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60100000007

第7章 德国的“代沟”之痛

笔锋犀利,笔下有刀光剑影的台湾女作家龙应台,曾写过激烈抨击台湾现实的作品,可以说像梁启超说的“笔锋常带情感”。她眼光开阔敏锐,又曾在欧美周游,见过大世面。她的文章在台湾和大陆都有影响,在当年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些文章都收入《野火集》和《这个动荡的世界》。似乎在80年代中期以后,她眼光离开社会政治问题,转过笔锋,写出一系列亲情作品,真正是儿女情长,也都感人至深。她出版了《亲爱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和《目送》。我都读了。窃以为读这样的书,真是一种享受。

我没有评论这些书的意思。这种文章很难做。我只想提出一个小小的生活方面,也算是趣事,那就是,在德国人那里,也有我们说的“代沟”。它很深,也常使为人母者难堪。我是从龙应台与她的两个儿子的交往中看到的。这要先介绍一下龙应台的家庭。她祖籍在大陆,生长于台湾;留学美国,获英美文学博士。与一位德国人结婚,生二子,先后在台湾、香港地区和德国、瑞士执教、写作,居住。她对孩子的热爱也正如所有的母亲,是那样热烈而真诚,体贴而温柔,只是别的母亲没有能力把这种感情表达得那样使人心动。她能,她从儿子学话时写起。她还能写出,当儿子大了,他们拒绝妈妈的爱抚,他们也仍然爱妈妈,只不过是:有了“代沟”。她所写的代沟,我在中国也见到过,也感受过,也难受过。所以读到这些,我想记下些片断,请读者也注意及此,不要为这种“代沟”太难过。岁月就是这样的,一代人与另一代人,就是这样的,尤其在当前这个变化太快也太大的世界里。

《目送》开头,写送别儿子。大儿子华安十六岁,由德国到美国去学习。妈妈送行。拥抱一下不是欧洲人的常规吗?她写道:“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进入机场了,“我一直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为什么呢?不为什么,只是男孩子受不了那种“婆婆妈妈”吧。后来,“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他们母子合写的通信集,当然,从中可以看到彼此的亲情很浓。书的开头有这样的话:“我走近他,他后退;我要跟他谈,他说,谈什么?我企求地追问,他说,我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我是我。我想和他说话,但是一开口,发现,即使他愿意,我也不知说什么好……”而在一起的大多数时候,比如晚餐时,安德烈“默默无语,眼睛,盯着手机;手指,忙着传讯”。这是常见到的场景,父母同他说话,而他与朋友在手机上用短信聊天。如果是同他通电话呢?一在德国,一在香港:“你好吗?”“好啊。”“学校如何?”“没问题。”——传达的信息只是如此。这真是令人伤心。但作者对待这一切,有理性的解释和爱心的维护。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作者在另外的地方还说:“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可怜天下父母心,不是可以以此来解释来缓解被“代沟”割痛的那颗心吗?

当然,龙应台与两个儿子间的“代沟”,还要加上中、德两个民族文化的差异。儿子们是德国人,而龙应台有割舍不断的中华文化血脉,那是浓浓的,化解不开的。她写到她到英国去看望小儿子华飞。“走到三一学院门口,我指着一株瘦小的苹果村,说:‘这号称是牛顿那棵苹果树的后代。’他说,‘你不要用手去指,像个小孩一样。你说就好了。’”在另一处,她指一只美丽的鸟给他看。他却转过身,走过五米之遥,才向妈妈说:“拜托,妈,不要指,不要指,跟你出来太尴尬了。你简直就像个没见过世面的五岁的小孩!”其实,要说“世面”“文化”,那两个儿子加起来,也未必能抵一个龙应台呢。不过这句话,作者龙应台一定不爱听,否则她也就写不出那么好的文章了。是不是呢?

同类推荐
  • 季节轮换

    季节轮换

    本书作者试图通过梳理尘封的往事,重溯“第三代”诗的流程,仔细探讨一种诗学趣味发生、形成以及几经变流的内在动因和外部条件,弄清作为一个时代精神生活见证的“第三代”诗,在精神、心理和感知方式等诸多方面,所表现出的应变能力和承受能力。
  • 短片也风流:50部欧洲最新获奖短篇评介

    短片也风流:50部欧洲最新获奖短篇评介

    本书收集了50部在国际知名电影节上最新获奖的欧洲短片,以出品时间为序,对各部分影片进行介绍、评赏,像万花筒一样,能让我们了解到欧洲丰富的短片创作。
  • 品味

    品味

    本集共收入闲情随笔散文80多篇,大多在各级报刊发表过。共分为七个部分:品慢、品味、品静、品读、品野,品闲、品享。品味是高度、是格调,但更是一种态度,一种活法,在喧嚣骚动的快节奏时代,如何慢慢地生活静静地品味,不仅仅是小资情调,已是大众所追求的生活方式。该书全面地展示了作者生活的品味及其理想生活中的品味,以及对品味多方位的探求。品味不是抽象的,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种活法。而活法,每时每刻,举手投足,点点滴滴无不显示出品味的高低、品味的雅趣,不同的品味组成丰富多彩、琴鸣书香的生活品味,及其丰富充实的精神世界。可以说,这是一本内容丰润、情趣高雅的现代休闲品味书,适合大众阅读。
  • 青草课本

