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60100000017

第17章 分明现代学术史

胡文辉著《现代学林点将录》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010年8月)。我读后,觉得甚好,可以说弥补了当下这种著述的缺失。所谓“点将录”这种形式和写法,明清以来多有之。它是借《水浒》一百单八将的名目,评点某一时期文坛、诗界人物,带一点游戏性质,也借此引起读者兴趣。但是它也可以含有严肃的学术内容。胡文辉先生的这一本,就带有作者的这种苦心。据我的感受,读此书前最好仔细读一遍作者的《后记》。在《后记》中,作者一再说他没有写现代学术史的打算,但是可以看出他处处是从写现代学术史的要求来做。他说:“我虽从未打算写一部现代学术史的专著,但确也长期关注这一领域,在文献和见解上都有积累。”文献不必说,“见解”怎么积累呢?我想该是辨明学术上的是非高下、传承渊源、人物关系,以及环境、规范、视野等等吧。比如其中说到季羡林先生,这是刚刚去世的学人,在学术史上必占地位的人。且看他怎样说:“尽管《点将录》在形式上带有娱乐性,我自信它当得起一部学术史。(作者在这里就说出他的真心话了,正如本文文题所标示——本文作者)去年季羡林先生去世,纸上网上,议论杂出,但对于季先生的学术贡献却言不及义……”就以对季氏的评价而言,怎么样才算得合适?为什么以前所说有“言不及义”之嫌?当然,对一位大学者,可以有多种评价。此著在季羡林条目中是这样说的:“陈寅恪早年欲通过梵汉藏对勘的方法研治佛教,与季氏取径似甚接近,但其旨趣始终偏重历史、宗教,而非语言,加之条件不及,实于梵文入焉而不深,不及季氏远矣。在陈氏为学触类旁通,处处有因缘,固为通人之学;而季氏专精一业,往而不复,则终成专家之学耳。”作者不因陈寅恪为先辈大家,自己又特别尊崇,因而在论及梵语成就时就以虚词遮掩,明确说出他不及他的弟子季羡林。但论及季氏晚年成就时就说:“季氏晚年地位尊隆,发言作文太易,而不知藏拙……鼓吹‘21世纪将是东方文化占统治地位的世纪’‘只有东方文化能拯救人类’……”作者以为,这正是鲁迅当年批评的“老人的胡闹”之一类。这批评是够尖锐,也够直率的了。这里透露出史家的风格。另外,此书虽以单个条目论人,但总是与同时、前后的学人相较,或溯渊源,或评长短,或言影响,俨然学术史也。而且言之有趣。如论唐德刚一节里,以唐氏与史学家黄仁宇较,与小说家高阳较,且与现在仍在岗工作的学者吴思较,以为唐氏终较胜出。这也是学术史的思路吧。

点将录其实就是排行榜,不过不单排出前后次序,而且尽可能与《水浒》英雄的个性、事迹挂钩,增加趣味。单说排行榜的人选就颇有难度。请想,一百年间学术,选一百零八个人代表,那很难。任何人去选,都会引来不同意见。你选胡适、王国维、陈寅恪这样的人,自然没有问题。可是,不选谁,难度就大。你要扩大加长这个名单,但还是不够。你就是扩到二百人、三百人,也不行。而且又会引起“不应入选”的问题。作者在这方面有过仔细的思考。《后记》里说,书里取人,是“学术本位”,即学术史眼光,而不是思想史眼光,故“严复、康有为、陈独秀、鲁迅、梁漱溟、顾准、殷海光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都未收入。他将来要再写一部思想家人物传记。就是这样“纯学术”,也难。所以,在周策纵条目里说道:“蒋介石幕中陶希圣、徐复观、周策纵皆以学人名世,固远非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所能及。”于是,前三者入选,后三者未入。这常是在按语、注解里附带说明的事。阅读此著,那些地方千万不能略过。另如,在张荫麟一节里说到,吴晗、张荫麟都是当年“清华四才子”中人,“二氏各有专长,张方面更多,气象更大,故梁山点将,舍吴而取张。”这是附带一笔,而评价在其中焉。

