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10700000010

第10章 佛教的人本主义运动(2)

我们的内心有两种力量,一是负面的,一是正面的。前者为我们制造痛苦麻烦,使我们患得患失,佛教称之为凡夫心。后者则是快乐的源泉,是帮助我们开发智慧、证得真理的动力。孟子云:“人皆可为尧舜”,但又说“人与禽兽者几希”。事实上,不少人连禽兽都不如,因为人能将兽性无限地扩大、张扬。基督教也认为:人有神性,也有兽性。神造人时,赋予其一部分神的品格。但人还有和动物相似的一些特点,如贪嗔痴、饮食男女等等。在这些方面,我们和动物并没有本质区别。如果一个人停留在这样的层面,实在不能说自己比动物高尚多少。近现代的哲学同样告诉我们:人有理性,也有动物性。而佛教则认为:人有佛性,也有众生性。

不论是宗教还是哲学,都发现了人的两重性。如果张扬高尚品质,就能成贤成圣;如果纵容不善品质,则会退堕沦落。我们将成为什么?没有谁能赋予我们什么身份。生命源于无尽的积累,我们想什么、做什么,就会成为什么。人类几千年的生活和追求,并无本质改变。多数人的生活,只是在重复生命中动物性的层面。只有少数人开发出人性的光辉层面,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为流芳百世的贤圣。

在生命发展过程中,两种力量并非平均发展。有些人很贪婪,贪婪的增长速度就会超过其他;有些人爱嫉妒,嫉妒的增长速度就会超过其他;有些人很吝啬,吝啬就会成为性格的重要特征;有些人很慈悲,久而久之,慈悲就会增强为人性中压倒一切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外在的因果报应并不重要。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结果不仅是外在的,还会在内心留下影像。生活中,我们都有过很多经历,愉快的回忆会使人心花怒放,痛苦的回忆则会使人悲伤难过。这些经历都已过去,但记忆和在内心留下的影像,却不会轻易消失,必须通过努力修行才能清洗。学佛,关键是心念的转化。我们的生命素质,决定了我们的身、口、意三业。我们可以弄虚作假欺骗他人,甚至可以暂时欺骗自己,但逃脱不了“如是因感如是果”的客观规律。

在我们生命的某个层面,和佛菩萨是平等无二的。但因为我们不是活在那个层面,又和佛菩萨有着天壤之别。佛教提倡的修行,是以戒定慧克服自身的负面力量,并张扬正面力量。诸佛菩萨的品质主要是两种,即无限的慈悲和智慧。

佛教所说的智慧,不是世间有限的知识,而是透视人生真相的能力,也是穿透烦恼痛苦的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烦恼就无立足之地。这种智慧,是通过闻思经教、如理思维而来。佛教非常重视理性,如果没有正见,就不可能开发智慧。

佛教所说的慈悲,也不同世人充满分别的爱,而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对方需要就给予。同体大悲,是将众生和自己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菩萨心中,哪怕舍弃一个众生,哪怕有丝毫亲疏之分,便不是合格的菩萨。这种修行,正是大乘佛教所说的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若能时刻想着利益众生,高尚品质就会不断积累并成就。佛教认为,成佛不能离开众生,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我们想成就佛菩萨那样的品质,就要毫无保留、彻底无我地利益众生。若还有我相在,就仍是凡夫。

菩萨道的修行是在利他中进行的。菩萨发愿度化一切众生,并非度化一切众生后才能成佛。若能对一切众生施予平等、无限的慈悲,慈悲品质就成熟了。佛教的修行,主要是重视发心和行为,而非外在结果。因为度化众生是因缘法,佛陀度化众生的心行是圆满的,却不是每个众生都有缘得度。

4.重视现实人生的问题

现实人生的问题很多。首先是人类自身的问题,包括人心、人性。其次是人生幸福的问题,人类几千年文明,不断改造外部环境,无非是想过得幸福。但这些努力并未奏效,事实上,现代人更紧张、更焦虑。原因何在?因为幸福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多少钱才算富有?多少钱才能过得幸福?没有尺度可以衡量。有些人很富有,自己却觉得远远不够,那算是富有吗?有些人很清贫,自己却知足常乐,那算是穷困吗?可见,这些标准是很有弹性的,不是简单几个数字可以判断的,而是取决于我们的心态。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便是境由心造的真实写照。若没有这份怡然自得的心情,在如此简陋的物质条件下,不是自哀自怜,便是愤愤不平了。所以,幸福不仅和物质有关,更和心态有关;不仅是唯物的,更是唯心的。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否则想把几十年过好并不容易。

怎样活着才有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有的是为了孩子,有的是为了事业,古人也有“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人生观。但这些对生命自身有多大价值呢?很多事我们经历时感觉很重要,回首往事时,却只是些不足挂齿的琐事而已。

