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79200000003

第3章

1913年刘师培应南桂馨之邀,北上太原,充任阎锡山都督府高等顾问。在一次督府夜宴上,三十三岁的郭象升与三十岁的刘师培邂逅。此后二人过从甚密,一同逛书肆,切磋砥砺,互相拜服。郭称刘“申叔先生今卢骚”,还对南桂馨说:“刘先生在当代似不作第二人想。”刘则称郭为“山西一人”。

刘与郭相识不久,即向郭借《广雅》和《集韵》,一年后才还。郭曾问他做何考证,刘笑着说:“君曾见古今最长之诗几韵?我今作得六百韵诗一首,所以需此等书也。”刘殁后十五年,郭象升偶见《广雅》,感触往事,犹自怅然。

刘师培这首长诗,便是《癸丑纪行六百八十八韵》,又名《左盦长律》。仪征万仕国先生编著的《刘师培年谱》,书后按时间顺序,附录20世纪研究刘师培的论著及史料,第一部便是郭象升的《左庵集笺》。

批注古书是郭象升的名山事业。他曾说:“余于近世国学大家所服膺者四人。”这四个人便是孙诒让、皮锡瑞、章太炎、王国维。

他一生三次批注《十子全书》,多有创获。第二次批注将毕,值卢沟桥事变发生。他感于时局,写道:“杜工部诗‘老去才难尽,秋来兴甚长’。吾但有卷可开,即议论滚滚。十子书幸得料理一过,若不付劫灰,自当留一纪念。”

王通的《文中子》(即《中说》)他尤为钟爱,读过三十多遍,几可成诵。尝言:“《中说》行于世间千数百年矣,古人治理此书不知何如,若在近世,当无逾于鄙人者。此册乃天下第一,后有获者,慎勿病其书迹之丑而漫置之。”桐城汪吟龙当年在清华读研究生,为撰《文中子考信录》,曾驰函向郭象升求教,参阅郭的批注。汪著后来在中华书局出版,被王云五列入国学小丛书。

郭象升著有一部《古文家别集类案》,铅印线装本,两册,署“燕超楼丛著”。“燕超楼”乃其藏书楼名。此书收唐、宋、元、明、清五朝古文家一百一十人,始于韩愈,迄止贺铸。按时代先后分甲乙丙丁四案,每案又分上下两部。上部对每一位古文家的生平著述稍作介绍,重点放在品评其文章风格、得失、源流上,少则百把字,多则三五百字,博洽精要,一字不苟,其风神使我联想到钱锺书的《宋诗选注》。下部仿姚鼐《古文辞类纂》的文章分类法,附录本案所选古文家各类文章的目录,姚著已收者,是书则不收,计收三千余篇。

最有意思的是,每案之后,允叔先生还连连自问自答,说明同一时代的作家,为什么选张三了而不选李四。譬如甲案后:“或问何以不录黄庭坚?答曰山谷有韵之文甚工,题跋尺牍亦妙,然别是一派……山谷论古文极精,而不能作,朱元晦所谓临作时又怯了也。”乙案后回答元代作家有无遗漏:“今之观吾书者,疑其失入则有之矣,必不疑其失出也。”——如此不留余地,先生自负若是。这等自负,我想至少来自两个方面:其一,必须对选入的作家作品有准确的把握;其二,必须对未入选的作家作品有全面的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更难。唯其如此,方能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在纯学术的层面上搭建起一个对话的平台。

如今,这部《古文家别集类案》已成了文物。它和另一部由马骏撰写,郭象升作序、评点的《咏清史诗五绝三百首》,陈列在山西大学文科楼贵宾室的玻璃橱中。有资格当文物自是一种荣耀,但若仅供展之仰之,而不设法嘉惠士林,徒令观者一叹,终是憾事。

郭象升还著有《经史百家拈解》《渊照楼札记》《丹林生寤言》等。

伦明在《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中,称郭象升“好古”。与郭象升相知极深的贾景德,则把郭比作俞樾。在《沁水贾氏茔庙石刻文稿序》这样一篇严肃的文章中,贾景德用了很大篇幅写郭象升:“昔曾湘乡有言,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拼命著书。余政绩不敢望合肥毫末,而允叔之致力经史,则视曲园无愧色,古文辞或且过之。”贾景德学养深厚,长期担任阎锡山政府秘书长,颇有政声,诗名、书法亦著。赴台后任考试院院长、总统府资政。近代东南大藏书家刘承干因慕郭的大名,曾将其刊刻的《嘉业堂丛书》《求恕斋丛书》,从沪上邮赠给他。吾晋获此殊遇者,唯郭一人。

