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62500000013

第13章 超现实主义画家(1)

结识布勒东

在1923年的夏天,毕加索新结识的一位朋友叫布勒东。布勒东当时27岁,是个声誉极佳的诗人,也是个达达主义者。达达主义者宣称:艺术应像炮弹一样,将人打死之后,还得焚尸灭迹才好;人类不应该在地球上留下任何痕迹。他们主张否定一切、破坏一切、打倒一切。

没过多久,达达主义者察觉到他们想要用来摧毁一切心智产物的武器原来还是心智本身,这件事确实使他们张皇失措。他们争吵,互相把对方当做异端来驱逐,并且感情激动地诅咒自己的前辈同志,于是这个活动就在内在的矛盾下寿终正寝。这是1922年的事,但是由它的灰烬中升起了更引人注目、更具积极意义的超现实主义,这个主义1924年的宣言就是布勒东写的。

布勒东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他突然发现,达达主义的内讧在于他们所走的道路越来越窄,他们的纲领狂妄而僵硬,是手足无措的产物。毕加索的天地却是无比广阔,他神游八极,意随心至,手到擒来。他的画,既发自内心,又立足现实,所以人们在短暂的误解之后,总是持久而热烈地赞赏。他们把《亚威农少女》翻印在《超现实革命》杂志上,并且指出《穿衬衣的女人》是他们哲学的先驱。

毕加索对超现实主义运动非常感兴趣。不过目前他还没有办法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超现实主义上。他有许多夏天的灵感要在回到巴黎之后付诸实行,同时他还要为在保罗·罗森伯格画廊的画展作准备,此外还要为另一出芭蕾制作布景和服装。这是萨蒂谱曲、马辛编舞的《使神麦丘里》。

毕加索在这出芭蕾剧上投下了很多的心思,到了1924年6月,这出剧演出时,剧院的观众们看到的是一个全新的毕加索,既不是幕布上的自然主义,也不是舞台上的立体主义,而是完完全全的流动线条。舞台上是一个奇异的世界,使整个芭蕾充满着律动。可惜的是,这是一个毫无创意的剧本,几乎没有人喜欢这出芭蕾,但是毕加索的超凡的创造力却受到极高的赞扬。这是他对芭蕾的告别作,在荣耀中脱离芭蕾的毕加索,将再度回到他真实而孤独的本性中。

毕加索对《使神麦丘里》的贡献改变了超现实主义者的态度。包括布勒东在内的一些人,头几幕的时候不断发出嘘声,终场时却留下来鼓掌。

第二天他们写信给《巴黎期刊》公开道歉:“我们要表达对毕加索深挚而全心全意的赞美,他,不顾任何神圣不可侵犯的传统,永不停止地激发我们这个时代的探索热忱,并且不断地赋予它最高的表现形式……毕加索,远远超越他的同辈,并且无疑是当前时代的导师。”

《舞》

1924年的夏季,毕加索又出现在莒安松林,这一年是他新古典期的结束。

他在1924以及随后一年里的重大成就,是一些大幅、充满着色彩的静物。它们也算是立体派的作品,其中保留了许多传统题材,如吉他、酒瓶、乐谱,不过合成性与直线条都减少了。

这些装饰性极高的图画全都是曲线构成的,与他在12年前的同类作品相去甚远。此一时期的作品较容易被人接受,但它们的意境并没有变低。

这种转变可能是来源于他的儿子。保罗是个迷人的小男孩,而毕加索是一个痛恨死亡的人,跟所有父亲一样,他把第一个孩子当做自己生命的延续。毕加索虽然已经向芭蕾告别,却并不表示他已经对它失去了兴趣。他和欧嘉时常去看芭蕾表演。欧嘉很喜欢这种场合,不只是因为她能了解舞者说的事情,更是因为她可以向以前的同仁炫耀她的昂贵衣服和漂亮的寓所。欧嘉生活得很好,她本来就出身贵族,现在更喜欢摆出一副贵妇人的派头,带保罗出来散步的保姆必须要走在她身后三步的距离。这一奇观使她的邻居们都叹为观止。

