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55300000015

第15章 国家、市场与社会: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分析的基本立场(5)

■传播、阶级构成以及社会冲突

以上的讨论已部分说明,与市场和国家之间的简单二元论一样,国家和公民社会之间的二元论也会掩盖而不是昭示处于国家与社会结合点上的媒体和传播的角色。简单地建构“媒体消费者”、“公众”和“受众”这些全称概念也会掩盖中国社会内部的不平等,模糊媒体和传播在中国社会新旧权力关系的维护和构建中所扮演的角色。正如莫斯可(1996)所言,“受众”这一术语不是一个可以跟阶级、性别或种族这些概念相提并论的分析范畴,而是传播产业自身的一个产品,被用来鉴别市场和界定商品。因此,把它与国家放在一起使用并把它等同于政治意义上的“人民”或“公民”只会潜在地模糊媒体在构建社会的阶级、性别、种族和其他社会分野中的角色。反之,考察国家、媒体和社会不同分层之间的链接,分析媒体在阶层和阶级分化与重构中的角色、各种社会群体的传播实践,以及他们与统计话语、专家话语、市场规则、传播技术和全球知识文化流之间极度不平衡的包容与排斥模式,将会更有意义。

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本来就存在着明显的社会分层。30年的改革导致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精英的重构和新的社会关系,包括劳资关系的形成,同时使中国社会业已存在的城乡分化、社会性别分化和地区分化等问题更加突出。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社会分化不能只简单地在阶级基础上进行把握。比如,妇女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社会中一直处于不利的地位。中年妇女构成了下岗职工中的大多数,而另一方面,女性民工构成了沿海地区从事出口加工业中农民工的大多数。

出于种种原因,中国传播学者很少讨论中国媒体在社会分层和社会冲突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过,社会学者有关中国社会结构方面的分析一直层出不穷。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家陆学艺等人(2002)用“洋葱头”来比喻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清华大学社会学家孙立平(2003;2004)在著作中把“断裂”与“失衡”分别当做1990年代中国社会结构的主要特征和运作逻辑,并认为一个显然不同于1980年代的“新社会”已经出现。到了2005年,李培林等社会学家在《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一书中更是以系统的实证资料描述了中国的社会分层和各阶层、阶级的意识形态状况。丰富和大胆的社会学文献为传播学分析中国媒体和社会之间相互构成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起点,包括媒体在阶层与阶级的分解与重构中的角色、各种社会群体的传播实践,以及他们与统计话语、市场规则、传播技术和全球知识文化流之间极度不平衡的包容与排斥模式。

不用说,社会分层的急剧过程已经诱发了多层面的社会和文化冲突。而且,“正在出现的冲突和对抗模式既不能只是作为对改革的反弹来理解,也不能是某种历史性对抗的演绎”,相反,“这些冲突和对抗刺激和影响了改革自身的重要维度”(Perry and Selden,2003:1-2)。虽然这些冲突往往在国家和社会之间进行,但是,资本和市场关系在这些冲突中也并非是无关与无辜的。这点在工人和农民以及城市居民反对国有企业私有化和地方官员及发展商的各式“圈地运动”中尤为明显。如本章第一部分已提及并引用王绍光的分析进一步强调,中国在建立市场关系过程中持续和深化的社会冲突印证了波兰尼有关市场与社会的分析的现实意义。正因为市场的扩展危及社会,社会才被激活,把自己重构成“能动社会”,并与国家互动以求克服因劳动力、土地、货币等生产要素的商品化而产生的对社会的破坏性后果。写于“二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前夕,波兰尼乐观地认为,20世纪上半叶世界市场秩序的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已经让人类记住教训,抛弃19世纪建立市场乌托邦的实验。他当时相信,经济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已经失去了可信性,人们也看到了“自我调节的市场的终结”(Polanyi,1944:142)。然而,在经历了二战后的劳资妥协和福利社会以后(在国际上,这表现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计划经济和以美国为主导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话语下与发展中国家的“南北合作”),经济自由主义以“华盛顿共识”和“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形式在1980和1990年代卷土重来。“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推进与以反“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为核心的争取社会正义和生态生存的社会抗争构成了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新的“双向运动”(Silver and Arrighi,2002)。

