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12700000034

第34章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的创作心态(4)

3.缺失性体验

缺失性体验,是指作家处于生存中的某种缺失或痛苦之中而产生的关于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的审美把握。缺失即未满足。处于缺失状态的主体为克服缺失,会调动自己的各种心智力量求得“补偿”和“满足”。现代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表明,人在“感觉剥夺”的状态中,对极微弱的刺激也会产生高度的敏感。在这种情况下,人往往还会出现某些奇异的认知现象,如产生错觉、幻觉等。异常认知对作家创作具有重要意义。作家的缺失性体验,不但是对自身缺失状态的体验,还往往进而感悟到社会的缺失、人类的缺失。

才子佳人小说作家的“白日梦”,表现出典型的缺失性体验,欲在“梦”(小说创作)中得到补偿。天花藏主人在《平山冷燕·序》中说:

顾时命不伦,即间掷金声,时裁五色,而过者罔闻罔见,淹忽老矣。欲人致其身,而既不能;欲自短其气,而又不忍。计无所之,不得已而借乌有先生以发泄其黄粱事业。清顺治十五年刊本《平山冷燕》,现藏于国家图书馆。

他的话准确地说明了创作小说对作家缺失性体验的补偿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的,在小说中可以一一得到。

同样,凌濛初在“二拍”中渴望建立一个遵从纲常礼教的社会,是有感于当时世道缺少遵从纲常礼教的人。

而因放浪形骸在生活中颇受非议的李渔,屡屡在作品中描写主人公相知相爱的幸福,则传达了他自己渴望被理解、被宽容而企求知己的心情。正如李渔自己所说:

予生忧患之中,处落魄之境,自幼至长,自长至老,总无一刻舒眉。惟于制曲填词之顷,非但郁藉以舒,愠为之解,且尝潜作两间最乐之人。……未有真境之所为, 能出幻境纵横之上者。我欲做官,则顷刻之间便臻富贵;……我欲作人间才子,即为李白、杜甫之后身。多欲娶绝代佳人,即作王嫱、西施之原配……

“我欲作人间才子”、“多欲娶绝代佳人”,这句话典型地表达了一些作家借文学创作来“补偿”其缺失性体验的心态。

4.丰富性体验

丰富性体验,与上述缺失性体验相反,这是指作家在获得爱、友谊、信任、尊重和成就等状态下产生的一种关于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的审美把握。作家的丰富性体验使他们发展了“情感移入”的能力。“情感移入”的能力,指的是理解他人心境的能力,或从思想感情上感受他人心理而把自己纳入他人心境的能力。这种能力对文学创作至关重要。作家的丰富性体验通过促进其人格的“自我扩展”而影响其人格的形成。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在研究自我发展问题时,提出了自我经历的七个不同发展阶段,“自我扩展”是其中之一。“自我扩展”指儿童意识到并把周围环境中某些人和物看做“我”的过程。奥尔波特认为,儿童的这一发展阶段顺利与否,取决于他们与母亲的关系。如果儿童受到母亲充分的保护和慈爱,那么积极的心理成长将贯穿以后自我发展的几个阶段,顺利形成自我意象,并且将自我扩展到自身之外,与民族、国家融为一体。

在明清之际小说作家中,据我们目前可知的材料,李渔就与母亲的关系很是亲密。李渔十九岁丧父,三十二岁母亲去世。他只在《回煞》一首诗中表达过对父亲的怀念,却多次在诗文中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如他在《清明日扫先慈墓》一诗中说道:

三迁有教亲何愧,一命无荣子不才。

人泪桃花都是血,纸钱心事共成灰。

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感戴之情和人届中年功名不就的愧恨心理。他将母亲比作“孟母三迁”典故中那位教子有方的孟母,可见在童年时代,李渔受到的教育可能主要来自母亲一方。可能他身为药铺老板的父亲忙于生意,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教育问题。由于从小受到母亲的关注和爱护,李渔充分体验到母爱和亲情。成年以后,李渔将对母亲的尊重、爱戴之情,转移到其他女性身上。

在创作上,李渔的很多小说、戏曲作品,都表现出尊重女性心灵、情志和人格的进步妇女观。这一点在当时的小说作家中殊为难得。在生活中,李渔对自己身边的姬妾都很尊重、爱护,这在李渔的诗词文集中多有体现。虞巍在《怜香伴·序》中,记录了李渔在贫困和动乱之中却能保持家庭生活美满和谐的景象。他说:

