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后勤工作是军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冷兵器时代,驻军后勤主要是粮草保障。近代,火器成为主要装备,弹药、运输、卫生保障渐趋重要。现代,由于机械化所需油料和弹药的增加,卫生保障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使物资、技术、卫生、运输成为四大主要保障。
第一节清及清前驻军后勤
一、秦汉军队供给
秦始皇帝三十五年(前212),令大将蒙恬,自今淳化县至内蒙古包头市堑山填谷,修筑直道,穿越今志丹,有数万驻军和劳役修筑秦直道。秦在郡、县建有地方部队,其编成与战国时期基本一致,陆军有步兵、车兵、骑兵三个兵种。秦军的武器装备全部由国家统一制造、统一供给,设有专门保管武器的仓库,并制定了有关武器保管方面的规定。
西汉时,因连年与长于骑射的匈奴作战,所以朝廷鼓励民间养马,用于组建和装备骑兵。汉文帝时,规定凡有出车骑马一匹者,可免三人服役。汉景帝时,朝廷开始大规模养马,并设立马政组织。京师长安设有六厩,每厩有马一万匹。到汉武帝时,“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所需粮草,除征收军赋外,还采取开辟官田,组织戍屯,亦兵亦农,兵农合一的办法来解决。东汉军队的兵器及官兵的俸饷,均由朝廷配发供给。
二、隋唐军队供给
隋朝为解决兵源和粮草问题,实行了均田制与府兵制的军民合籍制度。
隋开皇十年(590),隋文帝针对府兵家属随军调动,居住不定,生活困难,既难确保兵源,又难保障军队供给的问题,诏令将军户编入民户,改属州县管理,与民户一样由政府分给田地,从事生产。按兵役规定,民夫征入军府服役后,归属军府管理,这一改革变兵民分离为兵农合一;变军人世代服役为普遍征发,结果是既扩大了兵源范围,又使国家的收入和军队的供给有了保障。这种兵农合一制度的推行与均田租调制度的推行紧密相连,按均田租调的规定,一夫受田100亩,其中20亩为永业田,归受田者所有,80亩为露田,受田者死后要交还国家;妇女、奴婢受露田40亩;丁牛一头,受田60亩。一夫一妻为一床,年缴租粟三石,绸绢三丈。丁男每年服役一月,服役期间的供养由个人负担。
唐代在均田制基础上采用耕战兼顾的府兵制度。平时,府兵大部分从事农耕与训练,小部分轮番到京城宿卫或戍边;战时,朝廷任命将帅领兵出战,战事结束,兵还本府,继续生产与训练。这种制度既使国家保持一定数量的武装力量,又可减少军费开支。唐玄宗天宝年以后,府兵制已名存实亡,遂改为募兵制。边将为扩大自己的实力,自行征兵,导致军费猛增,民赋沉重。
三、宋明清军队后勤
宋代,县境为宋夏边地,驻军较多。长期争战,后勤供应颇为艰难。由于火药的发明,火器开始运用于军事。主要有火箭、火炮、火枪、火药鞭箭、引火球、铁嘴火鹞、毒药烟球等10余种。北宋驻军虽装备了一些火器,并在战争中起到一定作用,但因火器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故作战时仍以冷兵器为主。
明代,由于生产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武器装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一些部队的火器装备已占到60%,火器的杀伤破坏作用在战场上大显威风。
清代,驻境绿营兵冷兵器与火器并用。绿营官兵俸饷远不及八旗兵优厚。米、粮、豆、草供应,由驻地仓储就近支用。
第二节民国时期驻军后勤
一、国民党驻军后勤
(一)粮饷
1935年以前,驻境国民党军的吃粮基本上采取的是划邑就食的办法。
由于志丹自然条件较差,生产力水平低下,其粮饷供应主要依靠征收赋税、硬行摊派,甚至纵兵抢掠以供军资。
(二)武器装备
1931~1935年,驻境国民党军的武器装备种类较杂,除美式、日式、德式、捷克式外,还有国产和仿造的,骑兵部队还装备有马刀等。
1947年,国民党胡宗南部进犯陕北时,所部装备的武器品种有步骑枪、冲锋枪、卡宾枪、轻重机枪、八二迫击炮、六○炮、化学炮、山炮、战防炮等。
二、红军后勤
(一)组织机构
1935年,红26军所部各连都设有司务长,负责筹划、供应等项后勤工作。
1936年7月,中共中央到达志丹后,中央军委西北办事处就设有供给部、卫生部和兵站部等后勤机构。红军组织进行山城堡战役时,根据中央军委指示,1936年11月16日,前敌后勤部在志丹设立了后勤中站,并在顺宁川设立了分站,战前保障部队给养和作战物资供应,战后组织后勤人员和动员群众搬运战利品和转送伤员。
