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63300000023

第23章 晏几道: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第1节 琵琶弦上说相思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首词的作者是晏几道。我用今天的语言来“翻译”一下,这首词的大意是:梦醒之后重访故地,发现楼台高锁,人去楼空,恋人已经不见了。酒醒之后帘幕低垂,怅惘不已。去年春天,我和恋人离别的愁绪偏偏在我最孤独的时候不邀自来。纷纷飘落的花瓣前,我凄然独立。恰在此时,在那潇潇细雨中,却看到一双燕子并肩飞翔。

这情景,让我想起我爱的歌女小蘋。还记得初见小蘋的时候,她穿的衣裙上绣着两重“心”字图案。她的玉指轻弹琵琶,诉说着相思之情。当时的明月照在脸上,也曾经照着她那彩云般归去的背影。

晏几道写的是他和歌女小蘋的恋爱故事。上阙写的是郁闷、孤独和怅惘,在这样的心情下,连春天都成了“春恨”,以至于产生“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这般强烈的对比,看看那双飞的燕子,不离不弃,自由自在,再看看自己,咳!空有羡慕之心了吧。杨万里对“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这两句非常欣赏,说这两句“可谓好色而不淫矣!”

下阙写的是回忆——回忆与小蘋初见的情景。小蘋长得也许不是“面如桃李,眉如远山”,但是,她衣服上绣着两重“心”字,而且善于“琵琶弦上说相思”。在《临江仙》一词的最后,晏几道留给我们的是小蘋的背影,彩云一般飘逸:“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古人写爱情,写他爱过的红粉佳人,写得那么清丽,那么婉转,那么含蓄,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来自李白的两句诗:“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归”(《宫中行乐词》),不过,晏几道自己消化吸收之后,化用得极妙。这首词也成了晏几道的代表作。

当时的明月还在,可是,当时的红粉佳人小蘋却不见了身影。晏几道真的是个情痴,和李后主不相上下了。难怪词评家吴梅在《词学通论》中如此赞扬晏几道说,“艳词以小山为最,以曲折娇婉、浅处皆得也。”他的好朋友黄庭坚,曾经为他的词集写过一篇序,名叫《小山词序》。黄庭坚坦率地说,我的朋友晏几道有“四痴”:“叔原,固人英也。其痴亦自绝人……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而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

晏几道是谁?为什么对待词的态度和李后主一样地痴呢?让我们看一下晏几道的身世就明白了。

晏几道是宰相晏殊的儿子。晏几道生在“太平宰相”之家,书香门第,风流倜傥。他从小的生活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富贵乡里的晏几道,从小珠围翠绕、锦衣玉食。在才情方面,他继承了老爸的聪慧,虽然没有老爸当年那么神,但也颇有些名气。10多岁,仁宗皇帝就注意到他,据《花庵词选》中记载,庆历年间,宋仁宗赵祯有一次在宫中开Party,还特意恩准让晏几道参加,足见皇帝对他颇为恩宠。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晏几道十七八岁那年,老爸晏殊死了,家里再也没有从前的热闹气象。熙宁七年(1074年),有个叫郑侠的人,因为反对新党(王安石)、反对改革而入狱,晏几道和他曾经因为词的共同爱好而来往密切,他也被连累接受调查,进了监狱。好在宋神宗还不太昏,看了晏几道的词——“小白长红又满枝,筑球场外独支颐。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能几时?”说写得不错啊,就把他放了。

可是放了是放了,从此以后,晏几道的仕途就没顺过。晚年失意潦倒,连起码的温饱都成问题。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老爸这个靠山不在了,他的性格本就是耿介之人,又有点公子哥的自傲,所以终其一生基本就是做个下层小官,而且,没干到退休年龄,就从颍昌府许田镇监这个官位上退了下来。这让我想起鲁迅那句非常沉痛的话:“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序》

第2节 犹恐相逢是梦中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这首词描写的是红颜知己喜相逢的心情。我用今天的语言“翻译”一下,这首词的大意是:想起当年,在那次宴会上,你穿着华丽的衣服,用如玉的手捧着玉盅殷勤地劝酒,脉脉含情。面对着你这样的美人,这么香醇的美酒,我甘心情愿开怀痛饮,哪里还顾得上是否脸红呢?你住的楼上,四面被杨柳环绕。那个春天,我们如此地放肆,你在楼上纵情舞蹈,把杨柳都舞低了,把楼心的明月都舞得弯腰凝视。你且歌且舞,手里拿着一把桃花扇,你那欢快的歌声,别说是我,就连那风儿都听得静止了。

自从我们分别之后,我没有一天不忆起和你的那次相逢。不知道有多少回了,我在梦中和你同心携手。今夜我只管手持银灯,不停地左照右照、一遍遍地看你,真的担心我们的相逢是在梦里。

晏几道真是一个多情的人,当年和一个歌妓的一段艳遇,竟能让他魂牵梦绕了这么多年,在重逢的惊喜中还要“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久忆成梦,久梦成真。