笠翁携家避地,穷途欲哭。余勉重馆粲……见其妻妾和谐……两贤不但相怜,而直相与怜李郎。

可以说,描写两个女子相互敬爱之情的戏曲《怜香伴》中,隐隐有李渔自己家庭生活的影子。李渔在家庭中所得到的丰富性体验,与在社会上得到的缺失性体验,都对他的文艺创作有深远影响。

5.愧疚体验

愧疚体验,是与自我评价有关的一种情绪和感受,是指当个体因自己的某种行为违反其内心的道德准则而引起愧疚、内疚、自责的一种心理反应。如前所述,崇祯元年(1628),吴越草莽臣在《魏忠贤小说斥奸书·自叙》中,流露出因自己没有在魏阉当权之时挺身而出和他们斗争而产生的愧疚心理。他自愧不如天启四年(1624)冒死上书弹劾魏忠贤的杨大洪等人,就以创作小说《斥奸书》来“补偿”自己的愧疚心理。李渔的愧疚心理则来自他一生功名不就、被迫游走江湖、卖文糊口的生活经历。前面我们提到,他三十二岁时在《清明日扫先慈墓》一诗中,就深深感叹自己辜负了母亲的教育和期望。李渔四十多岁前往杭州,卖赋糊口。六十多岁前往金陵,住了二十年左右。一生无官无职,为了谋生写书卖书,多次去各地官员处“打抽丰”,并且组织家庭戏班四处演出。这些,在当时都是为士人所不齿的事情。面对别人的侮辱,李渔公然在自己南京寓所的门上题名“贱者居”,以示自嘲与反抗。但“执贱业”的生存状况,终究是自幼接受儒家教育、视仕途为正业的李渔的一块心病。在《无声戏·人宿妓穷鬼诉嫖冤》中,王四诉说道:

今徙扬州,执贱业以谋生,事贵人而糊口。

这是李渔借作品中人物之口道出其愧疚和无奈的心理。

6.神秘体验

神秘体验,是伴随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而产生的。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易于沉入冥思状态的作家,往往有高出他人的神秘体验。神秘感和探索欲是密不可分的。神秘感是探索的动力,同时又是探索的结果。从创作主体来说,神秘体验是一种特殊的无意识活动;从作品内容来看,作家的神秘体验则表现为作品的象征性内容。

就这一点来说,明清之际有一部典型地表现出作家神秘体验的作品,即董说的《西游补》。《西游补》风格特异,文笔恣纵,通过记述孙悟空的一个迷离惝怳的梦,反映了作家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之事的沉思冥想,极富象征意蕴,是中国古代小说中不可多得的一部优秀之作。

7.孤独体验

孤独体验,是一种深刻而强烈的智慧内省,是个体生命和与广泛联系的外部世界暂时中断联系而潜心考虑生命个体、生命意义问题时,所意识到的与他人无法重合的个别感、特殊感,是人的自我意识深化的一种心理反应。不具备自我意识和不具有值得他人理解的丰富深邃的内心体验的人,都很难有明显强烈的孤独感。只有对个体生命有独特感受和深刻哲理思考的人,才有可能产生孤独体验。作家的孤独体验,来源于作家人格特征的独创性、超前意识及自我意识。

一些明清之际小说作家具有一种“独醒”意识,就是这种独立性和孤独感的表现。明清之际小说中出现了描写科举弊端的内容,如《西游补》、《鸳鸯针》等,即是小说作家作为科举考生,对自身命运进行独立审视和反思之后作出的对时代和社会的超前批评。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大多心怀天下而身居下僚,无以施展满腔抱负,终生走不出贫困和“下贱”的旋涡;心中充溢着的孤独体验,往往使他们对社会人生产生不同于他人的独特感受,“独醒斋”、“孤愤生”、“梦觉道人”这些名称,都是孤独体验的外化。

8.归依体验

归依体验,是指人们在寻找精神家园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充实、安适和永恒的感受。归依就是寻找精神家园。归依体验丰富多样、因人而异,比如宗教、童年和自然界,是常见的归依体验。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的归依体验,大多指向“三教合一”的理想社会,希望能够建立一个人人遵从纲常礼教的盛世、治世。他们表现出的倾向宗教思想的劝世心态和倾向自然的隐世心态,都是归依体验的外化。

小说的创作本身,也是作家归依体验的结果。如前所述,陆云龙、周楫、李渔等人,都表示过通过小说创作来泄“孤愤”、得知己,以此保持心理的平衡,这些都是归依体验在起作用。

