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85000000035

第35章 临海名人(5)

单士元

单士元(1907-1998年),生于北京什刹海畔。1924年底,在溥仪出宫后成立的“清室善后委员会”任书记员。1925年10月,故宫博物院成立,被批准赓续在院。

1930年供职院内文献馆,1931年参加了中国营造学社,是我国历史档案事业创建者和中国古代建筑早期研究者之一。20世纪30年代单士元亦工亦读求学北京大学研究所的国学门,师从胡适主任,以《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大臣年表》为毕业论文,补写了一代清史志稿之缺。

新中国成立后单士元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顾问,以及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与紫禁城红墙黄瓦相伴73年的单老更与什刹海结缘,情系一生。他曾写有《对什刹海的感情》一文,开头即言:“儿时生于什刹海”,出生在什刹海南官坊口一老宅内。后来随父母到后海北岸的鸦儿胡同,从此虽辗转迁居,但始终没有离开后海北岸幽静的环境。

在那里,度过了下“海”捉小鱼蝌蚪为嬉、摇头晃脑地念诗书的童年。求学北大后,这个开始供职故宫的青年,听到曾留学国外的教授说,外人曾扬言,中国古建筑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但是中国没有研究本国古建筑的人才,他的民族自尊心油然而生。在名师指导下,他立志研究中国古建筑,终成大家。故宫和什刹海都成为单士元先生倾注心血最多的地方。

对故宫,主要涉及我国清史档案和古代建筑两方面的科学研究。单士元关于故宫的着作颇丰,被誉为第一代老故宫人而闻名于世。单士元参加中国营造学社,在朱启钤、梁思成、刘敦祯诸大家面前自称为“土着”,对明清两代城池、宫殿、苑囿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考证。与此同时,他也开始了对什刹海的研究,探索了什刹海其地名的滥觞。什刹海边发生的一个着名谋刺案成为他最早的研究课题之一。单士元的着名代表作,一是1925年落笔完成的《谋刺载沣地点及汪兆铭的供词》,该文忠实于史实,务必求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实为史学界之风范。单老早年间已经纠正过的刺杀载沣地点,时至今日仍有人以讹传讹,误为银锭桥,有悖事实!二是1936年所着《清恭王府沿革考略》,使单士元成为对恭王府史迹人物沿革探研的第一人。此前许多入园参观的学者、古建专家均被这座府园特色、精美建筑与造型布局所吸引。惊叹赞美之余,辅仁大学陈垣校长对单士元曰:“诸君皆盛称此府,尔可写篇考证其历史之短文,刊入辅仁学志可也?”第二年单士元遵师命写出《清恭王府沿革考略》一文,阐明府主更易史迹为清乾隆朝和珅、嘉庆朝庆王永璘、咸丰朝恭亲王奕三系。陈垣阅后大悦,复信:“大稿略读一遍,精明翔实,佩服佩服……”着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认为,研考恭王府最早而又极有贡献的文章当推单士元的《清恭王府沿革考略》。着名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则赠单士元一幅亲书对联:“鲁殿灵光唯公健在,红楼旧址那日先寻。”

指出那时最早考察恭王府者,唯有单士元一人。

八年抗战,北平沦陷。单士元与家人蜗居银锭桥南岸的小金丝胡同,甘于清贫,不仅不为日本人利诱而且以笔为枪进行反击。当时宫里有人伙同某王府的一个管家,想制造一出接管故宫的丑剧,以一官半职拉拢单士元。这即便不是日本人操纵,也必为日本侵略者利用。于是单士元写出借古讽今的文章《清代秀女》(指明清内务府是封建皇帝的奴才、诸王府管家是奴才的奴才),以史实典故,痛斥汉奸卖国行为。他曾两次险遭日本人抓捕入狱,不得不化名单乾。一段时间家里生活拮据,靠典当度日,历尽沧桑。

新中国成立后,单士元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单老不顾年高体弱,积极到全国各地的历史文化名城参与文物古迹的考察,建言献策。与此同时他对什刹海地区的街巷、文物古迹等资料进行整理,制作卡片,以备学者研究使用。1983年之后,他先后被邀请为区政府顾问、什刹海丛书编辑委员会名誉顾问,积极参加西城区委、区政府以及什刹海研究会关于整治保护规划建设什刹海的各项研究活动和什刹海丛书编辑工作。在皇家府邸——恭王府,雕梁画栋中凝留着单老的心血,银锭桥修缮竣工后题字“银锭桥”,为什刹海丛书编委会出版的《诗文荟萃什刹海》题词“群贤巨制文采斐然”,应邀参加什刹海研究会中秋晚会,即席书写“赏月”二字,寄托对什刹海美好前景的一片深情。对这些纯属尽义务的公益活动,八十多岁的单老,不顾年老体衰,积极热心参与,令人感动。对于什刹海地区保护传统风貌所出现的不妥之处,单老则有理有据的提出不同意见,令人心服口服。

