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09900000007

第7章 人生礼仪(4)

一、关于婚姻

人类在迈入文明时代之前,曾经经历过杂交乱婚、“知母而不知父”的阶段,男女的结合相当随便,甚至不需要区别辈份、血缘。随着民智的开化,人们发现乱婚的结果,不仅造成了伦常关系的混乱,而且还出现了很多残疾儿童。《礼记·曲礼》说,当时人类的行为与禽兽并无太大的区别,甚至是到了父子拥有同一个配偶的地步,所以,明事理者就对男女的结合作出种种的限定,使人类远离于禽兽。

俗话说:“礼缘人情而作”,儒家有婚姻之礼,以让人们正确地把握男女之情。男女只有经过了婚姻之礼,才能成为被人们所承认的配偶,从而具备了一起出现在公共场合的条件。否则,就会被人们所不齿,甚至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为什么古人把男女结合之礼称作“婚姻”之礼呢?“婚姻”在先秦文献里都无“女”字旁,为“昏因”。因为上古婚仪,不是在白天而是在“昏”时:太阳落下,但地面上还有光。古人在“昏”时结婚,这与古代走婚习俗有关(一说抢婚)。如果男子看中某个未婚女子,女方也有爱慕之意,该男子在黄昏时刻可以到女方家拜访留宿,女方父母一般不加干涉。所以,人们就把迎娶女方定在“昏”时,故为“昏”。此时,男子到女家迎亲,女方因之而去,故为“因”。为了更清楚地表示这个词的词义,都加上了女子旁,于是就有了“婚姻”二字。

自古以来,“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的四大喜事,其中“四喜”之一的婚姻关系到家族的繁衍和家风的传承,所以,婚礼也成了非常郑重的仪式。男女之间不能草率地结合,要经过“六礼”程序,两人的关系才算确立。

民谚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古代男女接受了成人礼后,就到了适婚的年龄,男女双方结合的全过程都需要媒人参与,牵线塔桥,撮合姻缘。传统文化下的男女情爱素来不自由,女子待字闺中,深居简出,无缘结识男子,无法挑选心上人,也不能抛头露面,更不好打听男方个人及家庭情况,所以不得不仰仗父母代劳,媒人协办,委定终身,婚姻因之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之说。

虽然时代更替,但是婚礼的演化基本上传承了古代六礼的程序。古往今来,婚礼都深深镌刻着对新人的美好寄托和希望,这也正是传统婚礼所赋予它的伦理思想,仔细品读,回味悠长!

二、婚礼仪程

婚礼是人生大礼,是家族繁衍生息的标志。古人认为家族和血统的延续是晚辈不容推卸的重任,《孟子》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诗经》有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传伏羲时,男女双方以成对的鹿皮为订婚礼,夏商“亲迎于堂”,周代具备了完整的“六礼”,初步奠定传统婚礼的基础。按照“六礼”依次举行的时间顺序又可以分为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

(一)婚前礼

婚前礼是婚姻筹划、准备阶段举行的仪式礼节。婚前礼要完成“六礼”中的前五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

1、纳采

指男方请媒人带礼提亲。“采”即采择、选择之意。只是男家一厢情愿地看中了女方,至于女方同不同意还未知。当男家看中了某家女,要请媒人带着礼物到女家去提亲。纳采通常用雁作礼。之所以选择雁,是因为雁是候鸟,飞行时排列有序,预示嫁娶长幼有序。雁又名随阳鸟,用它作礼物,意为妇女服从丈夫;雁仅婚配一次,用它提亲,希望婚姻忠贞。纳采这天,媒人捧着活雁,女家与媒人互相寒暄行礼后,媒人送纳采礼,女方如果同意议婚,就把雁收下。

