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23400000018

第18章 开创时期(17)

岷江断裂带及松潘地区是历史上的地震多发区,1933年的叠溪地震(7.5级)以来,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有记载的5级和6级以上的地震就有七次之多。1976年8月16日夜间10点零6分的松潘地震(7.2级)是我身历其境的一次。该年7月28日唐山大震发生后,成都地区的民众也众说纷纭,传说成都也有发生地震的可能,弄得人心惶惶的。当时,我和几位同事于8月14日赴松潘到二区测队二分队了解工作情况,正好在松潘期间碰到了这次地震。我们同二分队的同志所在驻地是县城附近的一个水电站木楼上。当晚10点过,那时正是睡觉前的休闲时间,有的在下棋,有的在看书看报,有的正在漱洗……突然间,地动房摇,门窗“嘎嘎”作响,电灯大幅摆动,桌上茶缸竟自动滑移,下棋的也惊呼起来:“棋子自己跳了!”不知谁叫了一声“地震!”一下子起到了镇静作用,大家马上反应过来,把所有门窗统统打开,接着很快跑下楼到院坝中,只见地面上散落着从房上掉下的碎瓦块。由于这幢一楼一底的房子是“穿斗架”的木结构,在震动中只是摆了几下,很是稳固,大家没有太多的惊慌,不久仍回到楼上去睡了。幸好,一夜平安,到第二天早晨,听到嗡嗡的飞机声由远而近,抬头望去,一架飞机正在上空盘旋。我们判断震中离此不远,我和郝子文同志一起沿岷江往漳腊、川主寺走去,看看那里受到影响的情况。一路走到漳腊的飞机坝,只见到一些新垮坍的土墙,其他别无异样,种地的、放牛羊的如同以往,十分安详。当回到城里一看,就大不一样,街东侧好几幢楼房已齐腰裂开,而西侧一排木结构老平房则齐刷刷地向南以80到70多度的倾斜一边倒,但是斜而未倒,看来这一排平房已是久经历次地震考验的了,房中居民进进出出,如同平常。问及一位老者,他说:“几十年了,垮不了!”一点没有惊慌之色。直到17日晚间,才从收音机中知道震中发生在松潘-平武间的小河乡,那里正是虎牙断裂附近。我们一行由松潘上草地,工作数日后经红原、刷经寺、翻鹧鸪山,由米亚罗返回成都。当从都江堰往成都方向行进时,一路只见用塑料布搭建的“防震棚”愈来愈多,一进市区,更是密密麻麻的,接头接尾地搭在人行道上。回到地质局大院,见到在现今花园的那块地上也搭起了个大棚,搬了许多大礼堂的木条凳当床铺,以供防震休息。此后不久,二区测二分队的地质科技工作者在松潘的漳腊幅区调工作中发现了我省第一处大型岩金矿床―东北寨金矿。673队的同志完成了漳腊大型砂金矿床的勘探。

呷村、孔马寺大型矿床的发现

吴盛莲杜锡渊

区调工作是一项区域性综合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它具有点多、线长、面广、流动分散等特点,在地质工作统一作战部署中,担负着战略侦察的任务。区调队员也就扮演着地质、找矿、探索地球奥妙“侦察兵”的重要角色。他们在完成任务的征途中,有着许多可圈可点的感人事迹,集中展示了“区调人可贵的艰苦创业与奉献精神”。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能反映在我队历史画卷中,某一个闪光点……但战友们仍能从字里行间,产生共鸣,感慨万千……回想起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地质侦察兵用热血丹心书写的战斗诗篇!

本文所写的是原三区测队(1978年併入现今的区调队)一分队104组的战友们(杜锡渊同志当时任组长),在完成1:20万昌台幅和甘孜幅区调工作任务中,克服各种困难,为祖国积极寻找丰富矿产资源,并取得辉煌战果的事迹。

1972年,该组开展了1:20万昌台幅的区调工作,由于测区处于新龙、白玉、义敦三县交界地,高山深谷(矿区海拔4250米),交通不便,前人工作成果很少。为及时获得面上找矿信息,他们在杜锡渊同志的带领下,首先是向乡、村领导汇报工作,说明来意,发动群众报矿,以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帮助。群众报矿的宣传工作,除深入到乡、村和社员群居点外,还利用社员会、干部会、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和办法,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在口头宣传报矿(含奖励办法)的同时,他们还展示了矿石小标本、宣传小册子。