中国所独有的社会状况是,改革名义下市场关系的确立和资本积累的客观过程、急速阶层分化的后果和社会文化的断裂,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框架内进行的。更加非同一般的是,这一过程是被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强调的平等、社会正义以及抗争的正当性等思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社会主体所亲历与体验的(Zhao,2008a;in press)。中国民众长期擅长于解读媒体“字里行间”的意义。虽然主流舆论导向谨慎处理有关“群体事件”的新闻传播,“稳定压倒一切”更是媒体最重要的政治底线,但是,中国不同社会阶层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仍感受到尖锐的阶级冲突意识(李培林等,2005:171)。如《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一书所示,79.1%的被调查者感受到资本和劳工之间不同程度的冲突,78.1%感受到干群之间的冲突,75.8%感受到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冲突。而且,那些将自己界定为社会阶级结构的高层或者底层的人群,更倾向于认知上述社会冲突的严重性。更引人关注的是,研究者们不仅发现社会中存在“富人和穷人之间明显的相互敌意”(李培林等,2005:171),而且发现“那些将自己界定为社会结构高层的绝大多数不愿意承担帮助穷人的责任”(174-195),这些人中的将近一半反对增加税收以缓解贫困,从而缓和贫富矛盾。考虑到该调查的城市倾向性(这次调查是在大城市和省会城市的少数人群中进行的,排斥了居住在小城市和农村的绝大多数人口),我们可以推断,事实上阶级分化和对抗意识应该尖锐得多。

当然,如孙皖宁(Sun,2002)和我在本书许多章节所示,在全球化时代,社会身份认同的建构有了跨国流动性。在我所居住的温哥华,在穿梭于中国和加拿大的一些跨国华人商业人士聚会上,在酒过三巡之后的闲谈中,这些“弹性公民权”(flexible citizenship,Ong,1999)的持有者们对底层民众的蔑视态度,对底层社会成员对权贵阶层的敌意的认知,对民主的反感和对以威权来统治“低素质”人口的政治选择的理所当然的赞同令我这个致力于传播与民主关系问题研究的学者瞠目结舌。我实在不愿意自己是一个满脑子意识形态概念的学者,但作为一个有反思能力的社会主体,这些真实的日常“切身体验”(lived experience)使我不得不承认,“阶级”和“阶级意识”这样的词汇没有“受众”和“话语”这样的词汇符合主流学科话语,但是,也许它们还真的具有社会分析的价值。我们不能因为这套话语有其过去复杂而沉重的历史包袱就将其丢弃。毕竟,任何一种社会理论和分析话语不仅要在学理上自圆其说,还应有理解和解释日常生活与体验的功效。事实上,正是权贵阶层中部分成员的骄横和底层社会成员对社会阶级分化和不公正所具有的高度敏感,才能解释从2003年的“宝马事件”和2004年的“万州事件”到2008年的“瓮安事件”等一系列突发性“群体事件”。

所以,虽然主流传播渠道在传递社会最底层声音方面有其局限,它们其实也没能很好地完成掩盖社会冲突的任务。当中央电视台把中国社会各阶层以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同一性来呼认,在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关于农民工题材的小品中为了在意识形态上缝合城乡断裂而矫情地让乡下人称呼城里人——也就是他们的雇主为“兄弟”之时,“现实的严峻和这种‘政治正确性’的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的“无法弥补的反差”(吕新雨2006:14)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是心知肚明的。尽管如此,中国传播系统在遏制社会冲突,防止不同社会保护势力的融合与不同运动的媒体表达及其话语的“勾连”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中国的社会保护运动多数都是自发性的、小规模、地方性和彼此孤立的。它们缺乏内在的意识形态和组织上的互相链接。因为不同社会群体面对不同的困境,所以他们用以表述各自的不平和社会正义要求的特定术语不容易超越阶层和阶级、地区、性别、民族和教育程度等障碍而形成社会运动合力(Perry and Selden,2003)。不可否认,中国的保护性社会运动以分散和不协调的形式进行的部分原因正是“正确舆论导向”持续努力的结果。传播以及精英和大众话语之间的不同“勾连”动态在促进或阻止有组织的社会运动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公共领域还是社会钳制政治?公共性与阶级性的历史辩证关系

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是以国家与社会同时渐进演变为特点的。作为这一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传播结构与话语的内容和性质也被重新界定。一方面,政治、经济和知识精英之间的融合开始形成,并在对“稳定”,也即对源于社会底层的抗争因素进行控制的共同需求中,结成策略联盟。知识分子圈中的精英意见通过一些体制内机构被吸纳,精英利益通过被认可的社会团体和利益诉求渠道而被包容。在媒体领域,随着传播渠道的增多和传播权力重要性的加强,一些社会阶层和阶级已经开始通过新的传播途径来传递他们的声音,从而使政府政策向有利于他们的方向倾斜。新形成的“弱势群体”虽然也在“孙志刚事件”等语境中成为媒体的关注对象,他们在言论表达方面的扩展机会仍相对较少。

在这种情况下,设想一个超阶级的“公共领域”会不会出现或者证明其是否已“部分”出现远不如分析公共传播的具体结构以及它与国家和不同社会力量之间的相互构建关系有现实意义。同时,对“公共领域”概念的去历史化和物化(reification)有可能掩饰社会和话语领域的不平等权力关系和冲突,使学术成为新的权力精英构建新的社会统治形式的高雅装饰。

