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55300000063

第63章 “入世”:全球化、强国梦与中国报刊关于WTO的话语(4)

既然工人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那么他们的意见和关注是否有可能出现在民意调查这一日益流行的新闻源中?未必。大多数的调查无意包括农村居民。这些调查多半在主要的城市中完成,而在城市中又通常从常住人口中抽样,从而自动排除了上亿的来自农村的“流动”人口。另外,很多调查采用电话访谈的方式,尽管2000年城市电话装机率平均值为38%,却没有报道论及电话调查方法的有效性。报纸刊登的调查结果自然而然地显示了对WTO协议一边倒的支持。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对1156个有效抽样对象进行的“简短的电话调查”,《中国妇女报》(11月24日,第7版)报道说,“几乎99%的民众支持‘入世’”。《中华工商时报》(11月29日,第6版)根据一个商业调查公司的结果声称“‘入世’:中国公众的意愿”。报道开头以“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的名义发言,但含有实际调查数据的第二段转而改用“市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部给一些调查结果冠以这样的标题:《中美协议前后WTO在国人眼中》(11月27日,第3版)。谁是“国人”呢?它指涉主要城市尤其是北京和上海的居民、企业家、有大学学历的京沪居民,还有一位北京大学的知名经济学家。

■对西雅图反WTO抗议的报道

中国内部对WTO协议的异议虽然在报纸上明显缺席,但报纸在构建自己的话语时仍隐晦地提到这些反对的声音。WTO专家薛荣久在11月11日《中华工商时报》头版新闻里指出,很多国家突然意识到让中国加入WTO的紧迫性来自于“这些国家注意到国内一些人有不同的观点”,他们担心将中国拒绝在WTO之外会逼迫中国改革走回头路。《中华工商时报》在同一版的另一篇文章中承认,加入WTO会给某些产业带来更多负面因素的看法在公众里有相当的影响力。另一位常被引用的经济学家盛洪也在《中国青年报》的文章中间接承认,有一些力量和倾向助长并制造了中美之间的“冲突和仇恨”(11月17日,第2版)。驳斥性修辞方式的普遍采用,加上前面提及的各种抢眼的表态性新闻标题——如《南方周末》的《开放:我们义无反顾》(11月19日,第1版)与《中华工商时报》的《改革不可逆转》(11月16日,第2版)——都暗示着在这个问题上暗流汹涌的国内争议。这种反对声音同时存在于精英阶层与民间。代表某些产业领域的政府官员担忧国际竞争压力的增加;也有观点认为,全球化掩盖了美国的世界霸权,接受资本主义全球化是对中国革命的一种背叛;民间流行观点觉得领导层对美国“太软弱了”。例如,有一位美国政治学者和汉学家就认为,1999年4月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之后就有高官对不惜代价加入WTO的原则表示不认同,而倾向于就这个问题更广泛地征询意见(Fewsmith,1999)。不过,正如把WTO会员资格与自由主义民主相联系的自由主义观点没能在报纸上出现那样,这些反对意见也仅仅出现在内部讲话、限量发行的国内出版物、香港报纸以及互联网上。

那么,国内媒体是否报道了在西雅图街头得到充分展示的国际上对WTO的不同意见呢?总体而言,中国报纸几乎没有给予西雅图抗议活动任何关注。“抗议”一词几乎从未在报纸标题中出现,更遑论“反WTO抗议”之类的字眼。当然也有一些报纸,比如《北京青年报》,注意到了西雅图示威,但是,总体而言,报道将其边缘化,而且通过各种新闻处理手法使其看起来与中国无关。

第一,报道重点突出官方会议而对抗议示威轻描淡写。《经济日报》12月2日的处理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题为《WTO西雅图会议开始》的国际版头条文章没有提到任何抗议以及抗议者对会议的破坏。然后,《经济日报》在另一则题为《西雅图处于夜晚宵禁之中》的短新闻里(比旁边一则关于罗马尼亚一建筑开发公司因劣质装修工程被罚款的新闻还短),报道了警察与抗议者的冲突,以及示威者堵住通往会场的道路以致会议延迟5个半小时的事实。

第二,报纸倾向于使用法制新闻,也就是本书第4章中所提及的吉特林所指的犯罪新闻的框架,来报道抗议活动。“合法争议”的框架基本不存在。当然,更没有新闻从认同抗议者的正面框架来报道。这从以下标题可窥见一斑:《西雅图进入紧急状态》,《西雅图警方设立“非示威区”》,《反WTO抗议难以控制》。另一常见的框架则是从会议组织者和参加者的角度报道抗议活动的破坏性。