5月的某一天,该组同志来到了白玉县麻邛乡,得知乡政府要召开“干部会”的消息,在乡领导的支持下,借这一良机在会上开展了群众报矿的宣传,当时有一位名叫所加的藏族干部前来报矿说:“呷山村上有白石头和黑石头,很重。”次日杜锡渊同志与助手马最良同志即请所加同志带路前去现场查看,先是在一小沟的崖壁上,见到了翠绿色的孔雀石,同时在沟边还见有大小不等的白石头和黑石头。经仔细观察,白石头是重晶石,黑石头是铅锌矿的转石。由转石区沿坡而上追索,发现转石越来越多,首次在火山岩中的流纹岩内发现了矿化露头,继续观察追索,惊喜地发现在长约300多米、宽约20到30米的范围内见到了以块状富矿石为主的铜、铅、锌矿体的露头。据此,小组特向分队作了“专题汇报”。

1973年7至9月,按分队计划安排,以呷村矿为重点,并在分队技术负责毛君一和党支部书记陈绍章二位领导的指导下,104组工作人员全面开展了呷村矿点的检查评价工作,他们与20多位民工一道,早出晚归,共测制1:2000地质草图1.65平方千米,施工探槽28个(计1320立方米),采集了各类测试、鉴定样品(标本)等。在施工的过程中,曾遇到两次出人意料的事:其一,在槽探施工中遇上了大量的漏水,在没有排水设备的紧急关头,他们毫不退缩,敢于碰硬,“用盆子,一盆又一盆不停地端水”。同时采取“三边、一及时”的作业方法,即边挖探槽、边排水、边采样,及时进行地质观察编录,把个施工现场搞得生气勃勃。其二,在工作期间,与本矿点相邻的兄弟组,传来了一个惊人的坏消息:“有一位战友被土匪抓走了……”这一度引起本组人员的思想波动,经及时向分队汇报,分队的意见是:“不能停工,即增派人员支援。”小组坚持继续施工,同时还采取了晚上站岗放哨的应对措施,解决了工作人员(民工)的后顾之忧,使野外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按期完成。

通过本次工作,取得了呷村矿床检查评价的相关资料,圆满完成了任务。其主要成果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在矿区内共发现东、西两个矿带,初步圈出了两个矿体。经对Ⅱ、Ⅲ、Ⅳ号三个矿体估算地质储量结果,共获银(均指金属储量)889.2吨,铅185000吨,锌15840吨,铜28000吨,金1.33吨。

二、初步认为:本矿床系由多种矿产共生而成,且已达中一大型矿床规模,故将其命名为:“呷村含金富银多金属矿床”,这是我省找矿工作的重大突破,无论是在经济价值或指导进一步找矿,成矿模式的研究等方面均具有现实意义,不失为一主要的普查、勘探后备基地。

1975年以来,先后有四川省地矿局108和403两地质队对呷村矿床进行了普查、勘探,证实该矿床是一资源丰富,综合利用价值颇佳的大型矿床。其中主要矿产:银、铅、锌经勘探为大型、铜为中型(据省2004年资源量统计表),与其共生的汞、镉、金、硫、重晶石经详查(C+D级储量)为大、中型、硒为小型(据省局108地质队1984年12月评查报告)。一个矿床有如此多的成矿元素共生组合实属罕见,堪称四川之最。

1977年6月,104组的同志们又转战1:20万甘孜幅,承担了白玉县孔马寺辰砂重砂异常的检查任务。工作地处金沙江支流登曲东岸,河流切割深,矿区海拔高度4377.9到3654.6米,相对高差700米,紧靠矿区的石灰岩地层,构成了险峻的悬崖峭壁,通行不便,自然地理条件极为恶劣,加之复杂的地质背景,赋矿围岩独特,增加了工作的难度。自1965年起至该矿床发现之前,虽经过多个单位工作,仍未能将该矿床神秘的面纱揭露出来。

本次工作,系选择在重砂辰砂异常带中部(异常强度高的地段)作为突破口,力争在短期内收到效果。但在实施中由于对汞矿工作经验少,特别是受已知矿床模式的束缚,最初曾把找矿的主要目标局限在石灰岩内(包括转石或原生矿体露头),尽管在长约20千米,宽4千米的范围内采取拉网式地搜查,几乎是见到石灰岩就用铁锤敲打,可说是费尽心机,吃尽苦头,但仍然效果很微。

