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2100000050

第50章 钱东平挥泪送翼王 林凤翔定计取淮郡 (1)

第二十九回 钱东平挥泪送翼王 林凤翔定计取淮郡 (1)

话说东王杨秀清到北王府里,因生平怀了异志,被北王杀了。随从人等,都丧在北王府内。北王一面将各尸首移妥,即带齐护身壮士,直出府门,进朝上去。

时钱江正与天王商议大计。忽内侍报称北王请见。天王当即召至内面问道:“贤弟此来,有何大事?”韦昌辉道:“臣弟有罪,特来请死。”天王大惊道:“贤弟何出此言?”韦昌辉道:“国事未定,朝中竟有谋叛、以妨大事者,大王知之否耶?”天王道:“朝中无非兄弟,谁敢异心?朕不知也。”韦昌辉道:“有人自称九千岁者,多结党羽,总统军权,其意安在?”天王道:“贤弟之意,殆东王杨秀清也。或贤弟别有所闻耶?”昌辉道:“此事不特臣弟知之,军师、翼王皆知之。然臣弟不能徇兄弟私情。已代大王行讨矣。”天王听罢,面色一变。就对昌辉说道:“秀清举动,朕那有不知?只以大事未定,不忍同室操戈,聊且优容。今日如此,恐东王党羽如李秀成、林凤翔,皆握重兵,驻重镇,倘激变起来,如何是好?内乱自兴,反使敌人得间耳。”说罢叹息不已!转以目视钱江。钱江还是低头不语。昌辉又道:“古人说得好:‘小不忍则乱大谋’,若养痈成患,亦非计之得也。臣弟故擅杀之。宁一死以谢擅杀大臣之罪。就请杀臣弟,以明国法可也。

”天王道:“贤弟无多疑,朕非无义人也。但恐东王党羽一变,无以制之耳。”说了复目视钱江。钱江乃言道:“东王有可杀之罪;北王无擅杀之权,两言尽之矣。大王若虞杨党为患,则殊不足为虑。李秀成乃沉机广识之英雄,非党于东王者也。即林凤翔、李开芳,老成持重,明于大体,亦不用多顾。余只吉文元、杨辅清耳。今吉文元统兵在外,趁杀东王之事,尚未传播,先令一将统兵往助起程,名为助战,实则监军,以防其变。此事最不可缓,宜速行为是。”天王听了,即传令罗大纲进来,领兵三万起程,以防吉文元之变。罗大纲领命欲行,钱江又附耳:嘱咐罗大纲如此如此。罗大纲一一领诺而出。钱江道:“东王既死,彼之党羽,必挟大王以处治韦昌辉。大王将何以处之?”天王道:“吾决不忍以同室操戈,自伤大义。倘不获已,唯有披发入山,择贤而让。多戮功臣,朕不为也。”钱江道:“此系妇人之言耳。为北王计,不如权且避之。待杨党镇定,然后退朝未晚也。”昌辉进道:“某杀东王之日,早存一誓死之心。军师从来说东王有应杀之罪,北王无擅杀之权,韦某知所以自处矣。”说罢欲退。

忽见翼王石达开飞奔进朝上,声色皇遽,汗流满面,到时气喘,开言问道:王未答言。昌辉答道:“此非大王之意。杀东王者,只韦某也。”达开怒道:“东王有罪,其家人何罪,而乃尽行杀之耶?”韦昌辉道:“那有此事?杀东王者,尚在敝府里,事后则趋朝听罪,那有杀他全家之事。兄究从何处听来?”达开道:“城中传遍矣。吾亦知东王罪有应得,但焉有杀及全家者乎?”昌辉犹力辨其诬。天王急令人打听,原来韦昌辉进朝之后,其弟韦昌祚,深恐杨党要谋报复,只道斩草除根,免贻后患,就带了十余名壮士,称说北王有令,一齐拥到东王府里,不问三七二十一,将秀清全家人口五十余人,尽行杀戮,不留一个。天王派人打听之后,回报是实。且言城内人心汹汹,恐杨党乘机煽动,致成大变。天王听了,长叹一声,顿时泪下。