    青草课本

    本书收录散文约40篇。其中包括:9月8日下午五点;听一听马勒;弗罗明高;白马新娘;让高贵与高贵相遇;美丽的哈瓦那等。
  • 戊午暑期国文讲义汇刊

    戊午暑期国文讲义汇刊

    本书乃民国七年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国文讲义之汇编,撰写者分别为无锡钱基博、吴江薛凤昌、吴江沈昌直,时在戊午暑期,意在为初学者习国文辟一从入之门耳,三书于国文奥义、作法、根底各有侧重,惟指示大略,令习者得乎其法,明乎其径,优而游之一也,故名之。
热门推荐
  • 魔颜梵童

    魔颜梵童

    一个神奇男孩在历经离奇遭遇后,留下左额神秘疤痕~由此展开的玄奇之旅。
  • 春晓知

    春晓知

    这是穆晓新的开始,在未知的这几年里,我斩获了一个全新的我。
  • 冥玩

    冥玩

    仙魔人妖本同根,奈何欲望分数界,三六九等数不清,凡有凡活法,魔有魔逍遥,仙有仙优乐,妖有妖自由。天地初开本物,先有混沌,后有生。向着自由前进吧。
  • 叹生兮

    叹生兮

    她爱了他半生,换来不过他的句句讥讽。当她真正放下那段情时,却不知,君凡雨已爱上了她!
  • 指裂山河

    指裂山河

    枭者,猫头鹰也。据传说猫头鹰长大后会吃掉自己的母亲。俗谚曰:“孤犊触乳,骄子骂母。”谚之意即:独生牛犊常顶撞母牛乳头,娇生惯养的儿子辱骂他的母亲。对于猫,它会吃掉自己的亲生骨肉,所以养猫的人会将可以断奶的小猫送给别人。而传说中往往说人吃猫以求生存。在单身汉的世界里,往往传说着蛇妻田螺姑娘的故事。至于蛇郎的故事:姐姐嫌蛇郎是蛇,妹妹爱蛇郎善良嫁给了他,但姐姐看到妹妹幸福由妒嫉而心生毒计。事实上,猫头鹰并不吃自己的母亲,蛇是危险有毒的动物;但为什么,猫在人看来是温顺的动物,却吃掉自己的亲生骨肉;蛇在人看来是凶狠的动物,但在毒蛇眼中,人比它更毒呢?一个少年,怀着厌世的哲学,在世间挣扎着,他性格恬静言辞却无比激烈。在世人看来,他逃避了整个世界,但在他看来,又一些阴险的家伙披上了蛇的彩衣,借助人对于蛇的恐惧做着邪恶的不属于善良的蛇的事情……
  • 论为了拯救男配我付出了什么

    论为了拯救男配我付出了什么

    某个自称D-81的系统绑定了她。从此笛柳走上了攻略男配掉节操的不归路。(1v1,双洁,男主为同一人)
  • 广寒

    广寒

    开启望星,掌控神秘的时间之力;召唤守护,毁灭一切可怕的敌人。看一个大山里走出的少年,如何一步一个脚印,从小小的青云城,踏向无边无际的星海,成长为绝世强者!广寒小说普通讨论群341845641
  • 偶像之少女时代

    偶像之少女时代

    偶像之少女时代.最近太爱看韩娱的小说.最喜欢少女时代了.金泰妍、郑秀妍、李顺圭、黄美英、金孝渊、权侑莉、崔秀英、林允儿、徐珠贤。九个女孩各有特色大家都会有喜欢的.其中本人最喜欢权侑莉,最爱徐珠贤,最想黄美英。新人新书请大家支持啊.因为要上班啊一章保证3000字啊.但是要一周一传啊请大家原谅啊每周日传7章。谢谢了前面有些章节可能要借鉴一些其他(大大)的,因为第一次请大家原谅啊!只是写出自己心中的少女时代,缘自己心中的幻想,现实不能,我在幻想中实现如果大家觉写的还可................请大家....收藏推荐啊......推荐啊........谢谢大家了...
  • CS之狼狗传说
  • 最强猎魔人VI

    最强猎魔人VI

    魔物复苏,猎魔人兴起!各怀异能踏上这片大陆!节选:奇迹大陆赫尔城,威士忌酒店。破烂的不成样的酒吧,却坐满了来来往往的人,像和平年代般聚在一起,谈论着最近出现的明星八卦!“听说,东巷那边来了个不得了的魔头呢!”“嗯呢,一夜间抹掉政府G3小队,实力应该在二代猎魔人,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家伙。”说话的猎魔人喝了一杯鲜红色的液体,铁的味道弥漫着一股腥味扑入口鼻,他满意的打了一个饱嗝,“有点小期待呢!哈哈哈哈嗝!”这便是奇迹大陆赫尔城!一个连空气都弥漫着鲜血味道的城市!头顶的红着眼的乌鸦,排着队欢快觅食的苍蝇,半人高的老鼠,这里是瘟疫的乐园同时是人类的天堂!没有法制,一切都随心所欲,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杀人景象,躺着的尸体,亦或者光着身子在街上发泄的人,而路过的人却没有丝毫反应,这一切早已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