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27100000017

第17章 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具体案例(5)

(3)面对中国政府严正警告,扮演美国政府的“辩护者”。

美国政府同意李登辉到访,必然要引起中国的强烈抗议,这时候美国媒体就自觉扮演了“政府代言人”的角色,替美国政府“减压”。就在美国政府同意李登辉到访的第二天,《华盛顿邮报》在5月23日题为《台湾领导人在政策转变中获得签证,私人访美打破16年禁令》的文章中就做了辩解: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on yesterday gave in to intense pressure from Congress and announced it would grant a visa to the president of Taiwan,a step that many experts believe could damage relations with China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to a new generation of political leaders.

Senior U.S. officials had previously opposed any change in the 16-year-old policy of barring Taiwanese leaders from the United States,on the grounds that it would antagonize mainland China and conflict with the administration's long-standing “one China” position. Only last week,the State Department issued a statement criticizing a 97 to 1 Senate resolution to grant a visa to President Lee Teng-hui,saying that such a step would have “serious consequences for U.S. foreign policy.”

Explaining the turnaround,a senior U.S. official said the administration allowed the American-educated Lee to attend an alumni ceremony at Cornell University,his alma mater,because it feared that Congress might adopt binding legislation that could be much more damaging to the U.S.-China relationship. A bill is pending in the Senate,calling for President Lee to be received on an official level as a head of state “with all appropriate courtesies.”

译文:

克林顿政府迫于国会的压力,昨天宣布同意向台湾“总统”颁发签证。许多专家认为此举将损害美国同正处在领导人交替过程中的中国的双边关系。

因为担心会引起和中国方面以及政府长期坚持的“一个中国”政策的冲突,美国高层过去一直反对对已经存在16年的禁止台湾领导人访美的政策做任何修改。就在上一周,美国国务院还发表一项声明,批评国会以97票对1票通过的敦促政府向李登辉“总统”颁发签证的决议。国务院认为此举将会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严重影响。

在解释美方这一立场转变的原因时,一位美方高级官员说道,美国政府之所以允许在美国接受教育的李登辉到美国参加其母校康奈尔大学举办的同学聚会,是认为如若不这样做,美国国会可能会进一步采取立法程序促成李登辉此行,这样将会更加损害中美两国关系。与此同时,在美国参议院内部,一项要求允许李登辉“总统”像其他国家领导人一样以官方身份访问美国的法案尚未付诸表决。

《华盛顿邮报》把美国政府的决定说成是“被迫的”,在公开替政府辩解后,该报又借“美方高级官员”之口,说明如果不让李登辉访美,那么国会将会介入,届时后果就更加严重了。一句话,在《华盛顿邮报》看来,美国政府是“无辜”的,美方决定是“正确”的。

2.对中国军演相关报道

李登辉访美激起了大陆的愤怒,为了打击李登辉、宣示中国人民反对“两个中国”图谋的决心,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95年7月和8月在东海和南海进行了军事演习。美国媒体冷观我军军演,充当裁判员角色。

首先,美国媒体对军演的性质进行了“定位”,即军演是大陆应对台湾寻求国际认可的必然反应。

1995年7月24日,《纽约时报》在题为《台湾报道:中国在台湾附近海域发射四枚实验性导弹》的文章里说:“据台湾军方机构消息,中国于本周五和周六在东南海域发射了四枚实验性导弹,射程达到台湾以北85英里。”“中国军方上周宣布的此次导弹试验,看起来是对台湾最近为了获取国际认可行为做出的反应之一。”《华盛顿邮报》在1995年8月16日A21版报道了大陆在东海军演的消息,认定军演的目标就是李登辉:“今天,中国在离台湾海岸90米的海域进行导弹和炮火演习。但是,根据华盛顿和台北的分析家称,这场演习真正的目标是李登辉。这位主张台独的‘台湾总统’,他的好斗的外交政策已经激怒了大陆并让其使身心交疲。”1995年8月19日的《纽约时报》在头版刊登《中国的战争游戏被视为对台湾施压的策略》的文章:“中国启动今夏第二场在台湾附近的军事演习,美国军事官员与外交官员表示,这场规模不断扩大的海军,空军,以及导弹部队的军事演习旨在迫使台湾领导层就范。” “中国在处理台湾问题上正逐步倾向于军事选择,李登辉‘总统’正在为台湾在国际上争取更明显的独立地位,中国领导人断定,这场军事演习将削弱李登辉‘总统’的政治势力,然而许多分析家认为这样的论断是错误的。”

其次,美国媒体对军演的后果做了评判,认为军演不至于升级、李登辉是大陆对台军演的获益者,这与后来事态发展基本吻合。

1995年8月23日,《纽约时报》在第12版刊文指出:“中国举行如此强大军事力量的演习是‘前所未有’的。”“但西方大使们相信,如果能够逼迫台北或华盛顿做出一些让步,中国不会诉诸武力。”

1995年8月29日,《纽约时报》在A2版题为《台湾开始自卫》一文里指出:“尽管台湾‘总统’在岛内的支持减少,但是大陆威胁性的军事演习使得几百万台湾人站到他这边”。同日,该报头版一篇标题为《对华强硬立场为台湾领导人增势》的文章,通过对一名台湾自行车店主的采访,得出李登辉会因大陆军演而得到民众支持的结论。文章说:

Mention President Lee Teng-hui to Jimmy Lin,a bicycle shop owner,and he will begin gesturing with a wrench,or whatever is in his hand,saying: “He has been President too long,already eight years. Now he wants four more years——we can't call this a democracy.”