翼王石达开向北王问道:“此事何如?某何尝说谎?北王请自打点,毋误国家也。”韦昌辉听了,大叫一声,晕倒在地。天王令左右挟他回府。石达开亦出。是时杨秀清死后,杨党又众,都纷纷传说,以石达开向与韦昌辉知己,都道翼王与北王同谋。金陵城内,暄做一团。天王忧之。召钱江计议。钱江道:“为今之计,先下谕数东王之罪;并传翼王不与北王同谋,而归其罪于昌辉,责以擅杀大臣之罪。昌辉虽主谋擅杀,必有动手之人,不如杀其动手者,必杀害东王全家之人。然后夺北王官爵,以安众心,庶乎可矣。不然,当杀昌辉以殉众。否则人心激变,悔之晚矣。”天王忧疑不决。盖不欲暴东王之罪,亦不欲杀北王之首也。沉吟少顷,又向钱江问道:“更求其次可也。”钱江道:“宁有进于北王者?断无其次。愿大王思之。”时洪仁达在旁。原来仁达最恶石达开,竟从旁大呼道:“此事必翼王主谋,不杀之不足以谢天下。

若北王罪不可赦,已不待言矣!钱江道:“观翼王之责昌辉,则非同谋可知矣。乌可以私意,并害功臣?”仁达道:“彼责北王之杀东王全家,非责其杀东王也。军师岂亦以其功名而以私意护之耶?他人能杀东王,吾何不可杀翼王?吾必不令东王全家含冤地下也。”是时钱江,已知仁达必要嫁害石达开,不免长叹。天王向洪仁达道:“翼王精明忠慎,吾兄休得乱言!”仁达道:“大王亦作此言乎?虽然,吾必为东王雪冤。”说到这里,又顾谓钱江道:“为某致语翼王、北王两王,毋轻人无尺寸之柄也。”钱江不答,向天王拱手而出。天王亦离座,执钱江手道:“国事如此,奈何?先生为朕谋之!”时钱江泪如下雨,直携手出堂阶,答道:“大王所误者,全在不忍之心过甚耳。人心服于大王,使布告东王之罪,以安人心,犹可为也。今尊兄尚如此说,其他可知矣。不然,恐翼、北两王,亦不能安枕也。愿大王思之!”天王道:“请先为朕安置翼王。朕今听先生矣。”钱江听了,拜谢而出。

回至府后,忽报石达开来见,钱江忙请至里面坐定,即以洪仁达之言告知。达开道:“如此,某亦不能安于金陵矣。”说了,又徐徐叹道:“本欲竭忠尽诚,与天王同谋大事。今宵小不能见容,复何望哉!”钱江道:“足下且安心,听候消息:吾料天王决不任作此谬妄之举也。”达开道:“天王仁慈有余,而决断不足;某自径行直道,岂能常防小人之谋害我耶?先生勿多言,吾志决矣!”钱江道:“足下之志,将若之何?”达开道:“大丈夫当谋自立,岂能屈于人下,以伺小人之颜色乎?吾将大举入川,据天府之地,出入汉中,幸而事成,即与天王犄角之应,有何不可?”钱江道:“如此,则大失算矣。足下如入西川,少带兵则不足为用;若尽起金陵精锐之老万营,则金陵根本反弱矣。与其西行,不如北伐,愿将军毋逞一时之气,而听某一言也。达开此时,甚不以钱江之言为然,旋即辞出。

次日,即闻石达开具奏天王,请兵入蜀。天王看了,一来疑此事为钱江之意;二来亦以翼王与仁达不和,就此离开亦好;三来如达开平定川省,可以进窥陕晋,亦可以壮湖北声援。遂允达开领兵而行。达开得了号令,即召集老万各营,共大军六万,刻日起程。这点消息,报到钱江那里,钱江吃了一惊。拍案叹道:“大事去矣。诚不料翼王深识大体,以一时之愤,乃至于此也。”急具衣冠驰马来见达开。达开料钱江到来,有阻碍之意,只托故不见。钱江无奈,急奔上朝来求见天王。天王问以来意。钱江道:“大王其允翼王西征乎?”天王愕然道:“有之。朕以为先王早知此事也。

