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59200000050

第50章 西沟特色的“文化革命”(2)

一提起过去,再比比现在,周则想的就多了:“谁说不是,要治滩,先治山,前几年咱们在山上植树造林,有人说什么‘千年松,万年柏,不如老汉歇一歇’,搞社会主义建设怎么能歇一歇?要不是前几年的治山,如今哪里能治滩啊!”“是啊!过去山上光秃秃,现在山上绿油油。远山松柏山,近山花果山——成绩是有了些。但是,还有荒山秃岭,从根本上控制水土流失,还得下功夫!”顺达认真地说。

南河滩顺水大坝一米又一米地延伸着,工程进度很快。像以前一样王周则开完石头,就来抬石头。有一天,李顺达看见王周则抬石头,他右手扶住抬扛,左手按在胃口上,脸色苍白。李顺达立即接过了周则的抬杠,吩咐说:“你有病,现在到医院战士给西沟送来老三篇去看病,然后回家休息。”望着李顺达那副不容申辩的神气,周则无可奈何地把抬杠交给了顺达。但是,他没有往公社医院走,不知在什么地方喝了一碗水,又回到了石头工地。

社员们都发现,王周则消瘦得厉害,脸上没有血色。李顺达为这事着急,他向周则家里人了解,才知道王周则胃痛得吃不下饭,他经常饿着肚子去上工。顺达向周则的女人安顿,让周则在家养病,不要去上工。

王周则的病情严重了,他走着站着都出虚汗。李顺达将王周则送到平顺县医院治疗,经过检查,确诊是胃癌晚期,已经来不及治疗。医生吩咐不要告诉他本人,免得他精神上有负担。为了减轻周则的痛苦,延长他的生命,医生让他吃药打针,王周则拒绝了。

他对医生说:“同志,不要给我开药方了。咱们国家还不富裕,药品宝贵,留给急需用药的病人。”医生感动地说:“你不吃药太痛苦了。”王周则说:“这已不是一两天的病了,痛苦是痛苦,我能忍得住。”他要求回家。

回了家,他又到了工地去。人们见王周则拄上拐杖,一步一步地朝工地走,都忍不住背过脸去抹眼泪。家里人难过得没法子,只好把他的病情如实地告诉了他。

王周则不但不紧张,反而更加坚定地去上工。李顺达此时心如刀绞,他跟在周则身边,想为他分担些痛苦,却又无计可施,周则对李顺达说:“你别为我担心,我自己清楚。病在我身上,我能不知道?

我虽然吃不上现在种的粮食了,石头还要开,多造出河滩地,就能多打粮留给你们吃,也支援了国家建设!”李顺达佯装擦汗,将箍头毛巾捂住满脸的泪水。

由于病情的发展,王周则不得不躺倒在炕上了。外面“文化大革命”的形势还在发展,李顺达参加了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三结合领导班子,在外边开会的时间又多了。每当顺达回到西沟,就立即去看望王周则,给他送去饼干和红糖,这都是山里人公认的最佳营养品。

王周则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他那双眼睛却是又大又明亮。好些日子不见顺达,一见到老朋友,他心里真是高兴!他招了招手,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不要给我送吃的,我什么东西也吃不下。”听了周则的话,顺达心里十分痛苦。周则像是看出了顺达的情绪,立即用欢喜的声调说:“来,顺达,坐到我跟前,你给我讲讲外面的事情。”周则说着话,他的眼睛里流露出留恋生命的光亮。

顺达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告诉了这位好兄弟,他介绍外面的新闻和趣事,为的是让周则高兴。令人不愉快的消息他不说,免得周则操心。王周则认真听着,脸上泛起了笑容。

王周则再也不能起来了,他要求家里人把他从炕上扶起来,扶到窗口边,他要从窗口看一看对面山上的松树林,那是他和顺达以及西沟的民众,亲手播下的松子长成的树林,长得多么好啊!

