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81500000047

第47章 从《桃花扇》看明清易代之际士人的反思意识(3)

孔尚任在剧中重现了弘光邪恶昏聩的行貌,客观上暴露了“天下没有不是的君”的宋明理学君权理论的荒谬:弘光这样的皇帝受到了不仅有马士英、阮大铖这样的奸臣,还有像史可法、黄得忠这样的忠臣的拥护。那么,这样的君主到底值不值得人们如此忠心耿耿呢?《桃花扇》最后,作者孔尚任为忠奸两类臣子安排了不同的归宿,弘光皇帝却是“阳数未终,皆无显验”。尽管孔尚任意识到了宋明理学君权至上理论导致的必然结果,但却找不到如何处理这一问题的最佳办法,因此只好避重就轻地略去了对君王的审判。

(二)对贵贱尊卑等级之论的反思

明清之际,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上层士人已失去统治者的优势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属于“微族”的手工业者、小商人、歌妓乐工等市民阶层则逐渐走上历史舞台。孔尚任《桃花扇》中正是由于作者对整个士大夫阶层的失望,而将自己的希望寄托于这些逐渐走上历史舞台的市民阶层,尤其歌颂了那些地位卑微的歌妓、说书人、乐工等救危扶困、匡扶正义的侠肝义胆。封建等级社会中,他们的身份地位是非常低下的,甚至没有政治发言权,不问国事,远离政治似乎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但在国家危难之时,他们一肩挑起挽救国家、社会的重担。“孔尚任用生动的形象,对传统的贵贱尊卑观念提出了大胆的挑战。”

柳敬亭原是阮大铖门下的优人,在得知阮大铖的罪行后,“不待曲终,拂衣散尽”,比较侯方域在小恩小惠面前的气节丧尽,柳敬亭不食奸臣之粟的鲜明是非观,使得这位艺人的形象顿显高大。《听稗》中,柳敬亭借用《论语》中“申鲁三家欺君之罪,表孔圣人正乐之功”的典故表白自己才出阮家,不愿另投别处的道德操守以及不与奸臣同流合污的政治立场和决心,赢得了复社文人的敬重。《修札》中,左良玉欲引兵东下以解兵中缺饷之急,杨龙友请侯方域代父修书,书信写完,却没有合适的送信人。关键时刻,柳敬亭挺身而出,主动要求携信投辕:“不必着忙,让我老柳走一遭何如?”当问及书信中的意思时,柳敬亭更是一语中的:“防贼自作贼。”于是,在《投辕》中,柳敬亭上演了一出单枪匹马,智闯兵营,舌战左良玉的精彩戏码。利用士兵们对粮草的急切盼望,柳敬亭谎称自己是解粮官兵,混进森严的兵营。面对性格乖张暴戾的左良玉,柳敬亭更是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智说左良玉,说到激切处,更是佯摔茶盅,假装进入左良玉内地寻吃,巧妙地讥诮其错处:“心若做得主呵,也不叫手下乱动了……”一番机智辩说,一句不提撤兵之事,却叫左良玉自明理亏,意识到就食南京的荒谬。

与柳敬亭相同,苏昆生在得知阮大铖阴险为人后,也毅然决然地离开阮府,转投妓院,教李香君唱书。在他看来,“做这美人的教习,强似做那义子的帮闲”。《逮社》中,复社文人遭到阮大铖的迫害身陷囹圄,苏昆生冒着生命危险向宁南侯左良玉求救。为了进入戒严的军营,苏昆生夜半唱曲,冒死求见。以苏昆生与复社文人的交情,他本可以不管这桩与自己没有多大干系的闲事,但他没有从个人角度出发,而是以是非对错为标杆,凡是遇到需要帮忙的事,便尽心竭力,古道热肠。《截矶》中,左良玉兵败自尽,人马溃散,英雄末路,无人送丧,只有苏昆生一人守着左良玉尸身哭祭,苏昆生的悲痛,不仅仅是对英雄生命的惋惜,更是对良将不再,国家前途渺茫的悲叹。

南明灭亡后,柳敬亭、苏昆生两位艺人心怀对故国的眷恋再也没有出山,而是凭着自己的本事以砍柴、捕鱼为生。他们分别创作了《哀江南》《秣陵秋》感慨南明往事,唱出了振聋发聩的时代哀音。值得玩味的是,《桃花扇》最后一出《余韵》中,作者孔尚任借徐青君之口,对士人、知识分子的一番揶揄:“那些文人名士,都是识时务的俊杰,从三年前俱已出山了。”再一次暗暗地把那些国之栋梁的士人与柳敬亭、苏昆生类倡优艺人做了一番比较,“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徐青君的这一番话何尝不是对士人骨气的调笑嘲讽呢?

