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8900000038

第38章 张学良在军委会法庭上的答辩

张学良

1936年

背景导航

张学良(1901-2001),字汉卿,辽宁海城人,奉系大军阀张作霖的长子。其父张作霖拥兵自重,割据东北,直奉战争后一度控制北京,人称“东北王”。1928年,日本人企图直接控制东北,在皇姑屯炸死张作霖,张学良遂继其位,人称少帅。1936年,在西安多次向蒋介石面陈结束内战、抗日主张,均遭蒋拒绝。12月12日,在对蒋介石作的最后劝说无效后,张学良与杨虎城共同对蒋介石发起“兵谏”(史称“西安事变”),逼蒋抗日。同时邀请中共代表周恩来赴西安商讨事变善后事宜,在全国各界的调停下,事变和平解决。此次事变结束了十年内战,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成为扭转中国危局的关键,张学良和杨虎城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送蒋回南京,蒋介石言而无信,逮捕了张学良。军事法庭判张十年徒刑。旋又被蒋特赦,交军委“严加管束”,辗转幽禁于南京、雪窦山(浙江奉化)、黄山(安徽歙县)、江西萍乡、湖南的彬州和沅陵、贵州的修文和开阳。1947年春,又被蒋介石带往台湾软禁。老蒋将死,谓小蒋(蒋经国):“此笼中虎,不可放归。”又历小蒋至李登辉主政台湾,始得自由,偕同夫人定居于美国夏威夷。多次公开表示,希望祖国早日统一,盼望回归东北故里。1993年4月受聘为东北大学名誉校长,5月受聘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名誉理事长。2001年因病在美国夏威夷逝世。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张学良为了表示自己纯洁无私的爱国热忱,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旋即被蒋软禁,并被送交军事委员会审讯。

1936年12月31日,张学良在军委会法庭上受审,审判长为李烈均张学良对有关自己和家庭的问题都未作答,直到李烈均触及事情的实质时,他才开始回答。

辩词精选

李烈均问张学良:“你知道犯的是什么罪吗?”

张答:“我不知道我犯的什么罪。”

李烈均翻开陆军刑法有关胁迫统帅的条款给张看,并对他说:“陆军刑法的前几条都是你犯的罪。你怎能如此胆大妄为?”

张学良态度从容,理直气壮地说:“我对委员长实行兵谏,完全出自团结御侮抗日救国的要求。”

李烈均:“我们向你提出的几个问题,要你逐条回答,你愿意先看看这些问题吗?”

张学良看完后,李烈均继续发问:“你身为军人,为何劫持长官,进行叛变?”

张答:“这个问题实在重大,一切经过的详细情形,蒋委员长知道得很清楚,请审判长问蒋委员长便可明白,在此地我不能随便说,但我绝对不是劫持委员长,而是爱护委员长;我也决不是叛变,相反我是爱护我们国家和民族。我迫不得已实行兵谏,完全是为抗日救国而发。眼看我中华民族,党已不党,国将不国,兵连祸结,政以贿成。满心期望通过兵谏,委员长能受到震动,反躬自问,没想到我一片赤忱却落得这个下场,耿耿此心,天日可以作证。我在委员长面前陈述过我们的意见,表示我们的主张,怎能说是叛变呢?如果说是叛变的话,请问审判长,蒋委员长不是安全回到南京,我张某人不是跟随他到南京了吗?”

李烈均问:“你胁迫统帅,是受人指使,还是你自己策划的?”

张答:“我自己的主意。一个人做事一人当,我所做的,我自当之,我岂是任何人所能指使的吗?”

张学良继而问李烈均:“我有一句话,请教审判长,可以吗?”

李烈均说:“当然可以。”

张学良问:“民国二年,审判长曾在江西举兵申讨袁世凯,有无此事?”

李烈均答:“有这件事。”

张学良:“申讨袁世凯是否为了反对他的专横独裁与称帝?”

李烈均:“正是。”

张学良理直气壮地说:“我在西安的行动,为的是谏止中央的独断专行。”

李烈均斥责道:“胡说,委员长人格高尚,事业伟大,怎能与袁世凯相提并论?你在西安搞事变,是自寻末路,又能归罪于谁?”

