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48400000020

第20章 “柔”的法则———智谋篇(5)

但是,千万不要把老子这个观点理解得绝对了。似乎战事、商事可以不讲 “雄”,不讲 “攻”,不讲 “刚”,不讲“力”。以柔克刚最终追求的还是在克他人的“刚”实现自己的“刚”,或说实现胜利的目标。

军争、商争的同

人们这样说:商争犹如战争,市场犹如战场。此说有一定合理性,军、商两者都有竞争问题,都被优胜劣汰规律制约着。当然,军、商两者不能恒等,它们的基本性质是不同的。在工商竞争中,“知雄守雌”有自己的特异性,“攻守燮理”也有自己的特异性。

军争商争比较两者有“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要求我们善加辨析和处置。

先分析军争、商争“知雄守雌”、“攻守燮理”上的相同、相似处:

两者都是抗争,都含有“知雄守雌,攻守燮理”的问题;

都被优胜劣汰规律制约着;

抗争中的主体是人,不管是军争或是商争;

抗争都有一个抗争价值观、抗争方针、抗争目标问题;

都追求“胜”,而“胜”的获得首先靠运筹;

都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去实现抗争目标;

都要通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做好抗争工作;

抗争中都要求十分注重知彼知己;

抗争中都要求十分注重抗争策略,如奇正策略、迂直策略、虚实策略、攻守策略、分合策略、时效策略、伐交策略等;

都要十分重视应变制胜。

军争、商争的异

再分析不同处主要有:

抗争的性质不同。军争为政治性质的抗争,企业间的商争主要为经济性质的抗争,但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可能演化成政治性问题。

抗争的对象不同。军争的抗争对象是政治上的敌对者,这样的敌人一般是单一的,或者是屈指可数的;商争的对象是本行业者,包括可以替代本行业产品的其他所有企业,含现实的、潜在的,这样的企业可以有无数个,包括国内国外的相关企业。

当然,企业在选择抗争对象时可以据情而定。

抗争时较量关系不同。军事的较量是敌我直接较量,虽然有时也可能出现第三者、同盟者,即所谓“伐交”,但这只是一种抗争手段,不改变较量关系的直接性质。

商争较量就大不一样,商争乍看是我企业与他企业进行较量,实际却被第三者所左右,那就是顾客、用户等消费者。双方较量主要是争夺顾客的较量,第三者的好感投向谁,谁就胜。在买方市场情况下,第三者的权威是绝对的,是市场的“主宰”,是胜负的“司命”,是决定企业成败的“上帝”。

抗争的内容不同。军争的内容与表现形式是刀剑枪炮;商争的内容,对生产企业来说主要是产品与服务;对流通、金融、科技等类型的企业来说,又有各自的较量内容与表现形式。

我们通常说的企业抗争主要是指工商企业方面的抗争,即生产流通相结合的那类企业的抗争。

抗争的时限不同。军争不管持续时间多长总有一个尽期,或胜、或败、或和;商争则不然,由于抗争内容的特殊性,抗争对象的广泛性,抗争时限是长期的,除非你企业倒闭了,或被兼并了,只要你这个企业存活一天,你的商品与服务就必然接受着顾客的苛刻挑剔,接受着竞争对手的挑战。

抗争规则不同。任何抗争都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进行的,在一定的规则下活动的。黑白博弈,在棋盘上进行,受弈棋规则制约;军事博弈,在战场上进行,受战争规则制约,如不能杀伤无辜等;商事博弈,在市场中进行,要遵守国际惯例及国家有关政策、法律、商业道德等。

当然,从商争说,最大的竞争规则是劳动价值规则与供需关系规则。

“知雄守雌”商战运用

谈完这些,我们便可以较具体地讨论“知雄守雌”在商争中的运用问题了。

商争除要遵循抗争的共同规则,如优胜劣汰规则,做好抗争管理(谋划、指挥、组织、协调、控制等)工作,把握住抗争主体(企业领导人及职工)工作等外,“知雄守雌”,务必按商争的特异性办事。

