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79000000029

第29章 迷群“多重边界”的群体认同建构(5)

此外,2009年伊始,“伊甸园美剧论坛”的工作组成员们又开始酝酿一些新的计划,他们开始把目光投放到伊甸园以外的世界里,希望“伊甸园美剧论坛”在更大范围内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其中尤为突出的计划是论坛将招聘“美剧活动策划专员”,他们将具体负责美剧和伊甸园的活动策划,并将活动在其他门户网站和相关媒体上推广,由此许多有意义、高品位的活动在策划人员的努力下将陆续展开。在笔者对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期间,这些群体成员们正在准备一项活动,这源自一位会员在论坛上的发帖:恳请帮助制作一部动画片的中英文字幕。动画片中文叫《运输汽车》,是英国一家公益机构制作的,主要是指导自闭症的小孩认识面部表情和别人的心情变化。自闭症是现在逐渐增多的一种疾病,相关问题网上有很多讨论。

该动画片可能对自闭症有帮助,但是没有中文版的,希望能够用伊甸园的资源帮忙制作中英文字幕,然后方便家长指导小孩。虽然这不是美剧,也不是什么流行的电视剧集,但“伊甸园美剧论坛”已经决定翻译此动画片,并希望通过相关话题(自闭症儿童)策划一些公益活动,在可以联系到的媒体上推广,因为他们觉得这很有意义,可以为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此举不管每个参与者从个体层面出于何种考虑和目的,但从整个“伊甸园美剧论坛”的群体层面而言,这些内群体成员的行为是在积极提升内群体的“档次”和“品位”,终极目标是希望“伊甸园美剧论坛”享有越来越高的知名度,在同质美剧网站或论坛中从简单制作美剧层面的优势扩大到其他层面的优势以实现和巩固整体优势。此外,当笔者问及是谁最初有如此构思时,被访者“我,哈哈”的回答将内敛式的自豪感表露无遗。从这个角度而言,个体在积极区分内外群体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尊。

综上所述,无论是提供最新最快的美剧资源,还是丰富网络社区功能和扩大论坛影响力,这些都是“伊甸园美剧论坛”内群体成员在建构群体认同过程中将内群体与同质外群体进行积极区分的具体行动的外在表征,并且发起和负责这些积极区分行为的内群体成员在此过程中也满足了实现自尊的需求。因为根据学者研究所得,成功进行群体间区分可以提高社会认同,从而提高自尊。作为群体成员之一,个体越积极地将内群体与外群体进行区分,就会获得越高的自尊。

第三节“我们”是美剧迷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中国美剧网上迷群,而本章则重点考察和分析这个群体的群体认同建构。第一节中已对整章的分析框架进行了具体的阐释,其中的核心观点是“多重边界”;第二节中对这个群体如何建构他们所依托的网络空间和社区群体的认同做了具体的阐述,也就是说他们与外群体间的“第一重边界”(离第一节中所描述圆的圆心最近的一条)已经在上节中显现出来,本节将扩大考察的范围,找寻作为“美剧迷群”与其他可比性外群体间的边界,并探究作为这个群体内成员的群体认同是如何被建构的。本研究在考察分析过程中发现,纵然在同一个作为美剧迷群的群体认同过程中,也出现了“多重边界”,一个是作为单纯“美剧迷”的群际边界,而这其中又分出了针对“美剧”群的边界和针对“迷”群的边界;另一个则是作为“亚文化群体”的美剧迷群的群际边界,也就是说内群体成员们在建构“美剧迷群”的认同和作为美剧迷的“亚文化群体”认同,本节将对此展开考察和分析。

一、美剧迷的“荣耀”

1.“我们”是“美剧”“迷”吗?