“躺下吧,爹,看你支撑不住了。”他的孩子扶着他,心里难过地说。

“不,你让我多瞧瞧。孩子,咱西沟还有很多石头山,还要继续种树。你从学校毕业以后,就回到村里来,咱们西沟建设山区任务艰巨哩,你记住我的话了吗?”“我记住了,爹。中学毕业以后我就回来,和你一起建设山区。

我以后再也不离开你。”孩子哽咽地说。

周则费劲地说:“爹想和你一起建设山区,但是,不行了。爹离开你以后,你要跟上顺达叔好好干革命!”李顺达听说周则的病情危急,立即赶到周则的家里。王周则从被窝里伸出那双长满老茧又被铁锤砸得伤痕累累、瘦骨嶙峋的手,抓住李顺达的手说:“老兄弟,眼看我是不能和你们一块完成咱们的任务了,我结记河滩地没有垫完,要继续努力啊……”他的声音越来越弱……他用手颤抖地指着窗外的干河滩说:

“河滩的坝是建设山区的大工程,还要用石头,最后一截,一定要垒牢靠,才能管住洪水。保证滩地长出好庄稼……”他再也说不出声来了,只是费劲地打着手势。让人们帮助他侧过身子,他要在生命的最后一瞬间,看一看西沟的松树林。周则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嘴唇在颤动着,慢慢躺下,闭住了眼睛,永远不再睁开。

王周则离开了他的战斗岗位。李顺达回到工地,消息传到了南河滩工地,有的社员们在石坝上大哭起来。秦周则这个铁铮铮的汉子,脸上挂满了纵横的泪水。工地一片哭泣声。

李顺达呜呜地哭了,周则的家人呼喊着亲人哭了,声音很响。顺达走进周则家为自己的好兄弟穿戴好衣服鞋帽,又紧紧握住他不再动弹的手。

王周则垒过的大坝,在泪水喷洒中不断地延长、加高……

抗旱保苗

1969年,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李顺达出席了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消息传到西沟,人们奔走相告。

“咱们的老李当上中央委员了!”“顺达当上中央委员,他还回咱西沟吗?”“是啊,中央委员,这可了不得,他还回来吗?”欣喜之余,西沟的庄稼人多了这桩心事。

李顺达这时离开了首都北京,到了太原,正从太原返回西沟。他坐在汽车上,思想已经回到了西沟:小花背的松树长得太稠,得间一间,大的能做椽子,小的也能做一些小农具。老西沟里的北沟坡,播了几次松子,没有出苗,还得播种,光秃秃的石头山不长树,不算话。

李顺达想着心事,忽然,他发现公路旁的几棵小杨树被什么东西碰倒了四五棵,李顺达马上要求司机同志停车。这是平顺县的一辆汽车,到太原送客人,李顺达顺便坐上回西沟。现在连长治还不到,李顺达怎么就要下车?司机同志想问一问他要不要等等他,可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到西沟讲﹃优选法﹄李顺达早已跳下车,往公路边走去。司机同志好奇,便瞧着顺达要干什么。只见李顺达同志走到那一棵倒了的小杨树跟前,把树苗扶了起来,在树旁培上土。顺达抬头看着汽车还停在路上,就大声向司机招呼:“你开上车回吧,我要把这几棵树都扶起来,等等有顺便的车就坐上回去,没有车我就走回去,不管在哪里住一黑夜。”司机听了顺达的话,心里很受感动。这公路边的树不知道该是谁负责哩,老李见了就要管!司机干脆熄了火,从驾驶室里走出来,走到李顺达旁边,挽起袖子就和老李一起干起来。

顺达问他:“你是专意等我吧?你不用等,别耽误了你的时间,我一个人用不了多大工夫就能把这些树苗扶起来。”司机没有说话,他的确想趁天黑前赶回平顺,可是他觉得应该和老李一起来护理这些树苗。顺达看到他做得挺认真,心里很高兴。

“种活一棵树不容易,种下去就得让它活!”李顺达一边培土一边说:“你是开车的可得操心点,不要叫汽车碰坏路边的树。咱们都有责任绿化祖国,不管是谁家种的树,咱们都有责任管好。”司机同志不停地点头。

