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03400000008

第8章 纳家户纳姓来源及其家族在全国的分布(3)

东北地区的回族历史虽可以上溯到元代,但有规模的人口聚集是在清代,关内各省都有回族入居东北,除山东、河北外,全国其他一些地方如河南、安徽、四川、北京都是来源地;从姓氏来看也相当繁复,比如,辽宁省的回族姓氏就有151个姓,其中也有赛典赤、纳速剌丁家族后人。元末明初迁居山东青州的伯颜后人赵氏,在明清时期有迁居东北的。据其家谱,十一世瑞公住山海关,十二世梦坤公居住在锦州广宁县,十三世汝林公贸易关东海州,十四世廷宣公住关东。

沈阳回族脱氏家族为望姓大族,是否与赛典赤及纳速剌丁有关?《脱氏家谱》序列其始祖是元朝中书右垂相脱脱,原籍大都路顺州。二世祖周彬公于至正年间率众迁居沈阳,其后改信伊斯兰教。谱载脱脱有子三人,其次子周彬公即为沈阳脱氏回族的先祖。脱脱原本是蒙古蔑里乞氏,至正六年(1346年)出任中书右垂相。有论者认为元亡后,他们作为失去统治地位的蒙古人,不得不加入曾是同盟军的回回行列中,以穆斯林身份为掩护。但这种说法也有疑点:一是据马文清先生提供情况说,山东青川脱恩铸老人函称沈阳脱氏回族原为回回人附蒙古后成为蒙古族人,这与家谱所说的其祖本为蒙古族是有区别的;二是《脱氏宗谱》与异时异地的《赛典赤家谱》多有重合;三是赛典赤之孙有伯颜、曾孙有脱脱。不知此“脱脱”与赛典赤曾孙“脱脱”是否为一人。

上海市

忽辛,赛典赤·赡思丁子,大德八年至十一年(1304~1307年)任江浙行省左丞;乌马儿,纳速剌丁次子,元武宗至大元年至四年(1308~1312年)任江浙行省平章,兼领江淮(浙)等处财赋都总管府事。

元置江浙行省中书,治杭州路(治在今浙江杭州市),领杭州等路三十,松江府一,江阴等州二,属州二十一,自两浙以至江西东部,及福建全境内俱属,包括今江苏、安徽以南,江西鄱阳湖以东及浙江、福建全境地。这些地方都是赛典赤家族人物行迹之处。

《松江府志》载,纳速剌丁曾任松江达鲁花赤。入明以后,“明朝廷为了对穆斯林显示皇恩,并敕建清真寺,对许多人赐以姓氏。松江纳速剌丁后裔就被赐以唐姓,并敕建清真寺”。

有一种说法认为,上海松江清真寺为纳速剌丁镇守松江时所建。据康熙十六年(1677年)“重修碑记”,纳速剌丁墓在松江清真寺内。

刘致平先生在《中国伊斯兰建筑》一书中对松江清真寺的建筑艺术有很高的评价:“砖砌无梁殿的结构,在明代建筑中时常使用,而伊斯兰建筑中应用更为广泛,是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我们有理由说,我国无梁建筑是由伊斯兰建筑的影响所致。”松江清真寺“二门及后窑殿全是此种做法,不过三门用桶状,后窑殿则用半圆拱顶。此两座建筑又全使用十字脊,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为难得之例。后窑殿出檐叠涩等做法显得较三门为古老,似有元建之可能。在大门入口不远的墙边,有一元郡守达鲁花赤墓及碑(清康熙时立碑),则此寺元代创始之可能性更大”。

江苏省

《马氏家乘》载,赛典赤·赡思丁“六任,朝列大夫,镇江路达鲁花赤”。

江苏省在元代为江浙行省属地。忽辛,赛典赤·赡思丁子,任江浙行省左丞;乌马儿,纳速剌丁次子,任江浙行省平章。

乌马儿有后人留居杭州的。明无名氏编《录鬼簿续编》记载:赛景初,西域人,大父故元中书左丞,考浙省平章政事。公天性聪明,姿状丰伟,幼从文忠公学书法,极为工妙,文忠源(深)嘉之,后授常熟判官,遭世多故,老于钱塘西湖之宾(滨)。