我欣赏作者对排名名次的思考,以为此种眼光甚为难得。他把现代学术界有成就的人物,选出一百零八人,与《水浒》上的英雄对应。实际上还要多出旧头领一位,即托塔天王晁盖。那又该选哪一位与他对应?他选中的是章太炎。书里对章太炎的评价也是公正的,说出他在学术上的成就,也说出他在学术上的不足。并以他和他的学生黄侃与同时的康有为、梁启超一对,罗振玉、王国维一对相比,这三组人是当时国学界的三大流派。题诗曰:“并世学人别流派,章黄原不及罗王。”这说的是学术成就。章太炎的学术影响力不如罗、王,也不如康、梁,那么为什么把章氏列为这么重要的祖师爷地位?作者说:“似扬而实抑,盖亦要将他摒于现代学林的正榜之外也。”这是小小的狡猾,小小的趣味吧。书里把胡适列为“正榜头领”第一名,与“天魁星呼保义宋江”对应。这也公道,且合事实。且看书里说到的百余学人,受胡适影响,受胡适提携、帮助的,比比皆是。排在胡适以后的是王国维、傅斯年、陈寅恪,这也不会有多少反对者。这是天罡星一辈的三十六人。那么地煞星一辈的七十二人,谁做排头呢?此著中就将余英时排为地字辈的第一人,对应于神机军师朱武,我想这也是有眼光且有新意的。此书作者说余英时,“综合而言,其于海内外知识界的影响,可称当代第一人”。余英时较为晚出,生于1930年,属晚辈,本书指名道姓与大陆某些学者相较,以为余英时更胜。再说一遍,这样的问题是耶否耶,一定会有许多不同意见。但明确提出看法,亦是难得,并且是学术史上不可避开的问题。

既说学术史,就要讲透一个时代的学术师承和学术渊源。作者虽然一个人一个人地写,但总是注重这一点,在两千字的条目里说明。在罗尔纲条目里说到罗在胡适家做过家教,“乃开始研讨太平天国史迹。是则罗氏得自胡氏者,又不仅方法而已”。由此说开去,就写出:“胡适治学不专一门,特重方法的启发,其门下……罗氏而外,如顾颉刚、傅斯年之于古史,邓广铭之于宋史,吴晗之于明史,陆侃如之于诗史,俞平伯、周汝昌之于红学,皆称雄一方。”此外,我以为有趣的还有唐长孺条目里记唐氏“归宗”陈寅恪门下。其中引唐长孺1988年诗句说:“他年若撰渊源录,教外何妨有别传。”唐氏自认归于陈氏学门。我读此书,觉得史学界里如此归宗陈门的学者很多,我曾读余英时的《方以智晚节考》,看他以诗解史、深入一字一词的功夫,大类于陈寅恪。比如,说方以智之子记方以智“舟次惶恐滩,疾卒”,其中之“疾”是“突然”之意,而非“病”。余氏文中曾说:“盖密之自沉殉节事,方氏兄弟既不欲彰其迹,又不忍没其实,是以必微婉其诗,隐约其说,故留隙缝以待后人之发其微……”读到这种地方令读者拍案叫绝,大呼又见陈寅恪方法的应用。余先生本已屡屡言及他对陈寅恪方法的敬重。余英时说到,早在上世纪50年代,论及陈氏《论再生缘》时,他已说自己是探其心迹的“始作俑者”了,可见他向往陈氏之学,其来已久。后来余英时又有文云:“在意识形态之争基本上已告结束的今天,陈寅恪的文化观反而和新一代的世界文化思潮越来越接近。这真是历史的讽刺。”这都可以见出余英时从钱穆先生学史出身,而其方法多靠近陈寅恪。陈寅恪在这部书里成为一根线,牵连众多学者。比如,此书记长期在美国生活的史学家杨联升,说其为学:“在领域及取向上,实追随陶希圣,而在方法及风格上则借鉴陈寅恪。”这涉及学派、学风问题,可以提示学者做进一步研究。最有趣的是谈到周法高的治学。周法高(1915—1994)主攻古代语法和音韵。他远在美国,研究的是钱谦益、柳如是,外加吴梅村。其实周法高并未曾师从陈寅恪,也无接触。所受影响,全来自学术本身。“周氏论学,自认多承受陈氏中年学说的暗示,尝谓:‘余于寅恪先生,虽所学不同,然受其影响则至深且巨。其著作已刊行者,得尽读之。……先生有《读哀江南赋》,余则有《颜之推观我生赋与庾信哀江南赋之比较》……可谓夫子步亦步,趋亦趋矣。尤有进者,先生笺证元白诗,余则笺证钱(牧斋)吴(梅村)诗;先生精研南北朝史事,余则有《颜氏家训汇注》。’此时复继踵晚年陈氏而治钱柳问题,则其于寒柳之学,自壮及老,皆可谓追随其后矣。”这位周法高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或者说是,不幸的事,是他害的病也与他所宗尚的陈寅恪相似,或者说,简直相同。其文云:“又,周氏四十多岁后视网膜脱落,视力受损,时常摔倒,最严重时,骨折七处。则其人之身,不亦近乎‘失明膑足’的寒柳翁欤?”前述的余英时、杨联升、周法高,都居于大陆以外,但他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受陈寅恪学术上的影响。其中,杨联升听过他的课,有过接触,另外两位则全是从著作上了解。而在我们大陆上,这样的学者,包括陈氏的学生,这么做的,或做到这一步的,相对而言,就较少。当然许多现代学者治学,各有师门。在裘锡圭条目中也说到:裘氏自言“在考释古文字的法上,受朱德熙先生的影响最深。在研究先秦、秦汉史的方法上,受张政烺先生的影响最深。”但他是胡厚宣先生的门下弟子。此著在这些地方,令读者感到是趣味极浓的学术史。

