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17900000002

第2章 前言

简牍时代,包括秦代到东汉末期,大约四百年时间,这正好是中国古文字向今文字转变的时期,也是中国书法史上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学术上叫“隶变”,就是汉字字体由篆书逐渐演变到隶书。

20世纪30年代之前,被称为20世纪东方文明四大发现中的两大发现就在甘肃,即,敦煌藏经洞和居延汉简。

河西走廊一带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汉武帝时期为解除匈奴在西北的长期威胁,出兵河西戍边、屯田,随着汉代对这一地区的经营,留下了大量的简牍文书。20世纪30年代初,出土了汉简一万多枚,轰动世界。随之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简牍学。

简牍所具有的极其重要的史学价值,无疑起到了“以简证史”的作用。

20世纪的一百年间,甘肃先后出土的简牍有五万枚之多,占全国出土简牍总数六万余枚的六分之五。其中有一万枚居延汉简收藏在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三千枚敦煌汉简收藏在大英图书馆,其余四万多枚收藏在甘肃。

甘肃简牍对我们研究秦、汉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外交、丝绸之路、民族关系、邮驿交通、科学文化、宗教信仰、社会生活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甘肃简牍中大量郡县官职的记载,补充了历史文献中官职资料的不足。诏书律令的出土,为研究秦、汉法律制度和法律条文提供了新材料。大量经济资料的出土,为研究两汉西北地区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以及地租、赋税形态提供了新证据。汉简中有众多的西北边塞防御体系、屯兵戍守、军队布防的详细记录。汉简中保留的儒家经典和古代典籍,有的为我们提供了与今不同的版本,有的则是亡佚了千年的古本。

甘肃简牍真实记录了我国早期西部开发的历史,汉简中的具体记载给我们提供了鲜活、生动的实例,与我们今天的西部开发有着历史的传承关系。

甘肃简牍中关于匈奴、羌人、乌孙、月氏等古代民族的丰富记载,表现了与中华民族文化和血缘上的源流关系。

甘肃简牍中所记载的历史、人物、事件以及制度本身,全都有其古老而深厚的文化内涵。

甘肃简牍很多都是书法精品,所反映的基本都是演变过程中的隶书、章草、今草、行书、楷书以及各种过渡性书体,代表了中国文字重要的发展阶段,几乎就是一部各体书法流变的书法史。

如果说,五千年以前,我们先祖仰头看见的那个“月”,被形象地刻在甲骨上,到了简牍时代,“月”加上了中间的两横——月亮上的桂树长大了;而“日”则从甲骨文到小篆、隶书,到今天的楷书,基本一致,太阳越升越高,“日”的光芒也由中间的一点扩大为光芒万丈的一横了。仰头,我们眼中的“月”和“日”与先祖们眼中的“月”和“日”,形象和意义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变化的只是我们的喜悦,或者悲怆。一如五千年以前一样,被我们继承下来的汉字若我们身体里的血液一般,在“月”和“日”的陪伴下,将继续血脉相传下去。

汉字,与日月同在。

为了更好地认识简牍的价值,我们有必要知道一些基本的简牍常识。

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木简及竹牍和木牍的概称。

汉字策、简、籍、簿、笺、札、检、椠等从竹、木字形,都反映了简牍的制成材料。

把竹子、木头劈成狭长的小片,再将表面刮削平滑,这种用作写字的狭长的竹片或木条叫做“竹简”或“木简”,较宽的竹片或木板叫做“竹牍”或“木牍”。竹质的还要在火上炙干,叫做“汗青”或者“杀青”,目的是易于着墨和防蠹。

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文献记录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简”,是古代书籍的基本单位,相当于现在的一页。字数较多的,写在数简上,编连在一起,称之为“册”。较长的文章或书所用的竹简较多,需按顺序编号、排齐,然后用绳子、丝线或牛皮条编串起来,叫做“篇”。一篇可能包括数册。

用竹片写的称“简策”,用木版写的叫“版牍”。超过一百字的长文,就写在简策上,不到一百字的短文,便写在版牍上。写在版牍上的文字大多数是有关官方文书、户籍、告示、信札、遣册及图画。由于文字内容有异,所以称谓有别,如军事的文书叫“檄”,用于告示者称之“榜”。将信写于木版,然后再加一版叫做“检”,在检上写寄信人和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叫做“署”,这也是信封的起源。将两版合好捆扎,在打结的地方涂上黏土,盖上阴文印章,在黏土上出现凸起的字,这就是“封”,使用的黏土叫“封泥”。由于写信的木版,通常只有一尺长,故信函又叫“尺牍”。

牍多为木质,与简不同之处是加宽好几倍,有的宽到6厘米左右,个别的达15厘米以上。牍多用来书写契约、医方、历谱、过所(通行证)、书信等。

简牍形态各异,较重要的有简、牍、觚三种。

皇帝诏书用尺一牍,牍也用来画地图,这是后世称一国疆域为“版图”的由来。牍同时也用来书写一部书内所包含的篇名,这就是后来书中“目次”的起源。

觚用木头削成多面的菱形,可多至七八个面。一般都较长,有的长至80多厘米,容字较多,常用来抄写字书,也可用作记事、打草稿或练字。

用于简牍的书写工具有笔、墨、刀。简牍上的文字用笔墨书写,刀的用途是修改错误的文字。“刀笔吏”的称呼也源于此。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可知,简牍流行于先秦,两汉时期最盛,之后被纸张所取代,简牍在中国使用的时间长达一千余年。

