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23400000024

第24章 改革年代(6)

区调队领导组织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前来道孚进行专题研究,填制大比例尺的地质图,测制地层剖面,同时采集了大量样品、标本进行了系统的测试、鉴定,编写专题研究报告,召开研讨会,论证会……渐渐地,这里的地质历史背景面貌慢慢地变得清晰起来,一个古代裂谷的地质历史逐渐呈现在地质工作者面前。道孚“古裂谷”是在深海沉积盆地基础上发育起来的裂谷,随之而来的“印支运动”使裂谷很快停止发育而封闭。最后成为地质历史上的一页——道孚“古裂谷”地质遗迹。道孚“古裂谷”的有力证据——沉积混杂岩或火山沉积混杂岩的存在和确立,不仅对研究川西地区三叠系的沉积模式具有特别重要的地质意义,同时为区域构造及区域地质发展历史的研究也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增添了新的内容,可作为科研、教学和科普旅游的基地,或依托当地旅游资源一起开发。

(对1:20万丹巴幅区调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很多,本文不能一一表述,请宽恕我笨拙的心、笨拙的笔。)

梭罗沟金矿的找矿记忆

廖远安

发现和探明梭罗沟金矿,是咱们区调队引以为自豪的功绩,也是曾经为寻找它而流淌过汗水的区调人,值得忆起的趣事。

梭罗沟是位于四川木里县的一处非常僻静的小山沟,在它的沟尾曾被野火烧灼过的山包和沟谷中,散落着稀疏而高大的松树,沿山坡长满青青的草,还有几株杜鹃花和一些不知名的野花点缀其间。

1981年8月,我们找矿小组五人(刘志祥、王立社、唐宁、贺红及笔者)和马帮两人的帐篷就搭建在沟边较开阔的草坪上,说它开阔其实也只不过是大约有两米多宽吧。在川西木里县地区做区调工作,如能经常遇到这样有柴、有水,能牧马和有搭建帐篷的草坪,那是最幸运的了。

或许,有人会问,你们是怎么知道那里就会有金矿呢,不会是“未卜先知”吗?这话说来就长了。直到今天,也仍是值得地质工作者继续探索的地质科学问题。

对1:20万三幅(理塘、稻城、贡岭)联测(以下简称三幅)中,发现和圈定的大量的重砂、分散流异常,筛选出那些有潜在成矿远景的作野外实地考查,以期发现和找到有价值的矿床(点)等,是区调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和重要的目的之一。

而梭罗沟这一铜、铅、锌、金等重砂、分散流的异常情况很特别,虽各元素异常复合重叠较好,但异常浓度较低,浓集中心不太明显,大家对是否将之作为重点异常检查解剖,持有不同的看法。我则力主可解剖试之,并愿前去检验这一推论。其由有三:一是诸矿物元素异常分布相合于同一四级小溪沟内,绝非偶然,可能指示有潜在矿体;二是在其相邻的区内有砂金矿开采史,可引证之;三是它处于甘孜-理塘大断裂多金属成矿带向南延伸的转弯和闭合地带,一般在这样的地质环境中,成矿热液较易富集成矿体。找矿小组在对木里县邛依等几处异常检查都落空后,经几天爬山踄水的辛劳转移来到这弹丸的小山沟中,眼看这曾被野火烧灼过的山野,大家兴致都不太高,那种必定能找到重要矿床的心志,似乎也灰飞烟灭了。

这天,小组几人搭建好帐篷安顿好住处后,乘着晚霞斜阳,就地坐在帐篷前的草坪上,开了个小会,对异常的检查工作作了讨论布置。大家表示,沟里的每一块岩石,每一处可疑的土壤都要敲打一遍,仔细观察描述,采集齐各种相关样品。

晚上,我久久不能入睡,不知是太累抑或是担心。失眠中只听见沙沙的松涛声和不时传来的几声猫头鹰的啼叫声……我们在这异常区工作了三天,不仅跑遍了溪沟的每一个角落,还追索到异常区外山顶的另一侧山坡地带,实际范围也远远超出了测图区界线。真是“功夫不负苦心人”,在沟边野草中的一块不足半平方米的露头上,发现了矿苗。经过反复观察描述和样品采集,样品被送回队实验室化验进行分析和岩矿鉴定,最终被证实是一个有潜在远景的金矿。

