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55300000055

第55章 有钱的、下岗的、犯法的:解读1990年代中国的小报故事(1)

有钱的、下岗的、犯法的:解读1990年代中国的小报故事“小报”这个词使人联想到像《太阳报》这样吵吵嚷嚷的英国日报,或是像《国家询问报》这样在美国超级市场售卖的耸人听闻的周报。实际上,中国可能是小报之都。小报在计划经济时代曾被禁止出版,因为它被视为政治上可疑、道德上堕落的资产阶级文化样式。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展开,小报在中国都市街头报摊上随处可见。它们哗众取宠的风格与党报形成鲜明对比,而繁多的小报种类似乎显示了它们表面上的多样化。在1998年的一个夏日,我仅仅在一个报摊上就看到了超过50种不同的小报。

学界对小报有不同的见解。有学者强调它们违背了党的宣传规则,并将它们归为“让执政党颇为困扰却又束手无策”的“替代性媒体”(Chu,1994:9)。也有人认为它们既庸俗又没有政治立场,甚至是一种新精神鸦片,因为它将大众的注意力从严酷现实转移开去(和北京一位媒体学者的个人访谈,1998)。另一方面,也有论者注意到,虽然小报没有从事“真正的新闻事业”,它们仍然有助于社会开放(如Zha,1995:108)。

不过,几乎没有学者仔细解读过小报。我们都知道它们表面的内容——犯罪、性、金钱、尸体、情人、腐败官员、演艺明星——还有其他意在取悦受众的“人咬狗”之类的新闻,但是我们几乎不清楚它们为读者所建构的意义世界。此外,很难得到它们确切的发行数字,而且由于小报较低的文化地位,很少有人会侃侃而谈他们阅读小报的经历。读者解读文本时并非完全自由,但是他们确实又拥有一定的自主性。在这一点上,Ian Connell(1992:66)关于通过小报来理解英国大众思想的告诫不无道理:除了我自己的经验之外,没有关于小报如何被阅读的调查和分析。我不能断定吸引我注意的文章是否也能吸引别人;其他人是否会像我这样仔细完全地阅读;我也不知道他们会从小报阅读中获取什么意义……我想我们不能假设小报故事根植于、表现了,甚至建构了大众的或者既定人群广泛共有的思想与情绪。然而,没有人能忽略小报是改革开放时代中国经历的一个重要层面,以及它们对于主流新闻事业的影响——这表现在“大报抄小报”(为了适销对路)这一逆转了“文革”时期“小报抄大报”(为了政治正确)的现象。

不管小报多么琐碎、媚俗,多么直截了当地以市场为导向,又是多么容易消化的“文化快餐”,它们并非“只是”娱乐或“单纯的”文本。小报虽然不会将政治劝导或意识形态说教作为其主要目标,但它仍然处身于社会的新闻体系之中,不可能在意识形态真空中生产、消费与流通。在那些有关离奇而明显偏离正常规范的小报故事背后,存在着对社会共识与社会规范理所当然的假设。虽然这不一定是大众思想的直接表达,但正如Connell后来所述,小报故事的叙述者一定假设了某种共同的意义基础(common ground)以便建立与读者的共鸣。叙事者也肯定找到了一些方法将读者固定在已经选择好了的共识基础上,并预设了读者的相关反应。这样,“尽管不可能评论叙事者是否较好把握了读者的兴趣、态度、既有的知识,以及对好故事的期待,但我们至少可以从故事本身来重构叙事者的这些判断”(Connell,1992:68)。当然,在中国要做这样的判断,故事的叙述者还或多或少需要参考宣传纪律与主流意识形态。

本章呈现了对中国小报的双重分析模式,即小报作为一种社会传播方式与作为大众表达潜在论坛。首先,为了将小报定位于中国报业结构之中,我回顾了一些大众报刊样式,并将大众报刊的演变视为改革开放时代中国社会分层的指标。其次,我分析了小报的部分内容,即街头小报对富人、下岗工人、流动民工这三个社会群体的描述,帮助读者理解社会分化的过程。因为人格化和人物塑造是小报重要的话语特征,它们对于各种社会群体的描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切入点,以理解小报所建构与展示的意义世界。