顺达和司机扶完树苗上车,天色已经暗下来了。公路上有个老大娘,背着个大包袱,手里还牵着个小女孩,看样子是走远路的人,李顺达又要求司机同志停车。

司机同志问:“什么事?”“你看,”李顺达指着前面一位老大娘说:“这老大娘上了年纪,带了个小孩,还背着个大包袱,问问她到哪儿去,能不能捎她一截路。”司机同志尊重李顺达的意见。李顺达下了车,他向老大娘了解了一下,原来她到长治去看孩子,孩子在淮海工厂当工人。昨天有人捎话,老伴在家生病住医院了,老大娘心里惦记得慌,等不得坐公共汽车,带着孙女立即返回,已步行了六十多里路。李顺达征求了司机同志的意见后,就帮老大娘把包袱放进了车里,又把小姑娘抱上车。

然后扶着老大娘上了车。

老大娘感激地说:“如今好人真多,你这位同志更是好得没法说!”她仔细打量了李顺达,见他头上箍着旧毛巾,穿的是粗布衣服,就说:“同志你是咱庄稼人吧?”李顺达哈哈地笑了:“种了一辈子的庄稼,可不就是庄稼人!”“怪不得对咱庄稼人亲热着哩!”李顺达回到西沟,天已经全黑了。队干部和社员都来到顺达的院子里看他,他当了中央委员,还是那老样子,头上箍的旧毛巾,身上穿着还是那褪了色的旧衣服,社员们想从他身上看出点什么变化,可是实在看不出来。

“爹,你给我买的红皮球呢?你是答应过我的!”顺达七岁的儿子建平抱着他的双腿。“哎呀,可把你的事给忘了!”顺达抱歉地说。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二元的人民币:“你看钱在这里还没动。”“你就是记不得买东西,人家的爹上平顺县还买几颗冰糖蛋。

我可认得你这两张钱,老是装着!老不花!”儿子鼓起了小嘴。

“爹像你这么大,成天饿着肚子,哪见过冰糖蛋、皮球?到如今也没学会花钱,想不起买东西的事。不过,下次给你写到本本上,一定给你买个红皮球!”顺达抬头看见秋娥、福娥和苏娥一边搓玉米,一边听自己说话。便对儿子说:“你要多向几个姐姐学习,要勤快,多咱也不能空着手。”建平听爹这么说着,跑到姐姐们身边一同参加搓玉米的工作。顺达看见孩子们都这么热爱劳动非常欣慰。“你们多咱也不能空着手!”建平学着爹的口气说,几个姐姐齐声说道:

“放下个笤帚,拿起个耙子。”说完哈哈笑起来。这是顺达常教育孩子们的话。顺达见孩子们都记住了自己的话,又都这么顽皮地复述着,便又说道:“树不砍不成才,人不受挫成不了气候。你们要趁年轻多劳动……”顺达说着,看见申纪兰来了,就对她说:“纪兰,麻烦你去通知党员开会,我给同志们传达开会的情况。”“你不歇歇?”纪兰问他。

“坐车回来的,坐车就是歇么,已经歇好了,今晚开党员会,明晚开社员会,贯彻九大精神,就是鼓起更大的干劲。四平八稳地往前走不行,咱们得放开步子往前跑。春播扫尾工作要紧,保证苗全苗旺,然后抓肥抓水,一刻也不能放松,要用实际行动落实九大精神。”党员会、社员会开过后,“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的口号把大家的心拧到一起。大队成立了党的总支委员会,顺达担任了总支书记,纪兰、俊虎担任了副书记,小字辈的秦周则、张明朝、胡买松都参加了大队领导班子。老中青年干部们紧密团结,把农业学大寨的运动搞得轰轰烈烈、扎扎实实。

1969年的秋收季节来临了,这是历史上少有的好年景啊!李顺达从长治开会回来,一头钻进了庄稼地。他割谷子,那镰刀飞快地闪动,头不抬,腰不直。歇晌了,他却顾不得休息。

