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8900000045

第45章 周恩来舌战群儒

周恩来

1960年4月25日

背景导航

1960年4月25日晚7时30分。周恩来将在新德里举行记者招待会。在此之前周恩来曾提议和尼赫鲁共同举行记者招待会,这个意见遭到了印方的拒绝。为了使各国外交使团和舆论界对中国立场有进一步的理解,周恩来决定单方面行动。新德里的新闻记者向来以敢于藐视权威和大人物,以尖锐的诘问和发难使别人难圆其说而引为自豪。印度内政部长夏斯特里在一次招待会上曾被质问得面红耳赤,当场出丑。财政部长德赛竟在招待会中途被嘘下讲台。这一点各国的领导人和政治家都有耳闻。但是,自从周恩来跨进这座圆柱厅的第一步起令人无可争辩的是,就控制了整个会场,那些准备发难、炮轰的记者们,居然老老实实地聆听了四十五分钟的讲话,这确实令人不可思议。在接下来的答记者问中,周恩来有理、有利、有节地一一反驳了各位记者的诘问和刁难,赢得了满堂的喝彩,令人折而叹服。

辩词精选

周恩来说:“有位朋友告诉我,在座的有不少是战神鸠摩罗的子孙,准备好了炮弹轰击我。我觉得,心里有火、有气,就应该发出来,我愿意承受。因为,我是你们的朋友。”

这一下,会场居然沉静下来,出奇的静。终于,有一个留大胡子的人站起来说:“我是印度新闻托拉斯的记者,请问周恩来先生,中印边界的领土划分已经是十分明确的了,难道还有什么必要再进行谈判,再重新划分吗?”

周恩来耐心地回答:“如果你对中印边界的百年历史多做些研究,并且能真诚地倾听一下中国政府的呼声,我想,你是不会提出这种问题的。”

这位印度人刚坐下,身旁一位欧洲人站了起来:“我是英国路透社记者詹姆斯,总理先生口口声声要靠谈判来解决问题,请问,原本属于别人的东西,你认为有什么资格和必要去讨论这东西的归属吗?”

周恩来严肃他说:“詹姆斯先生,在国与国的领土纠纷中,你刚才的比喻显然不十分恰当,我愿就这个比喻再做些说明,如果一个强盗夺走了别人的东西,那么原物的主人不该向强盗讨还吗?”

詹姆斯气急败坏他说:“你……你敢说印度是强盗。”

周恩来坦然地说:“强盗,有,但不是印度,而是英国的殖民政策。中国和印度是朋友,而且应该永远是朋友。”

后排一位记者拍了拍詹姆斯的肩膀,站起来问:“总理先生,你们不打招呼,在有争议的地区擅自修了一条公路,这难道也是在表示和平、尊重和友谊吗?”

台下响起得意的嘘声、口哨声。

周恩来诚恳地答:“不错,我们是在喀喇昆仑山侧修了一条公路。这就是新藏公路,是为了改善新疆、西藏地区的交通困难状况而修筑的,其中有几段因山脉阻隔,穿越了阿克赛钦地区的一角。我们原本以为,这是众所周知的中国领土。后来印度政府提出了抗议,我们愿意就此问题进行协商解决。如果这不算和平、尊重、友谊的话。那么印度政府越过传统的边界,在有争议地区建立军事据点,武装巡逻,不但不打招呼,而且逐步推进,动枪动炮,这又算是什么呢?如果说彼此都伤害了感情的话,我们中国也仅仅是因为一条用于和平建设的公路。”

台下的记者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虽然对周恩来的雄辩才能早有耳闻,但今日才是第一次领教。

“我是印度独立报记者托姆拉。总理先生,你不认为,中印之间的领土争端,愈演愈烈,直到今天动枪死人的境地,完全是你们自恃大国身份,对印度横行侵犯的结果吗?”