毕加索目前在经济上很过得去,他买了一辆汽车,这在当时是个很了不起的身份表征,由于他不会驾驶,所以又雇了一个司机。

毕加索这一年的工作在接近圣诞节时的一幅大静物画达到顶点,画面上是一张桌子、一把吉他、一些乐谱、一片瓜放在一大张鲜艳的红布上,左方则摆着一幅胸像,上面的容貌被简单地描出来。这幅作品是如此的充满生气,使得“静物画”这个名称都显得有些不恰当了。

1925年年初,他拿出了更多的作品:更多的静物,可爱的家人肖像,一个拿曼陀林的可爱女孩儿。所有这些作品都令人赏心悦目。

春天的时候毕加索到蒙地卡罗去,佳吉列夫正在那儿指导团员排练。毕加索并没有参与布景制作,而是以朋友的身份去的。不过他还是花了很多时间看他们的排演,为他们作了许多工作和休息时的古典素描。

他这一段平静顺畅的日子突然宣告终止,因为皮乔特死了。早在1912年那一次与费尔南德在塞雷的不愉快探访之后,皮乔特和毕加索就没再见过面,因为皮乔特始终是站在费尔南德这边的,尽管他们之前是极亲密的朋友。毕加索时常和朋友吵架,有时吵得非常激烈,但他并不愿与他们决裂,他自己也从来没办法把他们完全忘掉。失去任何朋友都会使他沮丧,尤其是皮乔特之死,这无疑是使他失去了年轻岁月中的重要部分,这个部分可以回溯到“四只猫”以及他在巴黎最早的那段日子。

皮乔特和卡萨吉玛斯的关系极为密切,而卡萨吉玛斯的死又曾那样深刻长久地影响到毕加索。现在,毕加索已经没有多少相识已久、感情深厚的朋友了,马诺洛和麦克斯·雅各布远在他乡,阿波利内尔则已经不在了。

毕加索忽然感到了一阵厌倦,对眼前生活的厌倦。这几年来,他的作品虽然广泛地得到认可与称赞,却已经失去了它们一度有过的爆炸力。他对眼前的生活方式感到了不满,也包括对欧嘉的不满。对欧嘉来说,生活就是一个撑饱的肚子、一套剪裁合式的衣裳、一条放在胸前口袋的手帕和一个干干净净的蝴蝶结。而这些东西对毕加索来说,就是出卖他的生活的罪魁祸首。

这种不满爆发成了一幅狂野、惊厥的画作,称为《舞》,或者称为《三个舞者》。他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在上面,就跟他画《亚威农少女》时一样。而这两幅画的重要性以及它们的冲击力也是不分上下的。

在这幅画中,毕加索安排了三个舞蹈者:中间一人头部昂起,乳房高耸,双手抬举,表现出一种沉醉和追求;左者露齿狞笑,身躯倾斜;右者扬手踢腿,大部分没入阴影之中。左右两者联手,共同展示出一种即将崩溃的平衡。而在这第三个人形的后方隐隐浮出了皮乔特严肃的轮廓——一个剪影。

这幅画的确是画皮乔特的,因为毕加索是这样告诉潘洛斯的,他说《舞》其实应该叫做《皮乔特之死》。与《亚威农少女》相比,《舞》形象更明朗,预示更真切,感情更炽烈。从舞女们离奇怪异的舞姿中,人们能感受到辛酸与欢乐、幸福与苦难,更能体会到毕加索“潜意识”里生死爱恨交织的复杂矛盾。