由于省地矿局对三幅联测任务进行调整,我们提前结束测区调查工作。因此,测区内如像梭罗沟这样一些矿点及潜在远景异常区,也都停止了进一步工作。

《三幅联测区调报告》出版后,这个梭罗沟金矿,川西北地质队人,亦曾数次前往找寻而未果。我还曾亲自听人言及此事,还有的人认为区调资料或许失真……因此,值得指出的首先是梭罗沟金矿最终追踪探明为大金矿床。其次是像徐志明工程师等许多区调人为此相继付出了更多的艰辛。特别值得怀念的是已逝去的李世林工程师的功绩。是李世林工程师在任区调队矿办主任时(笔者时已退休),提及并安排对梭罗沟金矿(点)再作进一步探查工作。当时,我知道后自然也积极支持,并指出在这里有可能找到类似嘎拉型金矿床,其地质条件不仅相一致,且同处于甘孜-理塘断裂成矿带上。我还将金矿露头点位置及异常区地质情况等资料,向任检查组长的徐志明工程师作了详细介绍说明。徐志明工程师也不辱使命,马到成功……晚年间来忆往事,梭罗沟金矿的发现和探明非易事,艰辛历练区调两代人。确实,在寻找开发梭罗沟金矿的过程中,区调队还有许多人都功不可没。特别是郑裕民工程师,他时任三幅联测的主任工程师,自始至终都十分重视指导测区内的矿产普查找矿和重砂、分散流异常检查工作。朱家刚工程师则是亲自担负梭罗沟地区的重砂、分散流测量取样工作……好多好多人,不能一一讲述了。

最后想再说一句,建议以后的地质工作者找矿要细用区调地质资料,莫弃沟边小矿苗,甘孜-理塘断裂成矿带,是川西地区找矿的重要地带。

2009年3月29日写于广州

野外情

尼马拉萨

我要记下的这件事,似乎为一平凡之小事,但事隔多月,不但未忘却,反而在我的脑海里愈来愈清晰,促使我不得不拿起笔来。

1982年6月18日,已是晚上11点来钟光景。大地一片漆黑,万籁俱寂。在新龙县境内荒无人烟的格日普沟内,突然有电筒光闪动,划破漫漫黑夜。一处、两处,接着又出现一处……仿佛还伴有焦急的呼喊声,时断时续,传得很远、很远。出了什么事呢?原来,这是区调队四分队的403、407两小组的人员,在寻找今天出来工作至今未回的王林彰、周书贵和我三人。事情是这样的,我们三人到离驻地20千米以外的无名沟内工作,由于走错了路,误了时间,特别是该沟为新龙与理塘县交界之处,治安不好,故使得在驻地的同志不放心,于是,他们主动地分批结伴来寻找我们了。

当时,经过一整天的工作,我们又累又饿,加之白天几场大雨的冲刷和烈日的暴晒,更是疲劳不堪。开头,我们还借着老马识途,急急回赶。后来,马亦走乏了,任凭你抽它、打它,不肯再前进一步。没办法,我们只好下马,深一脚、浅一脚地缓慢步行……时间在慢慢地流逝,有限的体力,亦在我们的身上悄悄耗掉。不知摔了多少跤,走了多少回头路。终于,前方出现了晃动着的淡淡光点,时隐时现,啊!还听到微弱的喊声……一定是来接我们的。快!加快步伐。果然,是小组搞后勤的彭大荣带着两位老乡,在离驻地约五千米远的竹青生产队所在地,遇上了我们。短短的几句话,犹如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田。疲劳、饥饿顿时减轻了许多——虽然,中午饭只有一个馒头垫肚。夜,越来越深,亦越来越暗。偶尔听到一两声马鸡的鸣叫,此外便是令人恐怖的、死一般的沉静。借着浑浊的电筒光亮,我们在杉木林、羊角林中急急行走。刚拐过一大弯,啊!

第二批找我们的人又赶到了。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星点的光亮都显得特别的突出。真想不到,是三组组长周国强和基干民兵泽绒及一老乡,周国强拿着手电,还带着地图、罗盘等,泽绒则全副武装。他们想得真周到啊!我找不到恰当的语言来形容此刻激动的心情,是夜晚的露水、汗水,还是泪水,说不出来,总之,我的双眼湿润了。

接着小组物探员张皖川不顾白天的劳累,又只身一人赶下沟来。这时,任何感谢的话语都显得多余了……当我们回到驻地时已近午夜。三组的李成文、黄林冲、王平、魏大荣、梁明和七组的周代政等,立刻围上前来,端上热乎乎、香喷喷的鱼汤,“阿嘎特,阿嘎特(藏语:辛苦了)”地问这问那。