2、问名

指在女方家长允许提亲后,男方询问女家的姓氏。问其祖上原来住在哪里?跟哪些姓氏有过婚姻关系?目的是弄清彼此在血缘上是否有联系。古人对血缘关系区别很严,要求“同姓百世不婚”,即不得同姓相结合。另外,男方正式询问年龄、品貌、家产、健康等。《礼记·昏义》云:“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代也,故君子重之。”婚姻承担着传宗接代的重任,故应慎重。问名多以书信的方式,女方家以书面形式告知。后来,发展为交换写有姓名、八字及家庭的庚帖,即龙凤帖,看双方是否般配。讲究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年龄相当。以男方长二三岁为宜。注意属相,如果没有问题,就合八字,如果双方八字不相克,就继续商议。

3、纳吉

如果对方的姓氏没有问题,男家就要通过占卜来决定是否定亲。如果得到吉利的卦兆,就要请媒人通知女方吉兆。女家依然要非常谦虚地说:“我家的女儿不堪教育,哪里配得上你家的公子!但既然你们得到吉兆了,那我们也感到十分荣幸,这是我们所不敢推辞的。”“纳吉”后,婚姻关系初步确定。

4、纳征

“征”乃成之意。指男女婚事确定,相当于今天的定婚。男方正式将聘礼(俗称彩礼)送到女方家。汉代的聘礼很简单,就是玄色的和纁色、宽二尺二的丝帛5匹。魏晋以后,仪式变得隆重,男家借此炫耀门第和财势。备礼单,礼品装在箱笼内,或挑或抬,走街串巷,燃放鞭炮,吹奏鼓乐,在媒人护送下到女家。

5、请期

指男方家选吉日。定婚期后,备礼物,请媒人告诉女方家并征得同意的礼仪。女家收下聘礼后,男方要挑选娶妻的日子。古代女子15岁就可以许嫁,而结婚的时间则要另外决定。一般情况下,婚期也是要通过占卜来决定的。日子选好以后,请媒人到女家通报,征得对方的同意,以示尊重。

以上五礼为婚前准备的礼节,主要由男方准备。另外,五礼完毕后,迎亲之前,女家要为女儿准备嫁妆,同时,在出嫁前3个月必须由女师向女儿进行有关“妇顺”婚前,以适应“内主”的角色要求。女子婚后,要相夫教子,奉养老人,要终日与娣姒妯娌相处,还有丝麻布帛之事,是否具备“妇顺”的德行,和顺上下,关系到家庭的稳定和兴盛。《昏义》说:“是故妇顺备,而后内和理,而后家可长久也。”教育有地点在公宫或者宗室,施教的内容有妇德(贞顺)、妇言(辞令)、妇容(容色)、妇功(丝麻)等,为婚后生活做好准备。教成之后,要在宗庙举行告祭,祭品要用代表阴类的鱼、苹藻等水中之物。

(二)正婚礼

1、亲迎。即迎亲,即新郎亲往女家迎娶新娘,以示男求爱于女。亲迎是婚礼的高潮,礼数最为周全。男家迎亲前要祭拜祖先,万事俱备后等到一定时辰去女家迎亲,女方早起来精心梳妆打扮。

新郎出发迎亲之前,父亲教导说:“去迎接你的内助,以继承我们的宗室之事。勉励和引导她恭敬从事,以嗣续我们先妣的美德。你的言行要有常法。”儿子回答说:“是,只怕我不能胜任,但决不敢忘记父亲的训诫。”随后新郎驾车前往女家迎亲,随从驾车紧跟其后。车子到达女家门口,新娘的父亲带领新郎入门,新娘在房内等待。此时,新娘的母亲在堂屋端坐好,等新郎上堂后,先给岳父、岳母行跪拜礼,感谢二老对新娘的养育之恩。之后,新郎进屋去接新娘。

新娘紧跟新郎出门后,母亲要对即将出家的女儿叮嘱。母亲在女儿的衣服上别一块丝巾,语重心长地嘱咐道:“女儿,到了丈夫家里,要跟公公婆婆、妯娌们好好相处。每天要勤垦地做事,要让家里和和睦睦,千万要记住我的叮嘱!”新娘的父亲站在堂屋东面的台阶上,等女儿走来,也要对女儿进行教导,希望女儿到了夫家后温厚贤德、顾全大局,处理好上下关系,并给女儿一些小物品带在身上留作纪念,也提醒女儿不要忘父母的教导。由此可见,古时婚礼重教育,而父母的教诲也将成为漫长人生中珍贵的记忆。