1978年5月,104组工作人员重返孔马寺,他们首先对去年的工作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来拷问自己:“这么高强度的重砂辰砂异常是从哪里来的?”他们的回答是:“找不到辰砂矿原生露头决不罢休……”首先是从思想认识到行动上,去掉了“只在灰岩中找矿的偏见”,对追索中所见到的岩石露头、转石(河流漂砾、残坡积物)都仔细观察、敲打,当杜锡渊和助手徐志明同志沿坡追索了两天,终于在水沟边的一块直径约30厘米的转石中,见到了密集浸染状的辰砂矿,含矿围岩为流纹岩类火山岩。根据这一重要线索,次日就在孔马寺断裂破碎带的火山岩中,找到了辰砂矿的原生露头,并确定按矿点踏勘要求,展开了为时15天的检查工作。在含矿带内测制了1:2万地形地质草图8.75平方千米,在北西拉龙沟矿段和南东则巴沟尾矿段(含转石区),分别测制1:2000及1:4000地形地质草图,面积分别为0.2及0.8平方千米。与此同时进行了地表工程施工、采样等。为了解矿体地下深部情况,小组同志还不怕脏和累,钻进阴暗潮湿而又狭窄的老硐中去进行地质观察。硐的顶、底凹凸不平,同志们头被碰起了包,手也划破了皮,弄得像个泥人似的,还从没有怨言,他们真是把爱岗敬业的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

孔马寺汞矿床产于上三叠统图姆沟组上段第二层底部流纹质(凝灰)角砾岩中,个别为英安岩。通过本次工作,在北西矿段近500米的范围内,共圈出五个矿体,累计汞金属地质储量为243.2吨,若五个矿体相连,估算地质储量为2399.5吨,可达大型矿床规模。值得提出的是:在本矿床外围,登龙乡、热加长20千米范围内,还有九个较有希望的辰砂重砂异常,进一步工作可望发现新的矿产地。

本矿床与前所述的呷村矿床,二者相距仅40千米,且均是有进一步扩大找矿远景的矿产地,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独特的战略意义。

为了表彰30年来在地质找矿工作中的有功单位及个人,1980年地质部授予我队杜锡渊同志“找矿有重大贡献的地质工作者”光荣称号。荣誉来之不易,但要说明的是:本人仅是在前两个矿床找矿中,作出积极贡献集体中的一名代表,光荣应属于培育我们成长的地质队这个“温馨的家园”和在实际工作中,通力合作的战斗集体,特别要向提供找矿信息的报矿人所加同志致谢!

呷村、孔马寺大型矿床的发现,距今虽已时隔30余年,但昔日的战斗情景似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弘扬他们那种坚定、执着地奉献精神,对积极为祖国寻找出更多的矿产资源,同时也实现我队提出的“找矿立队”“开矿富民、强队”的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此区调队50周年华诞之际,特撰写此文以作纪念。

同类推荐
  • 王向远著作集第八卷:翻译文学研究

    王向远著作集第八卷:翻译文学研究

    本书收录了《翻译文学导论》与《中国文学翻译九大论争》两部专著。前者是对翻译文学原理构建,后者是对20世纪文学翻译论争的评述与总结。
  • 偶然路过我的身体

    偶然路过我的身体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创作的百余首诗,以歌颂祖国的美好河山、四季景观为主题,如,“当一群散养的奶牛/慢腾腾地转入了幽暗的杉树林/草场徒然矮下去一大截......”等等,作者用独特的视角观照再现了社会的发展,轨辙与大自然的水色山光。
  •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在本书中,作者讲述了二十五个关于各类美食的故事。穿插于蛋糕、甜点、意面、咖喱酱肉、鱼子酱、螃蟹浓汤、鲜蚝之间的,是女性对于生活、情感、人生的领悟和面对世界的勇气和执着。这种食物与情感交融在一起的感性文字会轻触到她们柔软的内心,让这些在都市中被迫坚强成长的女性能够通过阅读抚慰心灵的孤独与冰冷。
  • 万物有灵皆可师