“‘男尊女卑’观念是儒家女性观的基调,历经几千年而不衰,儒家由这一基础不仅衍生出女性的‘三从四德’,而且鄙视妇言,否定妇人见识,甚至将女子的见识与小人的见识并论。娼妓则更是处于卑微地位的女性群体中的最底层。”《桃花扇》中的李香君爱憎分明,气节高绝,虽然出生烟花之地,却似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始终保持着鲜明的是非观念和进步的思想意识。

新婚第二天,李香君便保持清醒的头脑,向杨龙友询问妆奁的来由。当得知妆奁、酒席费用出自阮大铖之手时,便立刻拆穿了阮大铖此举的阴险目的,义正词严地指责见利动摇的侯方域:“官人是何说话!阮大铖趋炎附势,廉耻丧尽,妇人女子无不唾骂。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处于何地也?”更是脱衣拔钗表明其不与阉党为伍的决心,以清醒的政治头脑,鲜明的政治态度影响了侯方域。《骂筵》一出中,李香君被选入宫中唱戏,宴会上,面对阮大铖、马士英一伙权奸,她进一步看清了他们的丑恶面目,公然斥责马士英、阮大铖的种种罪行:“堂堂列公,半边南朝,望你峥嵘。出身希贵宠,创业选声容,后庭花又添几种。把俺胡撮弄,对寒风雪海冰山,苦陪觞咏。”“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干儿义子从新用,绝不了魏家种。冰肌雪肠原自同,铁心石腥何愁冻。吐不尽鹃血满胸,吐不尽鹃血满胸。”香君“犀利的言辞,如匕首和利剑,一刀一刀地割下奸党面皮。这种尖刻言语出自一位娇弱女子之口,岂不令那些须眉之物汗颜?”作者这样来写一名烟花女子的豪言壮语不正讽刺了那些成天空讲治国,一到关键时刻却不堪其用的文人吗?

《守楼》一出中,杨龙友替香君做媒,劝其再嫁田仰。在杨龙友看来,侯方域出走避祸,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香君一个弱女子,唯一的出路就是嫁人。香君却毅然拒绝:“便等他三年,便等他十年,便等他一百年,只不嫁田仰”,“我立志守节,岂在温饱。忍寒饥,决不下这翠楼梯。”说罢,倒地撞头,血溅香扇,以死来明证自己决不再嫁,誓死守节的决心。李香君对爱情的忠贞何尝不是她政治操守的忠贞,在江山易主的时代背景下,香君作为普通大众中的一员建立另一种精神丰碑供人们去敬仰,这是一种时代的需要,也是作为一个人的需要,她的形象甚至比许多文人雅士更高大。

张燕瑾在《历史的沉思——〈桃花扇〉解读》中这样谈到孔尚任对于儒家贵贱尊卑等级观的质疑:“封建社会是男人的世界,士大夫就是男人的代表,在社会结构中他们处于中心地位。可以说是男人,是士大夫支撑着封建的大厦。但是,没有柳敬亭、苏昆生们的传檄、寄书、献说词……他们能做成什么呢?”那些为士人们所不齿的,处于社会下层,位卑职贱的人们支撑起了整个男权社会,在国破家亡之际,又是他们一肩挑起了挽救国家的重任。

桃花扇底送南朝,《桃花扇》真实再现了动乱年代的众生百态,揭示了南明灭亡的原因。在抒发兴亡之思的同时,孔尚任也对被称为“社会的顶梁柱”的士人进行了批判,对士人精神中君权至上的思想意识与贵贱尊卑的等级思想进行了重新审视。

参考文献:

[1]孔尚任.桃花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2]张建安.桃花扇底看南朝[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李季平.孔尚任与《桃花扇》[M].山东:齐鲁出版社,2002

[5]蒋星煜.桃花扇研究与欣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同类推荐
  • 饶信文化赋

    饶信文化赋

    本书用赋的形式,以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饶信大地为对象,赞扬文化遗产之珍贵,讴歌历史人文之豪迈,刻画贤达名士之神韵,抒发民风民俗之独特,见证人民的智慧和学识,记录这块土地的风雨兴衰,反映发生在这里的历史性变化和奇迹,旨在让人产生思古之幽情和对这块土地的眷恋。作者注重挖掘传统、理顺文脉,着力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使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 悠哉游哉

    悠哉游哉

    不要橙黄橘红,不求人夸颜色,唯求文学殿堂中那一片小小的枫叶殷红,这大凡是不少文人的追求。而用生命写文章,用心血做学问,作一点带有创造性的东西,最是劳累,没有一点“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静土”的敛声静气是做不出来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云:“操千曲后晓声,观千剑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必博观。”曙光先生已是深谙文学堂奥,天骨开张,丰神竣整,苦心经营。观此书稿之蹴成,和他《记者眼中的名人》《游在天涯》等五部文学专着的砌成,实乃作者多年的阅历、数十载的功力之结晶。其文之丰采,其意之深长,可以看出曙光先生着意向更高的山峰攀登,我们期待着他的升华和飞跃。
  • 好说歹说