对于喜爱美剧的电视观众来说,他们所欣赏和追看的节目内容是充分受到自身认同的,即使他们在解读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按照该文化产品的编码方式来解码(而是在接受节目信息和内容的过程中掺入了依照自身经历、经验或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而产生的理解方式,有的甚至采用批判式解读的方法对文本进行诠释),但他们对于美剧文本本身是“爱着”的,他们对自己喜爱美剧这点从不否认,并且所有相关行为的展演无不透露出他们对美剧的钟爱。然而,针对“美剧迷”这个群体身份的认同是否在所有美剧迷个体心中根深蒂固呢?他们对于这样一个群体身份的称呼认同吗?而认同与否是否影响到了他们对“美剧迷群”的群体认同的建构呢?笔者带着这些问题首先从对网上迷群中的个体是否接受“美剧迷”这个称谓的调查分析开始。

笔者于2009年3月2日在“伊甸园美剧论坛之欧美剧交流总社”中发布了一条讨论帖,内容为“喜欢美剧的朋友们,你认为你是美剧迷吗?请说明答案的理由”,截止到3月4日下午共有28条跟帖回复,其中有两条为笔者的感谢帖。由于网络社区尤其是类似BBS空间中的调查不是强制性的,无法控制回答问题的数量,只能依靠该空间网友会员们的自觉自愿,况且调查的问题也不是“是与不是”的选择题而是需要解释说明的问题,因而是无法进行数字式统计的,因此整个调查结果不能以量化的分析方法来进行解释,只能将答案作为文本来进行质的解读与分析。在所有帖子的回复中有两种答案显而易见,观点表达得非常清晰。其中一种为干脆利落地承认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美剧迷”:

(1)偶觉得自己应该是的,一天不看美剧心痒痒,其实只要情节好看,人物漂亮,演员演技好就会追;

(2)我应该算是美剧迷吧,没有理由,喜欢就是喜欢;

(3)应该算吧,不然不会每天在这里溜达

(4)是美剧迷,当年看24那个熬夜的累啊;

(5)每天下了班就回家看美剧,看完就睡觉,第二天继续重复。就算周末只要在家,就是看美剧。所以应该还是算美剧迷了;

(6)绝对的美剧迷,空闲时间基本上都在看剧中度过,所以也越来越宅了;

(7)绝对是美剧迷,老友记、欲望都市、犯罪心理、越狱、犯罪现场,觉得美剧构思巧妙,贴近生活,还可以练习英语。

从这些简单中肯的回答来看,他们认为自己属于“美剧迷”的范畴,并且基本说明了有此认同的依据和理由:对美剧本身的热爱以及在看美剧这件事情上花费的时间之长和精力之多。而另一种回答则很有意思,跟帖者承认自己非常喜爱美剧,但并不认为自己是“美剧迷”:

(1)很少把自己挂上什么迷或是粉的标签,但是对美剧确实是由衷地喜爱,再说可能就是说美剧优点了;

(2)不就是看电视剧,没有这么复杂的想法,看剧纯粹娱乐,不迷这迷那;

(3)也不是沉迷的那种,就是喜欢看情节,故事设定都吸引人,而且对英语听力很有帮助;

(4)喜欢看美剧,没有到痴迷的程度;

(5)美剧经常看,喜欢看但不迷什么,也不做什么迷。

虽然这些“伊甸园美剧论坛”会员的回答不认为自己是美剧迷,但从这些帖子的作者标签来看,没有一个是刚刚加入该论坛成为会员的,也没有一个人的财富积累(网络空间中显示该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程度和质量的衡量标准)显得很低,有的甚至已经达到四位数之高。在面对“美剧迷”这个群体身份的问题时,“伊甸园美剧论坛”中的这些美剧爱好者们显然摆开了两个阵营:我们是美剧迷,因为我们喜爱美剧;我们喜爱美剧,但我们不是美剧迷。

是否给自己贴上“美剧迷”的标签是考察美剧迷们是否在建构美剧迷群群体认同过程中进行了社会分类的步骤,然而在他们给自己贴标签并划分群际边界的时候出现了分叉,因为考察对象分别对“美剧”群边界和“迷”群边界进行了划分。根据笔者的调查分析,活跃在“伊甸园美剧论坛”中的会员们对于喜爱美剧这点是毫无异议的,否则大家绝对不会花费大量业余时间甚至是工作时间到论坛中进行下载、发帖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也就是说他们对于“美剧”群边界的划分非常清晰。但面对“迷”群边界的划分时,一部分美剧爱好者毫不犹豫地进行了群际间的社会分类,给自己贴上了“美剧迷”的标签;而另一部分美剧爱好者却将自己划出了这个群的边界,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这部分人没有建构起“美剧迷群”最基本的群体身份认同呢?