依文中所记,赛景初的伯父是纳速剌丁,父亲就是曾出任江浙行省平章的乌马儿。

南京三山街净觉寺(今升州路28号)重修、扩建与赛典赤家族密切相关。据明弘治五年(1492年)《敕建净觉礼拜寺碑记》,该寺是在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因西域鲁密国亦卜剌金、可马鲁丁等人征战有功,为之敕建。据《永乐三年刻立洪武圣旨碑》,咸阳王赛典赤七代孙赛哈吉(碑文及赛哈吉见本章第三节)奉旨在“南京应天府三山街铜作坊”修建清真寺,即净觉寺。寺内“御赐碑”原物已不存,1995年从西安化觉寺拓来此碑原样,按尺寸重建。刘致平先生以为:“明初全国最重要的伊斯兰建筑有二,即南京净觉寺和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寺内又有宣德五年(1430年)《敕太监郑和重建礼拜寺记》云:“得尔所奏,南京城内三山街礼拜寺被焚。尔因祈保下番钱粮人船,欲要重新盖造,此尔尊敬之心,何可怠哉?尔为朝廷远使,既以(已)发心,岂废尔愿。恐尔所用人匠及材料等项不敷,临期误尔工程,可于南京内宫监或工部支取应用,乃可完备,以候风信开船。”

南京是郑和后人的聚居地。郑和七次下西洋都以江苏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他定居于南京的马府街,至今街名犹存。郑和墓位于南京近郊江宁县谷里乡牛首山南麓,按回族葬制,呈长方形,当地群众称为“马回回墓”。因年代久远,墓地面陈设湮没,仅留长方形封土。1985年,在纪念郑和首航580年之际,南京市人民政府按回族葬制重建郑和墓,并于墓道一侧建亭立碑以纪念,修复后的郑和墓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元末明初迁居山东青州的伯颜察儿后人赵氏,在明清时期有迁到扬州的,据其家谱记载,十二世时麒公居扬州。

浙江省

浙江省元代为江浙行省属地,赛典赤·赡思丁子忽辛曾任江浙行省左丞。

纳速剌丁次子乌马儿,曾任江浙行省平章。

安徽省

马注《清真指南》卷一有“请褒表”载:“宋熙宁时,臣祖所非尔为阿思不哈喇国王,入贡京师,神宗大悦,留淮泗之间,封宁彝域朝奉王。”其《赡思丁公茔碑总序》也有相同内容,《咸阳王抚滇功绩节略》称咸阳王赛典赤·赡思丁始祖所非尔于宋神宗时“加封宁彝庆国公,厚赐金。散来人于山左右淮泗之间垦种”。“淮泗之间”,自当言淮河、泗水。古城寿县回民代代相传,其祖北宋中期开始迁入,与其吻合(有碑载其事,惜毁于“文化大革命”中)。

闪姓也为赛典赤后裔,由河南汴梁开封来安徽太和。

福建省

福建省在元代属江浙行省,赛典赤家族多人曾在此任职,上已述及。

福建泉州灵山圣墓回廊右侧有郑和行香碑,系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途经泉州,来此祭告行香后属下为之所立的记事碑。上刻:“钦差总兵太监郑和前往西洋忽鲁谟斯等国公干,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于此行香,望圣灵庇佑。镇扶蒲和日记立。”

穆斯林习俗,在海上航行,为祈求航行平安,向真主祈祷护佑或向阿布·依斯克道进供,或举行祈风。泉州清净寺石砌墙上刻有阿拉伯文《古兰经》,其中有祈祷真主护佑海上航行的内容,如“难道你不知道吗?船舶在海中带着真主的恩惠而航行”,“当山岳般的波涛笼罩他们的时候,他们虔诚地祈祷真主”。

郑和行香碑立碑者蒲和日,应是泉州着名阿拉伯海商集团蒲寿庚的侄子。《蒲氏家谱》载:“日和,字贵甫,寿晟公次子。秉清真教,慎言谨行,礼拜日勤。元至正间,清真寺损坏,里人金阿里与之成厥事,重修门第,皆以大石板砌成之,极其壮观,石匾额上镌有名字,至今犹存。至永乐十三年,与太监郑和奉诏敕往西域寻玉玺,有功,加封泉州卫镇抚,圣墓立碑犹存。”《郑和行香碑》立碑者蒲和日与《蒲氏家谱》蒲日和,均为镇抚,当系一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民间传说和一些学者的着作中,都有人以为泉州的丁姓回族也属赛典赤家族,白寿彝先生即认为:“泉州丁姓,亦赛典赤之后。”根据现在新的研究,可能不是赛典赤的后人。