第三,报纸贬低抗议者并将其琐碎化,忽略抗议活动的主旨。这些报道通常用贬损轻视的语言描写抗议者的奇装异服与滑稽举止,尤其是他们的暴力行径,却绝口不提标语口号和抗议者所传达的信息。虽然《北京青年报》在一则新闻中承认抗议者指责WTO“只满足了跨国公司的需要”(12月3日,第4版),但它很快就引用WTO总干事莫尔(Michael Moore)的话说,抗议者反对WTO就是在反对世界上贫困的发展中国家(这终于证明中国报纸还是有报道平衡意识的,只是,看来记者们只在不得不报道国际冲突时偶尔使用这种平衡术)。

第四,报道认定抗议活动受到“特定”利益驱使,并与发达国家的某些组织与政客有关。它们没有提到全球民间社会组织反对WTO,也没有提到有发展中国家参与抗议活动。此外,报道提到虽然“大规模抗议活动表面上针对WTO,但它受美国国内政治所驱使”,特别是美国劳工联合会和美国产业工人联合会的“职业政客们”(《南方周末》,12月10日,第3版)。

最后,有几份报纸通过对抗议活动的报道来嘲讽西方的“自由和民主”。《北京青年报》引用石广生的话说:“我们决不会让一些人所谓的自由和民主来干涉其他人的民主自由……一些人的‘民主自由’使会议代表没法出门,国际会议没法继续。我们确实不能欣赏这种‘民主自由’”(12月5日,第1版)。

然而,西雅图抗议事件也迫使中国报纸多少重新审视了它们所描绘的可尊可敬的WTO。它也给这些报纸提供了一个间接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提出质疑的机会。有“发展中国家”视角的报道更多地关注了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歧以及目前全球经济秩序中的公平问题。比如,《人民日报》将西雅图会议的失败总结为全球公平的问题,承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利益冲突,并认为在现有的全球贸易体系中,发展中国家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它重新阐明了帮助弱小和扶持贫困的道义原则对于人类社会生存的重要性,认为新一轮WTO谈判必须使发展中国家受益(12月3日,第6版)。在另一篇文章中,《人民日报》注意到,虽然表面上每个国家在WTO中都有同等的发言权,事实上主要的经济发达国家仍占据主导地位;它还注意到全球化消极的一面,尤其不同国家之间和每个国家内部(包括美国)的贫富差别情况。它甚至引用了美国劳工方面的观点:全球化有助于大公司而损害工人的利益。《南方周末》也承认发达国家的利益决定了WTO的议程:“并不出乎意料的是,谈判的破裂被发展中国家视为一个胜利……这说明了WTO是多么不健康”(12月10日,第3版)。上述报道和话语都与早些时候中美双边贸易协议时媒体再现WTO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但是,对WTO的国际批评并没有与反思中国急于加入WTO这一事实勾连,在西雅图会议进行时,支持全球化与WTO的论述继续大规模地见诸报端,大量的文章继续支持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议程,并进一步阐述中国加入WTO的益处。12月2日《北京青年报》刊登了题为《全球化不可阻挡》的头版文章,认为全球化的实质含义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地流动,资本不受地缘、血缘、主权、技术、意识形态的限制,快速地超越一切屏障去获取最大利润”。该文承认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及其引起的社会冲突,但认为全球化比起以“局部地区或局部行业利益”为依据的观点具有“更大的合理性”。

同类推荐
  •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是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集中反映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观。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从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再到他们的学习成长,都有着详尽的叙述。为了将作者的本意更好地传达给读者,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本书在语言润色上做了一些调整,以符合现代人的阅读要求。在书的最后,还加上了洛克的经典教育格言,以供读者学习。书中对教育力量所持有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具体教育工作的见解,在今天还是能带给人们很大的启迪。
  • 思行予政

    思行予政

    《思行予政》主要收编了庞波任甘肃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事厅(省编办)党组书记、厅长,省人社厅厅长以来,在省部级以上报刊公开发表的文章,以履职尽责、为民服务为主线,全面反映了在大部门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围绕建立“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推动全省人力资源
  •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必做的数学游戏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必做的数学游戏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是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在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的一门学科。基础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是个人与团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这样一门重要的学科,一些同学却视为畏途,兴趣淡漠,这使一些教师、家长乃至专家、学者大伤脑筋。事实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任何事物,只要有了兴趣,就能产生学习钻研的冲动,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兴趣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中小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体会到蕴含于数学之中的奇趣和美妙。
  •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为领导干部以及各类办公室工作人员从事文书写作与文书处理工作提供了方便,让读者能轻松应付工作中的文书写作诸多难题,为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方便。这是一部既有严格规范标准,又有较强实用价值的工具书,一本在手,书写公文无忧!
  •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伴随着中国“申奥”成功,“奥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重要议题,有关奥运与媒介传播的研究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学界的一个关注方向。作为该研究领域具有奠基意义的中外学者交流和研讨的盛会,2006年7月28日至29日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堡传播学院联合召开了“2006传播论坛——体育与大众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英国利物浦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的国外学者,与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国内高校的中国研究者共聚一堂,就广泛的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奥运传播研究提供了多元的观点与研究的路径。
热门推荐
  • 透视小校医