郭象升的“文誉”,最早得自一篇《崇奖名流论》。提学使汪颂年的评语是“一千八百人中得此一卷,令人惊叹欲绝”,称郭为“劬学之士”。入民国,他众望所归,应请撰写了一篇《山西全省天足会公启》。此文议论风发,激情奔放,指陈缠足有六弊,曰伤生、累事、弱种、诲淫、服妖、碍学,颇有创见,一时洛阳纸贵。阎锡山称他为“山西才子”。郭后来却说:“生平以此文博才人之名,其实多俗调也。”

民国五年(1916)出版的《文学研究法》,是郭象升纵横才气的一次井喷。这年他三十六岁。

《文学研究法》分文体篇、文心篇、文派篇、文选篇,末附《新名辞平议》《白话文平议》两文。他在叙中写道:

品藻诗文之书,自昔有作。大都自喻适志,其于启发头角,以教来者,未数数然也。夫学者之病,病于不广;教者之病,病于多歧。多歧则逐末流而昧大原,不广则引一端而废全体。然而矜高妙、思捷获者,相寻也。学绝道丧,有历阶矣。而况区区文字之云乎哉!

他这样论三曹:

魏武文词雅健,诗歌沉雄,即无事功,亦当千古。文帝诗文,视其父稍弱,而高华俊逸,亦古今帝王中所少见者。陈思王植,以绣虎天人,擅八斗之誉,才藻敏速,则抗行王杨;文思富瞻,则下视陈阮。五言诗歌,犹为无对,固文囿之神物,词坛之飞将也。

关于骈文,他说:

道咸之际,此体复衰,周寿昌振之。李慈铭、王闿运继起,极哀雅之致,具高朗之才。而通州朱铭盘亦一时健者,善取远势,又不滥用僻书,可谓能自重其体矣。

我手头的郭氏《文学研究法》,是根据民国二十一年(1932)七月山西教育学院丛书本复印的。这可能是大陆的最后版本。20世纪中叶以后,大陆提及这部专著的极少,港台却不乏知音。

台湾正中书局似乎隔些年就要印一次郭氏《文学研究法》。嘉义大学中文系杨日出先生,将1956年9月正中书局出版的郭氏《文学研究法》,列为“文学概论”科参考书目第十六种。该参考书目共列中外古今参考书目二十八种,外国有契诃夫、莫泊桑,中国有《西游记》、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等。

香港神州2004年第7期书目,将1970年7月台湾正中书局出版的郭氏《文学研究法》,列为“古典文学类”第四种。第二种是钱穆的《国学概论》。

《文学研究法》为郭象升赢得极高的文誉。“山西第一才子”“中国古文殿军”,种种赞誉潮水般涌来。笔者七八年前到晋城出差,乘隙赴泽州县周村拜谒郭的旧居——平顶院(宅基有高有低,但建筑群的屋顶在同一水平线上,故名)。其时平顶院尚挂一块周村小学的牌子。我问村人可知郭象升其人,一个中年男人说:“咋能不知道?山西第一,全国第七嘛!”

山西第一自不待言,全国第七的说法满有趣味,只是至今尚未坐实。近年屡闻泽州县有将郭氏老宅开发为旅游景点之议,这应是继阳城县皇城相府(陈廷敬老宅)之后,太行山又一处文化胜迹吧。

早在1919年,客居山西的桂林人郑裕孚就章印了一册《郭允叔文钞》(附诗钞)。郑裕孚字有愚、友渔,从政之余,倾心文事,著有《淡志室诗文存》。1934年南桂馨“发大愿、出巨资”刊印《刘申叔先生遗书》时,搜集校勘之役,请的便是这位郑先生。数年之间,负责审订、编目的钱玄同,“遇有滞疑”,便与郑书疏往返,先后给郑写了六十九封信;这在三百二十一页的《钱玄同文集》书信卷中就占了一百一十五个页码。前辈学者商榷之诚、敬慎不苟、务求确当的风范,令人钦仰。

从钱氏信中可知,南桂馨为申叔遗书所作的“南序”,还有郑裕孚的“后序”,都是由郭象升代笔的。略感遗憾的是,《钱玄同文集》中,凡“郭允叔”处,均被手民误植为“郭元叔”。

郑裕孚极爱郭象升的诗文,自云:“每得一篇,即振笔疾书之,如获连城璧。”他编的《郭允叔文钞》收文八十一篇,诗五十四篇。集中名篇佳什俯拾即是:《黄克强先生墓石刻文》《蔡松波先生墓石刻文》《故燕晋联军大将军吴公之碑》《振素庵诗集序》《太原市上购书歌》《刘申叔先生游晋长句赋赠》等。