江西省

纳速剌丁长子伯颜,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任龙兴行省左丞,至元二十二年至二十九年(1285~1292年)任江西行省(治在龙兴,今南昌市)平章。

赛典赤·赡思丁子忽辛,至大元年至二年(1308~1309年)任江西行省平章。

山东省

赛典赤家族后裔在元代即入居山东,现在能明确的有几支:

济南赛姓回族是赛典赤·赡思丁之孙沙不丁的后人,因务商,在元朝就定居济南。据研究,沙不丁是曾任江浙行省平章的乌马儿之子。有《咸阳族谱》,现存山东省博物馆。《咸阳族谱》的前半部分为波斯文,后半部分为汉文。波斯文部分的研究表明,其属于波斯语的东部语支,这对考察回族先民的语言状况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有纳泽周阿訇的汉译本。

益都赵氏是纳速剌丁长子伯颜的后人。明万历五年(1577年)青州《赵氏先茔碑记》、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圣裔赵氏碑记》和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修祖茔碑记》以及《赵氏谱牒》等记载甚详。元朝灭亡后,伯颜三子赛木马儿,汉名赵明远,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八月二十三日离京,洪武二年(1369年)正月初六到达青州。至明代万历年间,赵氏在青州繁衍生息已达二十三世,如明万历五年《赵氏先茔碑记》所云:“族类蕃衍,衣冠相继,彬然盛矣。”并开始向外迁移,淄博金岭、济南、临沂、关东、北京、江南都有赵氏的后人。

青州《赵氏先茔碑记》是一通十分重要的石刻资料,清楚地说明了山东青州赵姓回族的历史来源。碑文曰:

[吾]始祖伯颜,西域人也。仕元,赐姓赵。出将入相,五十余年,忠绩斑斑,可臣,实录载。迨其子明远,始奉我朝,命徙青,为编户,族类蕃衍,衣冠相继,彬然盛矣。吾教不信邪道,不用棺椁,示后世子孙,永为遵守。

大明万历五年岁次丁丑季夏吉旦

七世孙 八世孙 九世孙 仝立

(名略)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青州《圣裔赵氏重建碑》:

我赵氏始祖伯颜,乃赛一忒(西方大圣人之称),谟罕默德贵圣裔也。始居西域,天房国人。方元太祖西征时,以币帛聘伯颜曾祖讳可麻剌丁,封云中郡公;伯颜祖讳赡思丁,中书平章,封咸阳王;伯颜父讳纳速剌丁,中书平章,封延安王;至伯颜,受中书平章,独理国事,封淮王,为大元帅,总制两淮,深谋善断,元世祖称为一代良将,而以赵姓赐之。虽属奖功盛典,而我赵氏始基于此。迨及洪武,敕封伯颜忠武王庙,享百世嘉;其子明远讳赐旧职,受禄座熏府,而明远守节不仕。又诰封祖母马氏一品,命同子明远徙益都南柳社为编户,而我赵氏寄居青郡,又自此始。今城南薄板台始祖墓,其首创也。旧有碑记,年远日久,字迹残坏;加之坟墓各迁,再阅数十年,愈远愈疏,忘厥由来,甚至族人漠不知始祖墓者。兹重立碑石,详叙始末,以表前烈;复书后人支派于下,庶由近追远,赖以相传不朽云。始祖伯颜,不以贵而废礼,一日五时,向西朝拜真主谢恩,不忘其生化之原也;不信邪道,不用棺椁,用示后世子孙,永为遵守,其庶几矣。

大清康熙岁次戊子孟夏吉旦

十世孙至十五世孙仝立(名列碑阴)

碑阴为:

奉普慈特慈真主之名(原文为阿拉伯文,碑文无译文)

贵圣传二十三世而有始祖明远入青州,后世子孙分列于后:

(子孙共计四百零六人,名略)