他们还未睡,都在为我们担忧啊。此情此景,不禁又一次使我洒下了感动的泪花。

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为了共同的目标,小组即组成我们新的“家”,同志便是亲兄弟,彼此照应,相互体贴。紧挨着熊熊的篝火,望着这火热动人的场面,我捧着饭碗,却感动得难以下咽。

1982年9月9日于理塘

雪夜日记

蔡祖平

入夜了,大雪还在下,凛冽的寒风也一个劲地刮个不停。坚持劳动了一天的同志们已进入梦乡,可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白天的情景又一幕幕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我们区调队二分队201小组,正一步两喘、三步一停地翻越在西藏江达县卡贡区东南面的一座海拔4900米的无名雪山。午后时分,艰难地攀到了山顶。这时,意外的情况发生了,山那面怪石嶙峋,坡陡崖悬,-米多厚的积雪覆没了本来就算不上什么路的小道,如果贸然前进,将会马翻人亡,后果不堪设想,如原路退回,小组计划的工作任务将无法完成。怎么办?随行的藏族民工们也手足无措,口里不停地念着“嘛呢边边訇”以求佛祖保佑,小组的同志们也一筹莫展,心急如火,我这个跑了几年野外,走了不少险路的人,此时心也凉了一半。正在这进退两难之际,我们的组长樊培银说,“我先去探路!”随即踏雪而行,后勤工冯步清师傅抢在樊培银前面,冒着随时滑下陡崖的危险,用铁铲在前一步一步地铲雪开路。看到这情景,小组的年青同志王云康和李建国也不顾危险,跟上前去探路铲雪。就这样,全体同志都让汗水浸透了衣衫,经过几小时的奋战,蜿蜒几百米长的山路终于展现在我们眼前。为了安全起见,同志们卸掉了马背上的驮子、背篓等物资,用人背、肩扛,牵着马慢慢地沿这条用汗水溶化出来的小径,一步一步终于下到了山谷。

下到山谷中,夜幕也开始降下,远处幢幢藏房冒着炊烟,虽然刚刚走出了险境,可这些不知疲倦的地质队员似乎已把这些抛在脑后,开始争分夺秒地工作着……我听说过许多英雄的事迹,他们曾深深地感动过我,可是,今天活生生展现在我眼前的事情,不就是那些英雄故事的再现么?!这些我熟悉而又平凡的人所做的平凡的事,也不一样的动人心扉么?!感慨之余,我虽没半点文墨,但不能不用平实的语言记下它。

这一天是1983年6月7日,它是我们工作、生活中极平凡的一页,这样的事对于我们区调队员也许不足挂齿,但它给我的记忆却是永远不会泯灭的。

1983年7月18日

新基地建设路漫漫

——关于区调队基地搬迁的回忆

郭达玖

从名山县水碾坝区调队老基地,搬迁到双流华阳协和村新基地,难,真的太难了。抗日战争花了八年时间打败了日本人。而我们花了将近十年时间才把新基地建成,并搬迁完毕。到底难在哪里?第一是立项难,第二是资金短缺修建难。

一、异地建设区调队新基地的由来

1983年,四川地矿局给区调队下达了编写《四川省区域地质志》的任务,当时局老总们在名山县召开了一次会议,对广大技术人员进行动员。不料,不少技术人员提出了一些问题。其中包含了现有条件太差,要求调动工作的不少,大量的后顾之忧难于解决。首先是职工子女就学难,说真的,子女能否得到良好的教育,将来能否找到一个较好的工作,对家长来说,确实是一件大事;其二是职工子女就业难。在名山水碾坝那个极其封闭的地方,要想找到工作的确不易;其三是就医难,得了小病也就罢了。患上大病,那可就麻烦了,要上雅安、成都去治,花钱不说,路途劳累,苦不堪言;其四是职工生活极为不方便,到名山县城赶场,要走四至五千米路。只有星期天可乘大队客车进城买东西。职工戏称:星期天、周一过“地主”生活,因为星期天购的食品可饱口福,周二、周三过的是中农生活,周四、周五、周六过的是贫农生活(所买食物早已吃完);其五是交通不便出行难。特别是一般职工,出行赶客车,只能在马路边等待过往客车,那时可不像现在的客车招手即停。

当时作为主管生产的副队长,想到如果技术人员人心不稳,要求调走的人太多,这必然影响到技术工作的开展和地质成果的质量。大事一桩啊,基地搬迁势在必行。更何况子女就学难,就业难,职工就医难,生活不便等,我自身也深有体会。