随后,新娘跟着新郎从西边的台阶下堂。出门之后,新娘上车,新郎亲自驾车,在车轮转了3圈之后,新郎下车。根据时俗,新郎的父母要第二天才能见新娘,当天不能出面迎接。所以新郎必须另外驾驶一辆车提前赶到家,以便迎接新娘。为什么新郎要亲自驾车轮转3圈呢?这是表示迎亲的车是由新郎亲自启动的。新娘的车随后又由新郎的随从来接手,把她送到目的地。

新娘到达夫家后,夫妇要在房内一起吃新婚的第一顿饭。夫妇对席而坐,席前有主食黍和稷,以及调味用的酱、菹(腌制的冬葵菜)、醢(螺酱)、湆(肉汤)都是各有一份,并且是对称摆放的。

但是新婚的第一餐还有些特意的安排。例如,鱼俎、豚俎、腊(风干的全兔)俎仅有单独的一份,放在两人的饭菜之间,供新郎、新娘一起食用,这一安排称为“共牢而食”,“牢”指动物的肉,“俎”指古代盛肉食的餐具。为什么要安排两人同吃一份食物呢?因为在古代男女授受不亲,更不用说同吃一份食物了,如今共吃一份食物,就是为了表明新郎、新娘成婚之后已经成为一家人了,寓意两人不离不弃,同尊卑,共甘苦。今天的婚礼上,总是会出现新郎、新娘一起咬苹果的一幕,就是古代“共牢而食”的遗意。

新婚第一餐的吃法也很有讲究。首先,要吃“三饭”。即先吃一口饭,吃一点菜,再蘸一点酱吃,然后喝一口汤,这是一饭。如此重复两次,是为二饭、三饭,“三饭告饱”,即三饭后,就意味着新郎、新娘吃饱了。其次,饭后要喝一点酒,漱漱口,可以清洁口腔,也可以定气安神,这是古人的一种养生方法。最后,主事者将一个葫芦剖开,新郎、新娘各拿一半,添上酒后,同时喝下去,这称为“合卺而饮”,这里的“卺”(jǐn)就是葫芦剖开的瓢。“共牢而食,合卺而饮”寓意夫妇一体,彼此亲爱,与今日婚礼上的交杯酒同意。

新房的宴席撤去之后,新人脱去礼服,新郎即亲手摘下新娘头上的缨。缨是一种丝绳,为男女确定婚姻关系的信物,女子定婚后用它束发,到成婚时才由新郎亲手解下。

(三)婚后礼

1、拜见舅姑

如前所述,新婚当天,新娘是不能见到公公婆婆的,为什么呢?因为在古代,新郎父母乃一家长辈,地位较高,新郎、新娘凡事都要恭顺。唐代诗人王建的《新嫁娘》:“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姑”指婆婆,“小姑”指新郎的姐妹,体现了新娘对公婆的敬畏。

为了郑重起见,新娘要在婚后第二天专门行礼拜见公婆,以表达内心的敬重。初次见面,第一印象最为重要,这也是新娘取悦公婆的好时机。第二天,新娘早起精心梳洗、沐浴、装扮。之后,细步走到堂屋拜见公婆。此时,公婆已在堂屋正座端坐好。首先,新娘拎着一个装有枣、栗的篮子上前,恭敬地献给公公,公公用手抚摸一下篮子,表示收下。其次,新娘拿起另外一个装有肉干的篮子献给婆婆,婆婆象征性地抚摸一下,表示收下。然后,公婆让人给新娘倒一杯酒,新娘喝下,表示已接纳她为家庭正式成员,新娘已具有了参与家事的资格。最后,新娘开始侍候公婆,剖开一只乳猪的一半献给公公,另一半献给婆婆,公婆回敬,拿出礼物犒劳女家送亲的人。