画中的欧嘉

毕加索是非常有创造力的人,有创造力的人大致说来有较强的感受力,但却很少快乐。在一个连普通人都会感到沮丧的世界里,敏感的人要为更敏锐的感受付出极大代价。很早的时候,他的母亲以及费尔南德就曾注意到他的天性绝不会让他快乐,他的感情是情绪化、复杂,而且走极端的。他从小生长的背景很少教导他关于人际关系的自我控制。

欧嘉嫉妒心和占有欲很强,并且跟她的丈夫一样缺乏自我控制。仆人已经够多了,她现在没什么事可做,所以她的时间都用来使她的丈夫生活得难受。她没有什么不满的理由:毕加索至少是个称职的丈夫,虽然有时他极难相处,却也十分温柔。他给了她一个国籍,一个舒适的家,还有一个孩子。但一个人的不满实在不需要什么明显的理由,而且她似乎从来不曾真正喜欢毕加索或他的作品。

毕加索曾说过他的作品就是他的日记,因此,这时候在他画中开始出现的怪物实在有其重要的意义。最早的一幅怪物就是1927年1月的《睡在摇椅上的女人》,一个怪诞扭曲的人形,她猪鼻状的脸孔向后仰,身躯仿如一个带着残酷死亡气息的变形虫,而整个轮廓则是一圈强硬的线条,就像是染色过的玻璃切片联结而成。

1927年的夏天,他是在戛纳度过的,这期间仍然画了几幅怪物女人,包括一幅怀有恶意的《坐着的女人》。但是也有一些对往日快乐的追忆,一幅几乎纯属综合立体主义的《画室》,上面那位画家的笔停在半空,正凝视着桌子上的水果盘和白色石雕。

为了取悦或者是安抚他的妻子,毕加索到迪纳尔度1928年的夏日假期。他在此画的一些海滩风景,多少也有些愉悦的感觉,而用色确实也相当轻快,但有些人仍发现这些扭曲的三角形躯干、小小的头、平板如桨的四肢给人很强的压迫感。

如果说艺术是内在冲突的产物的话,这几年来毕加索必定是极不快乐的,因为这是他作品产量最多的时期。工作对毕加索来说不但是必要的,而且还是他最可靠的避难所。

麦克斯·雅各布回到了巴黎,他和毕加索的友谊一如往昔,不过他们两人现在生活的世界却很少有重合。毕加索的那个世界毫不快乐,尽管他可能是全欧洲最知名的画家,然而他却以渴慕的心情回顾在“洗衣船”的日子。

在迪纳尔期间,毕加索开始计划着作一些纪念雕像。他画了许多草图,上面的大型人像看来似乎是用骨头做成的。不过在秋天回到巴黎之后,他并没有真正着手去实行这一计划,因为如此大的人像,例如一个30尺高的女人头像,需要花费很多钱才可以做到,即使毕加索这么有钱的人也没办法负担。

这些纪念像虽然未能真的巍然矗立,却经由另一种媒介实现了,因为雕刻的感觉已开始进入毕加索的绘画中。1929年,毕加索完成了他最吓人也最动人的画作之一《坐在海滨的女人》。她背对着太阳与苍白的天空,身体看来好像是用白木做成,而她脊椎骨的关节历历可见。这个形象令人联想到螳螂,那致命的猎食者。

这怪物背对着纯净的海洋与天空,以一种奇怪而可怖的优雅姿势坐着。她肢解的身体的各个部分都优美地投射了海与天的蓝色以及沙的颜色,那些放松而光滑的平面本身带有一种冷静。这幅图既平静而又极端猛烈。

同类推荐
  • 武则天

    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她以自己脾睨古今的大气派,在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兴利除弊,治理天下;又以她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纵情声色...
  • 遇见,海明威:“迷惘一代”的永恒绝唱

    遇见,海明威:“迷惘一代”的永恒绝唱

    海明威(1899~1961),是20世纪最富盛名的作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第54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写作之前,海明威已是战场上归来的英雄。战争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237块弹片,更多的是战后的思考。1961年,海明威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大诗人弗罗斯特这样说道:“他坚韧,不吝惜人生;他坚韧,不吝惜自己。”他一生奉行的至理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也许,是他担心自己被打败,而毁灭了自己.
  • 开清首功——洪承畴

