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83800000071

第71章 孝宗朝的外交和内政(1)

孝宗即位之初,锐意恢复,以一雪靖康之耻。他首先命张浚领导北伐战争,但是,由于国力不济,军队腐朽,加上太上皇帝高宗的阻挠,金朝的统治也比较稳固,南宋无隙可乘,最后双方以签订“隆兴和议”而暂时告一段落。

接着孝宗又重用虞允文,希望他能够领导未来的抗金战争,但随着虞允文的去世,拟议中的北伐也中途夭折。与此同时,孝宗企图依靠外交斗争使金人作出让步,但在金人的威胁下,完全落了空。反之,为了支持战争,并极尽对太上皇帝夫妇“孝养”之能事,对广大民众的剥削非常残酷,国家的财政状况虽然比高宗朝有所改善,阶级矛盾却更加尖锐。

孝宗朝政治上的最大特点是皇帝实行“独断”,宠信近习,频繁更换宰相和大臣,这样虽然有效地防止了高宗一朝权相政治的出现,却由于用人不专,官员的才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近习用事,对政治也带来了副作用。

孝宗晚年,锐气尽失,转向安乐,与前期竟判若两人,因而淳煕之政与绍兴后期已无多少差别。淳煕十六(1189)年二月,孝宗以替太上皇帝服丧为由,“内禅”光宗,从而结束了孝宗一朝的统治。

第一节 孝宗朝前期的对金关系

一、张浚北伐和符离之败

孝宗即位后的次年,改元隆兴(1163-1164),以合建隆、绍兴之义,又称太上皇帝赵构为光尧寿圣太上皇帝,称太上皇后吴氏为寿圣太上皇后。宋朝自真宗以来,历代帝王都出自太宗一系,孝宗即位,意味着皇权又转到了太祖一系,这不仅在当时统治集团中起了一新耳目的作用,也使南宋在内政和外交政策方面有可能作出一些调整。

孝宗在藩邸时,对秦桧的所作所为已表示不满,还识破他临死前企图让其子秦熺代相的阴谋。完颜亮南侵时,孝宗也表现出一定的抵抗决心。一些事实表明,孝宗与高宗不同,早年就怀有收复北方失地的志向。

完颜亮南侵失败后,南宋政府开始停止履行“绍兴和议”,也没有从收复的州县撤军。金朝方面这时正忙于镇压契丹农牧民起义和河北、山东的农民起义,对南宋虽然不满,一时也无暇顾及。这样,除吴璘领导的川陕宋军仍不断与金兵进行战斗外,宋、金在东线和中线都暂时处于不战不和的状态。孝宗即位的当年冬天,金世宗在基本上镇压了北方人民起义,稳固了后方以后,以南宋不还旧疆,不奉岁贡为由,任命右丞相、都元帅仆散忠义驻节南京(开封),指挥诸将,左副元帅纥石烈志宁军于睢阳(在河南商丘南),准备对南宋展开新的军事行动,以迫使宋廷就范。

南宋方面,孝宗也正在积极进行北伐的准备。但是,若要开展北伐,首先必须依靠一二大臣来主持其事,只是绍兴以来积极主张抗金的大将和谋臣此时已凋丧殆尽,孝宗便把领导抗战的重任寄托于两个人的身上:一位是自己的老师、“号为智囊”的翰林学士史浩,另一位是颇负抗战派领袖虚名的张浚。不久,孝宗擢史浩为参知政事,同时,以张浚为少傅、江淮东西路宣抚使,封魏国公。

在当时南宋诸大臣中,史浩与陈康伯一样,是一个务实而稳健的主守派官员。在他的建议下,孝宗先后恢复了胡铨、李光等人的官职,起用积极主张抗金的陆游等人,并下诏雪岳飞之冤,“复其官爵,禄其子孙”,又“逐秦桧党人,仍禁辄至行在”。崇岳贬秦的结果,使朝廷上下投降的空气为之一扫。

为联络北方义军,做好北伐准备,孝宗又采纳史浩的建议,任命布衣李信甫为兵部员外郎,“赍蜡书间道往中原,招集豪杰之据有州郡者,许以封王世袭”,以便在日后的抗金战争中,尽可能地获得北方人民的支持。

史浩既反对向金人卑躬屈膝、妥协投降,也反对冒险对金人用兵,主张在物力、军力已有充分准备的条件下,再进行北伐。为此,他对孝宗说:“先为备御,是为良规。傥听浅谋之士,兴不教之师,寇去则论赏以邀功,寇至则敛兵而遁迹,谓之恢复得乎?”他接受完颜亮南侵的教训,主张加强对瓜洲、采石两地的防守,以巩固长江一线。