朱培德、鹿钟麟两审判官见审判长李烈钧和张学良僵持不下,遂请审判长宣布休息片刻。

顷刻之后,继续开庭。

李烈均正颜厉色地说:“你在西安所为的根本目的究竟何在,是否有颠覆政府的意图?应该据实招供。否则,将会对你不利。”

鹿钟麟也插言:“汉卿,审判长待人诚恳宽厚,你非不知,幸勿失此良机。”

张答:“是,是。”

李烈均继续问:“委员长勋业彪炳,待人宽厚,你何以会出此大不韪的举动?是否受外党的播弄?不然何以糊涂至此。望你抓紧时机,从速实告。不然求一生路亦不可能。机不可失,君其毋悔!”

张学良直言不讳地说:“我在西安发动事变,确有改组政府的意图,而根本目的仍无非要求委员长团结御侮,抗日救国。”

李烈均追问:“既然如此,又为何亲送委员长返京?”

张学良答:“我在事变中,看到委员长的日记,从日记中看出委员长被国民党内的顽固派及恐日派等分子所包围,其本人还不是没有团结御侮抗日救国的想法,且委员长又答应了我所提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要求。团结御侮抗日救国的目的既达,个人得失,在所不计,特随委员长来京待罪,请给以应得的处分。”

李烈均:“你将中央和地方大员统统拘留起来,这不是叛变吗?”

张学良答:“审判长,您不提这班大员倒也罢了,您定要提起他们,我只好直说。这班大员平时穷奢极欲,把国家大事丢在脑后,我国糟到今天这种地步,他们是有责任的。这班大员勇于营私,怯于抗战,一点为国家民族牺牲的思想都没有,难道这班人也值得受人敬佩吗?比如陈调元身为军事参议院院长,在西安扣留期间,还有心情调戏万耀煌的姨娘,这种老而好色之徒,您还认为值得敬佩吗?”

李烈均急忙制止说:“此事与本案无关,不要说了。”

张学良驳斥道:“这怎能说与本案无关呢?”

军法审判草草了事,判决“张学良首谋伙党,对于上官为暴行胁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剥夺公权五年”。

妙语佳言

凡事都有个根,如果这个根没有毛病,它的枝叶一定鲜艳茂盛;如果这个根有了毛病,它的枝叶便要枯萎坠落。

这班大员勇于营私,怯于抗战,一点为国家民族牺牲的思想都没有,难道这班人也值得受人敬佩吗?

论辩技巧

这篇辩论词义正词严。义正词严,是一种从正面阐述正确的道理,摆出事实,并以严肃的言词说服别人的一种谋略。面对强权,不怕暴虐,不畏邪恶,敢于挺身而出,从正面说明事件的正确性、必要性,说明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去启发、影响、折服对方。而对强权转弯抹角,旁敲侧击在此时就会显得软弱无力。

要在辩论中战胜对方,首先要使自己站在真理的立场上,实事求是。“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事实胜于雄辩”这些格言都说明坚持正义在论辩中的威力,首先来自真理的征服力和事实的雄辩力。打仗用兵,讲究师出有名。正义在手,所谓“师直为壮,曲为老”。师直才能气壮,义正方能词严。只有坚持正义、坚持原则,才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才能说服人、征服人。

在这篇法庭辩论中,深蒙千古之冤的少帅张学良不卑不亢,实事求是,义正词严:“我绝对不是劫持委员长,而是爱护委员长;我也决不是叛变,相反我是爱护我们国家和民族。我迫不得已实行兵谏,完全是为抗日救国而发。眼看我中华民族,党已不党,国将不国,兵连祸结,政以贿成。满心期望通过兵谏,委员长能受到震动,反躬自问,没想到我一片赤忱却落得这个下场,耿耿此心,天日可以作证。……”而对李烈均为自己编织的“胁迫长官、意图叛变”的罪名,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驳,巧妙运用“民国二年,审判长曾在江西举兵申讨袁世凯反对他的专横独裁与称帝”来证明自己用兵谏的方式制止蒋介石的独裁专制是无罪的,同时在答辩中,对国民党大员穷奢极欲,不理国家大事,生活腐化堕落以致党已不党,国将不国,兵连祸结,政以贿成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弄得李烈均窘态百出,只得赶紧地宣判。张学良在法庭上的答辩,充分表现了他光明磊落的赤诚爱国之心,和敢作敢当的大无畏精神。