有三条特别值得注意:

遵循劳动价值规律与供需关系规律。

始终把顾客这个“主宰”、企业的“上帝”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对待,当然,也应该密切注意竞争对手的动向。

紧紧把握竞争的两把利刃———商品与服务,做好这两把利刃的工作。

假如把“雄”理解为一种“竞争力”是值得追求的。“知雄”,对自己来说,要知道本企业的产品、服务有多大竞争力;在市场上占有多大比重;销售增长率多高;销售利润率水平如何,这也是十分重要的。“知雄”,对认知竞争对手来说,认知对方有哪些竞争力,然后采取相应的“攻”、“守”对策去获取“雄”,创造“雄”。

假如把“雌”视为一种抗争品格,也是值得追求的。“雌”是作为“雄”的一种对立物而存在的。所谓“守雌”,是说既然知道“雄”来之不易,就要乐于“守雌”,甘心让“雄”当成“雌”,兢兢业业,守住“雌”,并努力使“雌”再转化为“雄”。

假如按上述做了,“知雄”又“守雌”,“守雌”又“知雄”;“知雄”更“知雄”,“守雌”更“守雌”,便能“柔弱胜刚强”,使刚强更刚强,达到“为无为”的境界。

“知雄守雌”攻守燮理

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下,在顾客挑剔商品,市场筛选企业的情况下,工商企业应该把“攻”放在第一位置上,在产品上“攻”,即以生产优质、价廉、物美、交货及时的产品来攻入市场。在服务上“攻”,即以诚信、热情的优质服务攻入市场。向困难开展进攻,向未来开展进攻,即使自己目前处于景气的情况,也要把自己视为处于“危如累卵”的险境中,向“自伐”、“自矜”进攻。

孙膑有一句名言叫“必攻不守”,是说进攻必须攻其薄弱处。把这个思想运用到商争中来,就是要我们进攻时,要攻顾客需要而市场又未能满足处;攻市场需要而竞争对手又无力顾及处。

攻重要,守同样也重要,攻守作为矛盾关系的两面是对立存在的,需攻也需守。守是攻的一种手段,积聚力量再攻;攻也是守的一种手段,攻是为了更好地守。其中要害是攻守燮理,该攻则攻,该守则守。

永续竞争,有攻有守

列宁曾说过这样的话:自始至终都保持着胜利的进攻战争,世界上是从来没有的,即使有也是例外。德国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我们必须像进攻那样,把防御也看成是一种斗争。”从商争说,也应该有攻有守。

但是,一般而言,有两块天地企业是必须守住的:

一是创造不易的“名牌产品”,应尽量维持其竞争力,发展其竞争力,不要让它褪却竞争光泽;

二是已占有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市场地盘,因为它是事关企业存亡的大计,应力争保住它。

以上理解,如此强调竞争意识,可能不太符合老子思想。然而,笔者认为,从商争来说,“为无为”、“知雄守雌”,只能做这样的理解,不然老子的追求,“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八十章)是实现不了的。

十、“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此题出自《老子》三十六章,前面已被引用过。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乃争胜之术。退两步为了一跃进三步,深屏气是为了爆发体内的内聚力。

取之予之,货殖有方

宋代苏辙说过,“几之于智”,老子“与管仲、孙武何异”。是的,就以“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这句话说,不仅老子这样讲,管子、孙子也讲过这样的话。孙子关于这方面的话,我们在前面议论老孙兵论异同时曾议论过,在此不赘。管子是这样说的:“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管子·牧民》)在管子看来,知予之为取,是为政最为重要的一条原则。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也引用过老子的这句话:“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加扩大土地,这是赚钱生意。”①