    万物有灵皆可师

    百篇经典自然美文,尽写生命和爱的光芒。万物的真实样貌,比起诗人所能描摹的境界,不知要美多少倍。所以,就算你什么都不爱,也要爱自然,爱万物。作者华姿作为“当代散文十家”,最受读者欢迎的女作家之一,她的散文,被称为“经过大自然的朝露夕岚漂洗过”,“有一股浓烈的植物和大地的气息”。读起来,是一种与自然与外物身心结合的享受。
  • 古典与现代(第二卷)

    古典与现代(第二卷)

    本书是著名学者杨国良教授编辑的人文丛刊,书中汇聚了宋耀如的《1885年7月18日写给安妮的信》、周伟民的《唐玲玲在斯坦福探秘“宋子文档案”》、张江南的《东瀛问学记》、野叟的《夜游岳麓山(外二章)》、韩少功的《空谈比无知更糟(外一章)》等诸多知名学者的文章。辑中文章一改往日学术刊物中“学院式”写作的冰冷面孔,篇篇见情见性,文字背后透露出的人文知识分子情怀可触可摸,同时又不减损文章内在的思想学术深度。
热门推荐
  • 天弃仙寻

    天弃仙寻

    万古一梦今朝醒,苍茫仙途路已绝,是天弃?还是道陨?一切无人可知……乱世将至,群雄并起,这一世,能否有人临仙?一切的故事,都要从一布衣少年说起……
  • 正经人谁修仙啊

    正经人谁修仙啊

    有志青年向钱进,在那个寒冷的西北风中,掉进了井里,不幸身亡。机缘巧合之下他转生到了一个名叫大元朝的世界。在修仙世界里,向钱进却并不想修仙。他要开发到极致自己的能力,用它来装b,哦!不对是赚钱!立志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把功法,武器,丹药,符箓的价格打下来!
  • 终极警事

    终极警事

    十五年前香港飞虎队在一场任务中惨遭全灭。方世杰继承父业当上了一名普通警察,可惜却因为暴力执法被放了“长假”想复职可以,先去当保镖吧!保护漂亮大小姐,怎知领出了背后的种种秘密,上古人类的神话世界辉煌,血脉的传承的没落,圣水的洗礼,人种再造合成的新人类,......一个后现代的的人类神话世界。停载了!ps:小生文笔还不成熟,需要继续练习,请读者们期待小生的新作吧。
  • 宰执天下

    宰执天下

    因为一场空难,贺方一迈千年,回到了传说中“积贫积弱”同时又“富庶远超汉唐”的北宋。一个贫寒的家庭,一场因贪婪带来的灾难,为了能保住自己小小的幸福,新生的韩冈开始了向上迈进的脚步。逐渐的,他走到了他所能达到的最高峰。在诸多闪耀在史书中的名字身边,终于寻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 剑碎诸天

    剑碎诸天

    人生再重头,多少美好不放手?悲催强者墨轩重生,天地尚未改变,悲剧并未发生,一切再从头再来,遗憾不再留。重生一世我要用手中的剑保护挚爱!与我为敌,我定灭之,和我交友,必当名动天下。欢迎加入剑碎诸天,群号码:389884459
  • 守护甜心之轮回之镜

    守护甜心之轮回之镜

    前世被奸人陷害从而失去了很多对自己重要的人,可苍天有眼使她重生。这一世,我不会再任你们摆布了!
  • 君主假面的主人

    君主假面的主人

    李氏朝鲜英祖在位期间,对世子李煊寄予厚望希望他成为朝鲜最完美的王,他也不负众望性格稳重、雄才大略希望为朝鲜苍生黎民百姓造福。
  • 为了弱者的尊严

    为了弱者的尊严

    文主人公梁雨润到任山西省信访局副局长,主抓群众接访工作,经他之手处理的民事案件和化解的难题数以千计,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央、省里挂名的“老大难”问题。由于文章的篇幅限制,笔者不能一一记述。但在采访日子里,所到之处,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梁雨润同志在百姓中的威望之高,令我常常敬佩与感动不已。
  • 寸阳

    寸阳

    逗比修仙传
  • 游戏下载系统

    游戏下载系统

    有人说本书很好看,我站在阳台上久久不能平静,到底是谁,走漏了风声?有人说作者很帅,我气得怒吼连连——这不是废话嘛。一个穿越青年获得系统后装逼的故事,永远的欢快无郁闷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