相关链接

在蒋介石的导演下,1937年1月4日下午,张学良接到国民政府发布的特赦命令:

“经国府委员会讨论,一致决议接受蒋委员长请求,张学良准予特赦,张学良所处十年有期徒刑,特予赦免。仍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

宋子文陪同张学良出席军法会审后,曾说:“审判是走个手续,五天后汉卿保证回西安。”如今,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就是长期监禁。

李烈钧以后在提起审判张学良时说:“那简直是演戏,我不过是奉命扮演这幕戏的主角而已。张汉卿发动西安事变,是反对蒋介石独裁,谋求全国团结一致抗日,何罪之有?蒋介石以怨报德,表面上是特赦,实际上是把张汉卿终生禁锢。”

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继续进行内战。

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十七路军被蒋调到陕甘一带进攻中国工农红军。因受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及人民抗日运动的影响,张、杨与红军实现了停战,并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不仅拒绝了张、杨的要求,而且调集嫡系部队至豫陕边境,压迫张、杨继续进攻红军。12月4日,蒋介石飞往西安督战。7日,张学良到临潼华清池向蒋“苦谏”,请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遭蒋拒绝,蒋坚持不改“剿共”政策。9日,张向游行示威的学生表示,一周内用事实答复他们的爱国要求。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在华清池武装扣留了蒋介石,囚禁陈诚等十余人;宣布取消“西北剿匪总部”,成立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张学良、杨虎城任正副委员长,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实行民主政治。16日,南京政府下令讨伐张、杨,并任何应钦为总司令。亲日派汪精卫、何应钦企图借机扩大事态,夺取蒋介石的统治权力,进一步和日本妥协。中共中央从民族利益出发,应张学良、杨虎城电请,派代表周恩来、叶剑英等到西安调停。周恩来等于16日到达西安以后,做各方面的工作,提出:只要蒋答应抗日就释放他。并于15、19日通电南京国民党政府,促其接受张、杨主张,和平解决。22日,宋美龄、宋子文与蒋介石顾问澳大利亚人端纳飞往西安谈判。经周恩来等的努力和全国人民的斗争,24日,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战议和、联共抗日、释放政治犯等条件。25日蒋介石获释,由张学良陪返南京,“西安事变”到此和平解决。蒋介石飞回南京后,立即把张学良拘禁起来。

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以及中国共产党促成的这次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1990年12月9日,因发动西安事变被国民党当局长期监禁的张学良将军,在台湾接受了日本广播协会(NHK)的采访,他回顾了当年发动兵谏的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其他问题。

关于发动西安事变的动机,张说:

“那时我不想与共产党军队作战。”

“为什么中国人之间要流血呢?”

“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所以不管对方是谁,我愿意抛弃自己的权力和生命,进行抵制,这就是我的本性。”

他说,他是反对内战的。

“当时部队(东北军)内比较强烈的愿望是回家乡。”

“他们要同日本人打,不愿同共产党作战而失掉力量,想保存力量同日本人作战。”

“在那之前,我和蒋介石先生有时也发生意见分歧,但还没有像那次(指发动兵谏)那么严重。”

当时,日本正在扩大侵华战争,可是蒋介石的基本战略是“攘外必先安内”。张学良说:“我就主张攘外安内(攘外为先),就是对外就能安内。”他于1936年4月秘密访问延安,同周恩来会谈,并在西安事变发生后电请在共产党根据地延安的周恩来到西安商讨善后事宜。

张学良说,他与周恩来都曾在天津南开大学学习,“以前曾听说过他的名字”。在延安事先曾进行过商谈的张学良与周恩来基本达成一致抗战的认识。张学良说,“尽管我们是初次见面,却一见如故,情投意合”。他对周恩来的评价是“(他的)反应很快,了解事情也很深刻”,“说话一针见血,而且对事情看到很清”。