毛泽东的话后面那句“赚钱生意”值得格外注意,赚钱生意是经营语言,把兵争、商争联系起来了。事实是毛泽东在讲完这段话后,紧接着就直接用了商争的理来说明他的观点。他这样说:“市场交易,买者如果不丧失金钱,就不能取得货物;卖者如果不丧失货物,也不能取得金钱。”②这些说明,经营管理、工商竞争也必须讲取之予之,只有当取之大于予之时,这才叫赚钱的买卖。

①② 《毛泽东选集》,2版,第1卷,21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范蠡、白圭的治生术

现在,我们就此讨论经营管理、工商竞争中的取予关系问题。

据《史记·货殖列传》载,早在春秋末期、战国时代,我国已经有人运用取予术进行经营,并获得了成功,那就是大商人范蠡、白圭等人。

范蠡,春秋末期楚人,越王勾践的智囊。在勾践被吴王夫差击败时,他献取予计于勾践,以卑词厚礼屈降吴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发愤图强,终使越国振兴,打败了吴国。

在兴越灭吴后,范蠡弃戎从商,在山东陶(古时商埠,今山东定陶县境内)做生意,人称朱公。他用兵法中取之予之思想搞经营,使“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以致后人“言富者皆称陶朱公”。

白圭,战国时周人,善于运用兵法经营,他自称“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

因他善于经营,被后人尊之为“天下言治生”之祖。他的治生货殖之术,就是“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即根据经营情况,对竞争对手、对市场作时进时退、有予有取的策略,最终达到了治生的目的。

白圭还这样说:“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彊(同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白圭这段治生经验的自我总结,把“权变”、 “决断”、“取予”、“所守”等几个思想突出出来了,认为经营者不知道这些经济道理,虽然学习“吾术”,最终也是得不到成功的。

投入产出善加谋划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商企业也必须十分注重“权变”、“决断”、“取予”、“所守”等问题,按“取之予之”规则,即“投入产出”规则行事,善加谋划。

在“予之”上善加谋划。“予之”即“投入”。予之,劳动力予之;劳动对象予之;劳动手段予之;此外还有资金、技术、信息资源、管理资源、时间资源等的予之。

这些予之,进入生产经营活动后,都将演化成为成本,在保证实现一定的生产经营目标条件下,谋划这些予之的资源尽量合理配置;尽量节约,不滥用资源;尽量有效,使一分投入产生一分效果,少劳动多办事。

在“取之”上善加谋划。“取之”即“产出”。实物上“取之”务求生产社会需要的,适销对路的,物美价廉的产品。价值上“取之”,其产出的量务求大于投入的量。

商品务求受社会欢迎,这一条十分重要,不然,生产出来的产品其使用价值、价值实现不了,所有投入都将付之东流,浪费宝贵资源。在这个基础上,力求产出的收获量大于投入的劳动量,即成本加利润部分要大,而且越大越好。

在转换上善加谋划。予之转化为取之,是通过转换过程实现的。这个转换主要是借助工艺力量、管理力量实现的。工艺,就是用什么方式,或物理变化方式,或化学变化方式,或生物活动方式,或几种方式兼而有之,加上管理,使这些投入从旧的物质形态转换成新的物质形态,少量的投入,转换成增量的产出。工艺方式的谋划应该力求先进、科学、合理。

投入产出要注意度

上面就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作予取分析,是从一般意义上说的。往深里说,要求投入量尽量节约,但并不意味着越少越好,不能理解为可以偷工减料,也不是视“少投入”为惟一的选择方式。

我们不排斥合理的“高投入”,在大生产条件下,有些投入必须是高投入,高投入才有高产出。低投入不行,低投入得到的只能是低产出。这要视具体情况而言。另外,说要求产出量要多,也不是指可以一味要求多,这里还有质量、销售等问题。