2.迷群认同中对于“迷”概念的误区

虽然一部分美剧爱好者矢口否认自己是“美剧迷”,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对于看美剧、聊美剧以及在美剧论坛中进行实践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可以这么说,他们虽然没有进行“美剧迷群”群边界的划分,却在进行着群际间的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这点将在下一部分的研究中展开论述)。从这些迹象显示分析,这部分没有给自己贴上“美剧迷”标签的美剧爱好者们其实对“美剧迷群”是认同的,并且在建构群体认同过程中是积极的行动者,他们不认同的不是“美剧迷群”,而是“迷”的概念。笔者在对一些美剧迷进行访谈时也和他们讨论过对于“迷”概念的理解,结果发现,那些通常不认为自己是“美剧迷”的人都把“迷”作为一个贬义词来理解:

(1)如果要我讲“迷”这个概念的话,应该是对某种事物有着很强烈喜爱,这种喜爱可能要比一般的人强烈得多,一般都是用来形容歌迷、古玩迷之类的多,确实现在用迷来形容的话有点贬义,不过我之前当过WOW迷,很痴迷的,不过后来戒掉了;2009年3月4日与“简单”的访谈记录。

(2)迷给我的感觉,就是某一段时间对某种东西的高程度欣赏,这种欣赏可以屏蔽掉迷的东西本身的缺点,就是说喜欢到看不到缺点了,即使看到也不在乎,可以假装看不见,可以说有些盲目了。2009年3月5日与“小然”的访谈记录。“痴迷”、“戒掉”、“盲目”,这些是出现在部分美剧爱好者们对“迷”概念理解中的词,而人们之所以会对“迷”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一直以来大众传媒对于“迷”的描述和呈现大部分都以负面形象出现,如轰动一时的“杨丽娟事件”,“女粉丝哭追刘德华13年,老父跳海自杀死都要为女儿圆梦”,“杨丽娟丧父依然执迷不悔”,“刘德华在杨丽娟事件发生后,斥责歌迷不该利用不正确、不正常、不健康的方法与他见面,并表示希望媒体可以通过该事件正确引导疯狂歌迷的‘病态’行为,并期望歌迷在今后的道路上理智追星”;“女歌迷为谢霆锋跳河自杀”;“张国荣自杀,女歌迷自闭两年”;“周杰伦取消演唱会,竟引得歌迷吞下30粒安眠药”。

无论是这些新闻标题中歌迷那些骇人听闻的举动,还是明星刘德华向媒体所言中的措词如“不正常”、“不健康”、“疯狂”、“病态”和“理智”等,都向大众展现了一幅“失去理性、盲目癫狂甚至神经失常”的“迷”的群像;这只是通过文字叙述描绘出来的“迷”,而前两年红极一时的“超女”粉丝团更是在电视屏幕上将“追星迷”疯狂甚至失去常态的样貌、形象和行为演绎得“淋漓尽致”,让很多人谈起“迷”便摇头叹气并联想到“疯狂”、“盲目”和“失去理智”等词。

同类推荐
  • 妄谈疯话

    妄谈疯话

    诠释豪情人生的态度,剖析官场弊事的怪象,演绎男女情爱的风韵,解读处世哲学的智慧。
  • 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策略研究