20世纪90年代初期,西海北岸和鸦儿胡同一段两处民居四合院改造项目,建成为千篇一律高档四合院,而且都是广亮大门。单老提出严肃批评,大声疾呼不能这样搞!四合院因地制宜是多种样式,胡同里不能都是大宅门!这不是北京胡同了!而且谦恭风趣的讲自己是“泥鳅”(非土木科班出身),但庄重地向有关部门提出要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并阐明古建修缮施工中一定要合乎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古建传统工艺技术,瓦、木、扎、石、土、油、添、彩、画、糊等工种的传统手艺必须符合规矩作法,不能让祖宗几千年的功夫在我们这里失传。在鸦儿胡同房地产开发和望海楼的规划设计中,单老都从保护什刹海风貌出发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取得与会专家的赞同,为抑制房地产开发发挥了作用。

单士元先生生于什刹海、长于什刹海、逝于什刹海,是什刹海市井民俗的亲历者,是真正土生土长的“土着”,又是什刹海历史文化着名研究大家,对什刹海的保护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的什刹海保护区已成为首都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人们漫步其中,会忆念起结缘情系什刹海一生的单士元先生。

张爱萍

张爱萍(1910-2003年),四川省达县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0年以后历任国防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等职。

将军在军事上是一位功勋卓着的将领,在文化领域是一位精于赋诗、擅书法、能摄影的艺术家。15岁即开始作诗,一生留有诗词200余首。张爱萍的诗与史紧密结合,真实地反映了中国革命的战斗历程和时代的风貌。张爱萍的诗词创立了豪迈奔放、沉郁忠厚的“神剑诗风”。他自写少年时的气概是“十五走上革命路,风云变幻漫妖雾,冲天怒,梦怀青萍天涯逐。”(张爱萍将军夫人李又兰解释张爱萍的名字时说:“青萍、莫邪乃干将之宝剑。爱萍,即爱剑。”)他的诗作有军旅作家的戎马生涯独创性,既继承了古代诗词的传统,但又并不模拟古人。如《一箭三星赞》:“凌虚御风上青天,徘徊指顾斗牛间。友日月,访群仙。太空奥秘夺桂冠。”字字磅礴、色彩绚丽。

酷爱中华国粹的将军住什刹海前海南岸冰窖胡同,对发扬什刹海文化格外关心。军民共建整治什刹海活动中,1984年4月张爱萍与余秋里、杨得志及北京军区、北京卫戍区秦基伟、傅崇碧、李钟奇、许志奋等领导同志和广大指战员一起在前海参加义务劳动。军民齐心奋战使什刹海周边地区面貌焕然一新。将军住宅小巷西端紧临原民间冰窖,今冰窖已拆除填平,广植花草树木,成为前海广场南岸群众休闲娱乐活动广场的一部分。

将军寓所是一所老式四合院,房舍皆无豪华装修,倒也典雅大方。每当夏日夕阳西下,将军经常到小广场观看老人们唱戏下棋、遛鸟散步。遇邻居有时驻足攀谈几句,逢故旧摆龙门阵则直陈时弊,毫无隐讳。他的诗《喜诵秀熟老同志畅言诗录》:“八日高论纵横谈,古往今来畅言难,事事感怀抒胸臆,畅言诗录争相传。”表现了将军好将真理追究竟,要为万世开太平的胸襟和气度。

将军晚年不顾年事已高,仍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与杨成武将军共同应邀担任什刹海研究会名誉会长。他曾为什刹海研究会题写:“湖光岛影柳岸风清,沧桑古刹万象更新。”一直悬挂在什刹海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办公室,字体苍劲有力,备受书法界赞赏。如今将军已仙逝,题词成为绝笔孤品,观之见物思人,触景生情,人们将永远怀念这位儒将,为柳岸风清万象更新而努力。

袁满囤

袁满囤(1961-1982年),河北邢台人。1972年2月参军,为北京卫戍区一师四团一营一连战士(代理班长)。1982年2月24日23时许,袁满囤正在哨位上值勤,听到说在柳荫街的北边后海,有人掉入冰窟中,即命令同班战士接替哨位值勤,自己赶到后海,跳入寒冷的冰水中。他不顾生命危险,先后将落入冰窟中的两名工人推向了岸边。两名工人得救了,而袁满囤却因体力不支,沉入水中光荣牺牲了。