后来队主要领导决定,一定要搬迁基地。

二、选点

在何处新建基地呢?选点工作开始了。我们先后在雅安城、名山县城、温江、罗江、彭县、华阳等地进行了考察,为了解职工的心愿,我们还在队上搞了一个“全民”投票方案,集中在雅安与华阳进行比选,最后根据票数和从长远发展看,最终选定了距成都最近的双流县华阳镇协和村。放弃了部领导在雅安城建新基地的想法。

三、立项

新基地定点之后,申请立项被摆在了突出的位置,而立项的难度比选点更难。一则队上说了不算数,批准权掌握在别人手里。二则是因为1983年部领导来队视察时放了话,名山现有基地可作为分队部、实验室使用,大队部、家属区可选在名山县城或雅安县城新建。此话一出,部、局有关部门在审批我队立项报告时,无疑是遇到了烫手的“山芋”。我们深知立项报告的批准的难度很大,便多次向局及有关部门在正式或非正式场合下作汇报和解释,但均未果。在此情况下,受大队委托,我和程可银同志于1985年10月下旬直奔北京地质部活动(因最初我们是以科研分队搬迁为由开展活动的,我代表大队,程可银代表科研分队)。真是上天有眼,我们遇上了一位说话办事直爽看上去很有魄力的人。我们向他汇报了立项难在什么地方后,他说:“部长的话不一定句句照办嘛,申请立项的报告就交我这里,不必再往其他地方送。该办的事,我会为你们办的。”

说真的,在那个年代,他的讲话使我们感到有点惊奇,部长的讲话不一定句句照办这一说法我们还是第一次听到,当然,我们心中暗喜,估算着立项报告的批准有望了,前后约半个多小时便离开了地矿部。回到位于地下室的旅馆,虽然有一丝丝寒意,但心却暖乎乎的。由于心情不错,加上有点冷,我和程可银同志买了一瓶二锅头,就着卤菜,高高兴兴地喝了起来。

后来在局、队的继续努力下,也可能是在部郑州基地会议指导下,于第二年异地建设基地的立项报告终于被批准。

同类推荐
  • 借你一双慧眼:大师眼里的世界

    借你一双慧眼:大师眼里的世界

    本书收录了近代文学大家的作品和一些国外名作,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生活、情感、信仰和梦想,等等。旨在通过文学大家笔下的世界,来揭示人性的美好和人世的纯善温柔,给我们当下浮躁的社会以精神和心灵的洗涤,借他们的慧眼来发现诗意的生活也不是多么难以抵达的,它们往往就隐匿在平凡的烟火人生里。智慧处世,诗意生活,其实我们一直都栖居在前人为我们耕耘好的沃土中,我们只需要擦亮那双被浮躁和欲望蒙蔽的眼睛,那时,我们就会发现,世界原是清明的,人生原是美好的,而我们的生活,也可以如他们一样活色生香,源远流长。
  • 心与物游

    心与物游

    《心与物游》是著名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经典力作,全景再现沈从文先生笔下的那些人与那些事,重新梳理沈从文从湘西凤凰到中国文坛中心的创作经历与心路历程。“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 生命穿越死亡

    生命穿越死亡

    《生命穿越死亡》是朱增泉将军的军旅诗,共分五个部分,是作者在自己漫长军旅生涯中的感悟和思考。因为将军特殊的身份,他的军旅诗也被赋予了独特的个性:直面战争、呼唤和平、赞美生命、书写英雄。从古至今,战争都是人类逃避不了的话题,和平更是人类一直在追求的目标。而作为将军的作者,对战争与和平更是有着不同常人的思考。几十年的军人生活给作者留下了沉重而深邃的人生思考,看着自己身边的生命一次次穿越死亡,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渴望显得尤为真诚与强烈。其中《猫耳洞奇想》是一组很独特的军旅诗,更是一个军人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后的思考与感悟,充满着血的浓烈与烫热。
  • 蔓草青青:宁夏新闻网蔓草社区网友文集

    蔓草青青:宁夏新闻网蔓草社区网友文集

    我一直在想,我和蔓草的缘分还是必然的。最初我与网络的碰撞,就是在BBS,我在一个很有名气的论坛上玩得也很有名气,那时候,我叫剑昭,也叫朔方剑。这源于我对论坛的认识,我认为所谓论坛,就是针对某一个话题,大家各抒己见,就像当年的鲁迅、梁实秋他们那样。
  • 春城花开:和平解放云南

    春城花开:和平解放云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10月1日成立以来,已走过了六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热门推荐
  • 做称职的80后管理者