张浚则与史浩相反,要求不顾一切地进行北伐,他第一次面见孝宗时,对他说了一通“人主之学,以心为本,一心合天,何事不济”的大道理后,建议孝宗亲赴建康,以动中原之心;用师淮甸,进舟山东,以为西线吴璘的声援。另外,他还主张先城泗州,以坚守两淮。在锐意北伐的孝宗看来,张浚对金人的态度,比史浩更加符合自己的心意。

隆兴元年(1163)正月,孝宗任命史浩为右相,张浚进枢密使,都督江淮东西路军马,开府建康,具体负责用兵事宜。

三月,金左副元帅纥石烈志宁移牒南宋宣抚司,责宋归还海(江苏连云港)、泗、唐(河南唐河县)、邓(河南邓县)、商州(陕西商县)旧疆,岁币如昔,免奉表称臣,世为侄国,但被张浚拒绝。于是,纥石烈志宁调兵遣将,摆出一副准备南下的架势,对南宋进行恫吓。张浚知道自己的军事行动得不到史浩的支持,就指使都督府将领、主管殿前司公事李显忠和建康都统制邵宏渊,越级向孝宗请求“引兵进取”。

但是,张浚立即进行北伐的主张遭到许多官员的反对,如武锋军都统制陈敏以为:“盛夏兴师,恐非其时。兼闻金重兵皆在大梁,必有严备。万一深入,我客彼主。千里争力,人疲马倦,劳逸既异,胜负之势先形矣。愿少缓之。”以吏部尚书、龙图阁学士致仕的韩元吉,写信给张浚,向他分析了和、战、守三者之间的关系说:“和固下策,然今日之和,与前日之和异。至于决战,夫岂易言。今旧兵惫而未苏,新兵弱而未练,所恃者一二大将,大将之权谋智略既不外见,有前败于尉桥矣,有近衄于顺昌矣,况渡淮而北,千里而攻人者……然彼复来攻,何得不战?战而胜也,江淮可守,战而不胜,江淮固在,其谁守之?故愚愿朝廷以和为疑之之策,以守为自强之计,以战为后日之图。”权户部侍郎周葵亦“谓不可轻举,累数百言”。可是张浚一概不听,再次要求孝宗“降诏幸建康,以成北伐之功”。

孝宗一时拿不定主意,转问史浩,史浩列举军事、财政等方面尚缺乏充分准备的理由,表示反对。于是张浚和史浩在殿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双方谁也没有能说服谁。事后,史浩又提醒张浚说:目前我方是兵少而不精,二将(指李显忠和邵宏渊)不可恃,能上前线的士卒不过六万人,即便收复了淄(在山东淄博南)、青(山东益都)、齐(山东济南)、郓(山东东平)等州,也没能伤它多少。反之,金若以重兵犯两淮,以荆、襄为之牵制,则长江一线就岌岌可危。双方辩论诘难五日,张浚仍不听。史浩再次委婉地劝他道:我与你多次议论不同,不仅是为了社稷生灵,也是为你着想。你以大仇未复,决意用兵,这是出于忠义之心。但若不根据形势而遽然出兵,这仅是空慕复仇的虚名。如果你想建功立业,还须等待数年方可,万一轻率用兵遭到失败,对你的声名也将是个重大损失。张浚回答道:你说得不错,可是我已经老了,不能再等了。史浩又劝:你立下了抗战的规模,让后人去完成抗战的大业,一样有功劳。可是张浚固执己见,根本听不进去。次日,张浚再次面见孝宗,奏道:“史浩意不可回也。恐失机会,惟陛下英断。”

左相陈康伯虽然没有像史浩那样激烈反对,但也不同意立刻进行北伐。

于是当年四月,张浚征得孝宗同意,绕开三省、枢密院,直接命令李显忠、邵宏渊等出战。任相仅百余日的史浩得知后,以为自己身居右相,出兵不得与闻,已不能行使职权,就坚决辞去相位,五月,出知绍兴府。

北伐一开始,宋军取得主动。隆兴元年(1163)五月,李显忠攻取灵壁(今属安徽)、邵宏渊攻取虹县(安徽泗县),金将蒲察徒穆、大周仁及萧琦先后出降,金河南都统奚挞不也叛金降宋,入李显忠军。李显忠趁势攻入宿州(安徽宿县)。北方人民纷纷响应,“中原归附者踵接”。捷报传到临安,宋廷擢李显忠为淮南京畿京东河北招讨使,又擢邵宏渊为宁远军节度使、招讨副使,地位在李显忠之下。