对“取予关系”,要做全面分析,实事求是。

商贸中,也要讲予取关系

在商品买卖关系中,也要讲予取关系。

商品买卖活动中的予取关系,较之生产活动中的予取关系远为复杂。在这里,起作用的不仅有自然因素、生产因素,还有社会因素、人际因素、感情因素、心理因素等。

“予之”,要给顾客价廉物美的优质产品,还要予之以诚、予之以信。还要让出一部分利润给顾客,以此博得顾客称道,赢得顾客多次购买,从而收到多取之的效果。

“予之”,有时甚至还要向竞争对手让一些利益,以求双赢,共存共荣。把算盘打得叮响,独家吞利,把竞争对手逼急了,自己也会遭殃的。经营箴言说“分利则兴,并利则亡”是有道理的。

“予之”,工业企业还要让出一部分利给商业部门。工业企业一般是难以包揽全部商业行销活动的,为此要让利给商业,使商业有利可图,乐于经销,这对于工业企业发展是有好处的。

“予之”,企业还要根据情况,向一些部门,如运输部门、资源部门让利。

“予之”是为了“取之”,让利是为了获利。企业要学会“予取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这也是一种“迂直术”,以迂为直,捐小利谋最终大利。现实中有不少善经营者总结出来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的经营思想,都是对“取予原则”的灵活运用,是值得推广的。

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

让我们举实例证明“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的正确性。

同类推荐
  • 票号鼻祖雷履泰

    票号鼻祖雷履泰

    雷履泰(1770-1849)山西平遥人,中国票号创始人。出身经商世家的雷履泰,虽遭家道衰落,但一颗高傲而永不言败的心始终在苦苦追寻着某种希冀,虽然不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然朱陶公的经商之道也可孜孜追求,无奈在“有钱方为贵”的世界里实难施展才华。
  • 沃顿管理精要:做最好的决策

    沃顿管理精要:做最好的决策

    在做决策时,为什么极力避免错误,可能就是最大的错误?错误在在什么情况下应当避免,在什么情况下却是有益的?如何理性地设计错误,修正对世界的预设,做出更好的决策?《沃顿管理精要:做最好的决策》包含沃顿教授休梅克坚实的学术研究和深刻的见解,探讨怎样做出最好的决策。本书提供了一个勇敢而前卫的方法——“理性犯错”,即把自己从“不能犯错”这个观念紧箍咒中解放出来,通过设计错误,主动检验自己的基本预设,突破局限的思维模式,更深刻地理解现实,更准确地把握世界的脉动。这是真正的冒险,也会带来巨大的收获——最好的决策。
  • 做最好的HR

    做最好的HR

    想要企业的人员稳定,业绩提升,首先需要有一个合格的HR对人员情况进行把关。本书全面阐述了企业HR的角色定位、岗位要求、管理技能、实操技巧等。通过阅读本书,HR可以找到从优秀到卓越的正确途径,从而有效提高管理能力,轻松打造高效团队。
  • 私营公司创办程序与股东纠纷

    私营公司创办程序与股东纠纷

    本书系统介绍了从打算创办私营公司开始,到公司创立后进入市场为之全过程中该做的一切细节,并就如何操作进行了一一指导。
  • 制度制约下的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制度制约下的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自从21世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经济形势和制度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系列契约集合体的上市公司在我国的经济当中所具有的影响力日趋变大。上市公司高管作为公司治理的主要参与者,在此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会直接影响公司治理的效果,进而影响公司所处的行业的发展。
热门推荐
  • 战王商妃

    战王商妃

    懦弱公主,皇姐陷害,被悔婚,饮恨而终。她顶级特工,被劈腿,中奖旅游飞机失事,一朝穿越,她成了她。他,战国战神王爷,不小心扛回来了个女人,从此被这个女人迷住了心,谁也别跟他抢!前夫婚夫又上赶来,虐不死你!可青梅的师兄啊,真是有点伤脑筋啊!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原之旅