见礼完毕,公婆下堂。以往,公婆是从东面的台阶上下的,因为那是主人专用的台阶。婚礼结束后,公婆则要从西面的台阶下堂了,新娘要从东面的台阶下堂。婚礼过后,家庭内事主管的权利已经传承给了新娘,新娘也就有了管理家事、主持家务的资格。公婆此后就可以颐养天年了。

拜见公婆是必不可少的仪式,“丑媳妇也要见公婆”。如果公婆已过世,新娘无法拜见,则要到家庙拜祭告知。中国有“事死如事生”的传统,对待逝去的先人要像对待在世者一样恭敬。古代家庙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要祭祀一次,告知先人以后,新娘就被接纳为本宗族的人,以后才有了参与家族各种祭祀的资格。

2、回门礼

一般是在婚后第3天新娘、新郎一起第一次回娘家,又叫“拜门”、“唤姑爷”“会亲”,通过这种方式,新郎谒拜妇之父母及亲戚,正式成为女家女婿,因此,古代视回门为“成婿之礼。”相传在先秦时就有这一婚俗,叫做“归宁”,意为回娘家向父母报平安。古时不仅交通不便,而且有出嫁从夫的规定,一般女子到夫家后可能没有机会再回娘家了,所以古人十分重视这一礼俗。

从文献记载可知,先秦婚礼非常简朴。古人婚礼不请客、不贺、不举乐,因为婚姻是“人之序也”,婚礼乃异姓间的联姻,目的是繁衍宗族,家家都有,人人必经,故无喜可贺,无乐可举,更不用你邀我请。婚礼对于男女双方而言,也不是一件特别值得庆贺的事。《礼记·曾子问》说:“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取(娶)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女家含辛茹苦将孩子养大,一朝离去,父母到了晚上会思念,所以一连三晚都要亮着蜡烛不去吹灭。男家则有另外一种忧愁。新娘进门,婆婆把管家的权利移交给新娘,儿子自然意识到父母衰老了。《论语》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年岁一天天大了,从积极的方面看,是往长寿的方向走,值得高兴;但也意味着步入衰老之境,内心不免哀戚,也无心举乐。所以,两家都不会去庆贺。

同类推荐
  • 盛开:第十七届全国新概念获奖者范本作品.A卷

    盛开:第十七届全国新概念获奖者范本作品.A卷

    本书为2015年春节期间举办的第十七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作品集,获奖者均为当下正游走在校园里的少年作者,他们拥有最崭新的视角和情感,以此描绘出新一代最年轻的成长面貌和梦想导航。作为《盛开》每年推出的特色系列,一直以来都是可读性非常强的作文辅导类和课外阅读类书籍。
  • 堂吉诃德(名师1+1导读方案)

    堂吉诃德(名师1+1导读方案)

    本书是是西班牙大师塞万提斯划时代的巨著,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巨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主人公堂吉诃德一方面脱离现实,爱幻想,企图仿效游侠骑士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心地善良,立志铲除人间邪恶。是一个可笑、可叹、可悲又可敬的人物,是幽默文学中一个不朽的典型。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中外寓言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中外寓言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如何坚持自己的信念

    如何坚持自己的信念

    一个人的信念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信念会使人乐观向上、朝气蓬勃;消极的信念会使人退缩畏惧、丧失斗志。本书告诉了广大青少年读者如何通过确立信念来掌握自己一生。
  • 启迪青少年明察秋毫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明察秋毫的故事

    每个人都是一个智慧的宝库,每个人都有着巨大的潜能。研究发现:若是一个人能够发挥一半的大脑功能,就可以轻易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12个博士学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奥托指出: 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也就是说,人类还有96%的能力尚未发挥出来。对于处在成长重要阶段青少年,怎样才能开启他们的智慧之窗,激发他们潜藏的巨大能量呢?精彩的哲理故事如一丝丝火苗,点亮心灵睿智之灯如一把金钥匙,开启智慧宝库之门。早一天领悟,早一天走向成功;早一天领悟,早一天拥有幸福。阅读本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智慧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相信本书收录的每一个故事,能告诉我们太多的人生哲理。
热门推荐
  • 人皇妖帝