在各个学者的条目里,作者都能把握住他们的卓越成就,可以说努力彰显他们的业绩。但是对其缺失之处,也并不隐瞒。何炳棣久居海外,这些年来他在大陆广有声誉。在他的条目里,作者就指出何氏在1971年回国访问时,写文歌颂“文革”,说它“无一不以贫下中农和工人的福利为准绳”。还有更加理论化的歌颂。作者明确指出:“可称他一生学思的最大败笔。”在国内生活的学者,追随时风,说些应时的话,长者如郭沫若、陈垣,就不能免,在此也不细述。另外,王国维是大家。王氏固然在戏曲研究上有贡献,但相比之下吴梅的成就更高,更精,更深。这些,胡文辉在书中都毫不含糊地指出。身居海外的刘子健,研究宋史。在国内说起来人们只知道宋史大家邓广铭,他出于胡适之门,顾颉刚、陈寅恪、周一良都有尊之为宋史“第一人”的评价。此书作者指出,其实50年代以后,邓氏“不免英雄迟暮”,而刘子健见解新,材料新,实是“新宋学”的代表。那么,其“新”又在何处?此处不便多引。我看到王重民条目中写到王与胡适的交往达二十年,来往信件极多。在大陆的批胡运动中,王重民竟然没有发表文章批胡。这又使人感动。但王氏最后还是学了王国维,自缢于颐和园。其时已在1975年,作者说他是“北大最后一位自杀者,东方将白而不自知,惜哉,惜哉。”

学术是离不开政治环境的,书里也多有陈述。在裘锡圭条目的开始,那一段就很中肯:“大陆自国共鼎革后三十年,风刀霜剑逼人而来,学术深受意识形态宰制。相对而言,学科愈热门、愈实用,则人才愈摧残殆尽;学科愈冷门,愈无用,则学术愈能维持一脉。大抵社会科学领域中,以广义的历史科学保存元气较多……”这是极其冷静而现实的分析。又如在法学史大家瞿同祖条目里,说道:“因为与妻儿长期天各一方,瞿氏乃于1965年返国,时年五十五岁,仍当壮岁。可惜此时山雨欲来……”当日来访的余英时询问其治学情形,他表示“没有机会看一页书”。就在此一条目里,还记述了身在美国和身在中国的、有同样成就的学者们的不同命运,亦令人感慨。

总之,一个个的传记条目,展示出百年来的学术风景,而且那么生动,那么简洁,可称佳作。关心此道的读者,都可看看。

同类推荐
  • 孝心不能等待

    孝心不能等待

    本书是用日记体的方式写成的,其中渗透着对母亲深恩的追思。书中的这位母亲在“婚后的58年里赡养和抚育了五辈人”,是深入骨髓的敬老爱亲的传统教养,使这位母亲,以柔弱之躯和礼让、宽容的情怀,维系了一个由五辈人组成的和睦家庭。她以“淡定的人生”,向周边的邻里亲朋,昭示着爱心的伟力。作者面对远去、且永不回返的母亲,受到了“死别”之痛的巨大震撼,使他的思想走向了人生的终极目标,产生了无尽的追悔,并升华出“孝心不能等待”的哲理,众多的读者又由此开始了对孝心的“自省与自责”……这部书的出版与传播,在我们面前呈现了一条由孝道传递爱心的心路历程。
  • 薛飞自述:我在匈牙利的日子