由于篇幅所限,我不得不对“小报人物”有所选择,将他们局限在富人、下岗工人、农民工这三个改革开放时代新出现的社会群体。虽然腐败官员和妇女是突出的“小报人物”,但是我没有把他们单独挑出来作为独特的类别加以分析。公开曝光的腐败官员是小报故事义愤填膺声讨的对象,鉴于民间对腐败的普遍憎恨与1990年代后期官方反腐败的主题,小报采用流行的“人民与腐败官员相对立”的故事框架并不奇怪;另一方面,虽然妇女也经常出现在小报故事中,并且“女”字无疑已成为那些最轰动又最耸人听闻的小报标题中引人注目的符号,因此我只从妇女的经济角色这个层面来讨论性别因素,有关妇女的分析包含在富人、下岗工人、农民工这三个类别里。最后,顺着小报的思路,“富人”这个类别包括企业家和管理层的职业精英,我没有设立相对的“穷人”类别,因为事实上它并不存在于小报中。我的分析基于1992年之后出版的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地方所搜集的200多份报摊小报。

■报摊:改革开放时代中国社会分层的隐喻

中国报纸被截然分为两种:依赖行政订阅的党报与通过市场和报摊卖给个人消费者的大众报纸。虽然1990年代中期以后兴起的都市报以其独特的地位打破了“大报”与“小报”的简单二分法,但对于大众报纸的通常称谓是“小报”,与之相对的是“大报”,即党报。从技术层面上说,小报是一般大报的一半大小;“小报”这个词也意味着耸人听闻的、个人化的、故事型的新闻,而非分析型的报道,因为西方首先强调了“小报”对犯罪、闲话和娱乐新闻的内容偏好;小报用“直接的个人经验”而非宏观政治和经济问题来“作为证据与价值的主要来源”(Sparks,1998:7)。在主流中国文化里,“街头小报”这个词几乎等同于耸人听闻、胡编乱造和庸俗不堪这些贬义词。

尽管大多数在报摊出售的报纸从技术上采用了小报的版式,却并非所有这些报纸都被贬损为“街头小报”。这些报纸有着不同的样式,在其受尊敬性上存在着一定的等级秩序(hierarchy of respectability)(Dahlgren,1992:8)。除了1990年代中期以后出版的都市报之外,最常见的小报样式为地方党委或党报主办的晚报,以及广播电视部门发行的每周广播电视指南。这些报纸针对一般都市家庭,是报摊的主要销售产品。晚报的内容大多倾向于人情味、生活方式和娱乐等方面的内容,但它们至少还报道有关宏观政治经济问题的新闻,在党的宣传指导之下良好运行并保证话语的政治正确性。第二类报纸包括了每周出版的报刊文摘——通常这些主要报纸的子报包含对有关实质性问题的分析报道、短小精悍的摘要以及各种各样的逸闻趣事等内容。第三类是司法部门和相关机构主办的法制类报纸,其版面时常充斥着详细的犯罪故事。第四类也是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一类,通常被称为“周末版”——它们是党报或专业报纸在1990年代出版的“周末”、“半月”、“月末”、“社会”、“都市”、“休闲”或其他“特刊”。虽然“周末版”在社会、生活方式和法制问题报道上有着共同的内容倾向,它们也并非完全相同。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下属的《南方周末》处在受尊敬性等级的最高处,其地位与其他周末版不可同日而语,在周末版报纸中它是为数不多的拥有独立刊号和合法地位的报纸之一。凭着自由主义思想,对腐败与社会问题的揭露,以及对中产阶级敏感话题的表达,这份零售价颇高的报纸吸引了都市知识分子。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这份周末报都不在小报之列。另一方面,无数地方性和专业报纸的“周末版”,则以犯罪与性等内容作为主打,并以低得多的价格出售给更下层的读者群:蓝领工人、办公室小职员、教育程度较低的都市青年,偶尔也有“流动人口”。这类报纸大多数没有独立刊号,有些介于合法与非法出版物之间。最后一类是商业报纸和生活类报纸,它们专长于股票市场、购物、体育、影院、流行音乐和其他休闲性内容。