郭象升论文重“气味”。《散体文简说》便阐发了这个观点。此文是1934年他在山西省立教育学院寒假讲学会上的讲稿,由学生笔录而成。郭之所谓散体文是与骈体文对举而言。在他看来,能用笔写文章的人未必就是文章家,只有所写的文章“在社会上发生效力,而且别有气味,始得谓之文章家”;作文“其难不在笔仗之灵巧,而难在气味之清醇。气味是徐徐地体验而来,与写字一样,用笔巧易能,而雅不易得,所以气味雅俗,全看你能与古人为伍与否耳”;“我们在学校中,文章只可重笔力,至气味则当徐徐揣摩耳”;“《左传》《汉书》气味最高雅,果能留心,自然可入佳境”。这些都是药石之言。他衡文的眼光可谓犀利,但视梁启超为“报馆之材”,认为梁的文章虽“痛快淋漓之至,然仍不能与古文相埒”,便近于苛刻了。

和那个时代很多老先生一样,郭象升一生大都用文言写作。但他不反对白话文,岂但不反对,还以其权力和影响提倡之。他执掌山西省立教育学院多年,据其入室弟子兼同事郝树侯回忆说,1928年郭给学生们办的学术杂志《采社》批示:“用新方法读古书每有创获,我们不要落后,多提倡多刊登这种论文。白话文反对不倒,现在政府用文言,将来一定是白话文。”

晚年他还尝试用白话写作。那时他读了大量翻译作品,就连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二十多册),也是见一本购一本。组诗《杂咏西史》《续杂咏西史》(均系抄本)虽是五言古体,但明白如话,类如“选民马克斯,共产推鼻祖”,“华盛顿生平,颇喜持威仪”,“气不可一世,讬耳斯太翁”等。随笔体的《丹林生寤言》(手稿本),则是文言和白话间作。下面两段随笔,可使我们窥见老先生读洋书后的思想变化,以及他数量极少的白话文的风致:

西洋人只论贫富,不论官民。百姓是愿做的,只不愿做穷百姓罢了。他的百姓是好行好动的,不像中国人安土勿迁。一上了路,有钱便坐头等车,搭头等船,你纵是个职官,因为没钱,坐在三等客舱,怎能叫一路人格外敬你。中国的清高处,是乡邻聚会,例奉绅耆首席,穿皮袄的大商,不敢与布袍穷举人争座位。因此笑西洋人专拜黄金。但是把百姓看成贱人,千方百计,以图免掉这两个字,却是中国人的恶模样,反不如西洋人爽快有实际。

小百姓有三分迷信,便有三分道德。赶车骡夫,一路逢庙磕头,不用问了,一定不会向你多索酒钱。

郭象升诗学造诣很深。他自束发之年,就酷嗜声诗之学。涉猎既多,不仅“百年晋故我能说”,而且“于汉魏以迄国朝作者之得失流别,亦略能言之。”

他写诗论诗重根柢,讲格律。

名僧力空法师(俗名任重远)出家前曾拜他为师,请教诗文之道。郭看了他的诗文后说:“文章如炼丹,须以火候为程,非曰有其志即可成其事也。”“凡越俗亢志之士,喜自运其思,而无暇研索古人陈编,以为多作即工,而不知根柢不具,即苦吟无益也。”进而要求他:“姑且停吟十年,取古人之书读之,诗固在其中矣。”力空法师出家多年后仍感念不已。

南社诗人蒋万里客寓太原,引郭象升为知己,请郭给他的诗集作序。郭写了一篇《振素庵诗集序》,称赏蒋诗以格律为先,不同于那些“率豪悍而不受律”的当世能诗者。又说:“君诗固自有本原,非一二浪得浮名者所敢望也。”这篇诗论数十年后仍引起学者的重视。1959年,舒芜、陈迩冬、周绍良、王利器诸先生,秉持“宁缺勿滥”的原则编《近代文论选》,他们从《民权素》第十四集中将这一篇选出,署名“象升”。

记得张梦阳有篇文章,推赞华南师大刘纳教授的文学史研究法。他说,刘纳在《嬗变》中论述1912—1919年中国文学时,一律以当时出版的报刊、书籍为据,查寻历史的真迹,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于是得出跟胡适绝不相同的结论:“光辉悠久的古典文学有一个不失体面的尾声。”不晓得刘纳教授在汗牛充栋的原始资料中,可曾见过郭象升的作品?若是没有,则《郭允叔文钞》毫无愧色地可以为她的结论提供又一例实证。