总之,明清之际酷烈的时代氛围,决定了当时小说作家的整体心态建立在创伤的基调之上。

其实,在整个有明一代,士人的生活境遇都不乐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统一思想,就曾残酷杀戮士人。明成祖朱棣以藩王身份推翻侄儿建文皇帝的统治,出于报复心理,对忠于建文帝的大臣们肆意迫害,甚至专门建立场所,逼迫这些忠臣们的妻女居住其中做官娼。嘉靖年间的“大礼仪之争”中,无数大臣深受“廷杖”之辱。朱元璋当年也和李自成一样,是流贼义军,但他推翻了元朝的“夷狄”统治,士人就不认为他是“以下犯上”,小说中对他的非议也几乎没有。朱棣夺权虽然成功,但他违背了君臣礼仪,又侮辱斯文,士人心理所受的创伤,一直都在通过争议“建文”话题而得以表现,小说中也有所描写。

天启年间的魏阉暴政,是明代肆意摧残士人的极端表现,士人所受心理创伤非常严重。魏阉集团被平定之后,小说作家和当时的士人们一起,做起了“中兴”、“光复”的美梦,崇祯前期时事小说中频繁出现歌颂崇祯皇帝的“颂圣”内容,小说作家对“中兴之主”崇祯皇帝寄寓厚望。几年后,“事不可为”、败局难挽的景象渐渐明显,士人的理想破灭,“颂圣”之声不再闻,小说作家转而反思历史、关注现实。

甲申之变后,士人们纷纷表达亡国的悲痛,追究国亡的原因。此时的小说创作中,追悼故国的主题盛行,小说作家们也借小说创作表达了呼唤英雄、向往净土的心境。李自成虽然摧毁了大明王朝,却并没有取得统治权,这就使士人敢于直接痛骂李自成,表达自己的创伤体验。

满清王朝定鼎之初,尚无精力钳制人心,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强权空缺。这就使小说作家的“时事情结”在小说中得以自由表达。

顺治之后的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经济开始繁荣,政权逐步稳固,统治者对思想的钳制也相应加重,文字狱盛行起来。晚明士人、民众敢于议论时政的风气渐渐衰杀。

清末时局又如明清之际一样,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边缘,小说作家的“时事情结”重新风行,反映时事的小说纷纷出版。

由此可见,作家心态虽然纷纭复杂,社会和时代的影响却是影响作家心态的最深层的因素。

同类推荐
  •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著的《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为山海经故事丛书中的一册,为我社早期山海经丛书的再版本。内容均以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为主,且各册都有一个核心的人物或主题,内容丰富,风格活泼,保留了很多的民间智慧,体现了民俗风情与历史面貌。《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内容围绕黄河主题,将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进行合理。
  • 独坐

    独坐

    汪老被誉为最有人情味的作家。他的散文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喜欢,皆因从他的文字中可以找到面对生活的雅趣,可以安抚疲惫的心灵。汪老生前最爱一人独坐沙发上东想西想,他的许多文章由此构思而来。因此,此书取名《独坐》。本书分为四部分:忆旧、遐想、闲说、文谈。全新的选本,独特的插图,为书营造了最美的气场。
  • 短片也风流:50部欧洲最新获奖短篇评介

    短片也风流:50部欧洲最新获奖短篇评介

    本书收集了50部在国际知名电影节上最新获奖的欧洲短片,以出品时间为序,对各部分影片进行介绍、评赏,像万花筒一样,能让我们了解到欧洲丰富的短片创作。
  • 青春韵语--心花从这里开始灿烂

    青春韵语--心花从这里开始灿烂

    本书为散文集。书中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自己人生的经历、对解惑之师、学海灯塔、良师益友三个板块。
  • 成电记忆

    成电记忆

    岁月荏苒,光阴如梭。电子科技大学历经筚路蓝缕、奋发求索,在相继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后,正迈上新的发展征途。蓦然回首,55年那些默然前行的深深足迹交织成一首荡气回肠的岁月之歌。1956年,由当时的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三所院校的电讯工程专业合并,创建了新中国第一所电子信息高等学府——成都电讯工程学院。55年来,一代代成电人爱国奉献,艰苦奋斗,求实求真,追求卓越,形成了优良的精神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热门推荐
  • 以身相许的皇帝陛下