有一天,李顺达在地里刨萝卜,萝卜长得又粗又长,李顺达越刨劲头越大。有一群到西沟来参观的青年学生,在地里找到了李顺达。

李顺达一边刨一边和年轻人说话。有个青年学生向李顺达提出了一个问题:“李顺达同志,你当了中央委员,还要自己动手刨萝卜么?”李顺达抬起了头,左手还捏着一个带泥的萝卜,右手搓着那上面的泥。他打量着这群年轻人,微微一笑,然后说:“我是个农民,我不刨萝卜,我干什么?”他停顿了一下,说:“由于革命的需要,有时候,一个人的职务、地位也许要改变,但是我多会儿也还是农民,这个不会变!”秋收是夺粮的最后一仗,在李顺达的带领下,西沟的干部、社员日夜滚战在地里,各生产队的场地上,堆满了棒槌似的玉茭,金黄色的谷子。粮食亩产量由1964年以来的六百多斤,增到八百一十二社员田间学习斤。那时把提高产量叫跨长江,所以西沟跨过了长江。

1970年,整个三伏天没下雨,一场卡脖子大旱,严重威胁着西沟。李顺达领着大队干部和全体社员展开了夺水战斗。把井水、池水、旱井水、人粪尿全部担到了地里。但是,旱情仍在发展,水库的水有限啊!

李顺达领着申纪兰、张俊虎,一齐登上了水库大坝,他们打量了担水的人,有一多半是外村的。水库的水已经不多了,李顺达对着申纪兰、张俊虎果断地说:“咱们开个小会,马上做出决定,把水库的水全部让给外村的同志担,西沟大队的社员另外找水源。”“我同意顺达哥的意见。”申纪兰回答得很干脆。

“对,西沟大队应该把困难留给自己,我完全同意老李的意见。”张俊虎毫不含糊地回答。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向警予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向警予

    向警予是我党的第一个女中央委员,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为革命牺牲了,我们不要忘记她。向警予曾经说过:“人生价值的大小是以人们对于社会贡献的大小而判定的。”她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给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革命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了表彰先烈,激励后人,在纪念向警予烈士英勇就义五十周年的日子里,邓小平在《纪念向警予同志英勇就义五十周年》的纪念文章里,亲笔写了“向警予同志英勇就义五十周年”的题词。如今,向警予烈士的纪念墓碑,高高矗立在长江汉水汇合处的龟山之顶。烈士的忠魂安息在英雄的江城。这里,青松翠柏,碧水蓝天,山花竞放,江水长流,烈士的英名和业绩,将千秋万代,彪炳史册
  • 乔·吉拉德:世界最伟大推销员的致胜秘诀

    乔·吉拉德:世界最伟大推销员的致胜秘诀

    本书主要介绍了3个闻名世界的最伟大的推销员:世界顶级售车大师——乔·吉拉德、世界级的保险推销之神——原一平以及世界一流售房、训练大师——汤姆·霍普金斯。《乔·吉拉德》除了简短介绍了他们的身世之外,还详细介绍了他们在推销过程中不断累积下来的宝贵经验。
  • 王小波传

    王小波传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离世,年仅45岁。《王小波传》是国内外首部完整再现王小波惊艳一生的唯一传记,以王小波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王小波对时代、社会深刻思考的文学创造和思想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描述了王小波精神世界的心路历程,呈现了王小波幽默机敏、理性清澈、特立独行的人性特点,反映了王小波及其文学思想的价值与当代意义。
  • 世纪行吟-夏衍传

    世纪行吟-夏衍传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现代剧作家、电影艺术家夏衍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并注意叙述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学术思潮、师承传习、历史影响等。
  • 厦门历史名人画传

    厦门历史名人画传

    本书选取百位与厦门相关的历史名人,以中国画创意为主要艺术形式,再现人物历史真实。诗书画一体刻画阐释人物气质。所撰小传文字,或随笔感性,或研究成果补白,或独家评论,给人留下启迪。每一幅画都配一首原创诗,为点睛之笔。文字内容讲究书法的诗意表达。艺术品格和学术品格相生共存的创新,让人耳目一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特色鲜明。
热门推荐
  • 俄罗斯地狱之门