    原之旅

    一名世界各处穿越的孤独者,在世界各地旅行的无名者。
  • 你是我最爱的毒

    你是我最爱的毒

    “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他是皇帝最得意的皇子,她是四书五经样样精通的宰相府千金,年少时的相遇,让他深陷其中,他中了一名叫林乐瑶的毒,唯有她能解
  • 权宠狂妃

    权宠狂妃

    前世,一招“狸猫换太子”,她堂堂皇后之尊沦为阉人玩物,待终于见到心心念念的帝王,却只等来剖腹取子、亲兄惨死、葬身火海的结局。满腔悔恨,再世重生,且看她如何斗姨母、惩渣爹、把贱男踩在地上摩擦!“抢了皇位杀了他,我助你,不惜任何代价!”“咦,这么大的怨气?那如果……本王想要你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贝克街新来的暗区特工

    贝克街新来的暗区特工

    作为一个侦探,要有敏锐的视觉,要有灵敏的嗅觉,还要有强健的体魄,对吧?可这和你的包里有一支突击步枪有什么关系?我这个人平时忙的一批,007叫我帮他拯救世界,德雷克和劳拉叫我探险,不背枪不行啊!可问题是福尔摩斯先生教了你那么多,为什么你只学会了见面就干?因为,我还是特工兼职侦探!by亚伦基纳这书大佬们喜欢就看看,不喜欢吐口唾沫然后踩一脚也行,我也不是什么带文豪,能满足所有人,喜欢的老哥可以收藏到书架投投票什么的,谢谢大家
  • 商帅

    商帅

    简介:钱然来到三国,演示了一把啥叫‘作也不一定会死’。钱然在作死的路上狂奔。跑着跑着,发现自己成了一方势力。。。“大哥,抢劫比经商划算多了,我们接下来抢哪里?”“。。。。”
  • 草花集

    草花集

    写了挺多的现代诗词,新产生了另一种表达欲,需要长的文字,不知道是散文,随笔,札记或是什么文体,就想要写作自由,于是就开辟一块空地,叫它《草花集》。这是我一开始想到的名字,像草花一样细小美丽又繁多,朴素又不招摇,想着“乱花渐欲迷人眼”,不料跟汪曾祺撞名了。后来又想到《草叶集》,《草心集》,又撞了。后来备选是《草心小扎》,但实在太喜欢“草花集”这三个字组成的化学反应,遂坚持自我,就用它,《草花集》。
  • 精武陈真传

    精武陈真传

    陈真自上海死里逃生后,逃亡至东北奉天城,在军阀张作霖的安国军中隐姓埋名,但因一场与关东军的比武而暴露身份,陈真就此陷入了奉天城武林同道的纠缠中。与此同时,陈真又结识了来自朝鲜的亡国志士们,他们矢志复国,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陈真与朝鲜女侠朴静美渐萌爱意,然而骤然发觉,陷入了温柔陷井,朝鲜人想利用他去刺杀日本首相林铣十郎……此时,日军精心策划的“皇姑屯”事件爆发,张作霖殒难,东三省即将落入日本人之手,此时此刻,陈真力拼日本高手“鬼隐七忍”,搭救出少帅张学良,化解了日本人的阴谋,也促成了著名的“东北易帜”事件……
  • 风带来的那个她

    风带来的那个她

    两世为人,地球,宇宙,玉佩。这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尽请期待
  • 食品真相大揭秘

    食品真相大揭秘

    你能想到吗?黏糊糊的废肉加上30种添加剂,就制成了好吃的速食“肉丸”,免费的咖啡“奶精”根本不含一滴牛奶,而是水、油与添加剂的混合,颜色鲜艳的健康饮料,是用虫子碾碎后提取出来的色素染成的“色水”,切好的蔬菜在消毒池里被一遍遍消毒后装好袋,就变身为“健康”的蔬菜沙拉……好看的颜色、可口的味道都是添加剂做出来的,《食品真相大揭秘》告诉你根本想象不到的食品加工背后的真相,教你怎样选择真正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