可是,李显忠在战争初期稍稍取得一点胜利后便骄傲起来,在宿州城里每天与部下置酒高会,既不谋进取,也不作防守,听说金纥石烈志宁从睢阳(在河南商丘南)仅率万余骑兵来攻宿州,就有轻敌之色。当时,宿州城中用于犒军的钱物有金三千余两,银四万余两,绢一万余匹,钱五万缗,米、豆等粮食六万余石,其余物资也不计其数。可是作为统帅的李显忠,不是公平分配,而是让他的亲信部曲先恣意搬取,只剩下少量钱物犒赏他部士兵,三兵才分得一缗,于是士卒怨怒,人无斗志,在一定程度上种下了后来惨遭失败的祸根。

纥石烈志宁设疑兵于宿州之西,遣别军攻陷宿州之南,自率大军扼宿州东南以断宋军归路。这时,张浚命令邵宏渊听从李显忠节制,当看到邵宏渊不悦,又改令两将共同节制全军,由于前后号令不一,造成指挥混乱,宋军上下乱成一团。当时李显忠、邵宏渊两军并集于宿州城下,合丁夫共有十余万之众。孝宗对前段胜利虽感鼓舞,但认为盛夏人疲,不宜连续作战,急召李显忠等还师。诏书尚未传到军中,纥石烈志宁的大军已经来到宿州城下。

五月二十二日,李显忠与纥石烈志宁的军队战于宿州城下,李显忠同时通知邵宏渊出兵夹击金军,邵宏渊因心中不服,故意按兵不动。当晚,李显忠的中军统制周宏率军先遁,继而其他宋军也纷纷逃跑,李显忠只得将军队开进城内,金兵乘虚攻城。次日,宋军弃城南逃,金兵追到宿州北面的符离集,“于是显忠、宏渊大军并丁夫等十三万众,一夕大溃,器甲资粮,委弃殆尽。

士卒皆奋空拳,掉臂南奔,蹂践饥困而死者,不可胜计。二将逃窜,莫知所在”。金兵前锋直抵滁、和州,朝野大震。

这次战争虽在宿州城下展开,可是张浚却远在离宿州四百里之外的盱眙指挥战事,当他听说宋军溃败,金兵且至时,急忙退到扬州。由于南宋在长江以北既乏可以御敌之兵,又无可以坚守之城,在长驱直入的金军面前,张浚立即陷入“窘惧无策”的境地,他竟私自任命太平州通判张蕴古为朝议大夫,派往金营求和。左右之人制止了他这样做,张浚就向孝宗奏请致仕,并请求遣使议和。孝宗发怒道:“方败而求和,是何举措!”不同意立即求和。

六月,张浚降授枢密使、江淮东西路宣抚使。邵宏渊、李显忠皆被贬官安置。

同时擢反对轻率对金用兵,一贯主张坚守的周葵为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幸亏金朝刚刚经历过完颜亮南侵的失败,军事力量尚未完全恢复,所以除了要求南宋继续遵守“绍兴和议”,归还海、泗、唐、邓四州地,及归还中原归正人,便与之议和外,并没有乘胜南下,这使孝宗和张浚都深深地松了一口气。八月,张浚复任都督江、淮军马。十二月,陈康伯因病辞去左相,以除右相不足半年的汤思退接替。在礼部侍郎、参赞军事陈俊卿的建议下,张浚被擢为右相,要他戴罪立功,责其后效。汤思退力主对金人屈辱退让,张浚仍表示要恢复中原,孝宗在人事上所以作如此安排,一方面是为了安抚退居在德寿宫的高宗,另一方面也表明他并没有彻底放弃恢复中原的打算。

张浚一旦登上相位,又“复谋大举”,但孝宗以为时机并不成熟,不与支持。隆兴二年(1164)四月,孝宗罢江淮都督府,不久又罢去了张浚的相位,出判福州。八月,张浚赴任途经余干(今属江西)时病故。

张浚北伐失败的直接原因是李显忠、邵宏渊两将的腐败无能,但主要原因还在于高宗、秦桧当政以来长期执行投降政策,造成宋军士气低落,战斗力被严重削弱,敌我力量对比,尚不足以压倒对方的缘故。作为太上皇帝的赵构又处处加以掣肘,使孝宗根本放不开北伐的手脚。这些当然都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作为主战派的张浚,缺乏知己知彼之明,志大才疏,专横任性,盲目实行抗战,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考察张浚指挥一系列抗金战争都遭到惨败的原因,不仅与他出身书生,不懂军事,措置乖方有关,而且也是他刚愎自用,压抑武人,忌刻专横,追逐个人的权势和声名所致。有学者以为:“当南宋初年民族危亡之际,张浚托名恢复,大言误国,三战三败,流毒苍生,他如党汪黄、排李纲、诛曲端、引秦桧、害岳飞等,在南宋初年制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历史冤狱,酿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军事溃败,使南宋辛苦积聚的一点抗战力量,遭到一次又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国家民族一次又一次地陷入严重危机。”这一评论,可谓一针见血,非常正确。