21岁的袁满囤,在哨位执勤时听到有人落水,完全可以让班里其他同志去救援,但是他却命令同班战友接替他执勤,自己奋不顾身跑去救人。明知有危险,仍然向前冲。这种大无畏的英雄行为,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他的英雄行为使柳荫街军民的双拥共建活动,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深入发展。北京卫戍区党组织追认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批准为革命烈士,追记一等功。1984年3月西城区在柳荫街为袁满囤立了塑像,徐向前元帅亲自题词:“优秀警卫战士袁满囤烈士纪念碑”。

回顾什刹海这盆净水能有今天,就会想到徐向前、张爱萍、袁满囤等许多同志,他们是人民军队为人民的代表。

本记记述的只是古往今来什刹海畔无数杰出名人的缩影。限于篇幅,更多名人的事迹不可能都在这里一一介绍。

什刹海的历史,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名人的贡献,才凸显其异常丰满、异常珍贵。有了刘秉忠、郭守敬,我们循迹追寻到中华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踪迹与元大都的宏伟身影,领略到中华民族曾经领先世界的科学成就和通惠河为京杭运河全线通航的历史贡献;有了关汉卿、赵孟、张怡云,我们知道了“胡风汉韵”的大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与重要阶段,也了解了在祖国的很多历史阶段,知识分子与妇女有过共渡艰难和在艰难、卑微中保持自尊的历程;李东阳、李梦阳、袁宏道、纳兰性德及样式雷和哈氏家族除了用诗词技艺为我们记录描绘了历史上的什刹海,还给我们传承展示了中国古代优秀知识分子和勤劳、智慧的能工巧匠所一致注重的道义以及不同风格的气节与操守;张之洞是个在近代历史特定时期出现的复杂人物,他在政治、经济、文化、学术诸方面的种种主张与实践,对今天的中国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参考意义;陈垣先生的为人、为学、为师之道,可谓一代楷模,他在北平沦陷时期所表现出的民族气节,更为中华民族之所以不灭,中华文化之所以长存作了精彩注解;单士元先生作为什刹海的“土着”,一位着名学者,以其历史、古建筑、档案等方面的深厚学养对什刹海的保护、建设提出高屋建瓴的意见与建议,实为什刹海这块沃土孕育出的旷世奇才;徐向前、张爱萍是着名的将帅,也是国家领导人,他们虽位高权重,却成了这片土地上老百姓的好邻居,他们以身作则,关心社区居民工作和什刹海的建设,在什刹海的整治、保护、建设、研究等方面起了积极的推动和带头作用;袁满囤烈士则以年轻的生命为什刹海这片热土绽放奉献之花,为军民共建什刹海的历史建起一座丰碑。他们,永远值得铭记!

同类推荐
  • 千秋教化

    千秋教化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新编中华文化知识全知道

    新编中华文化知识全知道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一代—代去传承。然而,社会日新月异,现代人忙得不可开交,不知不觉中已经离传统文化甚远了。许多人都有过因传统文化知识的匮乏而尴尬的经历,多少人想狂补传统文化知识,提高文化品位,然而,面对那些汗牛充栋、枯燥乏味的古代典籍时,却又不知如何下手。把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精华收入一本书中,可以使读者兴致勃勃且最大限度地获取历经时空变换却仍可鉴古知今的中国古代文化,尽可能地提高读者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此乃本书的编辑宗旨所在。
  • 非洲民间故事

    非洲民间故事

    本书译自African Folktales&Sculpture(Paul Radin,1952),包含了80篇非洲黑人民间故事。原著是最早介绍非洲黑人民间故事的经典之一,是珍贵的文学和民俗遗产。保罗·拉丁是20世纪美国颇具影响力的人类学家,他的著作融合历史与文化,探讨了诸多非洲和印第安的文化现象和民俗他从黑非洲(包括豪萨、班图、阿善堤、布须曼、祖鲁等)的口述传统经典中精选和编译了这80篇民间故事。这些故事主题多样,大致分为四个类别——宇宙及其起源、动物及其世界、人的世界以及人与他的命运,表现了非洲黑人民族的生活经验、社会风俗、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故事情节曲折、通俗易懂,语言保留了非洲方言在语音、节奏等方面的特色,富于音乐性和趣味性,读者面广且具有很强的文学和文化价值。
  • 幽灵的白色魅影

    幽灵的白色魅影

    几千年来,为何幽灵的传说经久不衰?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幽灵吗?幽灵究竟只是传说,还是存在于人们生活中?《幽灵的白色魅影》带你一起探寻幽灵的行踪,追寻它产生的源头,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幽灵世界。
  • 军事制度