1936年12月24日晚,实现了蒋介石与周恩来的直接会谈。张说,是他领周恩来去见蒋介石的,他并列席了会议。张学良没有介绍会谈的详细情况,但他说,这是“一次重要的会谈”。

在谈到西安事变后护送蒋回南京而遭到监禁时,张学良说,当时周恩来是反对他这么做的,“甚至到机场想把我追回来”。他说,他知道去南京将被逮捕,但还是去了南京。“我是个军人,我做这件事我自己负责”,“同时我是反对内战的。我对牺牲自己毫不顾虑”。

张学良早年曾去日本参观军事演习。

他说这给他“留下很不好的印象,我感到这是日本人在向我示威”。

“日本人这么做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促使我反抗日本人”,“日本当年完全是侵略的态度,我们是看得清清楚楚的”。

他的父亲张作霖被日本人杀死后,张学良感到“家仇国恨集于一身”,但他说,他“一点都不怕日本军,如果他们在杀死我父亲后再杀死我,我相信一定会有比我更厉害的张学良出现”。

时值张将军九十大寿,来自欧美的新闻记者曾争先恐后地要对他进行采访,但是,张学良从“我的一生被日本断送了,我不希望日本的年轻人再犯过去的错误”这一强烈的愿望出发,接受了日本广播协会的单独采访。他说,他主要是想对日本青年说明,“不要动用武力,用武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这点历史已经教训了我们”,日本广播协会播放了采访实况。

同类推荐
  • 钻石就在你家后院

    钻石就在你家后院

    本书是一篇神奇的演讲稿。作者历时50多年、巡回6000多次,用这篇演讲稿深切地影响和激励了整整两代美国人。书稿生动的告诉人们:只要有心,一块木头、一颗枫糖都能创造出无尽的财富;只要用心,自己身边的每一点资源,都可以有效地让自己变得富足!
  • 一生的资本

    一生的资本

    马登的一生都是积极向上的,他不但获得了财富和成功,而且将其传播出去,点亮了数以亿计年轻人的生命。当代成功学家诺曼·文森特·皮尔说:“我读过马登的所有著作,是他促使我发展了‘积极思考’的人生哲学。在我看来,马登与爱默生、梭罗、卡耐基一样,都是伟大的作家,都是积极思想的倡导者。”马登除了生前出版的多达45部的作品之外,去世的时候还留下了超过200万字的手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一生的资本》、《高贵的个性》以及《思考与成功》,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马登的全貌,也能够提纲挈领地把握其思想的精华。
  • 世界是对的,你也是

    世界是对的,你也是

    这本“轻心理”+“私观点”作品中,毫无当前泛滥的“能量”、“修炼”、“觉醒”,相反,它提示人们用平静、清醒的态度,重新审视自我与世界。同时,它努力协助每个人梳理出自己的逻辑,建立更理性、更有趣的认知体系,与自我、与世界愉快共处。作者优雅而冷静的书写背后,是真正的温暖。对于年轻的读者群体来说,这样一本不拘泥门派、不引经据典、不装腔、不卖弄的“参考书”,或许比各种“流行疗愈系”或艰深的专业理论更具实用价值。
  • 习惯正能量

    习惯正能量

    国外研究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其中,习惯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好的习惯是种正能量,也是能量的储蓄。培养好习惯,就是在为自己的未来贮存正能量。
  • 生存密码——成功密码:人生是场修行

    生存密码——成功密码:人生是场修行

    俗话说“爱拼才会赢”,为何我们提“奋斗才会赢”?冷静分析,不难找出答案。人生短暂,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保持“奋斗才会赢”的精神,方能把握机遇,实现成功。奋斗,起于一个“奋”字。“奋”是一种态度、一种气魄、一种谋略,奋斗才会赢,落于一个“斗”字。再好的蓝图,如果不去斗,就无法实现,就是空谈。《人生是场修行》就是一本关于奋斗智慧的美文集。
热门推荐
  • 漫漫妖精路