But mention mainland China's anger over Mr. Lee's visit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June and the military muscle-flexing that has followed,and Mr. Lin will switch gears to defend President Lee's policy of seeking greater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for Taiwan——even if Beijing mistakes this for a strategy to declare the island's independence.

“We are so rich,but we have no voice,” Mr. Lin said,“Our voice is so low that no one can hear it”.

Mainland China's campaign of military intimidation against Taiwan,which it regards as a renegade province,is causing millions of people on this island who otherwise were ambivalent——or opposed——to extending Mr. Lee's rule to come to his defense.

译文:

吉米·林,一个台湾自行车店主,谈到李登辉“总统”时,他挥动起手中的扳手,说道:“他已经当了八年‘总统’,太久了,现在他还想再当四年,这个肯定不是民主。”

但是,谈到中国对于李登辉六月访美的愤怒,以及接下来举行的军事演习,林开始转而为“总统”的政策辩护:李登辉“总统”只是想为台湾谋求更广泛的国际认可,而北京将这一政策误读为台湾要谋求独立。

“我们如此富有,但却没有自己的声音”,林说,“我们的声音这样渺小,根本没有人能听见” 。

台湾岛内的几百万人原本会犹豫或反对李登辉连任,但大陆针对台湾的威慑性军事演习,使得民众转而维护李登辉。

由上述内容分析可知1995年《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这两家主流媒体在台海问题上的关注重点和立场倾向,两报在李登辉访美过程中扮演了吹鼓手角色,在中国军演的过程担任了裁判员角色。

第三节 对1996年台海问题相关报道

一、新闻背景

自1995年李登辉实现访美后,台湾岛内“台独”势力深受鼓舞,充分认识到美国台海政策的“双轨”性质,要在台湾问题上做文章,就需要把美国拉下水。

1996年1月26日,台湾《中国时报》报道,美国航空母舰“尼米兹”号曾于1995年12月19日以原航路“天气恶劣”为由,改从台湾海峡穿行。对此,美国进行辩解,防止将此事炒热。此事过后,台湾当局实施一系列军事演习,挑起两岸关系的紧张气氛。台湾当局除军事演习外,还加强了扩军备战的步伐,加大军事采购的力度,并重新确立以大陆为假想敌的作战方针。

面对台湾当局恶化两岸关系、提升两岸敌意的举措,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决心进一步将反“分裂”、反“台独”斗争引向深入。1996年3月8日至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海和南海进行实弹军事演习。3月18日至25日,我军再次举行军演。由于3月23日台湾将举行“总统”选举,在美国反华议员和媒体的鼓动下,美国“独立”号和“尼米兹”号航母编队随后开赴台湾附近海域,由此中美在台湾海峡军事对峙,军事冲突大有一触即发之势。3月21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美国应帮助保卫台湾”决议案。为抗议美国干涉中国内政,3月22日,中国宣布取消国防部长迟浩田计划中的对美访问。

5月17日,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在华盛顿对外关系委员会发表演讲时重申:美国坚持认为,必须用和平的手段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之间的问题。美国重申台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来的关系必须由它们之间解决。克氏的演讲对美国介入台海危机进行了总结,也为美国对中国“全面接触”定了调。

1996年的台海危机使美国充分认识到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底线,促使美国努力修复受损的中美关系。11月24日,中美元首出席在马尼拉举行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敲定两国元首互访事宜。围绕台海危机,中美关系得以缓和。

二、报道关键词

1996年,《纽约时报》涉台报道共279篇,《华盛顿邮报》是145篇。从标题可知,1996年两报对台湾选举和大陆军演的报道几乎占报道总量一半以上。

涉及台湾的关键词是“不安”(tension)和“民主”(democratic)。面对中国的军事演习,台湾是“不安”的。而台湾进行的有史以来第一次民主选举,两报都突出了“民主”的基调。

涉及大陆时用的关键词是“警告”(warn)和“挑衅”(provocation)。大陆警告的对象不仅包括台湾当局,也包括美国。美国媒体在1996年揭下了“客观公正”的面具,对大陆的正义行动横加指责。

标题里涉及美国时用的关键词是“派遣”(dispatch)和“监视”(monitor)。美国派出两支航母编队,在台湾海峡游弋,在美国媒体眼里,航母编队是用来监视中国的军事挑衅,确保台湾能够进行“公正”、“自由”的选举。

同类推荐
  •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青少年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指导手册

    青少年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指导手册

    校长是学校最高行政负责人,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工作,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校务。校长是学校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校长是学校的“校魂”,一所学校办得如何,是否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形象,在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校长的正确领导。常言道: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 简明编校应用手册