除了我们自身的问题,如何看待财富、环保、信仰等社会问题,也都可以从佛教的角度进行思考。佛陀是智者、觉者、成就者,他所证得的真理,能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真相,为我们提供正确的价值观。

四、人生佛教的弘扬情况

继太虚大师之后,印顺法师也致力于人间佛教理念的推广和实践。印顺法师早年亲近过太虚大师,他所提倡的人间佛教,内涵与人生佛教基本相同,只是涵盖的面更广。不仅对人生,也对整个人间进行全面关怀。

印老以佛学研究著称,代表作有《妙云集》、《法雨集》等,对传统佛教作了正本清源的工作。佛教在弘扬过程中,因地区和时代的需要,融入不同背景的文化,并逐渐失去原有的纯正性。就像卖牛奶的人,最初批发时就加了一点水,得到的人再加点水批发给另一个,如是辗转,最后纯奶就稀释得与水无异了。所以,印老觉得有必要从原始佛教中探讨佛教的根本精神。但他又受到西方治学方式的影响,以学术研究方法来考量经典,在正本清源的同时,将佛教发展中的一些重要内容也否定了。因此,佛教界对印老的观点争议很大,搞学术的年轻人对其普遍推崇,而传统的一代则多不认同。虽然存在争议,但印老的思想成就不容置疑,也在理论上为人生佛教建立了更加完整的体系。

除印老之外,台湾地区佛教界影响最广的是慈济、佛光山、法鼓山、中台山四大山头。除中台山重点提倡禅修外,其他三家都很重视人生佛教的弘扬。

其中,慈济的证严法师为印老弟子。她创办的“慈济功德会”,三十多年来致力于社会服务、医疗建设、教育建设、社会文化等志业,拥有数百万会员,在世界各地影响很大。在慈善领域,有长期济助、急难救助、国际赈灾等项目,帮助了千万贫困和受灾的人。下属的慈济医院,秉持“尊重生命”的理念,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照顾,医疗技术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同时,还组织“全球慈济人医会”,远赴南非、印尼等地进行义诊,落实“大爱无国界”的理念。此外,还开办慈济大学、慈济技术学院、慈济附中、慈济实小等教育机构,并在美国和加拿大设立了数所慈济人文学校。他们所做的这一切,扭转了佛教在人们心目中消极避世的印象。

同类推荐
  •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忙、茫、盲……大多数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有人在盲目地忙啊忙……人在旅途,最累莫过奔命、最怕莫过于茫然若失、最苦莫过于苦海无边。故而,我们需要学会去调整、去谋划、去经营、去感悟,用从容的心去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愿这本忙里偷闲者写给大忙人的佛学感悟,能够帮助每一位现代社会的大忙人,让大家都找到一张让心灵放松的按摩椅,一个让心灵休憩的驿站,一处让心灵休整的港湾。
  • 光明大手印:智慧人生

    光明大手印:智慧人生

    《智慧人生》写大手印文化对世界和人生的诸多智慧“看法”,分为两个部分:人生方向——智慧路标,人生选择——智慧问答,内容涉及怎么在工作中兼顾修行,怎么读书、怎么处理家庭矛盾、怎么影响家人、怎么对待爱情、怎么处理人际关系、修行人怎么面对日常纠纷、怎么看待社会热议的一些问题,等等。第一部分为散谈随笔,第二部分为问答形式。问答多临阵相遇,直面“交锋”,机锋外露,流于自性,妙趣盎然。本书有两个特点,一是直指人心,一针见血,切中“要害”,二是鲜活生动,包罗万象——因为问者的年龄、性别、身份、职业、行业、心病不同,问答之间便显出了一种大海般的宽广,集结了当下生活和修行中的方方面。
  • 佛教常识问答

    佛教常识问答

    佛也称佛陀,译为“觉者”,能彻证人人本具的、寂然不动的、光明遍照的觉性:觉了一切烦恼都是因缘和合,虛妄不实:不受烦恼的干扰,朗然大觉,就称为佛。尝闻师言:世间无论千万最大事,都抵不过一个死:千万个死,抵不过我一修;千万个修,抵不过我一觉。觉则心空,此是最上福德,轻重利害,不可比拟。佛法的实践,一般叫做修行。修是修理,这说明自性本来清;争自在,因受尘垢妄执的蒙蔽,所以要加以修理,以恢复本来的样子,否则就应该叫做建造:行是行行不息的活动,这说明修习佛法,要在一切时、一切处自强不息,行行重行行,深入又深入,不能时续时断,不能一曝十寒。
  •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 禅海蠡测

    禅海蠡测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亲笔撰作的一部禅宗研究著作。作者通过纵向的叙述和横向的比较,对禅宗的演变、宗旨、传授和修行实践,禅宗与净土宗、密宗、丹道、理学和西方哲学的异同等,做了分门别类的论述,提出不少独到的见识。
热门推荐
  • 私家侦探探案录