    以身相许的皇帝陛下

    两人走到一起是为了各自的目的,他们彼此扶持也渐渐生出情愫。有朝一日,沉冤得雪,荣耀归来,他不再是乱臣贼子。楚昭阳不甘心,她楚昭阳既然爱了,便一定不会放手,哪怕是深渊也要彼此伤害。他大婚,娶的是她的亲皇妹,她闻言只是巧笑嫣然,大婚之日凤冠霞帔,嫁。墨寒卿倾尽全国之力,兵临城下,不为江山,只因知她有难。她爱江山,他便为她打下这江山。楚昭阳不信情爱,只信手中的权利,唯有权利才是最牢固可靠的,一次次的危难她甚至拿自己去赌,征战沙场九死一生,游走朝堂满心为那皇位,皇室无情,母女之情冰到极致,她失了母亲的心,输给自己的心软,与女皇之位失之交臂。做不了女皇,那她便做新任女皇的眼中钉,拔不掉的那种。墨寒卿,吾爱这江山,爱这权势,更爱你。吾知你狠,却更知你心底从不表露的脆弱。
  • 赛尔号之次元混乱

    赛尔号之次元混乱

    一个少年,一个战队,一个飞船,谱写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 星极至尊

    星极至尊

    无尽星空可有穷尽?人神仙魔妖汇聚一方星空,大世来临,各方天才激烈碰撞,苍茫星空,无尽妖娆,谁与争锋?
  • 努力成为一名主神中

    努力成为一名主神中

    当莫名其妙的系统砸到季月头上的时候,面对抹杀的命运,季月只能努力奋斗。
  • 逆商:如何在逆境中打造成功人生

    逆商:如何在逆境中打造成功人生

    什么是逆商?逆商也就是逆境商,简而言之,它是指人们在面对逆境或失败时的反应能力,是一种不败于任何逆境的生活态度和思考方式。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著名学者、白宫知名商业顾问保罗·斯托兹教授在《逆境智商》一书中首次提出“逆商”概念,并迅速在欧美普及开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加逆商测试,上百家著名公司新增了固定的逆商培训项目。如今,逆商已经成为高级白领职场竞争的重要法宝。
  • 焰动你心

    焰动你心

    相遇时:他以一句“男女授受不亲拒绝她搭乘马车”换来她的一声“小屁孩没风度。”再遇时:他救她免于马背上摔下,最后换来她嫌他婆婆妈妈赖着一起上路。师门里:她嘚瑟地对他说:“小子!叫一声师姑来听听!”相爱时:他为她不再顾及世俗礼教,尊卑有序。换来她为他愿意回到那波谲云诡之地。真相大白时:她调侃他,“小子,原来你那么早就开始暗恋我啦!”后来:她变的很强,已经不需要他的保护。却还是喜欢耍赖地呆在他怀里,“你的怀抱才是最温暖的。”此后,江湖上经常出现一对形影不离的侠侣,他们一直匡扶正义、扶危济困。他们矢志不渝的爱情也被广为流传。
  • 神却

    神却

    那些让人忌惮而又梦寐以求的法则,它们叫神却,然而,仅仅是这样么?
  • 风雨飘摇之梅龙镇

    风雨飘摇之梅龙镇

    梅陇村,一个非常小的村子,小的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个村子,小到了出了这个郡就没有人知道世界上还有他们存在,同样的梅陇村的人们也没有见过这个郡以外的人——这话可能都有点保守了,也许他们从爷爷辈开始就没有见过这个郡稍微远点的地方的人——不过这个伟大的传统就在昨天被人破坏了……
  • 劳而无忧:劳动权益政策法规解读

    劳而无忧:劳动权益政策法规解读

    劳动关系作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其是否和谐不仅影响到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还会影响到由此决定的其他社会关系,影响到家庭其他成员的生存和发展,劳动关系不和谐、不稳定,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在向市场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我国劳动关系在总体稳定的态势下,也在进行着艰难的转型,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劳动关系双方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冲突,劳动者权益受损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用人单位特别是个私企业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比较普遍,劳动合同短期化、续签难的问题比较突出,有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权利、义务不对等,有些用人单位存在着随意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
  • 狐朋狗友笨笨爱

    狐朋狗友笨笨爱

    他是一只修行千年的绝品狐狸精,他则是一只会说点人话的大笨狗,狐狸美美招人爱,狗狗笨笨惹人嫌,看这对欢喜冤家如何扰乱人间,搅翻江湖,祸乱后宫??外加离奇爱情传奇史,怎一个乱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