周恩来冷峻地说:“不对。缅甸、不丹、尼泊尔都是小国,也都和我们有麦克马洪线的困扰,可为什么我们能和平地达成边界协议呢?事物的逻辑并不是当一个大国与一个小国发生纠纷的时候,大国就必然是无理的、蛮横的。如果这样的逻辑成立,那么印度同巴基斯坦、锡金的边界纠纷,也是大国欺侮小国吗?事实上,印度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不是一个小国,她的综合国力,她的人口,她的国际地位和威望,尤其她引以骄傲的几千年的古代文明,一丝一毫也不比中国差,这怎么说得上是大国对小国的侵犯呢?”

韦尔娜站起来,极严肃庄重地说:“我还有一个问题,总理先生能够坦诚相告吗?”

周恩来扬扬手说:“我想,我会尽其所能的回答你。”

“那好,据我所知,您今年已经六十二岁了,比我的父亲还要大八岁,可是,你为什么仍然那么年轻、美俊,像个小伙子,能回答吗?”

会场上猛然炸锅般爆出一阵畅快的大笑,将刚才剑拔弩张的火药味驱赶得纤缕不存。

与刚才舌战群儒,大展辩才的情形相左,此时的周恩来,倒真有些腼腆了。他望了望身旁忍俊不禁的陈毅,又摊了摊两手,嗫嚅着说:“这样的问题,我可以不回答吗?”

“不行。”这两个字,居然是上千名记者用不同语言异口同声发出的轰鸣。

周恩来搓了搓两手,说:“好,我回答,我只是按照东方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进行生活的……我……”

周恩来的话音未落,台下的掌声、叫好声犹如天边滚过的巨雷,上千名记者全部站起来,跺着脚,拍着巴掌,喉咙里宣泄着各种代表欢乐和赞赏的音符。这浑杂的持续长达7分钟的雷声里,竟然包括刚才那些曾向周恩来发难的人。

妙语佳言

如果一个强盗夺走了别人的东西,那么原物的主人不该向强盗讨还吗?

事物的逻辑并不是当一个大国与一个小国发生纠纷的时候,大国就必然是无理的、蛮横的。

如果这样的逻辑成立,那么印度同巴基斯坦、锡金的边界纠纷,也是大国欺侮小国吗?事实上,印度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不是一个小国,她的综合国力,她的人口,她的国际地位和威望,尤其她引以骄傲的几千年的古代文明,一丝一毫也不比中国差,这怎么说得上是大国对小国的侵犯呢?

论辩技巧

周恩来的机智、敏捷、沉着、冷静和随机应变的才能,在这场答记者问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面对潜伏危机的龙潭虎穴,周恩来抢先发言:“在座的有不少是战神鸠摩罗的子孙,准备好了炮弹轰击我。我觉得,心里有火、有气,就应该发出来,我愿意承受。因为,我是你们的朋友。”态度和语气极其诚恳。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会场居然沉静下来。

当有记者先入为主发问:“中印边界的领土划分已经是十分明确的了,难道还有什么必要再进行谈判,再重新划分吗?”记者的提问无视历史,带有蛮横之气。周恩来不卑不亢,耐心地回答:“如果你对中印边界的百年历史多做些研究,并且能真诚地倾听一下中国政府的呼声,我想,你是不会提出这种问题的。”一石二鸟,既回答了提问,对对方的蛮横无礼又不无嘲讽。英国路透社记者詹姆斯则更是来者不善出言尖刻:“原本属于别人的东西,你认为有什么资格和必要去讨论这东西的归属吗?”面对对方的蛮横和粗鲁,周恩来针锋相对,巧打比方以谬揭谬:“如果一个强盗夺走了别人的东西,那么原物的主人不该向强盗讨还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被顶回去的詹姆斯气急败坏语不成句:“你……你敢说印度是强盗”,欲以之激起公愤。机智的周恩来话锋一转,坦然答道:“强盗,有,但不是印度,而是英国的殖民政策。中国和印度是朋友,而且应该永远是朋友。”一语刚落,即有记者反诘:“在有争议的地区擅自修了一条公路,这难道也是在表示和平、尊重和友谊吗?”记者们自以为找到了事实论据,以致台下响起得意的嘘声、口哨声。面对不明真相的挑衅,周恩来诚恳地答:“不错,我们是在喀喇昆仑山侧修了一条公路。……如果这不算和平、尊重、友谊的话。那么印度政府越过传统的边界,在有争议地区建立军事据点,武装巡逻……这又算是什么呢?”明人不做暗事,周恩来接过话锋,先是诚恳承认我方确有此举,然后力陈对方视而不见的印度政府越过传统的边界,在有争议地区建立军事据点,武装巡逻,逐步推进,动枪动炮的事实,事理昭然若揭。面对记者的蛮横、偏袒和横加指责:“你不认为,中印之间的领土争端,愈演愈烈,直到今天动枪死人的境地,完全是你们自恃大国身份,对印度横行侵犯的结果吗?”周恩来正气凛然,义正词严:“缅甸、不丹、尼泊尔都是小国,也都和我们有麦克马洪线的困扰,可为什么我们能和平地达成边界协议呢?事物的逻辑并不是当一个大国与一个小国发生纠纷的时候,大国就必然是无理的、蛮横的。如果这样的逻辑成立,那么印度同巴基斯坦、锡金的边界纠纷,也是大国欺侮小国吗?……这怎么说得上是大国对小国的侵犯呢?”