这些报摊报纸样式的演变反映并参与建构了改革开放时代中国的社会分层。1980年代,都市报摊开始出现,并主要零售具有家庭导向的晚报和广播电视指南。随着这一全国性报纸流通网络在传统邮政体系之外的发展,生活类报纸、报刊文摘和法制小报从遥远的地方逐渐进入都市街头报摊并吸引着个人消费者,这制造了1980年代中期第一轮小报热。而1992年后,随着党报响应邓小平进一步市场化的号召,以及政府减少对报刊的补贴,“周末版”开始如火如荼(Zhao,1998:135—138)。与此同时,中国报业经历了两个变化:一方面,法制小报、报刊文摘和“周末版”以“最小公分母”(lowest common denominator)为原则生产内容,并积极争夺全国大众读者群;另一方面,有些报纸走精英市场道路,以迎合新兴的都市中产阶级读者与亚文化群体。

1993年,因有关裸体的报道而声名狼藉的《中国文化报》“周末版”——《文化周末》,与刊登时尚话题和大胆批评社会的《北京青年报》“周末版”——《青年周末》,成为北京街头“最酷”的小报(Zhao,1996)。到了1990年代中期,最热销的北京小报之一是《购物导报》。这份隶属于中国《轻工导报》的半民间报纸成立于1992年末,并以大众消费与消费艺术为主要内容,可是到了1990年代末期,它的街头销量已经不敌《精品购物指南》——一份针对都市白领和中上层消费者的更高档的生活时尚报纸。作为“中国购物阶级的圣经”(Eckholm,1998:A4),这些报纸将西方生活方式作为主要的参考框架:对时尚与消费者切身体验的特写报道欢庆着消费的快感,崇拜着价值580元的皮尔·卡丹钱包这样的商品所拥有的改变性的力量,也劝说读者采用最新的西方时尚设计来掩盖如《服装时报》1999年4月23日头版文章所说的“我们亚洲人身材中许多令人不满意的特征”。这些报纸帮助建构着都市管理层和职业精英的身份认同,并将它们整合到全球消费文化之中,而且这些报纸几乎不提及目标读者之外的社会群体。之后,随着网络文化和汽车文化的兴起,像《网络文化周刊》和《车迷》这样的报纸应运而生,服务于网络冲浪者和汽车拥有者这样的特定读者市场。

有两个衡量各种大众报纸“受尊敬性”的有效指数:一是在硬新闻报道和分析文章方面与主流新闻风格的接近程度,二是读者群的社会地位。但是,大众报业结构细分与多层面的特点昭示着,清楚划分技术意义上的小报与隐含意义上的“街头小报”的可能性不高。总体而言,晚报、广播电视周刊、针对都市中产阶级的商业类与消费类报纸,都处于“受尊敬性”等级的高端;报刊文摘、法制小报,以及大多数“周末版”和“特刊”被视为“街头小报”。本章的文本分析则以这些处于“受尊敬性”低端的“街头小报”为重点。

同类推荐
  • 科学伴你行-教坛的辉煌

    科学伴你行-教坛的辉煌

    本书从各个角度介绍了古今中外伟大教育家的故事,让中小学生可以从这些辉煌的成绩中领悟到一些知识和道理。
  •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新编高等院校体育教程

    新编高等院校体育教程

    体育与健康概述、田径运动、篮球运动、排球运动等内容。《新编高等院校体育教程》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
  • 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心理专家

    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心理专家

    《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心理专家(修订版)》结合翔实案例,针对中小学生中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进行剖析,探究这些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代表性。全书内容全面,分析具体,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和借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用书。
  • 大学生GE阅读(第3辑)

    大学生GE阅读(第3辑)

    本书是大学“大学生GE阅读”第3辑,书中具体收录了《20世纪西方美学的四个问题》、《人性新说:不要忘记我们是人》、《论苏轼的文学创作与禅宗之关系》、《“自由立兹”的周德伟》、《短语评点51则:中国古典诗词的另类品题》等文章。
热门推荐
  • 灵界神旅

