恶毒女配日常

    恶毒女配日常

    丈夫和妹妹合谋把晏安推下深井溺死,父亲在旁冷眼旁观,最后只道一句“万般皆命”。老天垂怜,晏安得以回到15岁那年,母亲车祸去世那天。重新回到那个家,道貌岸然的父亲,见财眼开的继母,一双阴险狡诈的弟妹,人人都算计着她。晏安不信命!上辈子她软弱无能人畜可欺,最后落一个惨死下场。这辈子,她必披荆斩棘无所畏惧,让手中利剑带着簌簌寒光,劈向所有披着人皮的豺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朝权妃

    一朝权妃

    林家有女初成长,又名(农女林溪传)一朝变身为林溪,只是为何某一天,自己的仇人也在,好吧,那我们就来比一比好了。推荐好友新书(嫡女之路不好走)
  • 无名氏录

    无名氏录

    汝名为何?报大人,小女子乃无名。何姓?既无名,又何来的姓。
  • 青春幻想进行时

    青春幻想进行时

    网吧里聚集的兄弟情,办公室里站着的小两口,相爱相杀的同桌冤家。你怎么看?是举报他们网吧通宵,还是揭发那对兴起之秀。从幼稚到成熟,教学楼顶想跳楼,这就是青春。青春,就该大胆去想!
  • 冥府公主:妖孽缠上身

    冥府公主:妖孽缠上身

    造了什么孽啊!小时孤儿被车撞,长大后没了初吻还是被车撞,后来还变成冥府公主被踢去了异世,身份不明还当了穷逼。邪魅一笑,异世成了她的天下。某日,她转过身看见后的某美男,惊道:"你哪嘣出来的?“美男肉麻道:”你的心里。“
  • 军中红颜

    军中红颜

    东方的太阳缓缓从西边落下,天空中漂着雪花,在这美丽的夏家小姐出生了,今天,既是元旦,又是这个新生婴儿的生日。在夕阳中出生,天空中又夹带着雪,所以,夏老爷子给孙女取名-----夏夕雪。爱情的齿轮,就从她的出生,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