周恩来先摆出我国与缅甸、不丹、尼泊尔和平地达成边界协议的事实,接而以印度同巴基斯坦、锡金的边界纠纷来指出对方的强盗逻辑,有据、有理、有力。周恩来的诚恳、睿智、善辩终于赢得了长时间的如雷般的掌声、叫好声,折服了所有的人。

相关链接

1964年4月,周恩来访问友好邻邦尼泊尔,在其首都加德满都举行记者招待会。在场的美国记者故意拿着中国和尼泊尔两国分别出版的地图,指出两国边境在珠穆朗玛峰这一段的画法不一致,并借此提问:“关于埃佛勃朗峰(即珠穆朗玛峰)的问题,在这次会谈中是否已作出了决定?您刚才的话,是否意味着由中尼两国来平分这座山峰,尼泊尔是否同意?”

边界问题是一个敏感的问题,美国记者的提问既是挑衅,又是圈套,简单回答是或不是都会掉进陷阱。周恩来识破其险恶用心,立即回答:“无所谓平分。当然,我们还要进行友好的协商。这座山峰把我们两国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不是你们所说的把我们两国分开!”

周恩来改“平分”为“联结”,表明了我国解决同邻国边界问题的基本方针,强调了睦邻友好政策,所言无隙可击,令美国记者大为失望。周恩来的机敏思维和友好风度在尼泊尔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同类推荐
  • 果断放弃清醒选择——人生两难境地的思考

    果断放弃清醒选择——人生两难境地的思考

    生命中值得我们追求的东西很多。如果一味地纠缠在那些毫无结果东西上,拼命地追求本该放弃的,本该苦苦追求的却又毫不足惜地放弃,到头换来竹蓝打水一场空。如果说执著是一种精神,那么放弃是一种勇气和境界。得不到的或不该得的,就该果烛放弃。匆匆的生命、有限的人生,不允许我们思面击分散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在大好时光中忙忙碌碌终无所成。扔掉扰心的烦恼,忘记失败的沮丧,封藏痛苦的记忆,坚定地把许多的过去踩在脚下,留在身后。选择了瞬间的清醒,就等于选择了瞬间的成长。
  • 以老板心态工作

    以老板心态工作

    成功管理学是把成功学与管理学结合起来,把人的成功看成系统工程来运筹与管理、把成功学作为一门科学来建构的新学科。成功管理学把传统行为科学由纯描述性的实证科学提升为实证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现代科学,从而为现代管理学、领导学与企业家理论奠定了现代行为科学基础。它既是成功学与管理学的综合学科,也是成功学与管理学的边缘学科。
  • 哈佛财商课