    军事制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热门推荐
  • 喂你的小路痴来找你了

    喂你的小路痴来找你了

    初见时,她是傻里傻气的小路痴,逮着人就问路。而且她只能在指点下走完第一句话就指出的那条路。他当时只是觉得这女孩很有趣And不太聪明的亚子,他想谁若娶了她不就跟养了个孩子一样?…………后来,当她亲口跟他说:“阿未,你的小路痴来找你来了!”他就知道,这个踏着星光而来的迷糊小女孩儿将是他永远的宝贝。于是最后他娶了个老婆,生了一个孩子,养了俩闺女。我很庆幸你来了我很气愤你来了我很欣喜你来了我很懊恼你来了……但是啊我还是哭着哭着就笑了因为我的小路痴唤着我的名字寻我来了
  • 除灵的日常

    除灵的日常

    本来平平无奇的宅男生活却被接踵而来的各类奇怪的事情而打破。。。。。。
  • 先婚后爱:慕少宠妻上瘾

    先婚后爱:慕少宠妻上瘾

    这是什么鬼?苏一的内心是崩溃的,为什么她好不容易结个婚,可是偏偏老公的绯闻女友要上门挑衅呢?不行!苏一当机立断,一定要给这个女人一点厉害,不能让她把自己好不容易枪来的老公抢走。打定主意的苏一立刻新婚之夜手撕情敌,可是,这个老公好像根本就不在乎这个情敌啊?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老公已经默默的爱自己很长时间了?
  • 锦瑟

    锦瑟

    锦瑟,敦煌城湘潇楼琴师,一个清冷,为生活奔波的女子,因一个名,牵挂“他”多年,另一个身份却是敦煌负羽楼的杀手,外冷心暖,有着异常的坚持,后来,成了库车的王妃。姬羲衍,匡朝的七皇子,一次的偶然做了西域的节度使,在锦瑟有危险的时候,曾仗义出手,并与他相恋,“了却君王天下事”是他一直以来的坚持,却无法得到一个如愿的结局。朝恒,库车的王,有着吞并匡朝的野心,却也有着儿女情长,为了锦瑟一再将侵占匡朝的日期延迟,后终于如愿以偿。相遇,相知,相惜,相许,只适合两个人,当发生在三个人之间的话,爱恨情仇的矛盾只会被激化。
  • 引仙路

    引仙路

    上古创世神原有天吴、毕方、据比、竖亥、烛阴、女娲六人,而如今只剩毕方一脉。毕方一族人丁本已不旺,三百年前的一场大火不仅烧光了封地蔁我山还将第三代家主烧没了。这一场大火还烧出了许多蹊跷的事来,比如蔁我山在这三百年里寸草未生,比如玄鸟一族最貌美的小鸟儿睡了一个三百年的觉,最最蹊跷的是她醒来后便敛了性子向天帝请愿做起了青水边的神仙。三百年前发生的事在神仙中传的神乎其神,还扯出了不少风流韵事。比如那毕方鸟儿痴情于小玄鸟,可惜双方家长不同意,于是引火殉情。真相只有一个,可惜唯一生还的主角在睡了个旷世长觉后也忘了。忘记或许是为了熬过等待的漫长岁月。
  • 神醒

    神醒

    玄术,诗词歌赋,无所不玄。战武,战天斗地,战气滔天。魔法,七大心魔,风云变幻。三大式术,各有千秋!然而这一切,却不及神醒之万一!看地球小子飞越始天地,踏上无上神醒大道!
  • 凶猛第一次:肥妮也想当王妃

    凶猛第一次:肥妮也想当王妃

    她,一记铁脚,夺去了他的初吻,缔结了尼姑与王爷间的缘分。本是无心之失,为何老是纠缠不休?一个王爷已经够烦了,又来一个武林盟主候选?美男是一个接一个,但配上她这个又肥又丑的尼姑,真是惨不忍睹。某男恬不知耻:“你注定是我的。”是你的什么?某妮长啸:“拿银子说话!”
  • 起一心精进念佛七期规式

    起一心精进念佛七期规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十六计(国学启蒙书系列)

    三十六计(国学启蒙书系列)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三十六计(双色注音版)》是“国学启蒙书系列”中的一册。在《三十六计(双色注音版)》一书中,编者韩震等人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编选相关的精彩故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三十六计》,更直观、真切地感受《三十六计》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
  • 绝世之王妃十七岁

    绝世之王妃十七岁

    简介她,天生废柴,为寻父母来到异能界,面容绝美,在废柴的背后,拥有着怎样的天赋与身份?他,天生冰冷的性格,却为了她,受了无数的伤,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份、天赋与身世,只知道他很强。究竟最后他们是白头偕老还是共为敌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