    透视小校医

    冷艳校长、清纯校花、性感老师、热辣校警纷纷投怀送抱,纠葛缠绵……
  • 恶魔校草,别过来

    恶魔校草,别过来

    她宋小顾乖巧懂事她发誓自己真的只是想要卖个萌,赚个钱,然后混个小日子,愉快的生活一辈子来着的。她只是一个不小心的将“安眠”的校草的“果照”复印了将近几百张卖个了他的那些个疯狂的女粉丝而已。结果自己就真的一个不小心的被安眠给盯上了!然后!然后……再然后……她就扑街了,哦,阿门。
  • 邪王追爱麻瓜浴火篇

    邪王追爱麻瓜浴火篇

    她身为暗黑刺杀最优秀的杀手,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穿越,而且还穿越到一个什么都不会的麻瓜身上,处处被欺负处处被打压的麻瓜。他是杀伐果断的君王,从未想到冷库蓦然的他会在遇到她的时候变成独宠一人的暖男。我曾想征服世界,俯视脚下的臣服者。但如今我愿守你一人,宠你一生。
  • 独宠老婆大人

    独宠老婆大人

    当他看到她之后就一见钟情,她单纯善良,不想过早恋爱,但在家人的支持下恋爱,结婚
  • 悬幻爱恋

    悬幻爱恋

    也许这是一个梦,一个甜蜜的梦。“你爱我么?”他低头看着自己怀里的女孩。“爱。”男孩听到这个回答满意的笑了。“有多爱?”女孩沉默着没有回答。
  • 委托商店大盗

    委托商店大盗

    诸天楼!这里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这里有竹蜻蜓,有系统,有寿命,有美食,有天才地宝!你们见过曾小贤和陈赫同台共演?你们见过张三丰教张君宝泡妞吗?你们见过用如来神掌降服鬼怪吗?这里你可以看到一切!来吧,让我们决战紫禁之巅!
  • 妖异都市

    妖异都市

    读懂一座城,如品一个女人,品一个女人,如翻阅一段人生。泡一壶清茶,独自坐在夕阳下,用安静的目光打量着一座或繁华,或清闲的城市,人生仿佛进入某种莫名空灵的境界。就如细细打量一番过往的岁月,细细品味人生的百感交集。读懂人生,便从读懂生活的那座城开始。
  • 子不语:前缘不见君颜

    子不语:前缘不见君颜

    六年甜蜜相伴换来一朝灭门惨案,昔日高高在上的相府小姐,一朝沦为贫民,父母双亡。他成为新帝,携他的皇后一起君临天下。她心死远离,机缘巧合之下却再次回到他身边,身边却多了一个男子。他慌了神,想为自己犯下的错赎罪,却见她的眸子里无欲无求更无恨,她走,他不许,她笑嫣如花:“瑾轩哥哥,你可别告诉颜儿这几年你假戏真做了”他冷笑:“只要我还活着,就必须与我纠缠生生世世,至死方休!”
  • 腹黑王爷的冷傲狂妃

    腹黑王爷的冷傲狂妃

    上一世的感情的背叛让她这一世不愿再相信爱情,但偏偏她又遇到了他……面对他的霸道和腹黑,她只能说:“混蛋,这辈子栽在你手上了。”他笑道:“这不是很好吗?”她忍不住翻了翻白眼。面对生死,她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死亡,只为他能够好好地活着;看着她闭上的眼睛,他痛苦的没有跟随她而去,只因他答应了她会好好地活着。他为她袖手天下,她为他倾尽所有;他为她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饮,她为他一生一世一双人。
  • 快穿系统失窃案

    快穿系统失窃案

    他,一代穿越系统拥有人,仗着自己随时可以穿越离开而胡作非为。这天,他再次得罪了半个世界的人,愉快地准备掏出系统逃跑,然而……我穿越系统呢!我这么大个穿越系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