    薛飞自述:我在匈牙利的日子

    作者曾是我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辞职远赴匈牙利,在异国摸爬滚打、艰苦创业十年,如今回首这段蹉跎岁月,令他感慨万千。《薛飞自述:我在匈牙利的日子》将作者在匈牙利十年的心酸体验与奋斗故事逐一娓娓道来,全方位、多角度地真实呈现了作者别样的处世方式、人生经历与情感之路。是一部披肝沥胆、吐露心声的励志佳作。
  • 人在途中

    人在途中

    名曰《人在途中》,这是意韵深长的,这是一次人生旅程,也是一次诗创作经历的回眸。回眸是一种对生命无声的拷问,有深切的眷恋,有难以割舍的岁月印记,无法留住的时光的爱恋和无尽的思念会涌上心头。时光已经远去,然而踩在时光脊梁上的脚印会永存。重温那些值得回時的岁月和留在岁月上的情感烙印,会使内心充满月色般的柔情。令人心醉的回眸.是为了未来梦幻般的向往,是生命为了新的创造远景的倾诉。
  • 远去的鼓点

    远去的鼓点

    本书是一本中国当代散文作品集。全书由心跳的感觉、深秋的红枫林、远去的鼓点、远远的眼光近近的心、青春的恩典、真情、相逢在落叶飘飞时、一颗等待的心、飞走的燕子、美丽的梦和校园人生这十部分组成,分别收录了出自于青少年学生所写的作品。内容健康向上,以弘扬真、善、美为主旨且贴近校园生活,以少男少女的学习、生活为内容,重在反映友情、亲情、恋情、师生情。
  • 抓住属于你的那颗小星星

    抓住属于你的那颗小星星

    有人曾告诉刘墉,他手上有一颗星星状的纹路,所以可以把命运抓在自己手中。而刘墉用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也有这么一颗小星星,我们就可以走自己想走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事,因为,每一个超越了命运的人,都抓住了自己手中的那颗小星星。本书是刘墉先生又一部至真至美的感性之作,集诗、书、画、摄影于一体,全面而立体地展示刘墉的人生轨迹,引领我们探寻他柔软温热的内心,发掘他辛辣人生哲学的根源。
热门推荐
  • 还记得那个她吗

    还记得那个她吗

    青春里很多朋友亦师亦友,即使面对爱情她们也不曾背叛。这就是伟大的友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欺骗美漫从漫威开始

    欺骗美漫从漫威开始

    这是一个人在美漫世界开马甲,忽悠万界的故事
  • 惊弦声断

    惊弦声断

    我要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江湖。我要写的,是一群真实的江湖人。在这里,你们可以看到他们每一个人的喜怒哀惧,悲欢离合。我要写的是一个每个人都向往又每一个人都害怕的江湖!
  • 五色神珠

    五色神珠

    天衍界灵气逸散,修仙之途日渐渺茫,妖族趁势而起,人族岌岌可危,飞仙城作为已知人类最后的领地,又能支撑多久……
  • 点兵天下

    点兵天下

    在这个战火四起的年代,诸侯四起,烽火狼烟,群雄易天。原为元帅之子的花七彩流落民间,随后与六豪结拜兄弟,共襄大举。帝王将术,兵法之道,酣畅淋漓,且看他如何征战四方,统一天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精灵之冒险大陆

    精灵之冒险大陆

    韩飞一觉醒来来到一个满是精灵的奇幻大陆,这个大陆有许多国家,有寒冰与威严之国:冰冠国山林之国:百山国等,它们各具溢彩,都流传着传奇宠物精灵的佳话。人们与宠物精灵们和谐美满地生活,但这景象的背后却有暗流涌动,这是韩飞与他的传奇伙伴小唧一起旅行,收服更多强大的伙伴,经历重重困难,成为传奇训练师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长生秘录

    长生秘录

    我这一生,都在寻找长生的路。何谓长生,长生乃不死,长生是永存!但大道无情,世间众人,究竟该如何才能踏上长生之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