康熙四十七年五月初三日熏沐谨书

民国时期,青州赵氏十八世还有一位与先祖同名的赵明远(1894~1974年),1917年入湖北督军学校,历任排长、连长、旅长、山东暂编第九师师长。1930年晋升为山东一路民团指挥,兼鲁北农垦局局长。1936年任山东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5年成为“山东省参议员”及“国大代表”。1948年秋,济南解放前夕赴台湾,出任国民党林业局局长,兼任台湾“中国回教协会”执行主席。1974年病逝于台湾。其母丁蕴辉,又称“赵太夫人”,是着名的女经学家。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青州《圣裔赵氏重建碑》说,赵氏的“始祖伯颜,不以贵而废礼,一日五时,向西朝拜真主谢恩,不忘其生化之原也”。山东赵家向来以出现宗教人物着称,可证此言不虚。

台湾学者贾福康提供了如下情况:“(赵明远)1936年,捐款修建青州城内街道,重修青州东关清真寺,礼聘王静斋大阿訇来青州真教寺任教长,以推动回教教务,并于寺内创办小学及图书馆。他资助静斋阿訇,在北京四牌楼购屋,创立中国回教典籍编译社,开始大量编译经典工作;还资助静斋阿訇从事《伟嘎业》第二集之出版。来台以后,一度担任台湾林务局副局长兼太平山林场场长,最后定居台北。曾代理回协理事长,经常参加回协常务理事会议。明老民国六十三年(1974年)归真,享年81岁。夫人丁诚斋女士,为山东望族、回教世家,相夫教子,着有贤声。育有长子镶基等四子三女。明老全家子媳、女、婿、内外孙等人对台湾回教均有极大贡献:如长孙赵锡麟现任我驻沙代表处吉达分处副处长,曾任台北清真大寺教长;外孙丁遒忻现任台北清真大寺董事长;外孙马孝棋现任台北清真大寺教长。”

同类推荐
  • 为祸一生

    为祸一生

    干,并非一个动作,一句口头语,而是一个人名。夏宁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穿越到大唐王朝!命运转折,当被玄宗皇帝赐名为‘史思明’的那一刻开始,便一步一步成为‘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是本性为之,还是无奈使然?是大唐由盛转衰的罪魁祸首,还是古往今来的一代名将?无论史书如何记载,后世如何评说,夏宁在成为‘史思明’的同时,唯一想做的,就是活着!!!
  • 民国群侠传

    民国群侠传

    20世纪初,纽约地区发出一道世界各地高手排行榜,掀起了各国高手的腥风血雨。民国刚刚建立,中华大地百业待兴。一个流浪南美的中华少年回到了华夏大地,又将扰起一股巨浪!
  • 汉末三好青年

    汉末三好青年

    我叫卫忠,一个不小心就穿越到了东汉末年,还带了个高冷系统。但是与其他穿越者不同的是,我一开始就差些无敌了。开局魅力值点满,爹娘替我背黑锅,蔡琰是我老婆,曹操是我小弟。袁术憎我,刘备恨我,董卓恨不得生吞活剥我,但是他们注定只是历史长河中的配角,成为我垫脚石的内种。我也在为有生之年能吃上波士顿龙虾而努力着……————这是一个优秀的男主拳打汉末各位名人脚踢世界诸国最后让华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的轻松快乐且温暖的故事。
  • 穿越后周

    穿越后周

    以柴荣为首的24男、16女、1儿童为了逃世界末日,不料穿越到了五代十国!他们努力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同时帮助周边的百姓摆脱贫困,企图改变历史轨迹,实现大华夏之梦,打破“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的魔咒。他们用现代的智慧与谋略,重塑了整个五代十国!
  • 三国新士族

    三国新士族

    东汉末年士族势大,穿越成刘备同族的刘致,紧跟刘备步伐,勇闯三国。在世家大族的夹缝中,刘致致力于打造一个全新的庶族地主新阶层。
热门推荐
  • 囧妈好孕日记之家有新丁

    囧妈好孕日记之家有新丁

    一家三口的爆笑生活:降龙十八掌运用自如的妻子,擅长九阴白骨爪的老公,狮吼功天下第一的小宝宝,组成三个人的江湖。虽然这个江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们认真乐观地对待每一天,真实地记录了怀孕期间、生产后养育宝宝等趣事,使看似平淡的生活,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趣事连连,囧事不断。
  • 满级渣女其实是个深情种