    哈佛财商课

    财富和你其实并不遥远,也许你存了一些钱,但离富人还很远。也许你坚信,节约是对的,但借钱是一件可耻的事。也许你是个“卡奴”,还整天幻想着中彩票发大财。你是否想过,也许你与财富的距离只有那么几步的距离,你仅仅只是缺一点点财商?哈佛财商法则十二课,为你揭秘财富密码:钱放着不用,就等于“死钱”。你应该改变观念,合理负债,理智冒险,让“死钱”变成“活钱”。在这个金钱万能的时代,银行利息永远赶不上通货膨胀。要想致富,财富观念先行。没有人注定一生贫穷。想要实现创富的梦想,除了要有远大的志向、强烈的创富欲望。
  • 没有任何借口(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没有任何借口(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无论是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还是个人事业的成功,“没有任何借口”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本书从服从、执行、勤奋、责任、自动自发、方法、忠诚等方面深刻揭示了“没有任何借口”所包涵的职业信念,是职场人士最佳的精神读本。
  • 让个性之花盛开

    让个性之花盛开

    本书分为十章,内容包括:突破自我,粉碎禁锢头脑的枷锁、超越自我,不要拒绝生命的雕琢、认知自我,摒弃源自内心的偏见、相信自我,努力成就最好的自己等。
热门推荐
  • 总在坟前遇到你

    总在坟前遇到你

    某档正在直播中的节目。“于大明星,大家都很好奇你和云大美女初识的地方,方便讲一讲吗?面对主持人的兴奋,于初尧显得有些局促,鲜有的局促,而这分局促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越发好奇他们初识时的故事,包括话题中心的云大美女,云想容。“坟墓前。”于初尧静静地说完后,整个人放松下来,眼睛不时地看向依旧淡定的云想容。回答问题的人放松了,可是主持人和观众都愣了。“看来我们的于帅哥还是很风趣的。”主持人僵硬地笑着,试图让正在看直播的人以为这只是一个笑话。随后,她又不死心地问道,“那我们聊一聊第二次相遇吧。”这次节目,导演可是下死命令了,一定要挖出他们两的恋爱信息,增加曝光率。听着到这个问题,于初尧似笑非笑地看着主持人,那一瞬间,坐在他对面的主持人感觉到后背一冷。随着于初尧声音落下,主持人觉得她大约可以下岗了。“葬礼前。”全场一片寂静,只有云想容依旧端坐在座位上,似笑非笑地看着于初尧,神情像极了刚刚的他。
  • 诡秘的影子

    诡秘的影子

    在空中飘荡的幽灵,传闻令人望而却步的地狱之门,出现在沙漠中的魔鬼城,轰动一时的尼斯湖水怪,曾经神秘消失的楼兰古城,以及挪威海底为何成公墓,这一切看似杂乱无章,却有着不为人知的惊天秘密。而我丢失的影子,一步步将我带入这灵异的世界中,感受生与死的魔力!
  • 道心纯正

    道心纯正

    现代都市青年兰亭赋,在闲逛古玩市场时,买到一枚梭型挂件,随后便被藏在挂件中的远古修真元婴大修士李强夺舍,结果李强夺舍失败,反被兰亭赋吞噬了元神魂魄。因此兰亭赋魂穿到远古修真世界,并魂穿到幼年的李强身体中,他凭借着李强前世记忆,让自己拥有了对身边发生的一切事情,有了先知先觉的能力,他用现代人机智聪慧和思想观点尽展才华,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修真之路。
  • 想象与现实

    想象与现实

    三个女孩,三个男孩,刚高中毕业,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追星感言记

    追星感言记

    记录我追星的感言感想,和一些经历之类的。
  • 夜帝独宠小娇妻

    夜帝独宠小娇妻

    至死不渝的爱情不是没有而是很少.此情唯一
  • 岚月夜辞雪

    岚月夜辞雪

    君问归期已有期,十月浅秋,姑苏城外寒山寺,大梦初醒,一场场美妙而神奇的故事在逐渐登场,你准备好跟我一起体会人间烟火的乐趣了吗?
  • 太帅怪我咯

    太帅怪我咯

    如果帅是一种罪,那请让我一罪到底——王夜光
  • 再见,能否再见

    再见,能否再见

    再次走过这里,天还是一样的天,树还是一样的树,少年的身边却没有了曾经的那个笑容灿烂的女孩。璎珞,我忘不了你,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你。还记得吗?当初的约定......千珅璎珞,一个完美校草,一个普通女孩。他们的爱情究竟能抵挡怎样的风霜?且看甜心唐的《再见能否再见》。