(二)经费与给养
1933~1936年,红26军和中央红军在志丹驻留期间,其经费来源主要有:一是靠发动群众打土豪劣绅,分钱财、粮食、牛羊来解决部队的供应。
二是靠打仗缴获国民党军及民团的钱财来补充自己。三是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使红军的供应有了可靠的保障。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吴起时,中共赤安县委和苏维埃政府动员群众迎接红军,并在沿洛河川的金汤、金丁、吊坪、牛沟、旦八、白叶沟、寺崾崄、崾子川和周河川的桃沟、顺宁、白草台、徐台子、刘坪、保安城、芦草沟、康家沟、杨城、川口等地设站布点,热情招待。广大群众杀猪宰羊,碾米磨面,人背畜驮,纷纷送往接待站点,慰劳中央红军。在十多天中,全县筹粮10万多斤,草料3万多斤,杀猪200多头,宰羊1000多只。同时,群众还为给养困难的红军捐赠了衣物和鞋。
(三)交通运输
红军和游击队交通运输依靠途径有三:一靠两条腿行走;二靠人背驴驮等运输少量的携行物资;三靠苏区政府帮助红军组织担架队、运输队,转送安置伤病员和运输物资。1935年11月,红一方面军的60多名重伤员分散安置在群众家治疗养护。12月“三边事件”发生后,一部分叛变分子窜入赤安县境,和地方反动分子勾结,到处搜杀红军伤病员。1936年1月22日,王贞民团在旦八区麻子沟一带搜出21名红军伤病员,就地枪杀。当地群众王成祥、王福胜、徐光胜等人赶到现场掩埋尸体,当发现有七名战士还活着时,就把他们抬回家精心照顾,这些伤员恢复健康后全部归队。
(四)武器装备
红军初建时期,武器装备简陋,使用的武器主要是步枪、手榴弹等轻武器,且数量极为有限,部分红军战士和大部分游击队员使用的还是大刀、长矛一类冷兵器。武器装备来源,最初是由刘志丹领导的渭(南)华(县)起义部队所持武器。此后,随着红军的发展,武器弹药等主要靠作战缴获。王庄哥老会兵工厂、甄家峁赤安县兵工厂也曾生产出枪支装备部队。
(五)医疗卫生
1936年以前,红军的伤病主要靠当地郎中救治。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迁到志丹县康家沟村,美国大夫乔治·哈姆特(马海德)开始将西医西药传入志丹。
三、八路军后勤
(一)给养供应
志丹地处黄土高原,土地贫瘠,境内基本无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也很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加之国民党当局对边区实行经济封锁,更使边区经费和物资供应紧张。为了保障部队生活必需品的供给,减轻人民负担,驻境教导第2旅等部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开展农副业生产,改善部队生活。教导第2旅,于1944年2月由晋察冀军分区进抵陕甘宁边区,为响应1943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向全边区党政军民发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该部在东起洛河川王家坪,西至瓦子川约60公里的地区内开展大生产运动。全旅种粮种菜2.07万亩,产粮178万多斤,做到粮食自给四个月,蔬菜全年自给。此外打窑洞700多孔,盖房80间,各团还组织了军人消费合作社,并集中牲畜周转运输或从事商业等。各连队组织人员上山砍柴、挖药材、烧木炭,外出打工、养猪、养羊等,以解决部队伙食供应及公杂费用。1945年,教导第2旅在大部分团队执行战斗任务的情况下,全旅仍然收获细粮9750余石,蔬菜26.8万斤,达到全年自给。各种副业生产的收益不仅解决了部队所需的经常性费用,还解决了被服的供给。
二是开办工商运输业,解决了部队经费不足。为打破国民党顽固派对边区经济封锁,驻境教导第2旅等部在作战、训练、种田的同时,还在永宁创办了造纸厂,开办了军人合作社——大光商店,组织干部、战士入股、分红,较好地解决了部队经费不足的问题。
(二)交通运输
为了解决机关部队的日常供应和战时行李物资运输,教导第2旅运输处设运输队与监护班,各团供应处设有运输兵和监护兵,并配有一定数量的牲畜组织交通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