    满级渣女其实是个深情种

    “什么狗屁的清冷天道,你爹他就是个表里不一的阴险小人。”“那妈妈,您喜欢我爹吗?”女孩两个湿漉漉的杏眼里充满里疑惑。安珞沉默了一会,忽然噗嗤的笑了出来,伸手刮了刮小女孩的鼻梁,“喜欢啊,为什么不喜欢。你爹他肤白貌美大长腿,更何况他还陪了我三千世界呢。”---为了娶到媳妇,众人以为的高冷天道用卑鄙可耻的手段算计了魔族的团宠。从此天道就在不要脸的路上越走越远。---1v1每个位面的男主都是同一个人女主看起来渣,其实是个深情种!!女主不渣!不渣!真的不渣!!!
  • 网游之三国匪王

    网游之三国匪王

    抢地,抢人,抢资源,我是土匪,抢你咋滴?纯正的网游,真实的虚拟世界,无重生,无穿越,一本原汁原味的三国类网游小说,欢迎各位读者老爷过来品尝~
  • 传说无尽

    传说无尽

    侯非侯,王非王,传奇之征永不灭。没有梦想的人终究只是咸鱼一条,不想成为传奇的人终究不会成为传奇。而无尽大陆的千万星空之上,是神明的俯视,而神明之上,终将唱响我的传说。这是属于我的时代,这是属于我的传说。从此刻开始,世界因我而改变。
  • 农门医妻:撩个将军来种田

    农门医妻:撩个将军来种田

    好容易赚来第一桶金,渣亲上门讨要,呦呵,是谁养成你伸手就要的习惯,没爹娘教吗?她可不介意代劳。心心念念的老相好是个人渣,拒之千里之外的郎君却是个情种。王清白庆幸自己早日认清这点,不然还要被人渣要挟。中医传到古代,不好好发挥专长,简直有罪。王清白一手经商,一手救人,两不耽误!救死扶伤虐渣亲,呕吼!
  • 反派家的白月光

    反派家的白月光

    季安不过想安安分分的走个过场,扮好悲情小炮灰、大佬心目中的白月光~~~可是,谁告诉她这个剧情崩了怎么修复?“安安,真想把你关在笼子里,这样你就永远不会离开我了”柏大佬!你的剧本拿错了…你该去抢女主了!(*?????)季安内心深处悲痛欲绝,这家伙是个bug吧。。。柏邗无良一笑,揪住正准备跑路的某女“乖乖回来带孩子~”
  • 蝶归

    蝶归

    晓风残月,人魔混战,血洗江山,生灵涂炭。失去母亲的孩儿,在烽火中生还。他们的命运,上天将如何安排?为救至亲,刀山火海,逆天而行,小小枯叶蝶,怎能攀上至寒的高峰?一路坎坷,一路阻挠,误解,猜疑,离间,让我们的心若近若离,怎样才能告诉你,这一路上,感谢有你。只可惜,最终,你还是选择离开,留我孤身一人,思念曾经的星光。生死离别情不灭,天涯犹有远人回。愿天怜惜痴人泪,翘首望月盼蝶归。
  • 阴阳至尊

    阴阳至尊

    三岁被恶毒女人挖走天神之翼灵根,嫁接在一个绝世天才身上,眼睁睁看着父亲为了他为了争夺生存的权利,倒在血泊之中。一瞬间幼小的心灵仇恨占据,根深蒂固!心中铭刻着父亲临终的话:没有天生的将军,也没有天生的奴才……血债一定要用血来偿还……
  • 于所有岁月告白于你

    于所有岁月告白于你

    盛长安恍然,原来那么早她眼里就只有他一个人了啊。“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叶泽谦明了,原来他的“择偶”标准一直以来都只是盛长安这三个字啊。“承蒙你出现,够我喜欢好多年”
  • 道宗风云

    道宗风云

    道宗存在了很久很久,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发生了很多很多的故事,其中有一个人是不能忽略的,这人的名字叫作穆然。有的人注定就是为了伟大而生,有的势力注定会由盛而衰,没人什么是永恒的东西,只有达到足够强大的实力,才能守护自己的东西。“这偌大的道宗,难道容不下我一个小小的修士吗?”“我从另一个世界而来,我要去向哪里,谁知道?我不知道。”“你是我的朋友,无论正邪,你就是我的朋友。”“今日,谁挡我我,谁就死……我不想你死,那我就死好了。”“天若灭我,我便灭天,人若杀我,我便杀人,放不下屠刀,我也不想成佛。”“……”铁骨铮铮,日照山脉中的僻静小院,有一人仰望着清冷的月亮,心中似有激荡,慢慢延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