    俄罗斯地狱之门

    科学钻探始于20世纪60年代,它与“人类登月计划”被誉为人类在20世纪60年代的两大壮举。上世纪70年代开始苏联实施了庞大的大陆科学深钻工程,其科拉超深钻孔深达12262米,为当今世界最深的超深孔。勘探工作于1970年5月24日开始。成千上万的科研人员中只有极少数的科学家得以到现场参加此项研究工作。所有参加此项俄罗斯地狱之门钻探工作的人员均分得了一套莫斯科的公寓房,工作期间的月工资水平达到大学教授一年的年薪。钻井现场成立了十六个实验室对岩心进行研究。整个研究计划是在前苏联地质部长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
  • 辛运影后买一送一

    辛运影后买一送一

    在娱乐圈混,没有一个是没有底子的,上官静怡也不例外,她背后的实力,有整个尤灵的拥有者、著名演员的爱戴,怎么会不强?当上官静怡遇到他的时候,他并不把她放在眼里,可因为演员的关系,他们不断接触,不断......
  • 虫子与少年

    虫子与少年

    (一座孤城,一群被迫离开父母的被奇异虫子附身的少男少女,一群也同样年轻,穿着厚厚黑甲防御着监管着看守着他们的黑甲军人,怎么相处,怎么走下,怎么活下去,不要沦为傀儡,被这些异形的虫子操控,还是逃脱逃脱它们近乎命运的控制,逃出生天如果这不过是无尽循环的宿命,不过是一次又一次回到原点时,就算了然一切,又该何去何从?如果实在有违科学就当奇幻看吧。这样,是不是太随便了------)
  • 冤家吸血鬼

    冤家吸血鬼

    他是高高在上的王,她是他的未婚妻,从相识、相见、相处、相恋,会发生什么趣事?敬请期待。
  • 仙殃

    仙殃

    天之下仙有殃游寰宇极太虚不求长生苦,只教痴情不被多情误,修真小文一枚,多多包涵。
  • 重生也逍遥

    重生也逍遥

    意外重生,本想过平淡生活,却不成想,一步错,步步错。她别无所求,惟愿一世逍遥而已!
  • 化念为神

    化念为神

    众神之尊,始于混沌,宇宙由他创造,万物始于他,孤了混沌纪,我是唯一,却也孤自一人,我忍了几个混沌纪,还要忍到什么时候……
  • 二次元转化

    二次元转化

    当良平来到这个世界时,他就知道,从此他的人生不再平凡。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在战乱与纷争的浪潮中,谁能染指非凡?而在非凡世界中,谁又能够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主角?而在这一切的幕后却隐藏着一位不为人知的导演正操纵这一切。
  • 彼岸离仙

    彼岸离仙

    以血为祭,以魂为契,以身为媒,架天地之桥,引混沌之气以此蜕尘。在所有人都以为蜕尘便是武之极尽的时候,一位天纵之资,突破了凡尘的束缚,争渡为仙。让无数天才望而生叹。在天葬大陆一直有关于仙的传闻,相传仙,意味着永生,亘古不灭。在所有人惊叹这位存在的天纵之资时,他却犹如昙花一现般,消失不见。相传,这位人仙,坐化在了一个名为彼岸的地方,在他坐化之前,在那里留下了为仙之秘。无数人开始寻找那所谓的彼岸,却没人知道,彼岸在何处。彼岸跟那位人仙一同蒸发了一般,那彼岸的那抹残艳。不过在那之后,仙,便成了所有武者的追求,那昙花一现般的身影,始终留下了浓艳的一笔。
  • 我只喜欢他

    我只喜欢他

    “墨亦你醒过来好不好,只要你醒过来我什么都答应你”许一白用带有哭腔的语气说到。三年后,“墨亦我要走了,我陪你三年的时光已经用完了,或许今天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我来和你道别,再见”许一白刚踏出这个病房墨亦的脸上流下了一滴眼泪。~后面还有剧情许一白变成了霸气的boss但是在墨亦面前还是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