    做称职的80后管理者

    现在有许多80后进入管理体系,这是一个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本书在讲述管理者可能面对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的同时,通过实际案例为读者提供真实场景再现,并指出80后管理者应该掌握的相关管理技能。为消除他们的能力恐慌提供了保障,帮助其尽快成为企业真正的中流砥柱。
  • 芦苇岸诗选

    芦苇岸诗选

    本书内容包括:黑森林、宽恕、寂静多美好、半山、爱的代价、生命之恋、草芥、访友、一杯水、夜里走失的孩子等。
  • 魂师巅峰

    魂师巅峰

    少年罗音,在魂师大陆上,以废武魂天音草激活古龙血脉,创造传奇人生!
  • 重生之驭雪师

    重生之驭雪师

    大雪封天,梅花谢尽,伴随灾难而生的她横空出世,成为国师府的接班人;自带梅香,貌若无盐,满腹惊华的她,为民请命却一步步走入巨大的阴谋之中。爱情,亲情,到头来不过一场阴谋。我既携灾难而生,那便带着阴谋诡谲,天下疾苦而去!为何,她听到有人说:“你若死,我便屠尽生灵,让你想要守护的一切全都陪葬!”
  • 坑鬼奇谈

    坑鬼奇谈

    阿宝是一只美鬼,一只充满正义,年年被评优秀的公务员。她被青梅坑了一笔,下界找地府大BOSS,BOSS美貌和色心成正比,没事就发病!竹马跟人跑了,姐妹叛变了,爱情亲情集体跑路!鬼界又有惊天巨变,安危竟然系于她一身,阿宝心里苦……
  • 躲去天堂

    躲去天堂

    一群在生活的沉浮,情感的起落中,慢慢变得心智成熟的孩子们,突破一个个横隔眼前的障碍,只为完成一种叫做自我的成长,不管是笑与泪,都是那么真实的呈现,因为滚烫的不止是血液,还有一颗颗用自己的心跳来感应命运变化的心。
  • 医品妖后:陛下,挺住!

    医品妖后:陛下,挺住!

    一个身怀绝世医术贪财冷漠的小女子,偶然救了一个长相妖冶,外表温暖。实则内有黑心,出手狠辣,灭一城不眨一眼的阎罗。她喜贪财,那他就打下这天下,将天下财富送到她面前。她招桃花,那他便一把火烧尽世间所有桃花。她要报仇,那他就陪着她一起玩。绿茶婊,圣母婊,伪白莲来一个灭一个。她要和离,某妖孽高挑了长眉,睥睨了眸子。放下了御笔,自御座而起,自带了满面寒霜。众人皆喜,这是陛下终于要反抗了?一秒钟后,青鸾宫,凤仪殿。有期期艾艾哭诉声传出。“卿卿,你可不能丢下我和儿子不管啊……”众人皆晕,陛下,您可要挺住啊!!本文宠文+爽文绝对【1V1】欢迎跳坑
  • 天价腹黑宝:废柴娘亲惹不得

    天价腹黑宝:废柴娘亲惹不得

    (已完结)穿越成被仇家追杀的废柴二小姐。五年后,绝色女子带着腹黑贪财的小宝华丽归来有仇报仇,某宝却节操碎一路。“叔叔你介意收个干儿子吗?收一送一,大宝小宝可以一块打包的哦!”喂喂,儿子你节操呢!你已经有三个干爹了你造吗!某个白得天才儿子的腹黑妖孽听说后掀桌狂怒:干爹是什么东西?!所有干爹都给本座烧死!!
  • 痞子大侠

    痞子大侠

    无父无母、天生天养的曲笛从没想过要当大侠,他拜师学武只想当个大坏蛋,教人不敢欺负他!从小就在街头混,他痞子性格走到哪里都死性不改,满口胡说八道,唯一的真心话就是要娶师姊为妻!这粉雕玉琢的娃娃是他的宝贝,他发誓一生好好待她;但一场变故导致师姊失踪,一夜白头的他开始寻妻之旅。如今久历沧桑的他武功高强又有权势,然而找到的她,竟已非原来的她……世界上最了解曲笛的人,莫过于丁叮了!自幼丧母的她难得多个嘴甜如蜜的师弟,当然疼他入心。虽说他油嘴滑舌、行事狡猾,但这只是假面具;其实他痞痞的外表下藏着别扭的心,比谁都正直可爱!
  • 回首已在远方

    回首已在远方

    悔,不该当初!如果可以重来一次,我觉不会再遇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