”钱江道:“大王误矣!今天下大势:北京如首,江浙如心腹,川、黔、滇、粤如四肢,断其肢爪,其人尚存;若决其首,则其人毙矣。臣欲以翼王统大兵,为林凤翔后继,借东王屡梗此议,至不果行。今东王已故,臣方欲大王再行其志。今若去一百战百胜之老万营勇,而又去一识略盖世之翼王,天下胡可为乎?愿大王速止之。切勿自误大事。”天王遂急传令,阻止达开。谁想达开布成队伍,将次起程。接了天王号令,即复奏天王,谓军令已定,不可更改。具表复过天王之后,天王知达开意决,再问钱江计将安出?钱江道:“可再传令:着翼王到湖北之时,再入河北,渡黄河,与林凤翔会合,亦一策也。”天王从之,遂再传令,石达开接了之后,亦不回奏天王。天王只说他必然遵令。唯钱江此时仍虑达开不从。因见洪仁达如此,他早已灰心矣。钱江没奈何,急回府里,写了一封书,即遣人投到石达开营里。达开接了一看,书道:

弟钱江敬候翼王将军麾下:弟闻足下大举入川,欲图不世之业。雄才伟志,感佩何如!然当武昌既定,弟屡以人川之举为不可者,诚以天下大势,削其肢爪,诚不如动其心腹也。川省道途辽远,欲军行粮继,谁足以善其后?且定一川省,不足以制满人之死命,而徒自分其兵力;此中利害,足下宁不知之?当日前会议于敝府,方欲以将军大举为北征之继。今余唾未干,足下遽以一时之愤:不念国家大计,弟诚为足下不取也,自金陵定后,东王归绾兵符,弟与足下,寥落南京,似不能囊日之得行其志,然郁郁再居此者,亦为大局计,故留而有待耳。今东王已故,虽以人心汹汹,亦不难谈唾镇定。盖弟虽愚昧,亦深知北王乃血性男子。其杀东王者,非出于私意,当必知所以自处而求息人心也。则将军之冤,不难大白于天下。

当此之时,弟与将军,不难号令三军,扫平燕赵,使定湖平皖之志,重行于今后矣。天王神武,谦恭持己,忠厚待人,向以厄于东藩故,非为疏将军也。士生今日,大之以报人民之仰望,小之以报朝廷之知遇,大局如此,何忍遽弃?得君如此,何忍相违?以足下深明大义,胡弗一回首?且以数万乘胜之师,而入千里崎岖之境,成败之数,固不可知。倘出人意外,万一差池,震动大局,后悔何追。将军若知难而返:绕道武昌以入汴梁,固国家之幸也。不然,则非弟所敢言矣。今北王以死自誓,将军又去因而西,此间谁与为力者?倘不获命,弟亦何心于国事?览兹时局,岌岌若摇,一木难支。恐诸葛复生,亦不能免支持于今日也。况以国家不幸,而致遭内变,为大臣者,正当努力调停。若以国家祸乱方兴,即图引身避祸,此豪杰弗为矣。今方寸俱乱,一日三泣,皆为将军。故将军之去留,即弟之去留,区区之意,伏望将军捐除私愤,而顾全大局,非惟弟一人之幸也!惟将军念之。

同类推荐
  • 山围故国

    山围故国

    十月革命后,白俄军及难民大股向中国境内溃逃,狼山烽火由此燃起,各种势力纷纷登台,明暗较量,一触即发。小说以宏大的叙事笔法,尽展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着力塑造各色人物,情节迭宕起伏,形象饱满生动,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艺术穿透力,为作者新近贡献于世的又一部长篇力作。
  • 古董珍珑劫

    古董珍珑劫

    民国初期,在鉴宝界有着“北神汤”之称的济州府汤家,不幸遭到灭门之祸。家主汤轩铭在一场鉴赏比赛“族宗诛”中意外身亡,为了不让觊觎汤家鉴宝秘笈的奸人得逞,同时为了隐藏自己儿子的行踪,汤轩铭之妻陆柠夕一把火烧了汤家大院,与他共赴黄泉。在大火的掩护下,汤轩铭之子,汤文随汤轩铭的异姓兄弟钟名扬逃离济州府后,来到上海改名“周唐”,隐居下来。 十年后,周唐长大成人。而此时中国正值军阀混乱时期,各地大量的古董国宝被一些唯利是图的小人盗窃贩卖到洋人手中,流亡海外。周唐在一次文宝展览会上结识了上海文物协会的会长林念,并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了林念为留下英国人手中的一幅稀世国宝所布的局中,一枚重要的棋子。
  • 恐怖微小说集