阳飏

2013年4月

同类推荐
  • 一曲惊梦

    一曲惊梦

    往事,往世,如果给你一次重来的机会,你会选择怎样的人生。当新的生活与旧的记忆彼此碰撞,挥起水袖,唱一曲惊梦。
  • 孙子与兵家思想

    孙子与兵家思想

    《孙子与兵家思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重生之玩转宋朝

    重生之玩转宋朝

    “肖玉,朕要杀了你,为什么要取这样一个名字,就凭你,也想玩转朕的宋朝”“这个……宋朝是属于宋朝的老百姓的,不是属于个人的”
  • 三国之龙胆亮银

    三国之龙胆亮银

    现代的青年意外穿越,来到东汉末年三国时代。怕死的他却成为了被刘备夸为“一身是胆”的赵云身上。不为刘备的虚情假意所感动,不为武将之间荣耀所奋斗。为的只是英雄冢,温柔乡。
  • 小小战争

    小小战争

    人要是点背,喝口凉水都塞牙。宇文轩一个堂堂大学生穿越到了异界。穿越了无所谓,但偏偏来到了一个阴盛阳衰、女尊男卑的国家。想跑跑不掉,想诉苦没对象。而且最可气的还摊上了一个倒霉的人权系统。系统的终极任务是让他在这个几十年都没有发生战斗的世界造反,推翻女皇统治,创造男女平等世界。这不是难为人吗,自己就是一个大学生,最伟大的目标不过是月薪上万,娶个媳妇儿生个娃.......万幸的是,系统之内可以抽取三国名将当参谋。白手起家做商人,招兵买马。这一切都为了一个目的,坐等天下大乱,推翻女皇统治.....书友群:199192210。大家踊跃加入,可以找我要龙套哦.......
热门推荐
  • 权少萌妻

    权少萌妻

    世上没有一顿美食拿不下的人!如果有,就两顿!萌妹子觅觅手擎百宝袋,凭借精湛厨艺,在战斗虐渣、俘获人心的路上一去不复返。哥哥、老师、亲友团,一个都不能少!田觅:“听说哥哥是假的?”某少:“当然是假一赔三啊!”田觅:“哪来的三?”“这个三嘛——”某少指指自己,“咱们努力一下,添两个小包子?”田觅:“……小哥哥,计划生育呢!”
  • 骑狐难下

    骑狐难下

    在这个地方,动物成精,他们与人一样生活着,拥有同样的感情和生活习惯,耳朵和尾巴是他们的标志。以狐虎狮熊四国为主的生活。四国的争斗几乎没有停止过,我们的女主人正是这猫族部落自小派到狐虎两国的人,目的是让四国崩溃。但是,她与狐国王子邂逅让人……
  • 赤月传

    赤月传

    阅读本书,对读者的要求是必须有强大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否则,你丫就混乱了!双主模式,打造史上最混乱小说,涵盖修真、杀戮、校园、职场、僵尸、鬼怪、悬疑、穿越……
  • 别了我的小星星

    别了我的小星星

    2222年,人类发布首部星球流放法。很幸运地,白月儿成为首位施行者,流放至六百万光年外的不知名星球……机器人不夜邪笑道:“小月儿,该睡觉了……” “不!不!不!我的星球,我做主!”白月儿不满地怒吼道。
  • 快穿2n

    快穿2n

    (1v1甜宠,所有小位面的男主其实都是一个人。)系统正在启动中……某女莫名其妙的被逗逼系统选中,要穿梭到各个世界去完成任务,拿积分,才可以回到现实世界,虐死前男友和她的好闺蜜……
  • 妻凭子贵

    妻凭子贵

    司徒青黛从没想过飞上枝头当凤凰,毕竟一入侯门深似海,但滕王世子却派人上门提亲,为了成就家业她还是嫁了。这一嫁她才知道,自己尊贵的丈夫有多难讨好、多难亲近,明明爱上她了,却可以忍着不说,就算圆房了也不要孩子。然而在她有了身孕后,她不想再隐忍,决定要离开他……
  • 我拯救了银河系

    我拯救了银河系

    新书《NBA最硬的男人》已签约,求关注O(∩_∩)O~
  • 笙南国

    笙南国

    那个秋天,他遇见了那个她。那个秋天,他昭告天下“她是他的皇后。”那个秋天,无数个梦中。他却想着别的女人。那个秋天,有一个漫长的故事……
  • 唧唧复唧唧!

    唧唧复唧唧!

    鸡……鸡鸡复鸡鸡木兰数小鸡~当代女大学渣手抓脐带穿肠而来,手拿鸡毛掸子,玩儿转古代。 木兰:“吃屎解决不了问题!” 马崇飞“啥?” 木兰:“你,你竟然偷偷躲在密室里搓粪球!” 南柯:“......” 本文轻松搞笑,并未遵循历史上的花木兰!!!
  • 学生热捧的当代名家散文:心灵的花园

    学生热捧的当代名家散文:心灵的花园

    本书作者认为:“值得庆幸的是,虽然在爬行,但我能感觉到自己还是在进步着,能够几年上一个小台阶”。这虽是在自谦,但我们借此看到了作者的真诚。从该作者的经历中,我们明白写作的诀窍——不断地读书,不断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