    漫漫妖精路

    狐狸不好当啊!穿越,她只有认了狐狸精?好,她也认了书呆子的保姆兼老母?…她…她忍什么,抛弃她去当驸马?哼,狐狸不发威,真当她是病猫么……..WHO怕WHO少了他她还有整遍森林忒
  • 拾寄

    拾寄

    庚子年的一个夏天,我习惯性的睡了个午觉,醒来时天色已晚,天边出现了粉色的彩霞,听说这可能就是落日余晖,太阳落山之后给月亮留下的情书。
  • 藏鬼棺

    藏鬼棺

    大山生活了十八年的王狗蛋经历人生大起大落,随后流浪都市,替天行道,打黑拳,练功夫,收徒弟?城里人就是会玩。..
  • 我的剑可化万物

    我的剑可化万物

    “一切都是命运石之门的选择……个头啊!”柳随把手里的剑扔在地上。它立刻变成一只小狗,尾巴甩得像个螺旋桨:“该吃饭了,我的主人。”“咱家已经被你吃穷了,乖,喝西北风去吧……”柳随微笑着摸摸它的脑袋。“唉,好想成为有钱人家的孩子……”伤心的小狗变成一柄大锤,把厨房砸得稀巴烂。“就因为你老是这样,我们才吃不上饭的!”
  • 末日团宠大佬野翻了

    末日团宠大佬野翻了

    木家是大户人家,贼有钱的那种。可木家有个病,一脉单传。只见男孩,不见女孩。终于,木家有了个女孩,代价却是女孩的母亲,蓝颜去世。木紫鸾六岁那年,前去拍摄人生第一部剧的木紫鸾遭受血光之灾,差点死去,阴差阳错之下,木紫鸾被绑定了一个叫做走上世界巅峰的系统,从此开始了开挂的一生。木家是修仙世家,木紫鸾六岁觉醒天赋时,这个系统硬是把冰系异能改成了可以转化为所有异能的光明系异能。木紫鸾:啧,这个系统不错呀然后……她开始应系统要求虐渣。但末世突然启动,这个世界逐渐奇怪……
  • 判官

    判官

    告别了尘世的纷纷扰扰,拖着残缺的灵魂我踏上了去往地狱的路。不是我不想走进天堂,只因我今生的冤孽太多……
  • 封少,你老婆又重生了

    封少,你老婆又重生了

    前世郁柒柒被虐致死。今生她发誓,要让前世那些欺她,辱她,虐她者都血债血偿。可这是怎么回事,这男人是怎么回事?? 想报仇的郁柒柒不报了,只为躲人了!“柒柒,我爱你。”“抱歉,我不爱你。”男人都是大猪蹄子,爱?根本不存在。“柒柒,嫁给我,我带你虐渣。”“不用。”没你,本小姐一样能虐渣。“……”老婆很能干,封少很忧伤!手下出绝招:“boss,你得宠啊!”隔天,在家睡觉的郁柒柒就收到了一堆快递…有车,有房,有封少。【1v1,不虐】
  • 阴阳先生的传人

    阴阳先生的传人

    爷爷的死让我经历了一次腐尸的攻击,从此我便去拜师学习除鬼,并跟随师父开始除鬼。
  • 忘记曾经的曾经

    忘记曾经的曾经

    岁月之于一个人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她曾很认真地思考过,得到的答案是,记忆。一个十六岁少女的青春里,究竟还是藏着一个他,初遇,相识,了解,幸福,厌恶,离开,错过。她一直无法忘怀的,那个盛纳着她整个青春的男孩,失忆又在暗示什么,想起来又在暗示什么,本以为忘记了曾经的曾经,却又记起那些曾经。他会回来吗?她又在等谁...
  • 霸道总裁王俊凯手到擒来

    霸道总裁王俊凯手到擒来

    她爸爸因为家庭的事业,将她卖给了一手遮天的总裁——王俊凯!在家庭里,她妈妈是最爱她的,但是她妈妈深爱她爸爸,哪怕她爸爸背叛了她!他们家庭毫不犹豫的将苏琪嫁给了总裁王俊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