    私家侦探探案录

    一个以为心理问题而不得不离开刑警队的李逸,靠着做私家侦探度日,可是却偏偏卷入到一个个离奇的案件中!
  • 不灭武尊

    不灭武尊

    一门被视为垃圾的功法,一个被同门视作废人的修炼狂人,在得到一枚阴阳玉佩之后,一切将彻底改变。十倍修炼速度,令古飞一再突破武道极限,千百年来已被人认定的铁律,被古飞一一打破!奇迹……古飞不相信奇迹,他相信的只有血和汗,在这个武道已经没落,真正的武道奥义已经失传的腾龙大陆修炼界,且看古飞如何以武逆天,脚踏道术神通,拳打妖魔鬼怪,怀抱红颜绝色,成就不灭武尊!
  • 炼星狂潮

    炼星狂潮

    绝脉是上天的枷锁,逆脉等于逆天!他太高估了自己,也太低估了天。身死,他失败了?但是他回到了一万年前,他赢了!
  • 浮世万千终是你

    浮世万千终是你

    释迦牟尼曾说: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在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没有人是因为偶然才进入我们的生命。慕临风和李颂欣二人的相遇是命中注定还是机缘巧合,乔伊华的离世是他们相交的关键点还是…………(其实就是普通的重生总裁文,没那么多思考的哈(?????),如果写的不好就和絮木说,我肯定会改正的)热烈欢迎各位小可爱来看文呐
  • 总裁好巧:歪打正着嫁对郎

    总裁好巧:歪打正着嫁对郎

    听说父亲重病,三十二岁的艾米粒急匆匆的从国外赶回来。没想到自己聪明一世,居然被这么老的桥段骗回家!关键是回来竟然是为了相亲!对方还是比她小一轮的男人,叔能忍婶儿不能忍,作为新时代的独立女性她又怎么会乖乖就范呢?灵光一闪,她直奔婚介所,为了摆脱父亲和那个逼婚的人,只好先随便拉一个人应急了。“既然我把你捡回家,就会对你负责,娶了我吧!”“好啊!”看来这是天意,不让她堂堂艾米粒早早受人摆布。哈!哈!哈!“不过,帅锅,你真的不怕苏明辙吗?”“我为什么要怕他?”某人挑眉反问,迷糊的小笨蛋。既然闯进我的心,这辈子也别想逃离。
  • 攻气校草LOVE傻气甜心

    攻气校草LOVE傻气甜心

    苏小染,苏氏集团董事长的千金,也是英贤高级学院的学生。第一天来到学校就“遇见“了令全校女生疯狂的高冷攻校草——尚亦杰!从此,他就沦落为尚大校草的绯闻女友!爱情种子在萌发,某人不干了,wuli校草啊呜一口把甜心吃得死死的!”苏小染,你是我的!”
  • 阴阳代购

    阴阳代购

    你们海外代购算什么,我把阳间的东西代购到阴间,把阴间的东西代购到阳间,这个才叫真代购。我还要把生意做到灵界,做到仙界。什么?仙界不见了?那就把他找出来,找不出来那就再建一个仙界。天道算什么,不过就是一个器灵罢了,不服那就灭了。本书讲一个普通人,机缘巧合和阴间做代购生意,从而走到修真之路,站上巅峰的故事。
  • 女尊之恃宠而骄

    女尊之恃宠而骄

    钟离晔喜欢上云笺之前:王八蛋、混蛋、死云笺、臭云笺!钟离晔喜欢上云笺之后:云姐姐、云姐姐、云姐姐~云笺:什么时候嫁我?种离晔:我还小!云笺:一点也不小。钟离晔:你往哪儿看呢!!!
  • 神临都城

    神临都城

    救世主,真无聊,什么灿烂辉煌,都是个屁,苏辉只想平凡一点,都市之中一个普通的人……无视他的存在可以,但不能把他的平凡看成平庸;装逼可以,但不能在他的眼前晃来晃去,这是作死;追女人也可以,但千万不能追他的女人,爱,他极小心眼儿...“老婆,告诉他我以前干啥的。”“卖猪肉的。”“专业点,古代把这个职业叫什么?”“屠夫”“对,屠夫,老子仗贱江湖多年,还没人敢骑到老子的头上,泡我的女人,找死啊!”
  • 独宠:绝世废柴三小姐

    独宠:绝世废柴三小姐

    『已弃文』遭遇背叛,一朝穿越,再睁眼,她已不是她。废柴。且看她如何扭转命运……片段一“王爷,王妃她和某个男子出去了,某男大怒“哪里,去哪里了”。片段二某女很无奈对某男说“今晚我要跟儿子睡”,某男挑眉表示不接受,傲娇别过头。某女甩手走人“我不是在跟你商量,只是通知你而已”,某男急忙跟上,连忙说“他只是个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