这就是晏几道的特色。决不轻易张口求人,虽然生在宰相之家,不少人都是他父亲的门生,只要他张口,一般人还是会帮他的,但是即使在他生计无着的时候,也不愿意求人。晏几道的性情就是这么孤傲自负。因为曾经富过也贵过,所以,势利和门第这些世俗的观念他看得很淡,傲视权贵,蔑视权威。即使连名满天下的苏轼想见他,他都不给面子。据《砚北杂志》中记载:“元佑中,叔原以长短句行,苏子瞻因鲁直(即黄庭坚)欲见之,则谢曰:‘今日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亦未暇见也。’”

请注意,当时苏轼可是翰林学士,是他一生中最红的时候,皇上和皇后都欣赏他。可晏几道这位少爷却对来人说:当今朝廷上的官员中至少有一半,是我爸爸晏殊的旧客,即使是这些人我都没时间见,你就更不用说了,送客!

后来,即使家道衰落,他的骨子里仍透着高傲,落魄了也还是贵族气质。后来,除了几个好朋友,他很少与人联系。

所以,他写词通常有两个主题,一个是对过去浪迹于绮罗脂粉的追忆,一个是对眼下苦闷生活的诉说。比如他写的《蝶恋花》: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这首词表面上是在写相思和苦闷,实际上是在感慨人生的无常,春梦易醒,秋云易散。相思太多,欢乐太少。富贵也好,功名也好,到头来都是虚空。

还记得在西楼的那次饯别的宴会,我在酒桌上喝得酩酊大醉,醒来后什么都不记得了。人生真的像春梦秋云,聚散来得太容易。斜月到了半窗我还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看着床前那屏风上的吴山,如此清新翠绿,就想到离人。

衣服上还残留着酒痕,酒桌上所作诗中的那些字,一点点,一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来安慰我这个愁人,只能在寒夜中徒然替我垂泪。

晏几道的词写得最缠绵,最香艳。他总在留恋过去,留恋那段听曲跳舞、无忧无虑的公子生活。春梦秋云,来自白居易《花非花》词:“来如春梦不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出自杜牧《赠别》诗:“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晏几道在这里化用其意,写得缠绵悲怨。500多年后,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位皇帝的贴身随从、一等侍卫,纳兰性德,延续了晏几道的凄婉缠绵,被称为“清代的晏小山”。可惜的是,才华横溢的纳兰性德年寿不永,仅活了31岁。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晏几道的魅力。黄庭坚是晏几道为数不多的好朋友之一,黄庭坚当然推崇晏几道,说:“(小山词)精壮顿挫,能动摇人心。上者高唐洛神之流,下者不减桃叶团扇。”

王灼也力挺他,说:“(小山词)秀气胜韵,得之天然。”清人冯煦也赞扬说:“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词人,实罕其匹”(《蒿庵论词》)。

但是也有人持不同看法,比如叶嘉莹就认为,小山词意境“实在远较乃父为狭隘而浅薄。”《蕙风词话未刊稿》也不看好小山词,说:“小山词从珠玉词出,而成就不同,体貌各具。珠玉比花中牡丹,小山其文杏乎?”

词人小传

晏几道(约1038—约1110年),字叔原,号小山,晏殊幼子(第七子)。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曾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职。一生仕途失意。

擅写词,词风哀感缠绵,与其父晏殊齐名,时称“二晏”。有《小山词》。

同类推荐
  • 纳兰性德全集第一册:词集

    纳兰性德全集第一册:词集

    纳兰性德,清初著名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全集共分为四册,第一、二册为词:除包括《通志堂集》的三百阙外,另增加了四十九阙,并附《纳兰成德传》(纳兰性德,原名成德)一篇。
  • 北大美文

    北大美文

    中国关于这方面的文章,我只见到张竞生君的一篇“爱情的定则”。凡要讲真正完全爱情的人不可不对于所欢的时时刻刻改善提高被阴爱的条件。一可得了爱情上的时时进化的快感,一可杜绝敌手的竞争”这一书话,总是十分确实的。但是道学家见了都着了忙。以为爱应该是永久不变的,所以这是有害于世道人的邪说。道学家本来多是“神经质的”(Neurotic)、他的特征是自己觉得下劣脆弱他们反对两性的解放,便因为自知如没有传统的迫压他必要放纵不能自制,如恋爱上有了自由竞争他必没有侥幸的希望。他们所希冀的是异性一时不慎上了他的钩,于是便可凭了永久不变的恋爱的神圣之名把她占有专利,更不怕再会逃脱。
  • 双椿集(格致文库)

    双椿集(格致文库)

    《双椿集》是一部文化散文随笔作品集。作者卫洪平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朴实的写作风格,记录了自己读史、读人、读书、读影视及其他文化艺术作品的心得感悟。其中一些对史实考评的文章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观点,绝不人云亦云,很有史学价值。文章整体风格清新淡雅,值得一读。
  • 走马看黄花