    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策略研究

    政府与新闻传媒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成为政府“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运用传媒提高政府部门执政形象、引导舆论的“新闻执政”理念不仅是西方现代政府的共识,同时也是我国各级政府努力的方向。本书介绍了境外主流媒体、驻华新闻机构及其涉华报道的主要特点,在分析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的各种策略。适读对象:各级政府对外宣传管理人员,国际关系、新闻传播等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及广大师生。
  • 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孩子其实就是一场心理战争。如果你觉得你的男孩不服管教,不懂事,不听话,那么你需要掌握孩子控心术。所谓的“孩子控心术”,并不是要使用心理控制让孩子对父母服服帖帖,乖乖就范,更不是什么邪门歪术,而是要与孩子达成积极的有益的沟通所需要的技巧。很多时候,父母只需要了解男孩的心理,改变一下说话的方式或语气,就会发觉:其实,男孩很听话!
  • 梅庵史话:东南大学百年

    梅庵史话:东南大学百年

    本书以轻松、风趣而又求真的风格,记述了东南大学建校百年的时代风云、办学脉络、重要人物和事件,并在史实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关于办学规律和治学之道的研究。阅读本书对了解东南大学的发展史和我国近现代高校的轨迹有重要参考价值。
  • 雨夜中的凤凰

    雨夜中的凤凰

    凤凰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幢幢临水而建的吊脚楼了。不过少了昔日楼头的歌声,总感觉少了一点沈从文笔下的韵味。吊脚楼下的沱江水缓慢地流着,听不到歌女的小调,不过听听这流水声,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才是凤凰城中最动听的音符。顺江而下,有许多纸折的小船沿着江岸向下游漂流,上面点着蜡烛。烛上的蜡伴着火星滴在船上,船便会燃烧起来,随着风势的大小渐渐化为水上的尘灰。但放船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宛如沈从文笔下的那些爱情故事,明知道结局是毁灭,还要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脚踏着白马湖畔的绿草,静静的品味着的是春的气息,而在月朗星稀的秋夜,用心聆听陶然亭秋蝉凄婉的鸣唱,品读出的是一抹轻愁。
热门推荐
  • 影后归来渣渣都退下

    影后归来渣渣都退下

    她是重生而来的影后,他是京城有头有脸的宫家号称“商业鬼才”的小少爷。我对你一见钟情,从此你是我的一生挚爱。且看软萌霸气女主和霸道温柔男主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吧!
  • TF三小只的那些事

    TF三小只的那些事

    他们,一个人见人爱的明星少年组合;她们,一个让人心动的明星少女组合……当大名鼎鼎的TF少年,遇到女神组合Crystalfairy时,又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
  • 穿越之黑化系统

    穿越之黑化系统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废材主角穿越到一个拳比法大,人命贱如纸的武侠时代,是继续保持上一世混混就好的态度,还是握紧手中拳,精彩热血尽在重生之黑化系统。
  • 泰坦陨落之我是雇佣1

    泰坦陨落之我是雇佣1

    泰坦陨落2同人主角,一名雇佣兵,拿钱办事,拥有自己的泰坦,有一帮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兄们注意,这里主角光环基本不存在,也根本不会出现什么逆天的神器,这里只能依靠多次与死亡擦肩而过的战斗经验,强化得当的泰坦,以及相信自己的那些弟兄们的能力。
  • 绝命刑警

    绝命刑警

    一个不死之躯,历经几个朝代,为寻找不死之密,在荣城市做起了一个小小的刑警,除暴安良,侦破了一个又一个奇案,而他的命运究竟在何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余生有你才安好

    余生有你才安好

    最美不过初相见,他们初见在那大学门口,他拉着行李箱,缓缓的走到了她的面前。四年了,他还是那样的冷漠无情。一点也没变。而她从以前只会追着喊他哥哥的那个小女孩变成了现在可以他的面前面无表情……
  • 许你一生乱世繁华

    许你一生乱世繁华

    他,是乱世中的枭雄,爱天下,亦爱她;她,名门闺秀,胸有谋略,却只偏爱于他。
  • 半世浮尘

    半世浮尘

    转眼已漂浮半世。回忆以前的点点滴滴,感觉自身就是一粒浮尘。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好像明白这偈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