    开清首功——洪承畴

    本书对洪承畴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介绍了明末清初时期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洪承畴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所了解。
  • 北洋总管段祺瑞

    北洋总管段祺瑞

    段祺瑞品质高尚,爱国有心,同时又倾心权术,迷信武力。一生毁誉参半。段祺瑞在史上有“三造共和”之美誉,即致电逼迫清帝退位、讨伐张勋复辟、抵制袁世凯称帝。他曾多次组阁,是北洋军阀中少有的铁腕人物。
  • 分众的蓝海:创意江南春

    分众的蓝海:创意江南春

    本书介绍了目前各大媒体聚焦度最为集中的分众传媒及其年轻总裁江南春。对于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户外广告媒体商和它的领军人物,本书一方面以分众传媒的建立、成长与发展为时间推移的主线,另一方面又将江南春个人的创业经历穿插其中,娓娓道来的不仅只是分众传媒的发家历程,也并非江南春的成长传记,而是将二者凝结在无形的时间与空间的叙事当中。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带着基地去修仙

    带着基地去修仙

    这是一个带着堪比虫族母巢的兵种制造基地穿越异界的故事,只不过……王渊怒吼:“说好的兵种呢?居然还得自己研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连一个兵种都没有,你叫什么兵种制造基地!”
  • 傻屌女主的傻屌日常

    傻屌女主的傻屌日常

    这是一部普通生活中的恋爱经历,会尽力写好吧
  • 冰山公主的复仇爱恋

    冰山公主的复仇爱恋

    自己看吧,作者qq:906822758,有意见反馈个我
  • 平淡生活录

    平淡生活录

    没有金手指,没有奇遇,只有平平淡淡的生活。
  • 小妾又逃了

    小妾又逃了

    对这种心如蛇蝎,好色如命,伤风败俗的女山贼,傲娇的小侯爷认为收服她的最好方法就是逼嫁为妾,留在身边狠狠调教。结果是胜者躺好,败者扑倒,节操全部沦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贴身保镖

    贴身保镖

    孤儿出身的王阳,被师傅从小养到大,为了得到自由,王阳接下任务前往中州市。见到了雇主风行国际穆之鸣,被告知他的任务就是保护刁蛮小姐穆宛清。强行征服刁蛮小姐,王阳就像是犯了桃花劫,他身边诸多美女云集,恶魔萝莉、草根仙子、美女杀手,最让他意外的是,这些女人身后错综复杂的背景关系,似乎有一个惊天的阴谋正在向他袭来……
  • 女踏仙路

    女踏仙路

    云浅浅一不小心穿越来到修仙世界,本想与家人安然修仙,几大家族争斗,被一只大手牵扯进了一个漩涡之中。谁想半路跳出个气运逆天女配,次次纠缠,“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可好?”女配嚣张回答:“不好。”《炮灰玩转逆袭》,《云仙起》新作品
  • 神奇天赋

    神奇天赋

    这个故事涉及到着名的有关21克灵魂重量实验的实质,人类现代文明发展及科学研究已发展入一个误区,牵扯到一个惊天阴谋。这会颠覆传统常识,并探讨人类自身潜力的发挥。其实,正所谓“高手在民间”,真正有能力拯救世界的,往往是那些日常生活中最不起眼的“小人物”,而非那些脑满肠肥的达官贵人。希望我的作品能获得大家的认同。
  • 重铸玲珑塔

    重铸玲珑塔

    父母失踪,作为家族继承人的他,天生玄天九阴索,是个不能修炼的废材。机缘巧合下,得到残破的九层小塔,一步步成为强者,踏着敌人的鲜血走上巅峰。当他重新铸就小塔时,发现世界真相另有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