同类推荐
  • 我的民国岁月

    我的民国岁月

    一次普普通通的感冒让一名普普通通的在校大学生变成了一个清末普普通通的叫花子,初到清末的方华该如何适应这格格不入的时代,又该如何定位自己的未来?一无所有、身无长物的方华仅能凭借着对历史不太准确的把握,一点点的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未来,且看方华的民国岁月,感受其中的辛酸苦泪、失望彷徨,以及从中获得的真挚友谊、幸福感情,一切尽在《我的民国岁月》中。
  • 韩信

    韩信

    无语中..........明史好混乱.......写了五万瓶颈......《韩信》不更新了额,新书存稿中......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民间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在民间流传、广受欢迎的一种文学形式。民间故事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语言活泼,想象奇异,蕴涵着对勇敢、乐观、善良等情操的褒扬……
  • 马氏三国

    马氏三国

    一个21世纪的现代青年在一次参观中不幸身体和灵魂分离,灵魂穿越到东汉末年一个小孩的身上,为大汗,为爱人,为亲人,为自己找到回家的路而奋斗......
  •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本书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
热门推荐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穿越神妃很嚣张

    穿越神妃很嚣张

    沈清九,一个来自22世纪的第一神医,因为一次刺杀活动,被敌人折磨致死,还莫名穿越到一个小国家--璇月国。不仅如此,她还变成了一个废柴小姐???修为尽废,然而更可恶的是一个庶女竟然也能爬到她这个嫡女的头上。沈清九扶额:唉,本姑娘的脾气很暴躁,是要我下手毒死你还是治死你,本神医也是好无能为力啊...君夜寒,璇月国的病秧子王爷,是神幻的暗夜之王,天才中的天才,不过他竟然也是22世纪穿越来的!!?还是为了她所谓的“小王妃”。“君夜寒,你个王八蛋,你信不信本神医弄折你的第三条腿!!!”“你可以试试啊,小九王妃”君夜寒带着戏谑的眸子轻笑道。
  • 徐宁帝姬传

    徐宁帝姬传

    新书开坑,求收藏、求推荐票......这是一个落难公主扮猪吃虎的故事,刚开始,书里的人们以为公主是傻缺;后来,读者们觉得公主是傻缺,再后来,连创作了公主的爻豆豆都认为公主是傻缺;直到最后,公主仰天大笑一嗓子,你们这群傻缺!!!
  • 有你的人间

    有你的人间

    你我曾约定,一起梦一回这人间。可走着走着,就只剩下了一句各自珍重,就像我当初说过的,要么离你远远的,要么在你手里死的连渣都不剩。
  • 仙葩

    仙葩

    人生起伏,潮涨潮落,凡人如是,修仙之人亦不可避免……
  • 攻陷你的城堡

    攻陷你的城堡

    偶然的相遇,似乎是上天的安排。只是为什么是在被打劫的情况下?脑子瓦特了的白果准备救人一命没想到反而被人救了。若是上天给白果再来一次的机会,白果绝对不跑了,她就静静的站着等待肖博宇帅气的解决完一切就好。
  • 小僧一念

    小僧一念

    破落小苗,嗜血妖藤,仙佛妖魔,不休纷争。
  • 孩子上幼儿园前要学会的66件事

    孩子上幼儿园前要学会的66件事

    本书是为宝宝入幼儿园精心准备的。书中围绕孩子在入园初期容易出现的问题,紧密结合这一阶段幼儿园的身心发育特点,既有科学的训练方案,又有给家长的合理建议,还特别为孩子们引入了活泼、有趣的卡通形象。相信孩子们在《孩子上幼儿园前要学会的66件事》的指导和帮助下,能做好充分的入园准备,更快、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魂炼苍穹

    魂炼苍穹

    神武世界,妖兽横行,人类为了生存下去,团结一心,由强者组织成联盟,一同抵抗妖兽的侵袭,正因为如此,妖兽地盘内拥有大量的宝物,俨然末法多宝的时代。从地球极限狂人苏辰,莫名其妙地穿越到同名同姓之人身上,穿越异界,不是悲催,更不是无奈,而是代表着有全新的极限给他突破。在这里,他将走出一条全新的传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