    好说歹说

    文坛怪才阿城、陈村担任主持人,与文艺圈各路高手共同打造十二场谐趣对话。神侃对手包括姜文、洪晃、朱德庸、史铁生等人。话题不拘一格,既有关于生命的哲理性体认、对爱和快乐等人类情感的溯源;也有对语言文字和音乐影像的生动考察;抑或闲聊惬意的旧时光、身边的新动向。看似庞杂随意,但在话语的交锋处时有火花闪现。
  •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本书采用的是清文学家蘅塘退士(孙洙)《唐诗三百首》的选本,篇目、排序一概未动。翻译成新诗是本书的重点。为了读者阅读和理解方便,还增加了诗人简介、对原作思想与艺术特色简要平析的“说明”,以及词语典故的注释。本书由吴坤定、陶文鹏、张厚感三位先生合作完成,但大体上又有分工,因而在翻译风格上自然有所差异。有的译作,在诗行乃至用韵上尽可能贴近原诗;有的则驰骋想象,作了一些合理的发挥。这样也是考虑到无须人为地设定一个模式,避免千篇一律,希图达到清新活泼、“异彩纷呈”的效果。
  • 曹禺剧作论

    曹禺剧作论

    《曹禺剧作论》是国内全面、系统研究曹禺剧作的第一部专著,而且观点鲜明,分析细腻深刻,颇有独到之处。是田本相先生多年研究工作的结晶。其中某些篇章在刊物上单独发表时,就获得同行的好评。《曹禺剧作论》的出版,是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戏剧研究领域的一个可贵的收获。作者对曹禺剧作研究有年,功力较深,故而在本书中显示了自己的特色.
热门推荐
  • 专利侵权民事救济的经济分析

    专利侵权民事救济的经济分析

    侵犯专利权民事求济制度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随着技术的商品化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专利权二次界定制度,二是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制定制度,三是专利实施安排制度,四是外部性解决制度。侵犯专利权民事救济制度具有两大特点:一个是将权利行使制度与救济制度相互整合起来,形成禁止性规范;另一个是相对其他权利来讲,对产权更为严格的限制。
  • 诡梦之镜

    诡梦之镜

    一个现代小伙频频做噩梦,醒来后却深深被梦魇所困,直至透过镜子走进梦境,重历梦中的自己所经历过的一切。最后谜底的解开,谁才是疯的那个?这是一个涉及古怪离奇的故事,阴谋中的阴谋,令人分不清真假。
  • 凤皇志

    凤皇志

    本是天之骄女,奈何出生误人。“小女名姬亭。”后认祖归宗。“呵,真当自己是公主了?”我本来就是。“这和青楼女子有什么不同?”本殿下和她们,当然不同!
  • 相差甚远的联想

    相差甚远的联想

    千年前的苦债,今朝一定要为她画上一个完美的句点。
  • 超凡人间

    超凡人间

    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有一天,可以将生我养我的那个地方,变成超凡人间。为善者,能有善报,为恶者,必遭天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明朝改良家

    明朝改良家

    天启六年(1626)年十月,那一年袁崇焕来到沈阳,而此时的山东有名的晋商沈家小儿子沈苏御疯疯癫癫跑出青楼。“老爹,我要考科举,做大官。”“御儿,你……你不是那块料。”与九千岁魏忠贤周旋,顺利扶持崇祯帝上位,本想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可惜,遭崇祯帝猜忌,被贬台湾省。断了大明脉,废了大清,进军琉球……开辟新航线。(PS:本书是架空历史类型的,故事背景设在明朝末期。无系统,无后宫,智商在线,放心食用。)
  • 极品混乱时代

    极品混乱时代

    重生在了一个混乱的世界,成为了大明朝胡惟庸的独子,还认识了不少比人民币都出名的猛人。赵云:此人乃吾之兄长。许褚:此人是俺的小舅子。曹操:生子当如胡狗少。周瑜:既生瑜何生言。宋徽宗:这孙子比朕还不着调。唐伯虎:他才是真正的流氓。司马光:我是砸缸的,不是让梨的!自我介绍:本人胡言,字苟少,江湖人称胡狗少!
  • 妖火血书

    妖火血书

    九尾灵狐一族九条尾巴九条命,虽然因此子嗣较少,但也因此避免了被那场战争灭绝,成为活下来为数不多的上古神兽之一。九尾灵狐一族素来都九条尾巴,然而有一只,可能是老天没注意,就给了一条尾巴,被族人各种嫌弃。然而当事人…不狐丝毫不在意,将值钱的东西划了划了卷了铺盖摇着那条尾巴就走人了,找了个山,占山为王,胡作非为“为祸一方”。一次没hou住,被人抄家伙给灭了…嗯灭了。可能是老天不好意思让她就这么挂了,重生到了一个女娃娃身上,且看她如何为非作歹啊不驱妖灭鬼,拯救苍生。
  • 璞玉仙修

    璞玉仙修

    “一品灵台求仙路,三分道心亦真人。凡体慧智破仙障,玄妙宝玉助长生。”温天保,正如他的名字,上得天赐,下保其身。仙道漫漫,璞玉出尘!讲述一个少年获得一枚神秘宝玉后的仙路历程。仙修、武修、剑修、上古修炼......合理结合凡人流与悟道流、心灵流,有勾心斗角也有适当温情,更有奇思妙想,精彩术法以及对‘道’的领悟。——————————————————————————————————————————更新略微不给力,每晚更新,周五周六周日可爆发。绝不烂尾,绝不烂坑,前期略显枯燥,但继续看下去会有更多精彩的,不要望而退却,求收藏,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