    灵界神旅

    灵界大陆,尔虞我诈,战火纷飞,强者如林,谁能笑看天下。不求无过,但求无悔。万魔之祖,神位叠加,五大领域融合。迟来的温柔,生死的感情,伊人憔悴了红颜,孤奈何征战沙场。本书等级,赤阶,橙阶,黄阶,绿阶,青阶,蓝阶,紫阶,黑阶,金阶。
  • 想全程摸鱼的我却变成了主角

    想全程摸鱼的我却变成了主角

    一个吸血鬼少女重生的故事,自此和她那毫无牌面的系统走上了不归路
  • 天价婚约:拒嫁亿万冷妻

    天价婚约:拒嫁亿万冷妻

    争风吃醋似乎是女人的专利,偷香窃玉又好像是男人的专长,但当他们的身份颠倒,这一切竟全都变了样,她是慕家千金,冷酷无情,因家族原因从小女扮男装。他是温家少爷,腹黑温柔,因妹逃婚,不得不扮成女人替她出嫁。一场商业联姻,将豪无相干的两人牵扯在一起。拈花惹草本是她的业余工作,嫁给她后,斗白莲花虐渣却成为了他的日常生活,慕洛青,别以为穿了男装就真成了男人,他欺身上前,一改温润的模样,“说,谁才是老公!”她冷冷的瞪了他一眼,“怎么,今晚想跪搓衣板?”读者群:颜家小窝488187894欢迎加入催更~
  • 燕回雾重

    燕回雾重

    燕子回时愿别来无恙恐相思比梦长人海浮沉随波逐浪各自风风雨雨寄盼别问归航
  • 道士的净土

    道士的净土

    道士十大境界:羽士、烟客、术方、真人、大宗、天师、幻尊、龙魂、道神、帝泰!修炼四象力提升道士境界:羽道力(外向道术)、骨道力(体术)、血道力(内力)、智道力(实战经验)!必须四象全修!每境五阶,保持第五阶巅峰状态一年可升下一境,十大境巅峰状态:四象初开、四象升华、四象平衡、四象循环、四象专精、四象凝聚、四象合一、四象无形、四象崩塌!被一个奇怪老道裹挟到坤界的主角,为了回到家乡不得不进行道士修行,体内四象缺一的主角被一本黄书拉去学第65门道术(四象力只有64门),此道术本身只能用于防御,而主角不得不以守为攻独闯道疆!在阴差阳错下随1级道士组织(最高10级)一路开拓的同时,他还将揭开一个惊天阴谋!
  • 浑沌传记

    浑沌传记

    充满魔力和科技的世界,关于王泽的不平凡故事。
  • 泥烟阁

    泥烟阁

    在人界中,泥烟阁是人类的救赎,里面有顶级除妖师,在妖界也被众妖所熟知,进泥烟阁是众多除妖师的梦想,但却很少有人能进来,掌控泥烟阁的是一个姑娘眉间有一黑色印记……
  • 一不小心就成了全服公敌

    一不小心就成了全服公敌

    这是一个活了几百年的古董鬼重生星际的故事。重生前,她是天灵寺勤勤恳恳努力修炼的鬼王小可爱。是一只金光闪闪的佛系鬼。重生后,她的身份是一个被丢弃靠社会救助的傻子。哦,不对,这傻子就是她自己,她前世死时丢失的那一缕残魂的。这就厉害了,人家死了,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她呢?从封建社会到星际文明……心累到说不出话。重点是在这里当鬼是没有前途的,她被迫只能好好做人。做人就要吃饭,吃饭就要得赚钱,为了赚钱,她进了游戏准备采草挖矿卖点小钱,谁知刚进去的游戏第一天她就得罪了不少人。后来,她就成了全服公敌了怎么办?
  • 王俊凯之星空闪烁

    王俊凯之星空闪烁

    新书发布《捞个男票会天庭》,欢迎入坑。女孩看着眼前的某凯“我发现你好傻啊”“哪有?”“我发现你好2啊”“哪有?”“我发现你应该是我的”“不是应该,是肯定”某兮一脸黑线
  • 夺天机

    夺天机

    以弱掠强,以智掠愚,以勇掠畏,方为夺之真意。图穷出品,无各种保证。唯一承诺,至少现在努力码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