    恐怖微小说集

    充满灵性令人惊艳的恐怖题材微小说集。从顶尖的独立恐怖作家,到布拉姆·斯托克奖得主再到亚马逊畅销作品,一定会有你喜爱的部分。
  • 罪全书3:逐臭之夫

    罪全书3:逐臭之夫

    一本对人性深层次揭示的罪案推理全书。无比震撼的角色安排:四个超级警察,各怀绝技,从全国警察队伍中挑选而出,对各地发生的特大罪案进行侦破。刺猬少女、畜生怪谈、冰封之脸……善与恶的较量,我们将付出多大的代价?寻找真凶,绝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 黄金在天上

    黄金在天上

    黄金在天上舞蹈,命令我歌唱。一个摇滚乐人的成长历程,一段苦涩的青春,一份火热的兄弟情义。从落魄漂泊到大红大紫,他彷徨、奋斗、成功、沉沦、毁灭,最终归于平淡,诗歌和摇滚不过是诠释这个疯狂世界的两种方式,回归则是与别人、世界以及自己的最终和解。作者历时一年多写就本书,事关理想的追求,艺术的探索,爱情和友情的期待,以及对信仰和时代的深层思索,是一部活色生香、酣畅淋漓的好看小说。
热门推荐
  • THE PRINCE AND THE PAUPER

    THE PRINCE AND THE PAUP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邪经

    邪经

    圣上帝以《圣经》创人世,邪上帝以《邪经》造魔界。第二次圣邪大战中,《邪经》无意中流入人世,引发了比圣邪大战更为激烈的斗争......《邪经》何去何从,圣与邪到底孰是孰非,而人性究竟为何物?
  • 变身之污婆闹市

    变身之污婆闹市

    FUCK!那是我的内裤!你这个老污婆!不要拿着我的内裤乱晃啊!
  • 器化天地

    器化天地

    重生异界,他却仍是废材,一枚紫晶,竟是伴他自娘胎出生之物。在这异界之中,身无长处,是继续沉寂?还是……放手一搏!以吾之魂化青天,以吾之身炼厚土,以吾之血现生灵!
  • 记数字7

    记数字7

    有时候一个数字总是那么神奇,哪个数字让你心跳加速了?
  • 三诫

    三诫

    进入特所必须遵守三诫。第一诫:说,世界上没有鬼;第二诫:做,不要相信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第三诫:坚持,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 吸血鬼之书

    吸血鬼之书

    单身独居的李叁秦偶然捡到了失忆的三无少女‘肆’,开始了没羞没躁,却稳得一逼的生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李叁秦发现肆并不像他想的那么简单,她的过去好像和某种都市传说联系在一起……
  • 纵使长安老

    纵使长安老

    他是显朝六皇子,皇帝最为宠爱的钰王殿下。文武双全,但性子冷淡,钰王府连个妾室都没有。偏偏谁都不敢多言,就算是皇帝也无可奈何。她是相府嫡女,父亲疼,兄长宠。打小最爱舞刀弄剑,女工刺绣马马虎虎,春猎赛马次次都能夺得魁首。原本以为马场上一见钟倩,慢慢才发现其实缘分早就降临。从江南赈灾回来,滕琰就见刚和自己有说有笑的小女人,转身就送给青梅竹马一个荷包,心里恼得很,只得千方百计约人出来。见人在眼前笑魇如花,终是不忍心斥责。“以后荷包只赠我一人可好?”“好。”“莫再与外男接触可好?”“好。”“那,亲我一下可好?”“好,嗯?”………“阿落,嫁与我可好?”半晌,滕琰在宇文落耳边喃喃道。“好。”这一句,宇文落也应下了,微微红了脸……【相府嫡女×显朝六皇子】
  • 当初我该放你走

    当初我该放你走

    这是梦瑶的第一次写,希望大家多多捧场,文笔不好勿喷,不喜请绕道
  • 环城术士

    环城术士

    逃离现实的沈言,闯进了一个瑰丽的奇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