郭象升晚年寓居太原文瀛湖畔。他心境落寞,每以诗自遣:“天随雕翅转,秋兴雁行高。只觉苍穹大,难为白首搔”(《秋意》);“久雨不霁天沉沉,庭除昼晦如秋阴。泥封门巷客不至,独坐抚几多悲心”(《苦雨遣闷》);“读书草草知千古,花甲垂垂近一周。独抱文章期后世,坐观沧海到横流”(《拟范无错体·漫书》)。

“独抱文章期后世”——落寞时,他对自己的学术和文章也是自负的。

山西社科院高增德先生,多年来搜集郭氏遗著不遗余力,所获颇丰,且多为手稿或抄本。山西图书馆王开学先生积十年之功,整理出三十余万字的郭氏藏书题跋。两位先生胸襟开阔,视学术为天下公器,从不将他们千辛万苦搜得的资料深藏自秘。笔者从中即获益良多。王先生编的《郭象升藏书题跋》,由黄裳作序,张颔篆书题签,不久即可问世。高先生搜集复印的十余册郭氏遗稿,依旧在他那“速朽斋”中沉寂着。

近年听说郭的家乡有人也在研究他,未知进展。

同类推荐
  • 盼兮集

    盼兮集

    本书是书法家胡抗美的诗词集,主要是从作者以前出版的诗集和近期所写的诗词中遴选出来的作品,并在其中一些作品后附有作者的书法以供欣赏。全书共分为好时光、升平乐、折丹桂、踏莎行四个部分,收入有绝句、律诗、词等形式的创作,其中有生活一面,亦有言志一面。
  • 曾巩集

    曾巩集

    《曾巩集(套装上下册)》以《元丰类稿》为主,收录了现存曾巩的全部诗文,计诗410首,文752篇,是目前收录曾巩诗文最为完备的本子。《曾巩集(套装上下册)》是“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之一种。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散文创作上,他的散文以“古雅”、“平正”见称,讲究章法的严谨和布局的分明,叙事、议论委曲周详,节奏舒缓平和,用词朴素有分量,思致清晰,独具风格。《曾巩集(套装上下册)》据清代顾松龄刻本为底本,以元代丁思敬刻本为主要校本,较为全面详尽。
  • 长城外古道边----东北乡风笔记

    长城外古道边----东北乡风笔记

    本书收录《化外荒原》、《神圣的泥土》、《山城的静中消息》、《在这桃花盛开的时节》、《挽住芳菲》等散文作品。
  • 亨利·詹姆斯小说理论与实践研究

    亨利·詹姆斯小说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书旨在介绍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理论以及他的作品是怎样体现他的理论的,主要分为:詹姆斯研究概述、理论家詹姆斯、实践家詹姆斯三章内容。
  • 宋文选

    宋文选

    宋代是散文创作兴盛的时期,“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位是北宋散文名家。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北宋如欧阳修、王安石、三苏,南宋如陆游、朱熹等,或以文学见长,或以明理见胜,都是别具一格,自称一家。本书是对宋代散文的精选之作,藉此可以鸟瞰整个宋代的文学成就。
热门推荐
  • 血晶之痕

    血晶之痕

    一个血气滚滚的大陆,一名率性敢为的少年,一段离奇重生的因果,一块动乱古今的血晶,一道千古弥留的痕迹……以及一句绝望不甘的怒吼:“绝境重生,天地难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冷酷殿下拽拽爱

    冷酷殿下拽拽爱

    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枫林学院,不是为了给你们这些个校花校草解闷的,怎么一个个的都来找自己的麻烦?什么?因为我在新生会上向冷大校草告白?本小姐是这么容易告白的人么?事关五年前的记忆,势必要好好接触冷大校草,却从未想过,迎来的却是……
  • 有风来自大西洋

    有风来自大西洋

    余悸不喜欢这个名字!前男友结婚那天,她草草的选择了和相亲对象去了民政局。那个比她小几岁的男孩子幼稚、无聊、叛逆……很多年以后,她看到网络上出现的那句:我跨越数十经度只为温暖北极圈中的你,才明白,多年前,那个她所认为的小屁孩,是她在这长长的一生中最应该值得珍惜的存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非常鉴

    非常鉴

    三观正幻术师和无良剑客的掐架打怪日常。一朝被坑,许仙仙决定加倍坑回来。等等,怎么还纠缠上了,那就先坑他个几百年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佛说回向轮经

    佛说回向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你是我的回忆

    你是我的回忆

    六岁那年遇见你,你想要的都给你。追逐了你整个青春,我不怕等你,我只是怕永远也等不到你。
  • 无上仙君

    无上仙君

    一介书生,十年苦读,为母请命,不畏皇权,强者之路,由我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