    人皇妖帝

    人善智而不善力,妖善力而不善智。人与妖修为相悖,自古战争不断。雨寞,人类废柴,却机缘巧合修得妖之法。消失五年的他,重新回到不受重视的家门,又会发生什么?
  • 地球养不了这么多人

    地球养不了这么多人

    左手是人口老龄化,右手是人口井喷,我们该选哪一条路?地球可以让人类永远安逸的繁衍生存?或许,无限的人口应该放在无限的宇宙这种环境中,才更加适合。
  • 三国之江东霸王

    三国之江东霸王

    何为王道?就是对手不乖,从他身上碾过。何为霸道?就算乖,也得碾过。何为天道?亲,今天你该被碾了。何为帝道?你不想被碾,也不得不被碾!王道以德服人,霸道以力服人,王霸兼用,敬天治人。现代人穿越到三国小霸王孙策身上,用霸道和王道能否在这乱世之中成就帝道。敬请期待。
  • 我给孩子讲历史2

    我给孩子讲历史2

    本书内容是讲故事,讲历史故事。故事不是以历史事件为主,而是以历史人物为主,以人带史,以人讲事。作者意图以故事为结,以时间为线,记录历史,讲述历史,臧否人物是非功过,明辨真假善恶,主旨在引导孩子从历史中受到启发,做一个聪明的好人,让历史照进现实,让智慧渗入思想。
  • 无敌之后闯江湖

    无敌之后闯江湖

    李忘川用7年时间,在游戏系统的辅助下,将系统里所有的武功练到了登峰造极,从此路见不平一声吼,吼完继续向前走。
  • 永恒之圣临天下

    永恒之圣临天下

    茫茫宇宙,有一颗最闪亮之星,万年后,将会在封万大陆崛起,照亮这个世界。一切的一切,都将在这个少年身上改变
  • 苜蓿做糖赐予你

    苜蓿做糖赐予你

    帝大附高转来一个特招生,听说是因为她的后台够硬才考进来的。唐蓿表示:的确是。帝大附高的学霸终于开始在校上课啦!听说是因为他心里的女孩。慕辞表示:没有错。*不久,高三上学期的期末,在全校的元旦联欢晚会上,一场真心话大冒险,戳破了两人间的恋情。全校师生看着台上的两人,莫名觉得他们周身围绕着好多粉红泡泡……*本来大家一直以为本校的校花是除了成绩好,长相乖之外一无是处的暴躁姐。直到有一天,不知是那位将她的强大后台和显赫成就贴到了论坛上,一串亮闪闪的几乎闪瞎了他们的双眼。大家才发现,原来这是个真大佬。您和学霸真TM配一脸,两个大佬,惹不起惹不起。*多年以后,那一届的学生回忆到以前,才恍然发现,自帝高建校以来,她是第一个,在众人不知道她背景的情况下,仅靠人格魅力,成为了大家心服口服的存在。
  • 食物相宜相克随手查

    食物相宜相克随手查

    本书共分蔬菜菌、肉禽蛋、水产、水果、五谷杂粮、调味品六大类,从每一种食物的食性出发进行科学分析,讲述100多种药食两用食材的搭配宜忌,以及食物相宜、相克的理由,帮助读者加深对每种食物的认识,避免无原则饮食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帮助你构建健康的饮食生活。
  • 末世危途

    末世危途

    2012,生化危机爆发,人类的末日。唐欢,一名身在美国的中国特工,怀有特殊的使命。且看以唐欢为首的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是怎样在这个末世守望相助,为了自己更为了人类的将来而苦苦奋斗的。本书不会出现异能,变形,修真等情节,就是一群普通人的奋斗历程。喜欢本书麻烦收藏,推荐一下,谢谢了!!!另:现在是看球时间,世界杯结束后,更新将会稳定,呵呵。
  • 守护白月光

    守护白月光

    林琳误闯百色馆,为赎罪不得不穿梭于各种爱情世界中。我愿将心与明月,谁知我入明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