    走马看黄花

    对于农业发展是这样,对于其他事情也是这样。这让我想起经济学上讲的“木桶定律”。一个沿口不齐的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在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提高水桶的整体容量,不是去加长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要下工夫依次补齐最短的木板。此外,一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间的结合是否紧密。
  • 剑扫风烟:腾冲抗战纪实

    剑扫风烟:腾冲抗战纪实

    本书是以塑造人物的类型群像见长的,其中腾冲籍的国老李根源、老县长张问德、绅士杨筱山、医学博士张德辉、女学生徐秀红、傈僳族英雄余子然和余子厚兄弟、游击司令梁正中以及后来加入腾冲籍的外籍战士张仁勇、仁二林……这一系列的人物是腾冲人民的优秀代表,也最为生动、感人。他们虽然是有名有姓的个体,但在作者的心中,他们都是“腾冲人”,即腾冲人的英雄群像的一个组成部分。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众生之眼

    众生之眼

    愤世的少年,追寻着道的脚步,似真似假的人生,应该相信谁?亲情、友情、爱情,当一切离他而去时,应该挽留吗?当浓雾散去后,这一切只是配合别人的一场戏。(书中等级:体之境,蜕之境,涅之境,灵之境,我之境,悟之境,玄之境,空之境,道之境。)
  • 武动九天之苍穹裂

    武动九天之苍穹裂

    武之道,天之道。平庸少年,生活在仇人之家,欲认贼作父?还是肩负重任,获得成功,一夕之间沦为废物,母亲受辱,少年折节,是就此沉沦?还是踏破苍穹?惊鸿一面,暗许承诺,是埋藏心底?还是征服女神?看平庸少年如何报父仇,雪母耻,踏苍穹,动乾坤。
  • 联盟之求求你别虐我了

    联盟之求求你别虐我了

    学霸徐兢打游戏很菜,菜到什么程度?补兵不知道自己是哪方;打团不知道自己在那。被同学亲切的称为游戏提款机,他好讨厌游戏直到遇到了求虐系统...“宿主您好,请完成今天的比赛。”“我是个菜狗,不配打游戏”“请尽管玩,我求虐。”“......”从此以后,峡谷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人。前二十分钟被虐成狗,后二十分钟瞬间成神?青铜白银,黄金铂金,钻石大师,宗师王者。峡谷之巅中经常回荡着一句话:“求求你别虐我了!”
  • 年年岁岁叹今夕

    年年岁岁叹今夕

    “沈岁,我走了。”“再见。”“沈岁,我走了。”“你能不能留下来?就当是为了我!”温年和沈岁认识二十二年,爱了沈岁二十二年,可是,自始至终,沈岁的情窦初开不是她,刻骨铭心不是她,情之所归不是她。这二十二年来,温年没有一天不在幻想她能和沈岁一起走进婚礼的殿堂。可终究是大梦一场空。“沈岁,再见了,谢谢你陪我度过那么多年的欢乐与悲伤。”沈岁大梦惊醒,再也没有了温年此人,他浑然不知。我宁愿我爱的人得天独厚,平安喜乐。也不希望他为我所困。所以,最后啊,那个坚韧而又倔强的姑娘死在了连天的炮火中。
  • 武魂之巅

    武魂之巅

    在百家争鸣的时代,武道被公认为只是一种强身健体的修行方式,大多平凡之人都能够修行,而术道才是真正能够得道飞升的秘诀,然而自从小七的出现,打破武道极限,达到武魂之巅,从此改变了世人对武学的看待。
  • 海贼之卡彭贝基

    海贼之卡彭贝基

    我穿越成为了卡彭贝基?那个矮搓又心狠手辣的匪帮教父?能不能换个人啊!!!!!好吧,既然事实已经无法改变,那只能自强不息了。你且看他如何搅动大海格局,撼动天龙人利益。让这片大海变得更精彩1
  • 杀剑纪元

    杀剑纪元

    当你一个人在黑暗中不知所措时,你会想起谁呢?当你身陷千军万马之中,你又会将后背交给谁呢?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生是大梦,死是大觉。生死之间,或热血沸腾,或怒发冲冠,或快意恩仇,或悲天悯人,或马革裹尸……这一切,在杀剑纪元里,将是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
  • 蝼蚁的呐喊

    蝼蚁的呐喊

    生活就像一笔流水账,记录着我们曾经的言行和感触。这本书带你们走进我的生活,和我一起体会我的曾经,体会我的喜怒哀乐。
  • 偷星九月天之落月花开花落

    偷星九月天之落月花开花落

    突然到来的第十三位黑月铁骑,这位黑发少女的到来牵动着十月的心,也使黑月铁骑们与各位伙伴踏上新的冒险,新的旅程,到底有什么等待着他们?(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