同类推荐
  • 如何当好小学校长

    如何当好小学校长

    本书以《全国教育干部培训“十五”规划》和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为指导,运用最新的现代教育与领导学原理,全国阐述了校长自身素质修养和治校方略的实施,讲解校长在领导学校人事、创新教育、校本管理、科研、教学、体育卫生、后勤总务等方面的原则和技巧。并结合校长管理的实际情况,汇集大量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管理的实践案例,为校长治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的编写宗旨,仍然以不同行业、系统的不同来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视觉反映了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这些来稿大都来自实践第一线,对一些新观念、新思维、新现象、新发展进行了较有力度的探索与研究,注重了改革与发展主旨的积极发挥。作者都在一定的高度上联系实际,观点鲜明,论述充分,见解比较独特,阐述较为独到,明显地提升了论文的课题价值,对当前深化各项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与引导作用。
  •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B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B卷

    《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B卷》精选了第十六届全国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有的空灵隽秀、质朴绵长,有的立意高远、针砭时弊,有的纵横恣肆、文采飞扬,让学生很容易就能汲取优秀作文精华,从而快速成长。通过新概念获奖者作品的学习,让学生从思想老套、素材陈旧、主题落后中成功脱颖而出。从而迅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经典。
  •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有四个特点:一是知识性。特别是俗语,它的产生都和历史、传说有关,每条俗语都有它的历史根据或传说故事。俗语的形成,本身就是知识的积淀,这本书就是用知识积累成的小小“知识库”。二是趣味性。俗语的来源,既谐且雅,趣味无穷。如“宰相肚里能撑船”,源于王安石的故事,王安石是宰相,是为大雅,可这则俗语的产生却十分有趣。三是工具性。它可以像词典一样查阅,用起来十分方便。四是收藏性。它不是应时性、流行性书籍,过时不用,它是知识性书籍,可以永久保存,飨及后人。
  • 巨变

    巨变

    本书又名《大转型》,最初于1944年出版。在这部公认的伟大著作中,波兰尼的主要关切是:造成19世纪西方文明衰败的起因。波兰尼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勾勒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要求与民族国家内部社会福利的追求这两者之间的冲突。换言之,他以自由经济制度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冲突过程来解释自律性市场社会的建立及其衰败,亦即19世纪西方文明的崩溃。这一主题是波兰尼一生思想的总结。
热门推荐
  • 女孩与恶魔

    女孩与恶魔

    就一女孩一恶魔一天使乱七八糟的故事,就这样。
  • 原味碎碎冰

    原味碎碎冰

    据说,刑警是万千少女心中最想嫁的男神职业?宋兮冷笑,在检察院公诉人面前,刑警不就是一群毛毛躁躁的小学鸡么?移送的证据不到位被她喷一脸时,那种憋屈尴尬的样子,哪里还有什么刑警的威武帅气?但是这个新来的刑侦大队长似乎和别的刑警有点不一样……——————————————一个冷都女公诉人和帅气暖男刑警的轻松职场言情~甜宠、无虐、全方位解构女公诉人的日常。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妙手萌妃

    妙手萌妃

    一场阴谋,让顾清言家破人亡,堂堂丞相府的大小姐沦为逃奴,年仅九岁的她,被人拼死送往一座山,并成为一个山野道士的徒弟五年后,一位自称是他夫君的人要将她掳走,师父还笑咪咪的双手奉上顾清言表示:????被掳回去的生活,虽然不愁吃不愁穿,但顾姑娘一生爱自由,怎能为这些东西控住手脚!不过,夫君长得有点帅,等她撩过瘾再说从此,顾姑娘献出十八般武艺将撩夫进行到底,顺便虐渣,杀敌,报仇四不误看她如何抱的美人归!
  • 古叶诗词集

    古叶诗词集

    以前作的诗词,现在发表出来,只是希望有个地方保存一下,那是以前的梦
  • 先生有点冷

    先生有点冷

    十九岁的陆芊芊清纯可人,不谙世事。三十一岁的冷昊天冷漠呆板,唯我独尊。一个贫寒大学生,一个亿万总裁。一场荒唐的邂逅,原本牛马不相及的两人就此有了交集在她以为他把自己宠成了全世界最幸福的小女人的时候她蓦然发现一个惊天的秘密原来大叔喜欢的不是她这个人,而是这张脸……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界败类纵情天下

    异界败类纵情天下

    一个天生经脉残废的少年,在一个神秘而强大的灵魂体帮助下,开始了一段不朽的传奇经历,从此以后,天上地下。任我驰骋,踏山河,碎星辰,玩转乾坤!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