    简明编校应用手册

    “无错不成书”的说法听似有些夸张,其实这是读者群对书报刊等出版物(广义上含广播、电视、音像制品及网络上的用字用词)极为中肯的评语。同时也是鞭策和激励出版人应该更加辛勤努力,让面世的出版物完美无缺,把各种可以避免和应该避免的差错减少到最低限度,直至消灭殆尽。然而现实却是许多出版物上差错依然屡屡出现,这不能不使众多出版人感到困惑、不安和忧虑。
  • 优秀教师必知的八大教学先锋

    优秀教师必知的八大教学先锋

    本书主要包含八方面的内容,分别介绍了基础知识、教学方法、德育等内容,帮助教师从平凡走向优秀,从懵懂走向成熟。《优秀教师必知的八大教学先锋》不再以纯文字的形式在那里说教,不再以深奥的理论作为基点,采取了文配图、场景配插画的形式,文字活泼、形象生动地向教师传递着教育的方法,使教师摆脱了学习理论时的枯燥与乏味,在趣味与轻松中快速地提高自己。
  • 电视节目编辑

    电视节目编辑

    《电视节目编辑》总结了电视节目编辑中的基本原理与规律,强调后期编辑意识前置处理的方式方法,以电视编辑敏锐准确的眼光剖析电视节目。电视媒体无疑已经成为现阶段最有影响的传播媒介,能够加入电视媒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是无数学子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电视又是一个发迅速的媒体,几乎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电视媒体自身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表现在电视语汇的迅速发展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电视观念的迅速更新。
热门推荐
  • 洛克王国之冰原危机

    洛克王国之冰原危机

    星耀独角兽:“哥哥,你确定最近不去怀特冰山上看一看?”王者独角兽:“为什么要去?”“你还有一个月就要迎娶魅影幽兰,你不去了解一下她吗?”“这婚我是不会结的!我连和她一面都没见过!”“哥哥,这可是神圣大天使给你连的姻缘,而且她可是雪人谷第一美女啊!”……
  • 浅意微暖

    浅意微暖

    顾浅没想到会与江黎这个人牵扯在一起传说中不喜欢女的,那谁来告诉她这个每天开口撩的人是谁“顾浅,你别乱蹦”“???我没蹦啊”“那我心跳怎么那么快”“……”开口撩的真心伤不起啊
  • 萌妻来袭:名门少夫人

    萌妻来袭:名门少夫人

    新文《婚权独占:席少的名媛新娘》男人眯了眯眼睛,不容置疑的态度,“夏子伊,跟我走,还是跟他走。”“我……”“时薪翻倍。”“成交!我跟你走——金主。”他的至理名言是,把这个女人宠得只有他才养得起的时候,这世上就没有男人敢跟他争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法神在此

    法神在此

    无意之中,陆源获得了一个游戏系统。他发现周围人身上多出了新的职业,法师、战士、弓箭手、剑士。从此大学生涯不再仅仅是上课、兼职、通宵电竞。人生中最重要的三件大事——公会战、赏金任务和转职考试。练级比读书更受职场欢迎!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在向他展开。
  • 逸冥峰主

    逸冥峰主

    “我们都是孩子……”听着音乐他不禁哼了两句。
  • 小精灵武道

    小精灵武道

    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今有小宗师死穿精灵世界,而后碰撞出武学精灵的火花。路卡利欧掌控波导,一手太极返璞归真,圣剑在手,天下我有!火焰鸡脚踩无极之道,追求极致武学,焚决吞火,造炎帝传奇。流氓熊猫金刚不坏,八极拳出,破碎河山,降龙十八,无熊可敌!……更多的精灵,更多的故事,更多摩擦的火花,都在小精灵与武道碰撞的新世界中……
  • 重生之七情花

    重生之七情花

    宇宙中有星球名为流梦星,位于星球东面的碎星域,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情,皇城内的数名夭折的天才遗体接连离奇失踪,随之一起消失的还有成名已久的玉手神医李玉如。正当皇城的各大势力焦头烂额之际,在一处潮湿阴暗的地下室里,一名看上去年迈却掩不住眼中睿智光芒的老者正双眼炯炯有神的望着眼前那七具形态各异,散发出不同气质,并拥有完美容貌的女子,口中喃喃道:“喜怒哀乐痴惧恶,完美的七情花将于今日绽放。”这赫然就是皇城那失踪的天才遗体,只是若有人来此,定看不出这就是那昔日的佳人,只因其容貌已变得近乎完美。老者随后又自顾自的嘟哝道:“是时候放入合适的灵魂了,只是欠缺一个女性魂体,算了,就用前几天看到的那个小家伙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玄法纪元

    玄法纪元

    异世入侵,魔力出现,天地重开群魔乱舞。妖血从现,魔兽当世,人道危亡乱世将起。天地动乱,群雄并起,谁人称雄乱世中;少年杨修得上古修真传承,以阵代法,在天地重开三千大道中寻求着内心的超脱之路,斗邪魔,灭不公,从寻修炼大道,探秘世界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